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简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孙权简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孙权简介

孙权简介范文1

关键词:合同解除权;减损义务规则;预期违约

一、合同解除权概述

(一)合同解除权的含义

合同解除权,是在合同成立生效后、履行完毕之前,因出现了法定或者约定的条件,当事人所享有的解除合同、使合同效力归于消灭的权利。

(二)合同解除方式及行使合同解除权的根据

1.合同解除包括以协议方式解除和行使解除权的方式解除

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又称为协议解除。因为协议解除是合同双方当事人以新合同去取消原来有效合同的一种方式,只要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即认可其效力,根本无所谓合同解除权之产生基础,所以在此不予讨论。后者即为本文所要讨论的“合同解除权”。

2.行使合同解除权的根据

合同解除权,又可分为约定解除权和法定解除权两种。前者是依据当事人之间合同约定而来的。而后者则是依据法律规定而产生的。

根据《合同法》第94条规定,总结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的情形:(1)因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实现;(2)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示不履行主要债务;(3)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4)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5)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以上情形只要具备其一,当事人即可行使解除权。此外,情势变更原则亦可为合同解除的条件。[1]

(三)合同解除权的法律价值

合同依法成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双方都必须认真履行,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此为合同法律效力的重要内容。但是,在合同生效后尚未履行或尚未完全履行前这期间,因客观情况变化,在满足一定条件下,法律亦允许解除既存合同。解除权作为违约行为发生后的一种救济方式,有利于维护未违约方利益,使违约方受到一定的惩罚,从而达到合同双方利益平衡,促进社会整体利益。

二、减损义务规则概述

(一)减损义务规则的内涵

减损义务规则是减轻损失规则的简称,最早从英美国家发展起来的,是指合同当事人一方违约后,守约方有义务采取合理的措施减少损失或防止损失的扩大,否则对扩大部分损失无权获得赔偿。[2]减损义务规则的法理依据应是“诚实信用原则”。根据诚实信用原则,在合同的订立和履行过程中,各方当事人应诚实守信,以善意的方式履行其义务,在不损害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前提下,寻求自己的利益。

(二)我国关于减损义务规则的法律规定

我国《合同法》规定:“当事人一方违约后,对方应采取措施防止损失的扩大,没有采取适当措施致使损失扩大的,不得就扩大的损失要求赔偿。当事人因防止损失扩大而支出的合理费用,由违约方承担。”①依此规定:当事人因防止损失扩大而采取的措施合理所支出的费用,违约方即应予赔偿,而不以其为防止损失扩大而采取的措施获得成功为前提。

(三)在预期违约情形下减损义务规则的适用

根据上文的分析,不难得出结论,在一方当事人实际违约后,受害方有义务采取合理措施以减少损失。那么在一方当事人预期违约的情况下,受害方是否也应受减损义务规则之制约呢?此为预期违约情形下常见的重要问题。

我国《合同法》②与《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③均既规定了预期违约规则,又规定了减损义务规则,但对于预期违约情形下,受害方在行使其选择权时是否仍须履行减轻损失义务,并无明文规定。根据诚实信用和公平原则,以及预期违约和减损义务规则的立法目的,借鉴西方国家的立法、司法实践,明确在预期违约情形下受害方在行使选择权时是否仍须承担履行减轻损失的义务,凸显其重要性。

有学者认为:在预期违约情形下,受害方应受减损义务规则的拘束。是否只能解除合同而不能待预期违约方在合同履行期到来时履行义务?对此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既要考虑减轻损失的需要,也要考虑解除合同作为减轻损失的措施对受害方而言是否合理。[3]笔者认同该观点:在预期违约情形下,若受害方认可对方预期违约,则其应承担减损义务;相反,则不必受减损义务规则制约。但如果受害方并无现实合法利益,则只能是接受对方的预期违约,并承担减损义务。[4]

(四)减损义务规则的法律价值

减损义务规则在实务中的功能体现在:就社会整体而言,通过这样一种规则的设定来增加社会财富的积累,避免社会财富的浪费,个人利益服从于社会整体利益,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出对社会的贡献;从当事人双方来讲,减损义务规则的设定,使当事人双方的利益得到重新分配,并进而引起当事人在合约中的地位得到调整。[5]从表面上看,减损义务规则仅仅有利于违约方,如果没有减损义务规则,其对于受害方未采取合理措施减轻的损失仍应承当损害赔偿责任。但实质上,减损义务规则同样有利于受害方,受害方为减轻损失而采取合理措施所支出的费用,可从违约方那里得到补偿,而不管该行为结果是否成功。[6]因此,该规则不仅有利于维护违约方利益,同时也有利于保障社会整体利益。

三、合同解除权与减损义务规则的关系

我国民法理论及《合同法》都有合同解除权的规定,但对减损义务规则却没有相关立法。两者虽在诸多方面存在不同,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两者间的联系。两者的联系主要有:(1)两者均是“诚实信用原则”在合同法中的具体体现。(2)两者的立法目的及法律终极价值基本相同:两者对于维护交易秩序、促进社会整体利益有着共同的价值追求。(3)两者适用有先后,减损义务规则的适用是在承认对方的违约解除合同之后,即减损义务规则以合同解除权的行使为前提,这既是两者的区别所在又是两者联系的地方。把握好两者间的关系,有助于理顺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系,以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整体利益。(作者单位:大连海事大学)

注释:

①参见《合同法》第119条。

②参见《合同法》第94条第2款、第108条。

③参见《国际货物买卖合公约》第71条、72条、77条。

参考文献:

[1]彭万林.民法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479.

[2]刘正红.履约风险规则及减轻规则的适用[J].人民司法,2008(16):83.

[3]金健.国际商事合同履行法律问题比较研究[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1.223.

[4]林全玲.预期违约中的减少损失原则[J].社会科学辑刊,2006(6):106.

孙权简介范文2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软骨细胞;共同培养技术;脱钙骨基质;关节软骨修复

Fullthickness articular cartilage defect repairment by coculture of autogenic 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with chondrocytes and implantation into allogenic demineralized bone matrix in rabbits

【Abstract】 AIM: To investigate the feasibility of articular cartilage defect repairment by coculture of autogenic 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 with chondrocytetes and implantation into allogenic demineralized bone matrix(DBM), evaluate the outcomes of repairment in order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optimizing cell resources for seeding. METHODS: Twopassaged BMSCs and chondrocytes were collected both at a concentration of 5×109/L and then cocultured at 2∶1. Articular cartilage defects in the knee joints of rabbits repaired by the cocultured cells seeded into allogenic DBM served as experimental group A, by simple DBM as control group B and by nothing as control group C. Repaired tissues were evaluated with macroscopic observation,histological scores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at week 8 and 16 after transplantation. RESULTS: Chondrocytes cocultured became rich in extracellular matrix and proliferated promptly. The ratio of chondrocytes to BMSCs achieved above 1∶1 at 5-7 d after coculture.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 repaired tissues represented hyaline,smooth and flat. Chondrocytes in the zones of integrating with peripheral native cartilages were more mature. In the control group B and C, repaired tissues were fibers.Histological scores indicated that experimental group A excelled group B and C,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showed that cells in the zones of repaired tissues were larger in size, arranged columnnedly, rich in typeⅡcollagen matrix and integrated satisfactorily with native adjacent cartilages and subchondral bone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 at week 16 postoperatively. CONCLUSION: Coculture of autogenic BMSCs with chondrocytes can promote the proliferation of chondrocytes and the production of chondral matrix. Cocultured cells for seeding can save a number of chondrocytes, shorten culture periods and reduce subculture times. Cocultured cells embedded into DBM can repair articular cartilage defects effectively.

