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数据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统计数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统计数据

统计数据范文1

【关键词】统计数据质量 核心质量 附加质量 形式质量

一、统计数据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一)统计数据质量存在的问题

目前统计数据质量主要存在数据主观失真和数据适用性不强两个方面的问题。

数据主观失真主要表现在:统计工作缺乏准确的依据,从事统计工作的专业人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基层填报人员更换频繁,台帐、原始记录不全,历史资料混乱。各级统计部门不能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统计部门独立性不强,时常受到行政对数据的干预,使数据失去真实性。

数据适用性不强主要表现在:统计指标缺乏相对稳定性,随意变更统计指标现象时有发生,不能保证整个体系的完整和数据的衔接。统计方法、指标含义、口径上不统一,未能或没有对其做出清晰的界定,致使使用者无法根据需要对数据进行调整,难以实现数据在时间序列上的可比性。

(二)影响统计数据质量的主要原因

统计数据质量不高的原因,主要来自统计工作内部环境和外部客观环境两个方面。

统计工作内部环境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统计部门内部各专业间在统计方法、指标涵义、口径上不统一,统计方法改革不同步;统计范围、口径的理论值与实际值出入比较大,统计与财会在核算周期上存在差异。现行的“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统计管理体制,存在着许多弊端。一是统计工作的独立性差,抵御来自地方政府对于统计调查和统计数据干扰能力弱,统计信息的可靠性和时效性受到威胁;二是政府统计系统纵向管理不顺,中央和地方统计任务不分、职责不清,整体效益低下,不利于全面推行抽样调查;三是政府综合统计与部门统计之间横向关系不顺,多头向下、重复调查、报表多杂、数出多门的现象较为严重。统计投入与统计任务相比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工作条件较差,有的基层部门对统计数据的加工、处理、汇总和分析还停留在手工操作阶段;部分地区没有专门的统计机构和业务素质较高的专门统计人员,依靠兼职人员来协调统计工作,其对统计指标、统计方法的理解常存在一定的偏差,造成源头数据的收集、提供误差较大。

统计工作的客观环境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社会的统计意识差,对统计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一些领导干部对统计工作重视程度不高,导致违反统计法规,在统计中出现虚报、瞒报、漏报、弄虚作假现象时有发生,造成有些统计数据与实际相差甚远,部分统计数据的误差已大大突破了一般统计调查所允许的误差区间。统计法制不健全。各级统计部门对统计工作的执法力度不够,并没有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规定执法,有关的经济法规配套程度低。我国由于历史造成的“人治”积习深厚,在某种程度上权大于法的现象并不罕见,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也很严重,一些领导干部和统计人员敢于以身试法,。究其原因,一是我国《统计法》的惩治力度太小;二是对法律责任的追究缺乏可操作性,故而有法无威,执法不力。统计数据人为干扰因素增加。由于当前体制,许多地方开展“目标责任制”考核工作,把统计数据与政绩,升迁纳税、奖惩相联系,把统计活动推到了“裁判员”的地位,这就无疑造成了大小官员对数字攀升的强烈追求,严重影响统计的独立性和超脱性,形成了群众说的“官出数,数出官”的腐败现象,危害了统计部门信誉和声望。

二、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对策

加强基层统计基础建设,提高统计人员素质,完善统计文化。要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就必须加强基层统计基础建设,营造参与提高数据质量氛围,完善统计文化。首先,加大资金投入,改善统计工作条件,提高先进统计设施和统计技术的普及与利用率;其次,培养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使他们牢固树立“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的信念,提高统计新知识、新方法,特别是现代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技能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的能力;第三,提高全民参与提高数据质量的意识,营造积极向上的统计文化,把遵守统计法律法规成为一种社会时尚。

改革完善统计制度及方法,建立统计数据质量监控评估体系。明晰国家统计机构和社会调查机构在数据统计数据的职责和权利,完善部门之间相互提高统计资料制度,实现统计数据的信息共享,避免数据打架现象的发生。建立完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及统计指标体系,制定全国统一的统计指标含义、口径、范围及计算方法制度,并保持相对稳定。保证数据在时间上的可比性,增强数据的适用性。建立科学适用的统计调查方法体系,大力推广和强化抽样调查。采用不同调查方法,做到全面统计,抽样调查、典型调查和重点调查结合运用,以适应不同层次的要求,以调查的科学性来保障统计数据的准确性。

