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读后感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三字经读后感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三字经读后感范文1

经历了多少沧海桑田,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一直毅力于世界之巅,源远流长。其中以少儿启蒙读物《三字经》为代表的作品最为典型。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含义简单易懂,还有些人们也把它谱成曲,让优美的旋律净化心灵。这本书告诉我们许多关于历史、天文、地理、道德等许多知识,正所谓古人曰:“熟读三字经,便可知天下事,通圣人礼。”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句话在小时候,我通俗地把它理解为:人在以前是善良的。但是读了这本书之后,我对它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每个人刚生下来时,本性都是善良的。虽然每个人的本性差距并不大,可是,由于以后的熏染,环境的影响,差别会变得越来越大。

从“苟不教,性乃迁。”到“知某数,识某文。”告诉我们许多学习和做人的道理。其中“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告诉我们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而学习的方法,贵在专心。“昔孟母,择邻处。”里面蕴含的《孟母三迁》的故事也告诉了我们学习环境的重要。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告诉我们人就像玉一样,不打磨雕刻,就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就像方仲永一样:他家世代都是种田人,但是到了方仲永小时候时,方仲永就已经会作诗,由此父亲感到非常高兴,因为很多人都用钱财和礼物求仲永写诗。于是父亲就一天到晚带着方仲永去写诗、赚钱,不让方仲永去学习。直到方仲永十二三岁时,写作才华仍和五岁时的写诗水平一样,到了二十多岁时,他的才华已完全消失,跟普通人没有什么两样了。这不正体现了这句话的意思吗?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又让我懂得,做儿女的,从小时候就要亲近好的老师和朋友。正所谓“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三字经读后感范文2

今天我读了《三字经》最后的一些——“莹八岁,能咏诗”到“戒之哉,宜勉力”,里面讲的是古圣先贤的故事精神和人生的哲理。其中有几句话十分影响我“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勤有功,戏无益。”这几句话主要讲我们要小时候努力学习,不能耽误学习的黄金时段。这样,长大为国。、为民、为自己都有好处。还能使父母长辈感到骄傲自豪,造福于后代。

以前,我总以为学习的机会和时间还很长,不必这么累这么认真地学习,可以留着一些知识以后慢慢学。可现在我才知道,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我们学习的机会只有那几次,错过了就再也遇不到了。并且知识也像一个黑洞一样,越来越大。今天你会了这个,明天又有新的知识等着你,可谁又能保证你前一天学的知识忘不了呢?知识像一只被人吹的气球一样越来越大,就算你有三个脑子每天不停地记也记不完。所以,我们要把握好近在手边的学习机会,千万不能错过,一错过就再也记不住了。

玩耍的快乐只是暂时性的快乐,并且这种快乐就像夏天里的冰一样,一吃还想吃。我们学生可以享受一下这种快乐,不过不可多享。如果多享受,意志差的同学就会控制不住自己,从而无心学习,长大后悔莫及。学习的快乐是永久性的快乐。它像一杯咖啡,刚开始有苦,然后是淡淡的苦,再而是微香,最后是香醇。我们要学会做长久的快乐,虽然刚开始没有香,不过会越来越有甜头。从而让你爱上这种长久的快乐。

我要学会做一个珍惜时间,品尝学习“咖啡”的小才女。

湖北省老河口市四小五年级:屈仁弟

三字经读后感范文3

以前我都是不看百家讲坛的,时间太晚了。因为历史老师让我们去看,我就在网上挑了一期《三字经》解读去看看,这个我还是挺感兴趣的。也因为看了这期的百家讲坛,我才真正认识了《三字经》。

《三字经》和《百家姓》《千字文》共称三百千。而三字经用“经”这就体现了三字经的重要性。寥寥1720个字的《三字经》概括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及中国的传统文化。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儒家和道家“百家争鸣”的思想繁荣,留给后人的文化遗产、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一代代君王粉墨登场、历史人物或血洒疆场,爱国情怀感动一代代炎黄子孙;或助纣为虐,遗臭万年!

