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精神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志愿精神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志愿精神

志愿精神范文1

在耀眼的阳光下,我曾经对着飘飘的国旗宣誓到:“我愿意成为一名光荣的志愿者。我承诺,尽己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实行支援精神,传播先进文化,为建设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美好社会贡献力量。”通过青年志愿者行动,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关爱,人与社会的相互融和,政府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人与自然的协调共处,社会和谐的建立,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了作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观念意识的提高,奉献精神正慢慢得在社会人群中升华,作为一名现代公民,始终保留着文明意识,时刻准备着为这个社会做贡献。奉献精神体现着人们思想的飞跃,体现着人类文明又跨进了一大步。特别是在社会转变,历史飞跃的年代,更需要奉献精神。

在社会人群中,广大青年大学生担当了这一重要角色,成立了青年志愿者协会,活跃在服务的第一线,本着“开拓创新,持之以恒”的志愿服务原则,带头参与扶贫济困,敬老爱幼等社区公益活动。志愿服务不仅是人的义务、责任,而且是人的权利,是现代化的一种生活方式。志愿服务没有吸引力,但人们参与热情很高,为人们服务,为社会建设添砖加瓦,在志愿服务中得到学习、成长、充实、提升的收获。参加义务活动不但能帮助他人快乐自己,还能增长经验锻炼自己。

志愿者的服务项目多数是义务家教,绿色环保、普法宣传、探望福利院或孤儿院等,在实践的过程中不仅使团员青年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弘扬了志愿服务精神,还是一次能扎实推进学校增强共青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的实践形式,充分体现了学校广大团员青年报效祖国,服务社会,乐于助人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志愿精神范文2

关键词:和谐社会 志愿精神 志愿者

志愿者一词,很早就看到过或听说过,而在2008年后更加让人们记住心中[1]。在那一年,我国四川汶川遭到大地震大灾难,全国各地的很多志愿者都参加到抗震救灾当中;北京奥运会,众多的志愿者默默付出令世界盛典成功顺利进行,让世界看到中国的奥林匹克精神,看到中国社会变得更包容、成熟及开放,看到了当今社会的精彩、和谐需要政府与民间互相努力付出。奥运会过去了,但社会也永远需要当年的志愿精神,怎样让它服务于社会,值得大家的深思及关注。

一、和谐社会需要更多的志愿者和志愿服务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越来越丰富多彩,为志愿者组织的发展提供了前提基础,也是我们倡导的和谐社会实现的基础。

(一) 和谐社会是多方协商、共同合作创造的结果

当前社会,我国公共事务主要是政府单位进行管理。政府统治的过程及、行驶权力,过程往往是从上到下的,利用政府的权威,制定及实施政策、发号施令,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是单向度的[2]。而和谐社会下的治理需要的是上下互相联动的管理,通过多种非政府组织、非营利性质的组织创建一种合作、协商的伙伴关系,为追求共同的目标等进行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治理的本质体现在对公共利益、市场原则的共同合作。它的管理机制不光是靠政府权威,更重要的是合作网络的权威。其权力的向度并不是自上而下或单一的,而是互相的、多元化的。

(二)志愿者及志愿服务

整体和谐社会是由非营利组织、私部门、公部门组成,而非营利组织当中的重要组织是支援服务组织。简便的说法可以这样理解,志愿者是指在自身条件许可的之下,在不要求有任何回报的前提下,合理运用社会资源,志愿奉献个人能奉献的东西,为有需要得到帮助人士给于帮助,开展力所能及的、切合实际的,而且自愿参加住院服务的活动,具一定专业性、技能性的人。志愿服务是指任何人自愿贡献个人的时间、精力、技能、善心等能力,为改善社会,促进社会进步而提供的服务[3]。这种志愿服务都是非职业化援助的行为。看一个地方的文话程度可以在志愿服务中得到此地的文化程度到什么位置。在不同的地方而对志愿服务的了解就会不一样,有的人要求有任何回报来参与活动,而有的就是一自愿奉献来衡量,不过大家出发点都是帮助有需要的人。有些地方志愿服务收到外界的影响,让概念都变得复杂起来了。比如中国,精神文明的建设是中国的主要志愿服务的角度,他的基本特征就是:无偿服务、助人为乐为主。这就是中国的发展的方向。当然当中还有一些抱着滥用服务、抹灭精神的想法,言而志愿者去参加志愿活动的同时一定要对这次活动的目的、内容进行了解,绝不参加对有损害志愿服务的精神和本质。

二、志愿精神是志愿服务活动的核心

(一) 志愿者的理念

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指出,非营利组织(比如志愿者服务组织)的经营不是仅仅靠利润来驱使的,而这驱使这非营利组织是靠使命的凝聚靠使命的引导来驱使的,能获得多小的拥护和支持就要看社会需要的使命。能一直维持非营利组织的正常运作都是靠在使命召唤之下的志愿者的热诚奉献。可以看出,有一部份的志愿者加入组织的时候都有想从中得到一点利益的想法,但是经常时间的打磨,看到经过自己的努力得到的劳动成果时,从当时与自己的利益为出发点的志愿者都会重中体现,并逐渐转变了对组织的服务和拓展的想法和态度。这才达到志愿者应有的想法。所以我们是绝对有必要建造一个志愿服务的网络,通过志愿服务网络给团队当中有工作动机的志愿者们激励,不管是个人的使命感还是团体的奋斗目标都是很重要的。

(二)志愿精神

志愿精神就是志愿服务的核心。而志愿精神的核心是以服务、团结的理想和共同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信念[4]。志愿服务的精神总结起来就是:奉献、友爱、互助和进步这四个方面为主。不管志愿者的工作有多困难有多艰苦,我们只需得到的帮助过后那种兴奋不已的精神就满足了。1938年,白求恩大夫放弃优越的条件,从加拿大来到中国,知识为了能给八路军救治服务,之后还帮助创办军区卫生学校,亲自编写各种教材并讲课。1939年秋,他在治疗时不幸感染病毒而身亡。白求恩将自己的生命奉献给了中国,白求恩体现出国际主义精神也是奉献精神也值得志愿者去学习。我们在各类组织倡导志愿服务活动的时候必须切记志愿精神是个人对社会、生命价值、人生观和人类的一种积极态度。

