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山行古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山行古诗范文1
1、有天晚上忽然停了电,女子自己点起了蜡烛,没一会儿,忽然听到有人敲门,原来是隔壁邻居的孩子,他问:阿姨,请问你家有蜡烛吗,女子心想:他们家竟然穷到连蜡烛都没有,千万别借他们,于是,对孩子吼了一声说没有,正当她准备关上门时,那穷小孩说:我就知道你家一定没有,说完从怀里拿出两根蜡烛,说:妈妈和我怕你一个人住又没有蜡烛,所以我带两根来送你,此刻女子自责,感动得热泪盈眶,将那小孩子紧紧地抱在怀里。
2、有一个小镇很久没有下雨了,令当地农作物损失惨重,于是牧师把大家集合起来,准备在教堂里开一个祈求降雨的祷告会,牧师注意到一个小女孩所带来的东西,激动地在台上指着她说:那位小妹妹很让我感动,牧师接着说:我们今天来祷告祈求上帝降雨,可是整个会堂中,只有她一个人今天带着雨伞,大家仔细一看,果然,她的座位旁挂了一把红色的小雨伞,这时大家沉静了一下,紧接而来的,是一阵掌声与泪水交织的美景。
(来源:文章屋网 )
山行古诗范文2
关键词;山水城市 武汉三镇 城市形态 人居环境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山市城市与山水文化
在中国古代城市营建过程中,充满了以山水特色为主体的核心思想。中国古代城市的营建可以说是山水城市的建设。从远古时期的“山水聚落”到封建时期的“山水城市”的营建观念,不仅是由于独特的地理条件,也是出于对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原始要求所驱动。依山临水的自然条件不但易于提供给古代先民赖以生存的食物资源、居作场所,而且可以为人们提供天然的安全蔽护。
在山水城市的发展中,山水文化作为其核心,承载着如何将其发扬与演进的重任。正如钱学森先生所言:“山水城市概念是从中国几千年的对人居环境的构筑与发展总结出来的”。“山水城市”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人们以大自然的“山水”为基本素材而创造出来追求人与自然的高度融合与统一,即天人合一。山水意识使中国人具有独特的精神气质、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也深刻地影响着城市规划建设。
山水城市形态分类
在城市的营建当中“山水大聚会之所必结为都会,山水中聚合之所必结为市镇,山水小聚会之所必结为村落”[ 李先逵《山水城市营造与风水观念更新》]。这是从城市的规模大小进行分类,依照城市自身的形态,可以将古代山水城市分为三大类:其—,规则型山水城市。其二,不规则山水城市。其三,混合型山水城市。本文试从“武汉三镇”城市形态特点来分析中国古代山水城市的形态特色。“武汉三镇”地处中南部地区,明朝期间汉水改道,形成了武昌、汉阳、汉口“两江三镇,坐拥七湖”的城市格局。而山水空间上形成了“龟蛇锁大江”的自然格局。
图3(1909年)
图1(1868年)
图2(1868年)
其—,规则型山水城市。规则型古代山水城市有圆形与方形两种基本形式,其变形则存长方形与椭圆形。汉阳城北阻山,东南临江,西面阻湖,天生险阻。汉阳县与府治同城。汉阳城,其门有八。东;迎春,南;沙洲,西;孝感,北;汉广,东南;朝天,东北;庆贺,西南;汉南,西北;下议,前枕大江,后控陂湖。构成了规整的长方形的城池。汉阳内部中正的十字格局,鼓楼置于正中,将王权与景观营造结合到一起表明了其为府县同城的地位。南纪门南北向正街为城市的中轴线,府署前显正街横贯东西,形成了传统的严格的十字格局,而城内的功能布局也由此展开。沿显正街设立府署,县署,以府署为中心设立学宫、隍庙,无不体现着规整的、传统的、居中为尊的思想。形成了汉阳城内外规整的山水城市格局。(如图1)