【Keywords】 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chondrocytes; coculture techniques; demineralized bone matrix; articular cartilage repair

【摘要】 目的: 探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与软骨细胞共培养复合同种异体脱钙骨基质(DBM)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可行性,评价修复效果,为优化种子细胞源提供依据. 方法: 取浓度为5×109/L的第二代BMSCs和软骨细胞,按2∶1比例混匀共培养作为种子细胞. DBM与共培养细胞复合植入修复为实验组(A组),单纯材料DBM组(B组)和不处理组(C组)作为实验对照组. 移植8和16 wk后经大体观察、组织学评分和免疫组化染色评价缺损修复. 结果: 共培养的软骨细胞基质合成丰富,细胞增殖快,共培养5~7 d两种细胞比例达1∶1以上. A组缺损修复组织呈软骨样,表面光滑平坦,与周围软骨整合的软骨细胞更为成熟. B组和C组的修复组织呈纤维组织. 组织学评分表明A组优于B, C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免疫组化染色显示A组修复组织的细胞为透明软骨样细胞,柱状排列,Ⅱ型胶原染色阳性,与周围软骨及软骨下骨整合良好. 结论: 自体BMSCs与软骨细胞共培养,BMSCs能增强软骨细胞的增殖,促进软骨细胞基质合成,缩短软骨细胞培养时间和减少传代次数,可节省大量的软骨细胞,与DBM复合后能有效修复关节软骨缺损.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软骨细胞;共同培养技术;脱钙骨基质;关节软骨修复

0引言

关节软骨缺损自身不能有效修复,组织工程技术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但由于软骨细胞来源不足严重制约了其应用[1]. 以自体软骨细胞作为种子细胞,取材部位受限,软骨细胞培养增殖能力低,传代培养容易引起老化和去分化[2],而成体骨髓中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SCs)含量少,随传代次数的增多,成软骨潜能明显降低, Rubio等[3]研究证实BMSCs多次传代培养有致瘤倾向. 我们应用自体BMSCs和软骨细胞共培养复合同种异体脱钙骨基质(demineralized bone matrix, DBM)修复兔膝关节软骨全层缺损,并对修复组织进行评价,为优化种子细胞源提供实验依据.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DMEM培养基(美国Gibco公司);胎牛血清(FBS)(杭州四季青生物公司);CO2孵育箱(恒温培养箱,日本Sony公司);胶原酶(美国Sigma公司);相差显微镜(日本BH2型Olympus显微镜);Ⅱ型胶原免疫试剂盒(武汉博士德生物公司);青紫兰兔(卫生部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提供).

1.2方法

1.2.1BMSCs与软骨细胞共培养取本研究所实验室培养的第二代自体BMSCs,浓度为5×109/L的悬浮液1 mL和相同浓度的软骨细胞悬液0.5 mL (2∶1)混匀,用含150 mL/L FBS的DMEM培养基在37℃饱和湿度条件下的CO2孵育箱中进行共培养,待细胞汇合至单层用2.5 g/L胰酶消化与同种异体DBM复合.

1.2.2同种异体DBM的制备处死同种青紫蓝兔,取四肢骨干骺端及椎体松质骨,剔除附着的肌肉及骨膜,-80℃冰柜中冻存72 h,参照文献[4]的方法进行脱钙后,再将骨块置于乙醚和乙醇中脱脂各24 h,用无菌蒸馏水反复冲洗浸泡至中性,自然干燥后环氧乙烷消毒,4℃保存备用.

1.2.3动物模型与实验分组3~6个月龄的青紫兰兔54只,体质量1.0~1.5 kg,雌雄不限. 取膝关节内侧弧形切口,向外翻开髌骨暴露膝关节,于股骨滑车关节面上用φ4 mm钻头钻孔,深度约3~4 mm穿透软骨下骨,有阻力感见新鲜血液溢出,造成全层关节软骨缺损模型. 将动物随机分为A, B, C三个处理组,每组18只. A组于软骨缺损处植入共培养细胞DBM(细胞均为自体细胞);B组单纯植入DBM;C组不作任何植入.

1.2.4指标观察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共培养细胞的形态和增殖,并对共培养细胞爬片进行番红0染色. 每组移植术后8和16 wk分别处死9只动物,取出膝关节对修复组织分别进行大体、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观测. 参照文献[5]的评分标准,对术后8和16 wk各组动物分别进行组织学评分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0.0软件包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各组间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共培养细胞形态学观察共培养细胞24 h后逐渐贴壁,软骨细胞呈椭圆形或三角形,大部分居混合细胞的中央,表面光滑,细胞体积变大,胞质增多,细胞数量多增殖旺盛,细胞外基质合成丰富被番红0均匀染色;BMSCs细胞体积无明显增大,散在于共培养细胞中,表面呈成纤维细胞样染色阴性,所占比例逐渐降低. 共培养5~7 d,软骨细胞与BMSCs比例达1∶1以上(图1).

图1BMSCs和软骨细胞共培养番红0染色×200(蓝色箭头示软骨细胞,红色箭头示BMSCs)(略)

2.2大体标本观察术后所有动物切口愈合良好,关节液清亮,关节腔无粘连、滑膜增生、关节游离体及骨赘形成. A组: 术后8 wk缺损已由半透明、淡红色组织填充,边界模糊,表面光滑;16 wk与周围软骨色泽相近,表面平整(图2). B组: 术后8 wk缺损区修复组织为乳白色,表面不光整,部分仍呈空洞;16 wk为纤维性修复. C组:术后8 wk缺损区为纤维样组织覆盖,色泽暗灰;16 wk周围软骨呈虫蚀样改变.

