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年习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年习俗范文1
沿着石阶路向上走去,两旁的房屋已是残垣断壁,处处散发着古老的气息。村民田建国告诉笔者,这里的古民居至今还剩有36座,其中一部分房屋已是破旧不堪了,距今天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春公宗祠
今年76岁的田久尊老爹爹是田氏后人,他带着我们来到一座据说是村里保存最完整最大的古民居――“春公宗祠”。据介绍,小溪村田家姓家谱中记载,元朝太和知县田某自江西迁至临武蓝山落户,清朝乾隆年间,其后代迁至小溪,因为这里山势巍峨,气势磅礴,乃一龙脉所在,所以一直以来田姓人丁兴盛。后来田姓先祖开枝散叶后分有了五房。“春公宗祠”是为了纪念迁居到小溪的田氏一脉的先祖春公,由田氏。五房中的其中四房修建的,建于清乾隆年间。祠内梁上挂有田氏一族历代德高望重之先辈所获彰显贤德、功绩的牌匾9块。祠内祠外雕梁画栋,做工精细,可谓远近驰名。祠内石碑上雕刻有“皇清乾隆岁次庚戌季夏月朔六上浣旦嗣孙增广庠名题之沐手书”,字迹清晰可辩,工整隽永,至今有200多年的历史。据说在民国23年的时候,“春公宗祠”发生了一场意外的大火,祠内外那些雕梁画栋、名家牌匾都烧毁了,只有乾隆年间雕刻的两块石碑尚保存完整。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春公宗祠就是民国25年,后人按照其原来的样子重建的祠堂,连牌匾也是那时候重新仿制的。而在民国时期火灾中幸存的一些老牌匾和石雕等也在“破四旧”中毁坏了。
在经过“破四旧”的摧残以及岁月的磨蚀,“春公宗祠”日渐破败。近几年,为了重现“春公宗祠”百年前的兴盛,村民再次整修了祠堂,为门窗都刷了一层红漆。窗户上的花纹也是后人请当时村里擅画的工匠模仿从前重新雕刻的。但是不仅无法神似,比起从前,形也差上一筹。对此,田久尊老人不胜唏嘘。据了解,春公宗祠原来是小溪文化娱乐中心,族人祭祖集会的场所。如今繁华落尽,只能在零零碎碎中依稀寻找到它过去的影子。
德高望重的孔彰公公“尝”粪劝弟
祠堂内正前上方挂着好几块巨大的牌匾,居正中间牌匾写着“江南遗泽”四个大字。牌匾上落满了厚厚的灰尘,字迹不再金灿灿了,但岁月的磨洗仍然掩盖不了它的苍劲有力。村民们说,如果不是那场大火,祠堂内那9块牌匾将是最有价值的文物。但是即使是仿制品,也昭显了田氏一族先祖的荣耀。梁上最右边的牌匾写着“齐眉介寿”。据田久尊老爹爹介绍,“齐眉介寿”这块牌匾是道光22年,先祖孔彰公八十一大寿时,为了表彰他的德高望重,乡亲们合力做了这样的一块牌匾送给他。
说起孔彰公,田久尊老爹爹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相传孔彰公本人没有念什么书,为了养家糊口,供弟弟念书,每日辛苦奔波劳作。但是弟弟对读书并不感兴趣。有一天,弟弟对哥哥孔彰公说自己不想念书了。孔彰公并没有立刻责备弟弟,而是问他,如果不读书他将如何立身处世。弟弟说:“不读书我还可以下地干农活啊。哥哥你干什么,我就跟着干什么!”哥哥瞧见弟弟脸上的神情很坚毅,知道不好劝,很快他便心中有了一计。于是孔彰公道:“行啊,既然你不肯念书,那你明天和我一起去挑大粪吧。”第二天,兄弟俩一前一后挑着大粪走在回家的路上。途中休息时,孔彰公对弟弟说:“我们干农活的要想知道挑的大粪质量好不好,就要亲口尝一下。”说完,便迅速握紧拳头伸进大粪里又抽出来。这时整只手沾满了粪便,他松开拳头,当着弟弟的面毫不犹豫地在手掌心舔了几口。由于整个过程速度很快,弟弟根本没看清楚就已经吓得目瞪口呆,看着臭气熏天的粪桶,怎么也不肯尝大粪。哥哥顺势规劝弟弟:“你既不肯念书,又不肯尝大粪,做农民你都当不称职,那你想干嘛?”此后,弟弟发奋图强,学有所成。他们的子孙后代也都是读书入仕为官、行医。而孔彰公的这段佳话在这一带也广为流传,加上他备受族人爱戴,后人都亲切称呼他为“孔彰公公”。
精细的雕刻为古屋增添魅力
为了让我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古居的魅力,老人又带着我们来到了村中昔日最为兴盛、后来保存最为完整的一房――村民田国海的祖屋。一路行来,古屋青砖黛瓦,飞檐翘角,有鸡冠垛、有人字垛。据说,这是以前的防火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邻家火势的蔓延。每家每户的门窗均饰以各种花纹图案雕饰,有人物的,有花鸟的,还有瑞兽,古香古色,见证了它曾经辉煌的岁月。
小年习俗范文2
消协上半年受理投诉情况分析
上半年,区消费者协会及辖区各工商所3.15工作站,积极开展工作,共受理消费者投诉138起,依法调解137起,解决率为99.3%,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57111.6元,接待来访,咨询2786人次。
从投诉类别来看,家用电子电器类33起,占投诉总量的23.9%;家用机械类2起,占投诉总量的1.4%;百货类60起,占投诉总量的43.4%;房屋及装修建材类2起,占投诉总量的1.4%;服务类38起,占投诉总量的27.5%;其他商品类投诉3起,占投诉总量的2.4%。
从投诉性质看,质量投诉104起,占投诉总量的75.4%;安全问题投诉4起,占投诉总量的2.9%;价格投诉1起,占投诉总量的0.7%;计量类投诉1起,占投诉总量的0.7%。假冒商品类投诉4起,占投诉总量的2.9%。其他投诉24起,占投诉总量的17.4%。
一、百货类投诉位居商品消费投诉首位。服装、鞋帽共投诉39起,占投诉总量的28.3%,占百货类投诉的65%,质量仍是投诉重点。服装质量投诉的一个新现象是服装干洗后出现褪色、起毛、缩水等现象后,追诉到服装销售者的现象有上升趋势,这种现象主要集中在高档服装类。另外,生产厂家生产的经过高科技处理的服装面料让消费者无法洗涤。皮鞋鞋面退色、断根、开胶等等。从而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引发诸多消费者投诉。
二、服务类投诉位居商品消费投诉第二位,洗衣类的投诉仍占服务类投诉的第一位,上半年18起,占服务类投诉47%。主要是干洗店从业人员对设备使用、服装洗涤标识的识别、洗涤工序等操作了解不够,目前突出的是高档服装洗涤后出现问题较多。再有就是干洗店收衣服时没有仔细检查或在洗衣票上没有明确标注,造成消费者的衣物出现丢失或污损,无法分清责任,产生纠纷。在餐饮或娱乐场所消费时发生的消费者身体受到伤害的投诉也有所上升,同经营者对服务员的培训不到位有很大关系。
小年习俗范文3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 青年教师 心理特征 成因 对策
一、高等职业院校青年教师心理特征(一)时代心理特征 1.开放的思想。当代青年教师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目击者,他们知识面广、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扎实,掌握有关的新学科、新技术知识,他们思维敏捷,有强于老一代的开放意识和变革愿望。
2.自主的行为。高等职业院校青年教师整体素质较高,有较强的能力。他们个体劳动的特性,使得他们独立工作意识、自主行动意识显著增强。
3.较高的期望。青年教师具有强烈的事业心,他们在工作上希望得到尊重和信任,希望起骨干作用,并取得显著成绩。
(二)年龄心理特征1.心理尚不成熟,情绪容易波动。青年教师还处于走向成熟的过渡阶段,由于缺乏工作经验和实际锻炼,教学科研工作常使他们感到压力大、困难多,再加上不能正确对待工作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满腔热情可能一下子会变得心灰意冷。 2.知识结构单一,缺乏基本训练。高校青年教师有比较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较高的外语水平,但由于他们经历的是从学校到学校的受教育过程,对于教学科研工作中出现的一些实际问题缺乏足够的认识和理解;侧重于攻读更高的学位,忽视教学科研实践性环节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三)矛盾心理特征 1.社会责任感与政治淡漠感的矛盾。从整体上看,高校青年教师有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豪迈精神,他们以社会、民族、国家大事的参与者的姿态活跃在高校校园中。 2.工作主体性与行为被动性的矛盾。青年教师已经成了高等职业院校的主体,他们也时常因为种种原因,工作消极被动,不愿意挑重担,不愿意承担更多的社会工作。
