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城镇化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城镇化率范文1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投资效率;资本配置;投融资平台
[中图分类号] F299.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0037(2015)04-27-5
Abstract:Henan province speeds up the urban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makes efforts to build a virtuous circle of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mechanism of urbanization. Under this social background, this paper measured the capital allocation efficiency in urbanization investment based on Jeffrey Wurgler’s capital allocation efficiency model from three aspects of provincial, regional, municipal level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 general, the capital allocation new urbanization in Henan Province is efficient, but the efficiency is not very high. At the regional level, although the Zhongyuan urban agglomeration is the center of Henan’s urbanization, its allocation efficiency is the lowest. The differences of the capital allocation efficiency of urbanization in different regions are also obvious. This paper’s results provide an important reference for the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of new urbanization in Henan Province.
Key words:new urbanization; investment efficiency; capital allocation;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platform
1 引言
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河南省推动城镇化提供了重要战略机遇,然而河南省的城镇化水平还相对较低,据《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城镇化率为53.73%,而河南省城镇化率只有43.8%,远低于国家的平均水平,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差距更大。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任重道远,当前,河南省城镇化和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缺乏资金,建设新型城镇化,加快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一体化格局,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城镇化建设涵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提供等,包括城市供水、排水系统、城市交通设施、河道河堤等等,这些建设项目可以分为经营性、准经营性和非经营性项目三类。对于那些经营性、准经营性项目,政府通过采取多种措施,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形成了政府投资与民间资本良性发展的局面;非经营性项目,社会资本不愿参与,同时也面临着制度障碍,这就要求地方政府成为投融资的主体,事实上,过去几年来,河南省已经建立起省、市、县三级投融资平台体系,政府投融资平台的主要职能是从事相关领域的基础设施和相关产业的投融资。
事实上,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有关城镇化的研究成为学界关注焦点,尤其是城镇化投融资的效率方面,通过梳理文献,我们可以看出,现有文献大致分为如下三类。一是从资本产出的角度来衡量投资效率。如康梅和冯英俊(2007)[1]、孙慧和王媛(2008)[2];二是利用增量资本产出率、投资弹性系数等来衡量投资效率。如莉(2011)、俞天贵(2011)[3]等人。二是从资本配置的角度来衡量投资效率,该视角是以Jeffrey Wurgler(2000)[4]的资本配置效率测度模型为基础,通过研究资本是否流入(流出)以及有多少流入(流出)高成长性(低成长性)行业,以此来衡量资本配置效率的高低。国内文献有潘文卿和张伟(2003)[5]、许开国(2009)[6]、许可等人(2011)。三是依据具体研究对象,构建综合指标来衡量投资效率。这类文献有李嘉荣(2007)[7]、冯艳彬(2010)、张晓瑞和王振波(2012)[8]等。上述文献为本文研究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文献参考,本文以河南省为例,基于Jeffrey Wurgler模型,从省份、区域及地市等三个视角来深入探讨城镇化投资效率,得出了十分重要的现实结论,丰富了城镇化投资效率的研究。
在上述背景下,河南省在城镇化投融资领域形成了以政府为主,民间资本参与的格局,然而,由于机制体制不健全,城镇化某一些领域的投融资渠道不健全,资金使用效率不高,这些都是需要加以解决的。因此,本文基于投资效率的视角来研究城镇化投资,考察城镇化过程中的投融资问题,这对于加速城镇化进程,更好实现“三化”协调发展,同时为建立高效的河南省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提供政策参考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研究方法及数据选取
2.1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研究目的是河南省当前的城镇化资本配置效率,主要是指区域之间的资本配置。借鉴既有多数文献的处理方法,在城镇化资本的配置效率研究中,本文参照Jeffrey Wurgler的资本配置模型,按照该理论,较高资本配置效率往往表现为资本流出低成长的产业,流入高成长的产业;同样地,在区域层面上,资本配置效率的高低也可以通过资本在不同地区间的流动来考察,资本的区际间流动,也应表现为流出低成长地区,流入高成长地区。
需要说明的是,资本配置效率的研究仅限于研究层面内部各地区间资本的流动,并不涉及资本如何流入研究层面,每个研究层面的资本总量都是外生的。例如在河南省级层面资本配置效率的测度中,仅仅考虑资本在河南省内各县区之间的流动,并没有考虑有多少资本从外界流入河南省。
2.2 数据及变量说明
本文采用的数据主要来自《河南省统计年鉴》和《河南省城市年鉴》,时间跨度为2004-2013年,考虑到模型的经济意义以及数据来源的有限性和统计口径变化等因素,本文选取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作为城镇化投资额。省级和市级数据可以直接或通过计算从《河南省统计年鉴》中获得。
在县级数据中,由于没有明确的城镇固定投资数据,只有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固定资产投资两个指标,借鉴既有文献的处理方式,在县级层面选取固定资产投资额近似代替城镇固定资产投资。
文章所需要的变量符号及其定义如下:I:城镇化投资额,本文采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作为近似值;GDP:国内生产总值,本文采用名义GDP来度量该指标。
3 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投资效率实证分析
3.1 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及城镇化投资现状
3.1.1 城镇化水平较低且地区差异较大
河南省的城镇化水平远远低于国家平均水平,城镇化建设任务繁重,当前河南省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发展不平衡。目前河南省的城镇化水平呈现出西北高,东南低的态势,并且以郑州为中心,距离郑州较远的地区城镇化水平较低。