其二,不规则山水城市。由于受到自然条件的客观制约,不少古代山水城市为了与自然山水取得呼应,而呈不规则形。汉口城市的发展受水环境影响较大,其城市的发展由于城市功能(贸易场所即码头等)与汉江、长江所限定的地形条件而决定了其城市的形态类型。因商而兴的汉口,最早其实是无“城”的。为挡住后湖水患对汉口集市的冲击,另一方面也为防敌军攻击,汉阳知府主持修建汉口城堡,上起硚口,下到一元路。八个城门依次为玉带门、居仁门、由义门、循礼门、大智门、通济门以及东西两个便门。从城池建设到内部空间布局汉口皆沿河发展。其城市内部并非传统的以城市中心为核心,而是以沿江区慢慢向汉正街过度,其内部核心位置在变化着。道路则慢慢以汉正街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形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格局。(如图2)
其三,混合型山水城市。事实上,混合型山水城市是我国古代山水城市的主体构成。在古代城市建设中,历来有“不正不威”的传统思想,由此而来的对规则平面的主观追求,与自然条件的客观制约相结合,往往造成古代山水城市具有极其方正的内核(子城)与相对自由的周边(外郭)。武昌城则为这类城市的典型代表。跨有蛇山,居高临下。僻有宾阳门、忠孝门、文昌门、中和门、望山门、武胜门。“汉阳、平湖、武胜”三个城门面临大江。楚王府作为内城占据了城市的核心地位,正南北中轴线大朝街直抵望山门,大朝街北端止于楚王府横街,形成了一个丁字结构。藩署前的横街与纵向长街形成了第二个丁字格局。围绕楚王城的核心与两个丁字结构布局而,形成了整个武昌城池。武昌城池因长江的走势而限定了其不太规则的城市形态。西可以捍卫长江上游,东可以控制下游,在军事上举足轻重,武昌一开始就以一个军事堡垒的面貌出现。而内部空间格局上结合传统的空间结构要素,山水环境,以及礼制空间秩序的确立,建有双丁字空间结构。“正”“直”模式构成了“不正不威”的传统人居模式。(如图3)
结语
城市的自身形态的形成不仅仅与自然山水有关,而且跟政治、经济、及人文等多个方面有关。古人向来讲究规则、规矩。作为府署所在地的汉阳有着“一核双轴”对称的城市布局,是其行政功能的体现。而同样作为府署的武昌却有着自由的城池形态,而这种自由是自然环境所限定,而内部的“一核双丁”结构也展现了古人在营建城池时,对城市功能核心的把握。可见武昌,汉阳在营建之时传统“儒家思想”,“居中为尊”,“不正不威”的思想时刻贯穿其中。这也是城市性质的体现。而对于汉口这样一个贸易型的港口城市,更多的是注重它的功能性,在城市的建造中有别于以上两者。这充分的说明了古人对中国传统山水城市营建时充分考虑到自然,社会,人文,经济等综合因素。从而创建适宜人们居住与生存的人居环境。
参考文献;
[1][清] 同治8年《江夏县志》
[2][清] 明国9年《夏口县志》
[3][清] 嘉庆23年 《汉阳县志》
[4] 汪德华.中国山水文化与城市规划[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山行古诗范文3
1.1 地质特征
兴古潜山块构造上位于兴隆台构造带北部,西邻盘山洼陷,北临陈家洼陷,东邻冷家断阶带,南是马圈子潜山,含油面积7.78km2,原油地质储量2591×104t。其总体构造形态是以兴隆台潜山为主体的背斜,向南、向北倾没,沿北东向呈条带状分布。油藏类型为块状裂缝性油藏。油藏埋深2355―4480m。主要含油目的层为太古界、中生界潜山油层。
1.2 储层物性及流体性质
2 兴古潜山井热洗现状
以兴60站为例。兴60站共管理19口兴古潜山油气井,目前开井15口,日产油724吨,日产气16万方。
2.1 热洗管线作用
