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经验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管理经验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管理经验

管理经验范文1

在煤矿工作过的人大都听过这么一句话,“出炭不出炭关键看机电”,从这么一句流传的老话我们就不难看出机电管理工作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重要地位,设备管理则是机电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样我们就不难看出设备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为了提高大家对设备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下面我举两个发生在我们**煤矿的设备管理典型案例。案例二:今年6月份,由于管理不善造成主皮带变频调整柜损坏,导致全矿井停产三昼夜的一级非人身伤亡事故,给矿井造成了数百万元的重大经济损失。

从上面两个案例我们不难看出,设备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中是至关重要的。二、如何开展好设备管理

知道了设备管理的重要性,那么如何开展好设备管理,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谈谈。

1.选好设备是前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设备制造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同类设备有众多的生产厂家,必然存在着好坏上的差异,因此我们在购置设备时必须精挑细选,既要考虑价格实惠更要确保质量问题。下面以我们**煤矿综采设备选型为例加以说明。

我们的综采设备已经经过数个月的生产检验,我们在选型上的利弊显而已见,凡是选择国内一流厂家的设备都表现出,事故发生率低,对生产影响很少等良好状况。例如:**煤机厂的转载机、破碎机、工作面刮板机,**煤机厂的支架等;凡是选择排名靠后厂家的设备都表现出,事故发生率高,对生产影响大等不良状况。例如:**煤机厂的采煤机、兖矿大陆的皮带机、**煤机厂的乳化泵站、喷雾泵站等。通过这个例子对比,我只想说明一个观点,那就是作为一个现代化矿井,必须选择一流的生产设备,也只有选择一流的生产设备才能保证矿井安全生产的高产、高效。

2.配备足够的合格维护人员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现代化的矿井使用了许多高科技含量的设备,维护人员的配备必须改变传统的观念,那就是除了配备合格的维护工人以外,还要配备一定数量的具有高等学历的合格维护工程师,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设备正常运转,才能满足矿井安全生产的需要。而我们**煤矿的现状是合格的维护工人数量严重不足,更谈不上配备维护工程师,因此,配备合格的维护工人和维护工程师是我们今后一定要解决好的问题。

3.抓好设备现场管理是设备管理的核心

我从事机电管理工作已有近20年的历史,我的观点是抓好设备现场管理是设备管理的核心。抓设备现场管理应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1)建立完善的巡回检查制度,责任落实到人

煤矿有许多种生产设备,我们必须针对每台设备建立完善的巡回检查制度,并把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及时发现设备存在的问题,也就是我经常说的靠巡回检查制度发现管理问题。

(2)建立完善的维护保养制度,责任落实到人

每台设备都有每台设备的维护保养要求,我们必须针对每台设备制订完善的维护保养制度,并把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也就是我经常说的靠维护保养制度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3)建立完善的计划检修制度

管理经验范文2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对班集体的最大尊重应该是对其最严格的管理和要求。不能因为要尊重学生就不教育约束学生,甚至是放纵、纵容学生。

我在班集体成立之初,就多方面、多角度地深入调查研究,制订出有实际效用的、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班级规章制度》。

在制订时,我结合《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小学生守则》,以及“雏鹰争章”中关于学生学习、生活的各项规定,听取班干部与家长代表的合理化建议。最终制定了《个人量化管理暨学习习惯、行为规范和人格塑造细则》,详细地从学习、纪律和卫生等三方面规定了学生应该遵守的要求。

然后,就是严格地按照《细则》规定遵照执行。如有违犯,即毫不留情地扣分;如有优良表现,即鼓励激发地加分。

每周班会公布一次上周分数,表扬先进,批评落后。每月合计一次分数,总分最高的前十名即为当月先进。这十位同学的先进事迹,将张贴于显着位置,供其他人学习、模仿。

2、班主任工作,要“精细”化。

刚才说的是日常常规的养成教育管理,还有一种班级事务,是班主任必须着重解决的,即“突发事件”。

突发事件具有偶然性、爆炸性和严重性的特点。往往事出偶然、出人意料,常伴有恶劣后果及不良影响,对全班学生的心理震动较大,班主任如果不能及时而正确地分析判断、迅速而合理地解决处理,只会更激化矛盾,使全班学生受到错误的舆论导向,产生更广、更大和更深层次的不良效应。