其中,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这句话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玉不琢不成器,出于《礼记》的《学记》。字面意思很清楚,一块玉石,如果不经过雕琢,它是成不了器的,也就是它不能成为一件玉器,它只是一块玉石。人不学不知义,人如果不学习的话,是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合适的,什么是不合适的。钱教授讲到君子拿玉,美玉来体现,来展现,或者来比喻君子所应该拥有的品德。所以古人经常用琢玉来比喻自己完善自己的修养,他使自己的修养越来越完善,就像雕琢这个玉一样,所以《三字经》用玉不琢不成器来做比喻。因此我明白学习像制玉一样,必须经过切磋琢磨的过程。所以《诗经》里面也有话叫“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而《三字经》所倡导的是,学习是一个过程,它像制玉一样,必须经过切、磋、琢、磨这样一个过程。

通过对钱教授解读《三字经》的学习,我明白了学习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需要我去切、磋、琢、磨,在不断的实践中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进步。人必须经历过勤苦才会有快乐,才会有成功遇到困难我也应该有不怕苦的精神,并把遇到的困难当做一个学习的过程,一个打磨的过程。

江苏省苏州市景范中学初一:徐佳熠

三字经读后感范文4

  朝花夕拾读后感1

  村庄的小道上,几棵歪脖子树上没有一片树叶,而是落满了皑皑白雪;屋顶的边边角角、门前的石阶和窗户的木棱上洒满了层层雪白;墙壁的缝隙和路边的废石中塞满了洁白的“棉花团”。远处隐约可见的群山万壑仿佛一峰峰落雪的驼峰一般。

  在这洁白无瑕的世界中,时间仿佛停止。可路上两串新踩的脚印告诉我们时间仍在流失;向着脚印追随,一老一小引入眼帘。在世界的包裹中,他们的身影显得格外孤单。

  凄凉中带着一丝丝凄美的封面引起我的遐想;难道这就代表了鲁迅先生的童年吗并不是这样吧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给我留下极深刻的印象;这是鲁迅先生欢乐的源泉,但也是埋葬他欢乐的坟墓。没错,鲁迅先生欢乐的回忆仿佛都发生在那里,同时也在那里戛然而止。

  “油蛉在那里低唱,蟋蟀们在那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这天真活泼的话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使我产生共鸣,带给了我无限完美的幻想……

  我仿佛看见幼年的鲁迅奔跑在百草园中,追捕着蝴蝶、偷看着小虫、机灵的爬树、努力的大笑……但这一切的完美被瞬间打破——正如鲁迅先生自我所讲的,被不幸的送到了三味书屋。那个私人学校好像剥夺了孩子欢乐的权利。于是,这乏味的读书生活引起了幼年鲁迅极大的不满。

  朝花夕拾读后感2

  深深的草丛里蛰伏的蟋蟀,黑乎乎的小手中攥着的覆盆子,白茫茫的雪地上简陋的捕鸟筛子。坐在三味书屋里的他,跟着先生一起摇头晃脑,心绪却早已飞到了儿时玩耍的小园子里了。

  那充满诗情画意的小园子,便是百草园了。而他,就是家喻户晓的鲁迅。这篇我最喜欢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收录于鲁迅的文集《朝花夕拾》。鲁迅先生将《朝花夕拾》当作一把锋利的剑,奋力地划向了腐朽的旧社会,表达了他对旧社会,旧中国的批判与不满。

  生气盎然的百草园,是作者儿时的天堂,有着“两个黄鹂鸣翠柳”的灵动,有着“春色满园关不住”的生机,有着“清泉石上流”的静谧。而当鲁迅去读书的私塾——三味书屋中,却没有了这种欢乐,只剩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枯燥与乏味了。百草园好比我们无忧无虑的生活环境,而三味书屋就像框框条条的栏杆,禁锢着我们的思想。鲁迅先生运用了这二者强烈的反差,表达了他对古老封建教育的不满。

  相比之下,我们不需要被那框框条条的规矩限制着,而是拥有更为广泛和自由并更优越的学习条件。但毕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所以并不是说完全摒弃规规矩矩的教育思想,我们也要有基本的学习规范,也要学习基本的经典文化。在今天,现代的教育丰富多彩,既有书本上丰富多彩的知识,又有生活中精彩纷呈的实践:有悦耳动听的音乐,有妙趣横生的科学,变幻莫测的数学,还有耐人寻味的历史……如此美好的学习时光,我们岂能不好好珍惜?