3.1.2 城镇化投资总量增长较快,但不平稳
据《河南省统计年鉴》的公开数据显示,河南省城镇化投资规模不断上升,2000年至2013的年平均增长率为28.2%。而每年的年增长率则很不稳定,从2000年一直加速增长到2005年,并达到历年最高44.9%,而后开始下降,近年来基本稳定在20%到25%之间[9]。但河南省城镇化投资总量呈增长趋势却是毋庸置疑的。
3.1.3 各市人均城镇化投资额差别显著
利用2004年至2013年各地级市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以及各地级市的城镇人口进行计算,可以看出,河南省各地级市的人均城镇化投资额差别是比较明显的,最高的三门峡市(48 142.1元)是最低的周口市(17 717.9元)的2.7倍。
结合各市的城镇化率可以发现,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高的市普遍比人均投资额低的市城镇化率高,城镇化率较高的市(郑州、济源、鹤壁、焦作)的人均投资额远远高于城镇化率较低的市(驻马店、周口、商丘、信阳),这说明城镇化资本投资的总量对城镇化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3.2 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投资效率分析
Jeffrey Wurg1er利用模型测算了65个国家的资本配置效率,该模型的主要思路是在投资效率最优的情况下,必然是那些效益良好、发展前景好的国家或区域获得投资,而投资会从那些效益较差、处于衰退的国家或区域中及时撤出,即以有限的资本是否能够被配置到得到最高收益的地区作为评价投资效率的标准。
Jeffrey Wurgler构建的模型为:
根据本文的研究目的,这里将上述模型中的指标进行调整:在分析城镇化资本配置效率中,如果不考虑折旧,固定资产总形成额用固定资产投资额代替,而一个地区一段时间内的价值增加额就是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参照(1)式以及潘文卿和张伟(2003)的衡量资本地区间资本配置效率的模型,本文的模型构建如下
(2)式为截面数据模型,用来研究近年来河南省省级层面的投资效率,其中I为固定资产投资额,GDP为国内生产总值,小标i代表河南省下辖的所有县区,t代表年份。ηt即为河南省在t年的城镇化资本配置效率,数值越大表示投资效率越高。(3)式为面板数据模型,用来考察河南省省级层面、区域层面以及市级层面在一定时期内的投资效率,I为固定资产投资额,GDP为国内生产总值,小标i是各层面下辖的所有县区,t代表年份。ηc即为不同层面的城镇化资本配置效率,数值越大表示投资效率越高。按照上述实证模型,通过对河南省的相关数据检验,得出了如下两个方面的实证内容。
3.3 省级层面的截面数据研究及总体效率评价
从资本配置角度分析省级层面投资效率是建立在资本自由流动的基础之上,为了更好地分析省级层面投资效率,这里采用河南省省内所有县市的数据。由于《河南省统计年鉴》中地级市市辖区的数据并不完善,本文选用了《河南省城市年鉴》中市辖区的数据,由于每个地级市的市辖区数据作为一个整体,例如郑州市的市辖区包括了中原区、二七区、管城区、金水区、上街区、惠济区,所以式(2)中的i共126个对象(17个地级市的市辖区、1个省直管市、20个县级市、88个县),式(2)中的t的范围为2005-2013。
通过利用Eviews6.0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出ηt如下表1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对于河南省而言,2005年至2013年城镇化资本配置效率的平均值为0.737,然而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投资的资本配置效率呈下降趋势。资本配置效率不断下降使得河南省尽管城镇化投资每年都在增加,然而城镇化率的增长却基本稳定在每年1.7%左右,并没有出现随着投入的大幅增加而增加的现象。
利用公式3对全省126个县市2004-2013年的面板数据进行检验,测算出河南省整体的城镇化资本配置效率为0.8(t=8.435)。由此可见,河南省整体的城镇化资本配置是有效率的,但是效率程度较低,有着很大的提高空间。
3.4 区域层面的城镇化资本配置效率分析
《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将河南省划分为中原城市群、豫北地区、豫西豫西南地区和黄淮地区等四个经济区。中原城市群以郑州为中心,包括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等市,该经济区位于河南省中部,工业门类较为齐全,交通网络发达,发展基础较好,是河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豫北经济区包括安阳、鹤壁、濮阳3市,位于河南省北部,工农业基础较好,有着丰富的油气、煤炭资源。豫西豫西南经济区包括三门峡和南阳2市,位于河南省西南部,有一定工业基础,有色金属资源比较丰富。黄淮经济区包括驻马店、商丘、周口和信阳4市,位于河南省东南部,以平原为主,水资源较为丰富,具有优越的农业发展条件。
本文按照该区域划分方式对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资本配置效率进行区域层面的分析。利用各区域所包括的县区2004-2013年的面板数据,得出各区域的城镇化资本配置效率如表2所示。
由表2可以看出,在河南省的四个区域中,豫北地区的资本配置效率是最高的,而中原城市群的配置效率是最低的。这个结论表明,在中原城市群内部,城镇化资金并没有流入到最能带来经济效益的县区。
中原城市群作为中原经济区发展的主力,依靠其政治、经济、区位等优势能够吸引大量的外界投资,从近年来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投资的投资总额来看,中原城市群的投资额占到了全省的60%以上,然而它内部的资本配置效率却是全省最低的,城镇化资本较为集中地配置在郑州市和洛阳市,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河南省整体的城镇化进程。
3.5 市级层面的城镇化资本配置效率分析
河南省整体的城镇化资本配置效率较低说明成长性较好的县市并没有吸引来更多的投资,而具体各个地级市的资本配置效率如何,我们将利用(3)式模型进行测度。由于济源市属于省直管市,没有下辖县市,数据较少,不能很好地进行回归,故没有纳入研究范围。与前面的研究思路一致,每个地级市的市辖区作为一个整体。通过Eviews6.0对各地级市2004年至2013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得出表3。
分析表3,可以得出在2004年至2013年期间,除了平顶山的配置效率显示为负值,其他各地级市的都为正值,其中安阳和开封的配置效率最高。但统计检验并没有拒绝许昌市配置效率为零的假设。
进一步地,通过将各地市的配置效率与城镇化率进行对比,我们发现二者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城镇化水平高的地级市的资本配置效率并不一定高。但将上表中的各市的城镇化资本配置效率与2004年至2013年各地级市人均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相结合,形成如下的散点分布图(见图1)。
图1是以河南省各地级市的平均配置效率和全省人均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为中心将坐标图分为四个部分,右上方第Ⅰ象限表示资本配置效率高的地区同时人均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也高,表示这些地区得到了较多的外部资金的支持;左上方第Ⅱ象限表示虽然城镇化资本配置效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但这些地区并没有得到较多的外部资金支持;右下方第Ⅳ象限表示虽然得到了较多的外部资金支持,但是其资本配置效率并不高;左下方第Ⅲ象限则是既没有得到较多的资金支持而且其配置效率也低。综上,可以发现位于第Ⅰ象限的地级市城镇化水平往往比较高,而位于其他象限的地级市城镇化水平往往比较低,2013年城镇化率低于45%的10个地级市中除了濮阳和不显著的许昌外,余下的8个地级市全都位于第Ⅱ象限和第Ⅲ象限。尤其是对于位于第Ⅱ象限的五个地级市而言,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努力争取到更多的城镇化资金支持是很必要的。但散点图并不能很好的解释平顶山、鹤壁这两个市。
4 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以河南省2004-2013年的相关数据为分析对象,采用Jeffrey Wurgler的资本配置效率模型,从省级、区域、市级三个层面对城镇化投资中的资本配置效率进行了测度,得出了如下重要结论。
首先,2000年以来,河南省的城镇化投资总量增长较快,但是增幅波动较大。河南省整体的城镇化资本配置是有效率的,但效率并不高,而且2005年至2013年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资本配置效率呈现下降趋势,资本配置会影响产出,导致河南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速度并没有随着投资总量的快速增长而增长。
