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句子结构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句子结构范文1
一、 正确处理“间隔现象”
通过在关键部位添加从句、介词短语、副词短语等修饰性成分或插入语,将句子的主要成分隔开的现象,在语法上被称为“间隔现象”。
1. 正确处理插入语
在句子的关键部位增加插入语,给正确理解句子增加了难度。
插入语多用作对中心话题的补充说明,与句中的其他成分没有语法上的关系,可置于句中任何位置,不影响句子的语法结构。解题时,可先去掉插入语,拎出句子主干,简化句子结构,从而更好地理解整个句子。
例1John plays football ______,if not better than, David.
A. as well B. as well as
C. so well D. so well as
解析: 答案为B。做题时,同学们一见到“if not better than” 这种较为陌生的短语,往往就觉得束手无策,其实它只是插入语。直接去掉它,再把句子主干部分的关系理顺就可以解题了。
例2―Is that the small town you often refer to?
―Right, just the one ______ you know I used to work for years.
A. that B. which
C. where D. what
解析: 答案为C。句中的you know为插入语,将其去除后,可清楚地看出the one指代前句中的the town,作定语从句I used to work for years的先行词,故用where作其引导词。
2.正确处理修饰性成分
解题时,可将修饰性成分去除或移到末尾,找出句子的主要成分了。
例3The news that Liu Xiang won the first gold medal in the final 110-meter hurdle race for China in the 28th Olympic Games ______ all the Chinese in the world.
A. excited B. was excited
C. was exciting D. had excited
解析: 答案为A。 that从句是主语the news的同位语从句,对主语进行补充说明,可暂时将其忽略。剩下的句子中已有主语、宾语,故选项应当是作谓语的。
例4It was an exciting moment for these football fans this year,______
for the first time in years their team won the World Cup.
A. that B. while
C. which D. when
解析: 答案为D。句中的for these football fans this year为修饰性成分,for the first time in years是状语提前,都可被暂时忽略。这样,句子就变得简单清楚,即选项应为an exciting moment的非限制性定语从句的引导词。
二、 把含有特殊语序的句子还原为陈述句
所谓含特殊语序的句子,指倒装句、省略句等类型(还可以包括疑问句)的句子,同学们一遇到这类句子就觉得无从下手。命题人往往利用这一点来增加题目的难度。解题时,可将句子还原为正常语序。比如疑问句和倒装句可还原为陈述句,省略句则可根据逻辑,将被省略的内容补齐,从而达到方便理解句子的目的。
例5One of the sides of the board should be painted yellow, and ______.
A. the other is white
B. another white
C. the other white
D. another is white
解析: 答案为C。本题可采用还原为正常语序的方法解答。根据句意,木板的一面要漆成黄色,另一面要漆成白色,可在横线处的句子的完整形式为:the other should be painted white。
例6Is this the village ______ he was born?
例7Is this villagehe was born ?
A. where B. that
C. the one that D. the one where
解析: 例6、例7两题题干之间仅一字之差,答案分别为选项A和D。若将疑问句还原成陈述句, 例6的主语、系动词和表语等句子的主要成分都是完整的,故选where引导其后的定语从句;而例7则只有主语、系动词,必须补足其表语成分,随后再跟定语从句。
三、 排除思维定势,透过现象看本质
考试中,经常会遇到与以前做过的题目形式相近、实际语法结构却截然不同的句子,同学们往往依据自己的定势思维,不假思索地写出以前的答案,造成不必要的失分。针对这一点,同学们平时应从分析句子结构入手,多比较、多练习,切勿马虎粗疏,死记硬背。
例8______ is well known that China is a big country with a long history.
例9______ is well known is that China is a big country with a long history.
例10 ______ is well known, China is a big country with a long history.
A. That B. What
C. It D. As
解析: 答案分别为选项C、B、D。这三个句子形式相近,但语法结构完全不同。例8中it作形式主语,真正的主语是that从句。例9的what is well known是主语从句,that China is a big country with a long history是表语从句。例10主要考查as的用法,as is well known是固定用法,意为“众所周知”。
例11At last we found ourselves in a pleasant park with trees providing shade and ______ down to eat our picnic lunch.
例12At last, we found ourselves in a pleasant park with trees providing shade,______ down to eat our picnic lunch.
A. sitting B. having sat
句子结构范文2
【关键词】英语教学 句子结构分析 重要性 解题能力
了解英语句子的成分,掌握英语句子的结构,是英语阅读和写作的必备基础。但平常教学中,老师往往忽视句子结构教学,而更多地要求学生硬记单词、固定搭配和句式,致使很多学生根本不知道什么是主谓宾,定状补等基本的句子成分;对于非谓语动词以及复合句,更是一头雾水;在作文中不能书写出正确的句子,也就见怪不怪了。要想走出这一误区,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加强句子结构教学。
一、学会正确分析基本句子结构
看下面这个有趣的句子:
I saw a saw saw a saw.
