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寒诗词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寒诗词范文1
量词的修饰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展示一种内在的感情
某些量词在特定的语境中能表现出一些细微的感彩。例如,
(1)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鲁迅《药》)
句子中“堆”这个量词本多是形容物的,用在这里很好地描绘出这些围观刽子手屠杀革命者的乌合之众的多而杂乱,表达了鲁迅先生对这些愚昧麻木、不觉悟的人的痛惜、无奈和谴责。
(2)这是我的不是,人家走路都没出一滴汗。因为我跟他说话,却害他出了这一头大汗,这都怪我了。(茹志鹃《百合花》)
句子中“一滴”和“一头”两个词,前后照应,形成对比,既显示了小通讯员年轻壮实,羞于与女同志独处的朴实品性,也流露了“我”这个女文工团员对这位小战士发自内心的喜爱和愧疚之情,两个量词的含义非常丰富。
(3)他觉得她浑身都是透明的,就像一尊水晶观音!(姜磊《枫叶思》)
这里用量词“尊”而不用其他如“个”等,含有敬仰或喜爱的感情在内。
二、起到渲染的效果
写作时作者对语言进行的修饰活动是在一定语境中进行的,适合语境需要的,即使是很一般、极普通的言词,也会产生积极的修饰效果,成为优美、出色的言辞;有一些极为普通的量词在具体的语境中会产生特殊的修饰效果。例如:
(1)一室秋灯,一庭秋雨,更是一声秋雁。(王沂孙《醉蓬莱・归故山》)
这一名句中的量词“室”“庭”“声”把清冷孤寂的气氛渲染得更为浓重,描绘得更为形象。
(2)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苏轼《西江月》)
这一句所展现的极为幽美、静谧、纯洁的境界,其中作为量词的“溪”着力不少。
(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一江”春水,写出了愁绪的深沉与宏大。
三、展示动态性
动词借用为量词,除了表示物的单位以外,一般来讲,总带有动态感,所以这类量词使其后的名词所代表的事物生动有趣,富有变化的美感。例如:
(1)一贴膏药
膏药是外用药,必须贴在患处,因此“贴”不仅可表示膏药的数量,更可以看出“贴”这个动作。
(2)他手里是一捧金黄的稻谷。
句中的“捧”无疑是量词,但同时它还显示了用双手捧起稻谷的动作过程。
(3)火车渐渐走近城市,一溜房子看见了。(朱自清《荷兰》)
火车是动的,坐在火车上的人看窗外的房子,于是房子也动了,“溜”这个词写出了房子的动态。
四、具有表形功能
有些量词与后面的名词搭配之后,使该名词所代表的事物的形状更具体化,极易使读者产生联想和想象,在眼前展现生动且具体的画面,从而产生一种特殊的形象美感。例如:
(1)“地上长着一大片草”与“地上长着一墩一墩的草”
这两个句子中的“片”和“墩”都是表示草生长的量的,但显然,“片”和“墩”还表示草生长的形态是有差异的。“片”,表示草长得连成了一大片;“墩”,则表示草长得一簇一簇的,并未连在一起。
(2)“一轮明月”“一弯新月”与“一钩残月”。
小寒诗词范文2
为进一步营造悦读乐享读书氛围,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陶冶学生道德情操 ,提升学生文化品位、文化素养和学习经典美文兴趣,按照教育局年初工作计划安排,拟定举办全县小学生“写汉字、吟诗词、诵美文”大会。
一、活动目的
1.激发学生识汉字、写汉字、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的兴趣,丰富学生语言储备,促进知识更新,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全面提升语文素养,传承中华灿烂文化。
2.陶冶高尚情操,养成健全人格,力促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3.推进语文学科教学改革,提升语文学科教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
二、比赛时间
初赛时间:2019年6月14日
决赛时间:2019年6月21日
三、活动地点
初赛地点:肇州县第二小学阳光楼
决赛地点:肇州县第二幼儿园(农村组)
肇州县实验幼儿园(县直组)
四、试题范围
基础篇目是肇州县教育局2018年制定的《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开展语文学科“以读促说 以说促写读写结合”活动实施意见》附件:《全县中小学文质兼美课外阅读经典书目推介》。
五、比赛流程
(一)确定参赛年级
全县小学业务领导到教育局抽签决定,票数最多的年级为选定年级。
(二)确定初赛选手
