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青冥浩荡不见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青冥浩荡不见底范文1
一水之间的美是关雎的“乐而不,哀而不伤。”“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在水一方,尽情地想象,是勤劳的浣纱女,还是娴静的大家闺秀,还是风情女子,还是……。不是因为“溯洄从之,道阻且长”而不去追寻,而是想要保持心中的美好,纵求之不得,寤寐思服,辗转反侧却也悠哉游哉。没有那么不如意相见的痛苦,没有那么不愉快现实出现的烦闷。有的只是心中的美好、一颗永远为之悸动的心。
一水之间的美是李白梦游天姥,“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从未到过的天姥山在李白的心中是那样的伟大与壮阔。“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日照耀金银台”,在这千变万化中,充满李白对天姥山的向往。但李白还是没有爬山上天姥山,不是他去不了,而是不愿打破心中的信念。因为即使只是想象“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依然能表现出李白浪漫的情怀,那“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不正是这种信念的体现吗?没有那冽冽刺骨的寒风,没有那道路艰难的无奈,有的只是在不接触中信念的坚守。一颗永远为之坚持的心。
一水之间的美,是登山者的知难而退。登山者以前所未有的勇气登那渴望已久的山峰。一路上披霜露,斩荆棘。沿途想象着山顶的美好风光,爬山的困苦抛在脑后。终于体力不支,就在马上要到山顶的时候,不再上爬,返到山下。所有的人都为他的不能坚持到底而惋惜。而他自己却说,这是尽自己最大力量可以达到的了,如果再往上爬,可能就会失去生命,谁知道山顶的风光到底是怎样的呢?而他自己在这过程中想象了无数山顶美丽的风光,心里已经满足。就这样,没有那到顶峰的危机,没有那看不见风光的失落,有的只是在不接触中对美好的憧憬,一颗为之快乐的心。
人生中有许多事物,我们都认为是美好的,想要得到。然而又不乏在我们得到之后,发现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好,反而出现心情失落的情形。那么为什么不让它保留永远的美好而不去打破它,让心永远悸动呢?就像是李白或是登山者,让一水之间的美永驻心灵。
青冥浩荡不见底范文2
学校放暑假了,与一些微博达人喝酒聊天,听某学者说起一段顺口溜:“天若有情天亦老,人学法律头发少。青冥浩荡不见底,宪法刑法和法理。桃花潭水深千尺,民商诉讼法制史。商女不知亡国恨,不过司考没法混。风萧萧兮易水寒,律师书记大法官。一骑红尘妃子笑,学完法律没人要。”听完真是百味杂陈,哭笑不得。现在高考时法学专业的分数,是一路水涨船高,但法学专业的就业却是差强人意。以至于我这位念了十年法学的大叔曾经给老家要念法律的孩子善意地提醒:这是一条看似风光其实艰辛的路,你准备好了么?
中国法学教育从结束后起步,短短三十多年,数字让人震惊。现全国有法学院系600多所,增长100多倍;法学本科在校生30多万,在校专科生22万;在校硕士生6万多人,在校博士8000多人。另300万党校文凭中还有部分法学。但是2007年以来,法学学科毕业生就业率就名列文科毕业生倒数第一。
法学为什么会成为一门显学?很多学者认为这与1992年确立市场经济体制有关,认为“市场经济需要良好的法律制度”。但式的扩招还是严重影响了法学人才的就业。法学在校生30年增长了200多倍,自然造成供大于求,找不到工作也属正常。就业时,无论是进法院检察院,还是当律师,都需要过司法考试,这个现实的条件已经影响到了本科教学。原本只有大学毕业之后才能考的司法考试已经被推前到大三,使得整个本科阶段正常的教学活动大受影响。
法学虽然成为“显学”,但其定位却一直让人纠结:到底是素质教育还是职业教育?是通才教育还是精英教育?很多法律专业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感觉到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和实务相差太远,只有重新在实践中摸索“行动中的法律”。这至少让法学教师反思:传统的法学知识体系,是否严重脱离当下的司法实践?我们的教学方法是否要在法条和案例中寻找一个平衡点?
