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入门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绘画入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绘画入门

绘画入门范文1

2、记号线:为了把物体的比例和位置画准确,往往在画面上先用线画一个三角形、或长方形、或正方形、或椭圆形、或其他形状,当经过对物象的观察和思考之后,着手布局的线条;

3、象征线和辅助线:线条还有不同的感觉和不同的使用手段。如垂直线表示着平稳,水平线表示平滑,斜线代表运动。画家在画素描的时候,总是采用这三种线条作为造型的辅助线。当要确定物体的重心时,常常从力点开始向上画一根垂直线,用它来检查画中的物体是否稳定;

4、轮廓线:分为外轮廓线和内轮廓线;

绘画入门范文2

【关键词】

乳腺癌; 门诊化疗;心理护理;健康教育

乳腺癌是常见的乳腺疾病之一,由于女性的身体特点,患者术后极易出现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而心理干预可以控制患者的情绪,减轻治疗的不良反应,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1]。随着服务需求的改变,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单纯的医疗服务,对全方位健康促进和保健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使健康教育成为医院工作重点之一[2]。由于住院床位紧张以及有些病情较轻离家较近的患者希望在家休养等原因,我院有部分肿瘤患者需在门诊进行化疗,他们有别于一般的门诊患者,由于接受治疗时间长,副作用多,因此做好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对提高治疗的依从性、保证治疗效果尤其重要。现将我院门诊开展针对乳腺癌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0年10 月1 日至2012年3月31 日在我院门诊作化疗的乳腺癌患者35例,皆为女性,年龄22~65岁,平均38岁,其中行单纯的切除术2例,占5.71%;行乳腺癌改良根治切除术33 例,占94.28%;一侧乳腺癌34例,占97.14%, 双侧乳腺癌1例,占2.85%;35例均采用术后化疗的治疗方法在门诊进行治疗。

1.2方法针对每位患者单独进行心理护理、组织专题讲座、多媒体显示器滚动播放健康教育知识、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印制健康知识手册等形式进行。

2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

2.1针对个人单独的心理护理乳腺癌患者多为女性患者,心理调节能力差,在患者来院治疗时,多与患者沟通,让患者说出内心感受,适时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改善其不良情绪,尊重患者的主观感受,并保护患者隐私,鼓励患者面对现实,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及时对其进行积极有效的指导。

2.2组织专题讲座我们定期组织针对乳腺癌患者的专题讲座,讲座内容包括乳腺癌化疗的目的、方法,化疗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预防措施,化疗产生的毒副作用的相应护理方法,关注乳腺癌治疗方面的新进展等。及时给患者讲解整个治疗过程中精神因素的重大作用,让其对疾病的预后充满希望和信心,讲解的同时解答患者提出的疑问,并且做好饮食指导。

2.3设置多媒体显示器我们在医院的门诊大厅设置大型电子显示屏,24 h滚动播放健康教育知识,供患者及家属随时观看,使他们能够边治疗边学习,增加了健康保健知识。

2.4健康教育宣传栏在门诊大厅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橱窗、在门诊处置室及走廊放置健康知识阅览架、墙壁上粘贴健康宣传小贴士,讲解各种急、慢性疾病的自我防护知识、指导健康饮食、科学合理的参加体育活动。

2.5自编健康知识手册我们门诊医护人员还根据患者的需求,自己编制了多种健康知识手册,手册以内容短小、通俗易懂、知识全面、突出重点、图文并茂的形式,详细讲解各种常见疾病的防治知识、护理措施及保健方法等,已达到健康宣教的目的。

3结果

2010年10 月1 日至2012年3月31 日在我院作化疗的乳腺癌患者35例中,有30人情绪稳定,顺利完成6个疗程的基础化疗;5例情绪波动较大,通过医护人员和家属共同努力,最终也完成了6个疗程的基础化疗。

通过调查问卷、电话回访等多种途径反馈的信息表明,我院门诊开展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活动深受患者及家属的好评,通过和患者及家属的深入沟通,赢得了患者和家属的信任,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了治疗的依从性。健康教育切实为很多患者及家属提供了有价值的帮助,已成为他们生活中重要的医学信息来源之一。

4体会

护士应深入了解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内心的感受, 帮助她们摆脱疾病及治疗过程的痛苦,医护人员的言行举止对患者的心理症状影响很大, 及时敏锐地察觉到患者的心理症状, 有助于诊断和治疗[3]。实践证明,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减少焦虑和抑郁的情绪,从而增强患者与疾病斗争的信心,提高生活质量,达到了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帮助患者回归社会的目的,让患者能用良好的心态面对社会。

参考文献

[1]陈悦霞.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中国医疗前沿,2010,5(9) : 84.