三、志愿者及志愿服务正在受到社会广泛的推广

国际志愿者日是12月5日,今天除了对这些志愿者的敬意之外,停留在志愿者身上的已经不再是我们思考的问题了,在现代历史上有一点时期,志愿者曾被以现代化浪漫主义色彩的代称。为了使得远地区能更加现代化,可能食城市人素质提高,可能部分放弃了他们享受的生活方式人民,去为偏远地方做出不求任何回报的义务服务。但重现在的情况看来, 以自发组织的志愿者团队已经很难满足先在中国的发展需求,有些时候当今社会真的希望能又自发性的志愿者组织举行正义活动社会的核心需要正正就是志愿者的核心目的,就是能让社会人人平等,人与人之间都充满友爱。一个国家要首先解决的问题是物质生活问题,再进入选择志愿者运动和文化阶段,而中国现在应该是到后阶段了把。但是怎么中国的志愿者服务号达不到满足?但仅社会中人们应懂得舍去问题,在索取的同时请人民还要学会付出,这样中国才会得到美好的改变。

参考文献:

[1]方俊.论志愿服务组织的发展难题及政府责任——以广州“赵广军志愿服务队”为例[J].岭南学刊,2010,4(5):469﹣470

[2]马海韵.中国公民志愿精神:价值愿景、成长现状及培育路径[J].南京社会科学,2011,12(5):421﹣422

志愿精神范文3

志愿精神是志愿服务的核心和基石。志愿服务持续深入开展需要志愿精神背后的支持和影响,发扬志愿精神才能真正引导人们自愿、主动从事志愿服务。尽管一些学者或多或少对志愿服务的动机和目的进行了研究,呈现了部分成果,但志愿精神却往往不是研究的重点和关注的核心。本研究主要依据在2011年1月至2月间对台湾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志工进行访谈调查所获取的资料,试图从一个侧面呈现台湾公益组织在弘扬志愿精神,号召社会公众以更加积极的态度从事志愿服务的经验和做法,反思大陆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完善志愿服务,倡导务实的志愿精神提供参考。

一、相关理论和文献回顾

根据大陆学者的定义,志愿精神是指一种自愿的、不为报酬和收入而参与推动人类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和完善社区工作的精神,是公众参与社会生活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在一些国家,志愿精神是公民社会和公民社会组织的精髓(丁元竹,2001)。志愿服务的持续开展、深入日常生活以及充分发挥志愿者自主性都需要作为内在动力的志愿精神的支撑,因而对于志愿服务乃至慈善事业、公益活动来说,志愿精神都发挥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探讨志愿精神有必要先对涉及志愿精神的相关理论和已有文献进行梳理和回顾。在自我实现和利他主义的个人层面,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志愿精神,他将人的需要分成了五个层次,自下而上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作为需求层次理论中的最高层是对自己和自己与外界关系的体验、认识和愿望。志愿服务不以营利为目的,倡导关爱和奉献,是当今人们自我实现的重要内容。从个人层面上升到组织层面,除了社会普适的价值、精神倡导外,志愿服务必须基于一定的组织架构中,在组织的引导和组织下开展志愿服务。因此志愿精神除了社会普适倡导的价值观念外,还带有志愿者组织引导和提倡的精神观念。这预示着志愿精神会因为不同的志愿者组织而带有略微差异。以高校志愿组织为例,因为面向大学生志愿者群体,所以在传递爱与奉献的同时也会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倡导大学生用年轻、充满活力的激情去感染帮助他人。从宏观的社会层面看志愿精神则涉及社会互助理论,提到互助论,就不能不说到互助进化论者“克鲁泡特金”,他认为互助才是一切生物(包括人类在内)进化的真正原因。虽然将互助视为进化的关键原因未免有些言过其实,但是社会成员的互助对于社会发展有进步意义却是不可否认的事实(田军,2007)。有学者认为志愿服务的实质就是互助,是社会互助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田军,2007)。随着社会的进步、城市的发展,许多传统的居住方式和人际交往方式被更为现代、便捷的工具所取代,但是社会成员之间的互助和合作并没有因此更加融合反而疏离和冷漠。通过倡导志愿服务,发扬志愿精神可以将居于单元格中的人们拉出来走向人群,以己之力助他人一臂。当社会成员内化志愿精神,通过互助互爱拉近彼此距离时,也无形中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在美国学者帕特南看来,信任、互惠规范、网络是社会资本的特征,以互助参与、公共精神为内涵的社会资本是能够像经济学中的资本概念一样增值的,增值后的社会资本将有助于将社会成员团结成为公民共同体,构建出一个团结、信任、宽容的公民社会(帕特南,1992)。

在已有对于志愿精神进行讨论的文献中,就有涉及志愿精神与传统文化和社会道德关系的,挖掘了志愿精神在西方以及中国兴起的思想基础,认为我国古代的传统慈善文化对于志愿服务精神在中国的生根和发扬具有重要作用。安国启就强调应当重视从传统慈善观念、传统文化、传统道德观念中挖掘适应现代社会志愿精神培育的宝贵资源(安国启,2002)。这些研究表明,已有学者认为应当将传统文化、道德观念与志愿精神连接起来,只不过大部分研究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还仅仅局限在传统的慈善文化中,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对于志愿精神的影响范围还过于窄小。当然,也有一些研究角度是侧重于志愿精神的本土化发展以及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和作用。陈霞的研究就通过比较中西方志愿精神和文化的发展路径,指出在构建本土化志愿精神及文化的过程中,关键是开发本国和本民族文化中已有的与志愿精神可以对话和对接的资源,将其现代化并实现可操作化(陈霞,2009)。就本研究而言,由于更侧重通过呈现台湾地区在开展志愿服务、发扬志愿精神的经验和做法进行反思,为此本研究也查阅了一些以关注志愿服务、培育志愿精神的做法为视角的相关研究,发现这部分的研究更关注制度建设、规章形成以及教育培训(丁元竹,2001、张燕红,2009、汪小琳,2010、邓文英,2010)。张燕红提到,非营利组织志愿者应当从建立组织目标,建立志愿者的教育培训、社会荣誉制度、社会回报制度以及政府支持、社会法制环境等方面完善激励方式来更好地促进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张燕红,2009)。汪小琳的研究则是通过借鉴国外非政府组织志愿精神的培育经验,得出我国政府应着力塑造志愿文化氛围、转变政府角色、健全法律法规、完善激励机制的对策建议(汪小琳,2010)。