热洗管线是油井管理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兴古潜山油井含蜡量在12%左右,由于机械清蜡后滞留在井筒内的蜡块,随着气液流带出井筒,在管线内堆积,导致管线内径越来越小,从而降低油井产量,甚至会造成蜡堵,严重影响油井的正常生产。
2.2 热洗周期
采取“一井一法”,根据油井结蜡程度、产量、气温变化等情况分类热洗,逐步摸索每口井的热洗周期。
2.3 关井热洗管线影响的产量
因此,我们提出了通过修改井口流程就可以实现不关井洗管线的方法。
3 实施情况
2013年年初我们选取了兴60站的兴古7-H309进行试验。兴古7-H309属于兴古7块,油压4.2Mpa,套压8.8Mpa,日产油50t,日产气12000方,含水8%左右。兴古7-H309井口为350型高压井口,井口至水套炉管线管径φ76mm,长度为10m,管容约0.045方,管线承压25MPa。
3.1 方案提出
不关井洗管线的主要想法是从井口到水套炉出口连接一条便携式高压软管线,洗管线时利用该软管线油井继续生产,达到洗管线不关井的目的。
操作方法:洗管线前,将油压表补心拆下,安装一个高压短接后与专用管线油嘴套端连接,另一端与水套炉闲置进站替喷闸门用卡瓦连接,实现油井进站生产。
下图为不关井热洗管线的流程图。
3.2 不关井热洗管线过程
3.2.1 准备工具:
1寸承压4MPa软管线1条(15米)、快速接头2套、改装油嘴套1个、4分承压10MPa软管线1条(3米)、4分油印2套、水套炉出口进站闸门下端外接一个4分接头。
3.2.2 试验步骤:
1、连接软管线。关油压表侧生产闸门,拆油压表补心;在油压表补心处安装临时油嘴套,用1寸软管线连接临时油嘴套变径和水套炉出口外接闸门,用4分高压软管线连接套压表和临时油嘴套,用铁链和铁丝固定软管线;用时32分钟。
2、试压。通过套管气对连接好的流程进行试压,试压过程中发现软管线接头部位不严,进行整改,倒流程,利用软管线进站生产,用时20分钟,临时油嘴套后端压力1.0MPa。
3、连接热洗管线,洗管线,用时39分钟,洗管线过程临时油嘴套后端最高压力1.5MPa。
4、洗完管线后,倒回原正常生产流程。
5、用套管气对临时进站软管线进行扫线,用时5分钟。
6、扫线后关闭套管闸门和水套炉出口外接闸门,放压后,拆除临时软管线和井口临时油嘴套,恢复正常生产,用时20分钟。
4 不关井热洗管线实验的优缺点分析
4.1不关井热洗管线优点:
实现全程不关井洗管线,减少产量损失
4.2不关井热洗管线的不足:
1、虽然连接软管线使用了快速接头,但拆卸油压表补心、安装软管线过程依然繁琐,工作量较大,在试压合格情况下,连接和拆卸软管线需用时52分钟,如果再有渗漏,用时更长,单井洗管线总用时达2个小时,全天最多只能洗3口井,影响热洗井次;
2、应用软管线进站生产时管线摆动幅度较大;
山行古诗范文4
自2010年以来,全国非煤矿山共发生重大事故7起、死亡92人。连续5年未发生特别重大事故,自2013年陕西“7・23”事故以来,23个月未发生重大事故。这7起重大事故均发生在地下矿山,事故类型分别是透水3起,火灾3起,坠罐1起。
此外,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还对较大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发现中毒和窒息、爆炸、冒顶坍塌、边坡垮塌、尾矿库溃坝、井喷失控等也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因此,找准关键点,才能预防这些典型事故的重复发生。
中毒和窒息事故
近5年,中毒和窒息较大事故的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占总量的25.2%和26.2%,仅次于坍塌事故,排在第2位,在地下矿山中排在第1位。
事故主要原因