2.3组织学观察A组: 术后8 wk修复组织细胞较多,以圆形透明软骨样细胞为主,有软骨陷窝,表层有梭形成纤维样细胞,与周围软骨结合,基底部较多新生骨形成;16 wk修复组织为透明软骨样,厚度接近正常,与周围软骨结合好,深层软骨钙化,与底层骨结合紧密,基质着色正常,未见DBM残留(图3). B组: 术后8 wk缺损组织细胞较少,细胞层次排列差;16 wk修复组织菲薄,呈纤维样,与周围软骨未结合,基底部有少量新生骨形成. C组: 术后8 wk缺损组织有薄层纤维组织覆盖;16 wk缺损区纤维组织进一步增厚,与周围软骨未结合. 术后8和16 wk A组评分均优于B, C组(P0.05).

图2共培养细胞DBM修复关节缺损的大体观察(箭头示修复部位)(略)

图3共培养细胞DBM组修复关节缺损的组织学观察甲苯胺兰染色×200(箭头示修复组织)(略)

2.4免疫组织化学术后16 wk时A组修复组织中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形体大柱状排列,与周围软骨及软骨下骨整合良好,细胞质和细胞外间质中Ⅱ型胶原染色阳性,出现棕黄色颗粒(图4);B组和C组修复组织未出现黄染的阳性区域.

图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共培养细胞DBM组修复组织的Ⅱ型胶原DAB染色×100(箭头示修复组织)(略)

3讨论

关节软骨组织代谢活性较低,创伤和手术等所致的软骨损伤或缺损难以自我修复或以纤维组织填充替代,影响关节功能的恢复. 细胞生物学和生物材料技术的发展,应用组织工程技术修复软骨缺损成为可能,但是至今尚无一种细胞能完全满足软骨组织工程对种子细胞的要求[6]. Tsuchiya等[7]用人BMSCs与牛软骨细胞按不同比例混合进行共培养,发现软骨细胞的增殖速度和细胞外基质的合成与BMSCs的比例呈正相关. 我们通过BMSCs与软骨细胞体外共培养发现,共培养的软骨细胞比单独培养的同代软骨细胞体积大,增殖速度加快,有大量成熟的软骨陷窝形成和基质合成,说明BMSCs能促进软骨细胞的增殖和表型维持,因此,共培养使软骨细胞快速增殖,这就节省了软骨细胞的用量,避免了为获取足够量的软骨细胞反复传代培养而引起的软骨细胞老化和去分化[2]. 而BMSCs体积变化不明显或轻度缩小,并且连续培养后两种细胞的比例仍可保持在2∶1左右,说明软骨细胞和BMSCs的增殖速度相接近,这与Tsuchiya等[7]的结果相似,这是否由软骨细胞将BMSCs诱导成或将分化为软骨细胞并合成细胞外基质,尚需进行深入研究.

单独BMSCs在非软骨环境下并不能构建出软骨组织,而用20%以上的少量软骨细胞与BMSCs共培养可构建出成熟的工程化软骨,并且在软骨湿重、糖胺多糖含量和软骨特异性基质表达等方面都优于相同数量的软骨细胞构建的软骨,比用单独软骨细胞构建软骨组织可减少60%~80%的软骨细胞量,为解决软骨细胞来源不足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途径[8]. 研究表明BMSCs和软骨细胞共培养期间TGFβ3, BMP2, IGF1和FGF2等生长因子表达增加5.4~11.6倍不等,增强的活性因子介导软骨细胞旁分泌或自分泌,可能是促进软骨细胞增殖和表型维持的主要因素之一,Goldberg等[9]应用含血清和TGFβ的培养基分别培养软骨细胞进行比较,结果也显示TGFβ能使去分化的软骨细胞重新分化和表型的维持,但具体的信号传导及其途径尚不清楚[10-12].

我们应用BMSCs和软骨细胞共培养与DBM复合移植修复关节软骨缺损,修复组织内细胞形态类似于透明软骨细胞,细胞周围有软骨陷窝形成,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为Ⅱ型胶原纤维,证实了修复组织为透明样软骨. 共培养复合物中的BMSCs直接分化为骨细胞直接与周围的软骨下骨进行骨与骨的整合,比单独培养的软骨细胞与软骨下骨结合更加牢固,但修复组织与周围正常软骨仍有差别,主要表现为细胞数量多且排列紊乱,术后16 wk细胞数量减少并出现了柱状排列趋势,更接近于正常软骨组织,可能是术后不限制关节活动,修复组织在局部应力作用下发生改建所致[13]. B组软骨缺损基底部也有新骨形成,是由于载体材料的存在使髓腔或松质骨中的MSCs驻留在损伤区底部,进而分化成少量骨组织[14].

我们应用的同种异体DBM是经冷冻、脱脂、脱钙、去蛋白处理得到的产物,抗原性消除或大大降低,且保留了诱导软骨形成的生长因子和胶原等基质,有利于细胞增殖和分化. DBM为多孔海绵样结构,可提供宽大空间容纳大量的种子细胞,利于细胞黏附、细胞外基质沉淀、营养和氧气的进入以及代谢产物的排出. DBM植入缺损部位后第四周开始吸收,完全吸收需8~12 wk,而软骨形成需6~8 wk,因此DBM吸收和软骨形成几乎同步. 根据修复部位的不同可调整脱钙时间,或部分脱钙和表面脱钙,能适应不同部位的生物力学强度要求. 按修复缺损的形状可剪成不同的形状和大小,应用方便. 同种异体DBM制备方法相对简便可大量获取,低温下可长期保存建立DBM骨库备用. 因此,DBM是一种理想的软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4,15].

BMSCs和软骨细胞共培养,两种细胞相互促进增殖和分化,作为种子细胞可减少软骨细胞增殖传代次数并节省软骨细胞数量,与DMB复合能有效修复关节软骨缺损,为优化种子细胞源提供了实验依据,但是共培养的两种细胞间相互作用的机制及其调节机制尚不清楚,并且本实验的动物模型是在正常关节面上造成缺损区进行的修复,有别于临床上常见的大面积不规则缺损,因此对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参考文献】

[1] 刘松波,胡蕴玉,徐虎,等. 柱形藻酸钙载体复合细胞修复异体兔膝关节软骨缺损[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1,22 (11):1010-1013.

[2] Marlovits S, Hombauer M, Truppe M, et al. Changes in the ratio of typeⅠand typeⅡcollagen expression during momolayer culture of human chondrocytes[J]. J Bone Joint Surg(Br), 2004,86(5):286-295.

[3] Rubio D, GarciaCastro J, Martin MC, et al. Spontaneous human adult stem cell transformation[J]. Cancer Res, 2005,65(6):3035-3039.

[4] 李强,孙正义,王栓科,等.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脱钙骨基质修复兔膝关节全层软骨缺损的实验[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4,25(15):1375-1378.

[5] Pineda S, Pollack A, Stevenson S, et al. A semiquantitative scale for histologic grading of articular cartilage repair[J]. Acta Anat (Basel), 1992,143(3):335-340.