其次,河南省四个区域中,中原城市群包含的城市最多,经济实力最强,是河南省发展的主力,同时也占用了大量的城镇化资金,但其城镇资本配置效率却是最低的,这将影响河南省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第三,河南省各地级市的城镇化资本配置效率之间的差异还是比较明显的,但是,城镇化资本配置效率并不是决定该地级市城镇化率的唯一因素,因此,城镇化率较高的地区资本配置效率不一定高,城镇化率低的地区资本配置效率也并不低。
第四,通过各地级市人均城镇固定投资额和城镇资本配置效率散点图,我们可以发现地级市的城镇化率往往受到人均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以及城镇资本配置效率的共同影响,只是影响的程度各有差异,但由于观测点较少,无法进行更为准确的回归分析。
城镇化率范文2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效率演化;驱动机制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新型城镇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经济、人口、社会和环境等多个方面,具有丰富的内涵,不同的学者对其界定有所差异。城镇化发展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城镇化发展方式也由传统城镇化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发展高效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方式转型。在转型期,区域城镇化必然要在政府的强力引领、干预和宏观调控之下向前发展。政府制定、评估和调整城镇化发展战略以及出台相应的管理对策,推动区域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基础和核心依据是新型城镇化效率,因为新型城镇化是强调发展效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内涵式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动力机制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内容,是决定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潜力的本质因素,它决定了城镇化发展所依赖的资源基本配置关系和水平,进而决定区域城镇化进程中资源的投入与产出效率,最终决定区域城镇化的水平与质量。
一、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多元动力机制
新型城镇化的动力主要来源于农业现代化、工业化、现代服务业以及制度动力,这几种动力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驱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演进,其机制如图1所示。一般认为农业现代化是新型城镇化的一级动力。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和农业剩余的产生是城镇化的前提条件和基础。随着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不断提高,导致农村劳动力出现相对过剩,在合理的制度安排下,在更高的比较利益的驱动下,这部分劳动力向城市迁移,为工业化和城市服务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劳动力资源和重要的消费市场。农业发展作为城镇化的一级动力主要表现为在农业全员劳动生产率逐步提高的基础上,第一产业就业比重逐步下降。工业化是新型城镇化的二级动力。在工业化的中前期,工业化是城镇化的主要发动机。工业化对新型城镇化的促进作用是主要是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动态调整、技术结构优化升级以及产业分工的不断细化来实现的。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推进,适应市场需求日新月异的变化,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调整,区域之间的竞争表现为产业链的竞争,导致产业链不断延伸和完善;与此同时,产业技术不断创新与升级,在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基础上,区域之间的知识与技术的外溢效应越来越明显;此外,产业分工越来越细化,在地域空间上催生了专业化城镇的崛起与涌现;伴随着产业集群的产生,产业聚集区呈现蜂巢状延伸,以工业走廊为依托的城市群或城市带开始出现,城市组团式发展逐步成型,推动以“产城融合”为标志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现代服务业是新型城镇化的三级动力,是城镇化发展高级阶段的核心动力源。随着工业化的深入,机械化、自动化和专业化生产逐步普及,工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工业发展对于劳动力的吸纳能力逐步降低,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服务业,随着其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提高,逐渐成为吸收劳动力的主要产业。在工业化后期和城镇化的成熟期,工业对劳动力的吸收开始出现零增长甚至是负增长,工业化的作用开始淡化,城镇化演变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源,具体表现为服务业功能的强化。服务业水平的提升以及分工的深化,促使以创新创意为双轮驱动的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性显著增强,出于服务业对于空间距离的发展需要,城市发展的主导产业由工业演变为服务业,服务业促进城镇化发展水平跃升,以创新创意为核心内涵的现代服务业成为吸收劳动力的主导产业。制度动力对新型城镇化的驱动是全方位的,制度安排对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起到核心作用。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有效的制度安排可以促进经济发展,而无效或者低效的制度安排则会阻碍经济发展。同样,当一种制度安排是对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起到正向驱动作用时,我们称之为是高效率或者有效率的制度安排,这种制度安排必然会提升城镇化发展的效率和质量;反之,当一种制度安排制约新型城镇化发展、或者增加新型城镇化发展成本时,这种制度安排必然会阻碍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效率和质量的提升。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制度对新型城镇化的驱动作用主要体现在制度变迁或者制度创新中发挥市场机制对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上。
图1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示意图
二、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测度与评价
(一)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建立全面科学的指标体系,综合测度与评价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已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理论与现实问题。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不同于传统的城镇化指标体系,指标框架搭建还处于起步阶段,具有一定的探索性;新型城镇化更强调发展质量的全面提升,倡导从偏重数量规模向内涵质量的提升转变,包括在经济发展、人口发展、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和人居环境等方面实现新转变,因此该指标体系应具有全面性;新型城镇化是一个动态过程,为更加准确地反映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及其演变趋势,该指标体系也应具有动态性;评价指标要结合实际,具有较好的可量性、可比性和可获得性,因此该指标应具有可操作性。
(二)新型城镇化水平的测算