矿井通风系统不完善,通风安全管理混乱。一是没有建立完善的机械通风系统,采用自然通风,容易出现风流不稳。二是已经建立机械通风系统的矿山,机械通风系统基本不使用,形同虚设,导致突发事件发生后,有毒有害气体难以在短时间或正常作业周期内排除。三是通风设施管理不到位,井下漏风现象严重或出现风流短路或形成循环风,有毒有害气体得不到有效排除。
此外,还有未按规定检测有毒有害气体浓度,作业人员擅自进入采掘工作面、天井等作业场所,导致中毒窒息事故发生。救援人员未携带个人防护用具,盲目施救引发伤亡扩大。
典型事故
云南省昆明东川区落雪铜矿“4・25”中毒窒息事故,因通风系统不完善,致使处理堵塞溜井的炮烟没有及时排出,3人发生中毒窒息后,又有6人在未配戴便携式气体检测报警仪和自救器的情况下,盲目进入现场查施救,使伤亡扩大;湖南瑶岗仙“3・10”事故,因通风不良造成中毒窒息事故,又有人员盲目施救,导致伤亡扩大。
预防事故的关键措施
完善地下矿山通风系统,安装主要通风机,设置风门、风桥等通风构筑物,独头采掘工作面和通风不良的采场,要安装局部通风机。
按规定为每位入井人员配备自救器并随身携带,进入放炮后的工作面,必须携带便携式气体检测报警仪。
加强通风和应急管理。一是明确通风安全管理职责,建立通风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通风安全管理人员,并定期进行培训。二是根据井下生产变化,及时调整完善矿井通风系统,按照《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监测监控系统建设规范》加强对通风效果的监测监控,防止风流短路,防止微风和循环风作业。三是及时封闭井下废弃巷道,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防止人员误入。四是加强事故应急管理,完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职工应急处置和逃生能力。
火灾事故
近5年来,非煤矿山领域发生火灾较大事故2起、死亡11人,重大事故发生3起、死亡36人,分别占重大事故的42.9%和39.1%,排在第2位。火灾事故总量虽小,但易造成群死群伤,因此,控制火灾事故是杜绝重特大事故的关键之一。
事故原因
井下违规动火作业,安全防护措施不落实是引发火灾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井下部分电气设备设施严重老化,使用非阻燃材料,也会导致火灾事故。还有井下违规使用电器、明火等原因。有些工人在提升机操作间、变配电室、水泵房、井下值班室等地点,违规使用电炉、灯泡取暖、烘烤等现象十分普遍。一些地下矿山井下吸烟现象非常严重,随处吸烟、流动吸烟;更有甚者,在存有油料的设备硐室吸烟。
典型事故
2014年,吉林老金厂金矿“1・14”重大火灾事故造成10人死亡,就是违规电焊作业造成的。2010年,山东省招远市岭南矿业有限责任公司“8・6”重大火灾事故中,盲竖井低压电缆在使用中发热老化,引发电缆自身起火燃烧,并引燃附近的非阻燃玻璃钢隔板,火势蔓延,造成16人中毒窒息死亡。
预防事故的关键措施
加强井下可燃物管理。一要尽量减少井下可燃物。新建和改扩建矿井要使用具备阻燃特性的动力线、照明线、输送带、风筒等设备设施,生产矿井要及时淘汰非阻燃电缆、非阻燃风筒、非阻燃输送带、主要井巷木支护等易燃物。二要强化井下油品管理。将其单独储存在安全的地方,避开火源和电气火花,不得与其他可燃物质混存;装油的铁桶应有严密的封盖,防止油类挥发遇到火源引发火灾;储存动力油的硐室应独立回风,避免一旦着火所产生的废气直接进入回风巷道,可以减少对井下其他区域的影响。
