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吸管星星的折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吸管星星的折法范文1
从下面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到老年人再婚的顾虑。
某老同志原是省国资委的干部,今年73岁,老伴6年前就去世了,现在自己的身体也不是很好,非常想找个人陪在身边。前些日子,有人给他介绍了个64岁的老太太。老太太没老保,没医保,没住房,只有一个女儿。老太太对老头挺同意,老头对老太太也挺满意。但老头有两个顾虑,第一个顾虑是:一旦老太太有病,自己势必要担医疗费;第二个顾虑是:虽然自己的现住房早已更名给了自己的女儿,可一旦自己去世,老太太要是不搬走,是不是房子就要不回来了。
基于这样的顾虑,老头想到了第二个办法,那就是以保姆的身份雇老太太。针对老头的顾虑,老太太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如果是雇其当保姆,她就是保姆,老头不可提出或做出过格的要求和行为。如果是登记结婚,她如果生病自己负责医药费,一旦老头去世,把房子还给老头的女儿。从我们常人的角度看,老太太比老头更豁达,也就是说,怎么都行,老头你选哪个方案我都接受。可面对老太太的意见,老头有了新的疑问。他恍惚感觉,即使老太太白纸黑字写上:“将来有病自己负责,老头一旦去世腾房给老头的女儿。”如果老太太将来变卦,这份承诺也好,协议也好,是不是不好使呢。他也意识到,如果老太太有病,两人虽不是原配,自己也不能路人一样不管,不还是自己担老太太的医疗费吗?另外,老太太比自己小10岁,自己肯定会走在老太太的前面,到那时,老太太要是不搬走,自己的女儿难道能把老太太撵到大街上去吗?他也强烈的预感到,即使老太太签了字,自担医疗费,不要房子,但将来她变卦到法院,可能也不好办。上面的顾虑让老头感到左右为难。
从法律角度来看,老头的顾虑是有道理的。婚姻法规定了,夫妻财产可以约定,但没规定这类夫妻间的扶助义务可以自行约定。夫妻之间有相互扶助的义务,也就是说,在一方无经济来源或有病时,另一方有供养支付的义务。所以,虽有协议或承诺说老太太自担医疗费,将来腾房。但由于双方是婚姻关系,这样的约定违背道德,违背婚姻关系中夫妻间相互扶助的义务的基本原则,这样的协议或承诺在法律上是无效的。所以一旦老太太反悔,或走投无路,不得不主张老头承担医疗费时,那老头要担的就不单单是道德压力,还会承担法院判其败诉的结果,法院会判其支付医疗费。
关于房产的问题,根据法律规定,因两人的登记,老太太和老头形成了在现房居住的事实,虽此房现是老头女儿的私产房,但因婚姻关系的合法,老太太居住在房中是合法的。如老头先去世了,法院不排除会考虑老太太没住房,不能让其住露天地,而认可这种居住权的保留。另外,即使法院判决,因老头的去世,老太太和老头的婚姻消失,老太太原有的居住权随之消失,老头的女儿可以收回房产,但在执行上,因老太太没住处,法院也很难实施强制执行。所以,一旦出现老太太不遵守承诺,老头的女儿可能无法收回房子。那只有等到老太太死了,才可以收房了。
后来,两位老人因达不成共同满意的协议,而不得不分手了。笔者认为,上述的矛盾或利益关系不得到很好的解决,即使结婚,老头也很难拥有幸福感,因为他时时刻刻处在担心中。
处理好老年人的再婚问题,虽表面上看是处理好法律问题,但实际上是处理好心态问题,是对婚姻的观念问题。本例中老头既期望从老太太那得到爱人的感觉,又不想财产有任何闪失时,是否想到了老太太也应得到来自老头同样的感受和依托呢,是否想到老太太同样希望得到他作为丈夫的扶助义务呢?