分析与理解:I是主语,第一个saw是see的过去式,作谓语;第二个saw是名词,asaw的意思是“一把锯子”,在句中作宾语;第三个saw是动词,意为“锯”,此处是省略了to的不定式,作宾补;第四个saw同第二个saw一样是名词,作第三个saw的宾语。句意:我曾看到一把锯子锯另一把锯子。一旦能够正确分析句子,英语学习就会乐趣无限。
一个句子一般由主语和谓语组成,还会包括宾语、表语、定语、状语、补语、同位语和插入语这些次要成分。下面简单来介绍一下基本句型结构和主要句子成分。
1.He seems happy.
“主+系+表”结构。英语中常见的系动词有(1)表状态的be;(2)表“看(听/闻/摸)起来”的look,sound等;(3)表示变化的go,turn等;(4)表示保持的keep,remain等。在系动词后作表语的主要是形容词,名词、介词短语、非谓语动词,以及少数副词。
2.He swims every summer.
“主+谓”结构。用于这种结构中的动词都是不及物动词。
3.I got a pen yesterday.
“主+谓+宾”结构。英语中的及物动词(vt)和介词后通常要接宾语,不及物动词(vi)不可直接带宾语;充当宾语的常有名词、代词(宾格)、不定式、动名词和宾语从句
4.We call him Sam
“主+谓+复合宾语(宾语+宾补)”结构。宾补用于补充说明宾语的情况,故宾语和宾补有逻辑上的主谓,动宾或主表关系。充当宾补的主要是形容词,名词,介词短语,不定式,分词,以及少数副词。
5.He gave me a book and I bought him a gift.
“主+谓+双宾语(间接宾语+直接宾语)”。表示人的间接宾语通常放在表示物的直接宾语的前面,若要调换位置,需要加介词,一般为to或for,上句可改为:He gave a book to me and I bought a gift for him.
由上可知,谓语是英语句子的核心和灵魂,在分析句子时,一定要先定位谓语,然后再把其他成分一一归位。这样,不管是做选择题,还是阅读写作,都能够得心应手。
二、识别特殊的句子结构,巧妙解题
掌握了句子的基本结构,对付简单的题目是绰绰有余的,但高考中会有一些陷阱题,若只停留在表面上的理解,选出的答案往往是错误的,所以识别一些句子的特殊变化形式是非常必要的。要懂得灵活分析,切不可死记硬背。下面就一些特殊句子结构举几个例子。
1.疑问句中宾语被移位
Which do you enjoy_____yoursparetime,playing cards at home or taking a walk in the park?
A.spending B.to spend C.having spent D.to have spent
解析:选B。该句意为:“你喜欢选择哪一种方式来消磨你的业余时间,是在家玩牌还是在公园散步?”通过翻译我们知道这句话并非考查“enjoy spending your sparetime”而是考查“enjoy which to spend your sparetime”,所选的to spend作句子的目的状语。
2.句子顺序因定语从句移位
Mrs Brown was very disappointed to see the washingmachinehehad______went wrong again.
A.it repaired B.to be repaired C.repairedD.repairing
解析:选C。“布朗夫人看到她找人修的洗衣机又坏了,感到十分失望。”这道题考生容易选A,认为是“have sth. done”结构,其实这个结构中的宾语sth已经被提前作定语从句的先行词‘the washingmachine”,因此答案只需保留过去分词repaired就行了。
3.固定结构因特殊句式而移位
Asweallknow,everyminute,____fulluseof____ourlessons,willdogoodtousstudents.
A.whichmakes;studyingB.whenmade;tostudy
C.thatismade;studyD.thatismade;studying
解析:选B。从宏观上看,可以把题干简化为:Asweallknow,everyminutewilldogoodtousstudents.后面有一个由when引导的省略的状语从句。若将其补全,则应为:when(everyminuteis)madefulluseoftostudyourlessons.由于主从句的主语指代相同,把从句中的主语和be动词同时省略了,而to study our lessons则充当目的状语。而学生错选A的几率较高,误把everyminute当做主语,studying our lessons当做宾语,理解成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可这样翻译出的句子是不通顺的。只能说我们充分利用每一分钟去学习或每一分钟被充分利用去学习,但不能说每一分钟充分利用学习。
句子结构范文3
今年试卷单选考了七条语法题,其余均为词汇。根据大量的抽样调查表明,由于基础差的同学单词不认识,只能乱猜。
许多考生把单项填空题理解为单纯的语法考察题,把选项和语境割离开来,扰选项迷惑。而事实上,高考英语的单项选择题已经由传统的单纯考查语法知识逐渐向英语应用的方向发展,考查的知识点越来越多,不仅考查语言知识的记忆与简单再现,更重要的是,考查在不同水平与层次上语言知识的运用。考生应该把单项选择题当成一个小的阅读理解题,一道题的每个单词甚至是标点符号都在提供信息,从理解语境出发,到找到关键词,再加上语法、句法、固定搭配去找到正确答案。其基本的解题步骤是:理解语境――划关键词――对比选项(从语法、句法、固定搭配出发)――解出答案。
高考单项填空题也是有解题技巧的。本来有的单项选择题的测试点十分简单,但命题者有意把题干复杂化,考生可以反其道而行之,把题干还原为自己熟悉的结构,如将疑问句改为陈述句,将倒装句改为陈述句,将被动句改为主动句,将强调句型去掉,将难句简化或者是将省略句补全。英语的选择题注重在“选”上,因此要加强选项对比。
在历年高考英语试卷中,每一个部分都用黑体字写了这一行字: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明确告诉我们要挑选出一个最佳选项,而不是做出一个正确选项。因此在做英语试题时,比较是非常重要的。
大家都知道,虽然高考题型总是朝着新颖性变化,但是还是跳脱不开考查语言基础:
1. 英语句法结构;
2. 对近义词或习惯用语的辨析;
3. 日常交际用语。
