聘书内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聘书内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聘书内容

聘书内容范文1

一份好的产品说明书不仅体现出企业对产品质量的信心、对用户负责的态度,而且也是一个企业形象最好的展示。根据产品自身的特点,产品说明书的内容各有侧重,篇幅有长有短。如小商品的说明书只有一二百字,而科技产品的说明书有的长达几千字、上万字,而大型设备、生产流水线的使用说明书则有的如同专业书籍般厚重。但它们都有共同的写作规律和要求

(一)产品说明书结构与写作内容

产品说明书由标题、正文和结尾3部分组成。

1.标题

标题主要由产品名称加文种两部分构成。如《××牌电热器说明书》。

2.正文

正文应写明产品基本情况,一般包括:

(1)产品概况:包括产品名称、规格、成分、产地;

(2)产品用途、性能、特点

(3)产品使用方法,可配插图说明各部件名称、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4)产品的保养和维修;

(5)附“用户意见书”及其他事项。

产品说明书的种类不同,以上内容可有详略不同。

3.结尾

产品说明书的结尾要注明生产、销售企业名称、地址、联系电话等,以使消费者与厂家、商家取得联系。

(二)产品说明书的写作要求

社会生活、生产中的产品繁多,各具特色,用户对产品的需求各异。如购买药品,重在了解药物功能、服用方法;购买电器。重在产品的使用和保养方法;购买食品,重在产品的营养成分、味道、食用方法。不同的用户心理,不同的商家目的,不同的产品特点,都可以构成产品说明书的不同内容和写作方法。

但从产品说明书的社会功能来看,都是为了说明产品,为用户提供方便,对用户负责。因此,写作时应该做到:

1.实事求是。客观真实

2.根据对象,突出产品特点

聘书内容范文2

【关键词】药品说明书 调查分析 质疑 建议

中图分类号:R956.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7-260-03

药品说明书应当包含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的重要科学数据、结论和信息,用以安全、合理使用药品。《药品管理法》第54条“药品的包装必须按照规定印有或贴有标签并附说明书”,对违反规定的,依法应当按假药、劣药论处。《药品管理法实施条利》也规定“药品的合格证明和其他标识,是指药品生产批准证明文件、药品检验报告书、药品包装、标签和说明书”,等等这些规定,都表明药品说明书具有崇高的法律地位,同时,在药品的使用过程中药品说明书是药品应用的重要的法律依据。

《处方管理办法》规定“药品的用法用量应当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常规用法用量使用”,“向患者交付药品时,按照药品说明书或者处方用法,进行用药交待与指导,包括药品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

据此,本文作者随机调查了30个常用药品的说明书,诣在指出药品说明书的内容应当科学、详细、真实、严谨,以利安全、合理用药。

1 材料与方法 根据《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及2006年5月10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化学药品和治疗用生物制品说明书规范细则的通知》中,说明书格式项下所列项目进行调查统计,对“成分、性状、规格、适应症、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禁忌、贮藏、包装、有效期、执行标准、批准文号”等12项略去,同时为了不涉及企业,略去“生产企业”一项;只对其余项目的内容的有无、详细进行调查统计见表一。

2 结果

对表一调查结果统计见表二,项目以药品的个数计算。

表二

同时,有9个药品对有些项目表述为“尚不明确”。

3 分析

一个药品的生产、注册按有关规定必须进行“临床试验”,然而上述调查的30个常用药品说明书中都无一例外缺失;“药物相互作用、药物过量、药理毒理、药代动力学”这些重要信息,在部分药品的说明书中只是简单的表述。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儿童用药、老年用药,这是三类常见的特殊人群,在实际用药过程中都是特别加强关注的,但是药品说明书在该项下仅有一些内容甚至无内容或缺项,这是无法指导病人用药的。

有的药品说明书所表述的内容前后矛盾如:注射用乳糖酸阿奇霉素“药物相互作用”项为“尚不明确”,而在“注意事项”下第7条已有专门描述药物相互作用,而且较为详尽;瑞格列奈片“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描述为“尚未在怀孕期或哺乳期妇女中进行研究,因此怀孕期或哺乳期妇女禁用”,既然未研究,怎能断言禁用呢?

对一种疾病常常需要联合用药,药物的相互作用、药理毒理、药代动力学等则突显重要,但说明书只作简单陈述甚至无内容或缺项。

通过这些调查,发现很多药品说明书的内容简单、粗糙、缺乏科学的严谨性。同时有关部门在制定说明书格式对其内容的规定也存在缺馅:可以在该项下表述为“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本文调查30个常用药品的说明书时,发现有17项如此表述,这在客观上也给一些制药厂商提供了粗制滥造的温床。

4 建议

4.1 药品的监管部门应加强对药品说明书的监管,在制定标准时不应存在缺馅,要明确、准确药品说明书的内容,使其具有科学的严谨性。

4.2 药学工作者应从药学实践中收集信息、研究药品,提供给药品的监管部门,使药品说明书在药品审批时,更加具有科学的严谨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2]《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

[3]《处方管理办法》.

[4] 《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及2006年5月10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化学药品和治疗用生物制品说明书规范细则的通知》.

聘书内容范文3

【关键词】民歌产品;权利属性;权利内容

民歌是各社区、民族群体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积淀下来的对生活及其理想的表达,在其形成过程中,始于个人,传唱、发展于社会、群体。i从某个方面来说,民歌的发展流传是人民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为了行文的需要,作者把在传唱过程中所形成的民歌形式称为民歌产品,而通过采风者等人记录、整理、编译而来的民歌形式称为民歌作品。本文旨在论述民歌产品的相关权利问题。

一、民歌产品的概念及法律特征

民歌是指由某社区、民族群体或者个体以旋律、节奏、和声和器乐等艺术表现形式通过语言、文字对其群体期望的表达方式。民歌产品则是民歌在传唱过程中形成的无形的语言或声乐表达方式。其在社区和群体中世代相传、与社区和群体具有密切关系、并在历史发展中自由流变,丰富和发展,代表了传统社区、部落和民族的信仰和情感。

由于传统上各社区、民族群体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上的差异及传统思想和文化背景的不同,加上受风俗习惯及宗教文化的影响,其民歌的流传和发展各具特色;但从法律层面讲,民歌产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法律特征:

第一,作者的集体性。民歌产品是一种作者身份尚不能明确的作品。作者身份不确定指作者姓名、创作的时间、地点及创作的时代背景无法确定,而不是说该作品没有作者。从本质上说,民歌从创作到其传承与发展是经过好几代人甚至更多的人在长期的传唱中不断形成发展,因此,即便是民歌的创作者得以确切地考证和判断,对于我们所得知的源于始作者的民歌产品早已不是始创者的原作品,而是全新的不断发展的民歌产品。实质上到目前为止,对于民歌产品的作者,其能确定的只是某个社区、民族群体而已。