采用改进的熵值法确定权重以消除赋权过程中的主观因素。“熵”作为对不确定性的一种度量,信息量越大,不确定性就越小,熵也就越小;反之,不确定性就越大,熵也就越大。
(三)测算结果分析
利用改进熵值法对2000―2011年我国30个省(市、区)的31项指标进行赋权。赋权结果表明,我国经济基础、社会功能和环境质量指标群中,社会功能指标权重达到约45%,而经济基础权重为32%,环境质量权重为23%,说明社会功能对新型城镇化更为重要;在时间维上,社会功能指标和生态质量指标权重均有逐年上升趋势,经济指标群的权重随年份递进具有一定波动性,在社会功能指标群中,功能完善权重最高,其次是人口发展,说明新型城镇化注重民生福祉和社会功能的完善。通过测算得出我国新型城镇化水平的综合得分及其增长率(如表1和表2所示)。根据测算结果绘制出了全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的变化趋势图(如图2和图3所示)。从综合得分来看,东部地区一直高于中、西部地区;从综合得分增长率来看,东部地区综合水平得分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并快于中部和西部地区,中部省份城镇化综合水平得分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并快于东部和西部,同时绝大部分省份的综合得分增长率超过0.1,说明2000年以来我国省域新型城镇化呈现加速发展态势。
表1我国2000―2011年新型城镇化水平综合得分
表2我国及三大区域2001―2011年新型城镇化水平综合得分增长率
图12000―2011年新型城镇化水平综合得分变化趋势
图22000―2011年新型城镇化水平综合得分增长变化趋势
三、新型城镇化驱动机制的实证分析
城镇化率范文3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流通效率 因子分析
基于项目:北京市哲学社科项目-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北京市流通服务业现代化研究;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CBD发展研究基地资助
一、引言
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经济增长渐趋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而流通服务业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愈加凸显。2014年5月京津冀三地商会共同制定了“关于建立京津冀流通产业协同发展服务机制的意见”以促进三地流通产业大发展,北京市政府也在积极落实“京津冀流通一体化”战略,可见流通产业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但是,目前北京市随着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战略的不断实施而实现了经济高速发展,与此同时,城镇化水平已经达到空前高度,相对于其他行业,流通服务业发展存在一定滞后,这种效率方面的滞后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流通业内部的结构不平衡,批发零售业效率水平较高,而仓储物流业的效率仍较为低下,两部分的效率不匹配也限制了流通业的现代化;另一方面则是批发零售行业已经面临一定的发展瓶颈甚至面临衰退,如何实现它们的转型从而进一步促进效率提升,带动北京市经济发展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果不想流通服务业变为北京市的经济掣肘,必须重视提升流通服务业效率的问题。
二、北京市流通服务业效率评价
(一)数据来源
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和完整性,本文所有的数据指标均来自1999-2014年《北京市统计年鉴》,少数缺失数据通过线性回归估计而来。
(二)指标体系构建
参考很多流通领域的学者研究,北京市流通服务业效率指标体系构建应当从四个方面出发,即市场效率,企业效率,资本效率,人员效率。市场效率指的是将流通服务业放在整个市场层面中去考虑,主要选取了市场流通速度和综合商品市场单市场效率两个方面,市场流通速度能够增加流动资产周转次数,提高整个商品市场流通的实现效率;单市场效率则是反映了商品市场销售能力,也从侧面反映了消费者的消费速度。企业效率顾名思义就是从流通企业方面考虑流通服务业的效率,主要选取了流通企业库存率,流通企业税收占比,限额以上批零企业资产负债率,限额以上批零企业利润率和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业单店效率。流通企业库存率、税收占比、资产负债率、利润率和单店效率分别从库存、盈利能力、资源利用程度和销售能力等方面解释了流通企业自身的效率。资本效率主要是从资本的使用情况来分析流通业的效率,主要选取的是流通企业固定资产报酬率和限额以上批零业总资产报酬率,这两个指标都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映资产的投入产出比,用以衡量流通业的盈利效率。人员效率则是考察了流通业从业人员的效率情况,主要选取了流通业人均零售总额,批零业人员劳动投入效率和批零业人均利润率三个指标,这三个指标从人力资源和人员配置等方面考虑了流通从业人员效率情况。
(三)因子分析
通过前文的指标体系一共包括12个影响流通服务业效率的指标,其中包括三个负向指标,其余9个均为正项指标,为了保持指标对流通服务业效率作用方向的一致性,需要对负项指标进行取倒数处理,以达到因子分析的预期效果。同时由于12个因子的量纲和量级不一致性,需要进行无量纲化处理,为了比较不同因子之间的差别,因此选择均值化处理方式,对处理完的数据进行了因子分析的相关处理。
在做因子分析之前,对样本数据进行了KMO 检验和 Bartlett 球形检验,以判断样本是否能够进行因子分析,检验结果如下:
由表1可以知道,Bartlett检验的卡方值为277.888,就说明对于的p值小于0.01的显著性水平,能够拒绝Bartlett检验的原假设,这种检验结果说明相关系数矩阵和单位矩阵之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因此可以对样本进行因子分析;再看KMO检验的结果为0.559>0.5,同样表明上述指标数据可以进行因子分析。
由表2可以知道,12个二级指标的总方差解释情况,得出了三个因子,其特征值都大于1。第一个因子的特征值是7.782,方差贡献率为64.848%;第二个因子的特征值是2.048,方差贡献率为17.063%;第三个因子的特征值是1.076,方差贡献率为8.970。三个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0.880%,表明这三个因子可以解释所有指标的总方差情况的90%以上。在进行因子正交旋转处理后,三个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没有变化,但三个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发生了变化,并且方差贡献率的差距缩小了。总体上看,前三个因子的特征值较大,方差贡献率也很大,能够基本上解释指标变量的总方差情况。因此,提取三个因子是非常合适的。
观察表3,可以得到因子1与X2,X3,X5,X6,X9,X10,X12的载荷系数较高,因此第一个因子与这7个流通服务业效率指标关系较紧密;因子2与X1,X4,X8的载荷系数较高,因此第二个因子与这三个指标的联系较紧密;因子3与X7,X11载荷系数较高,因此提取的第三个因子与这两个指标的联系较密切。
那么,根据表2三个因子旋转后的方差贡献率和累计方差贡献率可以知道,因子1的权重为70.27%,因子的权重为17.14%,因子3的权重为12.59%,因此,北京市流通服务业流通服务业效率Y计算公式为:
Y=0.7027F1+0.1714F2+0.1259F3
利用SPSS计算得出的因子得分系数矩阵得出各因子的具体得分,根据上述计算公式计算出北京市流通服务业效率Y。如表4和图1所示:
观察图1折线图可以发现北京市的流通服务业效率变化分为4个阶段,分别是第一阶段(1998年-2000年流通效率逐渐提高;第二阶段(2000年-2003年)流通效率基本停滞不前;第三阶段(2003年-2005年)先快速增长然后小幅下降;第四阶段(2004年-2013年)逐年缓慢增加并且增加幅度放缓甚至停滞。
北京市的流通服务业效率提高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以后在第四阶段出现缓慢提升甚至停滞,一方面是由于批发零售业的效率基本停滞不前,空间布局上基本无需改善,但是流通渠道和规模效应方面有待继续提高,另一方面由于物流和仓储现代化尚未完成,拖累了流通服务业的整体发展,再加上电子商务的冲击,流通服务业效率必须寻找新的发展路径进一步摆脱桎梏,而北京市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无疑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思路。
三、结束语
