有关花的诗句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有关花的诗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有关花的诗句

有关花的诗句范文1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为谁憔悴损芳姿,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玉瘦檀轻无限恨,南楼羌管休吹。浓香吹尽有谁知,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李清照《临江仙·梅》

雪藏梅,烟著柳。依约上春时候。——晏殊《更漏子·雪藏梅》

绝讶梅花晚,争来雪里窥。下枝低可见,高处远难知。俱羞惜腕露,相让道腰羸。定须还剪采,学作两三技。——萧纲《雪里觅梅花》

万树寒无色,南枝独有花。——道源《早梅》

水晶欲刻鸳鸯翅,金粉私裁蛱蝶衣。记得小楼熏被夜,梦回宫烛照横枝。——曾习经《腊梅诗》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

云锁嫩黄烟柳细,风吹红蒂雪梅残。——阎选《八拍蛮·云锁嫩黄烟柳细》

席上梅花开胜雪,寒香尽足慰飘零。——仇远《岁除志喜》

有关花的诗句范文2

引言

城市管理的社会化参与、专业化系统、数字化精准,尤其是市场化高效,在世界发达国家城市的普及已近半个多世纪。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通过吸收先进理念、消化前卫经验、开展新颖实践,上述“城管四化”的推进已经达十年之久,在诸多领域取得了可喜的进步,包括体制适应、模式创新、机制转换、绩效提升。然而,由于现行的体制、机制脱胎于计划经济,诸多历史遗留的思维、理念,以及体制、机制方面旧的印记还很难一蹴而就地彻底去除,重突击建设轻常态管理、重政府包办轻社会参与、重行政执法轻市场制约,依然是部分地方城市领导与管理部门公共行政的惯性思维。有的地方,虽然积极推进了城市管理运作的市场化,却存在着片面、极端、违规等的倾向。

城市管理的范畴很广,能够通过市场化长效运作完成的主要有:城市功能发挥、基础设施维护、市民生存保障等方面的政府购买服务、特许经营、转移支付、公益补偿、监督奖励、强制保险等。其中,应该而且可以市场化运作的必须全部市场化运作,以弥补政府失灵的缺陷;应该而且必须公益化运作的必须由政府提供完全、均等的公共服务;不能完全市场化运作的则应选择其中可市场化运作的部分实行半市场化运作,包括公共领域中的政府市场化补贴委托、社会与市场从事的经营特许、补贴购买、指定式担保、奖励性公众参与、非政府志愿捐赠、半盈利招标从业等等。

本文在揭示城市管理市场化运作多元缺失的同时,借鉴国内外城市发展的成功经验,从理论与实践双重层面探索了适用、有效、精细、可续的城市管理市场化长效运作的优化策略。

一、当前城市管理市场化长效运作的多元缺失

受制于长期形成的体制、机制和人们思想观念及历史遗留问题等因素,目前城市管理市场化运作的局部缺失、不足、过度、失序依然存在。

其一,体制的制约,使充分、公平的竞争性市场尚难完全形成,包括:公共服务领域还存在较为明显的政府垄断,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尚未真正确立,企业经济行为还受较多的行政干预。

其二,理念的制约,使目前的公共服务市场化运作共识存在两种偏差,即:把“市场化”等同于“私有化”,对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认识不深;只看到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看不到市场的可能失灵以及政府监管的重要性,因而对改革放任自流。

其三,职能的制约,使政府部门依然存在较为明显的“虚位”、“缺位”、“越位”和“错位”,政府与市场、企业和社会的职能不清、关系不顺,政府还承担着许多“不该干、干不了和干不好”的职能,从而,制约了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局面的形成。

其四,机制的制约,使公共服务市场化缺乏有效的动力和规范,如:改革所必须的竞争激励机制、绩效评估机制、多元责任机制、有效监督机制等的缺乏,制约了城市管理的市场化、长效化运作。

以上城市管理的种种失范,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危害,包括:过度市场化带来的国有资产的不当流失;片面市场化导致的公共利益的某种忽视;非法市场化引发的公权腐败与私人垄断;盲目市场化造成的公共责任的最终缺失;极端市场化诱发的新的社会不稳定因素等等。

二、城市管理市场化长效运作的体制性优化对策

(一)提高公共服务的多元准入门槛

以立法、定规的制度化形式,对城市公共服务的提供范畴、方式、质量、时效、成本作出更严格、更高标准的规定,促使一部分质量差、效率低、成本高、不规范的公共服务提供者(哪怕是国有或原政府直管的企事业机构)退出公共服务市场。

具体对策是:(1)制定和完善行业性、分类化的公共服务提供范畴、方式、质量、时效、成本等的规范性标准,并形成制度化体系。(2)明确规定,涉及城市的网络型、固定化的基础设施,包括供水、排水、供气、供电、输油、电信等的固化管网设施,铁路、公路、桥梁、轨交、隧道、港口、空港等的网络与场站设施,必须由城市政府按国家相关法规、标准进行统一规划,切忌为了吸引投资而被垄断性企业绑架。(3)城市主要固定管网、场站的投资、建设、运营者应实行严格的政府授权、市场特许;在这些网络型平台上提供依托网络的相关应用类公共服务的市场主体,必须是社会、环境、经济效益的兼顾者;上述两个领域的市场主体必须是重信誉、质量好、有实力、规模大,而且可长期持续提供的服务者。

(二)开放公共服务的多种垄断市场

遵循价值规律、市场法则,运用需求、质量、成本导向原则,吸引更多规范、高效、有规模、重质量、讲信誉的市场主体(包括民营、国境外的企业)参与城市公共服务市场化提供的规范角逐。