而这三个方面各有其内在规律,因此只要我们了解了这些规律,掌握这些规律,就能逐渐形成答好单项填空题目的解题技巧。
参加高考的学生要想快又准地做好单选题,必须具备下列技巧:
单项填空题是这些年来高考试题中一直采用的一种题型,做好单项填空题需要掌握选择填空的答题技巧,以便提高答题的准确率。选择填空的答题技巧是很多很多的,本文想结合近年来高考单项填空题给同学们做些分析并提出一些注意问题。
1. 排干扰,免受思维定势干扰。
在解高考单选题过程中,由于做了相当多的练习题,因此,对有些类型的题目自然而然地会产生思维定势。当碰到一些已经发生了变化的新题目,如果不作分析而是凭老经验,想当然办事,势必造成错误。为此,必须排除思维定势的干扰,以便选出正确的答案。
2. 看整体,注重语境中考单选。
2016年江苏高考英语单选淡化了对所谓“纯”语法和“纯”词汇的考查,而在特定的语境中对语法和词汇进行考查,这就增加了考试的难度。因此,考生必须具有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答题时我们必须读完全部信息,利用特定的语境来选出正确答案。
3. 细分析,注意整体句式变化。
命题人常会用通过改变句子结构的方式来增加试题难度,而本来是很简单的句法或某个词汇,其目的就是考查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因此,碰到这类题材时,要沉着冷静,仔细分析,以便选出正确的答案。
4. 获信息,捕获句中隐含内容。
有时为了考查考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高考选择题中常常会把一些重要的信息隐含在语境之中,而不是直截了当地告诉考生。因此,答题时必须十分注意获取隐含的信息。
5. 重口语,注意日常交际用语。
高考题目中经常会出现日常交际用语方面的考查内容。做这类题目要特别注意的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特定的语言环境以及习惯用法。
6. 再观察,辨别相似句型差异。
英语中有些句型很相似,如果不加以仔细观察在做题目时很容易出错误。
句子结构范文4
【关键词】初中英语 语法教学 句子结构
英语作为一门世界交流的语言,它一定会有自身的语法规则。它通过语法而赋予语言以意义内容。英语句子的结构,是英语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虽然现在的初中英语教学没有特别突出语法,但是我们必须要让学生熟练掌握语法知识,才能更好的阅读英语,运用英语写作和交流,真正学好英语。本文结合初中英语教材,对初中阶段的语法结构中的句子结构类别进行了全面分析、总结。
我们初中学段接触的句子,按其结构形式,可以分为简单句、并列句、复杂句和并列复杂句。简单句主要是包含了一个主谓结构,并且各个句子成分都是词组。例如:We must keep the room clean and tidy.此句只包含了一个主谓“We must keep”,且都是有词组构成。如果其中的某个句子成分直接表示成了从属分句,就不是简单句了。例如:He will come if you invite him.此句中“if”引导的后半句为完整句子,此句就非简单句。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构成分句成分的词组本身带有从属分句,那么这个句子仍然是简单句。例如:The students I teach have made better grades in the past few weeks.并列句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简单句由并列连词或其他并列手段连接起来的句子。例如:This is black, and less harmful to eyes .此句为用并列连词“and”连接的并列句。所谓并列复杂句,就是指一个并列句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复杂句作为并列成分的句子。例如:you can see the one who is next to you, but you can't see the one who behind you.
而初中学段最变化多端的当属分句。分句是由一个或几个短语构成,包含一个主谓结构,介乎于短语和句子之间的语法单位。分句按其不同句法功能可分为下列几类:
一、独立分句和从属分句
独立分句,顾名思义,可以独立存在,不需要依附于其他的结构。而从属分句必须得依赖其他结构。比较:1.Standing in the room, she is crying.2.The woman who is standing in the room is crying. 第一句中Standing in the room可以独立存在,而第二句中who is standing in the room 做了整个句子中The woman的定语,必须依附于主语而存在。故Standing in the room在第一句为简单句,第二句为从属分局。
二、简单分句和复杂分句
简单分句指仅包括一个主谓结构的分句。复杂分句指带有其他主谓结构作为分句成分的分句;一个单独出现的复杂分句也就是“复杂句”。比较:
It is wrong. (独立简单分句/简单句)
what you said is wrong. (独立复杂句/复杂句)
He said that it was wrong . (从属简单分句)
He complained that what you said is wrong. 这句中的“what you said is wrong”因为有you said、what is这两个主谓结构,故为复杂句。又因为它从属与整个句子的主谓宾结构而做了宾语,故为从句。所以,它是从属复杂句。
三、主句和从句
主句是相对于从句而言。两者互相依存,有主句才会有从句之说;换言之,有从句之说才会有主句。“从句”即从属分句。例如:He complained that what you said is wrong.在这句话中,若主句为这一整句话则从句是“that what you said is wrong”,若主句为“what you said is wrong”,则从句为“what you said”。
四、限定分句、非限定分句、无动词分句
以限定动词词组作谓语动词的分句叫做限定分句。以非限定动词词组(即动词不定式、-ing分词、-ed分词)作谓语动词的分句叫做非限定分句。例如:
Renee bought a book to read on the plan.