吸管星星的折法范文2
关键词:生活习惯;消化性溃疡;干预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cidence of Peptic Ulcer and the Bad Habits in a Certain Area
ZHAO Zhi
(Department of Pathology,Zhaoju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Liangshan 616150,Sichuan,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of Sichuan Prefecture of Liangshan Province,Zhaojue County,peptic ulcer incidence and bad habits. Methods 200 cases of peptic ulcer patients in the new town of Zhaojue county area were studied by means of questionnaire to understand the patient's lifestyle,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nset of peptic ulcer in patients with bad habits between.Results In 200 patients with peptic ulcer were selected,with a history of smoking,alcohol consumption,negative emotions,lack of exercise,poor eating habits were 138 cases(69.00%),124 cases (62.00%),135 cases (67.50%),156 cases (78.00%),189 cases (94.50%).Conclusion The predisposing factors of peptic ulcer include irregular diet, lack of exercise,negative mood,high alcohol consumption,by taking effective interventions for patients,correct bad habits,can guide the cultivation of healthy habits and alleviate the condition.
Key words:Lifestyle;Peptic ulcer;Intervention
消化性溃疡的患病率较高,随着人们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的改变,该疾病的患病率逐年增加,严重影响着患者的工作与生活[1]。若患者未及时进行治疗,伴随病程延长,可引发穿孔、出血等症状,甚至出现癌变,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有很大影响。研究表明[2],消化性溃疡的发病与人们的不良生活习惯密切相关,为了解两者间的关系,我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选取了20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消化溃疡发病与不良生活习惯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县新城镇片区的消化性溃疡患者200例,女97例,男103例,年龄18~67岁,平均年龄(35.93±6.54)岁;疾病类型:78例胃溃疡,122例十二指肠溃疡;文化程度:32例小学及以下,138例中学(初中/高中),30例大专及以上。将胃肠肿瘤、不愿参与研究者排除。
1.2方法 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病程、收入、家庭背景等。利用问卷调查(由我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作)的方式,对患者的生活习惯进行分析,调查内容有运动、情绪状态、饮食、喝酒史、抽烟史等。若患者不识字,则由调查人员口头阅读,使患者明确调查内容,并给出回答。本次调查共发放200份调查表,回收200份,要求患者当即填写调查表后上交,回收率为100%。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不良生活行为,分析不良生活行为与消化性溃疡间的关联,由我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调查人员统计与整理数据信息。
2 结果
有不良饮食习惯、运动少、负性情绪、饮酒量大、抽烟史的患者所占比例分别为94.50%、78.00%、67.50%、62.00%、69.00%,明显高于无不良生活习惯的患者,见表1。
3 讨论