改革干部考核制度,完善干部管理体制。改革干部考核制度,完善干部管理体制。对各级干部的考核、评价以及升迁、任免要建立严格、科学、规范的业绩评估制度,对各种考核评价指标的完成情况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客观评估,并赋予群众监督那些用于考核干部政绩的统计指标的权力,使虚假数字消灭于基层。不单从“数字”上看政绩,而应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坚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

要加大统计执法力度,确保统计数据不受其他因素干扰。统计机构必须是依照法律独立设置的,实行垂直管理体制。并且国家统计机构在行政上应保持其独立的地位,对于重要统计数据要有一套严格的政策,要使统计数据不受包括政府在内的各方的干扰。统计执法要坚持上下联动,既保证执法办案的数量,又注重执法办案的效果;积极开展统计监审等执法形式,把统计法与统计巡查结合起来。必须加强统计法制建设,完善统计处罚机制,对于构成犯罪事实的,要追究刑事责任,同时可增加经济处罚条款,使统计法制的强制性和威严性充分体现在有效地维护统计数据真实性上来,真正发挥国家的法律效能。

学习国外先进管理经验、先进质量保证技术。国外许多先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学习,主要有:制定统计数据质量评估标准,强化质量管理意识。建立统计质量管理机构,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应用不同方法开展质量评估和管理。开展数据质量量化分析,制定数据质量改进目标。

参考文献:

统计数据范文2

【关键词】统计现代化 统计信息 统计数据

一、统计学与统计数据

大量性和数量性是统计学最大的特点,比如在同一个年龄、同一个性别、同一个民族的人群,每个人的体重和身高都不同,所以只有少量的数据根本不能体现事物的一般特性,更不能体现事物的发展规律。一定要利用大量的数据和资料进行综合性的分析,这样事物的非本质的偶然因素才会互相削弱和抵消,大量观察法就是大量性运用和统计调查,也就是说要有足够数量的单位而且要观察到事物的全部内容,才会使事物之间的差异互相抵消。我们可以采用大量的观察法对调查对象做非全面的调查,比如统计普查、报表,也可以只对体现全部特点的一些单位进行调查,比如,重点调查、抽样调查。

统计数据离不开统计工作。统计理论指导统计工作的发展和改进,和统计有关的所有理论就是统计学,也就是说,进行大量数据资料的搜集、整理、推断、分析的学科就是统计学,统计学是在统计工作中产生的必然结果,是对统计工作进行的理论上的概括,同时统计工作也需要统计的指导,也是进行统计工作的依据。统计研究的数量是具体事物的真实数量。统计学的数据都是客观具体的,体现一定研究范围的数字。

二、统计信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由社会和企业统计工作反映出来的数据和资料就是统计信息,统计数据大多数指记录下来的统计事实,多数是一些不能直接使用的比较孤立的原始事实。那些对人类活动能够产生影响的经过统计加工处理的数据就是统计信息,它是有意义、有价值的统计信息,同时也是社会经济信息的主体。

人们对一事物的认识往往通过统计信息来表达和体现,统计信息同时也与决策密不可分,也能对人们的决策行为起到指导的作用,统计信息在形式上看是数量特征的特点,是统计学研究社会经济活动的方面的普遍方法论以及将其利用于认知经济活动数量方面和规律性决定的。统计信息的功能是依据可靠的统计指标体系和统计调查方法,统一的搜集、整合、储存、传送、以及提供全部的数据描术为特征的社会经济信息。它从数量上体现社会经济现象之间的关系,在反映事物现状的同时还能准确地体现事物以前的发展进程。依靠这些统计信息,能够利用科学的方法预测事物的发展方向,更加有效地对市场经济运行进行指导。统计信息是整个国家和社会对于认识经济发展状况,参与经济活动,以及对错综复杂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进行统一的监测和分析,更加正确地预测和评价经济运行状况。在全世界范围内准确地配置、开发各种资源,有利地控制和调控社会经济的发展。

现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不断发展壮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随之对统计信息的要求也就越高。