第二,产品的发展性。民歌的发展经历着一个产生、发展和兴盛的过程。其之所以能够从古至今,经过几代人甚至十几代人而流传下来,为人们所广为传颂和喜爱,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该产品是不断发展延承的。发展性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创作时间长,过程缓慢,且可持续。换言之,民歌的生命就在于发展,如果民歌传承至某个时代就停滞不前,迟早有一天它会流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民歌正是因其承载着世代人的思想和愿望,反映世代人的心声才会被人喜爱,才会被不断传唱,不断发展,也才得以流传。

第三,形式的民间性。民歌是某一社区、民族群体的产品,反映某一民族或区域的特色和传统文化。从某种程度上说,民歌产品始于民间,发展于民间,流传于民间,具有民族区域性。它只有在民间这块文化土壤中才能获得蓬勃发展的生机,它是由民歌产品在流传的民族或地区的社会群众自己创造自己发展的。当然,在现实中有不少民歌在不同的民族或区域广为流传,但也不能说明该民歌是多民族、多地区的。但究其根源,这种民歌起源于某个民族或某个地区,然后随着区域经济的频繁往来和民族文化的交流,一些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作品逐渐传播到其他民族或地区中去。ii此外,民歌产品传承、发展的方式是口头的,是通过人们的口传心授,时代流传,世展的;而不是通过文字公之于众,公开发表。口头传唱是民歌产品存在与发展的基本方式。

二、民歌产品的权利属性

从法律价值上说,给予民歌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的特殊保护是赋予权利人一种在市场环境下将“知识财产”货币化的权利,其主旨是禁止对民歌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歪曲和伤害,控制其商业利用和提供再创造的动力。问题是,对于民歌的权利保护,必须在新的制度、理念、体系中使其得到更好的保护,并能够使我国的法律体系保持协调和科学,为民歌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更科学、合理和具有更高可操作性的法律依据。iii

众所周知, 我国民歌的传承方式的特殊性使其“版权”问题变得比较复杂,很难确切到某个作者个人身上。 民歌是一种“个人草创, 群众完成”产品, 演唱者往往也是民歌的创作者, 每个演唱者在传唱过程中都会积极地参与创作。民歌的创作经过众多的民歌手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传唱中不断地进行增减或改编中集体完成和发展的,且每一次的完稿都是暂时的、阶段性的, 后来的民众都会不断融入他们创造改编的心血。iv因此,在现有著作权制度下, 以民歌是否被表现于某种载体之上,将其分为民歌产品和民歌作品;而赋予民歌产品著作权的集体权利性质v。这种集体权利中的权利主体没有共同创作意图也没有共同的创作事实,而其创作是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的范围下持续进行。创作该民歌产品的国家、社区、民族、部落便成为该民歌产品的权利主体。vi而对于民歌作品则是按照著作权法对其记录、整理、改编和翻译之作品以演绎作品性质论。

三、民歌产品的权利内容

民歌无疑是一种民族民间的智力成果,应该受到法律的保护。整个民歌保有群体都是传承人, 因为民歌在其流传过程中不断加入整个群体的思想意识, 最终成为无法考究其最初发端者的集体智慧成果,得益于无数个体的传承人记忆、背诵甚至亲自演示传授这种无形地传承方式不断地完善作品;实际上传承人的大脑就是是使民间文艺相对固定下来的储存工具, 和具体传承手段。

(一)、作品署名权

“原生态”的民歌产品却基于“民间文艺属于公有领域”的假设, 民歌作品创作者在对其进行演绎时, 因根本无须取得任何人的同意, 更无须支付任何报酬,也易将自己的演绎行为看作是完全自主的创作,而对于民歌产品哪怕是“注明出处”这样没有任何经济性质的精神权利也给忽略。典型的案例有“王洛宾转让民歌案”、“郭颂乌苏里船歌案”等等。按照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 改编、翻译、注释、整理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 其著作权由改编、翻译、注释、整理人享有, 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因此,民歌作品是在民歌产品的基础演绎而来,作为原作品的民歌产品的署名权应该予以保护演绎人应该在自己的作品中署上民歌产品的创作者,尽管其主体是集体。

(二)、取得报酬权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浪潮中, 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人们一面享受着现代文明, 一面被传统民族民间文学艺术的神秘魅力深深吸引, 精明的商家从中发现了巨大的商机。在对民族民间文学艺术的采集和利用过程中, 譬如收集、整理、改编等, 常常被误认为创作, 而真正为民族民间文学艺术的参与者、传承者却未从中受益。vii (下转第190页)

(上接第188页)他们在对民族民间文化的使用中, 民间文化的拥有群体和使用者之间的利益矛盾会越来越突出。因此,迫切需要建立相应的法律制度来实现对民族民间文学艺术的合理保护,应该赋予民歌产品创作群体以民歌产品的著作权,对于商业使用者必须支付报酬以平衡公共利益、民族民间文学艺术发源地的利益及文学艺术作品创作者的利益, 在保持民族文化优秀品质的同时促进其发展和创新。

(三)、损害求偿权

在今天市场经济环境中,国内外的交往日益频繁,对外开放力度越来越大,若再不对民间文学艺术进行有效的法律保护,任其歪曲、滥用,会使民间文学艺术断裂甚至消亡。尤其是在信息传播手段越来越先进的今天,对民间文学艺术的滥用更加严重,如公众熟知的美国卡通片《花木兰》就取材于我国古代民间文学《木兰辞》,取材于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的故事也在日本能剧中被不断搬演。这不仅是文化损失,同时也损害了产生该民间文学艺术的群体或民族的情感与尊严。viii因此,演绎者和使用者在利用原生作品进行创作时应当尊重产生作品的民族或群体的、风俗习惯和精神权利, 不得歪曲、篡改原生作品, 不得违背原生作品独特的表现形式或艺术风格,否则,作为民歌产品的权利主体,有权向其请求赔偿和停止伤害。

(四)、产品发展权

民歌产品在传承过程中容易变异, 这是它固有的属性。保护民歌完整权, 即保护民歌不被歪曲、篡改, 保护民歌的完整性不被破坏的权利, 事实上, 民族民间文学艺术的发源地( 通常在不发达国家或地区) 由于经济上的劣势或地理上的边缘化, 往往容易在遭受了掠夺性的商业开发,技术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播已经导致了民族民间文学艺术形式不断地被滥用甚至被异化。对民族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不力和不当利用开发将最终导致民族文化多样性的退化和丧失。要保持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可持续性, 充分发挥民族资源丰富的优势, 就必须积极促成以新的知识产权制度保护我国传统知识之“源”, 来推动国民在高新技术和文化产品领域搞创造与创作的“流”,实现民歌艺术的永续发展。为了鼓励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创作和传承, 应当对国家享有的整体著作权予以一定的限制,但这种使用不得歪曲、篡改原生作品,要把保护衍生作品著作权人利益的措施应当与保护民歌产品保有人整体利益的措施有机地结合起来,寻求一个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双赢的方案, 促进民间文艺的可持续发展ix。