3.1消化性溃疡发病与不良生活习惯的关系 消化性溃疡包括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其中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生率高于胃溃疡。就目前的治疗情况上看,大部分患者能够被治愈,然而该疾病的复发率高,即便治愈后,也存在复发风险。消化性溃疡的l生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研究表明[3],人们的饮食习惯、生活习惯与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有密切关联,另外,精神创伤、情绪状态等心理因素也会增加消化性溃疡的发生风险。通过研究消化性溃疡与不良生活习惯间的关系,有利于人们及时预防该疾病,降低消化性溃疡发生率。从本次研究发现,消化性溃疡发病与饮食不规律、负性情绪、饮酒量大、运动少、抽烟史密切相关。
3.1.1不良饮食习惯 不良饮食习惯会对人的消化功能产生不良影响,易引起消化不良、胃部不适等症状。对喜好零食的人而言,当吃零食后,会对胃酸分泌造成刺激,因摄入量少,不需大量胃酸助消化,导致多余胃酸消化十二指肠黏膜、胃黏膜本身,从而诱发消化性溃疡。另外,浓咖啡、油炸食品、腌制食品等也会刺激人体的胃酸分泌,引起溃疡。
3.1.2运动较少 目前,人们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无暇顾及运动,长时间不运动可影响人的胃部功能,再者,上班族的饮食缺乏规律,更易导致胃黏膜屏障作用被削弱,引发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
3.1.3负性情绪 生活中的琐事较多,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极易受到生活中各种事物的困扰而出现负性情绪,例如焦躁、悲观、焦虑等,负性情绪的产生对人们正常生活的影响非常大。研究表明[4],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社会支持因子比正常人群小,这说明大部分消化性溃疡病患对生活抱有消极态度,更容易出现应激反应。
3.1.4饮酒量大 酒精可直接刺激胃黏膜,导致胃黏膜屏障受损,增加胃蛋白酶原、胃酸的分泌量,促使胃十二指肠黏膜血流量下降,增加消化性溃疡的发生风险。长时间饮酒,且每日饮酒量在100 g以上的人群更易患消化性溃疡。
3.1.5抽烟 烟草中含有尼古丁,该物质对胃黏膜有较大损害,如果人们长期吸烟,则会增加胃酸分泌量,引起胆汁返流,导致胃黏膜受到损伤[5-6]。长期吸烟还可削弱中和胃酸的能力,降低前列腺素含量,使胃肠道黏膜的保护机制无法充分发挥作用,增加消化性溃疡发病的可能性。
3.2干预方法 不良生活习惯会增加消化性溃疡的发病风险,为了降低该疾病的患病率,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加大力度对人们进行健康知识的宣教,指导人们培养正确的生活习惯,增强自我保健意识。
3.2.1转变不良饮食习惯 人们的饮食要具有规律性,每日三餐定量、定时,多食用新鲜的水果、蔬菜,减少油炸食品的摄入量,切忌暴饮暴食,调味品的使用也要适度,味精、辣椒等调味品摄入过多,也可引起胃部不适。咖啡、浓茶尽量少饮用,可用豆浆、牛奶等饮品代替。
3.2.2加强身体锻炼 虽然人们的生活压力、工作压力非常大,但是也要抽空进行运动,加强身体锻炼,遵循劳逸结合的原则。适度进行体育锻炼,有利于增强机体的抵抗能力,缓解疲劳感与紧张感,保持身心愉悦,放松心情。值得注意的是,每日的运动量不能太大,要根据自己的体质与身体状况制定针对性的运动计划。
3.2.3缓解负性情绪 当人们出现不良情绪后,要及时发泄出来,不能让负性情绪停留的时间太长,可通过多种方式缓解负性情绪,例如唱歌、参与娱乐活动、向他人倾诉等,及时发泄不良情绪,有利于促使自身的精神健康水平提升,降低疾病发生风险。
3.2.4戒酒 我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要向人们讲解酒精的危害,可定期进入社区开展讲座,使人们意识到长期饮酒对身体造成的不良影响,逐渐减少饮酒量,最终达到戒酒的目的,促使胃黏膜不再受到酒精的刺激。
3.2.5戒烟 烟草内包含致癌放射性物质,吸烟不仅会增加消化性溃疡的患病风险,而且还会增加喉癌、口腔癌、肺癌等癌症发生的可能性。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性非常大,在戒烟过程中,人们可利用牙签、口香糖等克服烟瘾[7-8]。在戒烟初期阶段,宣教人员要叮嘱戒烟者相关的注意事项,因血液内尼古丁浓度下降,人的身体无法及时适应,容易出现失眠、胃部不适、头晕目眩、渴望吸烟等反应,俗称戒烟综合征,均属正常反应,待身体适应后即可,一般于2~3 w内症状便会消失。
综上所述,消化性溃疡发病与人们的不良生活习惯存在密切关联,在日常生活中,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群患消化性溃疡的风险更大。为了降低该疾病的患病率,我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加大宣教力度,对人们进行健康教育,讲述消化性溃疡患病的诱因,分析酗酒、吸烟、负性情绪ι硖褰】档挠跋欤增强人们的保健意识,控制消化性溃疡患病风险。
参考文献:
[1]田英姿.对消化性溃疡患者不良生活方式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22):191-192.
