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知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知识

小学知识范文1

一、由算术数过度到有理数

小学数学是在算术数中研究问题的,而中学数学一开始就有有理数,因此,从算术数过渡到有理数是一大转折,必须讲清楚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是引入负数的关键.这里,可以通过多举些学生熟悉的实际例子,使学生了解引入负数的必要性及负数的意义.例如,如何区别零上度和零下度这两个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呢?又如,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和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等等,在教学中可以多举一些例子,让学生了解为了区别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必须引入一种新的数――负数.

二、由数过度到代数式

从小学数学的特殊的、具体的数到中学的一般的、抽象的代数式,这是数学思维上的一次飞跃,因此,在教学时,要逐步引导学生过好这一关.

(1)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

以学生在小学学过的用字母表示数的例子,如:加法交换律a+b=b+a;乘法交换律ab=ba及一些公式如速度公式v=s/t.正方形周长、面积公式l=4a,s=a2等,说明由字母表示数能简明、扼要地表达数量之间的关系.可以更方便地研究和解决问题.

(2)加深对字母a的认识

许多学生由于对字母a表示数的意义理解不透,经常错误地认为-a一定是负数,因此,在教学上必须帮助学生理解a的含义,知道a可能是负数,而-a不一定是负数等问题.

首先让学生弄清楚符号“-”的三种作用.①运算符号,如5-3表示5减3,2-4表示2减4;②性质符号,如-1表示负1,5+(-3)表示5加上负3;③在某个数前面加上“-”号,表示该数的相反数,如-3表示3的相反数,-(-3)表示-3的相反数,-a表示a的相反数.

然后再说明a表示有理数,可以是正数,可以是负数,亦可以是零.即包括符号和数字,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理解a,-a所包含的意义.

(3)加强数学语言的训练及列代数式的训练

如:a是正数表示为a>0,a是负数表示为a< 0,某数a的2倍表示为2a等。

三、由算术解法过度到代数解法

在小学,解应用题采用算术解法,而中学需用代数解法(列方程).算术解法是把未知量放在特殊地位,设法通过已知量求出未知量;而代数解法是把所求的量与已知量放在平等的地位,找出各量之间的等量关系,建立方程而求出未知量.另外,算术解法较强调套类型,而代数解法则重视灵活运用知识,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思维方法上的一大转折.但学生开始往往习惯于用算术解法,而对用代数解法不适应,不知道如何找相等关系.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做好这方面的衔接,让学生明白有些问题用算术解法是不方使的,最好用代数解法,只要找出相等关系,用等式表示出来就列出了方程,再利用解方程的方法,就可以求出未知数的值.

四、注重预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

课前必须预习,只有通过预习,才能带着问题去听讲,提高听课效率。由于七年级学生处于半成熟半幼稚状态,进入中学后,需逐步 发展 抽象思维能力,但他们在小学听惯了详尽、细致、形象的讲解,刚一进入中学就遇到“急转弯”往往很不适应,他们虽然有求知欲和思考能力,但自学能力是较差的。七年级教材涉及数、式、方程,这些内容与小学数学中的算术数、简易方程、算术应用题等知识有关,但七年级数学内容比小学内容更为丰富,抽象,复杂,在教学方法上也不尽相同;而小学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与中学生也不尽一致,他们往往认为看书就是预习。因此,找不出要点,也不知自己有无问题,上课时只得把老师讲的内容“胡子眉毛一起抓”。显然,这样做“疲劳有余,效果不佳”。为此,在上某一新课前,应给学生介绍课型、特点及预习方法。如对概念课,一般是针对教材的重点、难点为学生编排相应预习题,让学生看书思考去找答案,达到预习的目的。

五、注重解题方法,培养数学能力

小学知识范文2

“消防”即是消除隐患,预防灾患(即预防和解决人们在生活、工作、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人为与自然、偶然灾害的总称)。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消防安全知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小学生消防安全及逃生自救常识防火应注意什么

