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描写草原的古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描写草原的古诗范文1
一般而言,古诗词涉及内容比较丰富,如创作背景、作者心境、相关评价等。介绍和讲解创作背景,可以让学生了解诗词作者的情感,从而更好地领悟和把握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古诗词其实是作者人生感悟、情感变化的具体体现。优秀的诗词作品能够生动地体现作者的人生观和思想境界。因此,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在内心情感上与诗人产生共鸣,充分了解他们创作时的心情状态。如,教学《泊船瓜洲》,教师可以事先介绍作者的人生经历;在学习纳兰性德的《长相思》时,可以向学生适当介绍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利于学生准确掌握诗词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可提前布置课前作业,发动学生收集与诗歌相关的背景材料,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可为学生创造课堂展示自己的机会,发表自己对诗歌的看法,从而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二、品味语言,涵养人文情怀
学习和鉴赏古诗词的语言精髓和遣词造句,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古诗词的艺术特点,有效提高学生对古文化的认识。要深入地领会和鉴赏古诗词的精髓,就要先理解其中的词句。我国的古诗词大多采用单音节词,如《望庐山瀑布》,望:远看;日:太阳;照:照射等。在发音上,古诗词也有独特之处,与现代文具有较大差别。例如,《回乡偶书》中的“衰”字的发音。在句式上,倒装句是古诗词经常采用的表达形式。例如,‘客愁新”实际是“客新愁”的意思,在翻译成现代文时,要将顺序理清。古诗词大多语言精练。例如,在教“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时,要向学生介绍诗词的这类特点,将古诗词的精髓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更好地体会作者的心境。
三、朗读感悟,丰富人文情怀
阅读是学生必须掌握的语文技能,教师要给予他们锻炼的机会。要让学生通过积极主动的思考和学习,深入理解古诗词的精髓,与诗人在情感上共鸣,开启学生心灵的大门,充分感受古诗词和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如果条件允许,可以为学生的朗诵增加音乐背景,以强化现场气氛,让学生全心投入。例如,在要求学生高声朗读《敕勒歌》时,用一段蒙古草原音乐,给学生伴读。通过多次的朗诵训练,学生会逐渐体会到诗歌中的豪迈之情,被诗歌所描述的蒙古草原的气魄所深深打动,仿佛北方的羊群就在眼前,放牧人的声音就在耳边响起。游牧民族热爱大草原、热爱放牧的情感会引起学生的共鸣,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作品的精髓。高声朗诵诗歌,不仅能够让朗诵者更好地体会到诗词的韵律和意境,而且能表达出自己的内心情感。
四、想象赏析,培养人文情怀
(一)讲解古诗文的过程中融入人文教育
诗歌具有用词精练、语句高度浓缩的特点,诗句的意思跳跃性很大。因此,要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去品味诗歌所包含的情感。意象,是欣赏古诗词的一个关键词。它通过触景生情,让读者从环境描写中发现作者的心理感受,体会作者的情感。例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就包含了作者对外部环境的深刻认识和丰富情感。意境是诗歌的灵魂,诗歌的立意与主题,都与之密切相关。意境综合了诗人的内心感受和创意。古诗词都离不开意境的创造。意境是用来描述诗人内心感受的具体物象。教师要注重诗歌意境的剖析,将学生带入诗人创造的独特境界之中,以更好地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以《山居秋暝》为例,在讲解“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时,可引导学生感受诗歌中创造的意境:竹子、泉水、村妇等图画元素,体验到诗人所创造的意境,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不断提高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二)体验情感的过程中融入人文教育
描写草原的古诗范文2