每学校比赛年级按照学籍网人数10%参赛(其中:学校推荐60%,教育局随机抽取40%)。初赛选手参加笔试(笔试试题中含硬笔书法50分,单独计算成绩)
(三)确定决赛选手
初赛笔试学生总成绩前六名的农村小学校和县直五所小学进入决赛。进入决赛的每所学校推荐三名学生参加现场答题。现场答题部分分为必答题、抢答题和风险题三种。
决赛流程:
第一环节:必答题(每人6题,每题10分)
比赛规则:必答题设有6轮比赛(指定答题人)。参赛队的每名队员按顺序答题,队员答题时,队友不能代答。答对加分,答错不加分不扣分。在主持人读题完毕后,须在2分钟内答完,否则不得分。选手答题完毕后,应宣布“答题完毕”。
第二环节:抢答题(每题10分)
比赛规则:抢答题设有30个题目(不指定答题人)。由主持人直接读题,主持人读完题说“开始”后,各代表队方可抢答;答对得分,答错扣掉相应分数,每题须在2分钟内答题完毕,超时则视为犯规,要扣掉相应分数。
第三环节:风险题
比赛规则:每队必选答3题(不指定答题人),题目分值与难度对应,分别为10分、20分、30分各参赛队自愿选择不同分值的题目,由队内任意一名队员答题。其他队员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予以补充,答对加相应的分值。答题时间为3分钟。在规定时间内答题内容不完整、答错题或不能回答,倒扣所选题目相应的分值。
说明:最后将以累计积分的形式确定胜负,如发生名次并列情况,将通过加赛抢答题方式决出名次。
六、评奖办法
(一)写汉字奖项设置:颁发奖项分团体奖和个人奖,设团体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一名(县直和农村小学分别评选),个人奖项一等奖20人,二等奖30人,三等奖50人(全县评选),每一个奖项都有相应的指导教师获奖(不能重复获奖)。
(二)吟经典、诵美文奖项设置:颁发奖项分团体奖和个人奖,设团体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县直三等奖两名),个人奖项(初赛笔试前十名获得读书大王称号、团体一二等奖共计9人获得最佳风采奖),进入决赛的设活动组织奖和竞赛指导奖(每名参赛选手限报一名指导教师)。
七、几点说明
(一)各学校接到通知方案后,高度重视,认真落实。
(二)各学校要在学生答题的技巧、答题的时间把握、答题的勇气、读书范围等方面给予充分演练指导。
(三)参加比赛的学生不能是非本年级学生。
(四)学校不得加重学生课业负担,搞突击训练。
小寒诗词范文3
2014,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法治”为主要议题,这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第一次。全面深化改革,将法治列入首轮议程,确保各项改革“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无论是“治”国、倡“廉”,还是抗“霾”、建“网”,“法”都是必要的前提和保障。可以说,“法”字统领年度国内字,是民心所向,众望所归。而“反腐”为社会注入强大的正能量,毫无悬念地当选国内词。“打虎上无禁区,拍蝇下无死角”,反腐的规模、力度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高强态势,腐败存量大幅消减,极大地提升了百姓对未来的期许、对国家的自信。
同时揭晓的还有2014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十大新词语、十大网络用语。它们是是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依据大规模动态流通语料库,利用语言信息处理技术,在监测数据的基础上提取的,全面、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媒体视野中的世间万象和社会变迁。
来自教育部、中国出版集团、北京语言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河南大学的专家学者现场揭晓、点评相关字词,并为获奖网友颁奖。著名国学家袁行霈、著名报人邵华泽为活动泼墨题字。
作为颇具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活动,“汉语盘点”自2006年以来已连续举办9届。今年,央视新闻和新浪微博加盟“汉语盘点”,扩大了活动的民意覆盖面。短短二十几天,微博“汉语盘点”的相关话题阅读量达2.3亿次,网友发言达3.8万条。
随着影响力的日益扩大,“汉语盘点”的价值逐步凸显。活动激发了公众对母语的更多热爱,唤起了人们对汉语言文化的自觉意识。同时,它以广泛的参与性将普通人和社会、文化、经济、教育乃至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反映了人们对当下社会生活的体验和判断,引领公众思考中国与世界,推进文化的发展创新和社会的文明进步。如今,在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年度字词评选都在以不同的形式开展。语言年俗已成为国际性的文化景观。