3.积极进取心与消极名利心的矛盾。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处于跨世纪的历史时期,宏伟而艰巨的目标激励他们为之奋斗,振兴中华的使命感激发了他们强烈的进取心。
4.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青年教师原有的期望与设想可能与后来的现实不符,当他们开始以教师身份接触社会时,过去的设想与行为习惯难免与现实发生矛盾,出现自我认同的混乱和行为趋向的不协调。
5.教师职业与青年人心理状态的矛盾。如果青年教师完全表现出青年人的特点,不注重教师的行为准则,或者只注重教师的形象而放弃青年人的个性,都会影响青年教师的成长。
二、高等职业院校青年教师心理特征的成因
(一)社会因素
1.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利益被充分肯定。这一方面大大增强了人们的主体意识,调动了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容易导致个人、功利、实用主义价值观的流行。
2.教育实践中的功利化倾向误导了青年教师的心理发展。长期以来,职业教育在相当程度上仅仅是培养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工具性人才,却忽视了造就全面发展的公民,这就是教育实践的功利化倾向。
(二)学校因素1.缺乏行之有效的师德评价、考核、激励机制。不少学校对待青年教师的基本态度是重使用、轻培训,重科学素质、轻人文素质,重业务能力提高、轻职业道德培养。青年教师的成长处于放任自流的无序状态。
2.思想道德教育满足不了青年教师的实际需要。大部分学校对青年教师进行的思想道德教育还停留在传统的说教上,对青年教师的内心世界和道德追求缺乏深入的研究。
3.高等职业院校对青年教师的价值导向存在偏差。在与青年教师利益密切相关的各级评优、职称评定、申报项目基金、出国选拔等规定中,过多地强化学历层次、科研成果的获奖情况、的数量和刊物的等级等,而把个人的工作态度、思想表现、教书育人作为一种可有可无的软要求。(三)自身因素1.青年教师自身经历的影响。优越的成长环境使相当一部分青年教师缺少艰苦奋斗精神,缺少吃苦耐劳的品格,意志力薄弱。另外,中学阶段过早的文、理分科造成青年教师知识结构存在缺陷,较弱的人文修养使得青年教师难以从历史、文化、社会的大视野中认识教师这一职业的地位和作用。
2.青年教师物质待遇低的影响。青年教师的工资收入极其有限,经济收入过低使他们产生一种不公平感,社会地位与物质待遇的强烈反差带来青年教师的心理失衡。处于这样的境遇,有些青年教师难免情绪化,使他们在本职工作上投入的精力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3.青年教师的心理自卑感。在人际关系上,青年教师身份低,不易被人重视,在竞争环境上论资排辈,青年教师难以脱颖而出,在生活环境上,困难多、办事难。职业理解与现实追求存在反差,奉献精神与功利意识存在反差,表现出缺乏教育事业的使命感、责任心和献身精神。
三、培养高等职业院校青年教师心理素质的对策
(一)加强思想教育工作,提高青年教师的思想认识水平 1.加强对青年教师思想教育的科学研究。只有了解了高等职业院校青年教师的心理发展特点,思想教育工作才能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只有了解青年教师真正关心哪些问题,才能真正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只有研究青年教师思想教育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才能使思想教育工作富有吸引力。
2.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教育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遵循青年教师思想认识发展的规律,重视教师的个体价值与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
3.建立高等职业院校青年教师思想教育的保障机制。提高青年教师思想教育工作者队伍的素质,对于兼职和专门从事青年教师思想教育工作的干部和工作人员,建立继续学习和不断培训的制度,提高其专业素质和从事思想教育工作的新方法。
4.坚持引导的原则。把思想政治素质的教育贯穿于日常各项工作过程中,时时给予正确的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他们把个人的成才与所在学校的奋斗目标和国家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用事业发展目标来激励青年教师;引导他们正确处理业务活动过程中的各种关系;引导他们在业务实践中努力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掌握和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引导他们在工作实践中艰苦奋斗,顽强拼搏,不断体会创业与奉献的乐趣。(二)完善教师思想道德建设机制,增强青年教师的敬业意识
建立健全教师培养培训制度。借鉴国外教师培养培训经验,建立教师培训基地,将青年教师的岗前培训和岗位轮训制度化。可以与我国现行的教师资格证制度结合起来,具体实施时,可以根据青年教师所在学科的不同特点,制定相应的培训内容和培训计划。(三)为青年教师成才创造条件,优化环境
从物质环境、文化环境到人际心理环境,都对个人的成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学校应当努力为青年教师创造良好条件,以促进其迅速成才。青年教师知识面广,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扎实,思想开放,思维敏锐,独立性强,成才欲望强,自我期望高。对此,我们必须倍加爱护和鼓励。在现有条件下,不断改革人事制度、教学管理制度、工资制度、奖励制度等,形成一种有利于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同时,还要从青年教师的住房、生活、恋爱、婚姻等各个方面,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帮助其排除心理困难,让他们安心于教育事业,并专心在教学、科研工作上。
参考文献
小年习俗范文4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化疗栓塞;生存期;回归分析
[中图分类号] R73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6)32-0026-04