[6] Vats A, Tolley NS, Polak JM. The stem cell in orthopaedics surgery[J]. J Bone Joint Surg(Br), 2004,86(2):159-163.

[7] Tsuchiya K, Chen G, Ushida T, et al. The effect of coculture of chondrocytes with mesenchymal stem cells on their cartilaginous phenotype in vitro[J]. Mater Sci Eng, 2004,24:391-396.

[8] 周广东,苗春雷,王晓云,等. 软骨细胞与骨髓基质细胞共培养体外软骨形成的实验研究[J]. 中华医学杂志,2004,84(20):1716-1720.

[9] Goldberg AJ, Lee DA, Bader DL, et al. Autologous chondrocytes implantation: Culture in a TGFβcontaining medium enhances the reexpression of a chondrocytic phenotype in passaged human chondrocytes in pellet culture[J]. J Bone Joint Surg(Br), 2005,87(1):128-134.

[10] Jakob M, Demarteau O, Schafer D, et al. Specific growth factors during the expansion and redifferentiation of adult human articular chondrocytes enhance chondrogenesis and cartilaginous tissue formation in vitro[J]. J Cell Biochem, 2001,81(4):368-377.

[11] Rosier RN, OKeefe RJ, Crabb ID, et al.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 An autocrine regular of chondrocytes[J]. Connect Res, 1989,20(4):295-301.

[12] Sekiya I, Vuoristo JT, Larson BL, et al. In vitro cartilage formation by human adult stem cells from bone marrow stroma defines the sequence of cellular and molecular events during chondrogenesis[J]. 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02,99(5):4397-4402.

[13] Shapiro F, Koide S, Glimcher MJ. Cell origin and differentitation in the repair of fullthickness defects of articular cartilage[J]. J Bone Joint Surg(Am), 1993,75(5):532-553.

[14] Im GI, Kim DY, Shin JH, et al. Repair of cartilage defect in the rabbit with cultur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from bone marrow[J]. J Bone Joint Surg(Br), 2001,83(2):289-294.

孙权简介范文3

关键词:逍遥津之战 东吴 曹魏 孙权 张辽

中图分类号:K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05(2012)01-14-17

建安二十年(215),孙权亲自率领十万大军北上攻打曹魏江北重镇合肥,曹魏名将张辽在合肥逍遥津以七千破敌十万,东吴惨败而归。逍遥津之战是三国时期东吴对曹魏发动的一场重要战役,是三国前期东吴发动的历次战役中规模最大、兵力最多的一次。逍遥津之战东吴的失败,进一步促使东吴改变联刘抗曹的方针。战后东吴采纳了吕蒙的策略,袭取荆州以巩固长江一线。以往史学界对三国时期战争的研究多集中在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这三国时期的三大战役上,对逍遥滓之战这场同样以少胜多的战役则研究偏少。从战役的规模及其历史意义来看,逍遥津之战均比不上上述三大战役,但作者认为,逍遥津之战对魏、蜀、吴三方之间的关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它促使东吴的政治和军事策略发生了急剧的变化。通过对逍遥津战役及其影响的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了解三国时期各国政策和外交关系是如何变化的。

一、逍遥津之战简介

有关逍遥津之战的记载主要见于《三国志》卷17《张辽传》和《三国志》卷47《吴主传第二?孙权传》等文献,另散见于李典、凌统、甘宁、潘璋等双方主要参战将领的传记中。史载:“太祖既征孙权还,使辽与乐进、李典等将七千馀人屯合肥。太祖征张鲁,教与护军薛悌,署函辽曰‘贼至乃发’。俄而权率十万众围合肥,乃共发教,教曰:‘若孙权至者,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护军,勿得与战。’诸将皆疑。辽曰:‘公远征在外,比救至,彼破我必矣。是以教指及其未合逆击之,折其盛势,以安众心,然后可守也。成败之机,在此一战,诸君何疑?’李典亦与辽同。於是辽夜募敢从之士,得八百人,椎牛飨将士,明日大战。平旦,辽被甲持戟,先登陷阵,杀数十人,斩二将,大呼自名,冲垒人,至权麾下。权大惊,众不知所为,走登高冢,以长戟自守。辽叱权下战,权不敢动,望见辽所将众少,乃聚围辽数重。辽左右麾围,直前急击,围开,辽将麾下数十人得出,馀众号呼曰:‘将军弃我乎!’辽复还突围,拔出馀众。权人马皆披靡,无敢当者。自旦战至日中,吴人夺气,还修守备,众心乃安,诸将咸服。权攻合肥十馀日,城不可拔,乃引退。辽率诸军追击,几复获权。太祖大壮辽,拜征东将军。”吴魏逍遥津之战,魏将张辽以七千守军破东吴十万大军,使东吴大为震动,以至于后来张辽抱病随曹休南征时孙权仍“甚惮焉,敕诸将:张辽虽病,不可当也,慎之。”

二、逍遥津之战的影响

1、逍遥津之战是三国前期东吴发动的历次战役中规模最大、兵力最多的一次战役

建安二十年(215),孙权趁曹操用兵汉中之机,亲自率领大军北上攻打战略要地合肥,逍遥津之战爆发。关于这场战役东吴所用兵力,《三国志》卷17《张辽传》明确记载“太祖既征孙权还,使辽与乐进、李典等将七千馀人屯合肥。…俄而权率十万众围合肥。”在张辽死后,魏文帝追念张辽、李典在合肥创下奇功,下诏曰:“合肥之役,辽、典以步卒八百,破贼十万,自古用兵,未之有也。”从“俄而权率十万众围合肥”、“破贼十万”中都可看出东吴当时围攻合肥动用了十万兵力。

然而,在三国时期有名赤壁之战中,东吴却只投入了三万兵力。有三则材料可以说明:

其一,据《三国志》卷35《蜀书五?诸葛亮传》载:曹操南征讨伐刘备之时,诸葛亮用一番精辟的说辞打消了孙权的顾虑,“权大悦,即遣周瑜、程普、鲁肃等水军三万,随亮诣先主,并力拒曹公。”

其二,在《三国志》卷54《吴书九?周瑜传》裴注引《江表传》记载:周瑜请见孙权要五万兵马退敌,孙权却抚背说“五万兵难卒合,已选三万人,船粮战具俱办,卿与子敬、程公便在前发,孤当续发人众,多载资粮,为卿后援。”

其三,据《三国志》卷32《蜀书二,先主传》裴注引《江表传》记载:“(刘备)乘单舸往见瑜,问曰:‘今拒曹公,深为得计。战卒有几?’瑜曰:‘三万人。’备曰:‘‘恨少。’瑜曰:‘此自足用,豫州但观瑜破之。’”赤壁之战从周瑜请兵五万来看,孙权确有十万之众。但是,孙权却只给周瑜三万兵马用于对抗曹操。