新型城镇化水平可以促进北京市流通服务业效率提升。尽管北京市城镇化已经达到较高水平,但是城镇化的质量还在不断的提升,一方面城镇居民的人均GDP会不断增加,进而能够导致居民消费模式的实现升级,恩格尔系数会出现下降趋势,流通服务业效率和服务的质量会呈现上升状态;另一方面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变,城镇人口比重不断增加,劳动力的素质也在不断提高,人均GDP也会不断增长,这也对于流通服务业效率的提升有着很大的帮助。所以北京市应当抓住新型城镇化的机遇,努力提升流通服务业的效率水平,可以从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转变北京市流通服务业发展方式;二是进一步完善北京市的商品流通网络;三是加快北京市流通信息化进程。
参考文献:
[1]晏维龙.中国城市化对流通业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J].财贸经济,2006(11):55-59
[2]丁俊发.构建现代流通体系,提高流通效率[J].铁路货运,2006(10):1-3
[3]荆林波.中国流通业效率实证分析和创新方向[J].中国流通经济,2013(6):13-17
[4]李俊阳.对我国流通效率的实证分析[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9(11):14-20
[5]张建民,陈梅.新型城镇化对流通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J].学习与实践,2014(7)
[6]简诗雅.安徽省流通产业与新型城镇化水平关系[J].商业经济,2014(11):34-36
城镇化率范文4
关键词:日本城镇化;“绿色发展”新动力;衡水市;启发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7-0000-01
在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提法由来已久。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诸如生态环境污染破坏,资源能源面临枯竭等一系列的问题。政府每年都针对上述一系列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笔者所在的河北省衡水市为例,仅2016年上半年2月份到5月份的数月间,衡水人民政府办公室就连续了《衡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提高全市城镇化率的实施意见》等数十个红头文件。尽管政府对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给予了不遗余力的支持,但从如今衡水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发展现状来看,缺乏新的动力成为了显而易见的问题。
在世界范围内,日本属于城镇化程度较高的国家之一。自1868年开始迈出城镇化的第一步至2013年为止,日本的城镇化比率已达到92.7%。这样一个国土狭小,资源匮乏的弹丸之国,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始终动力十足。尤其是其“绿色发展”新动力,对衡水市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将以刘吉双,衣保中的《日本城镇化“绿色发展”新动力方向研究》中的日本城镇化发展的理论为基础,立足衡水市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现状,对于日本城镇化“绿色发展”的过程中有值得衡水市借鉴的经验和启发略作分析。
日本城镇化发展各阶段的发展动力有所不同。日本城镇化发展先后经历了起步阶段,加速发展阶段,稳定发展阶段以及后城镇化发展阶段。
日本城镇化的起步阶段是以重工业化为动力,一战后,日本的重工业发展在制造业方面创造了许多城镇化发展的新动力,通过发展制造业,城市范围内的就业岗位增多,为农民进入城市创造了更大的可能性。然而立足衡水市的发展现状,除去化工,橡胶,玻璃钢等行业发展程度较高之外,其它的制造业发展水平较低,可以说重工业是衡水市的发展弱项。另外,发展重工业需要耗费大量资源,并且对环境也会造成破坏,与我国当今的发展趋势严重不符。在这样的背景下,显然不能将重工业作为衡水市城镇化发展的动力。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日本的中小企业在创造就业发面所发挥的作用增大。日本政府也逐渐加大了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到1971年为止,在第二,三产业中日本中小企业创造的就业机会达到了九成以上。在当今的衡水市,餐饮,培训,信息服务等各种中小企业蓬勃发展,在市区内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如果衡水市政府能够将各项政策向扶持中小企业方面倾斜,就会使衡水市的资源,资金快速流动,在市区为农村人口创造更多更广的就业机会,加速新型城镇化的推进。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深入,日本的城镇化发展逐渐稳定,在这个时期的发展动力主要为农业现代化,特别是结合本地特色,发展绿色旅游和农业旅游等方面的做法,都对衡水市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借鉴意义。衡水市的农业改革和发展在河北省处于比较领先的地位,除了继续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外,可以立足本市实际,发展特色产业,同步建设农村社区、和产业园区,更好的就地吸纳劳动力,刺激农村多元化消费,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新型城镇化不断发展,后现代城镇化发展阶段终将到来。日本的后现代化城镇化发展阶段以现代服务业为主要动力,即“绿色动力”推动的城镇化发展。衡水的城镇化发展还远未进入后现代化时代。但是,日本后现代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是值得我们借鉴的。衡水的中学教育事业多年来一直享誉全国,其它方面诸如物流运输、文化创意等产业也在蓬勃发展。与此同时,衡水地区第三产业之间的联系紧密,以教育为例,衡水中学的崛起,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衡水地区的物流、餐饮、金融等各类产业的发展。所以,衡水市应该抓住自身的优势,积极的发展第三产业,为推动城镇化发展持续发力。
日本城镇化发展的总趋势是由重工业化向现代服务业转型。但在日本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并没有摆脱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空气、水等的污染,一度成为日本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再有,随着大批农民向城市移居带来的购房需求,导致房地产过度投资形成了房价泡沫,之后房地产泡沫破灭,很多企业受到了波及一蹶不振。历史总会在不同地区不同时代演绎相似的发展公式,衡水市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日本曾经遇到的问题有很多相似之处,我们应该提前针对发展中将出现的问题提出应对之策,借鉴日本城镇化发展中的“绿色发展”新动力发展过程中政府的相关举措,来推动衡水市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总结起来有如下几点:
一、市政府乃至各县政府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推动城镇化的“绿色发展”。
政府要出台财政税收政策、补助政策和贷款利率优惠政策,加大对环境友好型企业的扶持力度。结合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国家推进“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政策,推动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努力将衡水市打造成环保宜居、低碳循环和高新产业集聚的生态型城市。
二、通过产业化的不断升级来促进城镇化发展。以产业为依托,以产业的发展繁荣衡水市的城镇化发展,实现城镇化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让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成为衡水市推进城镇化发展的源源不断的动力。
三、协调实现城乡均衡的新型城镇化。通过发展现代农业、积极推进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和开发农村地区产业,推动城乡经济和生活的均衡发展,提高农村收入水平,以此提升农村城镇化水平,让农村居民就近就地享有与城市居民等值的收入和公共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刘吉双,衣保中.日本城镇化“绿色发展”新动力方向研究.现代日本经济,2015,6.