钱钟书在《围城》里说,学习法学的人其实即便在中国学习也是相当于出国留学。这说明我们学习的法律话语体系、价值观念和思维模式都可能是西方。而真正有生命力的制度,肯定是需要跟本土的社会现实和发展阶段结合起来,而不可能是简单的照搬。
法学专业招生的急剧扩张,必然带来毕业生的过剩,这也是市场规律。法学专业的毕业生,看似就业范围很广,但反过来说,宽口径也意味着被其他专业的人顶替的可能性大。当公务员、进法院检察院、当律师、进公司是很多学生的首选,也有一部分学生选择了继续深造。但是,面对法学硕士、法律硕士、研究生课程班等各种形式的学士后教育,貌似走上法学研究之路的童鞋们又会发现,一方面是法学研究总是脱离实证,作为书斋式的学问而孤芳自赏;另一方面是他们依然得重复本科时考证、找工作的老路。于是依然有一部分硕士会选择继续读博士,路也就越来越窄,博士之后是壮士,烈士,抑或圣斗士?
青冥浩荡不见底范文3
虚实结合是中国古代诗词中常用的一种写作手法,虽然虚实并用,但重点往往是在虚写的一面。虚写的要义是想象。想象当然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不受对象的限制,具有无限的宽度,以此拓展情感的深度。
想象的角度是多样的,一是立足于现在,从己方的角度设想对方此时的行为和心理,以此来表达自己现时的内心情感。经典的要数杜甫的《月夜》:“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离家在外孑然一身的诗人,这时正望着天空清冷的月亮,于是便想象在~州家中的妻子,此时也正倚在窗前,抬头望月思念着在长安的自己,以此表明自己思念妻子儿女的心情。二是立足于未来,想象以后双方会面时,再来述说自己当时的所遇以及思念对方的心理。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因为“巴山夜雨涨秋池”,阻隔了诗人回家的路径,心情焦灼的诗人只能以想象宽慰自己:将来回家和妻子相聚,当妻子问起自己为何延误了归期时,再把今天所遇的困窘和思念之情向妻子倾吐。三是想象过去的情景(包括人和事),显示自己此时此刻的心情。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其中“画楼西畔桂堂东”写的是地点(精美画楼的西畔,桂木厅堂的东边),但并没有具体指明是在哪里,仅以周围的环境来烘托,是实境虚写。在这旖旎的环境、美妙的时刻中间发生了什么故事,诗人只是在心中自个独自回味。“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一联写宴会上的热闹情景,则是虚境实写,这曾是诗人与他的意中人共同参加过的一个聚会。在此诗人从对方处境展开想象:宴席上的人们,玩着隔座送钩、分组射覆的游戏,灯红酒暖,觥筹交错,其乐也融融。昨日的欢声笑语犹在耳畔回响,今日的宴席或许还在继续,但已经没有了诗人自己的身影。宴席的热烈衬托出诗人的寂寥,颇有“热闹是他们的,而我什么也没有”的凄凉。
另有的想象是通过作品中的人物,怀想他(她)所怀念的一方的思想情感以及心理,实则也是表达作者自己的一种感受。李白的《春思》:“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思妇根据自己平时与丈夫恩爱相处以及对丈夫的深切了解,料想远在燕地的丈夫此刻见到碧丝般的春草,也必然会萌生思归的念头。当然思妇想象的背后其实是诗人自己的想象,想象中有想象,是虚写妙用的精彩一例。