2014年度国内字、国内词、国际字、国际字词
法(国内字) 反腐(国内词)
失(国际字) 马航(国际词)
2014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
“依法治国”“失联”“北京APEC”“埃博拉”“一带一路”“巴西世界杯”“沪港通”“占中”“国家公祭日”“嫦娥五”
2014中国媒体十大新词语
“新常态”“沪港通”“占中”“一带一路”“APEC蓝”“深改”“冰桶挑战”“小官巨腐”“微信红包”“抗埃”2014中国媒体十大网络用语
小寒诗词范文4
关键词:分层次培养;考研;应用型高校;汉语国际教育
1 分层次培养、提高考研率的必要性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是为适应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汉语国际推广形势而设立的新型专业。汉语国际推广是一项国家战略措施,是我国软实力建设的重要方面。随着“汉语热”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的持续升温,以培养对外汉语教学师资为主要目标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逐渐成为各大高校的热门专业之一。通过多年的考察和调研,我们总结出以黑龙江东方学院为代表的应用型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两大目标:一是找准定位,以培养对外汉语初级教学人才为主要目标,占领以本科生为主的初级专业就业市场。第二点更为重要,也是对于我们民办高校来说更具开拓性与挑战性的一点,那就是构建与市场需求接轨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凝练专业特色,为提高考研率、实现人才分层次培养做准备。
放眼全球,“考研率”是衡量一所大学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这个目标对于民办应用技术类大学来说曾经非常遥远。但实际上我们有责任为具有更高层次学习要求的学生提供多种选择,助他们实现人生的一次飞跃。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定位的长远发展来看,提升学历、更新知识也是职业要求的必然。目前除“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专业下设对外汉语教学方向外,全国已有百余所高校招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招生人数均在百人左右,国家教育政策的扶持将为本专业实现人才分层次培养提供更多便利的客观条件。
2 分层次培养、提高考研率的主要措施
2.1 重视新生入学教育
从新生入学起,专业主任教授就对学生进行深刻的入学教育,全面介绍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就业方向、主要课程及发展前景。对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考研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往届学生考研的优秀成绩,主任教授会对学生进行深入的介绍与宣传,让这些高考三四百分的学生从一入学就树立起“考研改变出身,考研改变命运”的信念,培养起学生的自信心,为他们日后四年的专业学习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2.2 学业导师工作紧密配合
学生从入学教育起树立的考研动机,需要教师帮助他们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不断去巩固,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业导师工作。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全体青年教师除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外,每人担任一个班级的学业导师,不仅教授他们专业知识,更时刻帮助学生认清社会形势,了解专业发展,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上的思想波动,解决他们在考研路上的心理疑惑,不断巩固学生的考研动机。
2.3 优化完善课程体系