1、不玩火。

有的同学对火感到新奇,常常背着家长和老师做玩火的游戏,这是十分危险的。玩火时,一旦火势蔓延或者留下未熄灭的火种,容易引起火灾。

2、不吸烟。

吸烟危害身体健康,又容易诱发火灾,要遵守学生守则和学校的规章制度,坚决杜绝吸烟。

3、爱护消防设施。

为了预防火灾,防止火灾事故,居民楼、公共场所都设置了消防栓、灭火器、消防沙箱等消防设施,还留有供火灾发生时人员疏散的安全通道,要自觉爱护消防设施,保证安全通道的畅通。

在家中如何注意防火

1、使用家用电器要符合安全要求,不乱拆卸,以免造成安全性能下降,引发火灾。

2、使用发热的电器(如电熨斗)要小心,不可使其引燃易燃物品。

3、电器使用完毕或人离开时,要及时关闭电源,以防电器过热而发生危险。

4、使用煤气器具要防止煤气泄露,使用完毕应关闭气源。

在学校如何注意防火

1、不带火柴、打火机等火种进入校园,也不带易燃易爆的物品进入校园。

2、实验课需要使用酒精灯和一些易燃的化学药品时,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并且严格按照操作要求去做,时刻小心谨慎,严防发生用火危险。

3、打扫卫生时,要将枯枝落叶等垃圾作深埋处理或送往垃圾场,不要采取点火烧掉的办法,更不能随意焚烧废纸等。

发生火灾,如何报警

1、火警电话的号码是119。

这个号码应当牢记,在全国任何地区,向公安消防部门报告火警的电话号码都是一样的。

2、发现火灾,可以打电话直接报警。

家中没有电话的,要尽快使用邻居、电话亭或者附近单位的电话报警。报火警时,要向消防部门讲清着火的单位或地点,讲清所处的区、路名、门牌号码或乡村地址,还要讲清是什么物品着火,火势怎样。

3、报警以后,安排人员到附近的路口等候消防车,指引通往火场的道路。

4、不能随意拨打火警电话,假报火警是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的违法行为。

遭遇火灾如何正确脱险

1、一旦身受火灾威胁,千万不要惊慌失措,要冷静地确定自己所处位置。

2、身处一楼时,如果门的周围火势不大,应迅速离开火场。

如火势较大则可以采取保护措施,用水淋湿衣服、用温湿的棉被包住头部和上身等,然后再离开火场。

3、身处高层楼房的,发现火情不要盲目打开门窗,否则有可能引火入室。

也不要盲目乱跑、更不要跳楼逃生,这样会造成不应有的伤亡。可以躲到居室里或者阳台上。紧闭门窗,隔断火路,等待救援。

5、在失火的楼房内,逃生不可使用电梯,应通过防火通道走楼梯脱险。

因为失火后电梯竖井往往成为烟火的通道。并且电梯随时可能发生故障。

6、逃生时,尽量采取保护措施,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用湿衣物包裹身体。

7、如身上衣物着火,可以迅速脱掉衣物,或者就地滚动,以身体压灭火焰,还可以想办法用水将身上的火熄灭。

8、火灾发生时,常会产生对人体有毒有害的气体,所以要预防烟毒,应尽量选择上风处停留或以湿的毛巾或口罩保护口、鼻及眼睛,避免有毒有害烟气侵害。

消防安全知识起火灾的七种原因

1、用火不慎:指人们思想麻痹大意,或者用火安全制度不健全、不落实以及不良生活习惯等造成火灾的行为。

2、电气火灾:指违反电器安装使用安全规定,或者电线老化或超负荷用电造成的火灾。

3、违章操作:指违反安全操作规定等造成火灾的行为,如焊接等。

4、放火:指蓄意造成火灾的行为。

5、烟:指乱扔烟头,或卧床吸烟引发火灾的行为。

6、玩火:指青少年儿童、玩火柴、打火机而引发火灾的行为。

7、自然原因:如雷击、地震、自燃、静电等。

除了上面提到的七种主要起火原因外,原因不明和其他原因造成的火灾所占比例也不少。并且从近几年火灾直接原因,原因不明造成的火灾呈逐年增多的趋势。

怎样预防火灾事故

火是一种自然现象。驯服的火是人类的朋友,它给人们带来光明和温暖,推动了人类的文明和社会的进步。但火如果失去控制,酿成火灾,就会给人们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据统计:2010年我国共发生火灾13.2万多起,死亡1108人,而其中有8%的火灾是因青少年玩火造成的。可见,了解掌握一些消防知识,减少和预防火灾的发生,对同学们来说是多么重要。