[2]张翠萍.浅谈实施门诊健康教育的体会.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08,8(12):103-104.

绘画入门范文3

关键词:水粉;色彩静物;教学

水粉画的应用范围及其广泛,包括宣传画、年画、连环画、水印木刻、广告设计等。正是由于其用途广泛,所以从中小学直至大学的美术课程、艺术美术院校的色彩教学和创作设计、青少年美术爱好者的色彩入门、高考美术课应试都离不开水粉静物画。因此水粉静物画适应时代的脚步迅速的发展起来,学习的人越来越多,水平也不断地提高起来。

我在对学生进行水粉画教学时大致要经过以下两个过程阶段。

一、水粉静物画欣赏过程

近些年来我在带学生进行水粉静物画学习的时候,发现他们非常热衷于一些很概念化的学习方法。比如几笔画个苹果、一个花瓶,几笔画块衬布,像背公式一样全然不顾客观物体的“个性”。也就是他们的笔法没有问题,但是他们的作品里缺乏“神”。

“形神论”是中国传统绘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东晋顾恺之首倡“以形写神”,他在《魏晋胜流画赞》中讲道:“凡生人亡有手揖眼视而前亡所对者;以形写神而空其实对,荃生之用乖,传神之趋失矣。”但是为什么新一代的学生在水粉画的创作过程中却忽略了“神”呢?究其原因这与我国水粉画兴起的时间晚,但发展蓬勃的速度快有关。学校、家长、社会在认识到水粉画的作用后,不断在学生的学习中施加压力,再加之应试教育的弊端,令学生在学习中只求“速成”,导致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只有“形”。我认为这样是很危险的,因为它远离了艺术规律,所以在引导学生学习技法的同时,我注重培养学生对审美规律的探求,即所谓我们多年倡导的“既教书又育人”。

树愈长得高,根就应扎得愈深。所以我每次给考生上的第一课总是拿它来大量范画。有很多中外名家作品鉴赏,有优秀学生的作业,从构图、空间、冷暖、素描关系、笔触等诸多要素去分析作品,拓宽他们的审美视野,深化他们的艺术语言。并且以此为范图教会他们不只是看,而要学会如何去研读,去品味其中的内涵,实践证明这样做会提高考生们的素质。

二、绘画技法教学过程

1.技法构图学习阶段。保证学生学会一定基础上的静物素描外,还要着重对构图及透视的正确性,画面黑白灰关系的处理,物体空间感的把握等进行讲解。在开始阶段,尽量使学生的色彩单一化与素描紧紧结合,因为一幅好的色彩首先是一幅好的素描。用几个橘子、红绿苹果等简单的物品进行素描绘画。在绘画时尽量抛开一切,尽量让学生简单处理画面,紧靠素描,认清素描要素,再尝试颜色的运用。在这个阶段固有色和灰色的关系的认识很重要,要努力使二者关系和谐统一。如红色和黄色都属于灰色,但朱红比柠檬黄灰,在造型中要明确色彩及素描关系。

2.光影感受阶段。学生在第一阶段有了色彩常识和构图基础后,开始让学生深入认识和感受光与色产生的微妙变化。这其间,可以让学生临摹大量不同风格的水粉画或其他画种,使学生能喜欢一种风格的画并产生浓厚的兴趣,继而着重培养。学生会在这一阶段体会到色彩的冷与暖、光源与环境的关系,物体的颜色在画面中的主动处理,使学生真正向色彩出发。学生的画面也会丰富多彩,风格各异,这一过程需要教师能很好地把握每一个学生画面的微妙变化和倾向,使其彻底走出误区,拥有绘画创作的自信。可见,在此阶段,临摹的作用十分重要,它是掌握色彩技能的重要手段和认识“静物”的必经之路。

3.学生画面成熟阶段。使学生的画面具有欣赏性、可探究性,既有比较成熟的“神”,能较高水平的色彩运用,当然又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学生既能做到敢于运用色彩,又能出色地完成。

绘画的步骤与方法大体是相同的。如构图、初稿、半稿、着色和完成,每个学生都几乎同时经历,但学生画面创作却各不相同,主要原因是在色彩和技法的运用上不相同,由于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及其思考、追求的风格不同,也会造成画面风格各异。在处理学生作品时,教师要有明确的定位。在课堂中,教师不是裁判,而是欣赏者。要先对学生的绘画成果进行肯定,其次再对学生的作品及时修改如色彩变化、透视错误、冷暖不够等。这样一来,才不会用自己的绘画思路束缚学生,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为水粉静物画人才的培养提供持续的动力。