三、统计学的现代化离不开统计信息的支持

统计信息系统是在应用统计理论、信息技术、系统工程方法,在传统的人工统计的基础上建立人机复合系统。统计信息系统可以对相关数据做深一层次的加工,能够充分反映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和运行模式,同时可以对社会经济中的比较大的趋势性问题进行预测和分析。更加准确及时地为有关部门的宏观决策提供依据,在很大程度上满足社会各界对经济信息的需求。

建立统计信息系统对加大统计信息的开发利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信息职能是统计工作的基本职能。要想正确、快速、完整、全面地了解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的运行情况要依靠统计信息系统,统计信息系统是搜集、加工、传递、统计信息的枢纽,为制定科学决策和进行科学分析提供可靠的依据,随着国民经济的日益发展,在统计工作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提供的可能性,推进统计信息的现代化,建立、健全国家统计信息系统是我国在统计工作发展的必然方向。而统计工作的网络化、计算机化,是统计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统计部门不但要提供准备的信息,还要提供合理的咨询建议,同时要对经济发展的状况进行有效的监督。提高统计工作的全部功能,是所有统计机构的重要任务,更是完成统计现代化这一目的的必然要求。

目前,在我国统计工作要受到管理制度、加工方法、调查手段、技术能力等各方面的制约,统计信息系统还不够完善。例如统计信息搜集的精度和深度不够准确,经过分析应用的信息很少而描术性的信息比较多。再有我国现在的统计信息大多数是统计机构内部进行交流,大家对统计信息的使用情况不好,因为传送手段的不够先进,使统计信息的创建者不能及时地输出信息,同样需求者也不能及时地得到统计信息,这样就造成了生产和流通的脱节,所以从方法上讲,要想逐步实现统计信息管理的网络化、现代化、提高信息系统的质量,必须加快统计信息传送的效率和速度。

参考文献

[1]刘奇.中国特色统计学理论探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统计数据范文3

关键词:统计数据;质量;控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统计数据由于本身具有重要性、权威性、客观性等特点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结合当今的社会现状,我们不难发现,统计数据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而真实有效的统计数据的采集离不开各个环节和各部门的共同监控和努力,我们要在统计数据的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可行的方法来加以解决,从而,达到从根源处控制统计学质量的目的。

一、统计数据质量的几个问题

在企业或者政府机关上报的统计数据中往往存在虚报、伪造、漏报数据的现象,用来达到表现形势大好的繁荣景象的目的。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相关的数据和指标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矛盾的现象。统计工作本身的弊端和复杂的现实造成了统计数据存在着种种质量问题。而这些原因在总体概括上分为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两种,由于统计数据体系还受计划经济体制的相关影响,因此采集数据的方法和制度的改进需要一定的时间,新的统计方法与新的管理体制之间存在着种种摩擦。统计部门的各种统计任务和本身力量的悬殊,导致了各种统计方法和程序都出现了极大的变动,这也让统计数据的质量随之降低,而在基层中的各种统计工作,这种表现更加突出。

二、建立良好的监控统计工作质量的体系

对于统计数据质量的监控其实就是对原始统计资料的质量控制,而如何保证原始统计数据的准确性,我们往往要从统计的调查方案和方法入手,因此在进行统计数据工作之前,一定要在客观分析统计数据的群体和各种综合条件的基础之上进行统计,在保证统计范围准确合理的前提之下,还要让数据的收集工作严格按照之前设定的调查方案和方法来执行。确保所得数据的准确无误。在做好这些前期工作后,我们要针对统计中的种种信息和数据进行筛选,筛选过程中一定要本着客观真实的原则,将统计数据依据各种原则进行分类和分组,一旦出现各种漏洞或者错误,及时上报,并立即修改加以说明。针对统计所得的数据,与个人利益或者个人荣辱息息相关的这部分,一定要进行重点监控,落实各种统计数据的真伪性,防止出现人造数据。在统计的调查阶段,如果条件允许,最好能够将统计单位的名录库进行健全,从而不出现调查对象在其他行业中的遗漏或者重复。在调查过程中,要统一管理调查单位,还要使用统一的单位名录库作为抽样框和单位库。还要根据统计数据的工作程序及时做好更新与维护工作。还需要注意的是,要及时地将统计台账做好完善,其指标设置应满足于统计报表需要的基本内容,让它达到准确、连续、完整和查询方便的目的。若在完善过程中使用到计算机,一定要时刻做好备份工作,防止因为机器故障或者人员变动出现数据不能正常衔接的现象。为了让统计工作减少不必要的繁琐工作环节,尽可能的使用数据处理软件和各种信息化技术,这不仅能保证数据分析过程中的准确和科学性,还能减少数据统计分析中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使数据统计工作更加便捷。

