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数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数学

初中数学范文1

一、为指导学生进行数学学习而教

学生的学习不是由教师把数学知识简单地传授给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就初中数学学习而言,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来自教材、教师和其他方面的数学信息,而是在一定的数学情境下,根据自己的数学活动经验,对外部数学信息进行选择、加工和处理,主动建构数学知识、数学方法和数学思维的过程。所以,学习主体的主动学习是初中数学教学的基本原则,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坚持“为指导学生进行数学学习而教”,这既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学观念。初中数学教学是初中学生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活动的主体和主角是初中学生。《标准》中对初中课程内容的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学生经历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经历了对数学问题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才能够发现与理解数学之间的联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标准》规定的课程标准的最低要求,乃至达到不同程度的较高要求。

二、改进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育的艺术不在于教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人们在认识新的事物时,都是在问题中去发掘,数学家认为,问题情境是数学的心脏,适当地提出问题能使学生学习的欲望由潜伏状态转化为活跃状态。所以人的思维始于问题情境,它在情感上具有吸引力。恰当的问题情境,能使学生产生共鸣,能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为了使学习富有成效,学生应该对所学知识倍感兴趣,并在学习中寻求欢乐。应积极创设教学情境,启迪学生的思维。学生都喜爱听故事,猜谜语,作遐想。教师应当适时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以引起学生心理的内部矛盾冲突,并使他们意识到,经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解决这种矛盾的冲突,从而引起他们的好奇心,激发起学习的动机,使他们兴趣盎然地投入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平时的教学中,努力挖掘教材,恰当穿插有关生动的数学趣题、典故以及数学谜语,巧设悬念。直观、形象和动态的图象的演示过程,则给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想象能力插上了形象和想象的翅膀。把数学的抽象性和广泛应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就可以体会到数学其实是博大精深、奥妙无穷的。在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创设一个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数学学习情景,使他们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充分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三、好的引入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初中数学教学,教师感到难教,学生感到难学。但在长期的教学中,我通过长期摸索,总结出了一些经验。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一段引人入胜的“开场白”能创设最佳教学情境,激动学生的情感,打开学生的心扉,使其在情境中探究,在情境中思维。因此数学课引入的设计是教学艺术的重要方面。高尔基说写文章“最难的是开头,也就是第一句”。上一堂课犹如写文章,要整体的构思本堂课的开头、中间、结尾三个部分,引言的好坏往往直接影响着整堂课的效果,好的引言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启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听课能抓住重点,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初中数学范文2

关键词:数学思想; 转化思想; 必要性; 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4-056-001

数学思想是数学规律本质的体现,是数学的灵魂和精髓,而转化思想又是诸多思想方法中运用较为广泛的,下面是本人对数学转化思想的一些认识。

一、什么是数学的转化思想

转化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所谓转化,就是在研究和解决有关数学问题时采用某种手段,将问题通过变换使之转化,进而达到解决的一种方法。

二、加强转化思想教学的必要性

1.从初中教学的现状看加强转化思想教学的必要性

笔者了解到在一般的教学活动中甚至在一些相当规格的公开课竞赛课活动中,片面追求形式上的热闹,重形式轻思想的弊端仍然不同程度的存在,致使学生缺少全面周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近年来我市数学中考卷上多道题目涉及转化思想:

题1.在5月举行的“爱心捐款”活动中,某校九(1)班共捐款300元,九(2)班共捐款225元,已知九(1)班的人均捐款额是九(2)班的1.2倍,且九(1)班的人数比九(2)班多5人,问两班各有多少人?

此题的重点是数学建模列出分式方程,即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然后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来解决。本题是我市2010年中考第22题,50%的考生扣1分,43%的考生得0分,说明有接近一半的学生不会通过数学建模来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来解决。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我市初中数学教学中转化思想的教学亟待加强。

2.从初中教材内容看加强转化思想教学的必要性

笔者对初中数学教材作过统计,发现涉及转化思想的内容多达33处,现简要罗列如下:

数学(七上):P24两个负数比较大小;P31有理数减法法则;P40有理数的除法法;P70代数式的值;P76合并同类项。

数学(七下):P27n边形的内角和公式的推导;P29任意多边形的外角和的;P40同底数幂的乘法公式的推导;P43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的公式推导;P47同底数幂的除法公式的推导;P58单项式乘多项式;P61多项式乘多项式;P64完全平方公式的推导;P66平方差公式的推导;P89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数学(八上):P31等腰梯形的轴对称性;P148求函数值。