我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毕业生近年来考研率较高,从教学角度上来说,主要得益于本专业较为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专业主任教授多年来带领专业全体教师在不断优化完善专业的课程体系上花费了大量的心血。在制定本专业的教学培养计划之前,我们对全国多所院校同类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与比较,在语言、教学、文学、文化、外语等几大板块课程的排布上做到科学合理,同时又能弥补生源质量的先天不足。语言学、对外汉语教学等方面的课程设置在重视基础的前提下兼具前瞻性,我们开设了多门省内同类本科专业没有的专业课程,部分课程可以和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课程进行对接。与此同时,考虑到学生入学普遍分数不高,外语基础差,我们在课程设置上有意安排了多学时外语教学。2012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大学英语四级通过率达到82%,考研初试通过率已达到40%。可以说,目前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在省内同类院校中是比较科学合理的。
2.4 积极开展实习实践
我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依托微格教学实验室,从二年级开始便组织学生在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课程设计、教案评比、模拟课堂教学、师生点评”等实践教学的一系列活动。于此同时,学生在校内与外国留学生结成对子进行汉语辅导辅导,完成听课、助课、备课、讲课等实习内容。通过模拟课堂--帮学--教学实习这一过程,学生对对外汉语教学的主要环节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教学实践能力得以切实的提高,这为他们的考研与就业均打下良好的基础。
2.5 加大考研辅导力度
除了教师日常的授课、辅导、答疑外,在本专业学生考研的冲刺阶段,为了加大考研辅导力度,我们还特别为他们开设“高级英语”和“考研专题”两门选修课。这些选修课会聘请包括省内高校硕士生导师在内的若干名师轮流主讲,对切实提高学生的考研率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3 分层次培养、提高考研率取得的效果与基本经验
我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自2006年起独立招生,多年来在培养学生考研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们统计了一下2010届到2016届毕业生的一次性考研率:2010届毕业生67人,报考22人,录取7人,考研率10.44%;2011届毕业生63人,报考25人,录取17人,考研率26.98%;2012届毕业生71人,报考18人,录取15人,考研率21.12%;2013届毕业生37人,报考8人,录取6人,考研率16.22%;2014届毕业生36人,报考10人,录取9人,考研率25%;2015届毕业生39人,报考15人,录取2人,考研率13.30%;2016届毕业生39人,报考23人,录取16人,考研率40%。
除此以外,一些当年落榜的毕业生在第二年也如愿考上了研究生。七年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有八十余名学生考取了黑龙江大学、兰州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学院、漳州师范学院等院校的研究生,专业分布于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美学、哲学、学科教学语文等。从以往取得的成绩上来看,2010年-2016年七年间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平均考研率为23%。对黑龙江东方学院这样一所以三表为主的民办本科院校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喜人的成绩。即使放在全国范围内来看,这样的考研成果依然是不俗的表现,有些基本经验值得我们从中总结与摸索,进而继续推广:(1)坚持分流教学、分层次培养的基本教育教学思路,在保障基本层次教学的基础上,为有考研学习要求的学生提供条件。(2)进一步完善课程设置,积极探索分流教学。在保障公共课、基础课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丰富学生的选修课,面向考研学生可以增设与专业学习相关的拔高课程,面向就业的学生也可以适当增加人文基础技能类的课程。