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产品电子商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产品电子商务范文1
1.1花木产业体量巨大,产业基础扎实
沭阳地处中国南北交界处,气候宜人,一年四季雨水充沛、光照充足,非常适合植物生长。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北方的树种到南方种植、南方的品种移植到北方,都需要在沭阳先“待”上两年,否则移栽难以存活,早在很久以前,沭阳人就发现了这一规律,并利用这一特有的优势,大面积种植花卉苗木。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当地政府进一步挖掘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引导新河、颜集等乡镇开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普遍种植花卉苗木,并且带动了木材加工产业的发展,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随着互联网的广泛运用,网上交易成为花卉苗木及相关附属用品销售的重要渠道,一大批网店应运而生,目前网上销售的鲜花绿植等70%来自沭阳。同时,网上销售的持续火爆又加速了沭阳花卉苗木产业的发展壮大,全县花卉苗木种植面积扩大到了51万亩,成为全国最大的花卉苗木基地。
1.2人力资源丰富,无数人通过网上销售发家致富
人是第一资源,也是最宝贵的资源。沭阳拥有190多万人口,是全国人口第三大县。敢想敢闯、富有创新精神是沭阳人的鲜明特征。改革开放以来,很多年轻的沭阳人到苏南、苏中地区务工,增长了见识、学到了本领。伴随着互联网产业的发展,无数外出务工的沭阳人看到了商机,他们把目光瞄准了家乡的花木,选择了返乡创业,成为新一代“创客”。颜集镇周小龙2005年开始从事网络花木交易,经过两三年的打拼,网上年交易额突破200多万元,其花木产品通过网络销售到东南亚及港澳台市场,沭阳电视台专题报道了他的致富经历。新河镇龙堰村创业青年陆明2006年注册网店,当年销售额达到20多万元,2012年突破300万元,被县创业办公室授予“沭阳县十佳网络产业示范店”称号。他们的成功激励了千千万万沭阳人,成为一道靓丽的创业风景线。
1.3电商平台日趋完善,“互联网+农业”空间越来越大
2003年以前,沭阳县花木销售主要是通过花木绿化工程、花木经纪人以及通过各种网站花木信息,销售渠道相对单一,网上销售份额很低。2003年,有人利用“书生商友”网络平台做起苗木生意,标志着沭阳县网络营销进入了新的阶段,当年10月,部分青年尝试在淘宝网开设花木销售网店。2005年以后,很多青年人利用淘宝、阿里巴巴、天猫等网络平台开设花木网店,从事花卉苗木及其他农产品网络交易。2010年后,全县农产品网络营销步入高峰期,到了2014年,除了上述网络平台,又有部分农民登陆京东、中华、淘宝南京馆等网络平台从事农产品网上交易。2014年,沭阳县坤艺园林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马飞等8个人投资80万元建立了沭阳县花卉苗木交易网络平台——苗木汇,2015年3月京东宿迁馆成立,沭阳县也于2015年建立了网络创业公共服务平台,所有这些为沭阳“互联网+农业”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平台。
1.4政策宽松、扶持力度大,基础设施配套相对完善
农产品网上销售的主体主要是实力不强的创业农民,农产品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的业态,它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引导。县委、县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农产品电子商务产业,2014年把农产品网上销售列为农村工作重点,鼓励农民开展网上开店创业。网络创业已被列入县委、县政府对乡镇及县直部门的目标考核,建立了严格的奖惩和考核机制。2015年县里专门腾出土地,规划建设了2万平米的电子商务产业园,并对入园电商给予大幅度优惠。县农村商业银行专门开发了信贷品种,对网络创业给予大力扶持。2012年,沭阳县在宿迁大道与上海路交叉口规划建设605.05亩、总投资达8.6个亿的百盟物流园,该园是一座以公路运输为主,公、水、铁多式联运的现代化物流枢纽,一期项目2013年11月投入运营,众多物流企业的进驻,为推动沭阳农产品网上销售提供了重要条件。
2“互联网+农业”让老树发新芽,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农民得增收、市民得实惠
农产品网上营销门槛低,对文化知识的要求相对不高,从而赋予了个人和企业更大的商业能量与自由。从沭阳的实践来看,互联网与传统农业的有机结合,不仅改变了农产品流通模式,催生了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繁荣,促进了当地农民增收,也让城市居民得到了实惠。
2.1推动了花木产业提档升级
沭阳是传统的花木大县,一度只能靠数量取胜,在高档品种上与常州武进桠溪、南通如皋等地存在一定差距。随着农产品网络销售的蓬勃发展,沭阳农业提档升级的步伐也逐步加快:一是高档苗木栽种面积不断扩大,以江苏金海棠、三叶园林为代表的园林企业,所种植的苗木高档化、专业化、品牌化趋势日益明显;二是推动特色产品发展,互联网将小农户与大市场紧紧联系在了一起,多样化的市场需求、激烈的市场竞争倒逼网络经营者改变种类和提高产品质量,风信子、长春腾、杜鹃、君子兰等200多个新品种在沭阳落了根;三是促成了花木有形市场的建立,沭阳县先后建立了花木大世界、国际花木城、苏台花木产业园,线上交易的活跃带动了线下市场的发展。
2.2完善了花木网络营销经营模式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沭阳县农产品网络经营模式日趋多元化,目前主要有B2B、B2C、C2B、C2C四类,B2B、B2C主要以沭阳县坤艺园林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马飞等人创建的“苗木汇”网络营销经营平台为主,实现营销主体、网络平台、产品输送一体化,通过建立自己的苗木基地向企业和个人提供绿化苗木、大小盆景等产品。C2B、C2C则是沭阳县农产品网络营销的主要力量,经营主体利用淘宝、阿里巴巴、天猫等网络平台销售各类农产品,经营的产品多半靠自己生产,但也有许多特色产品从当地、山东、广东及养殖户和生产厂家采购而来,形成了“买全国、卖全国”的格局。
2.3带动了农产品物流产业的发展壮大
在互联网的催化下,农产品的物流模式也在发生嬗变,以电子商务为主要形式的新型流通模式快速崛起,在流通主体、组织方式、上下游影响等方面都呈现了积极的创新和变化。各类生产者直接对接电子商务平台,沭阳的农户和家庭农场、合作社、种养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正踊跃变身网商,在广阔的市场前景下,他们的议价能力变得越来越强。据了解,沭阳的快递价格在华东地区价格最低、效率最高,江浙沪三地一般次日即可送达,在不超重的情况下,一般的快递费用通常不超过5元,这主要得益于沭阳农产品的销售量特别巨大,形成了明显的规模效应,而且全国知名的物流企业在沭阳都建立了分公司。
2.4直接促进了农民就业增收
沭阳县花木网络销售的快速崛起,激起了创业就业的热潮,带动了农民就业、物流运输、餐饮业,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社会效益巨大。据不完全统计,全县1.2万家网店,平均每个网店用工5人,大的网店用工都在10人以上,按每人每天收入100元测算,仅此一项,至少给农民带来20亿元的收入。同时,物流运输业随之兴旺,圆通、申通、中通、快捷、天天、汇通等20多家物流公司在新河、颜集、庙头等乡镇建立了物流中转站,按照物流成本占交易额15%计算,全县农产品网络销售产生的物流费用约6亿多元。不仅如此,花木网络营销的关联配套产品销售也十分火爆,在新河、颜集等乡镇,花盆、托盘等附属产品批发店随处可见,当地住宿、餐饮等产业生意人气也很旺。