[2]曲臣.不良行为习惯对消化性溃疡的影响和行为干预措施[J].中国医药指南,2010,08(25):167-168.
[3]黄爱红.消化性溃疡患者不良生活方式调查及护理干预[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6):61-62.
[4]唐明霞.浅谈生活习惯导致的消化性溃疡[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04):554.
[5]李委.行为干预对消化性溃疡患者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2016,3(24):4812-4813.
[6]陈冠华,彭永强.消化性溃疡复发的原因及防治策略[J].吉林医学,2014(15):3285-3286.
吸管星星的折法范文3
临床上一些发热患者,病因判断有时十分困难,对如何鉴别感染或非感染、病毒性或细菌性感染,除依靠临床诊断、生化免疫学检测外,血细胞计数及细胞形态观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对近3年来收治315 例发热病人的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改变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方法与材料
1.1 仪器和试剂 ABX三分群细胞分析仪及配套试剂。
1.2 检测对象 健康体检50名,315例发热病人为本院门诊患者。
1.3 标本采集 EDTA-K2抗凝管 1ml血,充分混匀1h内检测完毕。
1.4 检测方法 所有受检者分别进行血细胞分析和显微镜检,镜检采用瑞氏染色,油镜下分类计数200个有核细胞,并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
2 结果
发热患者315例镜下血细胞形态和分析结果见表1。表1 发热患者315例镜下血细胞形态和分析结果
50名健康体检者镜检未见血细胞形态异常和仪器分析结果完全一致。315例发热患者,镜检有182例出现形态学异常;其他133例无形态学异常,异常率为57.8%。其中仪器提示分类无异常者242例,经手工复检有102例发现各类形态学异常占42.3%,73例仪器提示细胞形态有异常者经手工复检有50例出现异型淋巴细胞或中毒性变占68.3%。
3 讨论
血细胞分析的普遍使用,提高了临床血液学检验的质量和效率。但仪器内在的缺陷及细胞形态的多样性、复杂性使仪器在判断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假阳性和假阴性[1,2]。从本资料提示315例发热病人中白细胞形态异常率达57.8%,一些仪器提示正常, 但显微镜检查异常率也有41.6%。仅依据有关操作建议(三分群血细胞分析仪血涂片镜检率40%),部分异常形态的细胞仍会被漏检,笔者认为三分群血细胞分析仪血涂片镜检率应达到60%或更高,对发热病人的标本应100%在显微镜下镜检,才能保证异常形态的细胞不会被漏检。
一般说细菌性感染易引起血液细胞形态改变,其中以中毒性改变最为多见,本组有144例占45.7%,中性粒细胞的“毒性”变化包括细胞大小不均匀、中毒性颗粒、空泡变性及核变性,常伴有核左移,对临床诊断细菌感染性疾病有着重要价值。
反之病毒性感染导致异性淋巴细胞出现也常见,本组有38例占12.1%。外周血象中较多出现不典型淋巴细胞,易导致临床误诊,尤其需与一些血液病鉴别。
综上所述,对发热患者,外周血片镜检十分重要。必要时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并进行综合分析,可分别使常见的贫血、白血病、感染等的疾病得到及时明确的诊断。
参考文献
吸管星星的折法范文4
【关键词】 2型糖尿病;骨密度;骨质疏松;危险因素
骨质疏松的主要特点为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骨皮质变薄,海绵骨骨小梁数目及大小均减少,产生腰背、四肢疼痛、脊柱畸形甚至骨折[1]。糖尿病致骨质疏松较为多见,目前T1DM致骨质疏松的结论较为肯定,T2DM致骨质疏松的机制目前并未完全明确[2]。研究T2DM所导致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指导临床的早期防治糖尿病患者的骨质疏松尤其重要。笔者通过对本院初诊为T2DM的男患者发生骨质疏松和原因的分析,除外女性绝经影响以及病程长的糖尿病对骨密度的影响。探讨2型糖尿病的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09年2月至2012年5月入院初诊2型糖尿病男性患者36例作为T2DM组。其中年龄为17~45岁,平均年龄(31±13.3)岁。经过骨密度和骨矿总量的测定,将其分为骨质疏松组和非骨质疏松组。再选取同期来院进行常规体检的无糖尿病男性36例作为对照组。其中年龄为18~48岁,平均年龄为(33±16.2)岁。两组均肝肾功能正常,排除各种基础疾病的患者。T2DM的108例男性患者和36例健康男性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研究方法