三、从法律和市场角度对统计数据进行质量控制

在对统计数据质量控制中,法律监控是十分重要也是必不可少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统计法》就是控制统计数据质量强有力的后盾支持,法制监控一定要强化,让统计道路程序化、法律化,让统计人员做到知法守法,懂法用法。对于统计工作人员中出现无视法律或者触碰法律等行为一定要加以严惩,使他们形成严格控制统计数据质量的观念。对于统计法中,不符合现代统计工作的法律法规,要结合实际情况及时进行修改和调整,保证统计法的科学性。由于现行的统计法中忽略了民间统计这一部分,因此,要在一定程度上扩大统计法的适用主体。对于统计调查者来说,一定要用法律法规来对其所有行为做到规范,让被调查者的人身安全得到保证。加强统计的普法教育是控制统计数据质量的重要内容,对各级领导进行普法教育,让他们起到领头作用。

市场监控也是控制统计数据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协调好各个统计机构的关系,让他们之间形成一个良性的竞争,这在一定程度上就要求各个统计部门改进自己的统计方法,更新自己的统计理念,吸收和使用新设备新技术,从而满足各种用户的要求。统计机构在进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过程中,会受到这样或者那样的种种制约,而统计所得数据只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和生存,其自身价值才会更高,因此,在各个企业和统计数据之间会形成不同的关系,只有企业和客户的要求标准提高了,统计数据的质量才会有所上升。

四、从其他方面控制统数据

统计数据的质量控制与统计工作人员的种种业务素质密不可分,为了让统计数据的质量得到更高层面的提高,统计单位要求统计人员的上岗培训这一做法十分有必要,对于那些不符合上岗要求的工作人员,一律不准上岗,还要针对统计工作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及时对统计人员进行业务能力和专业知识的定向化培训。对于统计数据的各个环节,我们都不能掉以轻心,无论是统计前、统计中还是统计后,只有在加强统计工作人员工作能力的基础之上,才能保证对统计数据的质量控制。

结语:

对于统计数据的质量控制,是整个统计工作的重点,如果,我们不顾统计数据的质量,只一味地强调统计的速度和结果,很难保证统计工作的顺利进行,而控制统计数据也不是一个单方面的措施,我们只有在综合各种因素的前提下,才能让统计数据的质量得以控制和提升,从而提高统计工作的意义。(作者单位:承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参考文献:

[1]孔杰.统计数据质量控制策略[J].现代商业,2010(14)

[2]魏天玉.浅谈如何构建统计数据质量控制体系[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2(22)

统计数据范文4

关键词 统计数据 质量

中图分类号:F253.3 文献标识码:A

一、影响统计数据质量的因素

(一)统计法制意识淡薄。

一方面有些单位或个人对统计工作不够重视,统计法律意识淡薄。主要表现在:一些企业领导或个体经营者不懂《统计法》,或只知道《统计法》的存在,具体内容并不了解,更不清楚其中“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不得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不得迟报、拒报统计资料。”这句话的意思是作为被调查者必须履行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的义务;另一方面作为填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其统计人员依法统计意识淡薄,统计台帐不健全,或根本就没建统计台帐。不认真按照统计制度要求填报统计报表,有的报表随意性较大,不规范,不完整,更有虚报、迟报和瞒报统计报表的现象。

(二)部分单位对统计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

有部分单位的领导认为统计只是简单的数字游戏,目标下达多少就填多少,填少了对上面交不了差,其上报的数据基本上是按目标进度来填,统计工作无关紧要,他们把统计工作视为可有可无,统计人员更是想换就换。对于企业来说,普遍领导认为会计核算工作直观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而统计只是为了满足政府部门的需要而设,是一种额外的工作负担。企业普遍重会计,根本没把统计当回事,所以县级以下统计工作得不到重视。