综上所述,虽然已有文献选取了多元视角从不同方面对志愿精神进行研究,但笔者认为对志愿精神的关注还是不太全面和完善。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局限在完善规章和培训、培育志愿精神。规章目标以及教育培训对志愿精神的培育固然重要,但并不全面。很多时候发扬志愿精神并不是光靠订立制度、单方向培训、灌输教育理念就能发挥作用的。培育志愿精神还需要首先建立志愿参与者对于志愿服务组织的信任,并在之后的服务中通过“做”来反思、感悟,将志愿精神真正地融合,形成自己的价值观。第二,志愿服务是“舶来品”。毫无疑问在开展志愿服务、倡导志愿精神方面,国外确实走在我们前面。借鉴国外的一些做法和经验也无可厚非,但国外的文化底蕴以及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都与我们国家存在差异。究竟在这种差异文化背景下借鉴的国外经验和做法是否能适应我国的实际情况还有待审视。就香港、台湾地区来说,在历史因素的作用下,这几个地区在发展志愿服务,传递志愿精神的过程中既沿袭了中国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也深受国外文化观念以及经验做法的影响,因此就本研究而言,我们更倾向于从台湾以及香港等地区挖掘探讨适合志愿精神生长的“根”。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框架

1966年发起成立的台湾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下文简称“台湾慈济”)发展至今已有45个年头。从初期30位志工的“竹筒岁月”到在全球47个国家拥有超过十万长期参与的志工以及超过四百万的志愿参与者,并涉足医疗、教育、人文、环保等四大志业八项重点工作。可以说台湾慈济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是赫赫有名。以1999年台湾九・二一大地震为例,在灾害发生两三个小时内台湾慈济志工就迅速行动起来,两天之内就投入两万余名慈济志工参与灾后救援,动员反应速度甚至比政府还快。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推动着台湾慈济不断发展、慈济志工队伍不断充实壮大呢?笔者认为除了台湾慈济创办人证严法师的影响力以及雄厚的物质支持外,还在于志愿精神这一力量的引导和推动,那么台湾慈济和她的志工是如何培育传递志愿精神的呢?这不禁引发了笔者的研究兴趣,也成为笔者试图挖掘台湾志工传递志愿精神的动力。

因此本研究选择通过呈现这一组织在培育志愿精神方面的做法来比较分析大陆地区在开展志愿服务、发扬志愿精神中存在的问题,为更好地发扬志愿精神,使志愿精神真正深入民心提供参考建议。具体的,本研究主要从规章目标、教育培训、公信力以及礼仪仪式四个方面探讨台湾慈济在培育志愿精神、开展服务的经验做法。之所以从这四个方面入手,是因为,第一,建章立制,开展培训一直是组织建立,实现组织目标,维护组织团结稳定,传递组织文化、价值理念的重要手段和关键环节。志愿者从事志愿服务必须依托于组织,因而就发扬志愿精神而言,志愿组织、慈善团体的影响力是很大的,而影响力的重要来源和传播媒介主要就是依靠设定规章目标和教育培训来实现。这在已有的不少文献中也都有所体现。本研究将规章目标和教育培训作为探讨台湾慈济在培育志愿精神的其中两个方面,试图了解台湾慈济在规章目标以及教育培训上的独到之处,以及这种做法对于志工的影响。第二,公信力就是公众的信任度。公信力在慈善事业的发展上起到举足轻重的决定性作用,这在一些学者的研究中都得到证实。孟天运在其研究中就提到,慈善事业是一种建立在自愿和信任基础上的事业, 慈善事业的成败,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慈善组织的自身建设和能否取得社会公众的信任(孟天运,2006)。借助慈善事业中公信力的概念,我们认为,在志愿者中建立公信力对于培育志愿精神同样重要。只有取得志愿者的信任,志愿者才可能融入到组织和志愿服务中,才可能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领悟、培育志愿精神。第三,礼仪仪式在陶冶人的心灵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涂尔干在其《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中认为“礼仪是一些行为的方式,它仅在集合的群体中存在,它的功能是去建立、维持和改变群体中的心灵状态”(上海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1986)。涂尔干所提到的礼仪是针对中的礼仪仪式而言,虽然本文讨论的志愿精神还未上升到信仰的高度,但它作为一种精神,一种价值观念将会改变志愿者的心灵状态。那么这种改变需要通过何种渠道才能实现,除了规章、培训、公信力外,礼仪仪式的作用不可小觑。

(二)研究概况

1.研究对象的选择

此次研究选取台湾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及慈济志工作为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源自佛教的台湾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是台湾鹊誉高扬的慈善团体。经过数十载的发展,慈济在扶危助困、救灾济贫、宣传环保等方面结出累累硕果,其中慈济志工更是做出突出贡献。从创办初期的30名志工到拥有海内外超过十万人长期参与的志愿者,慈济在慈善事业的投入时间之长、志工发展数量之庞大是令人惊讶的。虽然台湾慈济慈善基金会带有佛教色彩,但在从事慈善事业的过程中,慈济不分宗教、不分国界、不分种族的理念已经远远超越了宗教的范围界限。因此,通过研究台湾慈济和慈济志工将有助于了解这一组织在培养志愿精神的做法,对于大陆培育、传递志愿精神,构建公民社会提供思考和建议。

2.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定性研究方法,以访谈法为主,辅之以观察法。在2011年1月―2月期间笔者奔赴厦门翔安区新圩镇台湾慈济冬令物资发放现场以及台湾慈济设于厦门的分理处静思书轩,实地观察台湾慈济志工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过程,并采访了5位慈济志工。为了作更多深入的了解和比较,笔者还访问了厦门市慈善总会的部分工作人员、义工。厦门市慈善总会曾多次与台湾慈济合作。作为本土慈善和志愿服务的实践者,厦门市慈善总会在沿袭传统大陆式慈善理念和志愿精神的同时还面对着来自台湾的慈善理念和志愿精神的冲击。因此,他们对两岸在志愿精神发展、传扬方面有更深的体会和感受,对这部分人员的采访,将有助于本次研究获取更为深入的资料和信息。

三、研究发现

本文分别从规章目标、教育培训、公信力、礼仪仪式四个方面分析台湾慈济在培养、启发志工内化志愿精神的做法。研究的主要发现如下。

(一)无形的规章――以戒为制度,以爱为管理

组织的建立、维护需要规章目标的约束和规范,从而将组织成员聚拢在一起形成一个团队。一般的,我们所见的组织通常都有一系列的明文规章来阐明组织的目标、架构、任务、成员的权利与义务以及奖惩,这些规范可以很好地起到对成员的约束作用。但在访谈观察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台湾慈济的规章是无形且特别的。慈济的一位志工就谈到:

我们问上人(证严法师)全世界那么多志工,你都没有离开台湾,你怎么管理好你的志工,上人就讲了一句话:“以戒为制度,以爱为管理”。戒就是你对自己的要求,而爱就是我们大家的互爱。作为志工要怎么走到这条路来,就是每天要反省自己的言语行为,我们相互的互动就是用感动,尊重,爱来成就来祝福的,所以志工的态度就在这里。戒对个人就是时时刻刻的反省,但对于一个团队就是彼此的规矩,体现在约定的时间,统一的制服等等。慈济没有上下级,但是有功能。

