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所作为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有所作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有所作为范文1

关键词:医院;血荒;合理用血;互助献血

目前昆明、北京等多出地区陆续出现了血荒问题,导致血荒现象严重的因素有多样性,但是最根本的原因则是人们对医疗卫生的需求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进而导致了血液制品供不应求现象的发生。已经引起了医学界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该背景下,我院也逐渐将目光放在建立临床用血长效机制上,并探讨深思导致血荒现象发生的主要因素,并积极探索扩充血源以及节约用血的路径,减少不合理用血,借此来有效的改变当下血荒的形势,提升临床合理用血率,促进医院的发展。我院应对血荒的长效机制主要包括了如下几个方面:

1倡导合理用血,提升合理用血率

为了使广大的医务工作者在临床上将有限的血液资源充分的利用,首先就必须让其充分认识到当下的供血形势,提升合理用血的意识,转变临床工作者陈旧的输血理念,如滥用、多用等情况[1]。并且加强业务技术的培训,使之对各种血液成分的适应症全面熟悉的掌握。同时作为输血科,也应将输血知识不断地更新,并及时的向广大临床科室宣传、培训,亦或是由分管院长将血液、外科、麻醉等方面的专家进行组织,并开展专题授课,将制定的相关输血指导原则下发到全院进行学习,实施可行的技术指导。同时在医院用血管理、考核以及监督上必须按照相关规定严格执行,并与广大临床工作者的绩效、评优评先相挂钩。借此来有效的提升广大临床工作者合理用血的意识,促进临床合理用血率的提升。

2重视输血安全

医院在进行外科手术的过程中,应尽可能的减少出血量,借此来降低输血量,达到节约用血的目的。再者就是由输血委员会针对医院的实际用血情况,制定安全、节约用血的具体措施,并在临床用血中严格按照规定执行。

3对输血指征全面掌控,尽可能输注血液成分

主要包括了对血浆输注适应症的全面掌控,如当患者的凝血因子严重缺失时,必须全面评估输注的量,避免将血浆错误利用。再者就是严格掌控红细胞输注的指征,当患者的血红蛋白量在60~100g/L之间的情况下,必须综合考虑患者的心肺代偿功能、贫血程度、年龄、代谢率增高等因素,在决定是否需进行临床输血[2]。并在输液前进行输血评估,并做好输血病程的相关记录,对患者接受输血治疗后的效果予以评价,以血液输注效果评价用血的合理性。

4做好术前的准备

对术中以及术后出血的有效控制是节约用血的关键,因此作为临床医师,在进行手术之前,必须对患者的手术指征进行准确地评估,借此有效的提升手术的质量。并且对于可能出血量较多的手术,在术前必须制定完善的手术计划,将出血量降到最小化,并做好相关的工作总结。待手术完成并关闭患者的体腔之前,必须对止血的情况进行严密的观察,避免止血工作不到位进而进行二次手术。

5大力倡导自身储血和自体输血

在临床输血中自体输血具有经济、安全的特点,同时还可以有效地防止学院性疾病的产生,具有较强的免疫机制,同时对于属于特输血性的患者,采用自体输血也是血液的主要来源路径。该方法目前已经逐步发展成为临床后期输血的主要指导方向[3]。做好该工作的重点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针对血液的回收增加人员以及硬件设备的,尤其是在麻醉科的开展。其次就是对于需要进行手术输血的患者在术前进行评估,对于能够实现自体输血的患者,优先考虑自体输血综合应用。并结合患者的体重、年龄、红细胞积压、诊断、术前红蛋白以及手术出血量对术中输注的血量进行综合分析。为了保障广大的临床医务工作者将该输血手段大力的推行,在开展该活动的早期,可以以激励机制作为保障,保证该方法得到贯彻落实。同时加强监查和管理,做到奖惩结合,促进医院的长期发展。

6加强医院用血管理和监督,保证责任的落实

对医院各个科室的用血情况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考核,并将该工作列入医院的重点考核内容中,并与广大临床工作者的绩效相挂钩,将合理用血的奖惩制度贯彻落实。对于出现了严重不合理输血情况的个人以及科室进行上报批评,并实施连带责任制。

7大力倡导互助献血

互助献血所指的是患者与家属以及朋友之间相互献血的一种方式,当患者住院时,当次用血可以享用免费当量的血液,而多出的血液也是按照评价进行收费。对于献血之后却不用血的患者,输血科可开出相关证明,让患者换取无偿献血证,借此来缓解和缓解血荒的问题。而作为临床工作者,为了将该手段大力的推行,必须长期做好解释和宣传的工作,同时尊重患者和家属的献血意愿。并且还要做好相关的血源调剂以及献血登记工作,使献血患者有优先使用血液的权力,使更多的人参与到互助献血的队伍之中。