数学(八下):P9不等式的解集;P22解不等式组;P26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数;P40通分;P43分式的减法;P47分式的除法;P52解分式方程;P113相似三角形的应用;P135证明平行线的判定定理。

数学(九上):P6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P9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P28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判定;P31中位线;P85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数学(九下):P51解直角三角形;P54锐角三角函数的简单应用。

我们要站在一个较高的层面上,根据数学知识的内部结构,自觉的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数学转化思想,这是衡量我们教学品味高低的标志之一。

3.从学生继续学习以及参与社会生活、从事生产劳动的需要看加强转化思想教学的必要性

随着学生数学知识的拓广和加深转化思想在学生中所处的位置将愈加显得重要,可以说它是学生继续学习的需要和保证。数学转化思想作为重要的数学思想已广泛渗入到自然科学乃至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让学生在初中阶段就初步掌握这一现代思想武器,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三、如何加强转化思想的教学

1.增强转化的意识

在传统教法的影响下,较少注意引导学生从数学思想的高度去总结归纳升华从而弱化甚至忽视了数学思想的教学,致使学生对转化的认识朦胧,应用转化思想处于一种无意识的状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要把掌握转化思想作为一项教学目标纳入教学过程,使学生形成自觉地对有关数学问题进行转化的习惯。

2.要在日常教学中注意渗透转化思想

在讲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时,注意强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键是通过消元把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已学过的一元一次方程来解决。在讲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时,一定要讲明配方的目的是把方程转化成上节课已学过的可用直接开平方法解的形式,达到化未知为已知的目的。

笔者认为:自觉地重视和加强转化思想的教学是提高数学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需要。它是一种深层次的教学改革,它对学生学习掌握其它数学思想势必产生良好的正态迁移作用。

初中数学范文3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改;要求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9-0054-0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在褒贬不一的评价声中,青岛版教材慢慢地得到了大家肯定的评价。使用新课程标准教材以来,通过与旧教材相比较,既有全新的感觉,也有些许的困惑。这版新教材的使用让我深刻地体会到,对于新课程的改革,改革的不仅仅是知识的框架和部分的内容,更重要的是改变了教师教学的理念、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更加充分地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更加注重对学生学习主体意识、创新意识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初中数学课改存在的问题

1.教师对于课堂的驾驭能力不够。新课程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置,要求学生在学习上能够动起来,而不是像以往一样埋头只是听教师讲课。但是当学生真正能够动起来的时候,却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学生在教师的要求下积极地参与学习,课堂上的气氛非常活跃,学生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有些甚至是让人匪夷所思的问题,有些教师则就很难控制课堂纪律,更严重的是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有些教师根本就回答不上来,导致教学任务很难完成。

2.教师采用的教学活动只是流于形式。针对课改,很多教师已经有意识地在将新课程引入到课堂上,但是仔细观察后会发现,部分教师只是把这当成一种形式,而没有进行实质性的改变。在一些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参与度并不是非常的均衡,学生间的合作多半是被动的,而且教师完全忽视了训练以及培养学生的技能。总的来说,在现代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并没有区别学生的参与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是实质性的还是形式性的。新课程要追求的是一种安静、有序、愉快的课堂气氛,而不是追求的越热闹越好,笑声越多越好。

3.教师忽视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转变学习方式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将自己的作用要不断地转化为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使学生学习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监控能力得到监控,并使之成为一种习惯,所以说学习方式的转变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因素。

二、初中数学课改对教师的要求

1.教师必须要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身为教师,无论课程是否发生改革,都要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认真地研究数学的教学法、教育法以及心理学等基础理论知识。对待专业知识和理论方法,则需要教师有一种进取的思想为指导;对待教学这门艺术,则需要教师要以实际为根本,不断地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对待教学的改革,则需要教师认真地对其进行研究,结合实际,走“用中求实、仿中创新、先死后活再提高”的逐步发展的路径。要争取做到将学习、教学以及科研融合为一体,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克服在教学改革中产生的盲目感。

2.教师必须要潜心钻研教材,更新教学观念,增强教学意识。将青岛版教材与原有教材内容相比较,明显地存在着框架与内容的增删变化,所以作为新课程改革直接的参与者和实施者的教师,必须要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加强对青岛版教材内容的钻研,正确地领会新教材课文内容,正是因为需要认真潜心,才使得教师为了备好一节课将要比以往花出多倍的时间。教师只有通过对教材的研究,准确把握住教材的教学理念、知识框架、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才能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摆脱旧教材知识体系的束缚与干扰,随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学习指导,结合学生实际设计出较为完美的教学活动。一方面,教师要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例如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所以教师需要把怎样思考、为什么这样思考以及怎样解决问题的途径等,通过一种特定的形式深刻、鲜明、准确地展示给学生,不能进行没有任何反馈的教学,如果那样做只能算是盲目的教学,不会有任何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教师要增强自己的教学意识。这也就是要求教师要按着大纲对自己的要求进行教学,不能够偏离大纲的核心意思。