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 HCC(肝细胞癌)患者,TACE已成为目前公认的标准姑息性治疗方法,能够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期[1]。采用 TACE治疗 HCC,其适应证的选择是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在此方面,国内外学者作了大量的探究,尤以3~6个月、1年、2年、3年、5年作为存活长和短的时间比对点,而以生存期少于1年及大于3年这两个时间界限分析和研究与之相关影响因素的较为少见,且由于侧重点及选择的参数不同,结果不尽相同。因此,本研究分别选取肝癌TACE术后按生存期小于1年及大于3年的衫嗷颊叩淖柿闲型臣蒲Х治觯以期为原发性肝癌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及估计介入治疗预后提供补充和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月~2014年1月在福州总医院及福州市第二医院肝胆内科治疗的、资料完整的TACE治疗后存活6~12个月(1组)及存活大于36个月(2组)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各60例。1组中男48例、女12例,平均年龄(53.9±5.8)岁。2组中男41例、女19例,平均年龄(48.9±6.2)岁。术前行CT增强检查明确病因、肿瘤形态、大小、数目、有无门静脉癌栓、有无假包膜、Child-Pugh分级、BCLC临床分期、AFP(甲胎蛋白)水平及治疗后碘油沉积情况等。入选的患者排除合并严重的心、肾功能障碍及肝外转移者,均未行手术切除或局部消融治疗,无大量腹水、恶病质者;无癌栓完全阻塞门静脉主干以及严重凝血功能障碍等。
1.2 方法
120例患者均符合2011年卫生部下发的原发性肝癌诊治指南的适应证及无相应禁忌证[2],行肝动脉造影及TACE术[3]。依据患者体表面积,按肿瘤大小及肝功能等情况确定药物用量,包括卡铂、顺铂或奥沙利铂、5-氟尿嘧啶、表阿霉素、丝裂霉素C[4]等。选用超液化碘油和明胶海绵栓塞剂,药物剂量按肿瘤大小、分布及肝功能情况决定。术后常规保肝、输液水化及病因治疗等处理。TACE术后1个月影像学(CT/MRI/B超)复查了解肿瘤缩小率、碘油沉积率等。
1.3 观察指标
所选患者均通过门诊或电话进行随访,详细了解治疗指标情况、生存时间状况、死亡原因。以生存期分类分析TACE术后各相关影响因素。
1.4 统计学方法
分别搜集1组、2组共120例17项可能与预后相关的观察指标进行量化。采用SPSS 13.0版统计分析软件,确定各因素相应的变量并数量化,见表1。进行单因素方差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采用Log-rank、Mann-Whiteney检验方法检验,P
2 结果
2.1 单因素方差分析
对比分析1组、2组的各观察指标与存活期关系(表2、3)。从两组的数据上看,患者性别、血供、主瘤直径、动静脉瘘与TACE术后生存期无明显相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1组显示血清AFP状态、肿瘤数目、年龄、治疗次数、BCLC临床分期、有无假包膜、癌灶类型、门静脉癌栓、肿瘤碘油沉积率、Child Pugh分级与TACE术后生存期显著相关(P均
2.2 Cox比例风险模型回归分析
将两组单变量分别引入Cox模型,按照其作用强度得出影响肝癌患者TACE术后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依次为Child-Pugh分级、术后碘油沉积率、门静脉癌栓, BCLC临床分期,见表3。
3 讨论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从各个角度研究、报道TACE治疗可影响肝癌患者的中短期生存时间因素[5],但可能因患者的选择、肿瘤生物学行为及治疗方法等不同,众多研究对于影响肝癌患者TACE治疗预后和生存期的因素尚未达成一致。如Richard等[6]研究显示局限型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优于弥漫型肝癌的预后;HUANG等[7]报道通过随机对照研究显示肿瘤个数、肿瘤大小、肾功能及女性性别是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的独立预后因素。本研究以6~12个月及36个月以上存活期两组TACE治疗患者作为对比研究对象,通过Cox回归方法分析各影响预后因素,为肝癌TACE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有效的依据,具有现实意义。
3.1我蛩胤治隽阶椴煌影响因素的意义
6~12个月以内、36个月以上存活期的两组TACE治疗患者的预后有着一定的异质性,这是肿瘤生物行为与机体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单因素分析,两组数据共同显示治疗次数、BCLC临床分期、AFP状态、有无假包膜、癌灶类型、门静脉癌栓、Child Pugh分级、肿瘤碘油沉积率共8项因素与TACE术后生存期显著相关(P均
3.2 多因素分析结果的启示
Child-Pugh分级是目前较为常用的评估肝脏储备功能的方法,其反映了肝硬化肝细胞损害的程度[11]。肝脏是机体代谢的重要脏器,许多凝血因子、蛋白质等在此合成,学界普遍认为Child-Pugh分级越高表示肝功能损害越重,预后越差[12]。比较本研究的1组、2组的数据,可见Child-Pugh分级不同与生存期确有显著差异(P
肝动脉被注入碘油后随血流冲刷成小油滴到达肿瘤的血窦、小血管或肿瘤细胞核、细胞浆内,起到末梢栓塞作用。1组、2组的碘油沉积率是按照小于30%、30%~70%和大于70%三档进行的统计分析,显示沉积率越高,TACE预后越好,生存期愈长。其直接显现机制是:新生肿瘤区域血供丰富,但血管结构发展不完善,由于碘油的油性颗粒不易被冲散,虹吸效应形成碘油向肿瘤区集聚、密实,从而使肿瘤不断坏死,因此,碘油沉积率是肝癌TACE术后影响生存期的独立保护性因素。
1组、2组患者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门静脉癌栓是影响TACE术后生存期的主要因素之一。本研究的门静脉癌栓按无门静脉癌栓、分支癌栓、主干癌栓三类进行单独统计分析,1组(生存期6~12个月以内)的主干癌栓、分支癌栓、无门脉癌栓分别占54%、32%、13%;2组(生存期36个月以上)的主干癌栓、分支癌栓、无门脉癌栓分别占11.3%、41.7%、47%。可见,无门静脉癌栓患者中位生存期明显高于有静脉癌栓患者。医疗实践中发现,常见的癌栓可致下腔静脉阻塞或由下腔静脉侵入右心房,造成严重的下肢凹陷性浮肿或引起心力衰竭、心力失常,再发展演进导致猝死;癌栓也可致脾在短期内迅速膨大,从而反过来又促进肝癌的恶化;当然癌栓又可以由门静脉高压引起严重腹水。因此,门静脉癌栓是肝癌TACE术后生存期影响的独立危险性因素。
BCLC临床分期由Liovet提出经美国肝脏疾病研究协会修改的一种评估患者的患病情况,提供准确治疗方案和预测患者预后肝癌临床分期系统[13]。根据1组、2组单因素分析对比和多因素分析,显示BCLC临床等级越高,肝癌TACE术后生存期越短。当前实践中,学界对于肝功能评估多以Child-Pugh分级作为常用标准[14]。相关研究[15]认为与Child-Pugh分级相比,ICCR15(吲哚氰绿潴留率)能够更好地评估介入化疗前的肝储备功能,但由于ICCR15试剂设备要求较高、整个操作过程较为繁琐复杂,在临床中较为少用。因此,本研究中将BCLC分期与Child-Pugh分级同时列入考察指标,起到相互印证作用,说明BCLC分期是影响TACE术后生存期的独立性因素。
本研究无论从单因素分析的结果或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来看,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生存期受多个临床病理因素的影响且部分因素相互关联作用。这也提示我们并非TACE治疗可使所有的无法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受益,但Child-Pugh分级、碘油沉积率、门静脉癌栓、BCLC临床分期这四个指标可以作为我们选择治疗方案的重要考虑因素。
[参考文献]
[1] Lo CM,Ngan H,Tso WK,et al.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transarterial lipiodol cheemoembolization for unresectabl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 Hepatology,2012,35:1161-1171.
