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竹枝词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刘禹锡竹枝词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刘禹锡竹枝词范文1

关键词:刘禹锡;《竹枝词》;创新

作为“无体不备”的一代“诗豪” ,刘禹锡的诗歌成就是多方面的。然而最富创造性、最能代表其卓异风貌,也最为后人称道的却是他的民歌体乐府诗。其中以《竹枝词》最具代表性。中唐是诗体大变的时代?,所有不愿随俗俯仰的诗人都努力将探求的触角伸向新的未经开发的领域,遂成就了“各人各具一种笔意”③的中唐风貌。刘禹锡从学习民歌的赫赫劳绩昭示给人们一条通往风光旖旎处的蹊径。

刘禹锡学习巴楚民歌创作的《竹枝词》共有两组,一组九首,另一组两首。这十一首《竹枝词》所表现的内容丰富,与前人所著的催人肠断《竹枝词》大不相同。刘禹锡吸取民歌的养料和形式,为当时民间歌舞写下了大量的乐词,既有当时民歌新鲜活波,爽朗明快,节奏鲜明的特点,又比之一般民歌要细腻和凝练,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这也就是说刘禹锡的民歌体诗即具有文人诗的长处,又有浓厚的民歌色彩。以下简要谈论刘禹锡《竹枝词》在内容题材上的创新。

清人翁方纲曾指出《竹枝词》内容题材上的特点“竹枝泛咏风土”④,“琐细诙谐皆可入” ⑤。即《竹枝词》可以不受诗体的限制,随意取材。刘禹锡《竹枝词》的内容丰富,表现了普通百姓生活中的喜怒哀乐。

1 游子思乡之情

以《竹三》为例,诗的一二句与三四句是两幅连环的图画,诗人以茂密的青草和清冽的蜀江起兴。乍看,这幅自然图画与下文似无直接联系,实际上它却恰到好处的渲染了环境氛围。对“南人”来说,这幅图画饱含乡土气息,殊觉亲切;对“北人”来说,这副图画则颇具异乡情调,略感陌生。因而它无疑有着兴起下文的作用。同时,远处破土而出的春草和浩荡东去的江水,又暗示出时间的流逝,歌声的悠扬和归途的遥远,对下文的“南人上来歌一曲”及“北人陌上动乡情”都是巧妙的烘托。接着另一幅折射出当地风土人情的图画映入了读者的眼帘:“南人”引吭高歌,深情缱绻;“北人”低头徘徊,乡愁缭乱。显然,这两幅图画是前后关合,互为补充,相得益彰。惟其如此,苏轼对这首诗推崇备至,尝叹曰:“此奔轶绝尘,不可追也。”⑥黄庭坚也称赞包括这首诗在内的《竹枝词九首》说:“词意高妙,元和间诚可以独步。道风俗而不俚,追古昔而不愧。比之杜甫夔州歌,所谓同工而异曲也。”⑦

2 有爱情的欢乐与忧愁

以《竹四》为例,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是位失意的女子。诗人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和感悟起兴的手法来表现她们的幽怨。诗人将山花和江水作为女主人公触景生情的“景”,赌物伤怀的“物”,兼用了兴、比二法。以红花喻美人,已成陈陈相因的俗套。诗人避熟就生,抓住“花红易衰”的特点,以之比喻男子的负心,这就是推陈出新,别具风貌。

3 有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感慨

如《竹八》、《竹九》,这两首诗中诗人故意自托为失意女子的口吻,借其酒杯,烧己块垒。诗人由滟堆的挺立中流、坚不可摧,想到人心的见异思迁、反复无常;又由瞿塘峡的水流湍急、舟行不易,想到人心的无端生衅,风波迭起。触物感兴,辗转生发,言近旨远,寄慨遥深。这可以理解为一个爱情失意的女子的怨恨,也可以理解为政治上受到排挤和打击的诗人自己的感慨。诗人久历宦海风波,对统治阶级内部的明争暗斗,尔虞我诈有深刻的体验。作为无辜的受害者,他“长恨”统治者的凭空构陷、滥施;作为坚定的守志者,他又“懊恼”变节者的朝秦暮楚、趋炎附势。诗人借抒情主人公之口鸣自己内心的不平,也可以看出诗人自身的“人情”之美。