8提升输血适应症

主要通过以下手段来实现,①建立监督机制,即由输血委员会对每个临床科室的输血情况进行定期的审核,并对不合理用血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指导,促进临床合理用血。②建立培训教育制度,对医院新近的临床工作者进行培训考核,只有在达标的情况下,才可上岗。同时对所有的临床工作者也要定期进行输血知识的培训,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临床操作、理论知识等。

9提升临床输血会诊的水平

在对输血进行管理的时候,必须以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临床用血管理方法以及献血法作为支撑依据,同时输血科还要逐渐的提升临床疾病用血会诊的水平以及对血清鉴定的水平,对临床用血量、指标以及成分参照实验数据进行审核,加强对临床症状的把握,针对于特殊血型的患者,必须加强输血科与临床主治医生的沟通,促进临床的合理用血。

10结论

面对当下用血紧张的形式,有效的提升临床合理用血率,加强互助献血的宣传,尽可能采用自体输血模式,同时加强医院各科室用血的管理,对输血的适应症全面的掌握等,借此来有效的缓解医疗卫生用血的压力,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促进医学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肖洁,朱国标,彭涛,等.临床供血急剧上升的原因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0,23(12):1068-1069.

有所作为范文2

一是股市仍是油股驰骋的天下。持续创造历史新高的油价,把中石油推到了亚洲第一大股的地位,而中海油收购Unocal的计划也把华尔街的注意力吸引到了香港。

二是三个10亿美元级别(Billion Dollar)的IPO迥然不同的表现,形成了鲜明对照。

神华虽定价在IPO价格区间的下端,但自上市以来,股价表现不尽如人意,难破闷局,一直在招股价7.50港元上下浮动,甚至屡屡跌破招股价。不可否认,神华是一间从资产到管理层素质都比较受到投资者认同的公司。但是对煤价走势的不乐观判断(很多投资者认为煤价将于今年年底见顶),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他们在此时入市的意愿。同时庞大的集资额(35亿美元),也对二级市场的支持提出了较大的难题。

紧接着上市的交通银行,则让很多人体会到了何谓“名牌效应”。虽然宏观调控会在未来一两年对银行造成极大压力,过去几年持续下降的坏账又有可能掉头回升,但在汇丰入股的号召下,交通银行仍得到了广泛的支持,特别是香港散户的追捧。即使公司以招股价上限2.50港元定价,在二级市场仍然录得了12%的升幅,成绩相当可观。

中远集团的上市过程则只能用一波三折来形容。出于对航运周期的看淡(认为明年全球航运业就有可能面对供过于求的局面),投资者对中远的上市抱着极为审慎的态度。公司业务的结构也使很多投资者望而却步。中远包括了以集装箱租赁及码头业务为主的中远太平洋(本身也是香港上市公司)及原母公司的集装箱航运业务,虽然从表面上看减低了盈利的波动性,但另一方面,却没有顾及到很多投资者对一个控股公司的兴趣相对较小。他们更愿意投资概念清晰、业务明确的实体。就后者而言,市场中可做的选择也不少。如投资者喜爱码头业务,除直接投资中远太平洋,他们尚有招商、上海集装箱港、赤湾及盐田可选择;在集装箱航运方面则可以选择中海集运、东方海外。中远在香港的IPO部分甚至没有录得足额认购,即使公司用招股价范围的最低价4.25港元定价,在IPO的第一天仍然跌了10%,以3.825港元收市。

走入7月,我们认为马上就要展开的中期业绩及国内A股的走势,会对H股带来很大影响。

在上一期专栏中,我们已指出对中期业绩不乐观,而第一家发出盈利警告的公司已经出现。北京市政府旗下的首创置业表示,宏观调控使其北京新项目的审批延后了约九个月,集团的三大项目――玉渊潭、和平里及京都商业中心,原本去年开工及开售,今年就可入账,但因延迟动工,所以今年不能入账。投资者随即进行洗仓,首创股价于6月29日急跌8.9%。其他内地房地产股也受到牵连。而广东科龙又一次进入停牌,由于管理层受到有关当局的调查,及流动资金短缺,已有三分之二的生产线停产。我们惟一的愿望是科龙不要再成为一只复牌无期的H股。