参考文献:

[1]蒋聚波.色彩入门水粉静物.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

绘画入门范文4

美术教育专业学习的课程有很多,下面列举几个:

美术基础理论。讲述关于美术实践的科学总结。其有两种含义:广义泛指美术史美术基础理论和美术批评,狭义单指美术基础理论。基础素描。内容包括:引言、绘画入门、实物画和静物构图、透视、自然界写生、人物素描和肖像画、构图、技法以及绘画进阶。色彩写生。旨于基础绘画训练中寻找绘画和设计两者的相同之处,教导学生发展创造思维。色彩构成。是从人对色彩的知觉和心理效果出发,用科学分析的方法,把复杂的色彩现象还原为基本要素,利用色彩在空间、量与质上的可变幻性,按照一定的规律去组合各构成之间的相互关系,再创造出新的色彩效果的过程。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和解决教育问题、揭示一般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它通过对各种教育现象和问题的研究揭示教育的一般规律。

(来源:文章屋网 )

绘画入门范文5

关键词:美术教学;临摹;创新;能力培养

美术教学中自然少不了临摹教学,但是,长期的临摹教学又容易限制学生的创新思维与想象力。小学美术教学该“临摹”还是该“创新”,一直都是美术教师不断探索的话题。对此,本文进行相关探讨。

一、美术教学中的临摹模式

所谓临摹,是按照原作仿制绘画和书法的一种手法,它是美术入门所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

(1)临摹的优点。

法国著名画家德拉克洛瓦(EugèneDelacroix)说过“:临摹可以使有才能的人轻易获得成功。”因为在绘画创作的初期,临摹是作为基础出现的,很多绘画技能和技巧都要通过临摹来习得。1)强化美术基础。美术需要很多的技巧,这些技巧是美术的基础,也是学生应该掌握的。拿描摹来说,对于小学生而言,临摹模式中最基本的也最常见的是描摹。描摹是指学生在与临本面积相当的纸张上面根据临本的形象来临摹,这种方式可以训练学生用笔、分辨色彩、摸索勾线和涂色方法,为以后的深入学习打好基础。2)使学生更容易入门。“人类的一切的学习都是从临摹开始的。”在刚开始懵懵懂懂的时期,人们靠模仿来了解与认知,绘画也是如此。刚步入美术学习殿堂,学生十分茫然,不知道如何入手。但是利用临摹,则可以使学生更快地体悟美术的内涵,更直接地学习美术作品,使其更容易入门。

(2)临摹的局限性。

1)缺乏创新。临摹都会有一个临本,学生按照临本来仿制绘画作品,就会一门心思地追求“像不像”,而很多美术教师对学生作品的评价标准也是“像不像”,导致学生在追求与原作一模一样的过程中忽略创新,或者说懒于创新。2)束缚学生想象力。小学生原本有十分丰富的想象力,他们的眼中,鸟儿是自己的好朋友,小草也会有生命,雨滴是美丽的音符,小溪可以快乐地奔跑……然而,拿出原作让学生反复临摹,将具体的事物固化,缺乏想象的空间,久之将束缚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二、美术教学中的创新教学

美术教育被公认为是培养创造力最具成效的学科之一。美术新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应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造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训练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变通性和发展性,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所以,关于创新教学应该作为美术教学的重点。

(1)消除学生心理障碍。

学生通常会认为,美术课上拿出临本来让他们临摹,就是要让他们按照临本原原本本地画出来,画得越像,作品就越成功。所以,他们一到临摹教学时,就会按部就班地进行绘画。为此,教师应该端正学生的认识,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告诉学生什么样的作品是优秀的,什么样的作品是成功的。要摒除陈旧的观念,树立创新的意识,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临摹,不必追求一模一样,尝试释放想象、放开思维,由此才能创新。