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由于古诗词与现代白话差别较大,古典诗词字数有限而意境无穷,教师更应该找到科学的教学方法,教授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古诗词。一般地说要遵循这样一个教学顺序,介绍写作背景、品读重要词句、体会诗意词境。
一、写作背景教学是诗词教学的基础
古诗词的写作背景是作者进行创作灵感的源泉,写作背景的介绍是诗词教学的第一步。文章因情而发,因时而感。如果不对作者那时那地的情感进行剖析,一味地就诗讲诗,那对于诗词的理解可能会是比较苍白的。因此,让学生了解作者生平经历,了解创作时期的时代背景有助于学生掌握作者意图,读懂诗词内容,了解诗词情感。比如在教师讲解北朝民歌《敕勒歌》的时候,就先对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和汉族的融合的历史进行讲解,再简要介绍敕勒这个游牧民族的迁徙过程,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充分体会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苍远辽阔的意境,以及游牧民族对美丽草原的无比热爱之情。除了对时代背景要进行了解外,该应该介绍作者的生平主要经历。比如李白和杜甫,即“诗仙”和“诗圣”,虽然他们同处于同一时代,而且也是一见如故的朋友,但是他们的人生际遇不同,因而创作的风格也是大不相同。李白尚武轻儒,仗剑任侠,喜欢游历山水,因而他的诗词自由奔放,气势宏大,极具浪漫主义思想;杜甫出身于官宦世家,深受儒家影响,有宏图伟志,却一生穷困,因此诗词重视写实,描写人间疾苦,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风格。他们的作品都是小学诗词教学的重要内容,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等采用夸张手法气势宏大,杜甫《绝句》、《枫桥夜泊》等更侧重眼前实景的描绘,进行如实写照。学生掌握了他们的生平经历,就能更好地理解他们诗词的特点和风格。
二、重要词句品读是诗词教学的关键
古诗词的教学需要重视学生对文中的重要词句的掌握,这些词句我们称之为“诗眼”或者“名句”,是整首诗词的“传神之笔”,是诗词“灵魂”所在,有时候“诗眼”和“名句”掌握了,整首诗学生就理解了。比如, 柳宗元的《江雪》描绘了一个老翁在风雪寒江独自垂钓的形象,“独”字为诗眼,独钓与孤舟在“鸟飞绝”和“人踪灭”的环境里,非常突兀,表达了他虽受贬黜但是依然傲岸不群的精神。再如我们在教学王安石《泊船瓜洲》,阐述诗人思恋家的思想时,可以着重讲解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尤其是重点突出诗眼“绿”字,融情于景把无形的春风化为鲜明的春天百草重生、生机盎然的景象,再写明月何时照我还,直接表达思念家园的感情,过度自然、情景交融。还有王之涣《登鹳雀楼》,重点解释“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一千古传诵的名句,表达作者向上进取的精神;苏轼《题西林壁》,重点解释“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一名句,表达不同角度看待事物得出不同见解的哲理。学生掌握了古诗词重要词句所表达的内容和情感,能够增进学生对全文的理解。
三、体会诗意词境是诗词教学的目的
古诗词短短数语描写了丰富的内容,表达了无限的形象,蕴含着无穷的意境。进行诗词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学习诗词的基本规律,让他们掌握诗词蕴含的意境。小学诗词更多的是通过“借景抒情”表达方式,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尤其要重视诗词教授学生“触景生情”。比如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表面上看这两句诗全是写景,但是通过描绘看着朋友乘船远去,最后消失在天际的过程,却表达了诗人目送朋友久久不肯离去,对朋友依依惜别之情,巧妙地把情感融入到眼前景色的描写之中,实现情景交融,体现了深邃的意境。叶绍《游园不值》“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表面上看这两句完全写景,但是通过墙内红杏花从生长到墙外的描绘,却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无限的生命力的歌颂,同时蕴含新生事物冲破困难,脱颖而出的哲理。
描写草原的古诗范文3
一、多管齐下,体味意境美
1.画面展示法