2.5切实提升了农民的市场地位
通过互联网交易,农民转型为卖家,可以直接与消费者进行沟通和交易,从而极大地增强了议价权,提升了交易地位。可以说,在“互联网+”大发展之前,中国农民很少有人能够直接和消费者平等地讨价还价。部分农民虽然没有直接面对消费者,但也通过电商供应商的方式,融入了农产品电子商务的产业链,并从新型流通模式带来的扁平化中受益。从去年起,淘宝推进了特色中国项目,面向全国开展地方馆建设工作,发展原产地农产品直销模式,不仅推动了各地农产品品牌的树立,也推动建立了一批农产品电子商务运营商,强化了分销、质检、包装、冷链在内的农产品服务体系的完善,而农民是最大的受益者。
3沭阳“互联网+农业”的前景展望
3.1加快推进农村互联网基础建设
信息时代,互联网在深刻地改变人们的生活,宽带和水电气一样成了生活的必需品。因此深化“互联网+农业”首先就要解决互联网问题。与城市相比,农村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网速慢、资费高的问题由来已久,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仍然存在。沭阳应以国家正在实施“宽带中国”战略为契机,加快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为广大农民“触电上网”提供便利条件。
3.2做大做精农业产业
“互联网+农业”的基础是农业产业。据阿里零售平台统计,2014年福建省卖掉了平台上74.88%的乌龙茶,云南卖掉了平台上63.11%的普洱茶,黑龙江卖掉平台上26.87%的大米。而乌龙茶、普洱茶、大米正是上述三省的特产,并且实现了产业化规模化。因此,沭阳可借鉴其他地方好的经验做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提升产品档次、在产品品牌上做文章,发展壮大农业产业,夯实“互联网+农业”基础。
3.3提升农产品物流产业层次
当前,影响和制约“互联网+农业”的重要因素之一便是物流产业不规范、效率不高。与工业产品相比,农产品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对物流的要求很高。作为地方政府,沭阳可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引导和鼓励顺丰、圆通等物流公司加大在沭阳的投入,改善农产品物流设施设备,优化联运交通网络,增加箱式冷藏车数量,尽量减少运输农产品损耗,最大限度地缩短农产品在途时间。
3.4切实规范网络经营行为
网上营销有一定的特殊性,这也给一些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沭阳县绝大多数网络经营者守法经营,但也有极少数者不讲诚信,严重影响了沭阳电商整体形象。目前,沭阳市场监督部门已经与阿里巴巴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共享网商身份、销售等基础信息,联手打击违法行为,共同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赋予“互联网+农业”更强的生命力。
3.5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农产品电子商务范文2
>> 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模式探析 农产品电子商务在中国农产品交易中的发展研究 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探索 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的运用分析 农产品电子商务应用模式分析 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创新 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研究 农产品电子商务新模式 江西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模式 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创新研究 湖北省嘉鱼县滞销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探索 B2C平台模式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及探索 桂林市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问题及模式探索 农产品电子商务创新 走进农产品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O2O模式对农产品交易的影响及其发展建议 电子商务环境下农产品电子商务环境下农产品 重庆市北碚区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研究 长春市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正式运营 基于REAL模式的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2/01/16
4.杨宏祥,党养性.陕西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
5.赵苹,骆毅.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案例分析与启示[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1(7)
6.张胜军,路征,邓祥.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的评价及建议[J].农村经济,2011(10)
7.张可成.我国农产品品牌建设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9,41(2)
8.张庆华.垂直性B2B电子商务模式竞争策略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9(10)
农产品电子商务范文3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lectronic commerce has an important significance in the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circulation. Although many of Hunan's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the country enjoy a high reputation, but it is undeniable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e-commerce in Hunan agricultural products go in the back of the countr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commerc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Hunan Province, and puts forward some related suggestions.