(2)鼓励学生发挥想象。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推动了进步。由此可见,想象力的重要性不容小觑。而美术课堂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重要阵地,所以,教师在临摹教学之余,还需要多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利用一些具有想象空间的主题去吸引学生,使其在那个空间里尽情地想象、联想,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驰骋在想象的天空。比如,在《路》这一主题的教学中,可以要求学生画出各式各样的路,可以是宽阔的柏油马路,也可以是狭窄的乡间的小路,可以是平坦的大道,也可以是崎岖的山路。在学生画完各种路之后,让学生在自己画的“路”旁再进行创作,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画出随便什么景物、人物都可以。作品收上来时,发现学生的作品画得十分丰富。有的学生在路边画了流浪的小狗,有的学生在路旁画了站立的小熊,有的学生画了彩虹,有的学生画了帐篷……各式各样的画作,展示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3)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所以,无论学生临摹得多成功,也没有办法“复制”原画作。每个人的人生阅历不同,个性特点不同,对事物的理解也不同,所以,在绘画过程中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感受,这是学生的“独创性”,也是创新精神的体现。所以,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让画作真正成为学生抒感的载体。比如,有一次要求学生以《回忆》为主题,画一幅画。有的学生画了自己的爷爷,因为爷爷过世了,成为了回忆;也有的学生画了乡村的大槐树,因为小时候自己是在乡下的外婆家生活的;还有的学生画了小时候的玩具……每个人回忆里的东西是不一样的,他们想要通过作品表述的感情也是不一样的。教师应该尊重他们,引导他们,鼓励他们,使他们逐渐学会“以我手绘我心”。

三、结束语

美术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因此,作为美术教师,要在思想上重视现代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其创新欲望的诱发;在教学方法上不遗余力更新教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只有这样,才能将美术教育推上一个更高的台阶,真正地实现素质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潘强.浅谈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教育探索,2009(12).

绘画入门范文6

蓝瑛绘画对明末清初影响很大,被后人称为“武林派”。画史上称之为“后浙派”。但实际上他的画风与戴进等不同,不能完全附属于“浙派”之后。

蓝瑛擅长山水、花卉、兰石,师法宋元名家,早年主要得力于黄公望,作品清简秀润。韩昴在《图绘宝鉴续纂》中说他:“画从黄子久(即黄公望),入门而醒悟。”中年自立门庭,上窥亚、唐、两宋,遍摹元代诸家笔法,集取优长,由此入门,始能各极变化。不但取法郭熙、李唐及R、夏,而且对二米、云山也精心研究过。对黄公望的画悉心尤力。当代前辈沈周的画也热心师效。加之漫游南北涉猎既广,眼界自宽,故落笔纵横奇古,风格秀润。

画家的创作理念和他个人所生活的时代、环境、文化素养、审美标准是分不开的。蓝瑛作为明末清初的画家,他的绘画风格同样也脱离不开他所生活的时代。因此,在探讨蓝瑛山水绘画的艺术特色之前,我们首先要对蓝瑛的生平及师承有所了解。

蓝瑛,生于公元1585年,卒年不详,1664年尚在。字田叔,号婕叟,晚号石头陀、山公、万篆阿主者、西湖研民,又号西湖外民、西湖外史、东郭老农、吴山农等,所居榜额日“城曲茅堂”。生长于“浙派”发源地钱塘(今浙江杭州),二十三岁寓居松江,后来长期活动于杭州、嘉兴、南京、扬州、绍兴等地,卖画授徒,影响深远,追随者主要集中于杭州一带,被称为“武林派”(武林为今杭州别称),在明末万历到清初康熙年间足以与“松江派”抗衡。其画风融合南北两宗,自成一家,属于一位文人画的职业画家。清代以来不少学者把蓝瑛称为“浙派”的“后劲”或“殿军”。他工书善画,长于山水、竹石、梅兰、人物、花鸟等,技法全面,尤以山水画著名,是明末清初颇具影响力的山水画家。他的绘画特点比较明显的是用笔有顿挫,以疏秀苍劲取胜,善写秋景。在其作品的题款中,常署仿某家之作,如“仿张僧繇”、“法荆浩”、“仿李成”等,实则所画均为他自己的面目。他的山水绘画画法有两种:一种作钩勒浅绛法,另一种作没骨法,设色鲜艳夺目,所画青山、红树、白云,运用石青、石绿、朱砂、赭石、铅粉诸色,点染别致,是晚明时期富有变化的山水绘画作品。蓝瑛享世89岁高龄,并且是一个勤奋的画家,一生以绘画为职业,笔耕不辍,传世的绘画作品面貌多样,数量众多,流传下来作品亦较多。

