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荷花淀读后感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荷花淀读后感范文1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16―0097―01
一、浓郁的人性美、人情美的抒情
对人性美的执着,使孙犁把带着生命的温暖的笔端,伸向纯情而微妙,或率真而无邪的心灵。《荷花淀》中妻子送郎上战场的一幕为人所熟知,听到丈夫述说第一个报名参军,正在织席的妻子似被苇眉子划破了手,在嘴里吮了一下,低下头:“你总是很积极。”在别人也许是慷慨悲歌的场面,在这里都化为似水柔情,言外之意甚多。
对“人情美”的展示,是孙犁小说的一贯追求。《荷花淀》通过白洋淀妇女由送夫参军到自觉组织起一支战斗队伍的细致描绘,满腔热情地歌颂了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美丽心灵。 开头写淡淡的月光,朦胧的夜雾,修长的苇眉子,银白的荷叶荷花香。作者之所以不怕费笔墨地勾画出白洋淀的湖光山色,风姿秀态,其目的正是为了抒发劳动人民世世代代勤奋劳动,创造了美好家园的自豪情怀,以及改造家乡的乡情乡爱,正是白洋淀人民的人情美。
二、独特的艺术笔调
《荷花淀》虽是以抗战生活为题材,但却不以金戈铁马的厮杀,尖锐激烈的冲突,曲折惊险的情节取胜。而往往是以一条简单的情节线索串联起几个重要场景,在五千多字的篇幅中,用来写伏击的只有十分之一的文字,重要笔墨都用来写夫妻话别,探夫遇敌,见到丈夫等场景,用饱含诗情而又灵巧轻捷的笔触加以精雕细琢,如夫妻话别,写的是水生他们报名参军抗日,而作者没将笔墨放到水生他们如何报名的场面上,却通过水生嫂得知丈夫已报名参军时,在内心激烈的矛盾中,做出了自己的抉择――“你走我不拦你”来表示支持丈夫参加大部队,因为水生嫂毕竟不是那种心胸狭小,只知道恋个人和家庭小天地的旧式妇女,而是在党所领导的抗日民主根据地里觉醒成长起来的一代新型妇女的典型,她知道丈夫为什么当兵,为谁打仗。因此,她深明大义,在民族灾难深重的时刻,毅然决然挑起了家庭和生产两副重担,让丈夫安心打仗。当水生嘱咐她“不要让敌人汉奸捉活的,捉住了要和他们拼命”一句,水生嫂什么也没说,只是“嗯”“嗯”流着泪答应了他。毋庸多言,谁都可以体会到其中人物该含着多么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奔涌着怎么样起伏的情感波涛啊!也写出了抗战时期,根据地人民尤其是青年妇女们在艰苦环境中所特有的乐观、健康、纯洁的品性。
三、孙犁善于用白描手法,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完美结合起来
孙犁不止一次地说过,他很喜欢普希金、果戈理、契诃夫、高尔基作品,他说喜欢他们作品里那股浪漫气息,诗一样的调子和对美的追求。在其作品中正好有这样的体现:皎洁的明月,干净的农家小院,编席的农家妇女,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幅饱含诗情画意的风景画。小说开头描画的明月,清风,荷叶荷花香……这是一幅月下劳作图。景色迷人,人更迷人;景衬托了勤奋劳作的人,人美化了弥漫着荷花的景;有情有景,情景交融,令人陶醉其间。“那一望无边挤得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这又是一幅日照荷花图。阳光给了荷叶力量,荷叶迎着阳光“舒展”;荷花箭则骄傲地“挺”出来,成了“哨兵”。这些描写,怎么能与反映残酷的战争年代,白洋淀地区人民的生活联系起来呢?因为我们丝毫看不到残垣断壁,闻不到硝烟味,听不到声嘶力竭的声音。我们看到的是明月、湖水、荷花,闻到的是荷花的芬香,泥土的气息,听到的是哗哗的水声,清脆的笑声。我们的女主人公坐在这样美丽的画中,愈见其心灵手巧,勤劳能干,其劳动生活也不似平常那般枯燥。而以一种诗意般的描写将劳动的愉快表现得含蓄、优美,一切都是那么清晰、明朗、美丽,读后感觉仿佛置身于神话世界。这是一幅白描的画。但画中分明有诗,一首不露痕迹的“抒情诗”,显得那么浪漫。
荷花淀读后感范文2
【关键词】语文教学;工具性;人文性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03-0047-02
语文教学改革赋予语文学科广阔的空间,灵动的生命。但是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以及语文课堂教学创新模式的不断涌现,我们发现语文教学似乎存在着夸大人文性而弱化工具性的倾向。因而在改革的进程中,我们有必要在脑海中重新明确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再次深入理解给予语文的性质定位,以把握好前进的方向,避免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使语文偏离了它应坚守的本位,丢掉了自身的个性,失去了本色。
从五十年代强调工具性到八九十年代强调人文性,人们逐渐认识到语文课程应走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道路。
2001年新的语文课程标准颁布,在“课程性质与地位”这部分中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的工具性是指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即听说读写的能力。人文性指通过语文学习,领悟吸纳语文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精神,陶冶情操,培养高尚情趣,形成健全人格。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育人,人文教育是语文教学的应有之义,人文性是语文教学的显著特点。因为语文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但同时语文也是表情达意,交流思想的工具,它承载着丰富的情感、思想与文化。因而语文的人文性以工具性为载体,没有了工具性人文性无从谈起;而语文的工具性是在人文关照下的工具性,没有了人文性,工具性就会显得生涩无味。两者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相辅相成、水融的。强调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并重要求我们一方面重视语文知识的传授、语文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熏陶感染。