(3)在考研辅导方面,除继续开设相关专题的辅导课程外,还要逐步组织青年教师集中编写与考研主干课程配套的习题集。这将是一个繁重但意义深远的工作,无论对于学生本科阶段的日常学习还是考研,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4)学业导师在做好考研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的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择校、报考环节的有效干预。从过去几年的考研成绩上来看,考研率走低在20%以下的情况,大多由于部分学生报考了水平过高的学校,其中不乏一些班级中的尖子生,最后落榜着实可惜。为了尽量避免这种情况,以每个班级的学业导师为主的青年教师要多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给学生提供科学合理的报考意见,切实为他们的考研之路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小寒诗词范文5
若稍稍对引进的港台作品进行粗浅的分类,或可分两大类,一为与现时代保持密切互动的“文化评论与研究”,一为具有独特美学观念的“文学创作”,并成一景。然就市场反响与读者关注度观之,前者风头大盛,远远盖过后者。
值得注意的现象是,港台文化评论人之作品在大陆走红,先是因其依凭各类媒体而大举切入大陆政治、文化、民生等诸多议题所致。换言之,发达的影像媒体首先将这些论者的观点与论者本人放大强化,待转化为文字作品,遂使此类出版物拥趸无数。
而自当下中国言论环境内部来看,或更为清晰。内地言论环境最大表征之一即是信息纷乱与情绪乖戾。一方面是言论空间的艰难成长,一方面是与此并不匹配的言说能力与析解能力,话题多而内容少,情绪多而观点少,概念多而对策少。整体言论景观呈示出一种为“情绪”左右的情形,人人似乎都有话说,但往往无非是情绪宣泄而已。即如哈贝马斯所言,看似公允客观的言论其实是一种“操纵性的公共性”,背后有极强的意识形态和现实利益。
由此,回看港台文化人与评论者的作品,也就明白了他们何以大受青睐。信息驳杂而开放、长期形成的言论格局、普世价值的确立与认同,使其观点往往平情客观,加之丰富的现代化经验,依托彼地的思想资源和观察角度,穿梭大陆的民情了解,亦不致如大陆论者那般身在局中,能形成较为超然理性的立场和态度。
再者,港台专栏写作发达,快捷的社会节奏要求知识分子对于当下议题有迅速且充满信息量的回馈。这种与社会同步的创作,将知识人与社会拉得更紧。虽大多具有鲜明的时效限制,但关键是强化了知识人需要时刻保持“在场”状态,文化也需要时刻保持“发声”意识。即时性写作追求的并非是永恒正确,而是力争让公共事件始终以开放的姿态呈现,给意见与异见留出空间。
再就写作技术本身而言,我尤为中意港台论者自觉对于通识与常识的强调。有趣的是,他们早年或多或少都有一段从事文学或艺术的经历。梁文道最早开始撰写的是现代艺术评论,马家辉青年时代的大爱是影像美学,杨照一直都是诗人兼小说家,善写日本评论的汤祯兆曾是香港中文大学的中文系才子。他们长期浸染在文学、艺术与哲学之中,因而获致了较为夯实通达的知识建构与观照眼光,不致拘泥于琐细简单的是非判断。同时下笔亦摆脱浓重繁琐的理论切口与大而无当的论述,而是更善讲故事,善于从具体事件中锻炼鞭辟入里的鲜明意见。如此方可使论者能对个别事件掘发出具有普遍指涉的深微内涵,亦才会使论者自觉以更感性而不流于滥情、更清明而不流于疏阔、更直截而不流于粗糙的方式来论事抒情。
我相信,对于港台作者的文化研究与评论的需要仍将持续。就本质而言,这是为听取另一种声音。我们终于明白单单从景观建设上看取港台尚属小道,唯从现代生活观念本身加以重新思考,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
《无计花间住》
作者:扬之水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扬之水被称为京城三大才女之一,开过卡车,卖过西瓜,担任过《读书》编辑,现在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她对文物研究一往情深,在她眼里文物是有生命的,其一是作为原初的物,即在被使用着的时代,它一方面以有用之物服务于时人,一方面也以装饰、造型等愉悦时人的审美目光。扬之水做的研究就是从诗词中,找到原始的面貌,和古人约会,去倾听古人,恢复古人生活中的细节,恢复真实的历史。
《火星照耀美国》
作者:韩松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这是韩松最通俗易懂的作品,故事背景为2066年,彼时中国已崛起成为世界第一大国,美国则已经衰落,而以超级电脑“阿曼多”为核心的虚拟世界已经成为人们日常所生活的世界,“阿曼多”几乎成为上帝。主人公唐龙在美国经历了一系列危险而荒诞的遭遇后,最终被中国救援军解救,回到繁荣昌盛的“福地”中国。而火星在此过程中一直妖异地照耀着中天,看上去诡怪,却又好像亘古如此。