为了抑制此类事件发生的频率,降低其产生的效果和影响的程度,就需要班主任在平时的工作中尽量做到“精细化。

因为这些看似偶然的突发事件,其实都有一个酝酿、累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班主任只有细心考察、甄辨剖析、分门别类,才能发现隐匿在平凡事情中的特异问题。

在发现不正常的苗头后,要马上顺藤摸瓜,找寻根源和罪魁祸首,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釜底抽薪、切中要害;只有这样,才能把可能导致严重质变的问题“遏制在摇篮阶段”;只有这样,才不会在恶性事故暴发后杯水车薪、手忙脚乱。

3、班级管理,要时时处处体现出对学生的“关爱”。

师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是其核心,又被称为“师魂”。在班级管理之中,要从以下方面来理解:

关心学生、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能让学生都体会到教师对他的爱护、呵护则更困难。班主任对学生的爱体现在他对每一个孩子的无微不至的关怀上。教师的每个动作,包括手势、表情、眼神对学生都是无声的示范和教育。一个慈祥的微笑,一个赞许的目光,一句亲切的话语,都会在学生心中激起波纹涟漪。有人比喻师爱胜过母爱,的确,师爱比母爱更伟大,更崇高,班主任不但要用博大、深厚又无私的爱去关怀毫无血缘关系的学生,还要用爱的力量去感化学生,指、带领学生走上正确之路、成功之路和成才之路。

简单的一个“爱”字,却蕴涵着无穷的教育智慧。爱,是关心,但不是居高临下的关心,而应是感同身受的体会和尊重;爱,是倾听,但不是横加评判的倾听,而应是全然接纳的理解和忍耐;爱,是帮助,但不是大包大揽的包办,而应是关乎奉献的陪伴和鼓励;爱,是宽容,但不是毫无原则的迁就,而应是真诚剖析后的引领与契机……

4、班级管理中,要适时、适地和适人地“疏导”。

中国上古时代,洪水频发,大禹的父亲负责治理,老是采用“於堵拦截”的方法,结果导致水患愈加泛滥,还不如当初不治理的时候。等到大禹负责治理时,汲取他父亲的教训,运用“疏通导引的方法,带领民众清理淤泥,浚疏河道,这种积极主动的排洪泄洪措施终于使洪水得到了有效地控制。

班主任要从这件事中学到一些宝贵的东西,并应用到对班级的管理中去。

现在的孩子,接受新事物较快,思维灵活,在成长中得到的条件及信息量都今非昔比,天赋优禀,但是又太脆弱、太敏感、太逆反,他们太容易受到来自家庭和社会的歪风邪气的不健康影响,会产生诸如自卑、叛逆、嫉妒、孤僻、缺乏同情心和以自我为中心等不良心理问题。势单力薄的班主任,虽无力改造社会大环境,却可以借用外力、使用智慧与技巧,教会他们明辨是非曲直的能力,辅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校正其品德行为,塑造其完善、独立的人格。要谨记凡事“矫枉过正、过犹不及”,如果一味“打、压、扼、控”,则可能会给学生招致臆想不到的恶果,导致其心理挫伤、扭曲,甚至是更严重的畸形发展。

所以,对于各种有心理问题、心理疾病的学生,要“谨慎加小心,灵活加变通,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学科教学和各项教育活动中去。要用心去聆听,引导其参与活动;要了解其需求,疏导其偏颇;要用真诚融化坚冰,支持其自主领悟;要协助其成长,使之内心悦服。

5、班级管理要“整合”化。

现在什么都追求“全球化、一体化”,我认为班级管理也要“整合化、和谐化”。一个班级就是一个浓缩的社会,要想把他们“揉搓、捏挤”成一个整体,就需全体同学、全体家长和整个社会共同促进、共同进步。班主任要像久经沙场的宿将一样,与有不良品行的学生斗智斗勇、永不放弃;要像稳坐钓鱼台的姜太公一样,遇事气定神闲、宠辱不惊;要像矢志不渝的诸葛亮一样,协调好影响学生的各种力量,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作为社会各阶层的代表,家长的教育目标,其实和班主任是一致的。要与家长“心贴心”,互相信任,转变教师角色,共同参与对学生的管理教育。要在班主任、家长、学生三者之间架起一座心桥,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育氛围。要尊重家长,讲究艺术,彬彬有礼、有礼有节,针对不同类型的家长和学生情况采取不同的反馈、商讨方式。