严格井下动火作业和用电管理。动火作业必须经过严格审批,在确保不会引发火灾的情况下,方可进行动火作业。加强机电设备的维修管理和巡视检查,保证其正常运行。重点防范因开关、电缆短路、过载等引发电缆着火,电机过负荷引起电机过热着火,注意避免井下柴油设备或油压设备出现漏油引发着火等。严禁在井下吸烟,严禁使用电炉、灯泡等进行防潮、烘烤、做饭和取暖,严禁用火炉或明火直接加热井内空气,或用明火烤热井口冻结的管道等。
加强火灾应急管理。一要设置消防设施,储备足够的消防用水。二要制定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并定期进行演练。三要对职工进行定期安全培训,每一个职工应熟悉井下的逃生路线、灭火设施的使用以及如何自救、互救。
透水事故
近5年,透水较大事故共发生5起、死亡26人,分别占较大事故的3.3%和4.4%;重大事故发生3起、死亡43人,分别占重大事故的42.9%和46.7%,排在第1位。透水事故也极易造成群死群伤,控制透水事故是杜绝重特大事故的关键之一。
事故原因
对矿区水文地质情况,特别是对老空积水情况掌握不清,这是多年来导致透水事故发生的最重要原因。破坏防水矿柱或未按设计要求留设防水矿(岩)柱,也是透水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没有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制度,也可能导致透水事故发生。
典型事故
2013年,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9・14”较大透水事故,就是由于企业未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导致掘进爆破时贯通老采空区,积水溃入井下发生的。
2014年,河北邢台沙河市“1・4”较大透水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就是由于企业作业过程中未严格落实探放水的规定,导致岩溶水涌出。
2014年,贵州开阳县“11・4”较大透水事故也是由于企业没有开采设计,违章采掘矿柱,造成矿柱强度降低,在事发前几天发现矿体裂纹突现水流的情况下,未采取任何防范措施,最终导致事故的发生。
预防事故的关键措施
山行古诗范文5
到达绩溪的县城车站,天还没亮。我和老万环视四周,整条街道一片死寂。这是一个简陋的车站,不时有野猫的身影在墙头窜上窜下。我们借了微弱的灯光,在车站前的食摊喝了几口粥,等候天明坐上去北村的车。北村,是进入障山大峡谷的重要村寨。村子很小,我记得几年前路过这里的时候,一辆去山上的车要等上大半个小时,才稀稀拉拉有人坐上去。
如今的北村依然是一个人烟稀少的村口,一个印象中古旧的小杂货铺。几乎都看不到成片的民居房屋。到达北村的时候是上午8点,因为困乏我们在车上先后睡得东倒西歪,下车的时候,一边揉搓着惺忪的睡眼,一边看见在光线最明亮、云层最薄弱的地方,有一片山的背影,依稀壮观。
因为修路,山路断了。山里的人进进出出非常不便利。平日里几个小时一班的车也没了踪影。杂货铺的老板正在斩猪肉,努努嘴,示意我们包一辆小货车。司机也看准了我们是两个需要搭车的旅行者,兜上来搭话。车只能开到修路的地方,最低20元,踌躇之下,我和老万还是决定上车。
渐渐热起的天气下,野花正在肆意的绽放,比起还在阴霾的天空,明媚鲜艳。这是一片无人的野地,所有的植物都像野花一样任意的生长。司机把我们在修路的地方放下,后面泥泞的山路都要步行,漫长的8个小时山路,对于正兴趣昂然的我们来说,似乎根本不算什么。
在狭窄曲折的山路上,我们偶然可以和从山上下来的农民相遇,他们背着货物和扁担,进进出出都要靠双脚,我们也是。虽然不认识,但是身份却一眼可以明了,山里人友善的微笑,总是打听着我们的来路和去向,毫不吝惜的指路。
徒步百丈岩
真正的山谷在路的下方,是要沿着山脚走的。还没下去,泉水叮咚已经传来。远远听上去,那些水流的声音就像是有人在沙地磨出声响,或者是风吹响一片茂密丛林。天色渐好,太阳也暴烈起来,灼热的阳光打在身上,即便是在春天里,没走几步身体也开始泛起热意。