另一个让人担心的因素是国内A股的走势。在经过了短暂的兴奋期后,A股似乎又掉头直下,上证指数再次逼近岌岌可危的1000点。对于A股的基本面问题我们已谈过多次,但这里想提一提的是,在这次股权分置中应该特别注意“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即由股市中的上市公司、大股东、小股东以及政府之间的信息不完全且不对称而引发的隐瞒真实信息,或者放纵自己的行为、逃避责任的现象。

一方面,就“逆向选择”问题而言,上市公司在提出补偿方案时,越是质量差的公司越有可能提出优惠的方案,以换取无知小股东对方案的支持,使他们有可能在最快的时间内套现。而越是质量好的公司越会“惜售”,并不急于马上成为全流通股。所以,小股东在投出自己的一票前,一定不要只看表面现象。

另一方面是“道德风险”问题。我们认为流通股东在表决时,不能贪得无厌,无休止地从大股东处要补偿。

首先,每个投资者应该为自己过去作出的错误投资决定负责,并不是亏了钱就要叫政府救市,就要让大股东补偿。这在其他市场几乎是绝无可能的事情。

有所作为范文3

乡贤文化是中国传统教化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所谓乡贤,狭义地讲,是指通过一定程序入祀乡贤祠的本地先贤;广义地讲,除入祀乡贤祠者外,乡贤还可包括其功德为地方社会所推崇,其事迹在地方志、碑刻乃至地方父老口耳相传的地方人士。所谓乡贤文化,狭义地讲,是指以乡贤祠为核心的崇德报功的文化传统,广义地讲,是指地方社会对于品行卓越、功业优越或者为本地方事务作出过突出贡献的本地人士的推崇。传统乡贤文化是官方和民间社会为推行主流价值观,通过表彰那些清正廉洁、刚直不阿、忠信孝悌、著述丰富而有功于儒学、为国家建功立业、热心地方事务并作出贡献的人们,引领土大夫与社会公众积极向善、努力贡献于国家与地方社会的一种文化机制。乡贤文化与儒家所称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的教导紧密相关,儒家的传统不是将不朽立在天国与来世,而是将不朽立于人间与今世。中国传统社会历来注重乡贤文化的发掘和弘扬,以为行教化、端风俗的重要手段。乡贤文化因其推崇的乡贤为本土人物,地方民众尤其是士大夫通过定期的祭祀、父老口传、地方文献能自然而亲切地认知先贤的德行与功业,易产生亲切感,易生效法之心。不唯如此,崇敬地方先贤,亦可使地方公众发生挚爱本乡、关怀本土的桑梓之情,这种情怀也是激发人们爱国心的重要元素。对于为地方公益事业如教育、慈善、地方公共工程等等作出重要贡献的本土人士的推崇,也是人们感恩心理的自然结果,对于地方公众来说,也是一种感恩教育。

乡贤文化用一种比较直观、比较亲切的方式告诉人们,人生的价值应当是通过自我提升,服务于社会,凡是对于国家、社会有所贡献的人们,不但可以得到地方公众的敬仰,实现个人的不朽,也使得家族有荣光,为家族后人提供楷模,在这个过程中,个人的自我努力与其社会价值的实现得到了统一。实际上,推动与延续乡贤文化传统的有几种力量:一是官方基于其主流价值观,需要树立楷模,故积极推动乡贤文化,对于乡贤祠之建立、规制、入祀条件与程序、祭祀等等,都有细致的规定。二是地方公众基于对本土乡贤的推崇自发地建立乡贤祠或对于为本土作出贡献的善士、义士树碑立传,以表其推崇、感恩之心,并欲以此为教化地方之具。三是那些出过贤人、善人、义士的家族为了教育本族后辈、提升家族在地方的影响力,表彰本族先贤,扩大地方公众对于其家族先贤德行与功业的认知,而自建先贤祠。