古诗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它能使情与景,意与境交融在一起。“诗言志”,这正是中国历代诗人、词人所追求的艺术境界。一首首好诗、好词创造了我国古诗词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即使是很富有哲理的诗,也是思想包容于形象之中,智慧闪烁于形象之上。如果教师能将抽象、凝练的语言与具体形象的实物联系起来,将古诗中的“形象”化为可作用于视觉的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面,那么教学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这首短诗由景入情、由情入理,把景、情、理融为一体,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精神的鼓舞。这首诗歌朗朗上口,学生很容易背诵下来。但是,如果仅从字面上分析理解,学生兴趣不浓,也很难体会诗的美感。教学这首诗时,我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先用多媒体播放一段有古筝伴奏的诗文朗读,接着用电脑播放一段事先剪辑好的视频:一轮落日慢慢地向连绵起伏的群山后沉落,滚滚而来的黄河水经过楼下向东奔流入海……使学生身处山河美景的氛围之中,从直观形象的教学形式中感受到广袤雄浑的河山奇观。之后再让学生随录音朗读诗文,加深对古诗的理解。这时进行朗读和说话等语文能力训练,使训练充分到位,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这堂课中,学生伴随着优美的画面,主动参与学习,兴趣浓厚。
2.音乐感受法
音乐是开启人感情闸门的钥匙。优美的音乐可以淘冶人的性情,激发人的情感,使人产生联想。古诗词中本身就有不少是广为留传的千古佳作,可追根溯源到周代的《诗经》、春秋时期的《楚辞》及近代的配乐诗朗诵,诗与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必然联系。在教学中把复杂多变的情感与悦耳动听的音乐结合起来,尽可能的将古诗中的“情”化为可作用于听觉的旋律,有利于学生引文入境,感受语言文字的精妙。如教学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我选用了与所教古诗的诗意相协调的古筝乐曲《阳关三叠》。那舒缓、悠扬的旋律拨动了学生的心弦,唤起了学生丰富的想象,使他们如闻其声、身临其境。学生在诗画的对照中,轻松地踏入了诗的意境之中。
二、 指导朗读,领略情感美
古代诗歌押韵合辙,节奏鲜明,读起来朗朗上口,悦耳动听,给人抑扬顿挫的音乐美感。然而要想把古诗读出韵味,也并非一件易事。若采用形象直观的现代化多媒体辅助教学,旋律优美的音乐伴随着悦耳的录音朗读就能够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语言,有助于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作者的感情,加深对古诗语言文字的理解,并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例如,我在指导学生朗读《敕勒歌》时,为使学生领悟到这首民歌的大意,领悟到广袤大草原的美好风光,我让学生进行“诗画欣赏”。屏幕上显示一幅幅图画:绿草如茵,牛羊满地的草原风光……这时我先让学生听配乐诗朗诵,伴随着音乐,学生静静地坐在那里,眼中看到意境深远的写意画,耳边听到曲调婉转的古曲和充满深情的朗诵。然后,让学生把诗中描写的景物和自己的想象结合起来,绘制一幅“草原风光图”,下课后,学生们纷纷交来了自己的作品,这些作品,虽然画面各异,情境有别,但都能基本反映诗歌的意义。这样,学生们不仅把握了诗的节奏和韵律,而且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 品词析句,感悟语言美
描写草原的古诗范文4
关键词:教材引领;写作示范;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23-043-1
一、如何写人
1.以事记人。将人物置于某件特定的事中,从而突出主人公的优秀品质。事例有的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如《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二泉映月》等;也有的反过来,选取伟人的一些生活小事,以小见大,如《爱因斯坦与小女孩》《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等。这类文章往往在写事的同时,着重描写事件中人物做了什么,说了什么,想了什么。抓住这些,人物的形象就丰满了。
2.借物喻人。这类文章往往为了突出人物的品质,借助类似的物来含蓄地引入,如《早》中借蜡梅来写鲁迅,《小草和大树》借“小草”、“大树”来写成功前后的三姐妹,类似的还有《青海高原一株柳》等。
二、如何记事
1.写作顺序。常规的事情都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来逐层展开的,有时为了特殊的表达需要,也会打乱顺序,如《钱学森》为了突出回国的重要性,采用了倒叙的手法,先写回国一段。