[2]郭永丰.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路径研究.
[3]岳文海.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
作者简介:张晓然,女,衡水学院外国语学院日语专业教师。
宋 冀,女,衡水学院外国语学院日语专业教师。
城镇化率范文5
关键词:生态学生态园林生态效应园林植物
0引言
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城镇生态形势日益严峻,人们的环境意识不断提高,城镇生态环境的建设正实现从绿化层面向生态层面的过渡,传统的造园技术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然而,根据生态学原理,并应用现代科技手段逐步创建,在生态文明时代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城镇生态园林,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环境。那么,如何将生态的内涵赋予到园林规划与设计中去,以及如何构建绿地生态效应的城镇生态园林成为园林工作者的新挑战。
1植物生态
1.1植物生态学与城镇生态园林的内涵植物生态学是研究植物之间、植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植物个体对不同环境的适应性,及环境对植物个体的影响;植物种群和群落在不同环境中的形成及发展过程;以及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中植物的作用。植物生态学包括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和生态系统学四个部分。植物生态学则是环境保护的理论基础之一。其使命是利用植物生态学的原理,揭示植物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掌握自然规律,以便人类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治理和保护环境,使人们在进行生产活动时达到最好的生态效应和经济效益。
1.2城镇园林植物的生态效应园林植物是城镇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生态效应一直受到有关专业人员的重视。园林植物具有维持城镇碳氧平衡、蒸腾吸热、净化空气、监测环境污染和降低城镇噪音等生态效应。
1.2.1维持城镇碳氧平衡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CO2,释放O2在城镇低空范围内从总量上调节和改善城镇的碳氧平衡状况,改善地区的空气质量。
1.2.2蒸腾吸热降低城镇气温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消耗城镇中的辐射热,以及通过植物枝叶形成浓荫来阻挡太阳的直接辐射和来之路面和墙面等的放射热,产生降温增湿效应,对缓解城镇热岛效应具有重要意义。
1.2.3净化城镇空气经济的高速发展致使SO2、HF和Cl2等成为大气的主要污染源。不同园林植物对SO2的吸收、净化能力的大小与其形态、叶量、叶面积、气孔开度等有密切关系,即使生物量相同吸收硫的量也不同。HF是常见的危害植物生长的污染物,各种植物对HF的抗性有明显的差异。一般而言,敏感植物的容氟量低,抗性植物的容氟量高。Cl2它是大气环境主要污染物之一,对植物的危害往往比SO2、HF等更为严重。Cl2对植物叶片组织有很强的杀伤力。不同的植物对Cl2的敏感性相差很大,一般来说,常绿的比阔叶树抗性弱或敏感。
大量研究证明,植物可以起到滞尘作用。不同的园林植物,由于各自叶面粗糙性、树冠结构、枝叶密度和叶面倾角的差异,导致它们滞留粉尘能力的差异。一方面植物可以通过滞尘作用,减少附着于尘埃而悬浮于空气中的细菌数量。另一方面园林植物的分泌物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植物分泌的气体挥发物中有大量的杀菌或抑菌物质占气体挥发物总量的30%~50%。
1.2.4监测环境污染和降低城镇噪音植物群落周边环境的变化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植物群落,它们之间的关系密切。植物群落中的各种植物对大气污染的反应程度不同,人们可以据此来了解空气的污染程度。同样种植园林植物对降低噪音具有重要作用。理论上讲40m宽的林带可使噪音减少10dB~15dB,绿化的街道比不绿化的街道可减少噪音8dB~10dB。
2城镇生态园林植物的选择
提高城镇园林植物生态功能,一方面应尽可能地扩大城镇绿地面积,提高绿化覆盖率;另一方面应充分利用绿化空间,合理利用园林植物的配植结构,提高现有绿地上的绿量。由于城镇用地紧张,采用复层结构能够提高单位绿化面积上的绿量,从而使得园林植物最大限度地发挥生态功能。
3我国城镇生态园林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按照国家生态园林城镇的标准与评估要求,目前城镇生态园林规划与建设中由于规划的指导性不足和研究力度不够而存在的一些问题。专家从不同的层面探讨了我国城镇生态园林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归纳总结得出以下几点:①整体上宏观失控是城镇生态园林建设中存在的典型问题。②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与绿地面积不足的矛盾日益扩大。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在常规情况下,30%~50%的绿化覆盖率才对生态平衡具有临界中高度的意义。③城镇生态绿地分布不均且总体水平不高。④在城镇总体规划中按传统的模式常常仅有绿地系统的规划,缺乏由生态学、经济学、美学等理论和原理指导的城镇生态园林系统的整体规划,往往忽略了城镇生态园林系统中各系统间的生态关系。⑤建设资金不足制约了城镇绿化总体水平的提高。⑥对城镇生态园林系统中各系统的认识限于传统园林范围之内。仅仅停留在功能及美学意义上的景观布置,同时也忽略了各植物群落结构、物种生态位以及种间的关系。⑦对于单位绿地、居住区绿地等的绿化,一般只提绿地率指标,不同程度或完全忽视绿地斑块的相互生态关系及面与点线形成的生态关系,也缺乏对其跟踪调查与监督。⑧对道路、滨河等线状绿地往往强调绿地率及功能性的遮荫及美感。忽略线状绿地在城镇生态系统殊的生态地位。⑨树种选择时以建设方及规划方的个人喜好为主,缺乏生物多样性方面的考虑,对各类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组合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缺乏系统研究。⑩内容过于贫乏简单,生活和旅游污染也是城镇生态园林建设中不容忽视的
问题。
4完善城镇生态园林建设的对策
针对我国城镇生态园林建设中存在的许多问题,提出如下几点对策以期对我国的城镇生态园林建设发挥作用。①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加强城镇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物种多样性是促进城镇绿地自然化的基础,也是提高绿地生态系统功能的前提,所以生态绿化应恢复和重建城镇物种多样性以发挥城镇生态园林的生态效益。②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环境。生态园林绿化技术力求使人工设施与园林绿地融为一体。一方面要保持绿色环境的自然特点,满足人类对自然的心理需求;另一方面应考虑借助人工设施的建设,完善园林空间的功能属性。因而,现代城镇园林在设计时就必须考虑所做的方案实施后是否真正能达到与自然的和谐共存。③城镇生态园林建设应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运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生态学原理进行城镇生态园林的建设,应充分考虑植物的生长习性、生长速度、生命周期等因素,以及绿地的性质、土壤环境等综合的条件,优化城镇园林植物配置,使城镇园林植物群落保持可持续发展。超级秘书网:
参考文献:
[1]曹洪法.我国大气污染及其对植物的影响.生态学报.1990.10(1):7~12.