三国时期另外一场著名战役吴、蜀夷陵之战中,东吴也不过动用了五、六万兵力。《三国志》卷58《吴书十三?陆逊传》记载:“黄武元年(222),刘备率大众来向西界。权命逊为大都督、假节,督朱然、潘璋、宋谦、韩当、徐盛、鲜于丹、孙桓等五万人拒之。”在此之前,孙权于延康元年(220)遣步骘将交州义士万人出长沙,后来又移兵益阳。刘备东下时,曾遣马良入武陵招纳五溪蛮夷,“诸县及五溪民皆反为蜀”。益阳和武陵临沅相邻,不难看出,孙权命步骘到益阳,目的就是镇压五溪蛮,支援陆逊。那么夷陵之战中,吴方出动的兵力,有据可查者是六万。偏师一万人,由步骘率领,主力五万,由陆逊节制。

赤壁之战和夷陵之战对东吴一方都具有生死存亡的意义。赤壁之战,东吴只投入了3万兵力,夷陵之战也不过5-6万,但为了攻打合肥,东吴方面却投入了10万大军,这反映了东吴对合肥的高度重视以及北上攻曹的决心,同时也应该视为此时东吴方面的兵力出动上限了。从赤壁之战诸葛亮去说服孙权时,孙权说“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於人”,可以看出,赤壁之战时,孙权当时的总兵力也就是十万多一点。赤壁之战发生在建安十三年(208),而逍遥津之战则发生在赤壁之战的七年之后即建安二十年(215),东吴当时还没有夺取荆州、征服山越,夺取荆州是在建安二十四年(219),而征服山越是在嘉禾三年(234),东吴的势力范围当时并没有扩大多少,并且短短七年时间,东吴总人口数也不会有太多增长。故东吴此时的总兵力与赤壁之战时不会相差太多,也就是十万左右,不会有多大增长。但让东吴方面想不到的是,这能出动的10万最大兵力数量,竟然还是被张辽的7000人马打得惨败而归。

2、逍遥津之战是赤壁之战后,东吴为维系孙刘联盟共抗曹魏所采取的最大一次军事行动

赤壁之战孙、刘两家联手大败曹军,推动了、孙刘结盟。赤壁之战后,孙、刘两家为了维系联盟多次采取了彼此呼应的军事行动。同时,两家也在明争暗斗。

建安十三年冬,孙权、刘备乘赤壁大捷,主动进攻曹魏。在淮扬方向,孙权率军攻打合肥,围攻四个月不克;在荆襄方向,周瑜攻克江陵,孙权以周瑜为南郡太守;刘备则进兵江南,取荆州江南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四郡。

建安十四年,刘备驻兵公安,上表孙权为徐州牧;孙权表刘备为荆州牧,并嫁妹与刘备。

建安十六年,孙权遣周瑜水军驻夏口,欲与刘备共取蜀。刘备欲自图蜀,托言刘璋为宗室,不接受孙权的建议,孙权召回周瑜水军。

建安十八年,曹操率四十万步骑进军濡须口,孙权率军七万抵御。曹操攻破孙权江西营,但受阻于濡

须,两军相持月余,曹军撤退。曹操喟然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

建安十九年,刘备命关羽留守荆州,使诸葛亮率张飞、赵云领兵入益州,和刘备会师合围成都。之后,孙权攻克皖城,曹操举十万之众再征孙权,无功而返。至此,孙、刘并力,刘备得益州;孙权攻克皖城,筑起了江北防线。

建安二十年,孙权派诸葛瑾向刘备索求荆州江南四郡,刘备不许,曰:“吾方图凉州,凉州定,乃尽以荆州与吴耳。”与此同时关羽尽驱东吴派至四郡的官吏,孙权大怒,派吕蒙领兵两万取江南三郡。刘备也不甘示弱,自“引兵五万下公安”,双方内战一触即发。恰在此时,曹操占领汉中,大有南取益州之势。为巩固新占之益州,刘备向孙权请和,以湘水为界与孙权中分荆州,湘水以东长沙、江夏、桂阳属权,湘水以西南郡、零陵、武陵属备。孙刘联盟重修旧好。

孙刘联盟重修旧好后的同年,两家再度展开彼此呼应的军事行动。在汉中战场,“先主令张飞进兵宕渠,与邰等战於瓦口,破邰等”。孙权则趁曹操用兵汉中之机,亲率大军直扑合肥。可惜,孙权的十万大军攻打合肥,却被张辽的七千守军所破,连孙权本人也差点为曹军所俘,幸赖凌统、甘宁、吕蒙等人奋力死战,才得以脱身。赤壁之战后,孙、刘两家为了维系联盟多次采取了彼此呼应的军事行动。从东吴方面来讲逍遥津之战无论是从规模上还是兵力上都超过了东吴之前的历次军事行动,是赤壁之战后东吴为维系孙刘联盟共抗曹魏所采取的最大一次军事行动。

3、逍遥津之战促使东昊改变联刘抗曹的方针,转而采取袭取荆州全据长江一线的策略

逍遥津之战不仅使东吴在军事上遭受重创,其更深远的影响在于使东吴君臣开始重新考虑己方的政治军事策略。逍遥津之战后,东吴内部展开了取徐州还是取荆州的讨论。东吴主要将领吕蒙明确提出应放弃攻打徐州,转而采取袭取荆州全据长江一线的策略。他指出,“今操在河北,新破诸袁,抚集幽、冀,未暇东顾。徐土守兵,闻不足言,往自可克。然地势陆通,骁骑所骋。至尊今日得徐州,操后旬必来争,虽以七八万人守之,犹当怀忧。不如取羽,全据长江,形势益张”。孙权对此深以为是。在逍遥津之战前,东吴的战略重点主要放在淮扬、徐州方向。但徐州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战略地位显要,曹魏在此驻有重兵。且徐州地处苏北平原,地形一马平川,利于曹魏骑兵部队作战。而东吴向以水军作战见长,骑兵力量则远非曹魏对手,故对于东吴来说,徐州难攻更难守。而在淮扬合肥方向,东吴方面多次重兵围攻,均以失败告终,而尤以此次逍遥滓之战为最。在既无力向江北发展,又要力图自保的情况下,孙权采纳了吕蒙袭取荆州全据长江的实主义战略。而要实行此战略,首先必须缓和此前同曹魏之间的紧张关系。故在曹操于次年再度出兵濡须之际,孙权派都尉徐详见操请降,魏、吴修好,转而注目势力暴涨的刘备集团,集中力量准备夺取荆州。