我们跟随着水声寻找源头。水声越来越响并且密集,已经辨析得出在不远处的丛林下方。我和老万加紧脚步走完最后一节阶梯,跃到一片石堆上。眼前的繁密树丛通通退后,呈现出一片开阔的境地。从峡谷上急流而来的水投入低处,立刻变得缠绵,少了冲流的力量,溪水安静清澈绕着凌乱的石滩前行。眼前是一片迟缓的美景,到处是被冲刷得滚圆的青石,太阳把它们照射成刺眼的白色。我爬上一块平整的,位于河水中央的石头,手伸进河水里拨弄绿波,水冰凉掠过皮肤,即便在如此烈阳之下,水,依然有沁人心扉的凉意。
走久了郁葱的树林,忽然获赠一番开朗的天地,绿林的围裹,山的环抱,水的激进和缠绵,一座座摇摇摆摆的吊桥……我们初尝到徒步的野趣,更加卖力的前进。
山里人已经铺好了栈道,只有一个方向,没有迷途的可能。我们向上行走,溪水向下奔流,随着山道的弯曲,时而潺潺,时而激进。虽然没有人,清脆的鸟啼和山泉叮咚组合成天籁之音,驱散着我们的疲惫,这样的风景,这样的徒步,永远不会倦怠。走走停停,移步换景,每一个转折口几乎都会得到全新的视觉冲击。随时随地,我和老万在水边席地而坐,看那些由溪水支流汇集而成的潭水,它们清澈见底,在阳光的折射下,由浅而深,呈现碧绿的光芒,就像一块块镶嵌在山里的绿松石,绽放着奇光异彩。这样的水,让我们感叹不已,除了高原,已经太难在江南的山里看见如此层次分明,色泽翠绿的水了。足见这里还不曾被污染。我们像两只欢快的蚱蜢在突起的石头上跳跃前进,脚下碧绿的溪水缠绕着滑过,蝌蚪在水潭里欢快的畅游,小螃蟹在浅滩边和沙石混为一体,但是水太清澈了,它逃不过我的眼睛,拿了根小树枝逗它,它就用钳子夹紧了自己的食物,左爬右躲,藏在石缝里不肯出来。
山路越来越难走,峡谷也变得愈加狭窄。不知不觉,3个小时以后,我们走到了此次穿越中风景绝佳的百丈岩。百丈岩,以一块单体巨石而命名,这块巨石宛如伸展到天上去的墙壁,牢不可摧,远处看去,以为是座山,近了才发现,这座山,只是一面石头而已。据资料介绍,这块巨石是一亿万年前中生代到新生代一次断裂中形成的花岗岩石,峥嵘雄壮,又像一尊硕大的钟鼎破云而立。关于百丈岩,很多云游的古人都曾经作诗感叹过此处美景。有人还曾经看到过雨后天晴的百丈岩自然形成的彩光现象,为了对这面宇内罕见的巨石增加一点膜拜的心理,当地人称这个现象叫“百丈岩佛光”。我抬头看了看今天艳阳高照的天气,想来等一场突如其来的雨,看到佛光,恐怕是不可能的事情了。但是,百丈岩即便是不见佛光,依然亦幻亦幽,秀出天外。我拿出相机痴迷的拍照,老万顺着凌乱的山石爬上了高处。高处的老万正站在百丈岩的脚下,相比之下,人显得微不足道。一道阳光从天而降,正从他的脑袋照射下来,阳光灿烂的他对着我振臂高呼,声音夹杂在急促的水声里,听不清楚,我只好也顺着爬上高处,朝着他惊呼的方向看过去,惊喜的发现中间一道汹涌的瀑布似乎劈开了山体,从远方呼啸而来,撞击在石壁上,击起一波又一波的浪花,叹为观止。
百丈岩的附近荟萃了这次沿水穿越的许多精髓。由奇石异山和变化多端的水组合而成的丽质之景,说是壮美、宁静、如画如梦或者入情入景都不为过。再往山上走,便走过了水势最凶猛的地段,随着温和的溪水在脚边潺潺流淌,我们也慢慢和山里的村庄融为一体,山里的民居并不密集,但是我们所遇沿途讨水的每一户人家都非常热情,有家女主人看我们这么辛苦的背包上山,甚至还把山里刚摘的新鲜茶叶泡了灌给我。
农家深情
傍晚时分,我们到达绿景,这是深山竹林里的一座小村庄。除了做生意的年轻人,很多山里人都深居简出。即便这些年,许多家户都装上了电视和电话,但是与山下的联系依然不发达。
我和老万投宿在村庄最深处的老邵家。51岁的老邵一辈子都靠卖竹为生,勤勤恳恳自己盖起了二层小屋,后面有一片竹林都是他的,儿子扛着竹子去县城里卖,一根5元钱。我们在晚上吃到了新鲜的炒嫩笋,喝的是农家自己酿造的百花蜜,住的是二层楼的空房间,阳台上布满了笋干,栅栏外是一片悠远的山脉,散发着清幽的光,而我们也幸运的遇上一个繁星满天的夜晚,无数的星星争先恐后的挂在黑色天幕下,拥挤得像随时要掉落下来。