  所以,作为21世纪的少年,我们不能只“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不仅要进行知识的获取,更要有各种能力的培养。自从高考的改革,考试不再是语数英的天下,更是各种兴趣能力的培养。“文理不分家”的改动更是突出了对各种科目共同进步的关注,强调了广泛阅读的重要性。鲁迅先生的梦想,在今天基本上是得以实现了。所以我们要和三味书屋与百草园相结合,快乐的学习,广泛的学习,做一个符合国家现展,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一代少年!

  朝花夕拾读后感3

  再一次提及这本散文集,书香仿佛萦绕在鼻尖。他犹如一位历经沧桑的老人,一个明媚的下午,和着蝉声,给我们絮叨那些童年的趣事,也就是“朝花夕拾”吧。

  鲁迅是幸运却又不幸运的。幸运的是,它可以在百草园里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观菜畦、吃桑葚、听鸣蝉与油蛉的低唱;可以在书房里诵读经典:《三字经》《千字文》《山海经》。但是,在那个动荡的时代,封建社会腐败与黑暗对人们的思想影响也是巨大的。年幼的鲁迅,要承担父亲的重病,家道中落,受尽人情冷暖,然而却击不倒他。

  历史老师曾给我们讲过,现在的中国人的思维与创新比不上国外——就是因为几百年来的封建社会思想在我们的头脑中潜滋暗长。

  鲁迅明白,封建社会的固步自封是无法用力量来改变的,所以,他走上了文学的道路,他要用文学的力量来改变这个黑暗的社会。

  他笔下的“长妈妈”与“范爱农”这两位经典人物,就是被封建社会所毒害的人物的缩影。长妈妈的性格与思想上都有太多消极与落后的东西,体现了革命前的黑暗社会的浑浊与昏暗。而范爱农则是一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亦体现了旧社会人民对思维的束缚的反抗,向往自由、向往安乐的心。

三字经读后感范文5

前几天上网时在帖子上读到这样一段话:“我工作两年了,第一年教二年级,今年教一年级。其他还好,但是就是写话不知道怎么教。经常就先让学生观察,然后自己总结,再让孩子们写,把写的好拿出来读,有时我会找几个作文书上的范文读读。对接受比较好的孩子还好,但那些接受慢的就不知道该怎么写,搞的我也没办法教。请指教!多谢!”也许,我这个历经新课改后已是第三次教一年级的“老教师”,过于迷恋薛瑞萍老师《心平气和的一年级》,猛读后想切切实实做些什么。也许,我想拉近飞翔与写作的距离,带着孩子飞腾于云海之上。不管出发点是什么,我还是想跟帖说一说我的写话教学。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永远不是一句空话,如果语文老师能把这句话真真切切地用于语文写作,那你的作文就会出彩。因为有了兴趣,学生才会有学写话的热情,有了热情才会有学写的渴望,这种渴望才会在我们上写话时变成一股强大的动力让学生充分享受“写”的诱人之处。我做事讲求“第一效应”,从学生上我的第一节语文课开始,就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注重幼小的衔接,做到生动活泼,尽量找来色彩鲜艳的图画,让学生尽情描述画面,讲述孩子们喜欢的童话故事,让他们扮演角色,亲身体验情感,课上自己手舞足蹈,亲切自然,师生之间拉近了距离。我每天都在黑板上写上一句话,久而久之,学生已对“一句话”习以为常了。随着孩子们要语文能力的不断增长,我设计了“我要写”,让学生在我精心设计的本子上写上想说的话。由于学生对我已非常信任,又是在老师亲手设计的、独一无二的本子上“写话”,学生是“兴趣”加“兴奋”。