荆州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时期魏、蜀、吴的主要谋士都从战略高度阐述了荆州的重要性。诸葛亮说:“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也”,并进一步提出了著名的隆中对策略。鲁肃则说:“夫荆楚与国邻接,水流顺北,外带江汉,内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并为东吴制定了“划江而治,以观时衅”的国策。荀或则认为:“愿公急引兵先定河北,然后修复旧京,南临荆州,责贡之不入,则天下咸知公意,人人自安,天下大定,乃议古制,此社稷长久之利也。”指出占领荆州是曹操统一天下路线图的关键一步。从上述三人的言论可知,荆州若在刘备手中,蜀汉便可从荆州和益州夹击中原,实“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目标。荆州若在孙权手中,孙权便可依长江天险,鼎足江东,与曹操、刘备相抗衡,进而谋取天下。荆州若在曹魏手中,曹魏便可雄据长江上流,顺江而下,吞并江南,一统天下。荆州犹如曹魏统一天下的利爪,犹如蜀国的左臂右膀,而对于东吴来说,则犹如它的咽喉。荆州对东吴的意义,较之曹魏和蜀汉更为重要。可以说荆州构成了东吴的立国之基,无荆州则东吴不足以自保,亦不足以立国。从地图上看,长江绵延万里,是南北双方的天然地理分界线,也是南方政权维持战略守势的天然边界。而以长江天险形成的防御线一般是以三峡为始,直至长江人海的一个相互呼应的整体。荆州地处长江上中游,正是长江整体防线的龙头,在南方政权保持国家独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吕蒙曾一再指出荆州对拱卫江东政权的重要性,“令征虏守南郡,潘璋住白帝,蒋钦将游兵万人循江上下,应敌所在,蒙为国家前据襄阳,如此,何忧于操,何赖于羽?”只要夺取荆州,“竟长江所极”,长江天堑就能为吴所有,东吴就可凭藉长江天堑,确保其立国基地的江东无虞。故要保东吴政权,就必须保荆州。因而,作为江东屏障的荆州自然成了东吴势在必争的禁脔。

公元216年冬,曹操进攻濡须。次年春,孙权“令都尉徐详诣曹公处请降,公报使修好,誓重结婚”。东吴的外交为什么会突然出这样的大转弯呢?解释只有一个:结好曹操,为占领荆州避免两线作战做准备。公元219年,关羽率军北伐,围攻襄樊,水淹七军,威震华夏,以至曹操打算迁都洛阳,以避关羽之锋。关羽与曹魏之间的恶战为东吴袭取荆州提供了有利时机,孙权乘机向曹操提出“乞以讨羽自效”。曹操谋士赵俨指出孙权的意图是“权邀羽联兵之难,欲掩制其后,顾羽还救,恐我承其两疲,故顺辞求效,乘恤因变,以观利钝耳”。但曹操虽然知道孙权的意图,却想借孙权之手除掉关羽而坐收渔翁之利。由于孙权已向曹操称臣,解除了两线作战的顾虑,故吕蒙得以用白衣渡江之计成功地袭取荆州,擒杀关羽。紧接着孙权又遣校尉梁寓使魏,并奉献礼物,以试探曹操的态度。结果是曹操表孙权为“骠骑将军,假节领荆州牧,封南昌侯”,从而在事实上承认了孙权占领荆州的合法性。东吴变联刘抗曹为联曹制刘,不惜向曹魏称臣的实主义外交策略配合军事偷袭和政治攻心,终于实了夺取荆州、全据长江的战略目标,使东吴鼎足江东有了坚实的根基。

孙权简介范文4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尤为重要。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训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那么,如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阅读教学好坏的关键。

一、先抑蓄势。根据教学需要,暂对某个人物(或事物),“贬低”,为最终褒扬而蓄势,一旦蓄势成功再褒扬,使课堂顿起波澜。这样欲扬先抑,能有效地促使阅读教学的深入。如:阅读《跳水》为引导学生理解船长的特点,我问:“孩子爬上横木时,船长是用什么方法逼孩子跳水的?”(用开枪的方法)“船长竟然用枪逼孩子跳水,这也太狠心了,你们说是吗?”学生大多数赞成。我接着问:“如果是你,会用什么可靠的方法救小孩呢?”(引导发言)学生有说垫棉被的,有说围人墙的,有说让小孩蹲下身子抓紧横木的。我见火侯已到猛一转折:“大家想一想,如果运用上述这些方法,结果如何”(回文验证)此时课堂顿起,通过验正比较,学生恍然大悟,从而深刻理解到船长和机智果断。

二、 悬念叠起。在教学中妙珠连串,悬念叠起,是显示教学波澜的好方法。如阅读《草船借箭》揭题时初设波澜,在简介东汉末年孙、刘联合抗曹,刘备派诸葛亮配合孙权作战的史实后我问:既然诸葛亮是来帮助孙权抗曹的,他为何双向曹操借箭呢?为何又用草船借箭呢?学生顿生疑窦,课堂波澜初起。初读后二设波澜,学生初读课文,了解周瑜要请诸葛亮十天要交十万只箭,以应抗曹之用后,我又问:“既然周瑜急着等十万支箭用”,为何要在造箭的材料上百般阻挠呢?”这样课堂波澜又起,学生则开始了对课文的深入研究,从而了解了周瑜的真正目的和其特点。理解课文后我再没波澜:课文阅读结束,我问:“事情结果如何?周瑜是否真正佩服诸葛亮呢?”以引导想象,并把课堂波澜引入课外,要学生通过课外阅读解决疑难。

三、 推动助澜。课堂教学中经常有这样的现象,微波初起则稍纵即逝,因此教学要善于察微观细,把握契机,一旦微波起兴,则兴风作浪,促成波澜。(一)是“迷路自返”。小学生理解出错是常事,有时可直接拨正,有时则将错就错,引入“歧途”,促其碰壁,让其自悟。(二)使矛盾引发。教学中可抓住学生理解中的矛盾点,引发辩论,促其理解。

四、 投石击浪。如果课堂是一泓清水,如何掀起波澜呢?“投石击破水中天”,这就告诉了我们“石”的威力和“投”的功效。因此,课堂上波澜不兴,可选中“石块”,巧妙“投掷”。如《冀中的地道战》叙述地道结构特点多时多用说明的方法,阅读时学生不感兴趣。而真正为结构巧妙,才显示出了“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作用。为指导理解,我问:地道结构巧妙,作用很大,如果鬼子下乡扫荡了,他们千方百计寻找地道口,终于找着了。这下地道的威力可显示出来了,你能想象当时的情景吗?真是“陈风陈风吹皱一池清水”,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大家通过想象,具体形象地叙述了“战斗”的情况,具体地理解了地道的特点和作用。