乡贤文化在我们的传统教化体系中有相当重的分量。乡贤文化是传统乡村社会的产物。但是,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改变,人口流动性急剧增加,外出谋生、做事的人越来越多,故乡与乡贤似乎离他们越来越远,不少人不免发生“我到底是哪儿的人”的困惑,乡贤的楷模作用似乎也遥远了;乡村精英流入城市,服务桑梓,立德、立功于本土,似乎渠道不畅,而放纵者更因为脱离传统的熟人社会,而自甘堕落。在此环境下,乡贤文化难有作为的空间了。同时,受市场大潮的冲击,以及前些年一些媒体在价值引导上过于强调个人“成功”,一些人又将所谓“成功”简单归结为升官、发财,于是在乡土社会中出现了比较明显的推崇权力与金钱,而忽视个人对于社会、国家的贡献的扭曲的价值取向。这种扭曲的价值观极大地阻碍了社会正能量的释放,应当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在新的环境下,如何发挥乡贤文化在价值引导方面的积极作用,是今天的人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以为,大体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做些工作:第一,可以在中小学的乡土教材中,适当增加有关本土本乡先贤德行、功业的内容,发挥先贤楷模在引导人们积极向善、努力贡献于社会、国家方面的作用。第二,在社会上逐步树立这样一个观念,我虽然离开了故土,但我工作、服务的地方也是我的故乡的观念,我之自我提升,不因我离开故土而放弃,我之服务社会的意识,不因离开故土而改变;而社会亦当开放胸怀,容纳“外乡人”,为他们提供种种应当的方便,构筑一种新的地方认同。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思想史研究室主任)

有所作为范文4

锁定了一个命题,始终把“三个想一想”作为增强自身免疫力的“抗菌素”。省委老干部局领导结合工作实践,围绕做好新形势老干部工作谈了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成功经验,尤其要求大家“要始终保持坚忍不拔的意志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尽心竭力、兢兢业业地做好本职工作。要紧紧抓住老干部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迎难而上、奋力拼搏、锲而不舍地加以研究和解决,扎扎实实地完成好各项任务”、“要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和锻炼,正确对待个人的名利地位和荣辱得失,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等问题时,旁征博引,语重身长地分析了做好老干部工作的重要性、历史性和现实性。

同志曾告诫全党同志要做到三个经常想一想:“参加革命是为什么?现在当干部应该做什么?将来身后留什么?”结合做好新形势下老干部工作,我认为,这是领导干部必须深入思考、终身回答的“考题”,要始终按照先进性要求加强党性修养,经常用“三个想一想”诫勉和约束自己,重新审视、准确定位职位观、服务观,把以往的行政管理观念转变到服务管理理念上来。我们的服务对象正是为经济社会建设奉献了一生,劳累了一辈子,模范实践党的宗旨的产党人,他们时刻牢记“三个想一想”、忠实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才有了今天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为他们搞好服务,更要用“三个想一想”来强化思想道德建设,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常怀尊老之情,恪尽敬老之责,多办利老之事,增强做好老干部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可见,老干部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并不是无事可做,而是大有可为。只有坚持勤奋工作,不懈奋斗,牢固树立做一流工作,创一流业绩的观念,才能在得与失、荣与辱的考验面前站稳脚跟,确保在前进中不迷失方向,经受考验,信仰如铁;才能真正从思想上行动上正确回答和解决“三个想一想”提出的问题,增强抗体,拒腐防变;才能心平气和、脚踏实地为老干部做好管理服务工作,忘我奉献,永保先进。

揭示了一个规律,始终把强化内功作为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金钥匙”。按照省委老干部局领导在培训班动员会上的要求,实现“在思想理论上有新的提高,在业务知识上有新的拓展,在创新意识上有新的增强”的目标,必须把强化内功作为政治责任、精神追求、思想境界来提高认识,特别是刚走上老干部工作岗位,岗位变化涉及到工作环境、对象、内容诸多变化,演绎成一个多变的陌生的不熟悉“网络”。这次培训感到,要迅速进入角色,铺开工作,必须通过学习缩短适应期,由外行变内行,成为老干部工作的带头人、明白人。坚持遵循事物创新发展的基本规律,树立“大学习”的意识,在学习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制定的关于老干部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的基础上,学习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增长新本领,以适应新形势,使老干部工作更切合实际,更富有成效。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注意联系老干部工作的新变化、新情况,联系老干部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深入学习,学用结合。按照新阶段新形势对老干部工作提出的新任务和新要求,创新学习形式、内容和方法,围绕创新开展工作提升做老干部工作的综合能力,确保老干部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真正做到与时俱进。通过紧贴政策常学习、紧密结合勤学习、紧靠创新促学习来增强内在功力和拓展工作的本领,掌握起所担负老干部工作的相关知识,为开展老干部工作提供智力支持,这是成就事业、创新发展的关键。培训班上,多年工作在老干部一线的领导在介绍经验时,都揭示了这一走上成功的普遍规律。