4 有民俗风情的写照

以《竹五》为例,诗人将秀丽的风景与淳朴的风俗揉为一体,更加荡人情思,沁人心脾。这里,“人去人来唱歌行”,绝不是诗人的刻意粉饰,以示治下清平,为郡有方,而确系其人其地的习俗。这是使诗人怎样迷恋和沉醉的一种习俗啊!在这种习俗的熏陶下,诗人又怎能不诗兴勃发,欣然启开自己的歌喉,加入那雄浑有力的合唱呢?

5 有劳动生活的场面

如《竹十一》,诗人摄下的劳动场面散发着诱人的泥土的芳香,在秀丽多姿的风景画的映衬下,显得分外生动可睹,层次分明。诗人以漫山开放的桃花李卉和缭绕在蓝天白云之间的缕缕炊烟作为劳动的自然背景。在这一背景上,点缀并活动着汲水为炊的妇女和以刀耕火种的原始方式在田间播作的男子。他们秉承祖辈的衣钵,各尽所能,劳作不辍,表现了中华民族吃苦耐劳的传统美德。这里,诗人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以“银钏金钗”指代妇女,“长刀短笠”指代男子,从而赋予全诗更鲜明的地方色彩和更浓烈的异乡情调。

总体上说,刘禹锡的《竹枝词》风格明快活泼,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民俗特点。他从当地民歌中汲取素材,变民俗风雅为文人风雅,创作出有别于文人文学的民歌体诗歌,显示了文学创作中雅俗共赏的重要意义。除苏轼、黄庭坚对刘禹锡《竹枝词》给予了高度评价外,《诗辩》云:“刘梦得《竹枝词》,所写皆儿女口中语,然颇有雅味。”《唐人万首绝句选评》:“《竹枝词》本始自刘郎,因巴渝之旧调而易以新词,自成绝调。”

总之,在刘禹锡的手中,《竹枝词》同于民歌又去其俗鄙,异于文士之作又不失其雅韵,被称为“气象氤氲,含思宛转,朴素优美,别具一格”。对后世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也使得《竹枝词》成为巴蜀地区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艺术精品。

参考文献

①管世铭《读雪山房唐诗钞》谓刘禹锡“无体不备,蔚为大家。”转引自卞孝萱、屈守元《刘禹锡研究》第235页,贵州人民出版社;白居易《刘白唱和集解》称刘“诗豪者也,其锋森然”。转引自余恕诚《唐诗风貌》地117页,安徽大学出版社

②白居易《余思未尽加为六韵,重寄微之》“诗到元和体变新。”转引自余恕诚《唐诗风貌》第90页,安徽大学出版社

③陈衍《石遗室诗话》卷十八,转引自余恕诚《唐诗风貌》第89页,安徽大学出版社

刘禹锡竹枝词范文2

竹枝词,原是巴渝(今四川省重庆市)一带的民歌,一般以当地风物和男女爱情为吟咏对象,民间的口语、俚语皆可入诗,且极少用典,读起来琅琅上口,雅俗共赏,富有浓厚的乡土风味和生活气息。

比如旧北京有一种专卖胡梳坠什的小贩,手提包裹或小木箱,经常在旅店门外高声叫卖,音调极高,带有腔板。有一首竹枝词就把小贩的叫卖词入了诗:“叫卖出奇声彻霄,街头客店任逍遥。胡梳坠什捎家走,十个铜元拣样挑。”后两句把小贩的叫卖词――老北京话“捎家走”、“拣样挑”鲜灵灵地写入诗中,令人感到亲切、生动,小贩形象跃然纸上。再如“居家不易是长安,俭约持躬稍自宽。最怕人情红白事,知单一到便为难。”清代北京,大办婚丧事之风很盛,普遍市民们对此十分烦恼,见了“知单”(指请柬之类)便为难起来。这首竹枝词以“为难”的通俗语入诗,生动地刻画出百姓市民们无可奈何的心态。