第二天临走的时候老邵很热情,怎么也不愿意收我们付的40元钱。 “这一点,小意思”,他一直重复。无奈之下,想到山里常常停电,非常不方便,我和老万决定把随身携带的一个蓝色头灯留给老邵。我们教老邵使用头灯,告诉他如何夹在窗框上,如何卸换电池,这个51岁的农民兴奋得像个小孩,怎么都觉得受了恩惠,硬是把两大把自家晒的笋干塞进我的包包,送我们走上徽杭古道的路口。
徽杭古道
徽杭古道,是古代徽州商人通向杭州和上海的必经要道。很久以前,老百姓用自己纺织的棉织品沿着古道去县城换粮食与棉花,所以古道在另一种意义上也成为当地人的生命线。这条路,今天依然是当地老百姓重要的交通渠道,以古老和险峻为人所乐道,时李世贤称之为天险的“江南第一关”就设在古道的半途,狭窄的石路这边是陡峭的山壁,那边就是悬崖,悬崖下是一片绵长而美丽的石滩,就算是在错综复杂的山道,只要听着水声,沿着水走,就不会迷失。如果实在不能确定,也可以就近看看有没有人在竹林里采笋,依着山里人的淳朴,没有人会不热情的为你指点方向。
下山的路显然要省力很多。但是徽杭古道却比昨天更艰险,几座独木桥就已经够难为我了。但是当我们在路途中看见通体绽放着宝蓝色光芒的蜥蜴、黑底玫瑰色斑的大蝴蝶、在低空盘绕飞翔的彩色小鸟;路过金黄色的油菜花地时看到紫色、白色、红色的野花群,随时出现的碧绿的潭水,放学归来的孩子们在石滩上嬉戏玩水……那种惊喜真是奇异的感受,什么艰难都不必言说了。
古道每隔5里就设置一个凉亭,供过往行人休息,这都是古代一些富贵善人建的公益设施,没想到今天也成为了我们在此避暑和休憩的写意之所。
走出深林是一片豁然开朗的山谷。整个视野里都是绿色,勃发的春天颜色,让人充满了行走的欲望。再远处,是悠悠白云和炊烟袅袅的小村庄,映衬在蓝天之下,尽显着生活的气息。而石阶则宛若天梯,向远处伸展,回头看走过的,似乎已藏在云雾之中了。这里的石阶是人们将2米的花岗岩嵌入石壁而成,共有1400多级,远远胜过了黄山的八百步云梯。
穿越徽杭古道和前一天的徒步百丈岩是完全不同的风情。一个是奇山异水,乡野风景,充满了移步换景,温存的乐趣;一个是每一次抬头都能看见巍峨的群山和坐落在平原上的炊烟村庄,每一次低头都能感受到石板路上刻满了岁月沧桑。不管是温存还是澎湃,惟一相同的是,这一路,无论何时何地,山与水与人,都组成了一派绝世的风景。
旅游时代提示:
1、交通:绩溪县城车站有很多车通往上海、江苏、浙江一带,从上海到绩溪县城,坐火车大约12个小时,票价为78元/硬座。绩溪有很多去往北村的中巴,票价2.5元,40分钟左右。最好是早上7点坐第一班车前往北村,这样时间上会比较占有主动。
2、路线安排:
第一天:绩溪县城――北村――百丈岩――农家住宿
山行古诗范文6
是的,我想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有的跑步厉害,有的唱歌动听;有的语言天赋超强,有的逻辑思维缜密;有的乐观活泼,有的善良温柔……。所以,成功的教育应该要面向每个孩子,尊重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孩子都能良好发展。作为教师要确信每一个孩子都是世上独一无二的、有无限潜能的人。
我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个学生。
刚进入这个班级,我就在孩子们的身上看到了朝气与活力。唯独鑫,这个秀气的男孩,无论同学们怎么谈笑风生,他都低着头,蹙着眉,仿佛阳光从未眷顾过他。偶尔在课堂中,每到精彩之处,才看到他抬起头瞄上几眼,这时看到的眼神也是满含忧郁。
我试图与他面对面交流,他总是吞吞吐吐,欲言又止。在他的作文中我看到了他有一定文笔功底,也感受他的不开心,于是我换了一种交流方式:QQ聊天。很快,我们便开始网聊了。
我先打了招呼:“嘿,忧郁王子!”