虚写的实质是寓实于虚,用虚拟的场景来表现人物(或是作品中的人物,或是诗人自己)的真情实感,在想象中的环境里实现人物的所思所想。如岑参的《》:“洞房昨夜春风起,遥忆美人湘江水。枕上片时中,行尽江南数千里。”诗的前两句写梦前之思,后两句写思后之梦,在醒时多年无法做到的事,在梦中片刻便实现了,由此模糊了时空的距离,虽嫌迷离,但终是一种美好的感觉。如果说岑参在《》中勾勒的情景至少还有着真实的影子,那么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绘的却是现实当中不可能出现的情景:“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这段文字将虚幻之境照实写来,并且写得美轮美奂,而后幡然醒来,却是南柯一梦,令人嗟叹不已,诗人的失意之情昭然若揭。《诗经・卷耳》:“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陟彼崔嵬,我马虺P。我姑酌彼金,维以不永怀。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陟彼^矣,我马矣!我仆j矣!云何吁矣!”此诗运实于虚,创设出种种“真实”的场景,其实只是幻觉,是女子在白日做梦,幻想着丈夫上山、过冈,马疲、人病和饮酒自宽等种种情形,不过表达出的思亲情感是如此的真挚和强烈,不能不令人动容。
值得指出的是不少想象还以留白的形态展现。留白是未能展开的想象,或是没有完成与中止的想象。王昌龄的《从军行》:“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此诗没有写正面战场的激烈搏杀,却是以胜利的结局来表达喜悦之情,只写了开始作战和战斗结束两头,中间即战争的场面是空白,只有靠想象去填补。宋之问的《渡汉江》:“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回家以后会看到听到何种情景与故事,一切都是未知数,有头无尾,无限种可能,只能留待不远的将来得到验证。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这首词的下片是想象离别后的情景,未来如何,将是一个渺茫的问号,不会有即时的答案,致使伤离别的情感无法平复。
青冥浩荡不见底范文4
关键词: 游仙诗 道教意象 道教思想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一作《别东鲁诸公》)[1],一般认为作于天宝四年(公元745年),即太白被从长安“赐金放还”的第二年,具体应为起身南游吴越之际。
从题中不难看出,这首诗所描述的是作者的梦游天姥山的所见所闻所感。想象大胆奇特,气势磅礴开阔。神来用笔,述神仙之事,恍如人间实景。诗歌经历了从“现实——梦境——现实”的一个过程,这是一个循环,也是一次升华。兜兜转转,奇特的诗文反映了太白这个道教徒的内心世界。
一、道教意象
《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道教意象不可谓不多,笔者所述,不过选取典型意象。诗中的道教意象大致可分为诗外的和诗中的两部分,一是隐性,一是显性。
最典型的隐性意象当数这首诗的写作之地——绍兴了。
绍兴,古称“会稽”、“山阴”,被称作“神仙之都”,与道教渊源颇深,元微之曾有句:“仙都难画亦难书,天下风光数会稽”。隋唐时绍兴改名为“越州”。唐代的越州是江南最大的中心城市,也是隋唐的文化中心之一。后文所提到的“越人”之“越”便是指此地。
下面所列举的显性意象多为诗中所提到的地名,这些地名都与道教有匪浅的联系。
1.瀛洲
瀛洲,或作瀛州。“在东海中,地方四千里。大抵是对会稽,去西岸七十万里。上生神芝仙草。又有玉石,高且千丈。出泉如酒味,名之为玉醴泉。饮之数升辄醉,令人长生。洲上多仙家,风俗似吴人,山川如中国也。”[2]
《史记·封禅书》记载:“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传在渤海中”,“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其物禽兽尽白,而黄金、银为宫阙。”[3]诸王的寻药之举虽终未能如愿,但蓬莱三神山的神话却因此流行全国,深入人心。李文山有句:“不知今夜越台上,望见瀛洲方丈无?”亦望越州而思瀛洲。太白诗文中所见仙人便或为此瀛洲之仙,“金银台”或可为证。