二、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没有语言基础,没有感受,没有积累,“写话训练”犹如纸上谈兵。因此,我首先给学生带来了《365夜儿歌》,这些儿歌不仅内容简短,篇幅短小,而且生动有趣,如:《梦》――花儿的梦是红的,小树的梦是绿的,露珠的梦是圆的,孩子的梦是甜的。《小老鼠送礼》――小老鼠去送礼,求猫不要吃自己,猫笑了,谢谢你,一口抓进嘴巴里。这些有趣而诙谐的儿歌不仅协助我做好了幼小衔接,更重要的是让孩子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祖国语言文字的美,大大增强了学习语文的兴趣。继而,我在班上开展古诗诵读活动,创造机会让会背古诗的孩子上台当小老师带读,学生踊跃参加,积极性很高,仅一年级上学期就利用课前两分种背诵唐诗共四十余首。一年级下册《识字2》“小朋友,正年少……”新三字经出现后,我抓住时机,给孩子讲了许多三字经里的故事,学生听得兴趣盎然,自觉地开始背诵《三字经》。为了鼓励学生,我下载了图文结合的《三字经》及歌曲。不仅如此,我鼓励学生多看书,开展“睡前10分钟阅读好习惯”活动,还不定期地开展读书汇报课。“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写话教学的诀窍不在于如何教,而是要尊重学生个体在课内外的阅读体验和感受,并使这种习得得以充分地激发。

三、创造机会,趣中乐写

小学低年级教材入选的课文贴近少儿生活;生动活泼的儿歌、童谣、美妙动听的童话、寓言,富有节奏的韵文、古诗……极富童趣,给孩子带来美的享受,这些内容,都配有精美的插图,是学生写话的教学资源。充分利用文本挖掘教材资源,根据课文内容延伸,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能力,有效地进行了写话训练。在教学《家》时,当学生学完前四句时,我引导学生想象续写:还有()是()的家。先让学生想一想,再写下来。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想象力丰富,写了许多:“草原是马儿的家,沙漠是骆驼的家,南极是企鹅的家,大海是鲸鱼的家,乌云是大雨的家,地下是石油的家,天空是星星的家……”

上学期学习《我会拼图》时,孩子们用圆片和半圆拼成了各种各样的图案,然后用一两句话写下来,孩子们写得比较轻松。去年元旦的时候,我买了彩纸剪成花串装饰教室。剪的时候、挂的时候,有的孩子在帮忙,有的孩子就围在周围悄悄地摸呀、耍呀,问东问西,很高兴。在做事情的中间,我和孩子们,孩子之间就有了无拘无束的交流。教室装饰完了,我让他们用一两句话写写教室的变化,孩子们自然而然就完成了。前段时间天气热,孩子们上完体育课回到教室后,都在嚷嚷,好热呀,好热呀。我一边叫他们喝水一边逗他们,我没看出你有多热呀?孩子们就叫:“你看我脱了外套,还脱了毛衣,只穿了一件棉毛衫了。”“你看我的头发都打湿了。”“我都快渴死了,喝了三杯水了。”“她的脸都被晒红了。”然后,我又让他们把刚才说的记下来,一两句,三四句,无心变有心,把自由的说话变成语言的表达,也是水到渠成。阅读课上孩子们在交流《和伙伴在一起真有趣》这个话题时,发现孩子们一说到玩,简直是滔滔不绝。捉迷藏,滑汗冰,顶牛等游戏五花八门。我又顺势叫他们把说的记下来,有说的内容,有表达的需要,自然孩子们也不会觉得有多难。

其实,我的想法很简单,有意识地为孩子创造各种写话机会,抓住他们乐于表达的机会,丰富写话素材,让孩子们在一年级开始接触写话就觉得:有话可说,有话可写,写得轻轻松松,写得高高兴兴。在这样的心境中,慢慢接受老师教给他的写规范、写清楚的方法。