(三)考核体系不完善。

当前的考核评价体系大部分是以统计数据为主要考核依据。考核是对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评价,同时也是对领导政绩的体现,考核如同一个具有魔法的指挥棒,吸引着各级领导前赴后继,趋之若鹜。近年来,各级各类的工作考核,也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如各级领导为拿到好名次,就出现了互相攀比现象,为达到目的想尽一切办法。对这些问题解决不好,会挫伤那些实事求是地进行统计报送的人的积极性,从而也使这些人加入到弄虚作假的洪流中,这样统计数据失真的现象更加严重,造成的后果更不可想象。

(四)源头数据质量得不到保障。

首先是统计队伍不稳定。乡镇统计人员多是兼职人员,难以做到专心做统计工作,且统计工作相对比较枯燥乏味,统计人员对统计工作缺乏工作热情,再加上基层人员变动的随意性较大,保持一支稳定的统计队伍很难。其次统计任务完成难。因上级统计部门只具有布置统计工作任务和业务指导的职能,却无力支配统计人员工作时间。乡镇统计人员需要在完成乡镇党委政府交办的其他非统计工作的前提下,才能挤时间甚至利用其它休息时间去完成统计业务。这样用在统计工作上面的时间难以得到保障,导致不少统计任务不能保质保量的按时完成,使统计工作处于疲于应付阶段。再次是统计报表数据质量保障难。乡镇统计人员受当地政府的行政领导,工资、福利等待遇属乡镇管理,上报的统计数据尤其是经济考核指标难免受乡镇领导的干预,统计人员很难做到依法统计。最严重的是有的领导为了不被约谈批评或降职撤职,又能获得目标加分、表扬、得奖金甚至升迁而不惜余力,想尽一切办法,千方百计在数字上做文章;而企业为了得到有关部门掌握的国家优惠政策和扶持及专项资金,只能按主管部门的要求上报统计数据,这就必然超越“四条红线”,严重违背“四大工程”的初衷,造成统计数据质量失真、失实。

二、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建议

(一)强化法制宣传,增强守法意识。

首先,加强统计法制宣传教育,使统计法制意识深入人心,从而增强社会各界的统计法制观念,使人人懂法,守法,保证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和统计数据的客观真实性。其次,加大对统计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最大限度地提高违法成本,从而杜绝虚报、瞒报、伪造、篡改统计资料等统计违法行为的发生。

(二)加大统计投入,改善基层环境。

当前,作为统计数据源头之一的乡镇统计部门,工作条件简陋,微机等先进统计设施的普及率和应用率不高,必须加大对基层统计机构、统计人员、统计工作的支持力度,在资金、人力、技术、办公条件等方面给予帮助和倾斜,确保基层统计工作正常运转,以保证统计数据的真实性、时效性。

(三)加快体制改革,完善考评体系。

一方面,要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逐步淡化考核工作或建立一种科学合理、客观公正的考核体系,以引导各级领导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要单纯用“数据”论“英雄”,从而提高统计数据受干扰能力。另一方面,改变上级统计部门只具有布置统计工作任务和业务指导的职能,无力支配统计人员工作时间的局面,就必须在统计管理体制上下功夫,建立垂直管理的统计体制,着力建设统一的统计基础平台,大力推行统计网上直报,使基层统计人员真正从繁锁事务中解脱出来,切实履行好统计管理和监督职能,形成对政府负责、对公众负责的强势统计。

(四)增强与部门的沟通协作,提高数据评估质量。

企业上报的统计数据中各行业产值与收入密切相关,企业收入是其纳税的重要依据,目前我国的税法执行得很好。企业在纳税方面一般不愿弄虚作假,其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都很高。因此上级统计部门在对地方上报的统计汇总数据进行质量评估时一定要与税务部门取得沟通,参照税务部门的有关纳税资料进行合理比对。对产值与收入出入过大的要坚决砍掉,不能放任自流。

(五)改善调查体系,提高数据源头质量。

统计数据范文5

关键词:经济统计数据;质量检测;质量提高

经济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听说到的一个词,每个人都会与经济打交道,但是,大多数人依然认为经济是非常笼统、抽象的一个概念,对于经济的理解非常有限。其实,如果通过数据反映我国的经济情况,就会让抽象的经济更加形象。通过数据的获得和对比,我们也能够对经济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和评价,从而能够对经济的走势和规律进行更好的掌握。正因为经济统计数据如此重要,因此,其质量的可靠性就显得非常重要。经济统计数据的形成分为两类,一类是通过抽样取得,另一类是通过对数据的整理汇总获得最终的数据结果。两类数据表现形式中的任何一类,一旦有错误存在,其对于结果必然会造成影响,对于数据的分析就没有任何意义。做好市场经济的调查和研究,做好经济规律的研究和总结,必然需要高质量的经济统计数据做支撑,必须对经济统计数据进行质量检测。