[2] 康俊杰,吴剑华,陈进春. 肝病指归[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5:213-218.
[3]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感染病学分会.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版)[J].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2011, 3(1):40-56.
[4] 李强. 肝癌临床治疗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26-134.
[5] Plequezuelo M, Marelli L, Misseri M,el al. TACE versus TAE as therapy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onma[J]. Expert REVanticancer Ther,2008,8(10):1623-1641.
[6] Richard R,Lopez Jr,Shi-Hui pan,et al. Comparison of transarteri chemoembolizafon in patients with unreseetable. Diffuse vs focal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 Arch Surg,2002,137(6):653-658.
[7] Huang YH,Wu JC,Chau GY,et al. Supportive treatment rescection and transeatheter arterial themoemhllization in re-sectabl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Oil analysis of survival in 419 patients[J]. Eur J Gastroenterol Hepatol,1999,11(3):315-321.
[8] Z群玲,高万勤. 影响原发性肝癌病人TACE治疗的预后因素[J].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09,27(6):158-159.
[9] Farinati F,Maria ND,Marafin C,et al. Unresectabl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n cirrhosis:Survival,prognostic factor and unexpected side effects after 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J]. Digest Dis SCI,1996,4(21):2232-2339.
[10] Lau WY,Leung TW,YuSC,et al. Percutaneous local ablative therapy for heatocellulr carcinoma:A review and look intio the future[J]. Ann Surg,2013,237(1):171-178.
[11] 朱倩,乔国梁,晏建军. 乙肝肝硬化相关早期肝癌切除术预后[J].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14,20(4):258-264.
[12] 戴光荣,刘文娜. 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胃镜与B超及Child-Pugh分级的相关性研究[J].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3,2(11)23-24.
[13] 孙志德,程利民,平萍等. 肝癌分期系统对手术患者预后的评估作用[J]. 预防医学杂志,2016,6(30):56-58.
[14] 孙伟,李忱瑞. 不同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对巨块型肝癌TACE治疗预后的影响[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5, 3(18):1323-1327.
小年习俗范文5
关键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内涵界定;构成要素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2)03-0030-07
收稿日期:2012-02-19
作者简介:董泽芳(1945-),男,湖北红安人,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学、教育社会学研究 。一、重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及其概念的研究势在必行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以及社会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传统的专才培养模式的弱点也逐渐暴露出来,大学生适应能力差、创新能力低等现象日益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许多学者在研究高等教育质量危机时也纷纷反思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提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核心。钱学森先生曾意味深长地说:“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1]。钱老的话既对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尖锐批评,又对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殷切希望。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特别强调要通过“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以及“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良好环境”等。
模式作为一种科学认识手段和思维方式,它是连接理论与实践的中介,兼有理论与指导培养实践的两种价值。任何一种活动的有效开展都有赖于构建合理的行为模式。为了培养创新人才必须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而要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必须首先明确下列问题:我们应该从哪种视角、哪个层面界定人才培养模式?它的内涵与外延是什么?人才培养模式包括哪些要素?又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它与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制度、人才培养质量有何关系?我国当前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实质性问题是什么?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究竟该如何着手等等?近年来对于上述相关问题的研究虽然不少,但总起来看,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这种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人才培养模式的理性认识与创新实践。
要很好地研究上述问题不能不从研究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与构成要素入手,因为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单位,“反映客观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2]。对于研究工作来说,界定概念可以精确研究的范围与基本内容。因而,界定某一事物的概念是我们研究该事物的逻辑起点,概念界定是否准确,直接关系到对该事物研究的成效。概念界定的核心是明确内涵与外延:内涵是否明确直接影响到对该事物构成要素的认定;外延是否明确直接影响到认识该事物的层面与范围。总之,强调对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研究既是时展的强烈呼唤,也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迫切要求;而重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研究,则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逻辑起点。
二、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界定
近年来,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引起了高等教育界的广泛重视,但仍处于理论探讨的初级阶段。学者们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视角出发,形成了不同的认识和观点。通过文献检索发现,关于人才培养模式概念的表述甚多,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一是“人才培养规范”说,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一定教育机构或教育工作者群体普遍认同和遵从的关于人才培养活动的实践规范和操作样式,是直接作用于受教育者身心的教育活动全要素的总和和全过程的总和”[3]。
二是“人才培养系统”说,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系统,至少应包括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和人才成长环境两大部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是在一定的教学组织管理下实施的,包括培养目标、专业结构、课程体系、教学制度、教学模式和日常教学管理;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是创新人才的保证,包括师资队伍、教学硬件和校园文化氛围。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培养应该是从教师到学生、从观念到制度、从软件环境到硬件环境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综合建设[4]。
三是“教育过程总和”说,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由培养目标、培养制度、培养过程、培养评价四个方面组成[5]。
四是“培养活动样式”说,认为“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指一定教育机构或教育工作者群体普遍认同和遵从的关于人才培养活动的实践规范和基本样式。它以教育目的为导向、以教育内容为依托、以教育方法为具体实现形式,是直接作用于受教育者身心的教育活动全部要素和全部过程的总和。它反映处于教育模式之下具体教学方法之上这样一个区间的教育现象,由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制度、培养评价四要素组成”[6]。