《等待是一生最初苍老》
作者:顾小白
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
本书首版于2005年,书中主题文章《等待是一生最初苍老》曾于2000年首发于网络论坛“后窗看电影”,唤醒了诸多70后、85前的青春记忆,至今余韵未绝。此番十年一梦的“新装纪念版”,去芜存菁,并补录作者近年写就的若干短篇小说。从网帖、随笔、小说再到剧本,顾小白的“书”与“影”多元注解了“梦想之旅”与“青春迷思”,而他的成长、裂变与深思,或许才是最值得探寻的曲折迷宫。
《小小爱》
作者:郭小寒 杨丝璐(绘)
小寒诗词范文6
关键词: “梅花”意象 芳菲 相思 家国之痛
王沂孙是南宋末年的著名词人,生平不详,作品传世者仅有《花外集》(又名《碧山乐府》)一卷,共64首,其中咏物词就有34首。他的咏物词在词坛上,享有极高的地位。陈廷焯曾说过:“咏物词至王碧山,可谓空绝古今。”而在这些咏物词中,又以梅花为主要意象。在《花外集》中,仅以梅花为题的词作就有8首,分别是《花犯·苔梅》、《疏影·咏梅影》、《一萼红·石屋探梅》、《一萼红·红梅》二首、《法曲献仙音·聚景亭梅》、《西江月·为赵元父赋雪梅图》、《一萼红·丙午春赤城山中题花光卷》,涉及到梅花意象的有15首,两者合起来有23首之多。陈廷焯说:“碧山咏梅最多,篇篇皆有寓意,出入‘风’‘骚’高不可及。”(《词则·大雅集》卷四)王沂孙如此咏梅爱梅,这与梅花高洁自芳的特质同词人的身世有深切的构联。通过梅这一独特物象,发不容己之情,寄托故国之感。因此,研究王沂孙的梅花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词人的情感和内心,从而更进一步地走近词人。
一、一信东风:梅花的时序标志
“一信东风,再约着、红腮青眼。”(《三姝媚·次周公谨故京送别韵》)
古时把应花期而来的风称为花信风。小寒到谷雨共八个节气,一百二十日,每五日为一侯,共二十四侯,每侯应一种花信。小寒节三信:梅花、山茶、水仙。“一信东风”指第一花信来,梅花将开。萧纲《梅花赋》:“年归气新,摇云动尘。梅花特早,偏能识春。……怜早花之惊节,讶春光之遣寒。”梅花作为时序标志之一,历来是风雅文人吟咏的对象。南朝咏梅诗正式出现,如萧绎《咏梅诗》:“梅含今春树,还临先日池。人怀前岁忆,花发故年枝。”鲍照《代春日行》:“梅始发,桃始荣。”吴均《春咏诗》:“春从何处来,拂水复惊梅。”都是抓住梅花开放于年尾年头的特点。
“数东风,二十四番,几番误了西园宴。”(《锁窗寒·春思》)“落梅飞尽”(《锁春寒·春寒》)“那回已成飞梅去”(《锁春寒》),王沂孙也不例外,用这花开时序的梅花一年又一年的盛开,来怀念当年的盛世繁华和友人的诗词倡和的欢畅。以《三姝媚·次周公谨故京送别韵》为例:
“兰缸花半绽。正西窗凄凄,断萤新雁。别人逢稀,谩相看华发,共成销黯。总是飘零,更休赋、梨花秋苑。何况如今,离思难禁,俊才都减。今夜山高江浅。又月落帆空,酒醒人远。彩袖乌纱,解愁人、惟有断歌幽婉。一信东风,再约着、红腮青眼。只恐扁舟西去,苹花弄晚。”
南宋词人周密字公谨,号草窗,与王沂孙多有交游唱和。度宗咸淳十年(1274)碧山在杭州孤山别周密。次年冬在会稽和草窗相会。又次冬别草窗去临安。宋亡后曾在古都临安与周密宴游唱和。王沂孙离开临安时,周密赋《三姝媚·送圣与还越》,此为王和韵。王沂孙和周密同是宋末元初的遗民词人,和张炎、赵元任、陈恕可、唐钰、李彭老、王易简等人交游。而这些人大多前期生活于湖山吟赏、诗酒唱和的宋亡前,然后一同经历南宋灭亡,体验着国破家亡、身世飘零的痛苦。他们在新朝统治下过着苟延残喘的遗民生活,感受着今昔对比故国不再的伤感,忍受着元朝统治者对文人志士的破害。于是只能通过诗词咏物赋兴曲折表达自己心里千折百回、沉郁哀痛的家国之思、亡国之痛。在这首词里,梅花对词人来说,不仅是春的使者,更是触发他感伤沉痛思绪的导火索。正是萧索的冬天,万物萧条,只有梅花还在凌寒盛开。词人与老友相见,两人皆已不复当年英姿,“谩相看华发,共成销黯”。而相聚不久,即要分别,心中之愁闷可以想见。梅花年年盛开,时光一天天无情流逝,而词人青春早已不在,不仅如此,国势也在一天天衰微,已是覆亡之际,而能理解词人心中幽愤的,却只有“断歌幽婉”。在这首词中,词人不仅仅是因梅生情,更是以梅寄意,以纤小的梅花来抒发自己的无尽忧思。
二、梅花争白:梅花的芳菲特征
“休被梅花争白,好夸奇斗巧,早遍琼枝。”(《声声慢·催雪》)
吕本中《踏莎行》词:“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色白是梅花最重要的芳菲特征。在有关描写中,梅花与雪的联系和比较是比较常见的,这主要是梅色之白与白雪颜色相似,且梅开与雪落的季节特征一致。