具体对策是:(1)吸引民间资本投资出租车行业,实现出租车业的国有、股份、民营三结合。其中,国有性质的,福利高,但收入相对较低;职工参股的,福利较低,但除了工资性收入,还有期权收益;全部民营的,福利协商、风险自担、收入较高。(2)吸引民间资本经过市场比选,以特许方式投资城市的自来水、燃气生产,以及垃圾的集中处置、城市公共管网的专业化日常维护、城市路灯照明的区段性运行。(3)建立公共服务合格市场主体的备选库,并对现有市场主体实行动态、严格的监管,无论国有、民营,一旦发现违规立即责成退出,并由后备主体跟进,保证主要公共服务不断、不乱。同时,也可以打破少数市场主体垄断市场的局面。

三、城市管理市场化长效运作的机制性优化对策

(一)优化公共服务拨款补贴放贷机制

1.优化公共服务的拨款机制

通过政府有计划、与时俱进的拨款,吸引更多市场主体参与纯粹公益的城市公共服务的市场化提供。具体对策是:作为纯公益的公共绿化种植与养护、城市市容的保洁、城市道路的养护,应根据城市总体规模的扩容、人口的增量、品质的要求,不断增加公共服务拨款(但运行企业用钱必需严格按量、本、利的市场模式进行考量)。

2.优化公共服务的补贴机制

通过财政按比例、分门别类的补贴,吸引更多市场主体参与长期的微利型公共服务的市场化提供。具体对策是:城市的地面公交与地铁的运行、管理,水、煤、电、气管网的运行与管理,作为总体入不敷出型的公益类公共服务,应实行市场与企业化的量、本、利考量加税收减免和财政适度补贴。其中,要通过标准化成本测算,给予足额的政策性财政补贴,即:非管理水平、劳动态度影响产生的公交成本,在扣除公交票价抵充金额后,应由财政全额支付;相反,通过优化管理、劳动者超额努力节约的公交成本,应全额奖励公交服务提供方。

3.优化公共服务的放贷机制

通过政府差别化的低息或无息贷款,吸引更多市场主体参与短期的无利型公共服务的提供。具体对策是:公共交通设施的建设,城市路、沟、桥、隧及公共场站的建设,水、煤、电、气管网的建设,作为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其贷款应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型利息减免。

(二)创新公共服务保险担保购买机制

1.创新公共服务的保险机制

通过政府对公共服务项目的补贴或对公共服务项目实行市场化投保,使参与高风险公共服务提供的市场主体,消除对项目风险的后顾之忧、转移项目风险的赔偿支付。具体对策是:城市的路、沟、桥、隧及公共场站,水、煤、电、气及地铁管网,运行中一旦损毁,其赔偿是相当巨大的,为减轻或者分散赔偿责任,政府应协同设施运营主体为这些设施购买公共设施财产保险,用平时小额的常态付出,规避灾时巨额的经济赔偿。

2.创新公共服务的担保机制

通过政府或指定有资质、有实力的市场主体的担保,为需要进行公共服务贷款的非规模型市场主体提供实力支撑。具体对策是:(1)放贷担保。参与大型公共设施建设、运营的市场主体,一般都需要进行数额较大、较长期的投资贷款,银行出于自身风险规避的本能,往往会不予放贷,特别是规模不大但技术优势明显的公共服务市场主体,更不容易获得长期贷款。为此,政府应指定有资质、有实力的其他大型市场主体,为非规模型公共服务市场主体提供贷款担保。(2)赔付担保。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投资一般远超过市场建设主体的注册资本,一旦建设过程出现问题,由于建设方无力赔偿,最终往往只能由政府买单。为此,应规定:参与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建设的市场主体,必须通过体外企业提供的与公共服务设施项目投资总量相当的资产或资本担保,方可获得参与项目建设的资格,一旦建设项目出现不测,将由建设与担保主体共同承担赔付责任。

3.创新公共服务的购买机制

通过政府有针对性的购买服务,为以市场方式提供纯公益公共服务的市场主体进行货币化的补偿。具体对策是:原绿化、园林、市容保洁、道路养护等公益公共服务单位,应由事业化财政划拨模式,转向严格按合同采购的政府购买服务;其公共服务的固定作业设施,应实行行业统一拥有、管理,企业有偿或无偿租赁使用。

4.创新公共服务的市场反制机制

通过为公共服务项目引入市场保险,充分利用保险公司责任赔付的反制机制(优质赚、劣质赔),发挥其减赔、免赔、获利的内在动力,强化对公共服务保质、保量、按时提供的体外、自发的本能性监管,从而提高公共服务的持久、整体的质量。具体对策是:参与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建设的市场主体,应该通过向保险公司进行公共服务设施项目的综合性建设投保(含工期、质量),方可获得参与项目建设的资格。建设项目的建设投保可以规避三大风险:一是一旦发生不测,保险公司有足额的资金进行赔付,规避了建设主体资不抵赔的风险;二是规避了建设主体无力赔付而最终由政府买单的风险;三是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规避盲目赶工期、偷工减料、管理不善而发生质量问题的风险(因为保险公司为了规避赔付风险,一定会派专人,动态、严格地监督建设主体规范施工)。

(三)创新公共服务监督保障评估机制

1.实行公共服务的多方监督创新

通过政府体内制度、体外第三方(专设行业外的政府系列以及独立的民间监督机构)和社会公众的三重监督,确保公共服务高效、优质、及时地提供,确保公共权力不滥用、不寻租、不腐败。具体对策是:(1)推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的市场化,包括:工程质量监督实行“企业自评、社会监督、业主验收、政府备案”制;组建由政府特许的 “工程质量监督事务所”(社会法人单位)替代原质检站,依法对施工图实施和工程质量实行第三方强制监督(质检站只负责市场宏观监管);工程的分部分项监督责任由受雇于质监事务所的质量监督工程师、注册建筑师和注册结构工程师分别承担;工程质量优劣由业主验收报告和专业质量监督机构的质监报告定夺。(2)推进城市各区域结合部建设的上级政府的市场化统筹,即:借鉴国外经验,凡跨越区域的设施(路、桥、隧、轨道、管网等)均由所涉及区域的上级政府委托市场专业机构进行统筹规划,限期进行投资建设;同时,委托社会第三方对其运行管理进行独立的评估、监管,并由委托方根据结果定期公示、作出奖惩,以此规避区域接合部设施建设与环境管理的推诿、扯皮。