1.2.1 测定骨质疏松的程度 测定骨质疏松程度包括测定总骨矿含量和测定骨密度。本研究通过定量QCT测定第3腰椎总骨矿含量和骨密度,用本院放射科开发的QCT骨密度测量系统软件,采用骨峰值40%作为骨质疏松的诊断指标[3]。
1.2.2 骨代谢的生化检测 骨代谢的检测包括骨形成标志物(成人骨性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 ALP、总I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INP)、骨吸收标志物(尿钙uCa、尿羟脯氨酸尿HOP/Cr 、尿I 型胶原羧基末端肽CTX/Cr)、钙调激素(甲状旁腺素 PTH,降钙素 CT,1,25(OH)2D3)。
1.3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均数之间的比较用t检验。各指标与骨密度的相关性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采用 SPSS 15.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3 讨论
骨质疏松的主要特点为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骨皮质变薄。2型糖尿病可以引起骨质疏松。其引起骨质疏松的相关危险因素一直是临床上相关专业的学者研究的问题之一。笔者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4,5],选取本院初诊为2型糖尿病的男性患者36例和同期体检身体健康年龄相仿的36例男性,进行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以及引起骨质疏松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选择初诊为2型糖尿病男性患者为研究对象的原因如下:首先病程较长的糖尿病患者涉及到肾小管对离子重吸收的下降以及影响肾脏产生激素可以有骨质疏松的并发症,为排除长病程糖尿病引起的骨质疏松对本次研究的干扰,故选初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即病程短的患者。其次,因为女性绝经后本身可以引起骨质疏松,与糖尿病关系不大,故排除相关干扰,只选取男性病例。
对于病程短的初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的骨质疏松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中的骨质疏松发生率,证明了2型糖尿病与骨质疏松有相关性,与廖二元[6]等人的研究相符。就生化检查来看,血睾酮即血T的化验结果显示糖尿病骨质疏松组明显低于非骨质疏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总之,在临床治疗糖尿病的过程中,有必要对初诊为2型糖尿病的男性患者中体重指数偏低,血睾酮偏低或者尿Ca/Cr值偏高的患者采取积极的预防与治疗骨质疏松的改变。
参 考 文 献
[1] 施慧鹏,夏瑾玮,李晓林,等.老年男性2 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骨代谢变化.老年医学与保健,2008,14(2): 110113.
[2] Schwartz AV, Hillier TA, Sellmeyer DE, et al. Older women with diabetes have a higher risk of falls. Diabetes Care, 2002, 25 (10) : 1749 1754.
[3] 赵文俐,陈贤志,周建忠,等. QCT 骨密度测量技术的探讨.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7,13(4): 243245.
[4] de Liefde II,van der Klift M,de Laet CE,et al. Bone mineral density and fracture risk in type2 diabetes mellitus: the Rotterdam Study. Osteoporos Int 2005,16(2):17131720.
[5] 孙明谨,李雪锋,陈世清,等.男性2 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及骨代谢生化指标的研究.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7,21(9): 659661.