他呵呵了两声,送了个笑脸。
我说:“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你笑,好开心!”
他又回复了两个笑脸。
我适时地去问:“我能看出你是个有故事的男孩,能分享一下你的故事吗,我会保密的。”
有时,隔空的文字倾诉比面对面的交谈,更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他的话匣子一下子被打开了。从一段段的文字中我这才了解了他的情况。
他的父母很早就离异了,父亲抛下了他和他的同胞妹妹,母亲也因重刑入狱,还要十年左右才能回家。寄养在外婆家的他和他的妹妹,觉得低人一等,性格内向,思想悲观。尤其是他,觉得自己成绩不如人,缺失父爱母爱,感受到的只有耻辱,害怕再受人伤害,于是总把自己封闭起来。
我看到了症结所在。他的生活中,缺少鼓励关爱之声,极度的自卑占据着幼小的心灵,他的生活之舟失去了舵的掌控,周围一片黑暗。作为老师,我无法弥补他的家庭给他带来的伤害,但是我可以扬起他生活的风帆,给予他生活的动力。
首先我要树立他的信心。我告诉他,他不必用父母犯下的过错惩罚自己,他也有享受快乐的权利,他是我遇到的最有思想、最懂事的男孩。
起初,他对我的话将信将疑,过了好久才说:“我的家庭,我的成绩……没有人会对这样的我好的,我也不敢相信别人!”
孩子受到的伤害有多大啊,居然不再信任任何人了。
几句苍白的劝慰不如实际的行动来得有效。上课时,我请他朗读课文,不断鼓励他;遇到难度不大的问题,从眼神中判断他会回答时,便请他作答,时时表扬他;经常范读他写得好的作文,肯定、激励他。渐渐的,他的头不再埋得低低的,他也敢举手回答问题了,他的写作水平更是突飞猛进。
感谢教育机构开展的一系列征文活动,给了孩子们更多飞向蓝天的机会。我鼓励他多参与,和他一起精心修改文章。有付出就有收获,一次次荣誉的获得让他更增添了信心,找到了生活的方向,内心的阴霾扫去许多。
其次我要让他走出自己的世界。课堂学习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想要融入社会必须走出去,接触更多的人。我找到班级一个单亲男孩小超,与鑫不同的是,小超只是失去了母爱,天性乐观的他活泼外向。小超对鑫的家庭情况比较了解,当我提出要小超与鑫多接触,多沟通时,他欣然答应了。
几天后,鑫告诉我,他多了一个好朋友,一个可以“同病相怜”、相互关心的好朋友。我表示了惊喜,并鼓励他多和同学交流。渐渐的,课间操场上,我也看到了鑫欢快的身影;课堂上,我能看到那双眼睛不再忧郁,阳光洒满他的脸庞……
鑫现在已经初中毕业,读高中了。他坚持写作,在一个个字符中,找到了自信,看到了希望,获得了前进的动力。前几天,他还把刚刚创作好的一部小说拿来给我阅读,字里行间中,毫无颓废消极之意。大胆的构思,细腻的描写,鲜活的形象,仿佛让我看到一颗创作新星冉冉升起!
每逢节假日总是能收到他祝福的短信,我很欣慰,喜的不仅仅是收到了真挚祝福,而是看到了一个曾经缺失爱的孩子,在重拾爱与信心之后,能够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回报社会。我想我此时的成就感,绝对超过了送一个“尖子生”进名校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