2.实行公共服务的多元保障创新

通过政策、资金、公共服务提供者的三重保障,确保公共服务足够、始终、完全提供。具体对策是:(1)政府通过各类优惠政策吸引多元投资主体共同构建城市公租房建设新体系,即:城市政府结合旧区改造建设公共租赁房;特许的房产开发企业结合税收优惠、财政补贴,投资建设公租房;外来务工人员集中的开发区结合用地的政策优惠,以集体宿舍形式自建公租房;政府和企业作为联合投资主体,结合企业危旧房改造建设公祖房。(2)政府通过各类优惠政策吸纳多方市场主体参与提供多样化的公租房房源,即:以限价拍卖的方式,将长期闲置的城市商品房转由特许租赁企业一次买断,作为公租房房源出租;由大型专业租赁公司,在一定税收减免优惠的条件下,以五年以上的中长租期,按年化通货膨胀率同步上涨租金的方式,一次性收租市民闲置房屋,经整饰后转为公租房出租;以抵扣部分营业税收为条件,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在周边(有利缓解上下班交通压力)开发租赁房、人才公寓、集体宿舍,向符合条件的员工出租。

3.实行公共服务的多重评估创新

通过被服务者自身、社会公众、专业机构的三重动态评估、后评估与制度化反馈,确保公共服务动态纠错、不断完善、始终达标。具体对策是:(1)对城市公共服务项目实行规划、建设、运行的分阶段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后评估,即:各阶段的结果必须由系统外的两个及以上无关联社会独立专业法人机构评估后方能生效,特别重大项目的评估还应约请外省市甚至国境外的专业机构进行,以减少营私舞弊。其中,规划与建设阶段的评估费用由项目总费用中预留,通过评估后,成果的产生方方能获得项目各阶段最后一笔收尾资金;运行的第三方绩、能、效动态或定期评估,由政府主管部门委托、财政付款,评估结果向社会公示,也作为对公共服务项目运营方奖惩、去留的重要依据。(2)城市公共服务项目发生质量问题、突发事故的调查评估,须实行运营方和运营管理方法定回避制,应邀请市场独立法人主体作事故或事件成因的技术评估,由司法机构作成因的法理评估,以此增强专业与法理的权威性和评判的公正性。(3)对涉及普通市民日常生活的城市公共服务的收费、质量、均等性等(例如物业管理、市容保洁、市政收费、公交价格、街面设摊等),应实行被服务者自身、社会公众、专业机构的三重动态评估、后评估与制度化公示反馈。

(四)创新公共服务悬赏奖惩赠与机制

1.给公共服务以必要的悬赏

通过政府依法、依规和依照特殊决定的一次性悬赏,吸引更多的市场主体或社会个人,为某项独特或临时但又非常急迫的公共服务进行必要、有时甚至是高危的付出。具体对策是:(1)事先对见义勇为行为的性质、范畴、表现及其褒奖(含精神奖励、物质奖励、紧急救助、事后安置等)予以具体明示,鼓励更多社会个体积极见义勇为,也使英雄的后事安排有理、有据、有经济保障。(2)事先对某些临时或紧急的高危公共服务事项的从事进行有关发生不测的悬赏明示(比如对非常规救火、救灾、抢险意外的特殊褒奖),以鼓励更多社会个体参与其中。

2.给公共服务以相应的奖励

通过政府制度化、显性化的奖励,吸引更多的市场主体或社会个人减少不必要的公共服务需求(如过度的水、电、煤、车等的消费),并对不规范、不达标的公共服务进行有效的制约。具体对策是:(1)水电煤消费实行低耗的减价、常量的平价、超量的加价。(2)垃圾产生实行量少的奖励、常量的免费、超量的收费。(3)高速公路收费实行时段性差价,即:高峰时段涨价、一般时间平价、低峰时段降价,用以调节车流与流速,实现道路资源利用和效益、效率最大化。(4)住宅小区停车收费实行增量加价制,即一家一辆收费100%,第二辆收费200%,第三辆收费300%,以此类推。同时,实行企事业单位停车位与住宅小区停车位的昼夜互补式缴费停放(白天企事业有偿利用住宅小区空闲车位满足上班族停车;夜晚住宅小区私家车有偿利用企事业空闲车位满足下班族停车)。

3.给公共服务以应有的惩戒

通过政府公开化、告知性的惩戒,引导和迫使更多的市场主体或社会个人,杜绝不应该的公共危害的外溢。具体对策是:(1)在完善城市公交体系、配足公交运力、适配常规出租和开发时段型出租的前提下,对黑车实行惩罚性处置,包括允许专职公务执法人员规范性便衣取证,黑车驾驶者首次被抓处以禁驾三年、二次被抓处以罚没车辆、三次被抓将被终生禁驾。(2)对酒后与醉酒驾车者在依法严惩的同时,实行社会诚信污点立案,诚信记录将作为以后社会就业,特别是公务员录用(可查诚信记录)的重要参考,重要职业(教师、国企和事业干部)可对诚信污点者实行一票否决。(3)对城市核心拥堵区域和中心城拥堵时段的非公交、出租用车的行使,分别实行收取惩戒性拥堵费(进入核心拥堵区),以及按乘坐人数多少实行快慢道分流(单车一人限行慢车道)。(4)对河流上中下游地区违规侵蚀、污染水体实行互补化惩戒,即:上游侵蚀、污染水体,必须为中下游治理水体的支出进行买单(通过过度开发所获的利益不仅全额赔付还要留下污染的骂名);反之,下游要为上游科学保护天然水体、降低经济开发力度所花成本买单(把原来用于治污的投入反哺上游为生态而牺牲的利益),以此实现上中下游之间水体的生态化平衡。