The man, wearing such dark glasses, obviously could not see clearly.
The discussion completed, the Chairman adjourned the meeting for half an hour.
一个主谓结构如果不带任何形式的动词词组作谓语动词便是“无动词分句”。例如: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tourist sites in Italy, Pompeii was viewed by nearly two million visitors last year.
Christmas then only days away, the family was pent up with excitement.
由上述例句可以看出,所谓“无动词分句”实际上是省略了主语和谓语动词的分句结构,上述第一句属此类;无动词分句也可表示出自己的主语,仅仅省略了动词,上述第二句便属此类。
句子结构范文5
摘要:1922年语料库中把字句出现了十五次,出现的场合各有千秋,不一而足。那么,把字句的使用到底有什么句法结构、语义语用功能特点呢?这正是我们在本文中孜孜以求的事体。
关键词:句法结构;语义语用功能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4-0068-02
一、1922年语料库中所使用的把字句句式
1.把N1*单/双音节动词*趋向补语。例如:①排那个,嗯,也现代,那时候儿就说现代剧呀,排了排了几个现代剧。后来把剧本儿,那个那区政府还要,你把剧本儿给写下来,都给他。那时候儿我是比较喜好这个文娱活动。②那就解放了,那就双飞集就已经解放了,宿县都解放了。那会儿南边儿就是永城了吧,永城也快打进去了,就把我们送回来。一人给一百斤粮票儿,给北海币呢,那是给多少钱来着,我忘了。③我说,刘局长,开不开呀,我得问他呀!哎,这把车开出去,这主席坐着车才走。车站一个他们保卫人员都没有。④尤其现在呢,在这个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呢,是很重要的,是哇。所以像这个,文文明语言了,是哇,都应该把这个青年哪带动起来,是哇,尤其对待顾客。过去呢一般的来说啊,都是很生硬的,说话啊,净不好听。
2.把N1*单音节动词*在/到/给*N2。①搬走把那房子就,租给谁呀?租给中国人,中国人不敢上那儿住去,租给日本人啦,把那房子租给日本人做买卖,我们就搬出去了。搬出去就变成了无房户儿了,这是,就租房住去了。②这车呀,不通了。就是,跟那个那个那个,那叫樊城吧,花园儿,那一带,嚯,桥炸了,也不成了,把我蹲在那儿了,怎么办?回也回不来;走,往那儿走走不了。
3.把*N1*结果补语。①是哇,@个在这一方面呢,自己呢,也正在啊,这个要赶上时代的潮流,是哇,把本企业工作呢,尽量吧,嗯,把它搞好。对,我们这儿都是八小时工作。②有时候儿讲得就快,还没到下课的时候儿呢,哎,就,回来就是把话讲完啦。哎,这个经过多次的这个什么吧,锻炼吧,这个,后来呢,就习惯了。
4.把N1*V V。那是思想思想对峙正严重,而是正尖锐的时候儿,可惜的是没个明白人儿把这事儿分析分析。分析分析的话,多明白点儿不也好嘛。去过,去过很,日子很少。
5.把N1*单音节动词*成N2。①好多这边儿好多那那个老太太们,老百姓,都去给那个汽车公司砸那煤去。他把那,把那煤都砸成那么小块儿,好上那汽车上烧去。不过呢,嗯,开辟的路线,就就算城里吧,城外没什么。②回家以后,这日本人来接收啦。日本人来接收了,把那个医院划成了北京市卫生局的北郊医院,所以那些人又回去了,就归日本管了。
6.把N1*状语*单音节动词。①那时候儿,到这下放以后呢,我就加大力气。当时是三,三十八了,是哇。虽然我自己有病,又血压高,是哇,可是我把一切都不顾。嗯,身体呢锻炼得还相当好。像,嗯,最后来了。
7.把N1*单音节动词*了。①我是当然小时候儿不在这儿啦,我小时候儿是在那个,我出生是在那个北京站那边儿。现在北京站那儿把原来那房子全拆了。原来我就跟那边儿,小时候儿跟那儿住。②你还说是,雇车上那雍和宫都没人去,因为什么呢?那地方儿特别的穷,没有人,到那儿之后,那坐车的下来了,把拉洋车的给推一边儿去,他把这两根儿车带给扒走他卖去了。就这相儿,那时候儿就人就穷的这相儿。
8.把N1*当作*N2。反正五几年教的学生啊,街上碰见都是亲热得很。就是最近这这十来年,一二十年哪,那个学生把老师当作仆人,当作满语话叫做“哥士哈”,日本叫做“波依”,那就没法儿说了。
二、该文中把字句的结构特点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把字句在动词使用上的特点。这十五个把字句所使用的动词主要就是双音节的动词:十五个把字句中有十二个都是使用的单音节动词,如:推、拆、顾、划、砸、蹲、开、送、写、租、搞、讲等,占80%,只有3个是双音节动词,如当作、分析、带动等。如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该文之所以多选择使用单音节的动词而不是双音节的动词,是由它的语体决定的。对于不同的语体,把字句选择的动词也有不同。该语料使用的语体是口语语体,语体领域很特殊,使用单音节的动词就使得用语非正式,口语色彩浓。
2.把字句的句法结构特点。从所有研究的语料来看,虽然把字句的结构类型很多,但把字句的句法结构形式大多数却是“把N1*动补”式。而在语料库中,“把N1*动补”式也是最主要的形式,这是为什么呢?