2.照应。为了使情节发展更加合理自然,环环相扣,有时需要先在前文打好伏笔,才会使后文的某些情节不显突兀。比如《牛郎织女》中老牛临死前的一段话,就是为下文牛郎追织女做伏笔。
3.情节。叙事类文章的核心是情节,好的情节才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好故事必须避免如流水账般平铺直叙,而要做到一波三折,《三打白骨精》《半截蜡烛》就是其中的典范。
4.矛盾。为了激起读者的心理共鸣,使读者感同身受,需要将人物置于两难境地,有矛盾才有精彩的故事,比如《和他的大黑骡子》,围绕杀还是不杀这一矛盾展开。
三、如何抒情
1.借景抒情。这一特征在古诗中用得很多,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就是将两人的友谊比作连绵不绝的长江之水,《草原》中开头一大段草原美景的描写也不是孤立的,也与后面的“蒙汉情深”有着紧密的联系。
2.以物寄情。散文中常用这样的方式,如《姥姥的剪纸》将对姥姥的思念寄托在了剪纸上,《理想的风筝》则是将对老师的思念寄托在了风筝中……
四、如何状物
状物的“状”,就是描摹、陈述形状的意思。状物的文章关键是要写出该物的不同特点,为此我们不仅要调动各种感官,去看、去听、去摸、去闻、甚至去尝,还要充分发挥想像,如《广玉兰》就利用这两点写出了不同时期广玉兰花的特点。另外,在描写的时候,顺序也非常重要,比如《变色龙》中,先写头,再写身子,最后写尾巴,这符合一般的观察顺序。《金蝉脱壳》中,作者仔细观察,从头到尾部逐一描写,并将写作重点放在了尾部出壳时的描写,有序的同时,做到了详略得当。
五、如何写景
1.写作顺序。在游记类的文章中,顺序非常重要。一般的游记会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这种写法往往还加入了作者的亲身体验,具有说服力。另外一些场景类的文章则会抓住一些动态的变化。
2.点面结合。“面”往往具有全面性,概括性,但面面俱到则会有重复单调,粗枝大叶之感,结合着用上一些典型的“点”,会有举一反三的功效。
六、如何谋篇布局
1.总分结合。这种文章往往条理清楚,让读者能一样了解到作者的表述重点,如《音乐之都维也纳》《莫高窟》《詹天佑》都是围绕一两个核心意思展开分述的。
2.详略安排。好的文章在内容的取舍上都是非常讲究的,该详的地方不吝笔墨,无关紧要的地方一笔带过,这样使得文章重点更加突出,中心更加明确。如《记金华的双龙洞》开头一段沿途景色的描写,几乎和内洞的字数相当,看似多余,实际是作者在写景的同时,还有表情达意的目的,那泉水,那映山红,和那双龙洞一样,何尝不是大自然的杰作呢?
3.起承转合。“起”是文章的开头,“承”是上下文的承接,“转”是文章的转折,“合”是结尾。做好这四点,文章就会显得流畅自然。一些大作家的文章在这方面看似随意,实际上举重若轻,功力非凡。
七、如何抓住细节
1.环境细节描写。《最后的姿势》中,对地震中四周环境的几处描写,充分表现了当时形势的危急,反衬出谭老师在生死攸关的一刻做出的选择是多么令人敬佩和震撼。
2.外貌细节描写。《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中,对爱因斯坦外貌的刻画就十分重要,这样一写,主人公沉迷于科学研究而不拘小节的形象就跃然纸上。
3.语言细节描写。《最后的姿势》中,谭老师的话不多,只有两句,但都充分诠释了谭老师对爱与责任的理解,这两句话如不写,人物形象会失色很多。同样,细细品味《船长》中主人公的语言,你也会读出什么叫临危不乱,什么叫做人之道。
描写草原的古诗范文5
一、新课伊始引入――激发学趣
在不少教师眼中,生物是一门枯燥单调、乏味无趣的学科,概念繁多难懂,叙述纷繁复杂,要想在新课伊始就引发学生的浓厚学习兴趣不亚于登珠峰。其实不然,问题很可能出在教者没有很好地利用旧知唤起学生对新知的追求,导致学生学趣淡化,提不起学劲。例如,学习新课“生态系统类型”伊始,我对学生说:“今天学习新课前,老师恭请各位同学复习曾经学习过的一首古诗,然后告诉老师这首古诗中蕴含着什么样的生物知识?”接着播放有声课件,大屏幕依次出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字幕和一幅硕大的蓝天、草原、牛羊图。伴随着优美动听的旋律和美轮美奂的草原画面,学生笑了,被曾经学过的古诗吸引住了,想急于说出古诗中蕴含的知识,却又扬言欲止,说不出所以然,急得挠耳抓头。我见学生窘态状,莞尔一笑,亲切地对学生说:“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生物知识就蕴含在古诗中,让我们一起踏上愉快学习之旅吧!”然后迅速在大屏幕上抛出问题:1.古诗中描写了哪种生态系统?2.这种生态系统中的动物和植物有什么特征?学生带着这两个问题欣然批文入境,孜孜追求答案,整堂课保持着浓厚的学习兴趣。下课后,学生团团围着我就古诗中透露出来的点点滴滴生物知识信息侃侃而谈,不愿散去。
二、学习过程引入――加深理解