吸管星星的折法范文5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专利强制许可;司法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D912.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3-0327-02
专利强制许可制度作为防止滥用专利垄断权、保护社会公共利益的重要武器,历来是各国专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一般是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根据具备实施条件的单位或者个人的申请而视情况决定的,申请主体通常是与专利权人具有利益关系的个人或单位。专利强制许可不是一个新概念,近年来,许多国家引入第三方如消费者团体或者患者等作为申请者申请药品专利强制许可,许多制药公司和市民团体甚至将它作为政治性的协议事项提出,主张通过药品专利强制许可制度让更多受到死亡威胁的患者得到使用药品的权利,使得专利强制许可开始受到越来越广泛的社会关注。
一、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药品专利强制许可制度
利益相关者是指“任何能影响组织目标的实现或受这种实现影响的团体和个人”。而药品专利强制许可制度中的利益相关者是指那些在强制许可实施过程中有既定利益的个人或团体。对于由消费者团体或者市民团体提出专利强制许可申请的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是其自身与被申请强制许可的专利有直接的利益关系,即这些团体是专利强制许可制度的利益相关者。
笔者认为药品专利强制许可涉及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包括:专利权人(包括药品生产企业或个人、药品流通企业)、与药品专利有竞争关系的企业或个人、药品消费者或患者。
专利权人投入高额的成本用于研发、生产新型药品,并希望以高定价来获取回报和利润,我国的医药生产与流通企业是利润率最高的行业之一,但是由于药品的消费者是广大患者,过高的行业利润率无疑会造成患者医药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医药行业作为关乎人民生命安全的特殊行业,除了包含一般企业社会责任的所有内容,还应承担对社会大众生命安全、健康的特殊责任,药品专利强制许可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同时,很大程度上会损害药品专利权人的利益,因此,药品专利权人是很重要的利益相关者。
专利权人以外的企业,特别是与专利权人相竞争的企业,在爆发公共健康危机时,无法生产、销售预防或治疗相关疾病的药品,这使得专利权人企业处于垄断地位,药品也维持在高昂的价格水平,其他药品生产企业就无市场可言,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他们是最有可能申请药品专利强制许可的主体。
患者以自身健康和经济利益为目标,是医疗服务的需求者、消费者、评价者,所以应该是药品专利强制许可最为关键的利益相关者,面对致命疾病的威胁,药品专利形成的药价奇高,超出消费者的承受能力,使患者无法获得有效的、廉价的治疗药品,阻碍药品的可及性。药品专利强制许可能降低药价,能最直接的使药品消费者受益。患者是药品专利强制许可的最终受益人,因此患者会是该制度实施意愿最强的一个群体。
专利强制实施许可是平衡药品专利权人的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的有效手段,各利益相关者与强制许可的实施紧密相关,但在我国目前专利行政强制许可的情形下,利益相关者向行政机关申请强制许可需经过烦琐复杂的程序,而且我国对专利强制许可申请主体规定了种种限制,利益相关者特别是政策执行能力最低的患者,可能因为不符合“具备实施条件”的主体资格而被驳回强制许可的请求。而在许多国家专利司法强制许可的体制下,利益相关者如消费者团体或者市民团体有资格作为原告,直接进行司法诉讼,申请药品专利强制许可。在公共健康危机日益严峻的情况下,我国也可借鉴外国的实践经验,探索专利司法强制许可的实施。
二、利益相关者申请专利强制许可的司法可行性
我国专利法第48条对专利强制许可的申请人做出的规定是“具备条件的单位和个人”。这与国际上大多数国家对强制许可申请人的要求相比,要求过于严格,许多国家立法并没有对申请强制许可主体的资格做任何要求,如英国、印度、菲律宾的专利法均规定,强制许可申请人可以是任何人。并且这会在一定程度限制强制许可的发生,混淆强制许可的申请条件与颁发条件。同时,我国专利法规定在发生公共健康危机时,药品专利强制许可的申请主体又规定仅限于国务院有关部门,这更加大了药品强制许可启动的难度。
因此,对于药品专利强制许可诉讼,最为重要的一点便是放开对专利强制许可申请主体的限制,利益相关者都具有诉讼主体资格,不应该在专利强制许可的申请人前加上“具备实施条件”的限制,而涉及公共健康问题就更不能仅限国务院主管部门。因为药品的强制许可不同于普通的行政许可,它涉及到社会公众的健康,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安全,一旦药品强制许可做出,将会使很多人受益。因此,在一国面临传染性疾病的威胁时,在一国范围内可能受影响的单位或个人――利益相关者,作为药品强制许可的潜在受益人,都可以作为申请人。
当前我国的情况是由行政机关负责受理专利强制许可,从我国目前专利行政强制许可制度“零实施”的实践来看,以行政模式进行专利强制许可也有弊端,这也为司法模式的专利强制许可提供了可能。正如有些国家的实践一样,对于药品消费者或患者来说,最有效和最便捷的方式便是向法院提出专利强制许可诉讼。公众的诉权受法律保护,其与法院之间没有障碍,专利强制许可的司法化模式可能更有利于利益相关者及时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诉求。
每一项制度的实施目的都是服务于社会公共利益,如果适当推行专利司法强制许可,可以弥补现行行政强制许可的不足,那么专利司法强制许可就值得考虑。只要在合法的范围内,在严格规范其适用条件的前提下,灵活有效地运用强制许可机制,有利于促进专利技术的推广应用,为广大患者减轻负担,维护社会的公共利益,实现利益相关者的共赢。
参考文献:
吸管星星的折法范文6