五是“教育运行方式”说,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中的某种标准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7]。
六是“目标实现方式”说,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地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8]。
七是“人才培养结构”说,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人才培养目标、制度、过程的简要组合,是为了实现一定的人才培养目标的整个管理活动的组织方式。它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人才培养目标而构建起来的人才培养结构和策略体系,是对人才培养的一种总体性表现[9]。
八是“教学活动程序”说,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教育理论指导下,在实践中形成的将教学活动诸要素联结起来的结构和实施教学的程序和方式”[10]。
九是“整体教学方式”说,认为培养模式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资源、教学管理体制、教学环境等方面按一定规律有机结合的一种整体教学方式[11]。
十是“人才培养方案”说,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人才观和教育价值观指导下形成的教育活动——人才培养方案,它是在大学理念和大学制度有机结合下才能实现的一个过程。它是基于社会外部需求和自身教育资源配置而形成的教育过程,它体现着办学者的价值判断和自我选择,它是人才成长和培养的一个过程”[12]。
从上述资料引证中可以看出,有关“人才培养模式”的界定甚多。导致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对人才培养模式概念认识存在误区:一是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不明,把人才培养模式等同于人才培养,未能突出人才培养模式只是对人才培养过程的设计与建构;二是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外延把握不准,或是过于泛化,如将人才培养模式界定为“教育活动全要素的总和和全过程的总和”、“培养目标、制度、过程的组合”等等;或是过于窄化,如将人才培养模式界定为只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方式”或“教学方式方法”;三是将培养模式与培养途径、培养条件混淆,如将人才培养模式界定为“人才培养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不仅包括培养途径,还包括诸如师资队伍、教学硬件、校园文化、学术氛围等培养条件。还有人认为,培养模式纯属方式方法问题,将人才培养模式界定为“实施教学的程序和方式”,或“一种整体教学方式”,忽视了模式既有其构建功能,也具有对教学过程一定的解释功能与对结果的预测功能。
为了更客观、更全面地界定人才培养模式,有必要从分析“模式”和“人才培养”的内涵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入手,把握这一概念。
首先,何谓“模式”?《辞海》解释:“模”有“模仿”之意,即“依照一定的榜样做出类似动作和行为的过程”。从词义学上讲,“模式”即解决问题的范式、范例。后作为一个软科学概念,是指在一定的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由若干要素构成的,具有形态构造和实践指导功能及可仿效性等特征的某种活动的理论模型与操作式样。模式既不属于内容范畴与形式范畴,也不属于目的范畴与结果范畴,而是属于一种过程范畴。因此,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对于培养过程的设计,一种对于培养过程的建构,一种对于培养过程的管理,它是关于人才培养过程质态的总体性表述”[7]。
其次,何为“人才培养”?培养人才是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人才培养必须解决七个问题:一是教育理念的提出;二是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三是人才培养对象的选择;四是人才培养主体的开发;五是人才培养途径的利用;六是人才培养过程的优化;七是人才培养的制度保障。可见,培养人才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括人才培养的理念、主体、客体、目标、途径、模式与制度七大要素。教育理念的含义是指“在什么思想指导下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它是关于教育育人的本质特征、目标价值、职能任务和活动原则等的理性认识,也是教育主体对人才培养的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教育观念。它旨在回答“人才应该是怎样的”、“人才为谁培养”,“人才应该如何培养”等问题。从哲学层面上讲,人才培养理念旨在揭示人才培养的内在逻辑、终极价值与理想追求;从操作层面上讲,人才培养理念旨在勾画人们对理想人才培养模式的系统构想,明确人才培养的程序与环节,指导人才培养的实践活动。人才培养是一个涉及到多方面的系统工程,人才培养理念也具有国家、高校与教师等多个层次。国家层面的教育理念是国家对教育育人活动的价值、功能,以及建成怎样的人才培养生态,怎样进行人才培养活动管理,包括预算投入、管理体制、领导机制等等方面的认识。国家人才培养理念是整个国家人才培养活动的“指挥棒”,对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乃至国家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高校层面的教育理念主要反映在人才培养理念,具体表现在教师观、学生观、质量观、教学观、科研观、活动观与评价观等方面,这种理念既受国家层面教育理念的制约,也受高校主体的思想认识与客观条件的影响。培养主体的含义是指“由谁来培养人才”。大学人才培养的主体是由培养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与实施者所构成的群体,学校是大学生培养活动的设计主体,院系所是大学生培养活动的组织主体,教师和导师(组)是大学生培养活动的实施主体。培养对象的含义是指“培养谁”,大学生是培养主体施加教育、教学影响,进行人才培养活动的客体。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培养主体——教育者通过教育过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习主体施加影响,在“教”的方面居于主导地位;同时,培养对象——受教育者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完成知识的内化和技能的外化与品格的升华,在“学”的方面负主要责任。由于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因此,培养对象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同时也是主体。培养对象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学习内容的选择性、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学习时间的自主性与学习过程的探索性等方面。培养目标的含义是“要培养怎样的人才”,如“通才型”或“专才型”,“学术型”或“应用型”,“守业型”或“创新型”,它是一个纯粹的目的范畴。培养途径的含义是“通过什么方式”或“借助什么载体”,如课程教学、学术活动、科学实验与社会实践等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它所强调的是认识与实践活动的载体。培养模式(亦即培养过程)的含义则是“按照什么样子”去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是一种对于培养过程的设计与建构,强调的是认识与实践活动的过程形态,如教师主体在课程教学、学术活动与实践活动中究竟采取何种形式,按照怎样的程序和进行怎样的配置等问题。培养制度的含义是“用什么制度来保障人才的培养”。人才培养制度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人才培养制度与大学的整个人才培养过程相关。从人才培养的过程看,学生通过竞争进入大学,经过学校的一系列培养,最终或者进一步深造,或者走向社会,从而形成一个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而学生成长的每一步,学校都有相应的制度系列相伴随。这个与人才培养相关的制度系列就是广义的人才培养制度,具体说来,包括招生制度、教学制度、研究制度、考试制度、就业制度等。这些制度实际上形成了一种相互递进的制度链和相互交织的制度网,并最终形成现代大学制度体系。狭义的人才培养制度与人才培养的微观过程相关,主要是指与大学教育、教学活动过程相关的重要规定、程序及其实施体系。其核心有专业与课程设置制度、选课制度、学分制度、导师制度、实习制度、分流制度、日常教学管理制度等。人才培养制度是从理性化的角度表达培养主体与培养对象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是对整个人才培养活动的一种目标引导、行为规范与资源保障机制。人才培养制度在大学制度中处于核心地位。
其三,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系统中最重要的要素系统。人才培养模式与人才培养密切相关,但人才培养模式与人才培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人才培养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人才培养的理念、主体、客体、目标、途径、模式(过程)与制度七大要素。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同时对上述七大要素进行合理开发与重组,包括进一步更新教育理念、进一步提高培养主体的工作效能、进一步调动培养客体的学习主动性、进一步明确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丰富培养途径、进一步改革培养制度与优化培养条件等。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指对于培养过程的设计与建构,亦即教育主体关于专业与课程设置的选择、教学活动的结构与程序的考虑,以及在教学组织与管理形式的确定等方面的思考与安排。从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来看,在人才培养的系统工程中,培养主体与培养客体是相对稳定的要素,培养理念的更新渐成公识,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已经明确,培养途径的选择难度相对较小,而难度最大的是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培养制度的改革。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系统中最复杂、最富于变化、最有活力、也是最重要的要素系统。培养过程中专业与课程的设计是否科学,教学制度的制订是否合理,教学的组织形式是否有效,教学的管理是否人道,这才是它所关心的领域,也是它区别于其它人才培养概念的本质特征。