孙权简介范文5

[关键词]电影《赤壁》;古代文化;影像书写

中国具有深远的历史文明,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沉淀了许多博大而又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并富有鲜明的文化特色,从而经过不断的凝结就形成了具有民族精神的文化理念。电影《赤壁》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它多视角地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并以中国的历史文化作为中心,再加上影片具有好莱坞的艺术风格,更加吸引了世界各国的观众来了解和欣赏中国的文化。本文以电影《赤壁》为入手点,并进一步探析其中蕴涵的古代文化,从而学习其中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的民族文化理念。

一、电影《赤壁》的概况

赤壁之战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场著名的战役,被后人广为传唱,在《三国演义》中也花费了众多的笔墨,共采用了十一个篇章来对其进行详细的描写,而在电影《赤壁》中更是运用了恢弘的气势和强大的明星阵容来共同谱写这一史歌绝唱。同时电影导演吴宇森也突破了对传统英雄形象的塑造,在电影《赤壁》中通过群雄之间的共舞来相互辉映,并使周瑜、诸葛亮等历史人物赋予了真性情,在赤壁之战中尽显英雄人物的传奇事迹。电影《赤壁》主要围绕长坂坡之战作为叙事的视角,曹操在这一战役中击溃了刘备,所以要真正实现自己独霸天下的宏图大业,其中东吴就是他潜在的威胁,另一方面,曹操本身就钟爱小乔,但是小乔却以死相抵,这也让他十分愤怒,更加激起他攻打东吴的决心。于是孙权就派鲁肃与刘备相间,同时也一起商讨抗曹的作战策略。当刘备接受了与东吴一起抵抗曹军后,就决定派诸葛亮来到了东吴,并在孙尚香和鲁肃采用的激将法下,更坚定了孙权联盟抗曹的意志,并借助周瑜的力量共同作战。两军相遇在赤壁,最终以曹操失败收场。

二、电影《赤壁》古代文化的书写

中国古代文化历史悠久,经过岁月的沉淀和历史的尘封,已经积淀具有浓厚民族感的历史文化,并不断指引我们前进,引导我们在构建新时代文化中,要对优秀的传统文化继承,并继续弘扬富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一)“忠义”理念推动古代文化前进的步伐

“忠义”是我国古代文化中最为宣扬和歌颂的精神力量,它也成为支撑整个民族不断前进的精神力量,在电影《赤壁》中把忠义的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表现出深厚的朋友情谊。影片中,为了战胜敌人,保存自己的生存境地,诸葛亮等人一同精心设置出攻击曹操的作战计划,而诸葛亮也如是说,在每一场战争中都需要朋友,不仅我们需要,东吴也是如此。这就是联盟的友谊,而他们最为看中的便是各自的利益,之所以能联盟也只是印证了,利益是一切行为活动的落脚点。在电影《赤壁》中有一处情节为小乔在给周瑜辨析曹操的境地时,说道曹操确实懂得用兵之道,但是他惟一缺乏的就是朋友,所以这就注定了他的失败,这也充分说明了我国另一个古老的名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无论是“得道”还是“失道”,有无朋友的帮助才是其成立的根本条件,而正是因为曹操没有朋友,才决定了整个赤壁战争中他失败的根本原因。

从古至今,要想得到道义就需要两个方面的因素,其一是名正言顺;其二是一心为民。基于这两个先决条件,在影片中曹操欲图攻打刘备和孙权,但是刘备是皇叔,而孙权则是一直都安稳地待在东吴,两人都没有谋反的意图,所以曹操这一举动无疑是出师无名的,但他不管天下之民的生死存亡,也不顾军队的修养,毅然决然攻打孙、刘,其行为更多的只是昭示出他独霸天下的野心勃勃。而孙、刘和曹操的意图则刚好相反,他们联盟是为了抵抗曹操的攻打而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结合在一起,刘备虽然溃败,但他仍不放弃百姓,所以他义愤填膺地说道,如果连自己的百姓都无法保护好的话,那么这场战争就没有它的价值和意义;张飞则命令士兵组成人墙,为百姓的撤离提供了一道屏障;关羽在面对强大的曹操大军时,心中仍然抱着不能让百姓受苦的使命顽强抵抗着,始终都不肯撤退。孙权集团也是一心为百姓着想的,当周瑜的士兵偷了周边一个老农家的水牛时,周瑜并没有当着众人的面揭穿,而是顾及了他们的面子,并给予了他们改错的机会,同时也赔了老农一个水牛,这也凸显出军民之间的和谐之处。战士们为了百姓的安稳生活,各个都雄心壮志;同时也为了保护苍生,保卫国家的荣辱,坚持与敌军反抗到底,孙、刘联军也象征正义,为道义而战,他们的胜利也是所有人共同期望的,百姓所希望的,于是孙刘联盟也成为道义的化身。

(二)精神之友表现古代共同追求的人文价值

自古而来,英雄都是孤独的,这是由于很少有人能体会和达到他们的心中的境界,并成为他们精神上的伙伴,于是知己就成为个人精神上的最理想的境界,但是知己是很难遇见的,这也促使了许多的英雄都处在孤独的状态中,但在电影《赤壁》中则突破了这一传统的宿命,所以精神之友也成为影片中的一个主题内容。影片中令人钦羡的周瑜和小乔之间的爱情也基于在两人心有灵犀的基础上,所以从周瑜的音乐中,小乔就能明白周瑜心中所想,从周瑜平静的状态中,小乔也能看到他心中的不安。在周瑜和诸葛亮之间,两人的精神情谊也得到了升华。在《三国演义》中,周瑜和诸葛亮都是聪慧过人,两人在抵抗曹军大战中,表现出相互合作而又相互敌对的关系,周瑜心气高,所以十分嫉妒诸葛亮的才能,并几次都欲图杀了他,就在诸葛亮去借助东风为了火烧赤壁时,周瑜却暗地里派人去杀诸葛亮,从中可见两人的关系确实十分紧张。但在电影《赤壁》中,两人则是成为心心相惜的精神之友,两人在一首悠扬、清丽而又盎然的双琴合奏中,传达了对方的情谊和胸怀,他们虽然没有一言一语,但是从他们的琴声中就已经表现出两人相通的精神力量,两者相辅相成,谱写了一支和谐的乐曲。