S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当我们欣喜于语文教学改变了曾经的灌输式教学所带来的僵硬与暗淡,语文课堂不再沉闷、人文精神得到尽情张扬时,却逐渐发现学生的语言能力无明显提高,基本知识积累匮乏语言感悟仍不够敏锐。对照上述课程性质的定位,我们不难发现,在极力使课堂内容变得精彩纷呈的同时,一堂语文课语言的学习少了,文本的解读浅了,相应的言语训练也少了,总之,人文性得到深入挖掘,但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却因此而受到了忽视。
要努力走出窠臼,但又要避免矫枉过正。笔者刚踏上工作岗位时,课堂教学上总是亦步亦趋,课堂内容从字词讲解到语段概括,从结构特点到写作方法,生怕遗漏了知识点,半学期下来,学生的成绩较理想,但学习语文的那种轻松探求的状态却很少看到。后来,一个“活”字似乎让笔者明白了语文课该怎么上。于是,讲台上,笔者更多的时候便放下课本,海阔天空般给学生以文学熏陶情感教育。比如教《风景谈》时谈茅盾、谈20世纪40年代出现的区域文学、谈时代背景,加之课文内容的简要分析,课堂内容充实,学生也兴趣盎然。但随后又发现,学生对作者要表达的东西没能真正领会,对于作者是怎么通过一些小场景表现大主旨的艺术匠心也不甚理解。面对这样的结果,笔者不禁思索问题到底出在哪里?而当看到课堂上专心致志的学生一段时间后语言表达能力仍无明显提高,平时侃侃而谈的学生在作文中仍频频出现错别字时,疑惑更深了。思索之后,课堂教学不敢再把书本轻易搁置。如接下来的课文《包身工》,在补充必要的背景知识后,从阅读到感知到分析到训练,步步紧扣文本,引导学生通过欣赏文章形象的语言和巧妙的结构深切理解作者对包身工制度的强烈控诉,课后有同学还写了读后感,写出了对包身工的同情以及由此产生的对当下生活的珍爱之情。再比如在教授《荷花淀》过程中,抓住细节描写时特别分析人物的对话描写,要求学生对作品中的人物对话反复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如何用简洁传神的语言反映人物心理从而鲜明地刻画人物形象,体现纯美的人性与崇高的精神……点滴的感悟在听说读写训练中渗透人文教育,方能使学生很好地把握文中的人文内涵。而一味着眼于“文”不仅导致学生的语文能力得不到提高,其精神素养与情感态度也很难在潜移默化中获得积极地培养与引导。
王尚文曾指出,语文教学旨在形成与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了达此目的,当然不能忽视与之相关的人文精神,重视人文精神当然是必要的、应该的,否则语文必然凋零枯萎;但重视人文必须将其渗透于学习正确理解与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中从而更好地读写听说,因而语文教学讲人文必须立足于渗透。对此于漪老师也在文章说:文本中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熏陶感染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是融为一体的,相互渗透的。离开文本中语言文字的具体运用,讨论某些内容;不探究文本内容,却醉心于语言文字的组合的技巧……都会造成阅读的残缺,影响学生良好语感的形成和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的确,任何语言都承载着一种思想一种文化,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统一、不可剥离。人文性的自然呈现离不开听、说、读、写等具体的语文实践,语文教学人文性的体现应在于渗透,在于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所以,语文课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要把语言规律化解到言语作品里头,然后通过言语作品真正来培养一个比较饱满的有内涵的语感,这样语文课就比较有意思,学生不但知道文章好,而且还能说出好在什么地方,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教学过程中也许有时语修逻文的工具性知识多一点,有时又彰显出丰富的情感与审美价值,但只要我们把握两者相统一的特点,在语言感悟中感受情感、在情感熏陶中品味积累语言,使其相得益彰,语文便不会偏离其本位,语文的学科特点便会得到显现。
语文不仅是工具性学科,而且指向每个学生的精神发展与人格完善,对学生丰满人性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后者是工具性的升华,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认识到语文是以言语形式为教学内容的特殊学科。虽说“文以载道”,但如果学生词不达意,字词句篇、听说读写的知识与能力得不到有效的训练和培养,那对于文章所载之道以及如何传达自身之道等,恐怕都将不甚了了,自身的语文应用能力自然也难以提高,在此基础上继续一味追求情感或是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发展,那将是缘木求鱼、舍本逐末,虽用心良苦但奏效甚微。因而弱化与轻视语文工具性特点,其实是舍弃言语本体讲人文,忽视听说读写等具体的语文实践,忽视对文本语言的感知与品味,这种做法必然不利于学生形成一种运用语文的自觉,敏锐语感难以获得,人文感悟显得虚空浮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也失去了重要的依托。此时语文课程应有的基本特点也逐渐模糊,容易变成思想哲学课或是某种文化的课。而以工具性为基础,落实语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语文的能力对于学生来讲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在品位语言、传授知识、使学生获得言语感悟、提高语文能力的同时,应给学生以人文精神的滋养,而在挖掘人文内涵、渲染文学色彩的同时,又赋予人文性以独特的呈现方式。只有正确理解和把握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基本特点,才能使语文教育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丰富的色彩,从而有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尚文.紧紧抓住“语文”的缰绳[J].蒙古教育,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