梅花色彩素淡,在三春芳菲宅紫嫣红中最不出色,但擅在有香。卢梅坡《雪梅二首》诗:“梅雪争春未肯降,诗人搁笔费平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又是一年初春,“念前事”花开光景却“不似如今”。“扫荒径、残梅似雪,甚过了、人日更多阴?”(《一萼红·初春怀旧》)看王沂孙词若单单看梅花的外在“写形”的芳菲特征,就失了南宋咏物词意在言外、深厚曲折的美感。“清致,悄无似。有照水一枝,已搀着意。误几度凭栏,莫愁凝睇。应是梨花梦好,未肯放、东风来人世。待翠管、吹破苍茫,看取玉壶天地。”(《无闷·雪意》)陈廷焯云:“(碧山)《无闷·雪意》后半阙无限怨情,出以浑厚之笔。惟‘南枝’句中含讥刺,当指文溪、松雪辈。”(《白雨斋词话》卷二)陈匪石云:“‘照水一枝,已掺春意’与《扫花游》之‘乱碧迷人,总是江南旧树’,均有所指,而语气不同,殆各其分欤?陈廷焯曰:‘无限怨情,出以浑厚之笔’,良信。”(《宋词举》)
王沂孙词大都不直接描写现实,总是以自然时序风物的审美意象形态来寄托兴发今昔身世家国之感。使人常常由此及彼,兴发苍茫但又难以与史事一一坐实。而这也正是他的咏物词的魅力所在。
三、寄取相思:梅花的审美意义
“江云冻结。算只有梅花,尚堪攀折。寄取相思,一枝和夜雪。”(《齐天乐·赠秋崖道人西归》)
“一枝芳信应难寄,向水边水际,独抱相思。”(《高阳台·陈君衡远游未还,周公瑾有怀人之赋,倚歌和之。》)“相思一夜窗前梦,奈个人、水隔天遮。”(《高阳台·和周草窗寄越中诸友韵》)故国不再,但心中还有那繁华无限旧事;山河变色,更有沧桑悲凉的江河易代之感。于是借着梅花,寄取相思,怀念故友,也借着梅花的坚贞和友人共勉。
《荆州记》:“陆凯与范晔相善,由江南寄梅一枝诣长安与晔,并赠诗曰:‘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可见折花相寄只是情不自已的一种想象和寄托而已。“江雁孤回,天涯人自归迟。归来依旧秦淮碧,问此愁、还有谁知?”(《高阳台·陈君衡远游未还,周公瑾有怀人之赋,倚歌和之》)然而就是这种单纯的“无所寄”可以看出这枝梅的情深。这时的“梅花”不只是一枝春信,也是一种温暖。在这风雨飘摇的江湖夜雨中,还有词人与这些老友在共同坚持着自己的信念,正如梅花在雪中毅然、寂静的绽放着。
在南宋这个偏安一隅但诗词酬唱异常繁盛的时期,王沂孙既不为国奔走呼号也不趋炎富贵,他和周密、张炎等清高自持,独善其身,于是应社倡和,寄情山水,吟咏风物,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寄托及精神慰藉,这是宋亡前的生活方式。但是山河易代,他们成了遗民词人,生活在新朝的文化压制下,吟咏“梅花”等这些风物,不仅是为了反映世间自然景物的花开又花落的伤春悲秋主题,这更是他们今昔生活对比的失落,家国之痛、故园之悲。
四、玉奴标格:梅花的寄托精神
“旧歌共渡烟江,却占玉奴标格。风霜峭、瑶台种时,付与仙骨。”(《露华·碧桃》)
苏轼《次韵杨公济奉议梅花十首》诗云:“万地云阶漫一樽,玉奴终不负黄昏。”玉奴即梅花。宋末元初方回《瀛奎律髓》卷二O说:“凡赋梅,盛称其美,不若以自况而自超于物外。”“盛称其美”是咏物,而“自况”就是托梅寄情写意。
在宋代以来的花卉吟咏中,梅花首先是作为“清客”、“清友”来赋物的,由素色、暗香之“清”、幽姿疏蕊之“清”、寒冬独开之“清”引申为人的品格气质之“清”。如“冷艳天然白,寒香分外清”(尤褒《梅花》)“根老香全古,花疏格转清”(张道洽《梅花》)“清友。群芳右。万缟纷披此独秀。”(曾慥《调笑令·清友梅》)梅花凌寒开放,疏枝挺劲、老干屈曲的姿态象征人格的道德操守、气节意志和斗争精神。这一点历来为文人们所称道。如陆游《落梅》其一:“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这时自合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以及王柏《和无始四时赋雪梅》其一:“最是爱他风骨峻,如何只喜玉姿妍。”
其次,宋代程朱理学兴起,理学家多着意以自然生物来体会天理的运行。梅花是春天第一花,代表了一种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生机勃勃的景象,因此梅花也成为了理学家们关照的对象之一来阐释天理流机、阴阳消息的理学意义。如蒲寿宬《梅阳郡斋铁庵梅花五首》其五:“岁寒叶落尽,微见天地心。阳和一点力,生意满故林。”
最后,梅花落时感发美人迟暮、时序变迁乃至寒士不遇的悲怨。如宋虞荐发《忆梅》:“冷落山中约,凄凉月下心。”宋以后,梅花已经不简简单单的是描写“疏影横斜”、“老枝怪奇”等,而在传统的“梅落惊时”的基础上,加上了幽影清寒、孤芳寂寥、风霜苦节的意趣。南宋以来,咏梅更是寄托隽永,“梅有标格,有风韵,而香影乃其余也。何谓标格?风霜面目,铁石柯枝,偃蹇错樛,古雅怪奇,此其标格也。何谓风韵?竹篱茅舍,寒塘古渡,潇洒幽独,娟洁修姱,此其风韵也。若夫水中横斜之影,月中浮动之香,虽梅本事,要之摹写而形似而已。”(周瑛《敖使君和梅花百咏序》,《翠渠摘稿》卷二)周济说:“咏物词最争托意隶事处,以意贯穿,混化无痕,碧山胜场也。”(《宋四家词选》)王沂孙在宋亡元初这样一个家国不再江河已改的时期,咏梅已不仅仅只是吟咏梅花,更多的却是寄托。