3.教师的教学方法必须做出改变。在青岛版新教材中出现了大量的“观察、探究、思考、归纳”等字眼,这就在告诉我们设计者要非常地重视学生对知识产生过程的了解,也非常地重视教师要对学生自主探索学习能力的培养,以便使学生能够养成从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为此,教师必须在教学方法上做出一定改变和调整,改变原来那种一节课讲到底的习惯,要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让他们能够自己动手和动脑去探索知识,并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归纳概括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4.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新教材不仅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式学习方式,更加重视学生的创新意识、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学上应多注意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等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5.教师必须学会合理地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新课程提出要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着重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学习资源。多媒体技术的利用能够将教学内容展现得更加直观和通俗,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动画模拟,还可以通过视频和音频技术将教学内容进行逐层的显示,引导学生深入浅出,从而达到提纲挈领、融会贯通,系统地掌握有关知识的效果;多媒体技术可以做到图文并茂,并能够对所展示的内容进行综合的处理,例如当一个题目有多种解法时,利用多媒体可以将这些解法放在一起,然后让学生有选择性地加以演示比较。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已学知识的好习惯。数学中会有很多的抽象概念,仅仅靠着口头的描述和学生的自学是不能够引发学生的想象力的,也很难让学生接受和掌握这些抽象的知识,但是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的引入,将抽象化为形象,将枯燥化为生动,化苦学为乐学,从而达到让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爱军.初中数学课改浅析[J].成才之路,2011,(8):I0009-I0009.

[2]宋宗弼.初中数学课改路在何方[J].课程教育研究,2013,(27):54-55.

初中数学范文4

一、紧扣大纲,精心编制复习计划

初中数学内容多而杂,其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分散覆盖在三年的教科书中,学生往往学了新的,忘了旧的。因此,必须依据大纲规定的内容和系统化的知识要点,精心编制复习计划。计划的编写必须切合学生实际。可采用基础知识习题化的方法,根据平时教学中掌握的学生应用知识的实际,编制一份渗透主要知识点的测试题,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然后按测试中出现的学生难以理解、遗忘率较高且易混易错的内容,确定计划的重点。复习计划制定后,要做好复习课例题的选择、练习题配套作业筛眩教师制定的复习计划要交给学生,并要求学生再按自己的学习实际制定具体复习规划,确定自己的奋进目标。

二、追本求源,系统掌握基础知识总

复习开始的第一阶段,首先必须强调学生系统掌握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过好课本关。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①对基本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不仅要正确叙述,而且要灵活应用;②对课本后练习题必须逐题过关;③每章后的复习题带有综合性,要求多数学生必须独立完成,少数困难学生可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

三、系统整理,提高复习效率

总复习的第二阶段,要特别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初中数学知识加以系统整理,依据基础知识的相互联系及相互转化关系,梳理归类,分块整理,重新组织,变为系统的条理化的知识点。例如,初三代数可分为函数的定义、正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二次不等式;统计初步三大部分。几何分为4块13线:第一块为以解直角三角形为主体的1条线。第二块相似形分为3条线:(1)成比例线段;(2)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3)相似多边形的判定与性质;第三块圆,包含7条线:(4)圆的性质;(5)直线与圆;(6)圆与圆;(7)角与圆;(8)三角形与圆;(9)四边形与圆;(10)多边形与圆。第四块是作图题,有2条线:(11)作圆及作圆的内外公切线等;(12)点的轨迹。这种归纳总结对程度差别不大、素质较好的班级可在教师的指导下师生共同去作,即由学生“画龙”,教师“点睛”。中等及其以下班级由教师归类,对比讲解,分块练习与综合练习交叉进行,使学生真正掌握初中数学教材内容。

四、集中练习,争取最佳效果

梳理分块,把握教材内容之后,即开始第三阶段的综合复习。这个阶段,除了重视课本中的重点章节之外,主要以反复练习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常以章节综合习题和系统知识为骨干的综合练习题为主,适当加大模拟题的份量。对教师来说,这时主要任务是精选习题,精心批改学生完成的练习题,及时讲评,从中查漏补缺,巩固复习成效,达到自我完善的目的。精选综合练习题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选择的习题要有目的性、典型性和规律性。如,函数的取值范围可选择如下一组例题:

(2)y=13-2x

(3)y=3x+2x-1

初中数学范文5

【关键词】 初中数学;易错题;浅析

现在的初中生,家庭条件一般都不错,部分家长的包办让学生产生了依赖性,从而造成学生动手能力差,不爱学习,不爱动脑,甚至会造成学生抄袭作业的现象,这样学生在解题时出现错误就不可避免. 对于学生,产生错误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学生掌握知识不实,对知识掌握不全面,考虑不周到,等等.