抓住了一个关键,始终把敬业勤业作为树立自身形象的“标志杆”。这次培训,听到兄弟单位介绍经验时,对我触动很大。他们之所以取得丰硕成果,是因为他们处处以事业为重,以大局为重,敬业勤业,以创新的精神求突破,抓住了关键。使我感到,做好老干部工作,必须始终坚持爱岗敬业,始终保持事争一流的精神状态,牢固树立“老干部工作无小事,老干部的事无小事”的思想,克服干工作利大大干、利小小干、无利不干的失衡心理,这是想干事、干成事的思想基础。按照省委老干部局领导的要求,要真正把心思凝聚到老干部工作上,把精力集中到为老干部办实事上,把功夫下到抓好老干部待遇落实上,把本领用到提升老干部工作整体水平上,在工作实践中努力用实际行动解答好“四个有差距(认识上有差距,对老干部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感情上有差距,对老干部缺乏激情,工作缺乏激情,服务缺乏热情;求真务实上有差距,对面上情况把握不准,工作重点不突出;争取领导支持上有差距,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不敢、不愿意向领导反映,争取领导的支持和帮助)”的问题,就要把新岗位作为新的机遇和挑战,团结大家,凝心聚力,攻坚破难,创新局面。不断拓展老干部工作的宽度和深度,把实现个人价值同老干部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精耕细作,精雕细刻,精益求精,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努力在奉献中实现人生的价值。做到在本职岗位上思想安心,职责尽心,业务专心,服务真心,确立起率先垂范当旗帜,扑下身子干事业的良好形象。让老干部感到诚心、热心;让组织上用着称心、放心。

今后,不仅要把这次培训成果吸收好、消化好,还要把他转化成为指导老干部工作实践的具体方法,做到心里有底数,手上有招数,解决起来有套路。具体的讲要做到“五靠”。

一靠学习提升能力。当前要在深化学习好这次集训精神的基础上,做到老老实实向书本学,采取读原著、写心得、常交流等方式定期开展学习活动,通过读书看资料强化内功提升能力。不耻下问请上级指点,一个“上”字决定了他们站得高,看得远,要虚心向上级请教,学习经验和方法,从中获取智慧和力量,有利于促进工作的顺利开展。相互研讨向同事取经,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学习兄弟单位好的经验和成功的做法,借力促进自身工作的发展,切实把学习的体会和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能力,有效防止走弯路、走回头路。扎扎实实在实践中学。老干部工作政策性强,要在学中干、干中学,边干边学,边学边研。遵循基本规律,掌握基本方法,全面提高综合素质,打牢为老干部服务的深厚功底。

二靠岗位强化锻炼。要把新岗位当成锻炼和提高自己的平台,确立为老干部多办实事、多办好事的工作指导思想,紧密结合新形势下老干部工作的新要求,研究解决老干部政治、生活待遇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尤其要针对老干部“双高期”的管理服务工作积极想办法、找对策。努力克服工作上的困难,从困难中找出路,把压力变动力,从岗位的压力中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做到既谦虚谨慎,又不裹足不前;既积极尝试,又不分寸无度。不断积累成功的经验和教训。

三靠实干打赢偏见。牢固树立事争一流的思想,克服贪图安逸、不思进取的思想倾向,以扎实的工作作风打赢人为的“老干部工作无所作为”思想偏见,真抓实干,尽职尽责,在位谋“为”,执政谋政,认真做事,以实责求实干,以实干求实效,以实效求实绩,把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努力开创老干部工作新局面。

有所作为范文5

第一件事: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

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而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其关键在于“定位”:

不当“法官”,学做“律师”

有些父母看到孩子出了问题,便迫不及待地当起了“法官”,这是很危险的。孩子的内心世界丰富多彩,父母要积极地影响与教育孩子,不了解其内心世界便无从谈起。而了解孩子的第一要诀是呵护其自尊,维护其权利,成为其信赖和尊敬的朋友。即父母对待孩子,要像“律师”对待自己的当事人一样,了解其内心需求,并始终以维护其合法权利为惟一宗旨。不当“裁判”。学做“拉拉队”

在人生竞技场,孩子只能自己去努力。父母既无法替代孩子,也不该自作主张去当“裁判”,而应该给予孩子一种保持良好竞技状态的力量,即“拉拉队”的力量。这样更能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而这正是家庭教育的核心任务。父母做孩子的“拉拉队”,既要善于发现和赞美孩子,还要引导孩子正确面对失败,在挫折时做孩子的战友。

不当“驯兽师”,学做“镜子”