四、结论

现行《著作权法》虽然没有明确规定民歌产品的演绎者应尊重保有人的精神性权利, 也没有提及民歌产品的整理者和表演者的地位问题和经济利益关系的解决思路;但是民歌产品以各种表现形式借助于现代化手段正在被大规模地用于商业目的, 而创造和保有这种传统民间文艺的群体的文化和经济利益却得不到丝毫尊重。因此,必须明确民歌产品的创作者、表演者、记录者、编译者之间的权利范围,特别是明确民歌产品创作者的权利内容这对保护民歌产品创作者的精神性权利,实现民歌艺术的永续性发展,尤为重要。x

注释:

i浅析民间音乐作品受法律保护的正当性一一以法理学视角为中心[A].田青,秦序.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147.

ii邱平荣,李勇军.论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著作权保护[J].江淮论坛,2003(4).

iii浅析民间音乐作品受法律保护的正当性一一以法理学视角为中心[A].田青,秦序.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132.

iv 王桂芹.民歌的“流行地”并非都是“发祥地”――从“茉莉花”的传播谈起[J].音乐探索,2008(8).

v参见吴烈俊.我国民族民间文学艺术的法律保护[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

vi 陈志强.民间音乐作品保护模式的选择[J].交晌(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7,26(2).

vii参见吴烈俊.我国民族民间文学艺术的法律保护[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

viii刘胜红.论民间文学艺术著作权法保护的局限性[J].肇庆学院学报,2006,27(1).

聘书内容范文4

【关键词】基于内容的视频检索;视频教材;交互性;关键帧;学生支持服务

【中图分类号】G431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 (2008) 07―0101―03

一 引 言

随着多媒体、网络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海量存储技术和流媒体传输技术的成熟和完善,数字视频已经成为教育教学中重要的资源类型。如何快速有效的检索视频资源,如何提高视频教材的交互性,成为其能否在教育教学中充分利用的关键因素。

数字环境下,传统的电视教材经过数字化编码以后,可以通过网络传播,利用计算机硬盘、光盘存储,通过计算机播放呈现内容,已经突破了以往仅通过电视传播和呈现的单一方式。因此,传统电视教材的概念已经不能完全涵盖数字环境下电视教材的内涵。基于此,本文把数字环境下的电视教材称作视频教材。

视频信息通常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底层的视觉信息,如:颜色、纹理、主体形状和运动特征等;另一部分是高层的语义信息。视频数据本身只能表达视觉信息,而不能表达其语义信息,因此视频的语义信息具有多样性和模糊性,不同的人对同一段视频可能会有不同的解释,加上视频信息数据量大、数据结构复杂, 这就决定了对视频的检索要更复杂、更困难。视频检索就是从大量的视频数据中找到所需的视频片段。传统的视频检索基于关键词描述(Keyword-based Video Retrieval,KBVR),其描述能力有限、主观性强、需要手工标注,视频数据库建设成本高、周期长,检索的单位只局限于电影或整场比赛,对于更小的视频片段,如一个场景或镜头的检索,只能依靠传统的快进、快退等手段进行人工查找。费时、费力且不能满足用户对视频内容检索的要求[1]。基于内容的视频检索既能向用户提供基于颜色、纹理、形状及运动特征等视觉信息的检索,又能提供基于高级语义信息的检索,具有在镜头、场景、情节等不同层次上进行检索的功能,能满足用户基于例子和特征描述的检索要求。

二 基于内容的视频检索过程分析

镜头是视频数据的基本单元,所以基于内容检索的视频处理,首先必须将视频序列分割为镜头,再对每个镜头进行特征提取,得到一个尽可能反映镜头内容的特征空间,作为镜头聚合的依据。镜头特征包括静态视觉特征和动态特征两个方面。静态特征主要指颜色、纹理及主体形状特征等。静态特征的提取是通过对镜头关键帧特征提取实现的。关键帧是从镜头中抽取出来的,能反映镜头内容的一组静态图像。动态特征的提取是在对镜头运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运动分析主要是针对目标运动轨迹的变化、目标大小的变化、镜头运动的变化(如:推、拉、摇、移、跟等),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有基于块的方法、像素递归方法、贝叶斯方法和基于光流方程的方法等。所提取的特征被存入特征库中,并以此进行索引。在镜头的基础上,根据镜头特征进一步进行镜头聚类,形成情节,然后提取情节的代表帧 ,并进行描述后存入视频数据库。最后根据用户提交的查询按照一定的特征进行视频检索 ,将检索结果按相似程度提交给用户,这样用户就可以方便的浏览和检索视频。基于内容的视频分析如图1所示[2]。

基于内容的视频信息检索系统一般由索引、查询、检索三大模块组成。索引模块中,运用镜头分割、关键帧选取、特征提取等技术对视频数据进行预处理, 并实现视频特征索引的建立;查询模块是实现人机交互的重要接口, 通过该模块用户可以容易地实现交互信息查询, 即方便地向系统提交自己的各项特征要求,并可把检索结果作为进一步查询的输入,实现更精确的检索;检索模块主要完成视频特征索引与用户提交的各项特征的相似度计算、特征匹配,并根据相关度进行结果排序后提交给用户。基于内容的视频检索系统整体模块图如图2所示[3]。

基于内容的视频检索的关键技术主要有镜头检测技术、镜头聚类技术、视频数据库组织和索引技术、视频语义分析技术以及显示和交互技术等。

三 教育教学应用

在教育教学方面,基于内容的视频检索技术主要是用来对视频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的检索和管理,比如:灵活获得所需视频教学资源,学校图书馆的数字化,远程视频教学等方面。文章主要以视频教材为结合点来研究基于内容的视频检索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1 视频教材交互性研究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我国的学习者特别钟情于视频教材。但由于传统电视教材大都以整节课为单位开发的,具有整体性、封闭性等特点,因此几乎不具备交互性。而交互是学习的灵魂,交互的缺乏,将严重影响学习效果。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靠灌输知识而完成的,而是学习者对知识意义建构的过程,这种对知识意义的建构无处不体现着交互。

(1) 交互的概念

交互即教学交互,是指在学习过程中,以学习者对学习内容产生正确意义建构为目的,学习者与学习环境之间的相互交流与相互作用。而交互性是反映媒体支持教与学相互作用的能力或特性,是教学交互发生的前提[4]。穆尔把教学交互分为三种类型:学习者与学习内容的交互、学习者与教师的交互和学习者与学习者的交互(Moore,1989)。Hillman在1994年提出了第四种交互即学习者与媒体界面的交互(Hillman,1994)。我们这里所谈的交互,是把视频教材作为与学习者交互的实体,即学习者与媒体界面的操作交互,也是学习者与学习内容产生交互的基础。

