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季正雄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季正雄范文1
季正雄范文2
凶犯1 肝炎病毒
一位正值英年的女性,因肝癌破溃大出血而死亡,引起了所在单位的“震动”。这位女性是单位的技术骨干,忙于事业,很少到医院做体检,虽有近10年的乙肝史,却从未进行过正规检查与治疗。病发时已是癌症晚期,加上突发大出血,致使医生回天无术而撒手尘寰。
医学分析:肝癌有“癌中之王”之称,对人类威胁极大。就病因而言,医学界已锁定肝炎病毒、黄曲霉毒素、饮水污染以及烟酒嗜好等因素。其中肝炎病毒,尤其是乙型肝炎与丙型肝炎病毒罪在不赦。医学资料显示,肝癌病人中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人群,90%的肝癌标本中可以找到乙肝病毒,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发生肝癌的可能性较健康人高出100~300倍。至于丙肝病毒,表现更加隐晦,危害也更大,可在人体内潜伏15~20年不引起任何症状,悄无声息地破坏肝脏,最后发展成肝衰竭或肝癌。台湾学者发现,丙型肝炎e抗原阳性者,罹患肝癌的风险比健康人高出60倍。
那么,肝炎病毒是如何将一个健康人“打造”成了肝癌患者的呢?据韩国学者披露,祸起病人体内一种称为白细胞介素10的基因发生了变异。研究人员以1000余例乙肝患者为对象,观察到在感染了乙肝然后转成肝癌的患者中,大约有20%的患者体内出现了该基因变异的现象,而且该基因变异者患肝癌的平均年龄较其他人提前了10年左右。换言之,得了乙肝后是否一定要遭受癌魔的折磨,主要取决于病情发展中这种基因是否会发生变异。
狙击要点:
・引发肝癌的因素虽然较多,但乙肝病毒与丙肝病毒无疑是一个大户,只要堵塞了肝炎病毒的入侵通道,就在相当程度上为自己的肝脏建起了一道防护墙。
・注射乙肝疫苗。乙肝疫苗是对抗乙肝病毒侵袭进而远离肝癌的最有效武器。资料表明:乙肝疫苗对母婴传播的保护率为87.8%,可以保护95%以上的人群不受乙肝病毒威胁,大约能降低85%~90%与乙肝病毒相关的死亡率。
・丙型肝炎尚无疫苗预防,一定要坚持正规的药物治疗,力争让e抗原转阴,最大限度地减少患癌风险。
・坚持健康的生活力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严防肝炎病毒偷袭。
凶犯2 幽门螺杆菌
王女士属于应酬一族,频繁光顾各种餐馆或酒店,逐渐出现上腹不适甚至疼痛等症状。到医院做胃镜检查,医生告诉她患上了浅表性胃炎,胃炎虽不重,但要紧的是幽门螺杆菌试验呈强阳性,表明幽门螺杆菌缠上了她,一定要抓紧治疗,否则容易与胃癌“狭路相逢”。王女士半信半疑:真有这么危险吗?医生的话是不是过头了?
医学分析:胃癌排名十大癌症第二位,仅次于肺癌,致癌凶犯一直不很清楚。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两名澳大利亚医生发现幽门螺杆菌以后,情况有了很大的转机。原来,幽门螺杆菌不仅是胃炎、胃溃疡等常见胃病的肇事者,也是胃癌的一大凶犯。有资料为证:长期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患者,得胃癌的几率比无此菌感染者高出4-6倍。显然,大夫对王女士的叮嘱绝非“耸人听闻”。
为什么幽门螺杆菌能使好端端的胃成为癌魔的囊中物呢?罪在此种细菌能产生多种毒力因子,如鞭毛、黏附因子、酯多糖、尿素酶、空泡细胞毒素和细胞毒素相关蛋白等,尤以后两种毒力因子危害最大。长期感染幽门螺杆菌可造成慢性活动性胃炎,导致胃黏膜萎缩和肠上皮化生,发生异型增生和癌变的机会增多。感染年龄越小,日后发生胃癌的可能性越大。
狙击要点:
・人是幽门螺杆菌惟一的传染源,不清洁的食物、饮水以及接吻,都能导致幽门螺杆菌的传播。故首要举措是把住病从口入关,做到饭前便后洗手,尽量吃高温加热的熟食,喝开水,生吃瓜果蔬菜要洗净,进餐馆实行分餐制或公筷制,不随意与他人接吻等。
・注射疫苗。
・已经感染幽门螺杆菌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施行根治疗法,具体方案为联合用药,如铋剂+奥美拉唑等质子泵抑制剂+庆大霉素、呋喃唑酮、羟氨苄青霉素等抗生素,称为三联疗法。目的是发挥集体的力量,将幽门螺杆菌一举全歼,彻底清除致癌隐患。医学资料证实,一旦清除了胃内的幽门螺杆菌感染,可使胃癌的发病率降低40%。