Key words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Hunan; electronic commerce ; distribution channel
0 引言
电子商务是建立在网络平台基础上的一种电子商业贸易活动,在各个领域都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但是电子商务在农产品交易领域的应用研究才刚刚起步。湖南作为中国的农业大省,虽然农产品质量享誉海外,但在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方面还比较落后。农产品电子商务对于如何解决“三农”问题中“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可以发挥巨大作用。它的广泛应用将对促进农业产业发展、提高农业竞争力、实现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快农产品流通和加速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农民增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意义
(1)有利于降低流通成本,加快农产品流通速度:电子商务的运用使得流通中使用了相对较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就降低了流通成本。也因为流通环节的减少而加快了产品的流通速度,无形中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
(2)拓宽了农产品的营销道路: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使得人们将分散的、小型的农产品交易集中,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交易,促成大批量销售的形成,为农产品销售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在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克服流通的空间障碍的同时,也促进我农业的发展。
(3)有利于加强中国农业贸易与国际贸易的交流:电子商务的融入使得市场成为一个崭新的、开放的、多维的、立体的市场空间,通过信息网络的链接与交汇,整个世界形成了一个“大市场”。信息在“大市场”中流动,给各类生产要素例如技术、商品、技术等等带来了活力,并加快了各个生产要素之间的流动,进而加快了世界经济的交流与发展。
2 湖南省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目前,湖南电子商务的发展虽小有成就,但是作为一个农业大省,湖南省在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实施应用方面却未取得突破发展。湖南省涉农网站以技术服务为主,信息多以政府、协会主导。而针对于市场流通、交易服务的网站数量却较少,并且的内容多为实用科技信息,缺乏对市场供销、贮存、加工的动态分析、监测和预警预报等。
从湖南省的主要一些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化运用的情况来看,信息化运用还很不全面。目前,湖南所有的地州市都有大型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但是参加了全国性的农产品批发信息网络的还只是少数。目前建立的电子商务平台的只有长沙境内的马王堆蔬菜批发市场、红星农副产品大市场以及省粮食市场。
3 湖南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农产品期货交易市场缺乏
由于没有自己的期货交易市场,湖南的农产品企业要参与期货交易,只能以会员的身份影响市场价格的形成。对于生产期长,收益慢的农业来说,农产品期货交易有着良好的规避风险的作用。但是,湖南农产品经营户大部分对农产品期货交易了解甚少,这与农产品期货市场的缺乏有着很大的关系。
3.2 大宗农产品电子交易较少
自1999年全国首家大宗商品批发市场――广西食糖中心批发市场成立以来,我国已经逐渐形成了一个新兴的行业, 目前已经存在100家类似的电子交易市场。交易市场分布于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区域,另外,一些电子交易市场也出现在大宗商品的生产区。到目前,湖南虽然许多大宗、特色农产品全国知名,但大宗农产品电子交易市场建设这一方面却发展缓慢。因此,大宗农产品交易的指导生产功能以及价格发现功能并没有实现,大宗农产品的市场价格仍是以传统方式形成。
3.3 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较少
湖南省涉农网站以技术服务为主,只有少量市场流通交易服务网站。信息多以政府、协会主导。对于实用科技信息较多,而对于农产品供求信息、市场信息和农村经济信息的较少,对农产品的产销、储存、加工等工序的动态分析和监测预报还处于探索阶段。目前很多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站提供的供应信息简单且不全面,更新慢且不及时,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时有发生。网站的运用往往缺乏专业化,推广不够到位。
3.4 农村电子商务意识较低
据CNNIC2013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6.18亿网民民中,农业管理与农业技术人员这一群体多居我国发达城市。这种地区分布的偏向也导致地区间农业网站的专业化程度发展参差不齐。另外,就当前来看,湖南农村上网人数比例不高。湖南农村网民的数量于2013年虽达到85.4万人,但只占湖南2013年上网人数的4.41%,可以说农村地区电子商务意识还很低。可见,湖南作为我国二线城市,不管是农业网站的专业化建设以及网络普及程度都与经济发达地区相差甚远。因为农村电子商务意识的薄弱,使得农民错失了很多销售机会。