究其原因主要是把字句的句法结构类型是由动词使用形式决定的,动词使用形式不同,把字句的句法结构类型也不同。该文是口语语体,而在口语语体中,把字句中所使用的动词绝大多数是单音节的动词,双音节动词占少数。表现在句法的结构上,该文的每个把字句中的动词后带宾语的句子只有3句,占20%,而其他形式占80%。例如:回家以后,这日本人来接收啦。日本人来接收了,把那个医院划成了北京市卫生局的北郊医院,所以那些人又回去了,就归日本管了。
从篇章结构的衔接的角度来说,像该语料这中口语语体要求语言的叙述明确、完整,输出的信息准确、清晰、明了,多用语意完整的长句子。依照前后对照的原则,人心理上就要求动词以及其涉及的成分在空间距离上尽可能地靠近一些,那么,表现在语言的句法结构表现形式上,为了强调动词与前后词之间的语意联系,就出现了较多的动词带补语的句子。另外,在该文中的把字句动词后由:“到、在”等介词所链接的成分,常常是抽象名词和方位名词,表示动词运动的时空(即动词运动的方向或过程、终点等)。例如:这车呀,不通了。就是,跟那个那个那个,那叫樊城吧,花园儿,那一带,嚯,桥炸了,也不成了,把我蹲在那儿了,怎么办?回也回不来;走,往那儿走走不了(表动词运动的终点)。
三、该文中把字句的语用功能特点
所谓把字句的语用功能,也就是在什么语境中,什么情况下使用把字句,或者说是使用把字句的条件是什么。
在此文中,把字句的功能主要是用来陈述客观事实或描述场景中人物的动作行为,还用来表达主观愿望。例如:那就解放了,那就双飞集就已经解放了,宿县都解放了。那会儿南边儿就是永城了吧,永城也快打进去了,就把我们送回来。一人给一百斤粮票儿,给北海币呢,那是给多少钱来着,我忘了。
当然,把字句使用的频度和方法都是和作者的文学修养和语言语用习惯有关的,在此就不再赘述了。
四、把字句的口语特征
1.语法特征。从语法角度来看,口语体和书面语体有许多明显差异。口语的范围很大,除日常随意交谈外,还可包括正式会谈、报告、演说、辩论、现场解说以及讲故事等。最能体现口语特征的是日常谈话。说话人可以边说边想,可以随时更换用词、句型等,修改错误,填补句型,表现的很随意。在多人的交谈中,甚至可以插话、停顿,还允许出现口误,错了可以重说,甚至还可以有不合乎语法的句子,使用一些词义相对模糊的词语等。
2.词汇特征。从词汇角度来看,口语体即时语言,口语词汇具有通俗、自然、亲昵的口语色彩,
口语常用傀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等,明显口语色彩的词语使得交际语言具有跳跃性、生动性、活泼性和通俗易懂等特征。
3.结构特征。与书面语语法特点不同:口语是独白体,说话的时候可以简略也可以更改重复,口语靠语音、面部表情和手势即可表情达意。由于把口语有非正式性、不受拘束性和直接性的特点,所以语句多变,直观性和语感性强。口语句式的特点是句子短小,结构简单,修饰性附加语少,不讲究完整和规范可结合语境省略句子的某种成分,采用简略的表达方式。
五、总结
总而言之,1922年语料库中的把字句的句法结构、语用功能、动词的选择和口语语体的体裁是分不开的。口语语体中的把字句中的动词多用单音节动词。口语语体中把字句的重要作用是用来陈述客观事实或者描述场景中人物的动作行为,还用来表达主观愿望。
句子结构范文6
关键词:“的”字结构 法律文本 句法
1. 引言
汉语法律法规语言一般在用词方面具有常用专门法律术语、常见的但在法律中有其专门含义的术语及技术性术语等的特点。在使用立法句子方面,对于句法结构,具有多用并列结构和普遍使用复杂同位成分的特点;对于句式,具有多用长句、多用动词性的非主谓句、普遍使用非名词性宾语的句式、必要时用文言句(凡……的)式及一般用松散句式的特点。[1]在使用的句类方面,立法语言只能使用陈述句和祈使句,而决不会出现感叹句和疑问句。还有一点比较显著的就是频繁使用超句句型,即简单句以上的复合句和句群,如选择句(亦称“或然句”)、条件句和假设句、转折句与但书及因果句和目的句。其中有一个特殊句式――“的”字结构,前人对此结构在文学文体中和方言中的用法和特点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如吕叔湘1979,1984,1989;熙1961,1980,1993;施关淦,1988)[2],然而对于法律文本中“的”字结构的研究暂时还是空白。由于其结构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英译时的句式处理就必须更加的灵活。本文将在从句法层面分析法律文本中“的”字结构的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几种英译策略。
2. 法律法规中的“的”字结构的句法特点
2.1 “的”字结构总的特点
结构助词“的”(此处不包括置于名词之前作定语的“的”字结构)在法律法规中的使用频率相当高,特别是在立法中使用率占了很大比例(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其原因主要是“的”字结构是名词性的偏正词组省略了中心语的句法结构形式,具有名词性,因其中心语不受某一名词的限制,在法律语言中有较大的概括性和包容性且重点突出,[3]可以概括同一个范畴,而且具有分类作用。这种“的”字结构的“的”有时紧跟的是一个词组,有时则是一个简单句,有时却是复杂句。例如:违反本法规定,未依法领取营业执照,而以合伙企业名义从事经营活动的,责令停止经营活动,可以处以50000元以下的罚款。此处“的”字紧跟的内容很长但却是个动词词组;又如: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此处“的”字紧跟的是一个简单句;又如:因公司解散而清算,清算组在清理公司财产、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后,发现公司财产不足清偿债务的,应当立即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破产。此处“的”字紧跟的是一个复杂句,所涵盖内容较多。
2.2 “的”字结构的名词化性质