1统计数据质量检测的可行性

人类对于经济的最初印象便是具有极强的抽象性,人们每天都会接触经济,但是对于经济还是难以准确地运用语言进行表达。不过,通过数据则可以对经济有一个直观的、形象的认识,为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对于数据进行质量检测也是具有可行性的。数据在进行统计的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程度的误差,但是,并不是说存在误差即表明数据获得的不准确,我们要从统计学基本原理的角度进行考虑,允许数据中误差的存在,通过对数据误差的考量,达到对数据质量检测的可靠性。在数据质量检测领域,最为著名的当属孟德尔提出的基因理论,其通过实验数据验证了所提出的假设的可能性,虽然在后来的验证中证明其所提供的数据有人为修改的情况,但数据的作用,以及数据质量的监测开始步入人们的视野,也让人们认识到数据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验证,只有真实可靠的数据,才能为其理论做好支撑,才能为理论的进步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对经济数据进行统计似乎已经成为人们认识经济的一种方式,也是人们分析经济的基础,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更是成为非常重要的一道关卡。统计数据质量检测的可行性能够让数据更加准确,让数据为未来经济的发展和走向提供技术支持。

2经济统计数据质量检测方法

经济统计数据更多的是对宏观经济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其所要考虑的也多是宏观经济的方向。因此,经济统计数据有自己的质量检测方法,这些方法的应用让经济统计数据更加有助于研究人员对经济的宏观分析,对经济的趋势进行有效把控。

2.1抽样检测法对经济统计数据的质量检测

抽样检测法是对现有的数据进行随机抽取,通过对所抽取的数据进行相应的质量检测。此方法来源于西方的民意调查,其一般都是随机对调查对象进行询问或者认识的了解,但会让被调查者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调查方会通过被调查者留下的联系方式进行调查结果的核实,此时所采用的方法便是抽样的方法,打电话询问被调查者相关的情况。这种调查方式表面看来,似乎核实的是单个调查情况的真实性,但是其对于整体检测结果来说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和意义,如果较多的核实结果存在问题,那么整体调查的数据也就没有任何意义。这种抽样检测法在统计学中是依据“局部推断总体”的理论支持。我国在进行全国人口普查的时候,便会根据普查的结果进行随机抽样核实,通过这种随机抽样核实的方法对调查的结果进行质量检测,从而推断出整体调查数据的质量情况。抽样检测法已经成为经济统计数据质量检测的重要方法之一。

2.2通过经济指标间的联系对经济统计数据进行质量检测

我们在学习哲学的时候,了解到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并且事物之间的联系也是相互制约的,这种情况在经济领域中也同样如此。经济领域中,指标相互之间并非独立存在的,而是具有一定的联系,并在联系中存在一定的规律。在反映经济状况的指标中,一旦有一个指标发生变化,与之相关联的其他指标也会发生变化,这样就会带动整个经济指标发生变动。但是,经济指标之间的关系并非是简单的依存关系,其具有不确定、不严格的依存关系,让人并不容易把握。但是,对于指标的某个数值,则会有另一个指标的某个数值与之相关联,这就会出现若干数值围绕其平均数呈现出有规律的波动。这种情况的出现为经济统计数据的质量检测提供了一个极为有利的检测方法,我们可以通过经济指标间的关联性对经济统计数据进行检测,在现实中的经济统计中对于此方法的应用也非常广泛,比如国家GDP与居民收入之间的关系、市场经济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等,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地对宏观经济做出一定的评价。