4.给公共服务以可能的捐赠

通过政府或社会志愿的捐助、赠与,满足社会特殊人群(弱势、伤残、其他困难者)公共补偿的需要。具体对策是:为现行的各类临时、无序的捐助、赠与,建立制度化褒奖和常态化组织体系,即:除了专业公益组织之外,社区应有专人常年负责接受捐赠(含物质的、义务服务的),并在征得本人同意后进行打分公示,予以褒奖。捐赠积分还可用于享受国家的某种政策优惠(含特别税收减免、社区养老优先等)。

四、城市管理市场化长效运作的范式性优化对策

(一)规范公共服务的特许模式

通过政府权威、科学的议标式特许委托,为提供垄断性公共服务的优质市场主体构筑外来竞争入侵的市场壁垒,但须进行一定的内部市场比选,并实行完全市场化的考核、评估、监控。具体对策是:城市中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管网、平台、场站等的建设、营运类项目,应实行政府统一规划指导下的高门槛比选特许,一般不宜由全额的民资、外资企业经营或控股经营,但允许参股(技术、管理)。

(二)规范公共服务的公营模式

通过政府直接管控的有实力、讲公信的公有企业直接提供至关国家和民生大计的公共服务,提高公共服务承诺、兑现的保障度和公平性。具体对策是:城市管网类的基础设施(水、电、气、路、桥、隧,以及空、铁、轨交的线网场站)一般应该由国有企业营运(规模大、实力强、易掌控),但为了避免失灵、低效、扯皮,政府与企业只能是资产委托经营而非直接隶属关系,必须引入市场化的考核(动态的、过程与结果双重考量、效率与效益结合比较)、激励(即时与长期激励结合、现权与期权共享)、奖惩(做与不做、做好做坏、做多做少赏罚分明)、淘汰(相对劣质的末位淘汰、多方监控的动态淘汰、发现问题的及时淘汰)机制。

(三)规范公共服务的合营模式

通过公共、私有市场主体的股份化合作,实现市场利益与服务公权的双向、双重制控,减少市场或政府的单边失灵,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效益和质量。具体对策是:在城市管网类基础设施上提供动态、日常应用型公共服务的,一般宜采用公私合营模式(实现公有规模、能级与私营精打细算、管理简约的互补),诸如地面公共交通、出租、水煤电气制造、废弃物处置等企业。

(四)规范公共服务的私营模式

通过严格的市场比选,允许一部分拥有独门技术、品牌号召力,或资金实力雄厚,同时又讲诚信、质量的私营企业,参与公共服务的提供;或者,以适当高于市场的价格,提供独特、急需的公共服务。具体对策是:(1)借助城市管网、平台、场站营运的垄断性公共服务,可更多特许一些全额民资、外资的市场主体予以经营,让这些主体凭借市场机制,以最低的成本、最优的管理、最严的考核,在政府规范下提供最完善的公共服务(例如:地铁车辆运营公司、城市制水和污水处理公司、路灯照明公司)。(2)可以更多地招募私营企业从事某些需要独特技术的公共设施的维护、应急修理(例如地铁线路监测及车辆维护)。(3)可以把原本事业型或国有直管的服务型单位转制为个人参股的私营企业,从事常态的劳动密集型、低技能的公共设施维护(例如市容保洁、绿化养护、街面“牛皮癣”清理、下水道疏浚、垃圾清运等)。

(五)规范公共服务的互补模式

通过协商,把一些盈利性相对较强的公共服务项目交由长期从事微利或纯公益的私营市场主体运作,以实现公共服务项目一定程度的以丰补歉、盈亏平衡。具体对策是:(1)城市公共交通中一般盈利性线路与保本线路捆绑经营;亏本线路与相对高营利线路捆绑经营;公交车身、站点以及其他形式的广告经营与公交线路经营亏损的互补。(2)绿化种植中,投入型的日常存活养护与林木间时段性闲置空间经营性利用的互补。(3)部分具备条件的公园,实行与别墅式宾馆合营,即:在不大量减少林地面积的情况下,营造园林式宾馆(宾馆因为公园提高了档次、美化了环境;公园则可以享有更多优质的宾馆娱乐资源,以及宾馆回馈的公园养护、管理费用;百姓在不多付门票钱款的前提下,拥有了更好的园林环境)。(4)对长期无条件地为城市公共服务尽心尽职付出,而且经常执行某些危险性大、经济风险高的应急公共服务的优秀市场主体,政府可将某些特别重要、质量要求特别严、社会敏感度特别高、有相对高营利的公共服务项目,以排他性的内部议标的方式特许其提供,作为对其以往特别突出社会贡献的回馈。

五、城市管理市场化长效运作的政策和技术性优化对策

(一)实行公共服务的政策优惠导向

通过政府政策导向的调整,督促提供公共服务的市场主体,因慑于政策严苛而更趋规范、更加高效、更大产出,因诱于政策的优惠而更热心于拓展、深化、完善服务。具体对策是:(1)对城市公交不同地域、不同需求量、不同盈亏的线路实行不同的政策性财政补贴引导。其中,对现实需求量大但供给量一时很难满足的线路,实行时段性增量补贴;对已经供求平衡甚至多线路重叠的供大于求的线路,实行补贴减量甚至不予补贴;对临时应急的线路实行一次性专项补贴。(2)对量大面广的企事业高峰接送班车应征收路网占用费,以促使更多单位租借公交进行接送(提高车辆利用率,减少路网占用率)。(3)对各类车辆上下班高峰驶入城市核心区实行收费许可制,即以付费形式申请许可执照并置于前挡风玻璃右侧,无执照车辆高峰时段不得驶入核心区域,以此缓解核心区交通。