其四,人才培养模式既具有模式的一般特性,也具有自身的特点。作为一般模式,它具有构成要素的复杂性、理论与实践的中介性、实践操作的范型性与可仿效性等特征。从人才培养模式自身的特点看,主要体现在:一是目的性。人才培养是有目的的活动,这个目的就是促进人个性与社会性的和谐发展。二是主体性。人才培养是人的活动,人是整个活动的主体。充分激发和调动各个层面主体的作用是优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在要求。三是合规律性。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同时遵循三大规律,即高等教育的外适规律、个适规律与内适规律。外适规律即要求人才培养模式必须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适应;个适规律即要求人才培养模式必须与大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相适应;内适规律即要求人才培养模式必须与高等教育自身的文化、结构、功能、要素协调发展的要求相适应[13]。四是保障性。除人财物的保障外,最重要的是制度保障,包括教学制度、管理制度、考试制度与评价制度等等。五是开放性。现代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可能在高等教育系统内封闭式构建,而必须是在与经济社会发展及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互动过程中构建。六是多样性。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的多面性与多变性、大学生个性特点的丰富性与差异性,以及高等教育结构的多样性与高校办学目标追求的特色性等决定了人才培养模式选择的多样性。
综上所述,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培养主体为了实现特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和一定的培养制度保障下设计的,由若干要素构成的具有系统性、目的性、中介性、开放性、多样性与可仿效性等特征的有关人才培养过程的理论模型与操作样式。
三、人才培养模式的要素解析
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系统中一个最富于变化、最具活力的子系统,也是构成要素最复杂的子系统。人才培养模式变化实质上都是其构成要素的变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也主要是对各构成要素的革新或重组。因此,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认真解析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
1.人才培养理念。这里的人才培养理念是指中观(高校)与微观(教师)层面的教育理念,也就是培养主体关于人才培养的本质特征、目标价值、职能任务和活动原则等的理性认识,以及对人才培养的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各种具体的教育观念。如质量观、师生观、教学观、科研观、活动观与评价观等。人才培养理念旨在回答“在高校人才应该是怎样的”,“人才应该如何培养”等问题。从哲学层面上讲,人才培养理念的功能旨在揭示人才培养的内在逻辑与终极价值;从操作层面上讲,旨在指导人才培养过程,包括培养的程序与环节等的设计与构想。人才培养理念对人才培养模式其它要素的选择与确定都产生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2.专业设置模式。专业设置模式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主要是按照学科来划分的,专业设置一般可在设置口径、设置方向、设置时间、设置空间等方面进行形态变化设计。专业口径是指划分专业时所规定的主干学科或主要学科基础及业务范围的覆盖面。设置方向是指在专业口径之内是否分化专攻方向以及分化多少,以刚化或活化专业。设置时间是指专业设置的时间早晚,是一进校就定专业,还是学习到一定阶段之后再确定专业培养。设置空间是指学生的专业确定之后,还有没有游移的空间和更改的可能,是否允许学生转专业、转系、转院或跨专业、跨系、跨院学习等[14]。
3.课程设置方式。课程设置是指一定学校所选定的课程类型和课程门类在各年级的安排顺序和学时分配,以及对各类各科课程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的简要规定。课程设置必须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它是一定学校的培养目标在一定学校课程计划中的集中表现。评价课程设置主要考虑两个方面:合理的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合理的课程结构指各门课程之间的结构合理,包括开设的课程合理,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合理,各课程之间衔接有序、能使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与训练,获得某一专业所具备的知识与能力。合理的课程内容指课程的内容安排符合知识论的规律,课程的内容能够反映学科的主要知识、主要的方法论及时展的要求与前沿。由于传统知识观的影响,我国高校课程设置过于专门化;重理论轻实践;重必修轻选修;课程传授模式单一等,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课程观,使高校课程设置超越专业藩篱和时空界限,淡化专业课程,增加综合课程,并大力发展网络课程。
4.教学制度体系。教学制度体系即前述狭义的人才培养制度,它是与人才培养的微观过程紧密相关的各种规章制度及其实施的体系。其核心内容有学分制、学位制、导师制、实习制、分流制度、日常教学管理制度等。这些制度又自成一定的体系。如学分制就经历了从“自由学分制”向“限制学分制”的演进,现代学分制具体包括选课制度、课程体系、学分管理、弹性学制、导师制度、绩点制度等内容。在学位制中又包括双学位制、主辅修制、本加专制、“本硕连读”制等,可为不同状态的学生提供多条学习跑道供其选择。教学制度体系在培养模式各要素中是最为活跃的一个变量。
5.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组织形式是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组织方式及教学时间和空间的安排方式。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对学生知识的获得、智力的形成与人格的提升产生不同的影响。18世纪初起源于德国的一种名为“习明纳”的教学组织形式,重视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或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然后指导学生进行解决问题的活动。教学过程是以学生探讨为主的双向、多向的交流过程,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这种教学组织形式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以及学生增长才识、活跃课堂氛围方面的作用得到了世界的公认。我国高校传统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主要特征是强调书本知识中心、课堂中心和教师中心:教学目标重在知识灌输,课堂完全由教师主宰,教学方式主要是“满堂灌”;学生几乎处于填鸭式接受知识的被动地位,使学生学习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近年来,我国许多高校兴起的以学生“自由选题、自主探究和自由创造”为宗旨的“研究型”教学形式,注重突出学生在学习、研究和探索中的主体地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收效也日益显现。
6.教学管理模式。教学管理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管理理论指导下对教学过程进行组织管理的手段与方法。我国高校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是在国家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行政型教学管理模式。它强调按照行政法规和既定的规范程序实行教学管理,具有集中统一、有章可循、易于操作的特点,可以避免政出多门、任意行事,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起过非常积极的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其管理系统的封闭性、管理内容的统一性、计划执行的强制性与监控系统的片面性等弊端也日益暴露,与确立师生的教学主体地位、推进教学的民主化进程、培养创新型有个性的现代高素质人才的要求极不适应。为了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创新教学管理模式已势在必行。
7.隐性课程形式。课程是学生在学校所习得的一切文化的总和。课程可分为显性与隐性两类:显性课程是指有一定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有一定教材为依托的课程;隐性课程是指在学校中除正规课程之外所学习的一切东西,是学校经验中隐蔽的、无意识的或未被完全认可的那部分经验[15]。大学隐性课程具有普遍性、隐蔽性、暗示性、非计划性、无意识性、不确定性、感染性、长效性等特点。隐性课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习者的价值感和尊严感,并具有兴趣上的激发功能、认知上的导向功能、情感上的陶冶功能、意志上的磨炼功能与行为上的规范功能。学校之间的隐性课程形式的差别很大,大学的特色之一就在于其是否形成独特的高质量的隐性课程。隐性课程是内隐的,但并非是盲目的,它可以由教育主体站在教学与非教学的维度上、从规划性和自发性两方面去着意构建和营造。
8.教学评价方式。教学评价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人才培养过程及其质量与效益做出客观的判断与评价。教学评价是人才培养过程的重要一环,也是检验人才培养效果的有效形式和对师生进行激励的重要手段。教学评价涉及中观的对办学的评价和微观的对教学中教与学的评价两个层面。无论是在中观层次上还是在微观层次上,目前在教学评价上存在的问题表现在:一是在评价的范围上,重结果评价,轻过程评价;二是在评价的目的上,重鉴别、选拔与淘汰,轻反馈、矫正与调控;三是在评价的依据上,重考试的分数,轻创造性思维与实践能力;四是在评价的方法与手段上,重考试,轻其它的方法与手段。这种评价方式限制了师生的教与学的自主选择权,束缚了人的个性自由发展,更不能很好地适应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更新评价理念,促进从单一评价向多元评价发展,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对评价方式创新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 杨东平.关于“钱学森之问”的遐思[J].大学(学术版),2010(1):90-93.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404.