管理经验范文3

有人认为,绩效管理是一个持续的交流过程,该过程是由员工和他们的直接主管之间达成的协议保证完成,并在协议中有关的问题提出明确的要求和规定.我认为,所谓绩效管理,就是为了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由专门的绩效管理人员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的知识、技术和方法与员工一道进行绩效计划、绩效沟通、绩效评价、绩效的诊断与提高的持续改进组织绩效的过程。

实际中如何引导员工认可绩效管理?如何主动加入绩效管理?林健安提出绩效管理由愿景引导。为正确引导员工对绩效管理的认可,我们也可引入愿景这一概念:勾画员工与企业互惠互利的愿景,使员工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挂钩。让愿景目标充斥在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岗位上的员工都应该明白:我为愿景在工作。为了愿景的实现,我应该工作什么和如何工作。这样,构成一种员工共识:在绩效管理的情况下,我的价值可以充分体现。内心认可后,员工才会乐于去实施配合绩效管理。因此,企业在推行员工绩效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应注重合理引导员工对绩效管理的认可,要求执考人与被考人之间、人力资源部和各部门努力构建一种伙伴关系,更多沟通,更多合作,只有这样才能把企业的员工绩效管理逐步推向成功。

二、打造企业绩效文化、使绩效管理文化深入员工

国内有人称“企业文化譬若水势,可载舟亦可覆舟”,可见企业文化在一个企业中所具有的无形效力。我们提倡让绩效管理融入企业文化,打造企业绩效文化、使绩效管理文化深入员工内心。打造企业绩效文化,首先,是形成以企业管理主体意识为主导、追求和实现一定企业目的的意识形态,其次,构建员工与企业共同目标、群体意识及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机构和制度。再次,是由企业和企业职工在经营生产过程和管理活动中逐渐形成的。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粘合剂,使绩效文化深入员工,使员工深刻认识到绩效文化给自身发展带来的益处,一方面可以把员工紧紧地粘合、团结在一起,使他们目的明确、协调一致。另一方面,通过良好的绩效管理,企业可以充分了解企业员工未来的打算和计划,使员工在绩效管理的基础上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为员工的发展量体裁衣,并提出建议,使员工更有归属感。

三、引导员工价值观、打通员工成长通道,绩效成绩是关健因素

现代企业管理思想认为,考核的首要目的是对管理过程的控制,并通过过程控制和考核结果的反馈,来实现员工能力的提高和企业管理的改善。为使员工明确考核的目的性,首先要正确引导员工的价值观。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下,树立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目标,绩效成绩则协助公司帮助员工实现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

企业重视员工的思想素质教育,帮助员工实现职业规划,具体的来说,通过员工亲自参与自己的绩效目标和考核指标设定,使他们明确了绩效在企业总体目标体系中的价值,增强其主人翁的责任感。在绩效推进过程中,公司根据企业实际,经常性地开展以师带徒、节能降耗、合理化建议、安全文明生产评比等多项活动,使员工们在活动中学技能、长见识、看到缺陷和不足,提高能力和绩效。管理者通过与员工全过程的沟通交流,在对员工能力诊断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的培训或因人施教,帮助其提升个人能力。绩效管理的过程成为员工提升学习力、技术力、创造力、创新力等多种能力的过程,也是获得组织与员工共同发展双赢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员工在参与的过程中自身的职业能力得到提升,个人素质得到提高。

四、员工绩效中,直接管理者的关健作用

管理者的作用毋庸置疑。在绩效考核体制下,公司如何把绩效考核系统运用到极致,引导员工遵守并参与绩效考核,使绩效考核制真正为公司发展做出贡献。需要的不仅是听话敬业的员工,更是高绩效的管理团队。优秀的管理者应该是一名称职的“教练”、指导员工不断创造新的业绩;随时随地反馈,尽快让下属知道他们做得怎样;持续不断辅导,挖掘员工潜力,使其绩效最优化并协助员工达到目标。并且具有较强的管理穿透力,所谓“管理的穿透力“是指通过管理者的部署,使下属主动完成工作的能力,实际上就是管理者对下属的真实领导力。管理的穿透力强调下属工作的主动性,强调管理者所拥有的领导力的真实性。