杭州有一首写卖水果的小贩称:“小步街头日夕回,桂花栗子白杨梅。寄人檐下高声唤:‘六个铜元一大堆’。”一句叫卖声入诗,街头小贩的形象活灵活现。南昌也有一首写菜贩的竹枝词:“夜半呕哑拨橹声,菜佣郭外听鸡鸣。青菘、碧蒜、红萝卜,不到天明已入城。”明白如话,把卖菜小贩起早搭黑地辛苦贩运,写得十分逼真。

竹枝词“志土风而详习尚”,以吟咏风土为其主要特色,故与地域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它往往于状摹世态民情中,洋溢着鲜活的文化个性和浓厚的乡土气息。如“临湖门外是侬家,郎若闲时来吃茶。黄土筑墙茅盖屋,门前一树紫荆花。” 这是一位江南水乡少女与自己意中人邂逅相遇,少女以热情爽利的口吻,详尽地告诉了自己住家的标记,从中映现出她心中的企盼。诗写得明白如话,十分动人,好像读者也听到了少女的声音。

这一优美的民间文学形式,引起了一些诗人的兴趣并仿制,其中最著名的当数刘禹锡了,其仿作的《竹枝词》现存十一首。“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这首诗摹拟民间情歌的手法,写一位初恋少女听到情人的歌声时乍疑乍喜的复杂心情,语言平易,诗意清新,情调淳朴,至今仍脍炙人口。在我国诗歌史上,有些文人不赞成诗中有俗语出现。严羽《沧浪诗话》中说:“学诗,先除五俗:一曰俗体,二曰俗意,三曰俗句,四曰俗字,五曰俗韵。”朱熹也说过:“要使方寸之中无一字世俗言语意思。”这种说法是片面的,竹枝词正是以俗为特色,恰恰是淡语中有味,浅语中有情,俗语中含雅。

刘禹锡竹枝词范文3

1、一般认为词牌中用字最少的当推十六字令,全词一共仅16个字,宋代蔡伸所作,天,休使圆蟾照客眠。人何在?挂影自婵娟。

2、《十六字令》因全词仅十六字而得名,又名《苍梧谣》、《归梧谣》、《归字谣》、《燕衔杯》,单调,十六字,三平韵,属于最短的词,此调为单调,四句,十六字。第一、二、四句押韵,均用平声韵。

3、也有人认为二句式的《竹枝》词用字最少的,它只有14个字,比十六字令还少了二个,《竹枝》是从唐刘禹锡所创制的乐府《竹枝词》发展而来,有七言四句和七言二句两种,皇甫松的木棉花尽

(来源:文章屋网 )

刘禹锡竹枝词范文4

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刚直不阿的品格和对达官显贵的蔑视态度,消极循世、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表现为一种对人生失意与仕途坎坷的超然豁达和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

刘禹锡,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 ,又自言系出中山,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 ,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有《刘梦得文集》,存世有《刘宾客集》。

(来源:文章屋网 )

刘禹锡竹枝词范文5

1、诗豪:刘禹锡。

2、刘禹锡(772~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 ,又自言系出中山, 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一说是匈奴后裔)。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3、贞元九年,进士及第,释褐太子校书,迁淮南记室参军,进入节度使杜佑幕府,深得信任器重。杜佑入朝为相,迁监察御史。贞元末年,加入以太子侍读王叔文为首的“二王八司马”政治集团。唐顺宗即位后,实践“永贞革新”。革新失败后,宦海沉浮,屡遭贬谪。会昌二年,迁太子宾客,卒于洛阳,享年七十一,追赠户部尚书,葬于荥阳。

4、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留下《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著有《刘梦得文集》《刘宾客集》。

(来源:文章屋网 )

刘禹锡竹枝词范文6

2、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情。

3、白居易《琵琶行》:此时无声胜有声。

4、殷尧藩《旅行》:烟树寒林半有无,野人行李更萧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