4 湖南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策略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湖南作为农产品资源丰富,农户数量众多的农业大省,需要用互联网思维理念来改变农业发展道路,吸收先进的生产、流通和营销经验,充分发挥农业大省的优势,针对本省的发展瓶颈,有重点的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
4.1 发展中介机构,促进期货交易市场的形成
建立新型中介模式是农产品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可有效地实现中介机构与期货交易市场的协同发展。湖南虽然是全国唯一的国家移动电子商务试点示范省,但由于受到缺乏期货交易市场的制约,市场价格还只能以传统的方式形成。因此,适宜的中介机构建立是关乎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中介机构的建立不必新建,只需将适合于当地农业生产的协会或经济合作组织作为中介机构,既可以相应的信息服务提供给农民,也可以对当地的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以及质量检验和相关技术培训进行监管。“农户+合作社+期货”模式中,中介机构先将内部成员的农产品集中起来,然后期货经纪公司以法人开户,直接将期货价格信息服务生产和经营决策中,并负责在在农产品期货市场上进行交易,农户则按“风险共担,盈利共享”原则,通过年底分红的形式获取中介机构的稳定收益。
4.2 强化政策的扶持,促进电子商务交易行为
政府应当鼓励引进或者组建国家、省、市级农产品电子商务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形成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推动机制。鼓励和支持电子认证、电子支付、信用信息服务等农产品电子商务配套支撑体系研究和应用项目,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税务部门可以组织建立诚信联盟,抵制农产品企业不诚信经营。建立信用评价结果公布机制,打击违法犯罪活动,降低农产品网络交易风险,保障农产品交易安全和防范网络欺诈;工商局等单位可以提高信息技术防护和交易信息安全管理水平,推进产品、安全技术与服务在交易系统中的合理运用。支持与培育数据保全、实名认证等第三方安全防护服务业态,利用工商部门、金融行业以及税务机构,推动对网络经营的综合执法,建立健全农产品电子商务信息安全保障机制。
4.3 建立电子商务网站,促进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立
目前湖南主要有湖南村村通、湖南农业信息网、特色湖南等电子商务平台,还有目前中国最大的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和商人社区――2012年成立的湖南五洲顺农产品电子交易中心,另外还有2013年成立的长沙沁坤电子商城等。虽然湖南省农业信息网站已初具规模,但是农业经营者对这些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站的利用效率并不高,亟需不断完善网站的相关配套设施以及提高网站的利用效率。
促进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立可以采用与国内知名电商、运营商对接合作的形式,建立集信息、产品交易、便民服务、网上创业于一体的农产品电子交易平台,建设电子商务产业园,启动县级运营中心、村级服务站建设。支持特色农产品流通企业创新转型,发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网上批发、零售。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借助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开辟特色农产品专区或网店,开展网上直销。
农产品电子商务范文4
黑龙江省农业产业虽然获得了长足进步,但是与农业和物流产业发达的国家或地区,甚至与国内部分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比起来,还存在不少差距。
1.1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不足
相比于农业生产的投入,对农产品的物流设施与物流技术开发等领域的投入不足,甚至认为物流运输技术对农产品运输并不重要。同时,由于省内农产品深加工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偏小,物流运输过程缺乏冷却系统的支持,使得农产品的流通发展在物流领域受到一定的限制。
1.2流通模式相对较少,流通市场有待发展
城乡批发市场与集市贸易是黑龙江省的农产品物流主要节点,目前黑龙江省大部分农产品的流通市场发育还不完善,市场管理水平相对较低。市场功能不完善,综合服务的能力有待提高。大多数市场实行的是现场交易和现金结算,网上电子交易方式和电子结算手段应用较少。缺少销售农产品的大型超市和连锁店等终端,生鲜食品的加工与配送中心也为数不多,农产品与超市对接等现代流通方式缺乏。据有关调查资料,部分农产品批发市场由于垃圾长期得不到清理,使得物流配货的车辆作业受到影响,物流作业时间被延长。部分批发市场功能较单一,产品的集散、加工、金融和电子交易相结合的现代服务模式极少。
1.3农产品信息市场有待建设
就农产品的供应链而言,位于供应链源头的农产品种植户缺乏信息意识,无法与需求者进行联系。销售渠道受到环境的约束。流通领域信息服务系统也有待完善,市场信息的传递方式还采用传统传输手段,造成产品和价格信息的传递不及时,带来信息失真被放大的效果,农产品的产销脱节现象严重。一些较大的供应点缺乏法律意识,在交易中不能保护自己的利益,这给农产品的供应带来了一定的损害。黑龙江省在信息市场方面的建设与法律体系的建设还有待加强。总之,黑龙江省农产品信息市场尚未形成统一和规范的信息市场。