为了实现视频教材的交互,我们有必要将其分为两种:一种是视频教材的内部交互;另一种是视频教材的外部交互。前者是指在拍摄制作视频教材的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设计所组织的教师和学生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后者则是指视频教材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根据使用者的需求动态调整所呈现的内容而实现的交互。

由于传统的电视教材是完全按时间的顺序连续播放的,因此只存在内部交互,并且,一旦开发制作完成,其内部交互就不会再改变,很难适应不同的使用者。

在数字环境下,我们可以从较微观的角度开发视频积件素材,即以知识点为单位开发;利用流媒体传输技术、SMIL技术及基于内容的检索技术等充分的共享和使用视频积件素材;再根据自己的需要,组合成视频教材,并增加控制组件,以实现视频教材的外部交互。

(2) 交互的实现及交互模型

在教和学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均可利用基于内容的视频检索平台,检索所需的视频积件素材,如果是通过网络检索,根据需要下载到本机,或利用流媒体技术实时播放。

一方面,教师可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利用积件组合平台(可以是非线性编辑工具,如:Premier、Video studio等,也可以是多媒体编著工具,如:PowerPoint、Authorware、Flash等,还可以是自行开发的多媒体组合平台)将视频积件素材组织成能适应不同教学情景的视频教材,并加入交互控件。教师在利用视频教材授课的过程中,可以灵活安排教学进程,并根据学生的反应和教学需要动态的改变播放内容及播放顺序以实现与视频教材的交互。另一方面,学生既可以利用教师的视频教材进行自学,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不同的视频内容,实现与视频教材的交互;也可以从视频积件库中直接检索所需视频积件素材,组合成适合自己的视频教材,并在学习过程中灵活的与其完成交互。通过对视频教材的交互,可以有效的实现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个性化。数字环境下视频教材交互模型如图4-2所示。

2 视频教材的应用

(1) 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既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完全依靠视频教材来讲解课程内容,然后做强调总结,这主要适合于体育、实验等操作性较强的课程;也可以利用插播型视频教材,利用电视的形象性,突破重点、难点,在播放的同时,观察学生的反应,遇到困难的地方可以停下来,重点解释或让学生互相讨论,这样既增强了教材的教学性,又提高了使用的灵活性,既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现了教师讲授与视频教材的密切配合[5];还可以检索选择合适的视频积件素材,利用非线性编辑工具或多媒体编著工具,制作成符合教学要求的视频教材或把视频素材整合到多媒体课件中,进行多媒体教学。

(2) 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

① 作为远程学习者重要的学习材料

在远程教育中,学习者主要是利用远程教育机构事先开发出来的学习材料自学。远程学习者大多是成人,个体差异较大,这就要求在远程教育中要综合使用多种媒体以适应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学习者的选择。受传统教育的影响,中国的远程学习者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而在远程学习中教师和学生是时空分离的,教师和学生在通常的情况下不能面对面的交流,这样就使能够传播教师影像和声音的视频教材成为中国远程学习者的主要学习媒体[6]。

在远程教育中,可充分利用电视的形象直观性,提供丰富具体的直观材料,合理利用思维、记忆和注意等认识规律,最大限度的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从而突破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利用电视手段,把宏观和微观的自然现象和事物发展过程进行浓缩和扩展,形象的展现在学习者面前,特别是对于实验教学,通过电视的缩放、旋转等技巧,使学生更清楚的观察实验现象,更深刻的理解实验过程;也可利用视频教材为学习者提供模拟的语言环境和操作环境,将所学知识与现实操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提高技能。

② 为远程学习者提供学习支持服务

远程教育实践证明,为了保证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提高远程教育的质量,远程教育机构除了为学生提供优质的课程学习材料之外,还需提供完善的学生学习支持服务即要给予远程学生持续关注,只有这样才能了解不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及时给予支持和帮助。

目前,远程教育逐渐成为人们终身教育的首要选择,基于资源的学习成为远程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因此,在学生支持服务中,资源服务成为一种重要的服务形式,而图书馆服务又是资源服务中最重要的服务。在远程教学中,图书馆不仅仅是传统的藏书库、出纳台和阅览室,其形式也随着网络技术、多媒体数据库技术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发生了变化,其电子化、数字化趋势日益显著。在数字化、网络化环境下,资源库的建设成为制约图书馆服务质量的关键因素。而视频教材是资源库中的主要资源形式。大量的视听资料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支持下,可以像书籍一样,让学习者自由索取阅览,学习者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学习,从而得到完善的资源服务。

四 结束语

基于内容的视频检索至今也只有十多年的历史,仍属于一个新兴研究领域,经过众多相关工作者的探索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开发出了一些实验检索平台,在数字博物馆、数字图书馆、远程医疗、服装设计、建筑设计及公安侦破等领域得到了成功运用。但目前仍处于实验研究阶段,尚没有一个完善的商用平台。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成熟,基于内容的视频检索技术将进一步促进课堂教学和远程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建生.远程教育中基于内容的视频检索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5,(3).

[2] 张继东,陈都.基于内容的视频检索技术[J].电视技术,2002,(8).

[3] 黄知义,周宁.基于内容视频检索的关键技术研究[J].现代情报,2005,(10).

[4] 陈丽.术语“教学交互”的本质及其相关概念的辨析[J].中国远程教育,2004,(3).

[5] 张婷.插播型电视教材的应用及其数字化[J].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28(3).

[6] 陈丽.远程教育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14-115.

Research on Instructional Application of Content-Based Video Retrieval Technology

GAO Hong-qing1 FENG Yun-sheng2

(1.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Henan Normal University, Xinxiang, Henan, 453007, China;

2. College of Chinese Literature, Luoyang Normal University, Luoyang, Henan, 471022, China)

聘书内容范文5

摘要:《低频电子技术》是以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学生就业为导向,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以形成掌握低频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为基本目标,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完成职业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技能;养成适应电子企业的职业素养。

关键词:教学内容;课程设计;组织与安排

一、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内容安排不合理。有些地方该详的不详,该简的不简,学生学习难度大,造成厌学情绪。教学内容没有做好基础课程与后续专业课程的衔接,也未能针对学生毕业后可能从事的工作进行相应的调整。课程单调,缺少实践性题目,课程内容大部分比较陈旧,多年的老习题不变,已跟不上时代的要求。