台湾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的创始人证严法师所说的“以戒为制度,以爱为管理”,这句看似简单而又无形的话却作为慈济的规章规范对志工的管理和要求产生了重要的作用。这传递出台湾慈济在管理志工,培育志愿精神的一个重要理念,志愿精神不仅包括利他助人,还在于自我约束以及互信互爱,事实上已经扩大了志愿精神的概念范围。

一方面,规范让志工了解如何开展志愿服务,如何做到既能够帮助别人,又能顾及服务对象的尊严,将这种无形的规章,无形的要求体现在具体的服务中,并内化于心,在这个过程中志愿精神也得以酝酿萌发。

身为志工我们是有所规范的,打个比方今天有老人家来领东西你和老人家讲话,上人教导我们们能够手心向下帮忙别人这是你的福报,手心向上就要求人家给你帮忙。假使今天你能做一下手心向下的人你是一个有福报的人,所以今天来领东西的人你要抱着感恩他的心,不要认为我们是来帮忙人家,这样也是为了让他们了解,他们(志工)的言行举止我们都是要教他们怎么做。如果今天你是来领物资的,领物资的人他一定很谦虚,甚至有自卑感接受别人的帮助。假使你的姿态比较高你就伤害了别人,你看我们所有的志工在现场绝对没有一个人会坐椅子,我们没有权利坐椅子。为什么?因为来领物资领东西的都是我们的感恩户,他们都是走路来,他们都是站着领东西的。我们的志工我们付出的人是不能坐着等待别人来的。

另一方面,从慈济的规章中可以看出,台湾慈济已经将志愿精神的内涵加以延展,不仅强调助人,也看重志工本身的内省,并通过内省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可以说这和大陆地区单纯强调自愿、奉献、助人的志愿精神是很不同的。一位在冬令物资发放现场接受我们访谈的志工是这样说的:

为什么我们出门要排队?为什么一定要穿制服?我们一定有很多很多不同的规矩。当然很多人会不习惯,但是其实这些规矩都是为自己好。你做久了像上人(证严法师)说的假久成真,你可能平时不早起,但是参加活动你就一定要早起,后来就养成你一个很好的早起习惯。一个人在生活当中可能讲话很大声,来慈济后你讲话要很小声,那就自然养成一个讲话要小声要温柔的习惯。所以做慈济真正的付出看上去好像是你在付出但是其实收获是自己,收获的反而比自己付出的还要多。所以这就是慈济的魅力,为什么慈济在全球那么多志工,就是在做的当下,自己会很欢喜,然后有所成长,这才是真正的在做志工。

(二)特殊的培训――自我教育和反思

教育培训的目的是什么?为的是能将价值理念更好地传承下去。因而传递志愿精神,教育培训是一个很好的媒介。一般的,在大陆地区,我们所熟知的志愿者组织也会有相关的培训课程,为志愿者讲解机构的理念、目标以及志愿服务须知和活动安排。在我们的调查访谈中笔者发现,慈济的培训并不仅仅局限于学堂式授课,它更看重一个志工在成长过程中爱与善的价值观的养成,并且这种价值观的获得是需要志工的亲身经历和反思体会。在采访中,台湾慈济慈善基金会委员陈洲明就举了一个例子:

有一次我们去福州做访视,有一位妈妈带着孩子,要一个孩子去抚慰大人有点困难。我就想了一个办法,把糖果给这个孩子要她把糖果送给山上的小朋友,我叮嘱孩子送给别人糖果的时候不要忘记和别人讲一句“谢谢”,这个很重要让心灵开始有触动。那个小朋友就问妈妈为什么把糖果给别人还要和别人说谢谢,我说记住就好,然后我们就出发了。到了山上我们就开始做访视关怀学生,我就注意这个孩子把糖果送出去没有忘记要说谢谢,她刚开始还不敢讲觉得不合理啊,但是她发现她送出去的时候别人很欢喜。她终于明白一件事,原来我说谢谢就是要送微笑,这个她感受到了。我们就讲每一个志工为什么会欢喜,上人(证严法师)讲过我们要用恭敬心和感恩心将物资送给别人,还要讲一句感恩和祝福。这个时候送的人他找寻失去已久的爱,这个爱没有自私,对方会感受到爱,这个部分让我们志工有很深的体会。当有一天不是为了工作不是为了赚钱纯粹用自己的时间和爱去付出,然后还要说感恩的时候,感动的是谁?两个都感动。

单向的授课对于志工来讲只是作为纯粹的信息接收者,也许通过“听”的方式可以将志愿精神的理念储存在志工的记忆中但却不能内化为志工自身的价值观,从而形成自愿从事志愿服务的动力。相反,若志愿精神是通过在服务过程中的“做”来连接,那么志工将在实践中收获自己对于志愿服务助人利他的感动和收获。正如在访谈中,几乎所有的志工都提到的尽管选择了志工服务就意味着选择了东奔西走、选择了付出和奉献,但是却能从中真正的收获欢喜心和感恩,在“做”的过程中学会助人,也懂得要爱人,将志愿精神内化于心。在慈济的四大志业中有一项是“教育”,采访中有一位志工是这样说的:

我们学校里面(慈济学校)都有大爱妈妈,这些担任大爱妈妈的都是普通学生的妈妈。她们都会和慈济接触,我们慈济也会到学校里面和学生接触,教学生静思语录(主要反映的是证严法师的理念)。因为慈济的理念是教育不能等,要往下扎根,要把爱从小播种在他(孩子)心里面,这样孩子慢慢长大他内心就会有爱心存在,然后会影响四周的人。

台湾慈济对于教育的重视表明志愿精神的传递和延续不能等,而要从小培养。在一个人的成长中引导他(她)去思考,去感恩,去获得关爱他人的体验。通过从小播撒爱心的种子进行教育,让志愿精神向下扎根。这样的培训教育才能真正深刻地影响一个人,才能让志愿精神传递,才能让志愿服务普及并持久坚持。

(三)公信力――完全的付出和100%的信任

台湾慈济在服务项目以及费用支出上做到公开透明,在其网站上均列出各年度的服务成果,详细说明各类服务方案,实施内容、财务收支情况以及实物捐款明细。在访谈中一些志工也谈到:

一些单位行政费用就要占到40%,而我们是百分百的应用在需要的人身上,正因为点滴都用到,所以会让志工越做越感动,这个公信力是一回事,但是对于每一位志工是很大的力量。