2电子商务条件下的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
2.1构建高效的农产品物流体系
农产品的传统流通模式有下列几种:一是贩运型流通模式,该模式是通过农产品经纪人与农村运销队相结合的流通方式;二是加工贸易型流通模式,该模式以大型企业为主;三是市场拉动型流通模式,该模式以农产品的批发市场为主,这种模式是当前黑龙江省农产品流通的主要方式;四是采购型流通模式,该模式以连锁超市为主。以上几种流通模式的一个共同特点是,电子化程度较低,物流成本较高、流通效率低下。如果在农产品的物流流通中推广应用电子商务技术,将会使农产品的物流成本得到大幅度下降,效率得到提高,同时还能带动与农业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电子商务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兴起的,农产品的流通必将随着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而获得新的发展契机,电子商务有利于扩大农产品的交易范围,及时获取全国范围甚至是国际的需求信息,为农产品的流通开拓新渠道。而电子商务推广的基础是建设完备的物流体系,农产品的物流体系建设包括生产系统、配套设施、技术措施、政策环境、追溯系统等,这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作流程。
2.2黑龙江省电子商务条件下农产品物流体系构建的对策
(1)广泛推广农产品的电子商务流通技术。电子商务模式主要包括电子广告、网络直销、网络信息平台以及电子交易市场等内容。其中的电子交易市场的特点是操作简单,易于管理,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交易迅速快捷。黑龙江省具有丰富的地方特产农产品,但是通过电子市场进行交易的产品数量并不多,各级政府可通过构建农副产品的信息平台,将各地特色农产品的信息传播出去。通过与外省有关信息平台进行对接,把黑龙江省的特色农产品引向全国市场,甚至是走出国门。利用电子商务进行产品交易可大量减少中间环节,降低交易费用,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减少农场品的损耗。使产品信息更快地传播出去,有利于树立农产品的自主品牌。
(2)构建高附加值的农配中心。构建一条从农户到配送中心,再到零售商,最终传至消费者的物流渠道,以缩短产品的流通时间,降低流通过程中的各种费用,减少在途中的损耗。进行电子商务交易时,只需鼠标一点,交易便可完成。而农产品作为有形产品,则还需运用传统物流方式来传送。农产品的普遍特点是保质期短,运输过程易于腐烂。若经农配中心对农产品做深加工,则可延长其保质期,同时还可使产品便于储运,并使农产品获得附加值。
(3)加强第三方物流市场的培育。黑龙江省目前的第三方物流市场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尤其在农产品的物流外包方面所占比例相对较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大多数农产品的价值低且不易储存运输。而物流公司的货车在交纳通行费和燃油费后的利润所剩无几,因此,大部分农产品生产企业和种植户基本还保持自有物流的现状,造成严重的重复投入,给社会资源带来巨大浪费。所以,政府应引导农产品生产企业进行横向联合,把物流业务进行统一外包,由一家物流公司来完成物流配送,实现规模效益,这样物流企业与农产品生产企业都可最大程度降低流通费用。
(4)建立可追溯系统。目前国内存在着较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引起了消费者的忧虑。建立农产品食用安全的可追溯系统涉及到农产品的生产环节、加工环节、储运环节和销售环节等,可实行先易后难的策略,进行分步构建农产品的可追溯系统。日本在建立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时留下了可借鉴的经验,在部分具备条件的企业与部分易于构建追溯系统的产品中进行实验示范,以对全部食品行业起到推动作用,然后可将可追溯系统普及全部食品行业。
(5)普及农村互联网,加强技术下乡。黑龙江省的城市联网普及率相对较高,可农村的普及率却相对较低,原因是农民的入网费较城里高,网速也较慢,甚至网页打开都很困难。政府在农村互联网的基础建设方面应加大力度,通过减免费的方式来减轻农民上网的费用。黑龙江省的农业生产特点还是以小户型、分散化生产为主,信息化相对较低,许多农民文化程度不高,不习惯于电脑操作。因此,对农民进行信息技术培训将推行电子商务的一个关键环节,培训方式可通过技术人员或大学生下乡等方式来实现。
农产品电子商务范文5
一、农产品流通业的电子商务模式
(一)农产品流通业利用电子商务的方式农产品流通业电子商务模式就是指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各交换和运动环节中,涉及农产品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等诸多环节,与电子商务能够有机结合的形式。目前看来,农产品流通业利用电子商务的具体方式主要有这么几种,即农产品流通信息服务,农产品网络销售,农产品网络广告等。这些农产品流通业电子商务模式对于农产品来说,具有重大的发展意义与价值。[2]
(二)电子商务环境下农产品流通存在问题分析农产品主要是指农民种植或养殖的农畜产品,一般包括了没有经过加工或包装的粮食、蔬菜、肉类和水产品等,常温下保存时间不长。农产品具有几个特性,即生物本质属性,时效性较强,差异性明显,季节性强,产在农村,销往城市。正是由于这些特点,农产品在流通中也具有特殊性,即流通运输成本高,流通方式落后,流通制度不完善,批发市场地位重要,农民个体在农产品流通中作用显著,物流与商流的统一。此外,我国农产品流通业发展仍然处于初级阶段,远未达到发达国家水平,面对广阔的市场需求,农产品流通中出现了不少问题,比如说,流通主体多元化、农产品市场体系不完善;农产品运输过程中效率低、损耗大;农产品流通信息化服务薄弱、电子商务发展滞后;农产品包装质量差、缺乏品牌、附加值低;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基础薄弱;农民自身条件限制;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缺乏等。[3]