(1)不玩火

许多同学对火感到新奇,常常背着老师和家长做玩火的游戏。有的点火烧纸、烧柴草,在野外堆烧废轮胎、废塑料等,还有的在黑暗处烧火柴、弹火柴棍、燃放烟花炮竹,有的抽烟乱扔烟头。然而,几乎每一种玩法都具有引起火灾的危险性。同学们年纪小,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所以平时应注意做到:

1.充分认识玩火的危害性和可能带来的严重恶果,无论任何时候都不玩。

2.打火机、火柴、鞭炮等常常是诱发儿童玩火的物品,平时不要在身上携带这些东西。

3.不要吸烟,同学间要互相监督、互相提醒。

如发现有同学玩火应该立即制止,并报告老师和家长,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

(2)爱护消防设备,保持通道畅通

为预防发生重大火灾事故,防患于未然,人们在许多地方设置了消防设备。这些设备一旦被挪用或损坏,遇上火灾,人们就会束手无策。

1.不要搬动、挪用或损坏消火栓、水枪、水带、灭火器等。

2.现代化的商场、宾馆、图书馆等许多公共场所的墙上都安装有红色火警按钮,同学们千万不要随意按动它。

3.楼梯通道是发生火灾时人员脱险逃生的通道,也是抢救火场被困人员的必经之路,务必保持畅通无阻,不要在这些地方存放自行车和堆放杂物。

(3)学生宿舍内预防火灾

1、不私拉乱接电源线。

2、台灯不要靠近枕头和被褥。

3、不能在宿舍内吸烟。

4、不在蚊帐内点蜡烛看书。

5、不焚烧杂物,点蚊香应采取有效的防火措施。

6、不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7、要人走断电。

嗅到电线胶皮糊味,要及时报告,采取措施。

小学生消防安全常识 消防安全知识须知一、怎样打火警电话?

(1)火警电话打通后,应讲清楚着火单位,所在区县、街道、门牌号码等详细地址;

(2)要讲清什么东西着火,火势情况;

(3)要讲清是平房还是楼房,能讲清起火部位,燃烧物质和燃烧情况;

(4)报警人要讲清自己姓名、所在单位和电话号码;

(5)报警后要派专人在路口等候消防车的到来,指引消防车去火场的道路,以便迅速、准确到达起火地点。发现火警应及时报警,这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二、假报火警是违法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二条规定:扰乱公共秩序、妨碍公共安全,尚不够刑事处分的,要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给予处罚。以往一些假报火警者都曾分别受到行政拘留、罚款、警告等处分。

三、要力争把火灾消灭在初起阶段。

火灾初起阶段火场面积小、温度低,是便于扑救的最有利时机。在此阶段发现火灾,只要不错过时机,可以用很少的人力和灭火器材,甚至一桶水、一只灭火器,就可以扑灭火灾,火灾损失小。因此要注意扑灭初起阶段的火灾。

四、睡熟时,听到火警该怎么办?