(二)实行公共服务的多元税负调控

以更科学、严谨的税收规制,压缩高收益公共服务市场的利润空间,或减免低收益公共服务的市场化利税,切实降低公共服务的市场价格,有效减轻国民分享公共服务的经济负担。具体对策是:(1)用5年免税、5年减半税的政策,吸引社会广告公司参与目前由政府全额出资、困难重重的城市垃圾分类收集的产业链建构,即:凭借广告和分类后垃圾资源化的额外收入,逐步实现政府无须投入、市容环卫部门降低疏运成本、社区上门收集和就地分拣有所补偿、市民参与垃圾分类收集更趋方便,并可获得一定精神或物质鼓励的城市垃圾处置的良性循环。(2)用多比选、低税率、国定价、高标准、严监督的方式,吸引更多民营资本投资城市供水、排水、供气事业。(3)把小轿车牌照拍卖、摇号,改为开征更符合国际惯例和法理的高额购车税(新加坡为车价的2~3倍)、注册税和牌照税;把现行低廉的停车费,改为时段(高峰与低峰)、地段(核心区、市区、郊区)、位置(地面、地上、地下)、时长(小时为单位)的差别化成倍计费。

(三)实行公共服务的多种金融衍生

通过政府公共服务手段的金融化衍生,吸引更多的市场主体以股权、债券、物权等形式参与公共服务的金融化提供和支付转移。具体对策是:(1)组建中央政府层面的政策性住房融资机构,以住房公积金为基础,通过发售住宅金融债券和住宅建设债券,吸引社会大宗投资和闲散资金以及公众储蓄存款加入,进而,由中央财政贴息,为地方政府提供长期低息的保障性住房建设贷款。(2)以特许的方式对住房公积金进行多元的无风险金融运作,包括购买国债、进行其它无风险投融资,用所获增值收益支持公共住房建设,并为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抵押贷款提供信用支撑。

有关花的诗句范文3

    关键词:居住区;绿化建设与管理;有效措施

    居住区绿化作为城市绿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它能很好地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对居民的身体健康也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居住小区的绿化效果的好坏,能直接地反映该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在城市现代化步伐的加速过程中,对居住区绿化的要求也会相应的提高,来满足市民对生活环境质量的各种需求。然而,由于各种原因的存在,使得城市居住区的绿化不能有效地进行。

    1 居住区绿化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绿化策略和快速发展的城市建设不同步

    某些开发商在上报自己的规划策略时,所制定的各项指标都符合实际,可是一旦具体到施工时,有些指标就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一些配套设备就失去了其应有的功能等,进而背离最初的规划目的。当真正投入使用时,各种问题也随之而产生,比如,停车场面积不足、商业配套设施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开发商就必须得考虑如何进行补充扩建,而补充扩建可以采取的唯一的措施就是占用绿地面积。

    1.2 管理体制不合理,经费显然不够

    居住区的绿化有时会由于各种原因而使管理不合理,比如,产权与管理范畴交接不明确,责任落实不到位。按照法律的相关规定,房屋产权单位要全权负责居住区的绿化建设与养护费用。然而,因为现阶段正在实施房改,房屋产权也随之变得不明确,到目前为止养护费用都没能得到落实。如果不去处理这些问题,就会越积累越多,将来肯定会由于承受不了如此大的压力而不得不放弃管理。此外,还有某些市政工程,在居住区和主要街道施工时,破坏树木、挤占绿化面积,而不进行相应的赔偿,冥冥之中给绿化工程雪上加霜,进而影响绿化效果。

    1.3 对绿化法规认识不足,管理不规范

    因为相应的保护管理措施不足,某些建设单位不能抵挡经济利益的诱惑,而使绿化土地失去了其该有的功能,把他们改造成报刊亭、车棚、停车场等等,无视法律的存在而肆意挤占绿地。主要原因是,宣传执法强度不到位,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如果不严格惩罚随意折枝、采摘花、砍伐树木与车辆随便碾压绿地等恶劣行为,就会无形中助长这些行为的进一步的发展,导致个别人与一些单位对绿化的认识不足,法制观念薄弱。各种问题处处存在,比如说设计和施工没有经过园林单位的审核(设计施工的质量,绿化策略的设计),也会对居住区绿化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2 有效措施

    2.1侧重规划设计

    ①认真落实规划设计需求。要想使居住区绿化面积的水平能得到有效地提高,就要做好以下方面,规划设计要合理、规划要全面、在施工过程中要切实落实规划设计需求。比如说在居住区绿化规划时,要使绿化面积为小区面积的3/10,要根据小区人口集中区域人均绿地面积1m2,居住区人均面积2m2的规定,还要有相应数量的健身设备与休息设备,以便居民赏景和进行各种活动的场所。②规划时要考虑长远,要留出一定比例的土地以备不时之需。③在进行居住区绿化规划时要侧重于以下方面,要有创新性、经济实用性、管理有效性、绿化设计手法合理性。④完善相应的配套设备,齐全各方面的综合作用。居住区的基础设备不仅仅包括绿化面积,还包括教育设备、商业网站、健身场所、娱乐场地、行政管理、市政公用设备等等。

    2.2 优化绿地养护管理体制

    优化绿地养护管理体制,能够有效地提高居住区绿化水平。以前因为管理体制不合理,主要养护单位不明确,责任不到位,使绿地出现一年绿、两年荒、三年光的人为现象。为了使这种现象不再发生,房屋产权还没有明确规定,应该由开发商联合物业公司对居住区的绿化面积进行全面管理。物业公司可以自己进行管理,也可以委派有相关水平、资质的单位进行管理,但是绿化行政管理部门一定要严格把握质量,实施养护管理责任制,落实责任。并参考绿化养护的相关标准,落实养护措施,也可在现场进行指导与督促。