[关键词] 高血压;静息心率;心脑血管事件
[中图分类号] R54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7(b)-024-02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resting heart rate with cardiac-cerebral vascular events in middle-aged and elderly patients with primary hypertension
BU Sijiang, WU Caiqin, ZENG Cui
(Xili People's Hospital Taoyuan Community Health Center of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Shenzhen 518055,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resting heart rate (RHR) and cardiac-cerebral events in the middle-aged and elderly patients with primary hypertension. Methods: 382 elderly primary hypertension patients complicated with various cardiac-cerebral vascular events were determined SBP, DBP and RHR, and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level of RHR, R1 group (RHR
[Key words] Hypertension; Resting heart rate; Cardiac and cerebral vascular events
原发性高血压(PH)的主要危害是导致心脑血管事件,尤其是老年人致死、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目前认为,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PP)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子[1]。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静息心率(RHR)增加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和心血管病变程度密切相关,而有关静息心率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的报道较少。本研究通过对入住我院的382例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RHR与心脑血管事件的相关性,明确RHR对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8年1~10月在我院心内科、神经内科PH伴有并发症的600例患者的病历,排除PH并发多种心脑血管事件、继发性高血压、风湿性心脏病、甲亢等病例。以单纯并发脑出血(CH)、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脑梗死(CI)、心力衰竭(HF)、急性心肌梗死(AMI)的382例住院病例入选,其中,男性210例(55%),女性172例(45%);平均年龄(62±5)岁。
1.2 诊断标准
PH、HF和AMI的诊断根据《内科学》第6版相关的诊断标准[2],CH、CI和SAH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和颅脑CT或MRI诊断。 1.3 方法
1.3.1血压测量采用传统校正的汞柱式血压计,测量前至少休息5 min,保持安静,测3次右上臂肱动脉血压。坐位时患者肘关节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卧位时患者上臂平腋中线。以Korotokoff第一音为SBP,第五音为DBP,2次测量间隔至少2 min,取平均值。以SBP与DBP的差值作为脉压(PP)。
1.3.2 RHR测量所有受试者均于安静环境下,平卧休息5 min,记录标准12导联心电图,选择Ⅱ导联描记20个心动周期,用平均R-R间期计算出RHR。
1.4 分组
根据RHR的不同,将38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三组(R1组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构成比用百分率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原发性高血压并发各种心脑血管事件
38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CI 252例(66.0%),CH 76例(20.0%),HF 24例(6.3%),AMI 19例(4.9%),SAH 11例(2.8%)。
2.2 高血压患者不同组RHR与各血压指标的关系
38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其SBP、DBP和PP随着RHR的增加而逐渐升高。经t检验,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表1 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不同RHR水平与血压的关系(x±s)
与R1组比较,P
2.3 不同RHR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关系
随着RHR的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不断增加,其中脑卒中的发生最为常见。经χ2检验,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表2 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不同RHR组别