熙(1961)把汉语的“de”分成三个:“的1”(副词后缀)、“的2”(状态词后缀)、“的3”(名词化标记)。“的3”是名词性语法单位的后附成分,一般是由形容词、动词与名词加“的”之后构成的。这类结构的功能跟名词的功能基本上相当,它能够做主语、宾语、定语和谓语。在法律法规语言中,部分“的”字结构也具有名词化的特点,且一般由动词词组加“的”之后构成,其实质为省略了“任何人”,实质上是宾语前置起强调作用。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第67条第一款:违反本法规定,未依法领取营业执照,而以合伙企业名义从事经营活动的,责令停止经营活动,可以处以50000元以下的罚款。然而,法律法规中大多数“的”字结构的“的”紧跟的都是主谓结构或介词短语,在句中做状语。例如:出租人违反前款规定的,承租人有权解除合同,并有权要求赔偿因此遭受的损失。又如: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得再次发行公司债券:……
2.3 “的”字结构的句法分析
2.3.1 非主谓结构+“的”
这一类“的”字结构中最简单的是一些常用介词词组或近似介词词组作用的结构+“的”的情况。例如:
(1)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得再次发行公司债券:……
(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比较复杂一点的如V+O结构+“的”字。例如:
(3)违反本法规定,未依法领取营业执照,而以合伙企业名义从事经营活动的,责令停止经营活动,可以处以50000元以下的罚款。
这里的“的”字结构由动词词组加“的”之后构成,在句中表示某一类人,具有名词性质。
2.3.2 主谓结构+“的”
在大多数情况下,“的”字结构所包含的都是主谓结构,这些主谓结构加“的”字后在英译中一般都处理成了条件状语从句。这一类“的”字结构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S+V1+O1+“的”,V2+O2,(V3+O3)……句型,例如:保证人向债权人保证债务人履行债务的,应当与债权人订立书面保证合同,确定保证人对主债务的保证范围和保证期限。
第二类:I. S1+V1+O1+“的”,(S2+V2+O2+“的”,)(S3)+V3+O3,(S4+V4+O4)句型,例如:出租人违反前款规定的,承租人有权解除合同,并有权要求赔偿因此遭受的损失。
又如:侵害他人身体致人死亡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依靠受害人实际抚养而又没有其他生活来源的人要求侵害人支付必要生活费的,应当予以支持,其数额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II.S1,S’+V’+O’+“的”,V1+O1,(S′/S”+)V”+O”+“的”,(S2+)V2+O2……句型,例如:公民之间的借贷,双方对返还期限有约定的,一般应按约定处理;没有约定的,出借人随时可以请求返还,借方应当根据出借人的请求及时返还;暂时无力返还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责令其分期返还。
3. “的”字结构的英译策略
在法律法规的翻译中我们不难发现,在很多情况下,由于“的”字结构的特殊性及其所含形式的多样性,很难一概将其转化成与其语法地位和作用相对等的结构。也就是说不仅中文法律法规中名词化了的“的”字结构经常很难处理成单一的名词性结构,其他非名词化的“的”字结构也颇为复杂,翻译时对其的把握存在一定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适当理论的指导对于如何把握这一结构的处理就显得尤为必要了。
3.1 翻译原则
法律翻译的实践在我国历史不算悠久,但亦有不少学者尝试从理论高度对其提出一般原则,近期比较成熟的有杜金榜提出的法律交流的一般原则:(1)语言从法原则;(2)原则;(3)比照补足原则。语言从法原则是指在法律翻译中译者需要在语言和法律两个方面选择侧重点时,应遵守法律优先的原则;原则是指在不同法律体系(体制)间的法律翻译中,法律之间存在很多差异。因此,译者应该尽可能寻找两者共同点,基本保证共同认可的情况下,允许差异存在,即译者在处理法律差异时,不得已可以运用与目的语有一定差异的表达;比照补足原则是指为了顺利地交流,译者尽量用目的语(或目的法)中既有的成分进行比照,比照欠缺时,采用一定的方法进行补充。在此大原则下,杜金榜进而提出了法律法规翻译的原则:(1)将法律的表达作为主要的目标;(2)尽量遵从法律英语的表达规范;(3)译者积极参与;(4)重视翻译诸因素及其相互作用。[3]本文将主要按照法律交流三原则并结合法律法规翻译原则对法律法规中“的”字结构的英译策略进行句法层面的分析。
3.2 具体英译策略
根据语言从法的原则,我们在处理“的”字结构的英译时必须充分了解和尊重英文法律法规的语言特点,尽量在句法结构对等上求同,但如果无法达到,则应发挥译者的灵活性进行转化或是补充。作者归纳了以下几种主要的英译策略:短语的对等转换、条件句的对等转换、动宾结构转化为代词/名词+修饰语、主动结构转化为被动结构。
3.2.1短语的对等转换
奈达的“功能对等”原则中也提到在翻译中不但要求信息内容的对等,而且尽可能的要求形式对等(Nida,1977)。[5]法律文本的英译中我们在不违反目标语的表达习惯的同时应尽量用具有对等意义的句法形式来翻译。如“的”字紧跟介词词组的情况,一般情况下我们首选对等的英语的介词词组,如“(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主谓句”中的“的”字结构,一般译为in/under any of the following situations/ cases/ circumstancs,这样在结构上达到了两种语言的对等转换,也是遵从了“”中“求同”的原则。
但“有……(的)”在有些情况下却不能理解为介词词组了,例如:
有下列侵权行为的,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一) 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发表其作品的;
……
这里的“的”字结构后加的是个无主句,“的”字结构在此占据的是主语的位置,因此不能处理成介词短语,而是需要用其它方式来转化。
3.2.2 条件句的对等转换
第一类和第二类中第一个句型在法律法规语言中使用得较为普遍,对于这些句型的处理方式也相当多,关键在于对表条件的引导词的选择,主要有“if”,“where”,“should”,“in case/ in the event of”,“once”,“when”,“providing that”这七种。