[2]陈自新,苏雪痕,刘少宗.北京城市园林绿化生态效益的研究(2).中国园林.1998.14(2).51~54.
[3]李建龙.城市生态绿化工程技术.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1~28.
[4]蔺银鼎,武小钢.园林生态学科发展的现状分析.中国林业教育.2006.
2.35~37.
城镇化率范文6
Abstract: The economy is underdeveloped and the level of urbanization is low in southern Shaanxi, while there are abundant tourism resources. On the basis, the paper analyzes interactive development mechanism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and urbanization in southern Shaanxi.
关键词:旅游业;城镇化建设;互动发展
Key words: tourism;construction of urbanization;interactive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F59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5-0290-02
0 引言
城镇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依托,城镇化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我国城镇化水平随着经济发展不断提高,但与经济发展程度相同的国家比较,起码落后5个百分点以上,特别西部落后地区尤为突出。城镇化滞后不仅使工业的主导作用不能很好地发挥,社会分工不能细化,影响了就业,影响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影响了需求的增长,而且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使得城乡经济难以协调发展,影响了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
对于陕南这样的欠发达地区,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有利于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合理地向城镇转移,有效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加大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扩大内需、增加就业、带动消费、拉动国民经济增长。有利于提高城乡居民的综合素质,改善生活质量,加快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1 陕南基本情况介绍
1.1 地理位置 陕南主要是指位于东经105.30’-110.01’,北纬3l.42’-34.24’之间,陕西省境内关中平原以南的秦岭山地,该地区基本是由山间构造盆地和高山峻岭组成,包括安康市、汉中市和商洛市3个地市,31个区县,约占陕西省总面积的36%。
1.2 旅游资源丰富 陕南是陕西南北经济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陕西重要的绿色产业基地,生态旅游的核心地区,属于秦岭大巴山区。秦岭是我国东西向的生态屏障,造就了陕南地区地形地貌结构复杂,既兼北国之旷野,又融南国之灵秀,北部气候属暖温带,南部气候属亚热带,山清水秀,风景如画。据陕西省旅游局调查,陕南地区共有旅游资源单体二千多处,其中优良级以上旅游资源近三百处,是陕西省自然景观最集中、也最具有特色的地区。在陕南地区还分布着享誉世界的“四大国宝”:大熊猫、朱q、羚牛和金丝猴,是陕南最具垄断性的旅游资源,观赏价值和科考价值极高。此外,长期以来,秦陇、荆楚、巴蜀文化在此相互撞击、交融共生,造就了陕南地区具有鲜明、独特的文化个性和吸引力,汉调桄桄、汉调二簧、商洛花鼓、紫阳民歌等已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旅游增添了文化内涵和人文魅力。陕南地区民风纯朴但经济落后,资源丰富但利用率较低,缺少特色产业。
2 陕南城镇化建设现状
由于自然、区位和发展基础等原因,陕南经济社会发展与陕西省的关中地区、陕北差距不断加大。至2005年,陕南三市GDP总量仅占全省12.4%,地方财政收入仅占全省4.5%,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全省的86%,城镇化率21%。2009年,陕南城镇化率不到25%。均财政收入不到全省水平的20%,农民人均收入与陕北、关中差距也较为明显。陕西省规划到2020年,全省设市城市将达到43个,其中关中20个,陕北11个,陕南12个。全省总人口控制在4050万人以内,城镇人口达到2190万人左右,城镇化水平达到54%,其中,关中达到62%,陕南39%,陕北45%。由此看来,充分发挥陕南的区域特点推动城镇化建设对陕西省乃至全国的城镇化进程至关重要。
3 旅游业合理发展将推进城镇化建设
2009年,陕南经济总量仅占陕西省11.2%,人均GDP相当于全省的49.2%,工业化、城镇化的路子走得比较慢,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缺乏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经济科技条件,在城镇化过程中应充分利用自身地域资源优势,顺应市场,强调地方特色,把小城镇建设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结合,培育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形成民族特色产业,促进城镇化建设。此外,由于陕南地区是南水北调的主要水源涵养区之一,使得汉、丹江流域的水、空气等环保标准颇高,为保护这一江清水,节能减排就显得至关重要,势必得放弃一些在其他地方大力发展的产业,这极大地限制了陕南三市的发展,因此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推动城镇化建设是陕南地区发展的必然选择。
3.1 旅游业为城镇化建设提供动力 旅游业的发展提高了经济欠发达的陕南地区人民的素质和价值观念,促进了与现代社会的对接。陕南由于地处山区,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经济条件本身都比较落后、封闭,对外开放意识很差,信息流、物流都很不发达。而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逐渐形成能聚人气的城镇。旅游业的发展还将带来多种文化的冲击,使当地村民的视野得到开阔,认识水平也上升至新的水平,为城镇化在思想上打下基础。
3.2 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据世界旅游组织资料显示,旅游部门每增加1个就业人员,社会就能增加5个就业机会。就业机会增加了,就使得村民的收入增加,从而提高了旅游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建设要求居住地点、居住方式、生活方式的变化,还要求村民能进入非农就业岗位,要享受到城镇居民所享受到的那种权利、服务,从这个层面来讲才是真正的城市化。旅游业的发展将提供非农就业岗位,促使村民居住地点、居住方式、生活方式发生变化,从而达到城镇化的要求。
3.3 旅游业改善城镇的基础设施条件 旅游基础设施如交通、通信、宾馆、饭店等的建设正是一个城镇规划、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而有效的开发旅游资源不仅能体现资源本身的价值,同时会对相关产业产生连锁反映,进而推动了城镇产业化的发展,产业化高度发展叉推动了城镇城市化的进程。为城镇化向更高的水平发展打下了基础,并为城镇提供良好、舒适的周边环境。