2.天峔
天峔山,在越州剡县南八十里,今浙江新昌县内。山有枫千余丈,萧萧然。传云:登者闻天峔歌谣之响。又有:天峔峰,在台州天台县西北,与天台山相对。其峰孤峭,下临嵊县,仰望如在天表。玉京观道教认为,神仙所居住的名山洞穴,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而这天峔岭便是第十六福地。
虽然今日,世人对于天姥山只知其名而不知其所处,但在唐朝时,天姥山是文化名山,是文人最向往的仙山之一。杜甫、白居易等也曾追随先贤脚步,到过此山。谢灵运也有诗“暝抵剡中宿,明登天峔岑。高高如云霓,还期那可寻”。有了这两个原因,对谢灵运万分推崇的太白将现今看来并不算高的天姥山抬得如此之高,甚至“势拔五岳掩赤城”,那也不足为怪了。
3.赤城
赤城山,又称烧山。在浙江天台西北,为天台山南门。因山上赤石屏列如城,望之如霞,故名。是仙佛双修的圣地,山有石洞十二以紫云洞和玉京洞最著。道书云:“十大洞天者,处大地名山之间,是上天遣群仙统治之所。”此玉京洞即道教第六洞天。玉京洞为上青玉平之天,茅司命真君之所治。吴葛玄,晋魏华存、葛洪、许迈等都曾在赤城山炼丹。
4.天台
指天台山,位于浙江省东部,隶属于台州市天台县。是道教南宗的发祥地,传说中葛洪炼丹得道处。这里有汉末高道葛玄炼丹的“仙山”桃溪,碧玉连环的“仙都”琼台,以及道教“南宗”圣地桐柏观。前文提到的天下第六洞天玉京东洞也属于此山。《搜神记》、《幽明录》中所记载的汉朝刘晨、阮肇便是上天台山采药而遇仙。徐福所找的“长生不老药”便是天台乌药。这里还有隋梅、唐樟、宋柏、宋藤和“救命仙草”的铁皮石斛。晋孙兴公有《游天台山赋》:“天台山者,盖山岳之神秀者也。涉海则有方丈、蓬莱,登陆则有四明、天台,皆玄圣之所游化,灵仙之所窟宅。夫其峻极之状,嘉祥之美,穷山海之瑰富,尽人情之壮丽矣!”天台之景可见一斑。
5.镜湖
镜湖,位于中国绍兴城区,是晋唐时期的中国第一城市湖泊,黄帝铸镜于此而得名。杜甫赞“越女天下白,镜湖五月凉”。
6.天鸡
天鸡,传说中的神鸡。居东南桃都山大桃树上,又传居东海岱舆山扶桑树上,率天下之鸡报晓。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下“东南有桃都山,上有大树……上有天鸡,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即鸣,天下鸡皆随鸣之。”[4]
二、道教思想
“得道成仙”是道教的基本信仰,仙人无疑也成了道教世界最活跃的因素。而在这首《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太白通过对他梦中景象的描述,也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纷繁美丽的仙人世界。
太白在他的诗里毫不吝惜地渲染着他想象中的修仙之境:湖月有情,引至剡溪;神居之地,渌水荡漾,人猿清啼;青云为梯,踏云而起;日出之景,云霞纷迭,绚烂壮阔;天鸡一鸣,人间声和;绰约千岩,恍若无路;峰回路转,拨云见日;熊咆龙吟,震于灵山;云雾飘渺,水烟迷离。忽“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扇(一作“扉”),訇然中(一作“而”)开”,在一片山崩地裂之后,终于见到了仙人真容与仙人世界:仙人们“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这里“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一片绚烂辉煌之色。