A. “if……”/“should”
“的”字句中最多的情况是暗含规定权利或义务的条件的,可套用“如果……就……”或“只要……就……”句型,而在英文中最强烈表示条件的要属“if”条件句型了,因此“if……”句型在中国法律法规英译版中大量被使用。例如:
国有公司、企业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造成国有公司、企业破产或者严重亏损,致使国家利益遭受中的损失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If a person who is directly in charge of a State-owned company or enterprise,practices irregularities for selfish ends and causes bankruptcy or heavy losses of the interests of the State,he shall be sentenced to fixed-term imprisonment of not more than three or criminal detention.
B. “where……”
在朗文当代英语词典中,“where”有一条解释为“to,towards a particular position or situation”。在通常情况下,“where……”句型可用来代替“if……”句型表示条件关系。两个引导词在意义上的部分重合使得法律法规翻译者有了更多的选择,也使得法律法规的语言具有多样性、丰富性。但从诸多的英文原版法律文本中我们可以看出“if”所引导的通常是一般的条件,而“where”引导的可以是在一般条件下的某些特殊情况。例如:
If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low-water marks of the natural entrance points of a bay does not exceed 24 nautical miles,a closing line may be drawn between these two low-water marks,and the waters enclosed thereby shall be considered as internal waters.
Where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low-water marks of the natural entrance points of a bay exceed 24 nautical miles,a straight baseline of 24 nautical miles shall be drawn within the bay in such a manner as to enclose the maximum area of water that is possible with a line of that length.
从这两句话中我们不难分辨出二者的微妙区别。因为一般是不超过的,所以第一句选择用“if”引导,而对于特殊的超过的情况则选择了用“where”。因此我们在翻译时亦可予以借鉴。
C. “when……”/“providing that……”
在朗文当代英语词典中“when”解释为“at what time;on what occasion”,即为“当……时”,或者“since,considering that”,即为“既然,考虑到”。例如:
货物运输到达后,承运人知道收货人的,应当及时通知收货人,收货人应当及时提货。收货人逾期提货的,应当向承运人支付保管费等费用。When the goods are transported to the place of destination and the carrier knows the consignee,the carrier shall promptly notify the consignee,and the consignee shall promptly take delivery of the goods. If the consignee delays in taking delivery of the goods,the consignee shall pay storage and other fees to the carrier.
从本例中还可以看出“when”引导的是几种可能条件中的一种,且大多都是合法的条件,这与“if”和“where”引导的既可能合法也可能违法的条件是有区别的。
D. “in case……”/“in the event of……”
“in case”一般翻译为“万一”,“以防”,表明其引导情况出现的可能性较低,在法律条文中引导的一般为非法情形。例如:
“in the event of……”意义与“in case……”基本相同,在第二类的第II个句型的翻译中常用,即在表达多个条件而汉语的主语又较多变化的情况下使用较多。例如:
公民之间的借贷,双方对返还期限有约定的,一般应按约定处理;没有约定的,出借人随时可以请求返还,借方应当根据出借人的请求及时返还;暂时无力返还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责令其分期返还。可以翻译为:The loan among citizens shall be handled as per their agreement given there is any for the restitution period. In the event of no agreement on the restitution period,the debt side shall restitute the loan upon the request of the lender;the debt side without ability to restitute temporarily may be ordered to restitute by installment according to his actual situation.