当熟睡时,听到报警信号,许多人都慌张地把门打开,试图一下子冲出去,这种做法很危险,正确的做法是:

(1)爬到卧室的门边,用手背试一试门是否热;

(2)准备好湿毛巾;

(3)自制救生绳索,但切勿跳楼;

(4)利用自然条件作为救生滑道。

基本知识

1.燃烧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有可燃物.有助燃物.有着火源。

2.常见的火源有:明火.高温物体.火星.电火花.强光等。

3.生活中的因素引起的火灾主要包括:用火不慎.用电不慎.用油.用气不慎.吸烟不慎.玩火.燃放烟花爆竹等。

4.家庭易燃物品有:木制家具.被褥窗帘.衣物.沙发.书籍.煤气罐等等。

学校及公共场所防火常识

1.禁止学生携带烟花.爆竹.砸炮.火柴等易燃易爆物品进校。

2.实验用的易燃易爆物品,要有专门库房存放,随用随领,不要在现场存放。

3.注意经常检查电器设备的安装使用情况,用完后要切断电源。

小学知识范文3

1、学校避震。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不要回到教室去。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

2、家庭避震地震预警时间短暂,室内避震更具有现实性,而室内房屋倒塌后形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这主要是指大块倒塌体与支撑物构成的空间。室内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是炕沿下、坚固家具附近;内墙墙根、墙角;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

3、公共场所避震。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不要拥向出口,要避免拥挤,要避开人流,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注意避开吊灯等悬挂物;用书包等保护头部;等地震过去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避开玻璃门窗、玻璃橱窗或柜台;避开高大不稳或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避开广告牌、吊灯等高耸或悬挂物。

4、户外避震。就地选择开阔地避震: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不要乱跑,避开人多的地方;不要随便返回室内。避开高大建筑物或构筑物以及其他危险物。

(来源:文章屋网 )

小学知识范文4

体积和表面积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

S=

a×h÷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公式

S=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公式

S=

a×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公式

S=

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

S=(a+b)h÷2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

)×2

公式:S=(a×b+a×c+b×c)×2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公式:

S=6a²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公式:V

=

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公式:V

=

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公式:V

=

圆的周长=直径×π

公式:L=πd=2π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

公式:S=πr²

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

公式:S=ch=πdh=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

公式:S=ch+2s=ch+2πr²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公式:V=Sh

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公式:V=1/3Sh

算术

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加法结合律:a

+

b

=

b

+

a

乘法交换律:a

×

b

=

b

×

a

乘法结合律:a

×

b

×

c

=

a

×(b

×

c)

乘法分配律:a

×

b

+

a

×

c

=

a

×

b

+

c

除法的性质:a

÷

b

÷

c

=

a

÷(b

×

c)

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简便乘法: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把0前面的相乘,零不参加运算,有几个零都落下,添在积的末尾。

有余数的除法: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方程、代数与等式

等式:等号左边的数值与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方程式: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式。

一元一次方程式: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

数是一次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式。学会一元一次方程式的例法及计算。即例出代有χ的算式并计算。

代数:

代数就是用字母代替数。

代数式:用字母表示的式子叫做代数式。如:3x

=ab+c

分数

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分的数,叫做分数。

分数大小的比较: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

异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先通分然后再比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

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

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倒数的概念:1.如果两个数乘积是1,我们称一个是另一个的倒数。这两个数互为倒数。

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0除外),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带分数:把假分数写成整数和真分数的形式,叫做带分数。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数量关系计算公式

单价×数量=总价

单产量×数量=总产量

速度×时间=路程

工效×时间=工作总量

加数+加数=和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减数=差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

因数×因数=积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被除数÷除数=商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长度单位:

1公里=1千米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面积单位: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1亩=666.666平方米。

体积单位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

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

1毫升=1立方厘米

重量单位

1吨=1000千克

1千克等于1000克=1公斤=1市斤

什么叫比:两个数相除就叫做两个数的比。如:2÷5或3:6或1/3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什么叫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如3:6=9:18

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外项之积等于两内项之积。

解比例: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如3:x=9:18

正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的比值(也就是商k)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就叫做正比例关系。如:y/x=k(

k一定)或kx=y

反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就叫做反比例关系。

如:x×y

=

k(

k一定)或k

/

x

=

y

百分数

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其实,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这个小数乘以100%就行了。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把分数化成百分数,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其实,把分数化成百分数,要先把分数化成小数后,再乘以100%就行了。

把百分数化成分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要学会把小数化成分数和把分数化成小数的化法。

倍数与约数

最大公约数:几个数公有的约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约数。公因数有有限个。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最小公倍数: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公倍数有无限个。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互质数:

公约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相临的两个数一定互质。两个连续奇数一定互质。1和任何数互质。

通分:把异分母分数的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的分数,叫做通分。(通分用最小公倍数)

约分:把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公约数,分数值不变,这个过程叫约分。

最简分数:分子、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分数计算到最后,得数必须化成最简分数。

质数(素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素数)。

合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质因数:如果一个质数是某个数的因数,那么这个质数就是这个数的质因数。

分解质因数: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成的方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

倍数特征:

2的倍数的特征:各位是0,2,4,6,8。

3(或9)的倍数的特征:各个数位上的数之和是3(或9)的倍数。

5的倍数的特征:各位是0,5。

4(或25)的倍数的特征:末2位是4(或25)的倍数。

8(或125)的倍数的特征:末3位是8(或125)的倍数。

7(11或13)的倍数的特征:末3位与其余各位之差(大-小)是7(11或13)的倍数。

17(或59)的倍数的特征:末3位与其余各位3倍之差(大-小)是17(或59)的倍数。

19(或53)的倍数的特征:末3位与其余各位7倍之差(大-小)是19(或53)的倍数。

23(或29)的倍数的特征:末4位与其余各位5倍之差(大-小)是23(或29)的倍数。

倍数关系的两个数,最大公约数为较小数,最小公倍数为较大数。

互质关系的两个数,最大公约数为1,最小公倍数为乘积。

两个数分别除以他们的最大公约数,所得商互质。

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的乘积等于这两个数的乘积。

两个数的公约数一定是这两个数最大公约数的约数。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用6去除大于3的质数,结果一定是1或5。

奇数与偶数

偶数:个位是0,2,4,6,8的数。

奇数:个位不是0,2,4,6,8的数。

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奇数=偶数

奇数±偶数=奇数

偶数个偶数相加是偶数,奇数个奇数相加是奇数。

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奇数=奇数

奇数×偶数=偶数

相临两个自然数之和为奇数,相邻自然数之积为偶数。

如果乘式中有一个数为偶数,那么乘积一定是偶数。

奇数≠偶数

整除

如果c|a,

c|b,那么c|(a±b)

如果cb|a,那么b|a,

c|a

如果b|a,

c|a,且(b,c)=1,

那么bc|a

如果c|b,

b|a,

那么c|a

小数

自然数: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整数,叫做自然数。

0也是自然数。

纯小数:整数部分是零的小数叫做纯小数。

带小数:小数点前不为“0”的小数。

循环小数: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如3.

141414

不循环小数: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起,没有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不循环小数。如3.

141592654

无限循环小数: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到无限位数,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无限循环小数。如3.

141414„„

无限不循环小数: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起到无限位数,没有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无限不循环小数。如3.

141592654„„

利润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时间一般以年或月为单位,应与利率的单位相对应)

小学知识范文5

关键词:习惯;小学语文;预习;工具书;思考

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初期可塑性比较强,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显得尤其重要。吕叔湘老先生指出:“小学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让他们过分依赖教师的讲解。”因此可以说,只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学有所成。那么,要引导小学生学好语文,需要着手培养他们怎样的学习习惯?怎样培养呢?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总结以下几点。

一、课前预习,课后复习

笔者认为,三、四年级开始就应该引导小学生逐步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预习是学生课前对即将要学习的内容事先进行自学,大体把握知识脉络,找出不懂的地方,做到心中有数,以便课堂上掌握学习的主动权。预习是独立学习的尝试,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提高学习能力。笔者认为小学语文预习不是选几个生词,让学生回家查字典,而应该注意从整体把握,重在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

复习是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东西,通过反复记忆加深印象。首先,教师要注意利用课堂上的几分钟来领导学生回顾该堂课的重点和难点,帮助他们梳理知识脉络加深理解;其次,要求他们课下再阅读几遍课文继续寻找问题,反复默写生词,并用联系造句掌握其用法。我相信学生通过一次预习和两次复习,对新学的知识基本上已经理解、掌握和运用。