所以对学生的错误解题进行系统的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老师通过学生的解题情况,可以了解学生的不足,从而调节教学中的重点,进行补救;其次,错误从另一方面可以了解到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最后,错误在学生的学习中,是不可或缺的,它是反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不同尝试的结果.

那如何对待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呢?

一、正确对待学生解题错误

在初中的数学教学中,有的教师比较害怕学生解题出现错误,特别是在有人听课时,对学生的错误采取禁止的方式,教师只给学生正确的结论,而不注重知识形成的过程. 这样下去,学生只会接受正确的知识,对错误不能很好的认识,或者根本看不出错误.

所以教师应该让学生从“用对知识”转变为“会用知识”,因为数学的学习本身就是从提出假设开始,然后修正假设,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不断提高,逐渐走向成熟. 从这个方面来说,学生在学习数学中的错误不过是学生在学习中的某种尝试,它只能反映学生某个阶段的水平,而不是最终水平.

另外,正是因为这些假设的提出和修正,才能使学生的能力不断提高. 因此,错题分析的过程其实是对学生的尝试进行修正的过程. 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学到正确的理论,并且要学会探索、分析,这对学生的解题有很大的帮助.

二、学生解题错误的原因

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如果出现错题,往往来自于以下两个方面:

1. 小学数学内容的干扰

从进入初中开始,小学数学中某些知识会对他们学习代数知识形成干扰,出现解错误. 例如:我们在小学数学中,有这样一个结论:两个数的和不小于其中任何一个加数,即a + b ≥ a,在小学数学里,因为没有涉及负数,所以这个结论是成立的,但是在初中数学中,出现了负数,所以a + b < a,也是可能的,学生由于习惯了在非负状态下谈论问题,容易忽视负数的情况而导致的错误. 另外,在小学,“+”、“-”长期作为加号和减号使用,比如对于这样算式3 + 4 - 5 + 6,习惯上看作是3加4减5加6,而在初中,我们更要把它看作是正3正4负5正6的和,过去习惯的看法会对新的知识的树立有很大的影响.

2. 初中数学前后知识的干扰

随着初中数学的学习,数学知识本身也会前后干扰. 例如,我们在学习有理数的加减法的时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它的相反数,比如2-8中8前面的符号“-”是减号,而在学习代数和的时候2-8看成是正2和负8的和,“-”又变成了负数. 这时,学生对于这个“-”到底应该是减号还是负号,将会产生困惑,如果不能消除,很容易就会运算错误. 另外,学生在学习不等式的时候,不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数,这个数是正数或负数的情况是不一样的,正数不需要改变方向,负数需要改变. 同学们在学习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可以将不等式和方程联系起来,进行比较,了解二者的不同,有助于学生学好不等式.

总之,知识的前后干扰,容易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产生困惑,在解题时用错知识,这样容易产生错题.

三、减少解题错误的方法

学生如果不能正确地解题,除了学习知识不踏实之外,还有就是在解题中受到了干扰. 因此在解题中,减少易错题的方法主要是预防和排除干扰. 所以,必须要抓好课前、课上、课后三个环节.

1. 课前备课要有预见性

在备课时,教师要能预见到学生学习本次课程时可能会发生的错误,在课内讲解时要加以强调,这样可以有效地降低错误的发生.

2. 课堂讲解要有针对性

在课上讲解时,对于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要进行针对性的讲解. 对于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或者结论,要引导学生对比,弄清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对于规律定理,要引导学生搞清来源,了解它们的用途和范围以及一些注意的问题;对于例题的分析,要突出重点.

出现一些常见错误时,教师要向学生揭示错误的来源、并教给学生排除错误的方法,让学生能识别错误、改正错误. 教师要通过课堂提问及时了解学生情况,对学生的错误要分析原因,并进行针对性的讲解,从而对知识进行巩固. 另外,课堂练习也是发现错误的一种途径,出现问题必须及时解决. 3. 课后要进行总结

对于学生的作业,要认真分析学生作业中的问题,选取典型错误,进行讲述和总结,让学生经历修正的过程,增强识别和改正错误的能力. 另外,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也要分析数学自身的特点,要让数学学习遵循学生的心理规律,注意学生在情感态度、思维能力的进步和发展,让数学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从注重学生知识的获得到关注学生具体生活和直接经验的构建.