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生物知识的解读领会掌握运用的程度因人而异,不尽相同。为解决学生个体差异问题,我借用古诗帮助学生理解,弥补学生对生活中呈现出来的生物知识的不足,教给学生获取生物新知的金钥匙。例如,在讲授“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时,为使大多数学生较好地走进文本、对话文本、理解文本、运用文本,我引入了诸多学生倒背如流的古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等来耐心引导学生温故知新,从古诗中寻找蕴含的大量生物知识内容。通过反复诵读思考,学生恍然大悟,终于“嗅”出了这些古诗句其实从另一侧面告诉后人们,不管是春天梨花的开放,还是山寺桃花四月才绽放,或是鸭知春水暖,其实都形象科学地都揭示了温度、光照、水分、气候、地域等非生物因素差异对动植物的生长、分布、开花的联系与影响,进一步使学生懂得了要辩证地看待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的科学道理。
三、结课环节引入――巩固知识
“编筐编篓,重在收口。”生物课堂教学亦然。教者重视利用学生熟悉的古诗句设计生物课结课,有利于学生梳理小结本堂课内容,理清知识脉络,巩固新知,为学生后续的学习提供强有力的帮助。例如,学习完“植物茎的向光性”,我引用“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来结束:红杏之所以出墙,是因为单侧阳光照射引发了植物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导致了红杏的根茎具有向光性。又如,讲完“细胞的结构”后,我引用“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来告诉学生:被秋霜打过的枫叶之所以比二月春花还艳丽耐看,夏天的荷叶荷花之所以碧绿粉红好看,皆是因为这两种植物的液泡中的花青素含量增加导致的。随着夏秋交替、春夏更迭,气候气温发生了变化,而植物的花青素也随之变化,导致了植物的花或叶的色彩也随着改变。实践证明,在生物课结课环节引入古诗,能进一步延伸和拓展学生的生物知识,较好地落实义务教育生物课标倡导的新理念。
四、复习阶段引入――培养能力
描写草原的古诗范文6
所谓最佳切入点是指在最适宜的地方运用。课堂教学时,运用多媒体手段,有利于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深化。如教第十一册第3课古诗《暮江吟》时,为了启发引导学生理解诗意,我先让学生找出诗句中难理解的词“瑟瑟”和“可怜”,然后演示课件,让学生在动听乐曲配音中听诗歌朗读,观察诗歌所描绘的景色,体会诗歌的意境,通过学生看音像课件,并与课文对照,化难为易。教学中认真启发引导学生观察画面,欣赏大自然从黄昏到晚上的美景,欣赏夕阳照射下江上半红半绿的景色,领会深秋夜晚实在非常可爱,从而引导学生理解诗中的“瑟”实则是“绿”的意思,“可怜”则是“可爱”的意思。这样,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提高了想象力和分析力。又如教第13课《草原》,学生未见过一碧千里的草原景色,因而课文中“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到处翠流,轻轻流入云际”等重点句学生较难理解,我利用多媒体手段,播放草原的风光课件,把一碧千里的草原景色带进了课堂,稍一引导观察,学生立即明白“并不茫茫”的意思是不朦胧,“流入云际”实质上是因为草原广大,远望去,草原与天相接,那翠绿色的小草和天相拥抱,就有“流入云际”之意境。这样,学生从直观的画面上理解了课文中较抽象的知识,这对提高学习效果很有益处。
二、抓住最佳时机.
最佳作用时机就是根据不同的教材确定多媒体使用的时机,以求得“四两拔千斤”的作用。因为要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牢固掌握,教师在教学时,必须创造一个愉快的、直观的学习情景,把学生“带到”作者所描绘的环境中去,让他们有如身临其境的感觉,学习效果就最佳。如教第12课《鸟的天堂》一文,课文的第二部分写的作者和朋友们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景色。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赞美大榕树表达的喜爱之情,学习静态描写的方法,我先放课件录像,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投影幕上的美丽画面,着重抓住画中榕树的枝、叶、根等几种不同的景物特征,启发他们想象当时的情景,从中领略南国翠绿而美丽的榕树,然后体会“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这句话的含义,就是赞美了生长茂盛的大榕树,表达了作者对榕树的喜爱之情。这样,大多数学生都能根据画中的景物,一下子就把第二部分的内容理解了。尤其足文中的一些词语:“一簇”、“堆”、“不留缝隙”、“翠绿”、“颤动”,学生都从直观现象得到感知,进而理解其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