二、良好的书写习惯

良好的书写习惯不但有利于身体的健康发育,还有利于提高学习成绩。良好的书写习惯需要从娃娃抓起,首先,养成正确的拿笔姿势和健康的书写姿势,防止由于书写时眼睛离书太近引发近视和坐姿不正导致骨骼异形;其次,逐步规范书写要求。一到四年级的小学生要求书写时整洁准确,横平竖直;五、六年级的书写除了要规范工整、洁净整齐外,还要适当提高书写速度。一线教师要根据学生各阶段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另外,老师的板书整洁、清楚,也会给学生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三、多问、多查工具书

不懂就问,这样才能及时掌握更多的新知识。对于小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相关问题,我们应该鼓励发问。小学生好奇心强,疑问比较多,我们不要笑话他们提出的问题,而要一一做出合理的令其满意的解答,这样才能使他们养成多学、好问的好习惯并受益终生。

工具书是阅读和预习的必备工具。许多学生嫌麻烦,阅读和预习时遇到生词就地蹦过,从不主动使用工具书,这样不利于知识的及时积累,容易形成懒散的学习作风。教学实践中,我往往要求同学们无论在那里看到生字、生词都要第一时间自己动手查字典解决,并把拼音和词义包括例句整理到一个本子上,从小养成积累知识的好习惯。学生通过查阅字典,自己解决学习中的生词疑难,掌握更多知识,有利于他们养成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树立学好语文的自信心。

四、注意积累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语言的积累和运用。”积累是学生学好语文的最重要因素。为什么目前好多小学生一写作文就头痛,绞尽脑汁也写不出优秀作品来?根本原因在于学生头脑空空,没有知识积累和储存。语文字词句积累是最基础的积累,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精彩的字词要及时记录下来,也可以组织大家通过剪贴搜集学习素材,并且适时交流、相互补充。良好的积累习惯,有利于小学生丰富自己的语文知识,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五、勤做笔记,多练习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要求学生随时随地将学到的新知识及时记录在笔记本上,便于经常复习完全掌握。作为老师应该组织同学们有计划地开展一些学习活动,诱导小学生注意感受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体会温馨幸福的家庭生活,让他们从中捕捉新知识和习作素材。同学们积累的语言素材和词汇多了,写作文时就可以文如泉涌,选优而用,大大提高了写作水平。老师要尽量放宽限制,字数和体裁都不必限制,学生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喜欢什么就写什么,任他们沿着思路尽情驰骋,这样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示,才华才能得到充分施展。

总之,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是引导小学生学好语文的前提,作为小学教师我们只有通过坚持不懈地用科学的方法积极诱导和训练,才能让小学生成功掌握学好语文的妙诀,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宰者并能轻松完成学习任务。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2001-7.

[2]江平.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小学知识范文6

关键词:小学几何 空间概念 逻辑思维

小学数学几何学的教学在新课程教材中属于“空间与图形”的领域。其教学内容很丰富,主要涉及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变换,它是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在本文内容中,我们着重从小学几何与学生的空间概念的形成和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两方面进行讨论。

一、学习小学几何初步知识,可以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小学几何初步知识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教师在几何初步知识教学中就要加强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是要求学生听到某一图形的名称,就能在头脑中正确地再现出它的形象;能够独立地看懂所画出的已学过的平面及立体图形,正确掌握它们的名称;能够在各种图形或模型中,正确地找出自己所需要的图形,恰当地把它们分类。充分利用各种条件,让学生通过各种观察、实际操作等活动,获取和运用几何初步知识,并在运用过程中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我们在进行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各种条件,运用各种手段,引导学生通过对物体、模型、图形的观察、测量、拼摆、画图、制作、实验等活动,让学生获取和运用几何初步知识,并在运用几何初步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通过观察、操作、演示等感知活动,使学生初步形成几何形体的表象。要认识几何形体,必须理解几何形体的本质属性,形成正确、清晰的几何概念。几何概念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生产实践中,通过对大量的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进行高度的抽象概括后得到的。所以我们要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等感知活动,使学生形成几何形体的表象,得到正确清晰的几何概念。要认识几何形体,必须理解几何形体的本质属性,形成正确、清晰的几何概念。几何概念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生产实践中,通过对大量的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进行高度的抽象概括后得到的。所以我们要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等感知活动,使学生形成几何形体的表象,得到正确清晰的几何概念。