[3] 魏所康.培养模式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241.
[4] 朱宏.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高校教育管理,2008(3):6-11.
[5] 翟安英,石防震,成建平.对高等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及模式的再思考[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64-68.
[6] 王晋光.从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J].中国电力教育,2010(25):10-12.
[7] 龚怡祖.略论大学人才培养模式[J].高等教育研究,1998(1):43-46.
[8] 教育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教高[1998]2号文件)[Z].1998.
[9] 马国军.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1(4):19-21.
[10] 刘智运.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创新型人才[J].教学研究,2010(6):1-6.
[11] 刘红梅,张晓松.21世纪初高教人才培养模式基本原则探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2(5):589-590.
[12] 邬大光.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若干思考——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论坛”上的报告[J].白云学院学报,2010(1):5-8.
[13] 陈新忠,董泽芳.高等教育规律“三分法”探析[J].江苏高教,2008(2):20-22.
小年习俗范文6
新疆油田重油开发公司隶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是以稠油热采为主的大型采油厂,承担着克拉玛依油田六、九区共7个区块的稠油热采任务。公司现有员工1900余人,拥有各类油井3444口,生产设备2858台(套),总资产达34亿元,年生产能力150万吨。
重油开发公司自1986年成立以来,连续16年稳产百万吨以上。公司浅层稠油蒸汽驱开采已实现连续七年不递减,累积油汽比0.19,蒸汽驱开采技术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从1997年开始至今,公司实现了连续10年“安全生产重大责任零事故”目标,先后荣获了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先进采油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明单位、集团公司先进集体等30多项市局级以上荣誉称号。
2000年以来,重油开发公司提出了生产精耕细作、成本精打细算、技术精益求精、管理精雕细琢、队伍精诚团结的“五精”管理理念,连年超额完成原油生产任务,安全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生产成本得到有效控制,企业朝着健康、和谐的方向发展。
一、精细化管理的涵义
精细化管理就是落实管理责任,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它要求每一个管理者都要到位、尽职。它是社会分工精细化以及服务质量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
企业竞争的优势归根结底是管理的优势,而管理的优势是通过细节体现出来的。综合国内外经济发展的形势,我们应该看到,精细化的时代已经到来。因此,强调精细化管理的意义,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那就是“细节决定成败”。
二、实行精细化管理的背景及意义
众所周知,稠油开采难度大、技术含量高、成本控制难度大。重油公司管辖的克拉玛依六、九区油田经过近二十年的开发,油藏物性发生剧变、剩余油分布复杂,大部分油井进入了高轮次、高含水阶段,油井综合含水达85%,低效、控关井逐年增加,多条油区管网腐蚀严重、多台高压锅炉及大量的油田生产设备都已老化,生产任务逐年增加,安全管理和操作成本控制难度大。
在产量和成本的双重压力背景下,重油开发公司的“五精”精细化管理理念应运而生。
(一)精细管理为提高企业竞争实力提供了基本思路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所言形象地指出了细微的积累才能成就宏伟的事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精细管理的时代已经到来。重油公司也清醒地看到,公司的企业管理与科学化、制度化、精细化的要求还存在有一定差距,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不断探索,进一步提高管理的效率和效益,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油田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以“科学理念+人本意识+精细平台”为载体,坚定不移地走科学精细管理之路,积淀管理科学、质量为本、生产安全的科学精细管理氛围。
(二)精细管理对于企业解决执行难的问题具有很大借鉴作用
中国绝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绝不缺少各类管理制度,缺少的是对规章条款不折不扣的执行。执行难的问题,实际上就是执行不到位的问题,也是细节做不透的问题,暴露出企业的基础管理不到位,达不到科学管理的要求,因此需要在最基本的管理层面运用精细管理理念,在细节上下功夫。目前股份公司各地区分公司都正在或已经建立了QHSE管理体系,这套体系覆盖了生产的全过程,通过严密的PDCA循环运作,使安全管理实现了从状态管理向过程管理的转变,从事故管理向隐患管理的转变,从目标管理向基础管理的转变,更趋于科学化、更符合实际、更具操作性,走上了体系化、规范化的道路。但是我们也看到,习惯性违章仍然存在,可以避免的安全事故仍然时有发生,甚至在检查中发现,压力表已经坏了半个月,而记录中的读数依然照常填写。这说明,公司的基础管理工作依然存在不细、不严、不实的情况,尽管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但某些执行过程与制度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偏差。
(三)实施精细管理有助于培养员工爱岗敬业、求真务实的精神
在中国石油长期探索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和“三老四严”的工作作风,爱岗敬业、求真务实不仅是这些优良传统和作风的集中体现,也是“爱国、创业、求实、奉献”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爱岗是专注、热爱本职工作;敬业体现为对本职工作的一丝不苟、精益求精,高质量地完成工作任务;求真指的是讲究科学、实事求是;务实就是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拒绝眼高手低、拒绝心浮气躁,埋头苦干,扎扎实实地把每一项工作落到细处实处。实施精细管理,关注细节,把小事做细做透,就切实体现了爱岗敬业、求真务实的精神。同时,爱岗敬业、求真务实的精神是落实精细管理的基础和保障,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和管理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思想保障。
三、精细化管理的实践
2000年,重油开发公司九1至九5高效区块划归新港公司,重油相当于减少3000万吨油藏储量,失去半壁江山的重油司年产也由192万吨降至120万吨。按稠油递减规律,如果不拓展新的区块,重油年产两年后将跌破100万吨。重油生存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困难。公司树立科学发展观,提出精细化管理理念,企业发展要在精细管理上下功夫,把各项工作做精、做细、做扎实,用管理的威力为公司发展助力,提高找油能力、开发能力、管理能力,增强公司持续发展后劲。