为什么会找慈济,是因为那时候其实我对慈济也不是很了解,但是我只知道慈济是这样子,知道他捐款归捐款,我所募的款一分一毫都用在该用的地方。比如像我去四川赈灾,费用可能是三千多四千多,食衣住行是要自己另外付费,不是说回来之后再请公款。我就觉得第一个我们所捐的款可以知道在哪里,你也知道可能有些慈善机构内部作业是可以请公款,那我愿意信任慈济,他里面的氛围大家也都是很喜欢的,就像一个家的感觉。

台湾慈济将募款服务进行公开透明的运作,在社会中建立起公信力,同时也赢得了志工的充分信任。志工的信任感一旦形成就必然推动志工在投入服务的过程中更加愿意真诚地付出,通过在一个值得信任的组织中“欢喜做”,志工不仅找到了归属感,更能渐渐培养起志愿精神。

(四)礼仪和仪式――手心向上与手心向下

笔者进行采访调查工作的其中一个现场――台湾慈济冬令物资发放厦门市翔安新圩点,我们观察到当慈济志工在向感恩户发放物资时都会统一弯身递送物品并合十掌表示感恩和祝福。那么作为礼仪和仪式的这些行为方式究竟是为了传递出一种什么理念或是精神呢?在访谈中志工是这样告诉我们的:

我们慈济是这样啦,我们去帮助他,他是手心向上,他只是一时的困难,我们是要去救他的心,让他也能手心向下去帮助别人,这个善的种子爱的种子就能传播出去了,所以你看我们去冬令发放我们是90度鞠躬,为什么,因为你也会顾虑到人家的自尊。

慈济志工见到其他人都会合十掌道声感恩这里蕴含什么意思呢?我们觉得一个人在社会上生活,所用的东西,所吃的饭菜都是由所有人的付出你才会享受到,所以你身边的人都是你应该感恩的人。

从现场观察和访谈中不难理解,不管是手心向上与手心向下的释义,还是90度鞠躬,抑或是合十掌道感恩和祝福。这些仪式和礼仪作为一系列的行为方式,其意义并不单单停留于一个动作或一句话,而是存在于慈济这个集体中,用来培植和塑造集体中每一个成员的心灵状态,间接地告诉志工在志愿服务助人利他的过程中要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并感恩他人,这样志愿精神也就自然而然地形成并深刻地影响着志工。

(五)台湾志愿精神的内涵

本文前部分曾引用丁元竹学者对志愿精神的定义,而这一强调自愿、不为报酬和收入、公众参与、利他亲社会行为的定义也获得学界的普遍认同。但在访谈、观察以及亲身体验志工服务之后,笔者对台湾志工眼中的志愿精神有了更为深刻的体会和理解。尽管志愿精神同样也包含自愿、利他亲社会、不计报酬等因素,但它的所指有了更广阔的延展,既强调传统道德文化的回归、又重视志愿服务过程中施者与受者的感恩心,更特别的是强调了在服务过程中反思自我、反思生活、反思生命的反省心。扩展后的志愿精神不仅内涵更为丰富,而且在付出的同时也关注自身的体验和反思,使参与者从中获得思考,获得成长,更具有感召力。这也是台湾民众不分阶层,不分地位都积极参与到志愿服务、社会事业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讨论与结论

以上分析表明,台湾慈济在规章目标、教育培训、公信力、礼仪仪式四个方面的做法为培养启发志工的志愿精神奠定了坚实基础,特别是通过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强调传统道德文化以及志工的自我反思,使志工积极地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欢喜做、甘愿受”,并自觉地内化志愿精神,将其作为指引自身志愿参与的精神动力。反观大陆地区的志愿服务和所倡导的志愿精神我们发现,随着志愿服务的发展,志愿者的队伍和对志愿精神的关注度在进一步扩大和提高,而像“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口号和榜样也鼓舞着志愿者积极参与、助人奉献。据统计,2008年全国志愿者队伍的规模已近亿人。但事实上大陆地区的志愿者培养和志愿精神的倡导仍值得反思和进一步完善。一方面,志愿精神的倡导力度不够,单纯局限于强调助人为乐的志愿精神往往留于口号、止于形式。另一方面,志愿活动的自愿问题也值得我们思考,涂敏霞在其对广州市民参与志愿活动的动机调查中就得到有8%的志愿参与是因为政府的号召等外在因素的影响(涂敏霞,1998),丁元竹指出强制性劳动不能视为志愿活动,但是因为涉及报酬因素,这里还存在一个灰色区域(丁元竹,2001)。可以说这样的志愿精神很难使志愿者收获真正的感动和体会,没有坚实的自觉的志愿精神作为支撑和服务的动力,实践中的志愿服务就很难长期、持久地开展。举个例子,在美国,每年有约55%的人参加志愿活动,平均每周每人3.5小时;英国是48%,平均每周3.2小时;韩国有14%的成年人参加志愿活动,平均每周每人2.2小时(丁元竹,2001)。而我们的志愿服务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大型活动的组织上,带有官方色彩。在访谈中厦门市慈善总会会长蔡景祥先生就指出:

志愿者到处都在搞,各部门都在做,作秀的多,我感觉实际解决问题少。还有我们缺乏培训,现在就是报名呀什么的组织去志愿服务一个什么活动,活动结束就没啦。还有我们的志愿者多用在大的活动,(例如)开“九八”(九八国际贸易投资洽谈会)、马拉松,那个戴红帽子的志愿者很多,这也是一种公益活动。但是平时志愿者深入到生活中去的很少,你有没有感觉啊,实际的志愿者他应是深入到生活中,深入到群众中去发现去帮助解决问题。

那么如何才能倡导务实的志愿精神使之为志愿者接受并内化于心呢?虽然台湾慈济的运作模式和理念目标并未能完全和大陆本土一致,一些服务领域和做法也不能达到尽善尽美,但通过采访台湾慈济志工以及近距离观察台湾志工的做法和思维方式,也使我们意识到台湾志工在传递继承志愿精神时所赋予其更加丰富的内涵和意义,这为本文提供以下几点反思:

(一)重拾传统道德文化

在进行调查访谈工作中一位受访志工说的一段话让笔者记忆犹新,他是这样表述的:

我想回归到一个蛮重要的观念,为何做志工就要先探索人生的意义在哪里,我会去思考这个,才会选择走这条路。人有两件事是不能不做的,一个是如何去行孝去回报,生命得来不易就需要回报父母亲,所谓孝顺。第二个就是要去行善。为何要行善,除了父母的养育之恩,你能够慢慢的接受教育,在一个很有规矩的社会体系内生存,这不是你个人能做的,事实上这个社会也在培育你,养育你,所以我们要对父母孝顺,回馈社会,那这个确定了我们就可以谈志工了。