(三)和平理念宣扬古代核心理想价值

在电影《赤壁》中,正因为有了战争,所以也传达出人们对和平的希冀。为了表现出这一和平的古念,影片中通过温馨、和谐的家庭生活场景来表现,例如影片中描写到小乔和周瑜共同抚养的小马出生,小乔希望周瑜不要让小马成为战马,并且希望只要小马健康长大就好了;诸葛亮和鲁肃在心中已经深切熟知,只要曹操的军队一来,那么东吴如同仙境的美丽也会瞬间成为一片废墟,人民将生灵涂炭;周瑜也感慨道,自从我打过一场战后,就特别不希望有第二次的发生;孙尚香也回忆起以前和哥哥在江对面一起打猎玩耍时的情景,许多人都聚集在广场上一起欢快歌舞来表达出对这美好生活的喜悦之情;当周瑜在练兵时,所有的官兵在听到牧童的笛声时,被之深深吸引,顿时整个军营全都安静下来了,都沉醉在笛声传扬的和平、安详的生活中,这个笛声寄予了全体官兵心中的希望,也带给他们宽广的天空、任意翱翔的云天,在笛声中没有战争和死亡的场景,在此时,他们的心中都极度抵触战争,谁不希望和平时代的到来呢,但在他们的心中又深切了解到,只有通过战争来终止下一场战争,才能真正过上和平的生活,而这个笛声更是坚定了他们心中保卫家国的信念。另外,影片中还在多处中通过隐喻和象征手法来表现出和平的生活理想。在吴宇森的电影中,经常利用白鸽来凸显出对和平的希冀,当枪火迸裂时,白鸽在这一画面中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也寓意了人们心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在电影《赤壁》中,白鸽又成了和平的象征,通过白鸽身上洁白的羽毛与无情的战火形成对比,同时,影片中还描写到小乔在书写许多个“平安”,甚至是给她自己的孩子取名为平安,这些都集中表现出对和平的追寻和憧憬。

(四)团结理念凸显古代精神文化的精髓

在电影《赤壁》中,虽然在有些场景中都表达出敌对的情感特征,但是团结的号角也不断吹响:周瑜在勤练兵时,对战士们特别强调,东吴的军队最为需要的就是全军上下的团结;当周瑜看到刘备编草鞋需要用的草时,他拿起其中一根草,并将其扯断,然后又拿起其中一把草,却无论是使怎样的力气都很难将它折断,并通过这一行为来说明团结在战争中的关键作用,因为只有众将士团结在一起,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在实际的战斗过程中,刘备和孙权两支军队又通过合编来共同操练,并一心致力于抗敌。在《赤壁》中虽然孙、刘盟军在力量上与曹军有一定的差距,但是他们比曹军更加团结,上下始终连成一心,士兵也信心满满,与曹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曹营中的军心没有联系在一起,再加上曹操本身也具有多疑的性格,他时常都在担心着自己被人谋杀,而他的部下也惶恐着被他杀害,在打仗时,曹军的前锋基本上都是降兵,而自己的亲信则被编排到后面,这与孙、刘盟军形成了可比性,在这场战役中,兵将是否团结就成为胜利与否的关键因素,所以在电影《赤壁》中,也着重弘扬了团结的古代精神和文化氛围。

三、结语

电影承载了悠久的历史文化,这也是每一个电影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影视作品成为展现和浓缩世界各个民族历史文化的一个平台。伴随着全球化浪潮的不断涌进,中国电影也展现出中西文化相互融合的景象,中国电影在与世界电影相互学习的过程中,始终坚持自身优秀的传统文化内涵,并不断发扬具有代表力的民族文化。电影《赤壁》则集中呈现出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和民族魅力,精心展现出三国纷乱的历史进程和乱世出英雄的鸿篇,这在中国电影全球化的背景中进行了文化上的一次尝试,在《赤壁》之后,必将有更多的国产电影出现在银幕中并着重表现出深厚的历史文化,把中华民族的文化散播到世界各地中。

[参考文献]

[1] 米文佐.三国题材影视改编的文化魅力――从电影《赤壁》说起[J].电影文学,2009(11).

[2] 杨珍.跨文化传播中民族文化符号意义的象征性参照――以电影《赤壁》为例[J].新闻界,2010(02).

[3] 岳振国.论电影《赤壁》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J].衡水学院学报,2010,12(03).

孙权简介范文6

11月7日那天,我校去虎丘秋游了。一路上,同学们叽叽喳喳,欢声笑语不断,虽然天空阴沉沉的,车窗外还飘着毛毛细雨,我们却没有丝毫的郁闷,只管谈天说地,好不开心。一晃眼虎丘就到了。

车未停稳,我们已挤到窗口,车门一打开,我们便一拥而下。整队!出发!班主任肖老师带领我们来到虎丘园前。

据园外简介,虎丘还是吴中第一名山呢!我、陶艳萍和徐敏?手牵着手进入园内。

我们顺着石桥走上了千人石。千人石形态怪异,石色绯红。相传,千人石下是两千五百多年前吴王阖闾的坟墓。坟墓修好后,吴王怕这些工匠们泄露了坟墓内的机关,便把成千上万的能工巧匠杀死在千人石上,工匠们的鲜血渗透了千人石。于是,每当雨天,千人石便幽幽地渗出淡淡的血色,传说那是十万能工巧匠向游人们诉说那无尽的怨情。可惜,今天的雨停了,否则也许能看到这可遇不可求的奇观了!

在千人石的右侧有一泓清泉——“虎丘剑池”。 “虎丘剑池”四个大字,每个字的笔画都有三尺来长,笔力遒劲。相传这四字还是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的手迹呢! 我们情不自禁地蹲下身子,把手伸进池里,触及池底石板,抚摸着吴王阖闾的墓穴之门。导游说,吴王阖闾死后,曾将他生前喜爱的鱼肠、专诸等3000支剑一同陪葬在此石穴中。据记载:“秦皇凿山以求珍异,莫知所在;孙权穿之亦无所得,其凿处遂成深涧。”后来演变而为剑池。剑池下的崖底有一汪碧波,形如长剑,清澈透明,冷气逼人。

我们仨又往南走,一路上泉石幽奇,雨后的虎丘增添了一层神奇的气息,整个虎丘雾气霭霭,意境遂远。不知不觉已来到塔前,那塔斜斜的,他身上遍长野草,看上去像是快要倒了,古老的虎丘塔真是饱经苍伤哪!它已经历了2000多年的岁月,见证了苏州的历史变迁。2000多年间,这座古老的城市虽然发生了不小的变迁,但依然是那么的深邃,那么的耐人寻味。吴王阖闾曾经掌管着这片土地,但最后却死于自己的骄横轻浮。他的儿子夫差,也许有其父基因的遗传,当年也曾为父报仇雪恨,在太湖打败越军,拘捕越王勾践夫妇至虎丘,但多年后却死在勾践手中。

好个春秋末期血雨腥风的大舞台啊!而此时这片土地正被我狠狠地踩在脚下,看着来这里游览的中外游客,我真的好难想象,如今我脚下这片看似诗情画意、柔山情水的土地,竟经受过那幕幕血雨腥风的浇泼。

仰视着那高高的虎丘塔,突然觉得心情是多么的沉重!斜塔上的风铃在秋风中瑟瑟发抖,那断断续续的铃声到底在诠释着什么呢?……我努力克制着自己的想象,收回了自己的思绪,回到了同学们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