(一)生产精耕细作,实现稠油生产平稳高效开发
重油公司不断深入油藏研究,把老区稳产作为工作重点。利用油藏精细描述、数值模拟研究和生产动态分析评价等技术手段,总结不同稠油区块、不同生产阶段的特征和规律,坚持优化方案、优化注汽、优选措施,优选井号,对油、汽井的生产方式和注采参数根据实际情况细分等级,进行优化组合、分类分治。针对不同区块、地层的不同情况,对吞吐油井按原油粘度、油层条件及动态特征进行重新细分,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对汽驱井组全面调查后重新进行分类,结合数值模拟成果,进一步深化汽驱井组分类分治工作;进一步优化重点挖潜措施及推广应用力度,选好措施采好油、选对措施多采油;对新投产区块,选择合理的开发模式,优化注采参数及配套工艺,实现高效开发。
截至2006年,重油公司油田动用面积58平方公里,动用储量10178万吨,采出程度22%,老区油量综合递减控制在9%以内。公司原油产量年年攀升,从2000年的121万吨到2006年170万吨,成为国内稠油开采技术领先、西部最大的稠油开采基地。
(二)成本精打细算,开创稠油成本控制的新模式
“稠油”是指油层温度下脱气原油粘度大于100mPa.s、相对密度大于0.92g/cm3的原油。由于稠油的粘度高、流动性能差,在原始地层条件下不能流动,只有采取对油层加热的方式,即向油层注入(260-270)℃高温高压蒸汽或热流体,如:蒸汽吞吐、蒸汽驱、注热水。稠油油藏的开采与稀油不同的是靠向地层中注入高温高压蒸汽驱动地层中的原油。因此稠油开采的投入大,成本高。
为保证每年成本指标的完成,重油公司坚持科学发展观,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不断创新预算编制方法,提高预算准确性和可操作性。规范了公司预算委员会职能及例会制度,将生产经营活动全部纳入预算委员会决策范围内。加强预算管理,执行过程中的监督、检查,确保预算刚性。坚持以“安全第一、效益优先、科学合理、以人为本”的原则,在确保“职工利益、安全、生产”费用的基础上,采取“纵横结合”的成本控制摸式,层层分解预算指标。横向上分解落实到职能科室,按项目进行总额控制,并与公司领导签订责任承包书。纵向上以单位操作费的形式将成本指标分解下达到各基层单位,并与企业签订内部生产经营合同书。形成全员有指标、全员降费用、全员创效益、全员负责任,全员参与成本控制的格局。
坚持“抓产量,保成本”;“抓能耗,降成本”;“抓管理,控成本”的成本控制思路,将成本控制贯穿于生产经营管理的事前、事中和事后。抓住能耗这一关键因素,开展科学节能和新工艺、新技术等多项节能降耗措施,优化注汽方案,有效控制了天然气能耗指标。天然气单耗从2002年的67.8立方米/吨汽下降到2005年的65.2立方米/吨汽;开源节流,节约用水,努力增加污水处理后再生水的使用量,五年来回用再生水1344.24万立方米,节约水费2365.86万元。对投资项目进行集中管理,加强项目的前期论证,优化设计、优化投资,提高效益。对重点项目进行效能监察,从立项、实施、预审、结算等过程进行严格把关,优化和控制前期投入。建立内部控制体系,不断补充和完善各项制度,切实履行好各项控制措施。
(三)技术精益求精,开创稠油开发新技术先导
重油公司认真贯彻新疆油田“大科技”思路,本着“立足应用、注重创新、超前研究、追求卓越”的原则,不断提高稠油开发技术水平,解决好影响重油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在油田开发方面,继续按照“瞄准一块,研究一块,实施一块”的原则,通过加强基础资料的研究,综合运用钻侧井、三维地震、油藏工程、动态分析等多学科和技术进行油藏精细描述和数值模拟研究,掌握油藏物性和剩余油分布规律,加快实施系统化、规模化的滚动开发工作,力争寻找大场面,为增储上产奠定基础。加强油田内部难采储量开发研究,积极开展实用新型配套工艺技术,加大特超稠油开采攻关,扩大现场试验规模,力争在超稠油经济开采技术上取得实质性突破,为公司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每年,公司都结合生产实际,积极推广采油、节能等各方面的新工艺、新技术,解决生产和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目前,重油公司稠油热采水平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四)管理精雕细琢,尽显稠油高水平管理风采
重油公司通过有效运行QHSE管理体系,构筑公司内部自我完善、可持续发展的体系管理平台。通过年度内外部审核、管理评审,查找体系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建立和完善既符合标准要求又适合公司实际的管理体系,逐步形成管理工作的系统化、程序化、具体化。
狠抓工作质量。无论是机关与基层、生产与行政、地质与工艺,均要作到严谨、务实、优质、高效。机关工作要突出优质服务,认真履行工作职责,真心实意地为基层解决问题与困难,充分发挥其管理的中枢作用;基层生产单位要把工作着力点放在真抓实干上,整合人力、物资、技术、管理、资金等诸多资源,优质高效地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生产经营业绩指标;生产管理部门要充分发挥其组织协调作用,及时下达企业的管理信息,反馈生产经营运行状况,有效解决基层、现场出现的问题及突况;行政部门要突出保障功能的发挥,以有效的活动和工作组织方式为载体,调动党团员和员工的积极性,不断提升工作质量;地质工艺部门要把工作质量的着眼点放在不断提高方案的设计水平和有效性上,充分发挥企业技术保障支撑部门的作用,并逐步向地质工艺一体化目标迈进。
(五)队伍精诚团结,创建稠油和谐企业文化
结合油田企业的实际,重油公司采取“以人为本,树立阳光心态”的管理模式:其一,通过建立技能培训机制,使员工实现自我完善与发展,不仅提高了员工的技术素质,为企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技能支撑;其二,公司通过职代会等方式与员工面对面地交流、心贴心地沟通,在管理者与员工中形成良好的互动平台,营造员工与管理者之间的融洽关系;其三,企业通过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潜能。每年组织开展以“降低经营成本、保证技术质量、组织难点攻关”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适时适度的激励、奖励,使员工心理产生一种被尊重感和自我价值实现的自豪感,与管理者产生思想共鸣,形成为企业目标同舟共济的默契;其四,按照新疆油田“努力为职工创造一个好环境,炼就一个好身体,保持一个好心情”的“三好”目标要求,广泛开展送温暖活动、全民健身活动,形成员工自强自立、昂扬向上、团结进取的精神风貌。
重油开发公司自2000年实行精细化管理以来,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0178万吨,可采储量2478万吨;累计完成原油产量977万吨。2001年,建成了全国陆上石油最大的稠油污水处理系统――六・九区污水处理站,日处理量4万方,污水处理能力满足了油田生产需要,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05年,重油公司荣获了“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四、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启示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日渐彰显,中国企业必将走向世界,去直接面向国际市场的竞争与挑战,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现代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就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企业管理最根本的核心是对人的管理。因此,企业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中石油作为国外上市公司更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