可见,在志工眼中,选择从事志工的一个重要立足点就在于对孝和善的尊崇。这实际上反映了志愿精神在某种程度上也受传统道德的引导和鼓舞。在证严法师给志工的静思语录中同样也体现着传统道德文化教育的回归和渗透。复旦大学的于海教授曾经区分了中国传统道德与志愿精神的不同,认为前者是在传统伦理社会中形成的具体人伦道德及其引申,它们都是指向熟人社会的:而志愿精神主要是对与己无直接利害关系的他人的利他贡献,源于宗教的慈善传统,是普世主义和抽象的博爱原则,这正是中国的特殊主义道德传统所缺乏的(安国启,2002)。与将现代志愿精神同传统慈善观念抽离的观点不同,台湾慈济所倡导的现代志愿精神正是注入了中国传统道德的观念。通过从传统文化,传统道德观中挖掘适合志愿精神培育的内容和资源,将志愿服务、志愿精神以及传统道德文化连接起来自然而然地启发出志工对于伦理的思考,对于价值观的重新选择,从而以一种更加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面对生活中需要帮助的人和事,志愿精神也就逐渐在内心中生根滋长。因而对于大陆地区志愿精神的传递和延续而言,我们需要重拾传统道德文化,打破志愿精神与传统道德文化的界限,从传统道德文化中挖掘适合志愿精神的要素将其融合发展。

志愿精神范文4

[关键词]志愿服务 培育 机制 途径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4-0142-02

大学生志愿服务是个体或团体为了社会福利而进行的非营利、不支酬、非职业化的行为。志愿服务能体现中华民族助人为乐、扶困济贫的优良传统美德,是中国社会主义最有希望的事业。努力做好大学生志愿服务事业有利于在社会上发扬“友爱、奉献、互助”的精神,同时志愿服务是大学生在校期间参与社会生活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参与方式,是学生锻炼成长的有效途径。

一、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意义

(一)提升个人的精神境界和崇高的信仰

大学生参与到社会志愿服务活动中,能够使学生发挥自身的专业特长,将自己的才华和能力运用到社会志愿服务活动中,在不同的岗位上,发挥自己的所学优势,满足学生的“自我实现”。学生服务社会的同时不光为社会作出了奉献,同时自身也得到了锻炼,弘扬了高校在社会服务中的新风气,也是学生人生价值的最好体现,使学生在活动中自觉地体会到了奉献精神和人人参与社会的责任感,不断提高人生精神境界。

(二)充实业余时间,丰富业余生活

志愿者利用学习的空闲时间,主动参与不同形式的有意义的志愿服务活动中,能够接触到各类人群,结识来自不同领域、不同年龄段的志愿者,通过参与活动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扩大生活圈。同时可以接触到校园内没有的新鲜事物、新观点,加深对社会的认识,不断在服务中吸收先进理念,学习生活经验,迅速成长和提高。

(三)促进自身发展

在参与志愿活动中,志愿者可以通过自身和他人进行对比,发现别人的优点同时也发现自身的不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取长补短,为自身成长不断助力。但是许多志愿者目的不单纯,带着功利心去参加活动。这些人影响了整个志愿活动的开展和活动的顺利进行,必将影响到志愿活动的整体效果,影响志愿服务的质量和服务的延续,最终会影响到志愿者事业的良性发展。导致大学生志愿者和志愿活动均不能得到发展和提高,不能达到理想的目标。大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对于志愿者本身的价值意义主要通过培训、学习、交流、领悟、管理等活动中实现,高校应该加以重视,使得大学生志愿者在活动中有收获,有提高。

为了更好地使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培养学生服务热情,社会志愿活动指导者们不断探索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的完善。

二、打造精品项目,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培育

(1)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培育是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大学生志愿者在最初的社会服务时,多是自发的行为,如果要每个志愿者能够在活动中长期参与,并将志愿的活动转化成一种自觉的行动成为其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应该有相关的机制和制度,使志愿服务不断地走向长期化、规范化。为了更好地在高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学生志愿服务社会的意识,因此,高校基于丰富志愿服务内容和把握志愿服务精神培育方向出发,通过打造志愿精品项目,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培育,让大学生志愿者们更好地服务社会,持之以恒地参与志愿服务。应该建立志愿服务奖励制度,不定期在志愿服务活动中表现突出,成绩显著的同学进行证书或精神鼓励,这样会对吸引更多的志愿者,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使得更多的有志青年主动加入到志愿服务的事业中。同时可以在志愿服务中表现好的学生在就业、择业、业方面提供支持和帮助。

(2)无论是党和中央政府关于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需求,还是民间组织基于公众的召唤,志愿服务精神都已经成为了时代不可或缺的共识。它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反映了社会发展进步的时代需求,生动地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和发展的巨大精神动力。曾指出:“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坚持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以青想、用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这对志愿服务精神作出了完美的诠释。志愿者的行动主要目的就是把个人或者集体的爱心奉献需要帮助的个体或群体,志愿者提供的服务质量取决于受服务对象的满意程度。让受服务对象对志愿者合理的评价,能够客观地反映出志愿者的水平。受服务者的评价既是对志愿者的鼓励也是对志愿者的鞭策,能够有助于大学生志愿者更好地服务。

(3)建立相应的制度,让服务更规范化合理化。首先是认证机制,通过认证机制,使每一位参与者都成为志愿服务团队的一员,这样就让参与者有了强烈的归属感,以团队为荣,以这个组织为荣,共同努力不断作出贡献。整个认证过程,不光是参与者参与活动的初期,而是贯穿于活动的始终,使成员无时不刻地得到认可,做到活动开展时有人管,活动进行时有人管的合理场面。其次是服务情况汇报制度,随时接受志愿者向组织汇报自己的服务情况,就犹如学生交思想汇报一样,随时随地的进行汇报。从而能够按照志愿者的不同情况进行指导和帮助,或者对服务情况进行协调,从而把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出现的消极因素消灭在萌芽中,以便更好地进行服务。再次是志愿服务评价制度,志愿者服务社会的时候,会得到社会对志愿者的评价,评价的好坏直接反映出整个服务是否受欢迎,体现出服务的质量。社会对志愿者的正确评价,是对参与者创造社会财富的认可和精神支柱,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志愿者也需要自己被社会认可和支持。这种心理需求刺激着志愿者的行动,这也是志愿者行动的动力来源,能够鼓他们不断地努力不断地创新。合理地利用好这种需求,将正确的评价机制建立起来,并引入到志愿者服务的过程中,必将能够推动整个活动向着正确的方向进行。