(三)电子商务环境下农产品的几种流通模式当前,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流通方式主要有两种,企业自建型或产地与企业共建型。前者由农产品销售企业或大型超市自建电子商务平台,这种模式虽然拓宽了企业销售渠道,但同时也会增加企业的成本支出负担,有时甚至会影响到企业的核心业务发展。后者属于常说的农超对接模式,它通常由农民专业合作社连同超市或者大型流通企业共建电子商务平台,这种方式虽然有利于促进农户与超市之间的合理分配,促进市场供需平衡,但是,它忽略了农产品价值的提升。[4]因此,本文认为,以上这两种电子商务农产品流通模式都具有各自的局限性。应该建立一个趋利避害的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农产品流通模式,即建立一个以加工、销售为主并充分结合电子商务平台的农产品流通模式。这种电子商务模式将针对农产品的需求差异性进行配送,将大大降低流通成本,提升农产品价值,增加农户收入,还可以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让农户获取更多有效的信息,从而促进市场供需的平衡性发展。在这种电子商务模式下,农产品流通将变得更为便捷,超市、零售商、消费者都可以通过网络选购所需农产品,配送中心也可以通过订单来制定配送计划,从而使得农产品进入到超市、零售商或消费者手中。它本质上仍然是一个农户—配送中心—消费者的流通过程,只是它的流通环节大大简化了,并在将来必然会发展成为一种主要的付款方式,并凭借自身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大大促进农产品流通与交易方式的进一步革新。
(四)电子商务环境下农产品流通模式的实施策略虽然说电子商务环境下农产品流通面临着以上各种问题,但是,最近几年,国家高度重视农产品流通产业发展,农产品相关的流通基础设施也已初具规模,这奠定了农产品流通业的发展基础。然而,我国农产品通过电子商务手段流通,有着鲜明的需求特征。诸如农产品品种繁多、物流量大;农产品配送风险大,食品安全问题突出;配送技术要求较高等。我国现有的传统的农产品供应链已无法很好地适应现代的农产品流通需求,应该积极发展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农产品流通模式。那么,以上几种电子商务流通模式的实现,到底需要哪些具体实施策略呢?1.充分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信息时代,农产品流通要运用电子商务模式,其发展与应用当然离不开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通信网络、政策法规、市场经济和组织协调等各种复杂的社会环境。它仅仅依靠农户与企业显然是不够的,必须充分发挥出政府的总体规划与全局指导作用,尤其是要制定出农产品电子商务流通平台发展的优惠政策,为农产品流通减少甚至消除很多障碍,为农产品的电子商务平台明确发展战略与法规支持,为农产品提供良好的电子商务流通环境。只有在政府的推进之下,农产品的电子商务流通平台才能够具有一定的品牌化与标准化特色,大力推行相关的电信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产品电子政务系统建设与投入等,为农产品在线品牌战略与销售策略提供坚强的政府后盾,让农产品电子商务流通平台做到有法可依。2.构建农产品电子商务流通网络。我国的农产品的生产经营,呈现出“小规模、大群体”的特点,往往表现出参与的个体与组织繁多,离散性较强,层次偏低,组织化程度远远不够。因而,本文认为应该针对农产品的这种特殊性,积极构建一个以供销社合作社为中心的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农产品流通网络,通过农民合作组织把本来较为分散的生产者和经营者有机联系起来,而且这些合作组织对农村市场与农民需求了解的更为透彻,应该是我国农村中最大的流通组织机构,应该充分发挥出它们的积极作用,建设一个农产品流通信息平台,推进农产品交易方式的根本性变革,通过供销社来采集和传播各类农产品供求信息,并集中多种网络资源,形成一个自上而下遍布农村的完整的农产品电子商务流通平台,从而为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提供广泛而有效的信息交流和数据共享。3.注重农业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和教育工作。电子商务环境下要实现农产品流通模式的根本性转变,还需要从相关人才培养方面入手。农产品的电子商务流通平台,离不开农户的参与。然而,他们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因此,针对目前这种状况,必须制定科学、可行的长期方案来教育农民,尤其要培养出具有较高文化水平,掌握一些必备技术知识,还要能够熟悉经营策略的新时期农民。这些农民应该要对电子商务和信息技术有一定的了解与把握,要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能够从网络上搜索所需的各类信息,还要能够在网络平台上进行相关的农产品交易。那么,政府就要为农民提供便利的上网条件,制定优惠政策,还引导一些大学生下乡进行电子商务的示范与推广活动,从而使得农民成为新一批电子商务人才,有利于农产品电子商务流通平台建设与发展。[5]
二、结束语
农产品电子商务范文6
[关键词]常德市;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分析
[DOI]10.13939/ki.zgsc.2016.41.123
由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改变了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例如,以电子商务为媒介的新兴交易模式,逐渐为农产品交易提供了新的渠道。农业电子商务便应运而生,它是指在农产品生产和消费活动中,充分利用电脑、手机互联网技术,使农产品买卖双方达成交易的一切活动的总称,是现代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信息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