“古蝉娟,苍鬟素靥、盈盈瞰流水。断魂十里。叹绀缕飘零,难寄离思、故山岁晚谁堪寄。琅玕聊自倚。谩记我、绿蓑冲雪,邓舟寒浪里。三花两(一作雨)蕊破蒙茸,依依似有恨、明珠轻委。云卧稳,蓝衣正、护春憔悴。罗浮梦、半蟾挂晓,么凤冷、山中人乍起。又唤取、玉奴归去,余香空翠被。”(《花犯·苔梅》)
范成大《梅谱》:“古梅会稽最多,四明吴兴亦间有之。其枝樛曲万状,苍藓鳞皲,封满花身。又有苔须垂于枝间,或长数寸,风至绿丝飘飘可玩。初谓古木久历风雨致然,详考会稽所产,虽小株亦有苔痕,盖别是一种,非必古木。”这一段词由两部分组成,从“三花两蕊”至“护春憔悴”是根据梅的外形特点,用拟人的手法,写苔梅之恨,亦即词人之恨。“罗浮梦”以下,撇开梅的外形借用与梅有关的一个故事,即《龙城录》所记:相传隋开皇年间,赵师雄游罗浮女,天寒日暮中忽见一美女,于是同饮共语,醉卧醒来,已是月落参横,美女早已不知去向,于是内心充满孤寂惆怅之感。词人借用这个典故寄托自己作为一个南宋遗民的失落感和痛苦心情,是十分贴切而含蓄的。俞陛云评:“此调后半首尤佳。周止庵云:‘不减白石风流也。’咏物能将人、景、情思一齐融入,最是白石长处。以咏题面而论,起笔‘苍鬟’句与后幅之以‘云卧’、‘护春’二句写苔梅,皆雅逸而兼巧思。”(《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玉婵娟。甚春余雪尽,犹未跨青鸾。疏萼无香,柔条独秀,应恨流落人间。记曾照、黄昏淡月,渐瘦影、移上小栏杆。一点清魂,半枝空色,芳意班班。重省嫩寒清晓,过断桥流水,问信孤山。冰粟微销,尘衣不浣,相见还误轻攀。未须讶、东南倦客,掩铅泪、看了又重看。故国吴天树老,雨过风残。”(《一萼红·丙午春赤城山中题花光卷》)
花光卷,画卷名。花光,北宋僧仲仁号,浙江会稽人,画梅著称。夏文彦《图绘宝鉴》:“僧仲仁,会稽人,住衡山花光山,以墨作梅,如花影然,别成一家,所谓写意者也。”周密《志雅堂杂钞》:“衡山有花光山,其长老仲仁能作墨梅,所谓花光梅是也。”黄庭坚《花光仲仁出苏、秦诗卷思两国士不可复见,开卷叹绝。因花光为我作梅数枝乃画烟外远山、追少游韵、记卷末》:“雅闻花光能画梅,更乞一枝洗烦恼。”《花光卷》为僧仲仁所画之梅卷,词中寄托了深沉的故国之悲。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起六句确为题梅花卷而非咏梅。‘玉婵娟’三句云思遐想,破空而来。‘淡月’、‘阑干’二句咏花影以衬托画梅,仍不实赋梅花,词心灵妙。下阕‘孤山’句罗浮庾岭,梅花盛处,而独言孤山者,盖寓宗国之思,故歇拍有‘故国’、‘风残’之慨。后幅与姜白石《疏影》咏梅词同意。掩泪顿看,低回不尽,与禾黍周原同感矣。”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身世之感,君国之恨,一一可见。”
结语
《白雨斋词话》云:“咏物词至王碧山,可谓空绝古今,然亦身世之感使然,后人不能强求也。”不论是“吴艳离魂,蜀妖浥泪,孤负多少心期。岁寒事、无人共省,破丹雾、应有鹤归时。可惜鲛绡碎剪,不寄相思。”(《一萼红·红梅》)的红梅怀人;还是《西江月·为赵元父赋雪梅图》“溪上横斜影淡,梦中落莫魂销。峭寒未肯放春娇,素被独眼清晓。”的词心工细;抑或是《石屋探梅》“末须赋、疏香淡影,且同倚、枯藓听吹箫。听久余音欲绝,寒透鲛绡。”的“托志孤高”,还是《法曲献仙音·聚景亭梅·次草窗韵》“已销黯。况凄凉、近来离思,应忘却、明月夜深归辇。荏苒一枝春,恨东风、人似天远。纵有残花,洒征衣、铅泪都满。但殷勤折取,自遣一襟幽怨。”的“更觉哀婉”,无不寄托着词人在国家灭亡之际,对往事故国的思想和怀念,这种深切的感情被词人以委婉深曲的笔致,寄托在特定的梅花意象上,这种回环宛转的表达方式,更觉凄惋动人。
陈廷焯说:“王碧山词,品最高,味最厚,意境最深,力量最重。感时伤世之言,而出以缠绵忠爱,诗中之曹子建、杜子美也。词人有此,庶几无憾。”王沂孙正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主观情思下,用词来表达深婉哀曲的“黍离之悲”、“麦秀之感”的爱国情思。品味王沂孙词中的“梅”,就能更深切地感受到词人的“故国之情”和“君国之忧”。
参考文献:
[1]王筱云.碧山词研究[M].南京:南京出版社,1991.
[2]吴则虞.花外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3]史可振.王沂孙词笺注[M].海南:南海出版公司,2007.
[4]叶嘉莹.迦陵文集四[M].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
[5]李文.易安咏梅词探微[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
[6]孙振涛.解读姜夔词中的梅花意象[J].集宁师专学报,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