四、赏识评价,良性发展

《语文新课标》指出:“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取激励性评价,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 学生需要体验成就感,他们总希望自己能得到表现,得到认可。于是,我毫不要吝啬赏识与赞许,及时送上 “你有自己独特的想法,真了不起!”“你的表现很出色,老师很欣赏你。”等,在“我要写”上打上“ ”,一颗到五颗不等,写得好的评为“小小作家”“进步之星”“小小书法家”等,恰如其分地评价学生的成功与进步能增加学生学习的动力,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发挥更大的创造性。每天晨读课上利用10分钟进行写话交流,激励互相欣赏学习,并让孩子在班级读自己的写话,并给评选出的“小小作家”发奖,奖励精美封面,孩子们的兴趣大增,都努力地去写。天长日久,日积月累,孩子们的写话本就变成了一本记载其“成长足迹”的珍藏本。

三字经读后感范文6

诵读是国学课堂教学的载体

国学经典读起来朗朗上口、具有音韵美。结合不同教材特点与学生年龄特点,国学经典可采用如下诵读方式:

歌谣唱读 歌谣唱读适用于低年级国学启蒙课堂教学。由于低年级开设的《弟子规》《三字经》等课文具有音韵美、节奏美、语言美等特点。在低年级可采用带拼音读、去掉拼音读、跟老师读、配乐读、打节拍读、拍手歌谣唱读法、配曲唱读法、音调变换唱读法、手指操唱读法等多种唱读方法。这样既可以极大地激发儿童读经典的兴趣,又能使学生在唱读中记忆积累。

节奏变换 节奏变换适用于中年级的国学启蒙课堂教学。由于中年级开设的《千字文》《声律启蒙》具有节奏明快、音韵和谐的特点。为此,在指导诵读时可采用变换不同节奏读、手舞足蹈读的方法,使韵文更加有节奏感、韵律感,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就更加鲜活、灵动。以《千字文》为例:“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可有多种读法:

第一种: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第二种: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第三种: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第四种: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亦可边读边拍手踏脚,0代表拍手,x代表踏脚。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0 / x 0 / x 0 / x 0 / x

或者可以同桌两人边拍手玩边读,还可用快板、哑铃等作伴奏,从而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

平仄诵读 平仄诵读适用于五年级至九年级的国学课堂教学。由于这一阶段的学习内容是《论语》《孟子》《大学》等,这些内容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在读中理解,在理解中感悟。平仄诵读要做到“四抓”,即抓平仄、抓节奏点、抓韵脚、抓对仗或重点句的训练。以《孟子》“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为例:

字正腔圆、平长仄短、平起仄收、声断气连

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诵读的要求和原则

指导学生诵读,就是要让学生在诵读时做到“眼到、口到、耳到、心到”,调动全身心多种感官功能,有感情、有节奏地投入到诵读中去。领读、自读、齐读、小组读、男女生分角色读、学生个别读,各种竞读方式综合运用,真正做到“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学生朗读热情会高涨,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时,诵读还要落实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语气、读出韵味的原则。

此外,国学经典中有许多历史故事和成语故事,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这是孩子的共性。成语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正确地使用它,往往能起到言简意赅、画龙点睛的作用。很多成语本身就是一个故事。故事给学生以知识、以梦想、以信任、以效仿、以思索、以警觉,给学生讲故事,可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在课堂中开展以成语故事为主要内容的听、说、读、写、记、演等形式的综合性语文训练活动,能有效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质和文化素养。还是以《千字文》为例,第二十五课“俊V密勿,多士士宁。晋楚更霸,赵魏困横。假途灭国,践土会盟。何遵约法,韩弊烦刑”中就有6个历史故事,这为学生增长了见识,积累了素材。学完这一课以后,还可以写读后感,长期坚持就能使学生的语感能力、阅读能力、文学修养和写作水平得到逐渐提高。

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