三、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培育过程的不利因素

(1)在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培育过程中有着诸多不利因素,首先,志愿服务动机呈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其中,积极方面是以有利于他人为目的的服务奉献型和从众参与型两种志愿服务类型;消极方面是以有利于自己为目的的自我实现型和主观为己型两种志愿服务类型。那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繁荣,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以个人为中心的享乐主义、功利主义等西方糟粕精神不断腐蚀着大学生思想意识,志愿服务意识呈功利性特点,志愿服务意识淡薄,功利性较强,积极服务奉献型的志愿服务较少,这一切严重冲击着当代大学生的志愿服务精神培育。许多大学生都是无利不起早,往往是参加一两次志愿活动就放弃了,服务意识比较淡薄。

(2)当今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竞争激烈,这在不同程度上冲击着大学生传递正能量的价值观念,促使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责任心变弱,缺乏集体观念。当代大学生志愿服务责任心不强体现形式多种多样,有的是为了“应景”,有的是流行于形式,比如在雷锋活动日,315消费者权益日等节日到来之时,志愿服务活动风风火火,节日气氛淡化之后,志愿服务活动来无影,去无踪,这种志愿服务精神很难真正根植于志愿服务活动中去。正是因为这种虚伪而流行于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促使受助者对其抵触情绪较强,同时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目的不纯,而使这种志愿服务活动缺乏整体的计划性,志愿活动内容和形式较单一,实效性和持续性较差,这严重削弱了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的培育效果。

(3)在就业形式严峻的情况之下,大学生志愿服务热情不足,参与志愿活动取决于兴趣和志愿的那种从众心理,受从众心理的冲击而缺乏对志愿服务活动的认同,缺乏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主动性。同时,新老志愿主体工作衔接不畅,对志愿服务精神培育工作影响较大,志愿服务热情高涨的那一部分学生,对志愿服务精神的理解也不够深刻,自我价值和志愿服务精神提升较慢。强化大学生志愿服务热情对于志愿服务精神培育已经刻不容缓。

那么,高校应该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实力,组织志愿精英社团,打造精品项目,强化大学生志愿服务意识,建立以“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为理念,按照章程开展活动,非营利、公益性、专业性的学生社团组织。通过培植以丰富志愿精神培育方法的教育工程,完善培育措施,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观念。同时需要社会对大学生志愿活动给予正确的评价,不断地鞭策和激励志愿者们前行,从而吸收更多的人参与,这样形成一个志愿服务光荣的氛围。

四、通过志愿服务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1)提高学生服务社会意识,在大学期间让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捷径。在新时期,社会要求学校要不断地培养与社会接轨的人才,出色地完成学生的思想升华,促使学生在服务中不断地提升自己服务社会能力,带着感恩和回报社会的爱心,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同时要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团队导师团队,不断地关注志愿团队的发展,科学指导团队的建设,及时解决志愿团队在服务时遇到的各类困难和问题,使志愿活动常态化。在活动时,通过一个社会实践爱你活动,覆盖和普及到一群人,共同去解决一类的问题,不断地完善服务的水平和质量,形成志愿服务品牌,实现项目常态化发展。聘请有经验的知名学者对志愿服务团队进行培训,深化学生服务理念,使得社会服务变得专业化、规范化,为打造服务型和管理型的专业服务人才而努力。

(2)高校可以利用媒体进行广泛的宣传,宣传服务的细节,宣传服务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事迹和先进个人。弘扬奉献精神,使服务成为一种文化,一种高校特有的文化,将奉献、友爱、互助的传统美德传承和发扬,与我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相结合,与实现中国伟大中国梦相结合,不断探索一条适合大学生志愿服湛沙中发展的路,形成高校特有的志愿服务文化。

(3)不断丰富志愿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引领志愿服务方向。引导大学生志愿服务向着专业知识和服务活动内容相匹配的形式进行。发挥志愿者的专业特长,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如,送体育到社区活动,全民健身、终身体育是体育人的终身事业。活动中志愿者们向群众普及健身器材的使用,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及一些简单健身操。普及一些运动常识,包括运动损伤的处理,针对不同人群制定不同的健身方式等。通过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活动,服务社会并在整个过程中指导,顺利实现专业和实践的合理结合。

【参考文献】

志愿精神范文5

关键词:志愿公益事业 志愿公益精神 德性 

 

黑格尔曾说过:“一个人做了这样或那样一件合乎伦理的事,还不能就说他是有德的;只有当这种行为方式成为他性格中的固定要素时,他才可能说是有德的。”①在现实中,奉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理念的志愿公益精神被赋予深厚的德性品质与特征,也因此志愿公益事业的广泛社会影响力,使得人们认同既体现个体道德良知,又表现公共道德风貌的德性获得社会公众的普遍接受。因而,在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目标的宏观背景下,在德性层面对志愿公益精神进行深入剖析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德性内涵阐释 

 

德性思想在中外历史上可谓源远流长。如孔子所创立的德性理论,已经充分注意到将外在的德目规范统一于内在的仁德之中,据此孔子指出“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三种德性蕴含。“仁者爱人”指出了德性为善的基本性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揭示出德性据以作用的最低限度的容忍与宽厚,“己立立人、己达达人”则强调了德性的最高表现,必须是人己双关、共晋善境。而人性一旦形成,就会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充分展现出来,即内在于人的心性结构如何发挥其自身的德性力量,以一定的方式表现在生活之中。这不仅涉及到德性如何化为德行的问题,还关系到内在的德性结构转化为德行的各种环节是什么的问题。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德治思想主张通过个体的德性行为达到其所应具备的德行素质,在此基础上,整体的社会人伦原则就可以得以贯彻。显然,这是儒家传统中德治原则的典型特征。这一特征使得传统的中国社会在道德理想和生活现实之间保持着一种巨大张力。 

西方的德性思想同样可以上溯到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时代。如亚里士多德就认为选择性是“德性所固有的最大特点,它比行为更能判断一个人的品格”②。此外,亚里士多德还认为德性能提升人生的价值目标:“德性确定一个正确的目标,明智则提出达到目标的手段”③。但对德性进行系统而深入研究的却是近代英国的麦金太尔。他认为:“德性是一种获取性的人类品质,拥有和践履它,使我们能够获得实践的内在利益,而缺乏它,就使我们无从获得这些利益。”④其次,德性“不仅维持着实践,使我们获得实践的内在利益,而且也将使我们能够克服我们所遭遇的伤害、危险、诱惑和涣散,从而在对相关类型的善的追求中支撑我们,并且还将把不断增长的自我知识和对善的认识充实我们”⑤。麦氏的新德性论显然是在当代西方社会处于一个道德危机的时代背景下开出的一剂药方。 