在这种趋势下,各地区正在探索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模式,在江浙等电商发达的地区,地方生产的农产品与电子商务的结合,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以中国最大的电商平台――阿里巴巴零售平台(包括天猫商城、淘宝网、聚划算平台)为例,2014年阿里巴巴零售平台上经营农产品的卖家数量为76.21万个,完成农产品销售483.02亿元,较2013年增长69.83%,三年的平均增长率高达89.73%[1],可谓是高速发展。
而且,回顾常德市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是在政府部门主导下的一个渐进过程,具有显著的路径依赖特征,是强制性制度变迁与诱致性制度变迁相结合,但更注重强制性制度变迁方式。[2]因此,健全农产品网络流通渠道、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离不开政府的扶持。
因此,如何把握电子商务发展的势头,提升常德市农产品的销量和质量,便有了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1 常德市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优势
1.1 常德市农业发达,交通便利
常德市是农业大市,全市粮食、棉花、油料、生猪、蚕茧和水产品的总产均居湖南省之首,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棉、油、猪和鱼的生产基地。常德市九个区、县(市)中有8个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2个是商品棉基地县,5个商品鱼基地县,1个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县,1个综合农产品优质商品基地县。农产品除粮、棉、油、猪、鱼、珍珠居湖南省前列外,果、麻、糖、茶、茧、烟、牛、羊、禽、蛋、龟、鳖、膳、牛蛙以其出产多、品质优而闻名全国。[3]与此同时,常德交通便利,道路设施较为完备,有焦柳铁路与石长铁路两条铁路复线,建有桃花源机场和两个吞吐量百万吨以上的港口。
1.2 农产品品牌建设初见成效
2000年以后,常德开发出来的金健系列粮油产品、洞庭水殖系列水产品、洞庭大闸蟹、汉寿中华鳖、石门马头羊、津市张老头牛肉干、津市绿康香酥鱼、津市津兴兔肉干、津市木子腐乳、桃源大叶茶、东山秀峰茶、石门特早熟柑桔、津市甜酸头、武陵酱板鸭等大批优质农产品,已跻身国内市场,成为常德对外宣传的名片。汉寿县每年投放市场的商品鳖就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并且成为全国最大的杨树生产基地之一,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甲鱼之乡”,“中国黑杨之乡”。2001年农业部在常德市石门县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柑橘节,极大地提升了常德市柑橘的知名度。金健米业、大湖股份、万福生科更是借助品牌农产品的销售,成为常德本土的上市公司。
2 常德市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不足之处
2.1 农产品销售主要依靠传统渠道
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和政府的推动下,常德市初步形成了以龙头企业、营销大户、相关协会、农贸市场、基层组织为主体的传统流通体系。农产品流通业的发展,直接拉动了全市粮食、牲猪、水产、棉花、油料、柑橘等大宗农产品的销售,带动了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使农业整体水平明显提升,持续多年的农产品“卖难”问题得到了一定缓解。但是,全市农产品的80%依靠各级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这种传统流通渠道进行销售,使得农产品的损耗率保持着较高的水平,果蔬、肉类、水产品流通腐损率分别达到30%、18%、20%,与发达国家平均6%的流通损腐率有着较大的差距。[4]而且传统农产品流通渠道,其流通链条长,参与主体多,成本较高,既不利于生产者盈利,也不利于终端销售价格的降低。就以螺丝椒销售为例:
常德市农民出售螺丝椒到消费者的价值走向
注:数据来源为笔者调研所获得。
如上图所示,螺丝椒由农户种植出来后,通过一级批发商―二级批发商―批发市场―超市―消费者这个流通链条,最终把产品卖到需求终端。作为生产者的农民将螺丝椒以 3元/千克的单价卖给一级批发商,经过若干流通环节,到达消费者手中的价格已是 8元/千克,螺丝椒价格总共上涨了166.67%。
同时,这种农产品传统流通模式,是一次性买断交易,消费者购买农产品出现问题,也很难追究责任人,因此容易造成投机主义。
2.2 常德市信息化建设滞后
截至2014年,常德市CBDI指数为0.461,在全省14个市州之中排名并列第十,互联网宽带接入农村家庭普及率为0.17,普及率处于较低水平。[5]
同时,2015年,常德市电子商务交易额为116.5亿元,占全省比例仅2.7%,网络零售额8.6亿元,只有长沙市的1.65%,电子商务交易额在全省十四个市州中排名第六[6],全市网络零售水平较为滞后,其中农产品在网络零售产品分类中排名靠后。
综上,常德市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硬件条件还是消费环境,在全省都处于中下游水平,发展之路任重道远。
2015年湖南省各市州电子商务交易零售数据
2.3 交易主体对农产品电子商务的认识不足