(二)教学方法没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一些教师习惯在“粉笔+黑板”的教学模式下发挥其聪明才智,教学方法基本采用灌输式,他们不熟悉和不适应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课堂教学讲得过多、过细,并且缺乏新意,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学生学起来一点兴趣也没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兴趣也就没有学习的动力。

二、课程设计思路

对电子企业生产一线的元器件检测、电子产品调试、电子产品开发、测试技术员、物料采购与准备、品质检验与管理等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所需低频电子技术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分析,选取“两级小信号放大电路的组装与测试”、“正弦波、方波、三角波变换电路的组装与测试”、“实用音频功率放大电路的组装与测试”、“实用直流稳压电源的组装与测试”、“实用功放的制作与综合测试”等五个项目为载体实施教学。项目按照由简单到复杂,从相对单一到综合应用的逻辑关系排序。综合项目以完成一个有实用价值的产品为目标成果,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完成工作任务的成就感。

三、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

1、会用万用表测量二极管的电阻,判断正负极。

2、会分析使用二极管的恒压降和理想模型。

3、会选用二极管 活动1:二极管参数简单测试。

活动2:二极管应用电路。

半导体三极管特性及测试 1、会用万用表测量三极管电阻。

2、会用图示仪对三极管性能参数进行测试。 活动1:用万用表测量三极管电阻,判断极性和性能。

活动2:用图示仪对三极管性能参数进行测试

两级放大电路组装测试 1、会元器件参数测试。

2、会多级放大电路的组装。

3、会多级放大电路静态、动态参数的测量。

4、会对多级放大电路进行调整。 活动1:两级放大电路组装。

活动2:两级放大电路性能测试。

活动3:最大不失真输出信号的测试。

活动4:通频带的测试

正弦波、方波、三角波变换电路的组装与测试 无源滤波电路 1、会半波整流电路的分析和测量。

2、会全波整流电路的分析和测量。 活动1:测量半波整流电路、全波整流电路对输出信号的影响。

活动2:测量滤波电容容量变化对输出信号的影响。

活动3:测量滤波方式变化对输出信号的影响。

有源滤波电路 1、会低通、高通、带通、带阻滤波电路的分析和参数测试。 活动1:测量二阶低通滤波器频响特性。

活动2:测量二阶高通滤波器频响特性。

活动3:测量带通滤波器频响特性。

音调控制电路 1、会音调控制电路分析。

2、会音调电阻的变化对输出电压影响的测量。

3、掌握衰减式、反馈式音调控制电路电路的特性和测试方法。 活动1:测量衰减式音调控制电路在低频出(100Hz)和高频处(5KHz)音调电位器的变化对输出电压的影响。

活动2:测量反馈式音调控制电路在低频出(100Hz)和高频处(5KHz)音调电位器的变化对输出电压的影响。

正弦波、方波、三角波变换电路的组装与测试 1、会元器件特性测试。

2、会电路组装。

3、会正弦波、方波、三角波变换电路的参数测试。 活动1:正弦波、方波、三角波变换电路的组装。

活动2:正弦波、方波、三角波变换电路的测试。

实用音频功率放大电路的组装与测试 OCL和OTL放大电路 1、能对甲类、乙类、甲乙类功率放大电路的放大性能进行比较。

2、会乙类、甲乙类功率放大电路的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效率的计算。

3、会OTL、OCL功率放大电路的参数测试。 活动1:OCL功率放大电路的电路连接、静态工作点调试、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效率测量。

活动2:OTL功率放大电路的电路连接、静态工作点调试、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效率测量。

常用集成功率放大电路 1、了解常用功率放大器。

2、会用LA4100构成功率放大电路。

3、会集成功率放大电路参数的测试。 活动1:LA4100构成的集成功率放大电路的装接。

活动2:LA4100构成的集成功率放大电路的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效率和频响曲线测量。

实用音频功率放大电路的组装与测试 1、会元器件特性测试。

2、会电路组装。

3、会音频功率放大电路的测试与调整。 活动1:一款实用音频功率放大电路的组装。

活动2:一款实用音频功率放大电路的测试与调整。

实用直流稳压电源的组装与测试 串联型线性直流稳压电源测试 1、会分析串联型线性直流稳压电源电路。

2、会串联型线性直流稳压电源性能指标的测试。 活动1:串联型线性直流稳压电源性能指标的电路连接。

活动2:串联型线性直流稳压电源性能指标的测试(纹波电压、输出电阻等)。

线性集成稳压器 1、掌握常用三端集成稳压器电路的结构。

2、会三端集成稳压器电路性能指标的测试。 活动1:三端集成稳压器电路性能指标的电路连接。

活动2:三端集成稳压器电路性能指标的测试(纹波电压、输出电阻等)。

开关集成稳压器 1、掌握开关集成稳压器电路的结构。

2、会开关集成稳压器电路性能指标的测试。 活动1:开关集成稳压器的使用及性能指标的电路连接。

活动2:开关集成稳压器的使用及性能指标的仿真分析(纹波电压、输出电阻等)。

实用直流稳压电源的组装与测试 1、会元器件特性测试。

2、会电路组装。

3、会实用直流稳压电源电路的测试与调整。 活动1:实用直流稳压电源电路的组装。

活动2:实用直流稳压电源性能指标的测试纹波电压、输出电阻等)。

通过几年来的探索和教学实践,我们在《低频电子技术》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方面取得了一些效果,探索出了一个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但如同科技的进程是无止境一样,课程的建设也是一个长期、艰巨的过程。在这个长期艰巨的任务中,为达到“让学生满意的课程”这一目的,还应有每一时期的阶段性建设目标,这就是先建设“合格课程”,再进一步建设“精品课程”,即使某一阶段结束了,也还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各个环节也要不断地补充和修改。我们希望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使课程建设取得最佳效果,为培养适应时代,具有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文献参考:

⑴付植桐. 电子技术(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⑵贾立新. 电子技术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J〕电子电气学报,2004,

聘书内容范文6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基于内容的视频拷贝检测;视频指纹;指纹匹配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6.02.026

〔中图分类号〕G250.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6)02-0135-05

〔Abstract〕Along with the digital video resources in digital library rapid growth,protecting video copyright change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ly.The content-based video copy detection technology as an effective means has become a research hotspot in recent years.The paper summarized the current research of the key techniques for the content-based video copy detection technology and pointed out the research difficult fields.And it gave the development trend.