E. “once……”
与“in case……”意义相近的还有“once……”,一般译为“一旦……”,表示在发生某些特殊情况的条件下某种结果就一定会产生,其所表达的情况较“in case……”所引导的中性一些。例如:
依照前条规定委托1名或者数名合伙人执行合伙企业事务的,其他合伙人不再执行合伙企业事务。
Once one or more partners are authorized to manage the affairs of a partnership enterprise as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paragraph,the other partners shall stop managing the affairs of the enterprise.
对于以上七种较常用的对条件句的处理应灵活运用,既要符合英文法律语言的表达习惯,又要坚持以清楚正确表达中文法律法规的意思为前提。正如Elmer Driedger 所说,法律翻译者“必须享有和艺术家同等的自由” [4],也就是说,译者必须享有“语言所允许范围内的最为广泛的自由”,译者可以充分发挥其能动性为两种语言的转换找到最佳的结合点。
3.2.3 动宾结构转化为代词/名词+修饰成分的形式
在对“动宾结构+的”进行英译时,如果表示某一类人时,我们经常将其处理为代词/名词+修饰成分的形式,因为这样才符合英文法律文本语言中主语的逻辑表达方式。例如:
有下列侵权行为的,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1) 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发表其作品的;
……
可译为:
Anyone who commits any of the following acts of infringement shall,depending on the circumstances,bear civil liabilities such as ceasing the infringement,eliminating the bad effects of the act,making an apology or paying compensation for damages:(1) publishing a work without permission of the copyright owner;
……
此处的“动宾结构+的”结构被处理成了代词+定语从句的形式就显得很流畅。但这样处理根本上是由这一类“的字结构”具有名词性决定的。因此表面上中英文所用的结构不同,实质上它们是具有对等功能的不同语言的表达形式,即为表异实同。
3.2.4 主动结构转化为被动结构
奈达对翻译中改变形式提出了五个条件,其中第五条为“形式对应违反译入语的语法或文体规范”。(Warrd & Nida,1986)[6]中文法律文本中在界定责任时很少用到被动句,而英文的正式文体中,其中包括法律文本则经常用到被动句,因而我们不能只顾及中文的语言形式而违反英文的文体规范,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原则中“存异”的体现。例如:
如果一方违反本合同的任何条款,并且在接到另一方的书面通知后30日内不予以补救的,未违约方有权选择向违约方书面通知终止本合同。
一般可译为:
If any terms and conditions of this Contract are breached and the breach is not corrected by the breaching party within 30 days after a written notice thereof is given by the other party,then the nonbreaching party shall have the option to terminate this Contract by giving written notice thereof to the breaching party.
此处如按中文语态翻成主动语态意思也可以表达清楚,但译成被动语态后重点更突出,在文体上也更显正式性。
3.2.5 肯定表达与否定表达之间的转换
英文法律文本中常用否定句来起强调作用,且凸显正式性,因此一般中文的否定句可对等地译为否定句,如中文中常用的“任何单位或个人如有……的,不得……”,一般都可译为“No unit or individual who ...... shall .....”。但英文中有几个表否定意义的词却往往能替代中文的否定结构,如“fail to do sth.”这一短语就就经常用来翻译否定结构“未能……的”。
4. 结语
中国在加入WTO以后,由于法律法规译文的接受者大多具有国际法律法规背景,因而对法律法规的英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英译本应跟国际接轨以便于译本接受者理解中国的法律法规。当然亦不可为了符合英文法律法规的表达习惯而改变中文源本所表达的内容,也就是违反语言从法的原则。中英文法律法规虽然在表达上差异很大,但由于法律语言的相对固定性,所以也不乏共同之处和可转换之处,这就需要我们译者根据一定的准则进行灵活的处理,尽量用对等的结构进行翻译,在无法对等的情况下根据英文法律文本语言的特点进行转化,以保证法律文本得到准确而又符合英文法律文体的翻译。
参考文献:
[1]朱力宇.光[M].立法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熙.说“的”[J].中国语文,1961,第12期.
熙.北京话、广州话、文水话和福州话里的“的”字[J].方言,1980,第3期.
熙.从方言和历史看状态形容词的名词化[J].方言,1993,第2期.
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M].商务印书馆,1979.
吕叔湘.论地、底之辨及底字的由来[J].载《汉语语法论文集》,商务印书馆,1984.
吕叔湘.“他的老师教的好”和“他的老师当的好”[J].载《吕叔湘自选集》,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
施关淦.现代汉语里的向心结构和离心结构[J].中国语文,1988,第4期.
[3]杜金榜,张福,袁亮.中国法律法规英译的问题和解决[J].中国翻译,2004,第25卷第3期.
[4]Driedger,E.A.,A Mannual of Instruction for Legislative and Legal Writing [M]. Ottawa:Department of Justice,1982.
[5]Nida,“The Nature of Danymic Equivalence in Translating”[A].Babel,Vol.XXIII,No.3,1969.
[6]Warrd,Jan de & Nida,Eugene A.,From the language to Another:Functional Equivalence in Bible Translating [M].Thomas Nelson Publishers,1986.
胡庚申,王春晖,申云桢.国际商务合同起草与翻译[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1.
民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
刑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