当管理者与员工建立起相互信赖的关系时,信赖是员工相信领导者的价值,自己努力的价值,因此他们会更投入、更积极、更加努力表现。通过绩效考核,来实现管理者与部署的相互信赖,以使团队具有合作精神,进一步促进员工绩效考核的推进。可见,管理者并非仅仅是管理者,更多的是绩效的推动者。

五、加强员工绩效的辅导、深度挖掘结果的应用

绩效管理是一个系统,拥有完善的流程,这个流程说起来很简单,第一步是绩效计划,制定绩效指标,第二步是绩效辅导,第三步是绩效考核和反馈,第四步是绩效诊断与提高。四个步骤非常清晰明了。很多企业只重视一、三四步,而忽略了绩效辅导,这恰切是最重要的一环。可以说,绩效辅导是绩效管理的生命线,绩效考核之所以失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绩效辅导这个环节没有做好。当不进行绩效辅导或者实施了不恰当的绩效辅导时,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生产力将明显下降,绩效结果也会持续下降;而当实施了持续的绩效辅导,对员工的绩效提出了建设性的改善意见的时候,员工的绩效将大幅提高。

管理经验范文4

消除制度障碍

清除限制农村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制度性限制。英国农业人口的转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中世纪,封建领主为了确保庄园拥有足够的劳动力,建立了庄园劳役制度。他们采取各种措施实行财产扣押制度、担保制度和罚金制度等,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人为地限制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另外,工业革命以前及早期的一些法律(主要是《济贫法》和《定居法》)也限制了人口的流动。在农奴制、劳役制度崩溃后,特别是在工业革命以后,为了满足工业对劳动力的大量需求,政府颁布和修改了一系列的法律制度,消除了限制人口流动的制度障碍。其中,1846年颁布的《贫民迁移法(修正案)》使一些贫民不再被遣返原籍。1865年通过的《联盟负担法》,扩大了救济贫民的区域范围和贫民居住地范围,使限制定居地不再可能。这些约束性制度因素消除之后,保证了农民自由迁徙的权利,大大促进了劳动力的转移和城市化进程。

社会保障覆盖全民

建立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19世纪,大量德国农民进入城市,成为产业工人。随后,周期性经济危机爆发,大量工人失业,为了解决这一社会问题,德国城市中出现自发援助和照料穷人的活动,以使穷人得到最低生活保障。1855年《穷人权利法规》生效,该法规要求每个地区对贫困居民实行生活补助。到俾斯麦统一德国之后,德国的社会名流意识到解决劳工问题,政府出面提供社会福利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它的重要职能。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福利制度的覆盖面不断扩大,30%的男性公民、12%的女性公民享有医疗保险。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德国社会福利制度进一步扩大到农民和女性人员中。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开始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迅速推广则是在二战后的经济高速增长期。1960年之后,日本开始提出“全民皆保险”口号,把社会保障推广到所有劳动者及其家庭。

普及职业技能教育

提高劳动者就业技能的培训政策。德国政府在普及教育,提高居民文化水平上的做法也值得我们学习。当时,德国大批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后,成年人的职业教育与对儿童的义务教育,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社会问题。德国首先通过多渠道发展义务教育。《德国童工法》明文规定,6~14岁的青少年必须接受最基本的义务教育,然后才能进工厂就业。其次是创办职业学校,发展职业教育。德国的职业教育历史悠久,早在工业化以前就已迅速发展。随着大量民工进城,职业教育的普及和发展变得更为迫切,因为转移到城市中的大量农村劳动力,由于贫困,受的教育少,文化水平低,无法满足城市用工要求。为了适应现代工业生产和服务业的需要,德国各大企业都十分注重职业培训,加强对徒工的技术学习与训练。德国在解决由于人口流动带来的问题进程中,高度重视少年儿童的基础义务教育和普及成人教育,重视成人职业培训,对提高全民科学技术和文化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