这便是太白的仙人世界。仙人们完全超脱了自然力的束缚,他们“或竦身入云,无翅而飞。或升龙驾云,上造天阶;或化为鸟兽,游浮青云。或潜行江海,翱翔名山。或食元气,或茹芝草,或出入人间,而不可识;或隐其身草野之间。[5]”神仙还享受着九芝之馔,玉女之侍;悠游于六合之外,无何有之乡;听钧天之乐,任役鬼神等美妙而优厚的生活待遇。仙人所居的,自然也是虚无缥缈的仙境,有的在天上,如三清境等三十六天;有的在海中,如十洲三岛;有的在名山洞府,如洞天福地。得见真容之前需得有一番“列缺霹雳,丘峦崩摧”,似乎也在预兆着修仙之路的艰辛。或许,在太白的想象力,得通过一番生死的考验,有了生死的觉悟,方能成为“云之君”。寻仙方才还是“千岩万转路不定”,下一刻却已是“忽已暝”;这一刻还是“列缺霹雳,丘峦崩摧”,下一瞬已是日月照耀的时间世界。这些仿佛都在说明着太白思想里“祸福相依”的观念。劫后必有福焉,这或许也是太白一向乐观的源泉。
在“恍惊起”后,太白一梦而得出“古来万事东流水”的结论。既然世界万事不过一梦,又何须苦苦执着,那应该做些什么呢?太白很快做出了回答:“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不再为物所累,远离权贵,畅游名山,快意自然。
修仙之人,必须首先看破世俗,不为物欲所累,能以淡泊为怀,才能达到自然无为、清静超俗的境界。道学的祖师老聃、庄周,魏晋时的道士孙登、郭文,也都如太白一样,选择了这条走向远离世俗,亲近自然的道路。
太白选择的“访山”之举,自是也与道教有关。《说文》有云:“仚(仙),人在山上,从人从山。”[6]大山高耸入云,让人感觉直接与天相连,“手可摘星辰”,于是,古人将名山视为神仙居住的美妙胜境,同时也将山视为登仙之地。道教认为名山都有仙真主理,且草药丰富,空气清新,是采药炼丹、呼吸吐纳的理想场所。葛洪曾言:“古之道士,合作神药,必入名山,不止凡山之中,正为此也。”在这里,太白的“访名山”倒不如理解为“寻道访仙”更为妥帖了。
除了上述文章内容之外,本文的结构也隐含了道教思想。太白此梦因“越人语”而始,由“魂悸以魄动”地惊起而终,经历了从“现实——梦境——现实”的一个循环过程。从梦中醒来,又回到现实世界,“觉时之枕席”仍在,“向来之烟霞”已失,似乎什么都没有改变,但实际上,太白的心意变了,他通过这一梦,他明白了所要行的路。“现实——梦境——现实”的循环实际上不是一个循环,而是一次升华。颇有道教“九九归一”的味道。
三、李白内心世界与道教思想的结合
前文曾提到,《梦游天姥吟留别》作于天宝四年(公元745年),而在前一年,太白被从长安“赐金放还”。
太白自信地踏上明堂,希冀着一展宏图,有一番大作为。然而事与愿违,不仅空空供职翰林,甚至最后把官儿也给丢了。太白成为帝王师,匡扶明主的愿望一朝落空。当现实世界满足不了自己的愿望,人往往会走向虚幻的世界。而太白的这个虚幻世界,便是道教的世界。
道教是主张人通过修炼也能成仙的宗教。从《梦游天姥吟留别》来看,在太白的思想里,修成正果似乎有这样四个步骤:有道之人(湖月有情,引至剡溪)——仙境(神居之地)——历经磨难(列缺霹雳,丘峦崩摧)——得仙。司马承祯曾夸他“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级之表”,世人也皆称他为“谪仙人”,这也能算个“有道之人”吧。而自己一朝被谪,被赐金放还,这还不是莫大的磨难吗?那么接下来,他要做的便是寻访仙境,继而得道成仙了!太白一贯的自信又跳了出来,他开始觉得这一切都是上天的安排,而自己也已经通过了考验,离修成正果之日不远矣!自此,道教用磨难而成仙的思想完全收服了这个癫狂的天才。道教牢牢的绑住了太白,却也解救了他。道教的思想与太白的内心趁着太白处于低落情绪中的时候达成了秘密协议,发誓永不背叛。
于是太白带着一脸蔑视,远离那些让他摧眉折腰的权贵,充满无限向往地走向了虚无缥缈的仙山,踏上了他的寻仙之旅。
参考文献:
[1]李白.李太白全集[M].王琦,注.北京:中华书局,1977:705.
[2]萧天石.道藏精华·云笈七籤[M].台湾:自由出版社,1962:393.
[3]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1369.
[4]任昉.述异记[M].北京:中华书局,199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