从蓝瑛传世的作品看,他的山水画创作大致可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为其五十岁以前。从现存蓝瑛早期的绘画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在临习古人绘画作品的过程中,打下了扎实的笔墨功底。在艺术成就的取得上,他主要得益于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的助力。元四家的笔墨虽不尽相同,但蓝瑛在学习他们的绘画技法时却能择良而取,并注意吸取对自己有用的东西,藉以丰富个人的表现能力。博采众长,应该是一个艺术家取得成就的途径之一,这也是我国艺术史上久经证明的成功经验。此时蓝瑛作品呈现出的面貌基本是以中锋运笔,皴法以长披麻皴、解索皴、荷叶皴为主。山石的画法润泽浑圆,没有过多的棱角,苔点圆润。树木的画法则是多种多样,体现了他绘画技法的娴熟。在构图上,近景的树木与远景的山峦之间具有明显的空间感。设色平淡和润,风格秀润清和,疏松简略。

中期为五十至六十五岁之间。这时他不但取法郭熙、李唐及马远、夏圭,而且对二米、云山也精心研究,对黄公望的画更是悉心尤力。时人吴门画派沈周、文徵明的笔法他也热心师效。加之他漫游南北涉猎广泛,眼界宽广,兼融南北,形成了苍劲雄强、骨力刚硬的个人风格,此时的蓝瑛已经达到能“分别宋元家数,某人皴梁法脉,某人蹊径勾点,毫不差谬”的水平。他以自己对各家绘画特色的见解,以中锋、侧锋交替运笔,用各种皴法、点苔法熟练地画出各种形态的山石、树木。以各家的典型构图,或高远或平远,或简或繁,显现出一种笔墨苍劲、气势雄浑的境界,反映出他在三十余年仿古绘画的实践中渐渐脱开单纯的临与仿,开始形成了自己独立的绘画风格。

晚年为六十五岁以后,这是蓝瑛一生中最精彩的时期。此时他在融会贯通前人技法的基础上,自立门户,形成了自己的绘画风貌。有人评其晚年画风“绝似仲圭,复似启南”,一语道出蓝瑛画风在渊源上与文人画的关系和晚年苍劲雄浑的画风。从此时期的作品来看,笔法苍劲疏宕,伟峻老练,画风呈多种面貌,有些作品笔墨含蓄隽雅,有些作品青绿重设色,画法工细,色调浓丽,愈老而愈工。这一时期他主要以敏捷快速的粗笔山水为主,山石的轮廓线短小、破碎、躁动,以破笔点苔,以侧锋皴擦;树木的画法更加曲屈苍老和类型化。构图上也基本形成了一种统一的样式:巍峨雄伟的山体以棱角分明的几何体组成并繁复堆积,占据画面的大部分且多偏向一侧,而于另一侧留出一定的空间,山顶突出。山间有飞瀑丛树,山脚以渔樵隐士、老树茅屋点缀。同时出现了山体的立轴画中纵向拉长,在手卷中则横向延伸的变形现象。晚年的作品中没有了早期所保留的一定的空间感,代之以一种逼人的气势,无论是仿荆浩、董源还是仿黄公望,在风格和笔墨上已经没有了差别,它们都已化为蓝瑛的典型山水样式。蓝瑛晚年的作品,笔益精良,构图高嶂巨壁,丘壑深远,重山叠翠,更加苍浑古朴。

纵观蓝瑛早、中、晚三个时期的绘画作品,大体可以得到这样一些认识:早年的作品,是学宋代诸大家的笔法,尤其是学元四家的作品。此时笔法较细润,明显地呈现出某派的笔法痕迹。中年,在学习前人技法的基础上开始变法,也就是向开创独特风格的途程上逐步迈进。晚年则开创了一种雄伟浑穆的独特面貌,画不离苔以及多画秋景,善施赭色,巧用荷叶皴等等,也都是蓝瑛作品的特点。

蓝瑛的山水画艺术成就,得益于他“性耽山水”。虽然他下苦功夫临习了晋唐宋元诸家,并达到了精妙乱真的程度,但他不以摹仿为能事。他不仅擅于师古人之意进行变革创新,而且还注重生活,注重行万里路,饱游饫看,“游闽粤荆襄,历燕秦晋落,涉猎既多,眼界弘远”。因为他胸中有真丘壑的观察积累,眼界开阔,所以能落笔纵横,水墨淋漓,独创一格一派武林派。蓝瑛的绘画,影响广泛,师法他的人可分成三类:一类是蓝瑛的嫡传弟子,如早期的刘度、蓝孟等人;第二类是出自蓝瑛的嫡传弟子门下或模仿蓝瑛画风的职业画家,如蓝涛等;第三类是早年曾经出自蓝氏门下,后来自立门户创立了独立画风的陈洪绶、禹之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