    2.3 加大经费投入

    小区开发商在加大绿化力度的同时,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来筹集资金,鼓励与指引社会资金可以投用于小区绿化面积的建设与管理,是能够提高居住区绿化水平的高效路径。可采取以下措施:①要以“谁受益,谁投资”的基本原则,可以在居民当中筹集一定数目的绿化养护费用,根据物业先关管理规定,即155元/m2的标准进行筹集绿化费用。这样居民不仅尽了一定的义务,也使他们对绿化面积多了一份责任与保护意识。②某些部门可自行管理房屋,根据相关条例规定,有关部门根据年度支出进行预算,物业公司和房管站所管理的房屋,应由他们分别制订出年度支出预算。不管谁在管理,都要保证足够的绿化养护费用。③落实责任,进一步深化对居住区绿化面积的管理。园林绿化部门一定要严格执行其管理职能,要制定有效可行的措施来对居住区绿化面积进行管理,并要依据相关法律规定。也可以制定一些养护标准,举行一些评比活动,奖罚分明。街道办事处与居民委员会要把督促管理绿化视为己任,确定在日程工作范围内。房屋产权单位和物业公司作为居住区绿化面积的主要部门,不仅要预算好绿化养护费用,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高效的养护和管理。也要虚心接受园林绿化管理单位和街道办事处的检查和督促,使养护工作不断完善。④要走社会主义有特色的市场道路,即实施养护招投标。实施养护招投标能够真正的实现养护与管理分开,节省养护费用,是保证绿地养护质量的高效渠道。⑤有些小区还没有实行物业管理,所以居民委员会要实施一些可行且高效措施,积极开展绿地认养活动,进一步加强居民保护绿地、爱护绿地的意识。

    2.4多方面保证绿地安全

    ①要提高居民对绿化的意识,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来制造声势,可借助植树节来建立宣传站、咨询站等,来增强居民自觉爱护绿化成果的意识,严厉杜绝违规现象,要坚持多居民进行宣传、教育与指导相关的绿化法律法规,尤其是青少年,要使他们从小就开始明白绿化的重要性,让绿化造福人类的先发传遍万家。②增强对植物保护和养护在技术方面的探究,加深绿地养护的科学含量。为了保证居住区绿地植被保护工作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应该在为预防害虫方面加大研究力度,多做实验,进一步推广生物预防工作。现阶段,由于养护的管理范畴逐渐增大,植物保护和养护的工作难度也逐渐增大,要进一步的发展植物保养护方面的技术水平。③为了控制毁坏绿化面积的违规犯罪行为,要加大执法强度,严格按照相关法律进行处罚,以严格限制审批树木伐移的手续。若是有些单位与个人不依据绿化法规而不缴相应的费用,一律不审批绿化手续;若是单位庭院没有达标的,一律不批准开工项目;若是有占、破坏绿地的现象,一律强制要求腾出和恢复绿地,这些都需要绿地单位进行一致性规划,进而使绿化能够得到有效地保护。

    3 结语

    总而言之,要落实居住区的绿化工作,必须要严格按照全面规划的要求,反映绿化设计的最优效果,执行符合要求的施工程序,加强养护的管理办法,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宣传,同时加强执法力度,严格加大资金投入和宣传以及执法力度,严格控制设计、质量、管理等方面的因素,使各种关系和谐发展,一定能创造出更优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 李敏.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的与进俱进[J].中国园林,2002(5)

    2 江石萍,彭易兰.居住区绿化养护管理[J].中国园林,2003(3)

    3 赵振斌,朱传耿,蒋雪中.结合城市自然保护的城市绿地体系构建[J].

有关花的诗句范文4

关键词:影视;文学;英剧;文学气质

中图分类号:G22 文献标识码:A

一、从英剧的文学气质说起

2010年9月,英国独立电视台ITV推出的英剧《唐顿庄园》首播,迄今播出二季,不仅赢得了本国观众之心,还产生了巨大的海外影响,先后夺得美国艾美奖和金球奖的多项大奖,并在2012年上海电视节上摘取“海外电视剧大奖”金奖。电视剧从1912年泰坦尼克号失事带给英国一个贵族之家的影响讲起,其中财产限嗣继承法的限制,一对年轻人逐渐克服“傲慢与偏见”的爱情,立刻唤起文学爱好者对奥斯丁的文学经典的记忆。人们纷纷发问:此剧改编自英国哪部古典小说呢?

其实这出剧为英国身兼作家、电影导演和编剧,曾以《高斯福庄园》勇夺奥斯卡最佳剧本奖的朱利安·菲洛斯的原创作品。剧作所具有的浓郁的文学气质,集中体现了英剧的一大特色。

英剧的文学气质首先体现在充分利用本国丰沛而优秀的文学资源。作为公共广播电视代表的BBC(英国广播公司)出品了一系列由名著改编的电视剧:从1978年开始,以恢弘的气势将莎士比亚的37部戏剧全部制作成电视剧;单是19世纪的优秀文学作品,诸如狄更斯的《雾都孤儿》、《大卫·科波菲尔》、《远大前程》、;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理智与情感》;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盖斯凯尔夫人的《妻子和女儿》(电视剧译名《锦绣佳人》)、《克兰福德》、《南方和北方》,等等,均在荧屏上一一展现。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传统文学的辉煌时期,从经典作家到有特色的小作家,BBC文学改编剧均给予关注,并因其对名著的忠实、出色的演绎、精美的制作而赢得一大批拥趸,BBC电视剧也因此几乎成了文学名著改编剧的代名词。

即使是并非由文学作品改编,而是由编剧原创的电视剧本,也往往具有明显的文学气质,这也是影迷们所谓的“文艺范儿”的一个重要标记。就以《唐顿庄园》为例,围绕着庄园继承问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与爆发期间那充满变迁、波澜壮阔的时代背景下,将人物与庄园的命运交织展开。其中有贵族、平民,上层主人、下层仆人,纷纭的人物,复杂的关系,锋芒毕露或是暗潮涌动的戏剧冲突,悬念丛生或是峰回路转的情节铺陈。不同人物之间的故事,各自独立又相互交错,表现出隐藏在日常生活之下的复杂的人性。同样是原创性的、表现青春叛逆题材的电视系列剧,从2007年起在英国第四频道播出、也受到中国网友热追的英剧《皮囊》(豆瓣网上网友对每一季的评论少则数千条,多则数万条)就比美剧《绯闻女孩》深刻,写尽了青春的飞扬跋扈、张扬无羁和迷茫艰难,其中的现实感和人文意味,明显可见悠远的文学传统的影响。

英剧的浓郁的文学气质特性引发了我们的思考:视觉文化时代文学与影视究竟是何种关系?同是具有悠久历史、深厚的文学传统国度,中国可以从英剧发展中得到怎样的启示?