由于全市农村地区的教育相对落后,造成了农民文化水平偏低,对于互联网、电子商务缺乏足够的认识,同时由于自身传统观念的局限性,和网络虚拟性的特征,使得农民对于虚拟的产品缺乏足够的信心。再次,有些落后的农村地区,农民没有条件在互联网上获得或是农产品的相关信息。关于农村电商人才建设方面,常德市无论是从思想重视程度上还是资金的投入上都是比较薄弱的,至2016年初还未相关的扶持政策,农村地区缺乏网络专业人才的维护,造成了农业信息网络数据收集、数据库建设以及更新进度缓慢。另外,现有的农产品电商在售后服务方面由于缺乏专人维护,导致客户的问题无法及时地给予解决。
3 常德市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相关对策
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有利于健全常德的市场流通体系,减少流通环节,平抑市场价格,降低农民投入成本;有利于解决农产品卖难和市民买安全农产品难的“两难”问题,促进农产品流通,利农便民,促进菜篮子与市民有效衔接;有利于转变农民的销售意识与习惯,享受信息化带来的便捷实惠。因此建议从如下几方面着手。
3.1 发展精细农业,推行农产品网络直销模式
随着城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危机的爆发,消费者对环保和食品安全意识得到了提升。中等收入及以上的人群对安全、绿色、优质的食品有需求,也有相应的消费能力,愿意花费高于平均菜价的金钱来获得满意的产品。针对这一部分的用户,可以推行农产品网络直销模式,从消费者到流通者,再到生产者,利用互联网和物联网、大数据等,指导农民生产,进入育种、栽培,实现农产品溯源,然后利用物流递送到用户手中。
目前常德较为突出的农产品网络直营商,是常德正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该公司已经实现了农产品种植、质量监控、网络销售、产品包装、运输配送的一条龙服务,其产品已经销售到北京、上海、广州、长沙等地区。
农产品网络直营,其销售模式发展得较为成熟,只要通过资本运作,便可以大规模地实行,因此建议市、县两级政府,通过义务宣传、给予补贴、税收优惠、出台相关土地政策等方式,大力扶持农产品网络直营企业,鼓励农户加入电商的销售体系之中。
3.2 发展县域农产品电商平台,打造地方消费门户网站
主打地方农特产品和旅游资源,通过开放的运营方式和地方馆运营商、地方政府、行业协会共同打造。依靠本地化综合服务商熟悉本市农特产品资源,提炼或挖掘出这些产品的优良特性和文化内涵,在政府或行业协会的支持下,协调本地农业、旅游、媒体等相关资源为农产品电商发展服务。具体可参考浙江省遂昌县打造的“麦特龙分销平台”,该平台将县域内各个合作社的优质农产品做成产品包放在分销平台商,后由县里的众多草根网商将产品包拿到网店销售,麦特龙平台则负责统一配送和物流,使遂昌农产品电子商务进入快速发展期。截至2014年,遂昌县从事农村电子商务产业的人员超过6000人,网商1500多家,其中网店协会旗下会员1300多家(占全县网商86%以上),拥有110多家网货供货商,10多家第三方服务商,网上销售额突破5.3亿元,同比增长73%;建设电子商务进万村工程村级服务网点210个;开展27期各层次培训,共计培训电子商务人才6000人次。[7]麦特龙分销平台为县域农产品销售提供了良好的销售渠道,同时为培育电商人才做出了突出贡献,其成功模式值得县级政府学习和复制。
3.3 大力扶持农产品(包括食品)专业物流企业
对于农产品电商尤其是对于销售生鲜产品的电商而言,冷链是永远无法回避的问题。打造冷链物流系统,第一要建库房,第二要采购冷藏兼冷冻的混合配送车辆,安装冷藏周转箱及恒温设备,以及末端宅配冷藏配送工具。生鲜产品一旦缺乏设备设施,质量再好的产品,送到客户那里,都会因为气温而降低品质甚至是变质。全市农产品流通主体众多,长期以来农产品流通主体处于组织分散化的经营状态。因此,要扶持培育农产品专业化第三方物流企业,特别是冷链物流企业,在税收、贷款政策上给予优惠,鼓励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投资合作等方式开展共同配送和统一配送,提供一体化的仓储、运输、包装、加工等增值服务,提高物流服务水平。同时,对于专业化的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要依据产业优势和地域特色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提升配送效率和服务质量。[8]
3.4 鼓励推行农产品预售模式
在传统农产品流通模式下,生鲜类农产品由于距离的阻隔和供应链的影响,到达消费者手中不仅价格昂贵,而且失去了最佳的新鲜味道。以销定产的C2B预售模式显示了优越性。当生鲜农产品尚未收获的时候,提前在网上售卖,收集完订单后,农民开始采摘、安排发货。这样的预售模式让产地能够按需供应配送,大大降低农产品的库存风险、生产成本和损耗。消费者由此也能够获得最新鲜、性价比最高的原产地农产品。根据天猫预售平台2015年的数据,在网络预售的生鲜农产品中,销量排名前十的分别是车厘子(樱桃)、生鸡肉、鳕鱼、大米、芒果、柚子、绿茶、奇异果、大闸蟹、榴莲。常德市特色农产品具有类似的特点,比如酱板肉食、有机甲鱼、大闸蟹、石门柑橘等可以尝试用网络预售的模式,即能提前收回农产品的投入成本,精确控制产品产量,避免价格出现过大的波动,还能够积攒口碑,为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阿里农产品电子商务白皮书[Z].2014.
[2]祁春节,蔡荣.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演进回顾及思考[J].经济纵横,2008(10):45-48.
[3]常德统计局.2014年常德市统计年鉴[R].常德:常德市统计局,2015.
[4]常德市农业委员会.常德市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发展现状[R].常德:常德市农业委员会,2015.
[5]湖南省通信管理局.湖南省各市州宽带发展水平报告(2014年度)[R].长沙:湖南省通信管理局,2014.
[6]湖南省商务厅.2015年湖南省电子商务报告[R].长沙:湖南省商务厅,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