2.3通过个体与总体之间的关系对经济统计数据进行质量检测

个体是总体中的一部分,总体是个体的总和,个体数据与总体数据之间具有某种联系,这种联系可能会让个体的数据与总体数据保持一致,也可能会让总体数据大于个体数据的表现,但是两者在某些方面总会具有一致性。在总体数据可信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推测个体数据的情况,在个体数据可信的基础上,我们也可以借此推断出总体数据的情况,通过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对经济统计数据进行有效的质量检测。比如,我国在进行国内生产总值计算的时候,所采用的方式是各个地区与国家进行分级核算,两者独立进行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如果地区所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真实可信,那么,在对其进行随机抽样检测时候,其波动应当围绕国家所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进行上下波动。当然,进行实践操作的的时候,因为个体与总体之间的计算方法不同,也会造成个体与总体之间的关系并不明确,这时候根据个体或者根据总体进行总体或者个体的推测就会出现不准确的情况。因此,统一计算方法对于运用个体与总体之间的关系进行经济统计数据质量检测具有非常大的作用。

3对提高经济统计数据质量检测水平的建议

经济统计数据对于我们认识经济、了解经济具有非常大的作用,其在国家宏观调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提高经济统计数据的质量检测水平就显得非常重要。笔者结合自己在经济统计数据方面的理解和观察,提出以下建议。

3.1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经济统计数据的质量最终是需要人的控制和管理,因此,对工作人员质量的管理是对经济统计数据最好的质量检测,要想确保经济统计数据的质量,应当确保基层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首先,政府统计部门要注重对工作人员进行思想教育,让工作人员在思想上对工作有一个认真的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确保对数据的收集和统计能够做到准确无误。其次,单位要对基层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对其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以及工作方法进行专业化定期培训,提供工作人员的数据统计水平,为进行数据分析做好基础。最后,要通过激励的手段和优惠的政策,吸引更多的人才参与到数据统计工作中,从而为人才的储备做好工作,从源头上做好数据统计工作的准确性。

3.2加大执法力度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在对经济数据进行统计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瞒报、虚报或者拒报的情况,这就给经济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带来一定的难度。并且,一部分企业在进行数据上报的过程中为了自身利益,会对数据进行一定程度的造假,部分人员还存在将数据进行捏造的行为,这样就使得数据的收集与分析与现实情况存在偏差。因此,从国家层面应当对此行为予以坚决制止,防止数据造假及虚假行为的出现。这一方面需要政府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对上报的数据进行及时、有效的核查,对发现的虚假、造假行为进行严厉的打击,涉及犯罪行为的还要坚决地予以相应的刑事处罚;另一方面,国家要推进相关的法律的制定,从法律制度上对数据统计进行完善,为相关行为寻找到合法、合规的依据。

3.3优化与改革政府政绩考核制度

当前情况看来,我国对于政府的评价考核机制是以其各项指标的完成程度作为重要参考,政府的政绩与指标的完成情况有极大的关系,尤其对其中所涉及的可能影响升职的干部,对于指标的完成情况则会尤为关注。这样就给人们进行数据造假或者数据捏造提供了极大的动机因素。有人会从自身利益考虑,不惜以牺牲国家的利益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更为严重的是,很多干部不惜冒着违法犯罪的风险,对数据进行伪造。因此,从根本上提高经济统计数据的质量,需要优化与改革政府的政绩考核制度,构建科学合理的干部绩效考核制度,让干部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将自己的能力得以展现。同时在对干部进行升职考核的过程中,同时应当将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作风问题一并纳入到考核范围内,拓宽干部的升职途径,让干部伪造、捏造数据的想法得以打消,逐渐淡化数据在干部升职过程中的作用。

4结语

经济统计数据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无论是从国家层面还是从大众层面,都应当对经济统计数据予以高度的关注,对于数据的变化给予一定的重视。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更要做到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对数据工作给予严谨规范的工作态度,对数据的统计和管理认真操作,让经济统计数据更好地为祖国经济发展做好服务。

作者:丛波 单位:大连海洋大学应用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杨明艳.构建现代统计体系提升财政统计数据质量[J].统计与管理,2015(02).

[2]刘文梅.经济统计数据质量检测的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15(06).

[3]丁莉,顾蔚.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对策研究[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5(07).

[4]阚珍珍.宏观经济统计数据质量的Benford评价及实证研究[J].经济师,2015(07).

[5]祝君仪.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统计数据质量的评估方法及适用性分析[J].中国市场,2015(29).