二、影视进逼。文学败退?

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新传媒技术的影响下,现代文化出现了从以语言为中心向以视觉为中心的转向。视觉文化无处不在,影视观看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中心,而传统的文字文学作品的阅读明显减少,文学的风光不再。今天,我们不断听到关于文学因为受影视步步紧逼而节节败退的悲观说法,甚至“文学终结论”或“文学死亡论”时有耳闻。

“文学终结论”基于一种认识:存在着一个有着明确的内涵和清晰的疆界并固定不变的文学观念。应该说,文学自产生以来所具有的超功利性的审美属性,没有产生根本变化,但随着从口语媒介、文字书写媒介、印刷媒介到电子媒介形式的更新,文学的文本形态在不断变化,相应地文学的观念也在发生变化。就近现代文学中的大宗小说而言,印刷技术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19世纪报纸的发展和连载小说的形式,推动了小说的文化消费,加强了小说认识和娱乐的双重属性。而20世纪以来影视这样的电子文本,采用多种现代科技手段,可视可听,进一步强化了文学的娱乐本性,文学成为一种极其大众化的精神消费品。随着科技发展和网络普及,文学文本形态发生新变。据《新京报》报道,今年8月举办的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显示:数字阅读已成出版潮流。当有人感叹文学退隐的时候,我们在互联网上看到的是一个巨大的文学“农贸市场”:“玄幻·奇幻”、“武侠·仙侠”、“科幻·灵异”、“耽美·同人”等,之下还有“盗墓”、“穿越”、“后宫”等热门题材类型,数量惊人,阅读者众多。

今天的文学的生态是芜杂的,市场化、大众化和传媒化联袂而来,文学生产体制包括生产、流通、评介和接受,已经并且还在发生着变化。当我们把文学当做一个芜杂而真实的存在而并非一个抽象的观念时,我们就不再轻易地把文学看作“明日黄花”,或是把电子时代的主要符号——影像看作是文学的替代者。电子媒介时代可能会使一些文学样式衰落淡出,也会孕育产生一些新的文学样式;可能会使传统媒介的文学形态被冷落,也可能产生文学与其他艺术门类的交融形态。

影视与文学各有独立性,但又密切相关,甚而相互渗透、相互成就。

有关花的诗句范文5

【关键词】建筑项目;施工现场;科学管理;原则

一、建筑施工现场需要遵循的原则

(一)标准规范原则

建筑项目施工现场最基本的要求是标准规范。建筑项目施工现场的优化内容包括:物资流通的管理优化,施工质量的管理优化,施工监督、管理的优化,现场整体管理的优化,岗位职责落实的优化。这些优化内容一定要遵循标准规范。

(二)合理科学原则

在施工的现场,对于建筑项目施工的每一道工序、每一项工作的展开都应该遵照合理、科学的原则去进行,力争建造出符合现代化水平的高质量建筑。

(三)经济效益原则

建筑项目的施工现场必须要紧紧抓住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并且要保证较高的经济效益,这就要求施工现场的基础应该是高效率和低成本。换言之,建筑项目的施工现场一定要摒除不计成本、只关注工程的质量和进度的进度观和生产观。

二、做好施工现场管理的几点措施

(一)熟悉工程实际,做好充足准备

做好一项工作,首先要做的是尽可能的去熟悉这项工作,熟悉成功完成这项工作所应关注的重点,并有针对性地做好充足准备。建筑工程是一项系统化很强的复杂工作的集合,做好建筑工程施工就不得不重视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深入分析现场管理的实际情况,抓住施工现场管理的重点,针对这些重点做好充足的准备。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施工现场管理的正确性与高效性。

一般而言,施工现场管理的重点主要包括工程施工图纸审核工作、施工技术规范及标准、施工质量管理、施工进度管理以及施工现场的平面布置等,在进行施工现场管理准备时要弄清这些关键要素的先后主次关系,明确现场管理工作的薄弱环节及关键环节。而且,现场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不能脱离工程实际而存在,为了正好的把现场管理工作准备工作做好,施工单位还应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熟悉施工图纸的实际情况,把实际情况与纸上设计方案进行对比,才能真正的做到心中有数,才更加有利于落实施工方案,更好的完善准备工作。

(二)编制合理科学的施工方案并严格执行

施工组织设计是用以施工前乃至施工全过程的技术经济条件,它的内容以工程的规模,结构,性质,施工的复杂程度,建设地区的经济条件及自然条件和工期要求不同而不同,一份好的施工组织设计能以最低的投入来完成合同要求,能够合理的利用施工现场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直接影响着工程的造价,所以采用不同的施工组织设计,工程的造价也是不同的,因此,在施工前应该对施工,质量,技术,机械,材料,劳力等共同研究之后才能编制这个施工组织设计,针对不同的实际情况来编制不同的施工组织设计,并对其设计进行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确定之后,对其执行也应该严格进行。

(三)完善现场技术管理

在建筑企业施工管理中,施工现场技术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施工现场管理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施工的成本、质量及其进度。因此,在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中,一定要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完善现场技术管理模式,主要是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对施工设计图纸进行全面的了解和认识,熟悉施工图纸中相关的技术要求,合理地优化项目施工中的各个程序,同时,了解施工队伍的水平,对施工条件作出有效、科学的评估。

第二,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合理的编辑,抓住工程中的各个细节,从而将有关工程技术有效、合理地应用到施工中。

第三,在一项工序完成以后,应对下一步工序有了明确的操作才可进行,做好技术交底工作,让施工人员明晰自身的职责与任务,从而加快各项目标的完成,加强项目施工的质量。

第四,安全教育和专业技术培训不仅是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素质与做好安全生产的基础,更是预防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措施。