综上所述,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出现错误很正常,教师对错误正确对待、认真分析、有效控制、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更加顺利,能力逐步提高.

【参考文献】

[1]蒋迎新.成败只在一瞬间――谈初中数学易错题的教学[J].林区教学,2014(03).

初中数学范文6

一、科学建立题域信息库

作为数学教师,在中考复习时,首先要对200多个数学知识点逐个建立解题信息库。对于单一的题型,学生往往不会出现什么困难,但是,题目的类型如有变化,情况就大不同了,其原因是机械性的做题,没有辨认或没有理解题型变式,也就是在学习中没有形成题域。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数学题域信息库。建立数学题域信息库的最好办法就是题型的分析与讲解。对于任何一种题型,教师要事先帮助学生分析这种题型怎样思考?运用到哪些知识点?如何把题目中的各个信息联系起来?让学生明白如何把复杂的问题分解成若干简单的小问题?从而得出解决这一类型问题的一般方法。以此促使学生建立起知识间的联系,形成完善的认知结构,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和解答题目,提高考试成绩。

二、设法提高复习效率

首先是研读历年中考试题。教师要反复并大量研读历年的考题,通过对历年中考试题的分析研读,不但可以弄清各知识模块在命题中所占的比例,而且还可以明晰当年的命题方向,以便自己在复习中有的放矢。

其次是命制中考模拟题。教师可以采取不摘抄历届原题,但可以通过改和变等手段命制中考模拟题;也可以采取同学科教师交换命制中考模拟题,并以模拟成绩进行分析学情、教情及命制试题的质量,为更好的复习和快速提高复习成绩奠定基础。教师若能快速命制一套质量较高的模拟试题,当然是已经理解了初中数学的教学目标和近年的中考动向,也更懂得了应试技巧,那么其教学效率一定会不低。

三、准确把握命题方向

1、各知识点在中考中所占的比例分析。纵观近几年中考试题,题目涉及面广,基础性强,难度适中,且难度系数一直在0.65左右。很多体现新课标的好题都是命题者自己设计的,没有摘抄旧题的印迹,而且重点知识年年考。其中“平方根”、“立方根”、“实数的性质及运算”、“画图设计”、“几何说理(计算)平移、旋转”、“找规律”、“解直角三角形及应用”等难度都不大,占10%左右;“方程(组)”、“不等式(组)”只占一个小题,其余侧重于“一元二次方程”、“分式方程”,有时与“函数”柔和在一起出现,考题难度也不大,占15%;“统计与概率”考题有一定的规律,一般出现在“填空”与“选择”或一个“解答题”中,难度不大,占10%;图形与几何包括“图形变换”、“图形与坐标”、“图形与证明”等,这块知识命题有梯度,分易、中、较难三个层次,出现在各种题型中,占25%;最难的是“函数”,涉及“函数定义域”、“函数值、图像、解析式”及“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综合应用等,这块知识命题分易、中、较难、难四个层次出现在各种题型中,特别是以”二次函数”为载体,融“直线”与“三角形”、“四边形”、“圆”,并综合应用“全等”、“相似”、“勾股定理”、“面积法”、“三角函数”及动态变化作为压轴题,这块知识占20%以上。

2、.一套完整的考题的分值分配分析。一套中考题一般题型是“填空题”10道30分,“选择题”10道30分,“解答题”一般有两道大题,9或10道小题共90分,题目设计从易——较易——稍有难度——有难度四个层次,立体设计,螺旋提升。易:一般只用一个知识点或经过一步计算就能求解,占30%,约45分左右;较易:一般只用一个较难理解的知识点或比较重要的一个知识点,占40%,约60分左右;稍有难度:一般用两个知识点或者比较容易被人忽略的或设有小的陷阱问题,或者需要两步计算、证明的,占20%,约30分左右;有难度:一般至少运用三个知识点或辅助线添加有困难或运算有难度或融代数几何于一体的,占10%,约15分左右。

四、做好分层复习,调动复习的积极性

不管怎样的班级群体,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总是存在的。复习教学中我们要区别对待,分层次要求,尖子学生复习练习容量要大,进度要快,要求要高;对基础较差的学生,要重新讲解知识点,进度要慢,训练的题目难度要低,题目数量要小,让他们学有所获,这样各类学生都学有所得,既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讲解性,又能够让学生真正将知识方法内化为自己的数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