〔Key words〕digital library;content-based video copy detection;video fingerprint;fingerprint matching

从20世纪90年代数字图书馆的概念被提出以来,至今已发展了20多年,其中数字视频资源成指数增长,同时数字视频版权问题暴露出来。面对海量的数字视频资源,人们可以轻易下载和编辑(转变格式、添加logo、剪辑等)视频并上传到数字图书馆网站上,这样不仅侵犯了视频原作者的知识产权,同时也造成了视频资源内容冗余的问题。视频具有内容丰富、直观生动的特点,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因此如何解决视频盗版侵权和减少内容重复的视频信息已成为影响数字图书馆发展的重要问题。

视频拷贝检测作为一种有效的版权保护方法逐渐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视频拷贝检测主要有两种方法:数字水印法和基于内容的视频拷贝检测法。由于数字水印法需要在视频制作过程中加入数字水印信息,而且对各种攻击不具有较好的鲁棒性,所以数字水印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基于内容的视频拷贝检测不用对原始视频添加任何信息,可以在视频传播的任何过程提取视频的内容特征,形成视频指纹,通过比较参考视频和查询视频之间的相似度来判断是否发生了视频拷贝[1]。

如果参考视频与查询视频内容上基本相同,只是在视频亮度、尺寸、位率等方面有差别,则认为查询视频是参考视频的拷贝,拷贝变换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2]:

(1)视频位率、帧尺寸的变换。

(2)视频编码格式转变:如,MP4、AVI、WMV等格式之间的转变。

(3)视频在时域和空域的编辑。如,在边角添加logo,添加边框、字幕,噪声,高斯模糊,剪掉或插入一些帧。

一个典型的基于内容的视频拷贝检测系统由4个模块组成:视频预处理,指纹提取,指纹匹配,拷贝结果判定。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由于视频特征的复杂性和攻击处理的多样性,如何设计一个计算简便且检测精度高的视频拷贝检测系统成了一个充满挑战性的任务。目前来看,基于内容的视频拷贝检测的研究难点主要在于指纹提取和指纹匹配两方面。视频指纹是认证视频的惟一标识,用于描述视频内容,又被称为视频DNA。指纹匹配是对从参考视频和查询视频中提取出的视频指纹进行对比,判断相似性。

1 指纹提取

要检测出在经过各种编辑处理之后的拷贝视频序列,提取的视频指纹必须同时满足两方面的要求,即在一方面要对处理变换后的视频数据具有鲁棒性;在另一方面还要对因内容变化而产生的视频数据具有区分性,如何提取满足这两个方面的指纹是视频拷贝检测研究的核心[3]。近年来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4个方面:

1.1 基于空域的方法

基于空域的方法主要是以视频关键帧的空域属性作为视频特征。早期研究者直接将图像特征提取应用到视频拷贝检测中,Naphade[4]采用视频关键帧的YUV空间直方图作为该帧的特征,然后通过比较两段视频YUV空间直方图的相似度来判断拷贝,这种方法计算简单但没有考虑颜色的空间分布,并且视频重编码会造成颜色偏移,影响检测准确度。Su[5]等利用帧的边缘信息作为视频特征,这种方法计算量较大,并且在发生视频格式变换时容易引起亮度和块效应的变化从而影响视频帧的边缘信息。Hampapur[6]提出一种采用宏块运动矢量特征作为视频特征,但往往无法真实描述视频的运动信息,因此对视频内容变化不具有较好敏感性。随后,Hampapur[7]将图像的顺序度量(OM,Ordinal Measure)引入视频拷贝检测,他将每个关键帧分割成3×3的图像块,计算每块亮度平均值并对各块平均值排序,排序的平均值序列作为视频指纹。Hua XS[8]采用关键帧灰度平均值的空间分布,提出利用空间灰度序构建视频指纹。由于中位数相对平均值对全局变换有更好的抵抗力,汤海萍[9]提出采用各块亮度的中位数序列作为视频指纹。实验表明基于OM特征的视频拷贝检测算法明显优于基于运动方向和颜色直方图的方法,缺点是当视频亮度改变时,会影响各块的亮度值变化,打乱各块之间的排序。随后,Oostveen[10]等人对各块的亮度值进行偏微分运算,再进行排序作为关键帧特征构建视频指纹;Lee[11-12]等人通过提取各块亮度梯度信息构造视频指纹;鲍伟[13]提出了只提取核心区域OM特征,对在边角添加logo和边框的视频具有较好的鲁棒性。这种分块排序法虽然使检测性能得到提升,但对经过几何变换后的拷贝视频如扭曲、剪裁和旋转的检测效果较差。

于是研究人员提出采用视频帧的局部特征构造视频指纹,局部特征是对图像兴趣点领域信息的描述,对图像的几何、光照、视角等变化具有良好的不变性,甚至对局部遮挡的目标依然具有一定的识别能力。赵玉鑫[14]利用局部敏感哈希算法(LSH,Locality Sensitive Hashing),通过Harris算子提取出图像中的局部不变点然后根据局部不变点的Hilbert曲线生成视频的哈希码,最后通过度量视频间哈希码的距离来判断是否发生拷贝。但Harris算子的精确度和抗噪性能相对较差,并且不具备尺度不变性等。Natsev[15]提出尺度不变特征变换算子(SIFT,Scale Invariant Feature Transform)作为关键帧的局部特征,所提取的局部特征描述性更好,并结合颜色相关图作为视频指纹。SIFT特征相比以前的特征可区分性更高,但是提取的特征维度较高计算较复杂。许?'[16]等人采用以SIFT特征为基础的视觉词典法(Bag of Visual Words)提取视频指纹,该方法通过将提取出的大量局部特征映射成单词集合,利用近邻传播学习算法对单词进行聚类形成视觉词典,以词频向量构成视频指纹。张三义[17]等提出了一种利用ORB(Oriented FAST and Rotated BRIEF)二值特征描述符作为视频指纹,相对于SIFT特征提取速度更快,匹配精度更高。这种基于视频帧局部兴趣点的方法,对一般常见的攻击如模糊、加边框、字幕、几何变换等都有较好的鲁棒性,但局部特征的提取过程中需要对兴趣点进行检测和定位,计算较为复杂。

1.2 基于时域的方法

基于时域的方法是将视频序列的时序信息作为视频指纹。Indyk P.[18]首次提出采用时域信息作为视频指纹,他采用视频中每个镜头时间长度的信息作为视频指纹。这种方法可以用于整个视频的拷贝检测,但并不适用于视频片段的拷贝检测。随后,一些研究人员提出运用关键帧在视频中的位置信息构造视频指纹。目前较常用的方法是利用相邻帧之间顺序关系来组成视频指纹,Chen[19]等人采用视频的时域亮度顺序信息作为视频指纹,与在空域里进行的分块亮度排序方法相似,将视频帧分割成 块并计算各块亮度的平均值,然而时域亮度排序不是直接对视频帧内分块进行亮度排序,而是再视频序列上放置一个滑动窗口,取窗口内的视频帧相同位置上的分块排序,从而形成基于时域的视频指纹,但是对插入或删除视频帧的情况检测性能较差。Zhang[20]等人通过比较关键帧各块的平均灰度值,将平均值最大的3个子块的位置信息构成关键帧特征,然后比较关键帧之间特征的位置变化情况生成视频指纹。这些方法有效利用了视频序列的时间信息,但是对于插入或删掉一些帧的攻击鲁棒性较差。郭俊波[21]等人采用Harris角点检测并结合KLT跟踪将提取的特征点轨迹进行量化,然后采用视觉关键词方法,将提取的Harris特征点的轨迹行为转化为词频直方图构成视频特征。Wang[22]等人通过提取三维空间Harris角点,并利用梯度直方图和光流直方图表示该点的局部区域信息,然后进行角点聚类,最后跟踪特征点的轨迹并结合上下文构建视频指纹。