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关系[n(%)]
与R1组比较,P
3 讨论
RHR是指在清醒、不活动的情况下每分钟的心跳次数。传统观念认为RHR增加只是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伴随症状之一,未予以更多关注。直至维也纳第20届欧洲心脏病学年会上重申了RHR在高血压及缺血性心脏病中的重要性,RHR才逐渐受到关注[3-4]。流行病学研究显示,RHR增加和高血压的发生及发展密切相关,RHR是和血压水平相关性最强的参数之一,而且心率的升高早于血压的升高,认为RHR增加对预测高血压有非常重要的意义[5-6]。本实验结果显示,382例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SBP、DBP和PP随着RHR增加而增加,不同组别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美国Framingham的三项著名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RHR超过84次/min,高血压患者未来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可能性增加,提示RHR作为心血管病发生及死亡率的预报因子的重要性。本研究结果显示,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与RHR增加呈正相关,随着RHR的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也不断增加(其中脑卒中的发生最为常见),不同RHR水平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
RHR升高的直接原因是血液中儿茶酚胺增加,而儿茶酚胺增加是交感神经激活的标志。高血压动物模型和临床研究中,发现交感神经的过度激活直接参与和促进高血压和靶器官损害的发生及发展,并且RHR增加程度与高血压和靶器官损害发展的程度成正比[7-8]。RHR增加引起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系统的损伤机制仍不清楚,目前认为可能是心率加快,加强血流的波动性,并产生沿切力方向的震荡,使血流速度和方向发生改变,损伤血管内皮,此时血小板在内膜损伤处聚集,形成血栓,从而造成心脑血管系统的损伤,此外,还与高血糖、血脂代谢异常有关[9-13]。
近年来,高血压发病率呈增加趋势,作为严重高血压并发症的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也呈逐渐增加趋势。通过本研究,笔者认为高血压的治疗在控制血压的同时也要注重心率的控制,这样会有效减少未来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可能性,更有利于治疗。
[参考文献]
[1]孙,林青,梁伟,等.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脉压与心脑血管事件的相关性分析[J].上海医学,2008,31(7):470-474.
[2]叶任高.内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55-321.
[3]黄元铸.心率与心血管病危险性[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5,33(4):388.
[4]Palatini P, Benetos A, Julius S. Impact of increased heart rate on clinical outcomes in hypertension: implications for antihypertensive drug therapy [J]. Drugs,2006,(2):133-134.
[5]马斌.静息心率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J].心血管病学杂志,2006,9(27):92-93.
[6]周哲慧,宋雅君,胡颖,等.静息心率与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的相关性[J].海南医学,2006,17(12):1-2.
[7]Okamura T, Hayakawa T, Kadowaki T, et al. Resting heart rate and cause―specific death in a 16.5-year cohort study of the Japanese general population [J]. Am Heart J,2004,147(6):1024-1032.
[8]Diaz A, Bourassa MC, Guertin M C, et al. Long-term prognostic value of resting heart rate in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or proven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J]. Eur Heart J,2005,3:967-974.
[9]李玉冰,莫丽丽.高血压患者静息心率与代谢综合征[J].中华高血压杂志,2006,18:710-713.
[10]朱小刚.心率与心血管疾病相关性的研究现状[J].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2006,6(5):292-294.
[11]叶德建,随唯东,杨德军.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率与肾脏损害的关系[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24(15):46-47.
[12]孙艺波.老年高血压的特点及治疗进展[J].内科,2007,63(2):115-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