制度兼顾劳资双方

管理经验范文5

关键词:护理;素质;护士长;管理经验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430-01

随着“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的开展,为了适应医学科学发展的需要,迫切要求护士长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崇高的道德水准,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有熟练的技术操作,要思想敏捷,具有良好的自制能力和人际关系的交往能力。

护理管理学既属于护理学,又属于管理学的分支学科范围。护理管理是一种行为过程,是护理管理者为了实现管理目标,采用一定的组织形式和方法,指挥、协调和控制被管理者完成预定护理目标的一种活动过程。管理者、被管理者和作用对象构成管理活动的三要素,其中管理者是活动的主体,护士长即为科室和病房护理管理的主体,如何提高护士长的素质和管理能力,改善护理质量是摆在当前医院管理者面前的重要课题。作者参考有关文献结合多年担任护士长的工作经验就护士长应具备的素质、提高护士长素质的途径和方法、护理管理中应注意的技巧探讨如下。

1 护士长应具备的素质

1.1 有崇高的思想境界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要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关心群众疾苦,把“解除病人的痛苦”作为自己最大的愿望,一切要忠实于病人的利益,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具有高度的同情心和敬业奉献精神,对待病人一视同仁,杜绝贪欲厌恶之心,做到自尊、自爱、自强、自重。

1.2 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熟练的技术操作:作为护士长应该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并精通本专业知识,了解本专业的新进展,成为学科带头人,练就精湛的技术,做执行各种操作规程的模范,取得护士在专业知识和护理操作技能方面对护士长的佩服,要善于学习和掌握应用于临床的一系列新的检查、诊断、治疗和护理方法以及新的医疗护理技术的应用。并带领全科加强护理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

1.3 当好护患代言人:护士长首先要关心、爱护、尊重、理解护士,对自己的下属要以诚相待,做护士的知心人,尽量满足下属护理人员的群体利益,代表护理人员与行政后勤部门协商为护理人员争取权益。其次护士长要代表患者的利益,反映患者的要求,与有关人员联系和沟通,为患者解决困难,尽量满足他们的需求。

1.4 要有公关意识,善于处理各种人际关系:护士长既是护理指挥系统的中层骨干力量,又是沟通上下的桥梁,医院护理指挥系统的计划决策均要通过护士长带领护士去贯彻实施,所以护士长要团结在护理部周围,主动争取得到护理部的支持,对护理部下达的各项任务,应结合科室的具体情况进行有效的落实,并及时反馈科室信息及病人的要求,参与修订护理计划。

2 提高护士长素质的途径和方法

2.1 强化培训,增强管理能力:护理管理具有独立性、综合性、科学性和艺术性,可分为护理行政管理、护理业务管理、护理教育管理三部分。实践证明,单凭经验管理是不能适应护理管理发展的,学习是提高素质的主要途径,护士长应以学习护理管理知识及护理专业知识为重点。可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即邀请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护理专家、护士长讲学,进行现身说法,解决护士长在实际工作中碰到的问题和派出去参观学习、参加学术会议、进修等。

2.2 实行护士长任期目标责任制:护士长在任职期间要根据医院、护理部的工作总目标,结合科室工作、护理人员结构、素质等方面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定期对护土长的任职进行考核,了解护士长履行职责、工作质量及管理水平情况,充分发挥护士长的职能作用。采取年度护士长述职,综合科室工作质量达标等管理项目和个人德、能、勤、绩的实际考核,进行本科及全院范围内民主测评,医院考核组进行综合分析,对照考核标准逐个做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的结论,提交院领导审议,从而促使护士长在竞争中思考变革,提高自我,增强护士长队伍的活力。

3 护理管理技巧

3.1 作风民主,宽宏待人:护士长要广泛听取医护人员的意见,及时纠正工作中的失误和偏差;让护士参与病房管理,以增强她们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感。宽宏是在一定质、量、度范围内,不怕她们工作和生活中有缺点和错误,而是捕捉有利时机进行启示、诱导、教育。护士长的作风民主、宽宏待人,能使下属护士产生安全感,大家不必担心“穿小鞋”、“抓辫子”,心情舒畅,有利团结,增加凝聚力。