(四)施工过程要加强材料管理

各分项工程都要控制住材料的使用。物资消耗特别是钢材、水泥、砂石料严格按定额供应,实行限额领料。在材料领取、入库、出库、投料、用料、补料、退料和废料回收等环节上尤其引起重视,严格管理。对于材料操作消耗特别大的工序,由项目经理部直接承包。具体施工过程中可以按照不同的施工工序,将整个施工过程划分为几个阶段,在工序开始前由工长、材料员分配大型材料使用数量,工序施工过程中如发现材料数量不够,由材料员报请项目经理领料,并说明材料使用数量不够的原因。每一阶段工程完工后,由材料员清点、汇报材料使用和剩余情况,材料消耗或超耗分析原因并与经济责任制挂钩予以奖惩。也可在项目经理部实行材料包干使用,节约有奖、超耗则罚的制度。

及时发现和解决材料不节约、出入库不计量,生产中超额用料和废品率高等问题。实行特殊材料以旧换新,领取新料由材料使用人或负责人提交领料原因。材料报废须及时提交报废原因。以上所提到的提交的各种申请及汇报材料无须大篇幅编写,简单说明原因即可,但必须提交,以便有据可循,作为以后奖罚的依据。

(五)发展绿色施工技术

任何产业的繁荣都是以成熟的产业技术为前提条件的,所以实现施工现场可持续发展也不例外。目前建筑行业信息化水平低,施工企业多是传统的粗放经营方式,无论是技术装备还是管理水平都与国际先进水平有一定的差距。要实现施工现场的可持续发展,除了要贯彻持续发展思想外,还要必须完善科技装备,及时更新陈旧的机械设备,开展施工技术开发应用研究,结合拟建项目的实际情况,针对建筑的特点,有计划的组织科技攻关,研究开发新机械、新工艺、新材料。积极引进和吸收先进技术和科技成果。总之,施工行业必须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六)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建筑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

无论何种行业人都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为人是组织、指挥、操作工程施工、生产的直接参与者,他们的综合素质对最终结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而只有加强对人员的综合管理,才能充分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进一步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增强主人翁意识,挖掘他们的工作潜力,从而为提高建筑工程质量作出更大的贡献。目前无论何种行业的竞争都属于人才的竞争,只有针对本企业的特点,采取有效的措施,强化对管理人员及操作人员的进行职业道德及思想教育,增强他们对工程质量重要性的认识,使他们由被动管理和操作变为主动管理和操作;实行岗位责任制,针对不同的岗位,根据人员的综合素质安排适合的人员,并做到责任落实到人,这就会为建造出精品施工工程创造条件。

综上所述,施工现场的管理包括施工前的准备、施工资源的配置、施工进度控制、施工成本的控制、机械部件的组合使用、工程质量的监管、施工安全以及环境保护等等一系列问题。做好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确保施工项目的顺利、圆满完成,必然会提高施工企业的社会信誉度和投资方或者业主的支持。

参考文献:

有关花的诗句范文6

    京国土房管出〔2003)1053号

    各区县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北京市土地利用事务中心、各用地单位:

    随着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后期管理的不断规范和健全,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以下简称出让合同)的变更日益增多,为简化程序,提高效率,为用地单位提供更好的服务,改善我市投资环境,特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对于受让方与我局签订出让合同后,申请变更出让合同的事项法律关系清楚,要件齐备、真实、有效,符合国家和北京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的有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规定的可按本通知的有关规定,按照简化程序办理有关变更手续。

    二、按照简化程序办理有关变更手续时,可不签订补充协议,由出让土地受让方填写《北京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变更事项表》(见附件一,以下简称变更事项表),报北京市土地利用事务中心(以下简称利用中心)核准后即可作为出让合同附件使用,与出让合同具有同等效力。

    三、利用中心在本通知规定的范围内,根据国家及北京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管理的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核准出让合同的变更事项,按照简化程序办理变更手续。

    利用中心在按照简化程序办理出让合同变更时受市局的监督和指导。

    四、可以按照简化程序办理出让合同变更的事项如下:

    1.出让土地受让方法人单位名称变更、法定代表人变更、法定地址、银行帐号变更的;

    2.出让土地的范围未变化,只是因公安部门审定门牌或地名办核准变更地名而变更的;

    3.出让合同根据地价办公室会审定地价水平签订,因局长办公会最终审定地价水平变更出让合同的;

    4.已与我局签订补充协议,可以该出让合同多交地价款冲抵另一出让合同地价款,在办理另一出让合同地价冲抵时申请变更出让合同的;

    5.经规划部门批准,符合我局《关于加强出让土地使用权后期管理的通知》(京国土房管出字〔2003〕第187号)及其他关于变更出让土地规划条件的限制性规定,申请变更规划建筑面积,建筑面积增减额在原出让建筑面积的20%以内,不涉及地价水平变更的。

    五、其他事项的变更应签订补充协议报我局批准。

    六、出让合同变更的简化程序如下:

    1.用地单位申请受理属于可按简化程序变更的,填写变更事项表与其他要件同时报送我局。

    2.受理中心经审核符合收件条件和本通知规定的,可直接转利用中心办理。

    3.利用中心收件后,经审核符合有关规定的在10个工作日内予以核准,将加盖利用中心印章的变更事项表,返还出让土地受让方。

    七、利用中心应每月制作《北京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变更情况汇总表》(见附件二),将上述无须签订出让合同补充协议的情况上报我局备案。

    八、我局每季度组织相关部门对利用中心的此项工作进行抽查。

    九、对于报我局备案后或抽查中发现的不应核准而予以核准的情况,予以撤销;对于欠缺要件而予以核准的,要求土地出让受让方限期补齐要件,逾期不能补齐要件的,予以撤销。

    十、本文件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特此通知。

    北京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

    二〇〇三年十二月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