概括地说,德性一般表现在:第一,关心他人,愿意帮助并保护他人。这种关心是出于自觉自愿的;第二,能够正确地进行道德判断;第三,表现为行动,这是在个人关心他人,做出合理判断的基础上采取的行动,是个人德性的最充分体现。本文所阐释的德性,主要是指其作为实现特定社会价值目标的有目的性的活动,以促进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改善,调节人与人的交往、协作,完善社会个体的人格并进而扩展到整个社会,以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旨归。 

 

二、自觉自愿的无私奉献精神是德性的最高境界 

 

无私奉献是每个社会都需要的崇高品质。社会越发展,越需要无私奉献的精神。志愿公益事业既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又是社会健康发展的客观需要。 

推动志愿公益事业发展的主体是人数众多的志愿者。审视志愿者的行为,现实社会中虽说没有任何功利性的纯粹的志愿行为并不存在,志愿服务活动背后总或多或少或主观或客观地存在各种动机,但仍不可否认在志愿者身上所折射出的德性这一事实。据一项有关针对广州志愿者参与志愿活动的动机的调查表明:在参与志愿活动的各种动机中,排在前四项的动机是:认为“可以帮助有需要的人”占被调查者的55.1%;认为“热心公益,从事对社会有意义的事”占被调查者的49.7%;认为“因为能倡导社会文明”占被调查者的27.7%;认为“这是社会的责任”占被调查者的25.4%⑥。上述几种动机反映了当代志愿者“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社会主流价值取向和强烈地社会责任感。 

自觉自愿是促使志愿者从事无私奉献行为的内在心理状态,这就使志愿公益精神渐趋德性的最高境界。只有自律的行动才是真正道德的行动。在现代社会,志愿公益事业尽管是组织化的行动模式,但对于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志愿者而言,却没有降低志愿者行动的道德价值。因为在一个特定社会中,公民道德行为越是自觉自律,越说明这个社会的文明程度高。现代文明社会所需要的道德自律,是发自道德行为主体内心深处的自觉行为,而不是道德行为主体的被迫遵循,更不是盲从。具体地说,志愿行为主体体现的道德性,是行为主体对自身原有道德层次的超越与升华,它体现出的人文关怀,要比道德他律更高尚、境界更高远。道德行为主体要求自觉,即要遵循理性原则,按照理性认识办事;同时又要求自愿,即要出于意志自由;如果意志不是自由的,那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道德责任和社会责任。志愿行为主体基于自身对社会价值的认同与感受,基于对他人的同情与关爱,进而就有自觉自愿的心理动机和行为。 

 

三、友爱、互助的志愿公益精神是德性的核心要素 

 

志愿精神范文6

文/王才

在玉树当义工的黄福荣已安全地跑到院中空地,当得知教学楼里还困着三个学生和一个老师时,他义无反顾地两次冲进教学楼救人,不幸在余震中罹难。他早就说过,如果我们志愿者为公益死在路上,是上天给我们的幸福。

默默而来,壮烈而去,低调的黄福荣是不会喊口号的,这是他发自内心对义工精神的理解。这也不是他偶然的冲动,四川汶川大地震时,作为义工的他就为灾区运送赈灾物资来回多次,又在灾后重建时奋战汶川震区3个月。2002年,黄福荣用7个月时间独自从香港步行到北京为中华骨髓库筹款。

求仁得仁,这一次黄福荣倒在了他热心的义工事业上,倒在了救人的路上,他“幸福”地兑现了自己的承诺。

这是汶川地震中成长起来的一群人和一代人,由汶川地震开始发展的志愿者组织和义工队伍,在震后越来越壮大和完善,在与公民社会的同步发展中日益规范化和制度化,义工黄福荣就是这种制度成长中的一员。

公公知识分子 ,一个讥笑或羞辱

文/目林寺

太监,俗称公公,由于男根的传统文化逻辑,公公就成了阿谀奉承、贪图荣华、阴阳怪气之怪物。骂人以公公,就是讽刺这个人心不正、腰不直,没风骨没正气。

根据互动百科网的解释,公公知识分子,取之公共知识分子的谐音。其立意也与公共知识分子相悖。公共知识分子保持独立人格敢于对公共事件或是政策提出批判性意见。而公公知识分子却是被利益集团收买,为权势说话,或是只顾自己谋取利益,或是怕给自己招惹麻烦而默不作声,就这样他们还号称自己是 “知识分子”。

毫无疑问,这是民众对各类专家学者的不满,认为许多学者就像是被阉过的男人。

我们希望存在真正的知识分子,他们大胆发表自己的独立看法,不从中谋取私人利益,不畏因言论而遭遇困境。同时,他们应该是藉着心中的绝对正义与善,应用丰厚的知识和理性的判断,奉行独立立场,不讨好民众也不奉承权势。

公众的风景凭什么圈成你的花园?

文/胡印斌

据报道,洱海侧畔美丽的情人湖居然被开发商填平,一个名叫“洱海天域”的别墅区拔地而起。建设部曾经下发过立即制止大理风景名胜区内商业性开发建设行为的禁令,但没有影响“洱海天域”别墅项目的进行。这一事实可以看出:一方面,开发商的猖狂已经到了何种地步,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也不免有纵容、默许的嫌疑。

苍山苍苍,洱海茫茫,这个世界级的风景名胜区并不属于哪一个具体的人群,而是属于社会公众。这些年来,公众目睹了太多的商业侵犯公共利益的事件,这些事件每每令人心惊。而且,资本的野蛮往往达到了肆无忌惮的地步,丝毫不顾及社会伦理和一般民众的心理感受。哪里风景好就蔓延到哪里,生生将风景区圈入自家宅院,炫富也好,展示格调也罢,其行为终归是已经超越个体行为的边界,而侵入公共领域了。山川何辜,遭此荼毒?

农民工工资十年不涨羞辱了按劳分配

近年来,有两亿多农民工在为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作贡献,这是有目共睹的。然而,农民工除了得到比种地略高一些的收入外,没有得到普遍的尊重,没有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仍是一个最无助的弱势群体,没有一点国家主人的感觉。农民工的所得与奉献极不协调,别说法律规定的同工同酬、按劳分配等无法享受到,就是低廉的工资不拖欠也得念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