3.2 公正和公开:作为护士长一定要公正,切不可戴有色眼镜,厚此薄彼,这样最容易引起护士与护士,护士与护士长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越大,其离心力越大,护理工作质量势必受到影响。在护士长有限的权力范围内,可利用的激励资源有工资、奖金、推荐晋升、派出进修(学习)、评选先进等,充分利用这些激励资源,鼓励每位护士实现自己的理想,提高自己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同时要善于发现先进思想和事迹,进行宣传和表彰,以激发护士的工作热情。

3.3 注重护士业务水平的提高:要经常组织开展新业务、新技术的学习,以拓宽知识面。采取考试、考核、以老带新的方法。对不同年资护士,进行不同的培训。毕业1-3年的护士,主要是学好三基训练要求的基本功,巩固在校所学知识,以融会贯通。毕业4-5年的,缺什么,补什么,以自学为主,组织讲座、参加学术活动等。毕业5年以上的,除自学为主外,还应压重担,选送深造等。

3.4 重视护理质量管理:护理工作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是客观存在的,护理管理应以严格的质量控制为根本。要着眼于各要素质量,以统筹全局;具体抓环节质量,重视终末质量,进行质量的反馈控制。反馈内容包括工作的态度、效率和质量,把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并反馈给护士,肯定成绩,表扬优秀,对差的提出纠正方案,达到改进护理工作,提高质量之目的。

总之在临床工作中,通过护士长加强管理,采取预防措施,反复强化,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提高护理人员的思想素质,会让业务水平及护理质量均有明显提高,同时也密切了护患关系。因此护士长在减少护理差错,保证护理工作安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护士长应树立良好的形象去影响和带动护士努力进入角色,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参考文献

管理经验范文6

一要提高认识,增强计划的科学性

审计项目计划的编制,要努力围绕“发展、为民、和谐”的宗旨,以《审计法》为依据,以规范财经秩序、服务宏观决策、维护群众利益、促进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为目标,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谋划审计项目计划。在计划设计上,立足可持续发展,坚持“全面审计,突出重点”方针,实现长远目标与阶段性审计重点的有机统一;树立系统观念,坚持从整体出发,实现项目布局合理和审计资源的最佳组合;重视社会经济转型时期的发展变化,坚持与时俱进,适应当前审计向促进整改、服务宏观、注重效益转变的要求以及审计模式向数据式审计转变的发展趋势,实现审计方式和重点与未来有机衔接。

二要创造条件,完善审计项目库建设

为切实提高计划编制的科学性,要积极创造条件,重点建好“七个数据库”:一要建好“审计对象数据库”,将审计对象的性质、资产、人员、经营管理、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督等基本情况全部收集备案,为确定审计项目提供资料;二要建好“审计人才数据库”,将审计专业人才、管理人才和其他审计专才的基本情况全部收集备案,为合理配备审计力量提供查询;三要建好“审计项目档案数据库”,将各个行业的一些典型项目和已成功审计的项目的审计情况全部整理备案,为确定项目计划的组织实施提供参考;四要建好“审计经验数据库”,将系统内审计专家的审计技术方法、审计管理者的成功经验全部收集备案,为实施项目计划提供咨询;五要建好“审计信息数据库”,将系统外的审计技术方法、审计管理经验及单位、个人对审计工作提出的建议进行收集,并分类整理备案,为制定项目计划提供参考;六要建好“审计风险数据库”,将审计实践中查出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以及由审计部门的主观和客观因素导致审计失败的案例等情况进行分类整理备案,为制定防范措施提供重点;七要建立“审计法规数据库”,将国家、行业、部门和当地政府制定的所有关于审计的法规条例分类备案,为实施项目计划提供依据。

三要规范程序,促进审计项目计划的可行性

审计机关年度审计项目计划是对一个审计年度内审计业务活动的整体安排,是中长期审计项目规划的子计划,其编制目的是为全年实施审计活动提供依据。因此其编制程序应为:选择审计对象,调查论证立项;明确审计目的,确定审计目标;明确审计内容,提出审计重点;综合分析评估,规定风险水平;结合任务综合测量,规定完成时限;整合审计资源,配置审计力量;明确审计进度,提出措施要求等。通过上述程序后,再经“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等方式多方征求意见,做到对象明确、范围合理、目标可行、进度可控、要素完整的年度审计项目计划草案提交讨论决定。

上一篇夏令营活动

下一篇废弃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