统计数据范文6

关键词:统计数据;影响因素;质量;对策

一、统计数据质量在统计工作中的重要性

1.保障统计工作顺利开展

统计数据质量是保障统计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能够保障统计工作的有效开展。统计数据是否有效、真实,直接关系到最终的统计结果,影响着统计报告的最终评判。统计信息是企业、政府部门进行策略研究分析的重要数据,能够最大程度的满足部门需求,因此统计数据质量具有适用性特点,是保障各部门顺利开展工作的基础保障。

2.减少统计误差,提高统计效率

统计质量中存在的误差会直接影响到统计工作的最终结果,在统计工作中需要确保统计的准确性、及时性,对数据收集,数据分析都要精益求精,确保统计结果同统计目标的一致性。当然,一般情况下是不可能实现无差异化的,但一般可以通过对技术误差、抽样误差、加工整理误差、人为误差、范围误差等的控制,来控制统计中出现的偏差,提高统计质量。这对提高最终统计结果,保障统计数据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3.缩短统计工作周期,提高数据使用效率

统计数据的精确度直接影响着统计质量,准确有效的统计数据有利于统计工作的顺利实施,可以有效缩短整个统计工作周期,能够及时将统计数据进行,第一时间掌握和使用统计信息,可以大大提高统计数据的运用,确保整个统计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影响基础统计数据质量的因素

在统计工作中,存在诸多影响数据收集、分析的因素,这些因素成为制约基础统计数据质量提高的重要原因。

1.统计意识淡薄

出现统计数据质量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统计意识比较淡薄。部分企业在进行统计工作中,没有对其进行高度关注,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企业领导对统计工作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培养专业的统计人员从事统计工作的意识;第二是统计人员法制意识比较薄弱,没有认真履行统计职责,数据收集,数据填写比较随意,不能保障数据的真实有效性。

2.统计工作混乱

统计工作混乱主要反应在统计基础工作方面。在进行数据统计过程中,统计人员不能保障统计数据来源的真实有效性,并且在进行数据记录方面不及时、不全面,原始数据的记录比较混乱,甚至出现数据拼凑,数据重叠等现象的发生,这就直接影响着数据统计工作的后续开展,大大降低了数据统计的客观真实性。另外,对于选取统计方法、范围、样本等没有统一规范,这些都是造成统计工作混乱,导致统计数据质量失真的影响因素。

三、提高基础统计数据质量的对策

1.完善统计法制建设,提高法律意识

提高基础统计数据质量,首先要为统计工作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要不断健全完善内部统计法律制度建设,在进行统计工作中,要做按法律制度办事,有法必依、违法必究,为统计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完善的法制建设有利于避免虚假、伪造、瞒报、私自更改统计数据资料的情况发生,避免违法乱纪行为的出现。

2.完善统计制度,提高统计质量

统计方法在整个统计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影响着统计的最终效果。要进一步跟进国家统计工作的“四大工程”建设。首先,加快基本单位名录库的完善,通过数据调查,对信息进行不断的更新,确保信息库数据的真实有效性;其次,对统计系统进行升级,不断适应信息采集软件系统和联网直报系统,通过联网系统,将数据录入、信息报送、数据查询有效统一,实现数据报送的快速高效;再次,要不断完善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平台建设,为统计工作提供制度建设、信息更改、数据审核、信息查询等服务;最后,进行企业一套表制度建设,以统计审核为指标,以信息原生指标为中心,通过数据采集、数据审核、数据加工,大大提高统计工作的时效性、准确性和高效性。

3.提高统计人员综合素质,健全考核体系

要想提高基础统计数据质量就必须提高统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制度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首先要加强统计机构建设,对统计部门人员素质进行考核;其次要对统计部门人员进行定时培训,提高业务水平,提升个人素质;再次要对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分析,找出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加强统计工作基础建设。

四、结束语

统计数据质量决定着统计的命运,是统计的生命线,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更是统计部门工作的重心和统计工作追求的目标。在提高基础统计数据质量过程中,还需要不断加大统计数据的考核力度,对统计数据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进行综合评估,另外要加强统计部门的审核力度,加大对统计指标的监管审核,努力让统计数据真实的反应客观实体。当然,在提高基础统计数据过程中,还需要各部门单位根据自身统计工作的特点进行具体探究,争取制定出一套完善的数据统计制度,为提高基础数据质量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上一篇社会实践经历

下一篇聘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