1.3 基于时空域的方法

基于时空域的方法就是将视频的空间特征和时间特征联合构建视频指纹。由于视频内容丰富多变,使用一种特征不能全面描述视频内容,若融合多种视频的特征来构建视频指纹,得到的视频指纹鲁棒性会更好。Kim[23]等人通过利用关键帧分块亮度排序形成空间特征,以相邻关键帧之间的亮度平均值的变化作为时间特征,结合视频的空间特征和时间特征构建视频指纹。同时该文还指出,增加OM分块数可以加强特征描述能力。目前现有的基于关键帧的检测方法没有充分利用视频的时空相关性,潘雪峰[24]等人提出了一种基于视觉感知的时空联合检测方法,根据视频序列能量谱与时间和空间频率的相关特性以及人类对时空视觉变化的敏感性,对视频时空切片单元块进行离散余弦变换得到基于视频时空联合特征的视频指纹。实验表明,这种方法比单一使用空域或时域特征构建的视频指纹具有更好的鲁棒性和区分性,表现出优越的性能。

1.4 基于变换域的方法

基于变换域的方法是先对视频的关键帧进行一些变换如傅里叶变换、离散余弦变换、小波变换等,然后从变换域中提取视频指纹。基于变换域的特征对于各种攻击具有较好的鲁棒性,目前已经成为主要的视频指纹提取方法。Swaminathan[25]等人对视频帧进行傅里叶变换,提取到对几何攻击鲁棒的视频指纹;Coskun[26]等人通过对时空域结合的特征进行离散余弦变换(DCT变换)构建视频指纹。靳延安[2]等人首先将关键帧转换为灰度图像,将关键帧划分成 块并计算每一块的平均灰度值,对平均亮度值矩阵做DCT变换,选取DCT变换的AC系数,生成AC系数值的排序矩阵,利用AC系数的有序测度构建视频指纹。同样,基于小波变换的方法也可以表征视频特征,构建视频指纹,而且小波具有平移不变性和伸缩不变性,能够更好的抵抗对视频的几何攻击。王大永[27]采用小波变换对视频帧进行变换,利用低通滤波器构建了小波函数,得到小波系数,组成视频序列的特征向量,构建视频指纹。实验表明基于小波变换的视频指纹对各种几何攻击具有更好的鲁棒性,但小波变换对视频帧率变化的抗干扰性能较差。同时有部分研究者利用基于Radon变换和奇异值分解的方法构建视频指纹,这些方法对于视频的几何攻击具有较好的鲁棒性。以上方法都是在非压缩域进行处理,而对于压缩域视频拷贝检测,传统方法是先进行视频解压缩再提取视频指纹,这种方法计算量大效率较低。张勇东[28]等人提出直接在压缩域上进行DCT变换,得到DC系数OM特征进行相似度匹配,显著减少输入视频解码操作,提高了视频指纹提取效率。

2 指纹匹配

视频指纹匹配也是影响拷贝检测系统准确率和漏检率的关键因素。指纹匹配是指通过计算参考视频的指纹与查询视频的指纹的距离是否小于一个既定阈值,来判定查询视频是否发生了拷贝[13]。好的指纹匹配方法应满足在海量数据情况下,准确迅速地测度指纹之间的距离,返回匹配结果。目前指纹匹配有两种常用方法:视频序列匹配方法[7]和基于帧融合的匹配方法[29]。

2.1 序列匹配方法

序列匹配方法是一种较早的匹配方法,该方法先提取参考视频的指纹,构建一个指纹库。然后提取查询视频的指纹信息,然后根据查询视频指纹序列长度设定一个匹配窗口,并设定滑动步长。匹配时把查询视频指纹序列沿参考视频指纹序列向前滑动一个固定步长,并计算这个窗口内查询指纹序列与参考指纹序列之间的距离,记下每个对齐窗口的两序列距离值,找出距离值中的最小值,并设定阈值,将这个距离最小值和既定阈值比较。如果距离最小值小于既定阈值则认为查询视频是其对应的参考视频的拷贝视频。使用固定步长的滑动窗口不能准确判断是否拷贝和拷贝的起始位置。为了应对这种问题,聂秀山[1]采用了一种基于可变步长滑动窗口的匹配方法。通过计算前一次两视频序列匹配的汉明距离(Hamming),将所得汉明距离设为窗口下次滑动的步长。所有视频序列都匹配完后,可以得到匹配过程中最小的汉明距离,若此最小值小于既定阈值,那么查询视频为拷贝视频。这种基于序列匹配方法计算简便,但存在阈值大小设定问题,对于经过各种处理之后的视频,设定一个合适的阈值很困难。此外,这种方法还不适用于查询视频序列中只有一部分视频序列是拷贝的情况。

2.2 基于帧融合的匹配方法

基于帧融合的匹配方法不需要设置阈值,该方法分别对参考视频和查询视频提取关键帧和关键帧特征,并构建参考视频的特征库。然后将查询视频的每个关键帧与参考视频特征库进行相似性对比,用相似度最接近的M个关键帧构成相似帧列表。再利用查询视频和参考视频时间上的一致性信息即可找到查询视频对应的参考视频序列。这种方法也有缺点,如果查询视频时间很长,要等找到查询视频关键帧的所有相似性列表,再进行一致性检测,这造成了在时间和空间上较大的浪费[9]。Wei S[30]提出采用动态Viterbi-like算法进行匹配,该方法不用等所有相似性列表全部返回再进行融合,而是有部分相似性列表返回,就开始进行融合。对于查询视频,在这一匹配过程中先为其返回一个相似帧列表,然后在这一列表中结合时间一致性信息对相似帧进行融合,将在时间上连续的相似帧融合成一个路径。

3 研究难点

虽然有众多研究人员对基于内容的视频拷贝检测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但就目前而言这一研究工作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3.1 指纹提取和指纹匹配运算量大

视频信息结构复杂、内容多变、时间长、数据量大,造成运算量较大,这是所有视频拷贝检测系统共同存在的一个问题。特别是在对海里视频进行检查时,无论是在指纹提取还是指纹匹配所需计算时间都太长,无法达到实际应用中的要求。