小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认识都基本属于表象阶段,因此,一般只描述其某些特征,不作理论性的证明,不下严格的逻辑定义。为了便于掌握教学要求,新大纲中把它们由低到高分为“直观认识”、“初步认识”、“认识”和“掌握特征”四个层次进行教学。直观认识――看到有关图形、实物或模型,能初步认识其外形,说出名称。一般来说,初步认识――较直观认识略高一些,能略知图形的一、两个简单的特征;认识(知道)――较“初步认识”又略高一些,知道图形一般特征;掌握特征――知道图形本质特征。这是认识的最高层次,但仍不要求对概念下定义。

对于几何形体的概念,不仅要借助教具的演示,而且还要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际操作和测量,来理解它的本质涵义。例如“体积”的概念,本身是抽象的、先验性的。又如教学长方形的周长时,教师把一张长方形纸的周长贴上彩色纸条后,再拉直展开成相连的4条线段(长和宽用不同的颜色区别),让学生到黑板前实际测量后列出不同的算式计算,让学生思考:一个长方形有几条长和几条宽?怎样计算周长比较方便?从而使学生获得长方形“周长”的表象,并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接着,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测量某些实物的长和宽,计算出它们的周长,如教室中的玻璃窗、数学课本的封面、桌面等。

二、学习小学几何知识,有利于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几何知识具有较严密的体系,具有高度的逻辑性,因此,我们就必须从知识体系的角度来研究知识。几何中最基本的图形就是体、面、线、点,它是构成一切几何图形的基础,所以我们称它们为几何图形的基本元素。点、线、面、体或者它们的集合,都叫做几何图形。贯穿在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几何图形,概括起来主要有五线:直线、射线、线段、垂线、平行线;五角: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周角(选学内容);七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扇形(选学内容);四体: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以及与此要联系的四点:端点、顶点、垂足、圆心。从教材的编排看,都是根据儿童的认识规律,先出现形体的概念,再教学“求积计算”。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应该先教学概念,在学生对概念大量感知,并形成正确表象,建立正确概念的基础上引出计算。

学生学习几何知识一般要通过直观教学或实际操作,才能理解和掌握图形的特征,再运用几何知识解决问题中包含这判断、推理的过程。例如:《长方体的认识》这一节,我们这样引导学生:①初步感知长方体。引导学生结合实物模型认识平面图形、立体图形,并告知学生,立体图形中最基本的形体是长方体。请大家谈谈日常生活中还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 ②提出问题。从准备好的学具模型中拿出一个长方体模型和一个非长方体模型,请学生指出哪个形状是长方体?根据什么说一个是长方体而另一个不是呢?长方体有什么特征呢? ③研讨交流。学生借助长方体模型和非长方体模型的比较,通过小组研讨,集体交流,逐步概括出长方体面、棱、顶点的特征。进一步研讨,学生抓住了长方体的本质特征。一名同学欣喜地说:“我发现,长方体与非长方体的根本区别就在于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这是长方体最本质的特征。”又如:教学平行线,教师可先让学生观察电线杆上的两根电线、铁路上的两条铁轨、黑板上相对的两条边及练习本上的横线等,从中抽象出平行线的概念。再如:教面积与面积单位概念时,教师可从学生熟悉的1厘米、1分米着手,在黑板上分别画出面积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并组织在1平方米的正方形中站一站,数数大约可以站几人,从而获得1平方米有多大的体验,且不易忘记。

总之,几何是一门逻辑性极强的学科,且概念多、理论性严密,历来是教学的难点。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虽然有很多教师对此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但这一部分知识的教学仍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薄弱环节。

上一篇中秋节资料

下一篇晚上好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