孩子只有认识自己才能战胜自己,但他们通常只能依据他人的反馈来认识自己,这时父母的“反馈”作用即镜子的作用就很重要了。不做“驯兽师”,学做“镜子”,才能帮助孩子提高自我意识,才能让孩子不害怕父母的“权威”,转而和父母沟通。教育是三分教,七分等。“等一等”是很有用的。比如我们被蚊子叮一下,不管它,很快就会没事,若总去挠,却要很长时间才能好。原因就是人体有一定的自我治愈功能,被蚊子叮一下自己很快就会好,施加外力只会适得其反。教育也是这个道理。停下来,等一等,给孩子倾诉的机会,和孩子有效地沟通,不用教育就能解决问题。

第二件事: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再也没有什么比习惯养成更重要了。父母如果不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无疑是在葬送孩子美好的未来。

一切从习惯培养开始

养成教育是管一辈子的教育。智育是良好的思维习惯,德育是细小的行为习惯,素质教育更加体现在人的细小的行为上。大量事实证明,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力量,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孩子的一切都从习惯培养开始。

习惯养成绝非一日之功

习惯是个大问题,是大智慧。良好习惯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其主要原则是:低起点,严要求,小步子,快节奏,多活动,求变化,快反馈,勤矫正。习惯养成关键在头三天,决定在一个月。父母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权利,让孩子在习惯养成中发挥主人作用。

通过习惯培养铸造品格

教育犹如海上行船,必须按正确的航线行驶,否则,船越大越有触礁沉没的危险。人的品质,决定了人的发展方向。家庭教育的一个核心任务就是培养孩子成为―个真正的人。但人格的培养问题通常很难落实到具体操作上来。不过,研究者发现,习惯与人格相辅相成,习惯影响人格,人格更会影响习惯。正派、诚实、责任心、爱心、合作精神、讲究效率等品格都可以通过习惯培养来铸造。

第三件事:引导孩子学会学习

吸引孩子热爱学习、引导孩子学会学习是父母的一项重要职责,也是父母的真正魅力所在。

孩子厌学是有原因的

放任不管,任其潇洒;乱管瞎管,种瓜得豆;唠叨数落,肆意打骂;代替包办,制造“机器”……父母若采取如此种种不明智的做法,只会使孩子越来越不爱学习。孩子不爱学习只是表面现象,背后一定有原因: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没有找到孩子最擅长的方面?是没有科学用脑?是父母阻碍了孩子的“玩中学”的天性?是孩子没有意识到学习是他自己的事情……找到背后的原因,才可能帮助孩子走出厌学的阴影。

孩子的求知欲和学习潜能是可以激发的

孩子缺乏求知欲,通常不是父母的影响或者严格要求不够,而是阻塞了孩子的兴趣。兴趣(好奇心)、梦想、成就感、质疑、感恩、发奋、发愤等都是疏通和启发孩子求知欲的通道。而对于孩子来说,所谓竞争优势就是潜能得到有效的开发而已。心情、开窍、暗示、遐想、激励、计划是激发孩子学习潜能的六大原则。潜能开发虽没有绝对的“时间表”,但也有步骤,比如建立目标、控制情绪、磨砺意志、专注于一点等都是非常重要的。

有所作为范文6

可能现代人这么谈对钱似乎脱离了现实轨道,但其实不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要喜欢牡丹,正如并不是所以的人对钱都顶礼膜拜一样。它实质是一张纸,它的面值与它自身的价值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它只是一种交换物品的媒介罢了。有一个很老的故事说一个财主和一个农民,财主在逃难的时候不忘带了它的金银珠宝,而农民带了一包的红薯,当财主肚子饿得不行的时候他终于肯开口说跟农民换红薯,可是农民这时哪肯换给他……再多的金子又不能填饱肚子。

现在在很多报道上可以看到很多人会嫁给富翁,这是很现实,同时也亵渎了现实中的爱情。

还有有人为了生存去偷去抢,来换取自己的欲望,想想正常,为了生存嘛,有钱的话还会偷会抢嘛,还会为了生存而如此生活吗,有了钱那肯定是丰衣足食是好日子,我捐款到灾区,我建立希望小学,我投资,我炒股,我为社会做更大的贡献……这听起来很现实,但想想却又十分脱离现实。人的欲望是无法估量的,等你有了钱你恐怕不会做这些,想这些,恐怕想得更多更现实的是我这样才能赚更多的钱,这样把一个钱掰成两半去花,不然怎么会有活生生的葛朗台呢?

“人吃饭是为了活着,而人活着不是为了吃饭”我们整天谈生活,论生存,求发展,谋真谛,可是我们却忽略了真正的生活的真谛,而不是口头上司空见惯了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