3.2 视频多特征融合

基于内容的视频拷贝检测想要提高检测准确率需要融合多种视频特征构造视频指纹,用单一特征构造的视频指纹,其指纹信息约束力不足,在检测过程中往往会造成误检。采用多特征融合的手段构造的视频指纹可描述更多的视频信息,使得匹配结果更准确,但多种视频特征的融合目前存在的问题。

3.3 高层语义信息与低层特征相关联

目前在从视频中提取的低层特征与人对视频的理解之间存在着“语义鸿沟”。由于人对视频语义信息的理解千差万别,语义提取技术的发展还远远没有达到自动描述视频内容的能力。具有自动提取视频语义信息和语义匹配能力并结合视频低层特征的内容拷贝检测系统是未来的研究方向之一。

3.4 视频指纹匹配算法仍需改进

现有视频指纹匹配算法大都是直接对参考视频和查询视频的指纹进行匹配,通过度量两指纹的距离来判定是否发生视频拷贝,这种方法比较简单,但实际效果不太理想。如果利用机器学习里的分类算法,将指纹匹配问题转换成根据视频特征进行分类的问题,则匹配效果将得到大大提高[31]。

4 总结与展望

本文介绍一种解决数字图书馆中视频版权保护问题的方法,总结了基于内容的视频拷贝检测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基于内容的视频指纹可以对视频进行惟一性标识,更好的保护视频作者的知识产权,减少数字重复的视频信息。目前已经有较多视频指纹提取和匹配方法,但还未找到一个对各种攻击都有效的方法,还需要不断克服难题。要取得到较好的检测效果,就要使匹配算法和提取的视频指纹相协调,通过分析视频指纹的特性来选择指纹匹配方法,才能提高检测系统的查全率和准确率[32]。通过分析最新的研究成果,我们认为以后该领域的研究主要在于新的特征描述符的开发,以及融合空域、时域、变换域等多特征的视频指纹构建技术开发。

参考文献

[1]聂秀山.基于鲁棒哈希的视频拷贝检测技术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1.

[2]靳延安.基于内容的视频拷贝检测研究[J].计算机应用,2008,28(8):2021-2023.

[3]聂秀山,刘琚,孙建德.数字图书馆视频资源的拷贝检测方案[J].图书情报工作,2010,54(7):123-126.

[4]Naphade M R,Yeung M M,Yeo B L.A novel scheme for fast and efficient video sequence matching using compact signatures[C].Electronic Imaging.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Optics and Photonics,1999:564-572.

[5]Xing Su,Tie jun Huang,Wen Gao.Robust video fingerprinting based on visual attention regions.Proceedings of the Acoustics,Speech and Signal Processing,2009:1525-1528.

[6]Hampapur Arun,Bolle Rund parison of distance measures for video copy detection.Proceedings of the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ultimedia and Expo,2001:944-947.

[7]Hampapur A,Hyun K,Bolle R parison of sequence matching techniques for video copy detection.Electronic Imaging.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Optics and Photonics,2002:194-201.

[8]Hua XS,Chen X,Zhang HJ.Robust video signature based On ordinal measure.In:Proc.of the Intl Conf.on ICIP,2004:685-688.

[9]汤海萍.基于时空信息表达的视频拷贝检测[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4.

[10]OostVeen,J.,Kalker,T.,Haitsma,J..Feature extraction and a database Strategy for video fingerprinting[C].Proc.5th Int.Conf Recent Advance in Visual Information Systems,2002:117-128.

[11]Lee S.,Yoo C.D..Video fingerprinting based on centroids of gradient orientations[C].Proc.Int.Conf.Acoust.Speech and Signal Processing(ICASSP),2002,2:401-404.

[12]Lee S.,Yoo C.D..Robust video fingerprinting for content-based video identification[J].IEEE Trans.Circuits Syst.Video Technol,2008,18(7):983-988.

[13]鲍伟.基于多特征融合的视频拷贝检测技术研究[D].郑州:信息工程大学信息技术研究所,2013.

[14]Zhao Y X,Liu G J,Dai Y W,et al.Robust hashing based on persistent points for video copy detection[C].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and Security,2008.CIS08.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IEEE,2008:305-308.

[15]Natsev A,Hill M,Smith J R.Design and evaluation of an effective and efficient video copy detection system[C].Multimedia and Expo(ICME),2010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IEEE,2010:1353-1358.

[16]许,薛智锋,陈福才.基于改进的近邻传播学习算法的视频拷贝检测[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4,35(9):3185-3189.

[17]张三义,张兴忠,郝晓燕.基于ORB和灰度序特征的视频拷贝检测[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4,31(10):3113-3116.

[18]Indyk P.,Iyengar G.,Shivakumar N..Finding pirated video sequences on the Internet,Tech.Rep.,Stanford Info Lab,Stanford University,1999.

[19]Chen L.,Stentiford F.W.M..Video sequence matching based on temporal ordinal measurement[J].Pattern Recognition Letters,2008,29(13):1824-1831.

[20]Zhang Z,Zhang R,Cao C.Video copy detection based on temporal features of key frames[C].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Education(ICAIE),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IEEE,2010:627-630.

[21]郭俊波,李锦涛,张勇东.基于轨迹行为模式特征的视频拷贝检测算法[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10,22(6):943-948.

[22]J.Wang,Z.Y.Chen,Y.Wu.Action Recognition with Multiscale Spatio-Temporal Contexts[J].IEEE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on,2011:3185-8192.

[23]Kim C,Vasuedv B.Spatiotemporal sequence matching for efficient video copy detection[J].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for Video Technology,2005,15(1):127-132.

[24]潘雪峰,李锦涛,张勇东,等.基于视觉感知的时空联合视频拷贝检测方法[J].计算机学报,2009,32(1):108-114.

[25]Swaminathan A.,Mao Y.,Wu M..Image hashing resilient to geometric and filtering operation[C].IEEE Workshop on Multimedia Signal Processing(MMSP),2004:355-358.

[26]Coskun B.,Bulent S.,Nasir M..Spatio-Temporal Transform Based Video Hashing[J].IEEE Trans on Multimedia,2006,8(6):1190-1208.

[27]王大永.感知视频指纹算法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2.

[28]张勇东,张冬明,郭俊波.压缩域快速视频拷贝检测算法[J].通信学报,2009,30(3):135-140.

[29]Gengembre N,Berrani S A.A probabilistic framework for fusing frame-based searches within a video copy detection system[C].Proceedings of the 2008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ntent-based image and video retrieval.ACM,2008:211-220.

[30]Wei S,Zhao Y,Zhu C,et al.Frame fusion for video copy detection[J].Circuits and Systems for Video Technology,IEEE Transactions on,2011,21(1):15-28.

上一篇统计数据

下一篇橡皮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