3.4 旅游业的发展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 据世界旅游组织资料显示,旅游部门每直接收入1元,相关行业的收入就能增加4.3元,旅游部门每增加1个就业人员,社会就能增加5个就业机会。旅游业的“出、行、住、游、购、娱”等的发展势必带来了其它行业的共同发展繁荣,这将极大地带动陕南地区第三产业的发展。而第三产业发展对城镇化进程起了越来越明显的主导作用,只有大力加快服务业的发展,才能带动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协调发展。
3.5 旅游业为城镇化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首先,现代快速的生活节奏和大城市的空气污染的日益严重,使得陕南山区的清新空气、碧水蓝天、农家风情更具有吸引力,这就为陕南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原来一些不具备发展传统产业优势的地方因此也可以扬长避短,通过发展旅游业,使陕南地区经济日益发达,为城镇化建设提供一部分必要的资金。其次,旅游业是陕南对外宣传的“绿色名片”,打好这张宣传牌,将能吸引到更多的外来资金、外来项目,为当地城镇化建设带来新的活力。
4 城镇化建设对旅游业的影响
4.1 城镇化建设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契机 目前陕西省城镇化水平为40.6%,正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但县域城镇化水平仅为28.3%。根据《陕西省城镇化体系规划》预测,到2020年,县域城镇化水平将达到43.5%,基本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年均增加1.2个百分点,城镇人口达到1000万,年均增加26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陕西省结合陕南地区特点,将大力发展旅游业定位为陕南发展的重要战略和途径,为陕南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契机和政策保障。
4.2 城镇化建设为旅游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城镇化不仅是一个城镇数量与规模扩大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城镇结构和功能转变的过程。陕南三市政府在城镇建设规划中,要求充分利用山水资源,把山的雄霸、水的灵气与陕南文化情怀结合起来,突出山水城市之特色美、人文美,严格保护城市周边山体地貌,严禁开山挖石;搞好山体绿化,提高绿化覆盖率;保护好城市水体,“做好山水文章,尽显山水之魂”,对一些历史遗留下来的建筑注重保护,禁止盲目地乱加改造,以便留住城市原有的风貌和历史记忆。这些都为陕南可持续发展旅游业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4.3 城镇化建设有助于提高旅游产业的发展层次 陕南的旅游业发展必须科学规划,旅游资源必须科学开发、综合利用,不能零打碎敲,否则,造成资源的浪费甚至破坏。而城镇化建设可以促进陕南旅游业从建设生态城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对整个县域旅游资源进行统筹规划,坚持保护与利用相结合的原则,最大限度地促进旅游景区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协调统一,提高陕南旅游业发展层次,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4.4 城镇化建设有助于改善旅游环境 首先,陕南城镇产业发展将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优良生态和后发潜力,突出“绿色、集约、可持续”的发展要求,把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产业布局与城镇建设相结合,产业发展与居民增收相结合,着力构建以农副林特、中药、旅游、水产业为主的绿色产业体系,构建以环保型材料制造、生态型生物加工为主的清洁型加工制造产业体系,产业发展重点是依托现代绿色农业,发展农副林特食品深加工业,发展现代中药产业。这些产业园区的建成将会成为陕南旅游业新的资源。其次,城镇化建设势必伴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周边环境治理、城镇交通基础建设等,这将为旅游业创造良好的环境,好的配套设施会吸引更多的旅游者来到陕南旅游区。
5 结束语
一个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通过合理开发,自然会逐渐形成一个交通、信息、资金、商品、市场、人力资源等聚集的中心,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也是城镇形成、完善、成熟发展的过程。陕南地区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以此为依托,整体开发商业、交通、文化、通讯、服务等设施,逐步形成集旅游、饮食服务为一体的城镇。旅游业促进了小城镇建设,加快城乡经济的交流,也大大增加农民的收入,推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另外生态小城镇又作为一项独特的旅游资源吸引着旅游者。另一方面小城镇的快速建设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所需要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城镇规模的扩大促使城镇居民文化水平和素质的提高,加速了现代文明的进程,为旅游业发展输送大批合格的管理人员、服务人员,有利于旅游业的持续发展。陕南城镇化建设与旅游可持续发展地有机结合,让城镇化建设更好的为旅游开发服务,旅游开发也将进一步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在旅游业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中值得注意的是旅游资源既珍贵又脆弱,一旦破坏很难再生。所以,一定要有生态控制区的观念,避免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急功近利,以保持城镇化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也只有如此,陕南地区的旅游业与城镇化建设才能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马耀峰,张佑印,程圩等.新时期陕南旅游的突破性发展战略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8).
[2]马耀峰,宋保平,赵振斌.陕西旅游资源评价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3]海花.架起城乡统筹发展的金桥――六十年来陕西省城镇化发展综述[N].陕西日报,2009,09(16).
[4]翟瑞.以旅游业为龙头推进西部地区发展[J].集团经济研究,2007,(8).
[5]张丕达析旅游业与城镇化的关系及其发展对策――以张家界市为例[J].中外建筑,2006,(2).
[6]赵小芸国内外旅游小城镇研究综述[J].上海经济研究,2009,(8).
[7]刘春杰.论发展旅游业对黑龙江县域经济的推动作用[J].学术交流,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