凶犯3 EB病毒
钟女士在年度体检中发现EB病毒抗体阳性,医生问她身子有没有不适感,她称近一个月来鼻涕中混有血丝,以为是鼻炎复发了,正在服用鼻炎丸治疗,但效果似乎不好。医生高度怀疑她得了鼻咽癌,随即作鼻咽纤维镜检查得到了证实,而且已届晚期,失去了治疗的黄金时间。
医学分析:在颜面部的恶性肿瘤中,鼻咽癌甚为突出,其发生与遗传、EB病毒、感染、环境促癌致癌物和自身免疫力降低等多种因素有关。其中,EB病毒罪责难逃。医学专家已在鼻咽癌患者的病灶细胞内捕捉到了EB病毒的踪迹,而正常鼻咽组织中则没有;同时,检测鼻咽癌患者的血清EB抗体阳性率高达90.9%,比健康人高出40倍。
EB病毒是一种疱疹病毒,侵入人体的门户通常是鼻咽部的淋巴上皮细胞,并在那里“安居乐业”,诱发淋巴组织发生癌变。此外,咸鱼(含有致癌物质亚硝胺)、重金属镍等也扮演了“助纣为虐”的角色。
狙击要点:
・80%以上的鼻咽癌患者血清中含有EB病毒抗体,所以生活在鼻咽癌高发区的人群要定期到医院验血。如果抗体测定为阳性,虽然不能凭此就判定你攀上了鼻咽癌,但至少表明你曾经感染过EB病毒,或体内有EB病毒抗体存在,需要进一步检查鼻咽腔(鼻咽癌生长部位),必要时进行活体组织病理检查,目的是早期发现可能存在的癌病灶,便于及时治疗。如果是阴性,也不能懈怠,应定期随访观察,一般每5年复查1次EB病毒抗体。
・不要随意与人接吻。因为EB病毒可通过唾液传播,而接吻会直接增加罹患鼻咽癌的机会。
・尚有10%的患者血清EB病毒抗体测定为阴性,可能与咸鱼、重金属镍等有关。因此,远离咸鱼(尤其是10岁以下的孩子),净化饮水与食物中的镍,也是防范鼻咽癌的重要一招。
凶犯4 状瘤病毒
你尚未忘记梅艳芳、李媛媛等著名影视明星吧,她们都是先后遭到宫颈癌的算计而辞世的,宫颈癌也因之而家喻户晓,被称为“红颜杀手”。
医学分析:医学界一直在苦苦寻求预报与预防宫颈癌的良策。10年前一种被称为状瘤病毒的微生物浮出水面,并被专家锁定为宫颈癌的凶犯。宫颈癌病毒是一个大家族,目前确认的类型有80余种,其中的16型与18型病毒与宫颈癌的关系最为密切,由此而研发出的疫苗也已问世,表明人类在征服宫颈癌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狙击要点:
丈夫存在状瘤病毒感染,可使妻子受害的危险增加9倍。丈夫有包皮垢、包茎、疱疹及癌等疾患,也可使妻子受到感染。所以,丈夫应从关爱妻子的高度来认识并做好相关的卫生工作。
性是状瘤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首次性生活过早,特别是多个与此种病毒感染最为密切。请看医学研究资料:在只有一个中,17%~21%可在宫颈、外阴等处检测到该病毒,而有5个以上的女性中,该病毒的感染率高达69%~83%。所以,坚持性专一具有特别重要的预防价值。
季正雄范文3
关键词:胸腔积液;病因;临床特征
胸腔积液为常见临床表现,其发病机制驮樱可出现于系统性疾病中,是一种难治性常见病。少量胸腔积液无明显表现,大量胸腔积液可导致患者呼吸困难、心慌、胸闷等。胸腔积液诊断较困难,须结合患者医学影像检查、器官病变情况及病史综合判断其发病原因。本研究分析胸腔积液发病原因及其临床表现,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4年2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02例胸腔积液患者为对象研究,男62例,女40例,年龄19-87岁,平均年龄(44.2±6.5)岁,病程4-121 d,平均病程(65.3±5.2)d。积液位置:双侧胸腔积液10例,右侧胸腔积液55例,左侧胸腔积液37例;渗出类型:漏出液2l例,渗出液81例;积液量:大量积液23例,中量积液65例,少量积液14例。所有患者均经胸部x线、胸部CT、胸腔B超确诊为胸腔积液。临床表现有胸闷气短、胸痛、盗汗、咯血、咳嗽、发热等。
1.2病因分类与诊断方法 其病因可分为:恶性胸腔积液、类肺炎性胸腔积液、结核性胸腔积液、其他胸腔积液(肾病、心力衰竭、肝硬化等)。其诊断如下,①类肺炎性胸腔积液:渗出黄色或脓性积液,较粘稠,中性粒细胞数量较多,临床症状为咳嗽、发热、胸痛、咳痰等。②恶性胸腔积液:积液量多,检查为肉眼血性,临床症状为胸痛、呼吸困难、进行性消瘦,恶性肿瘤胸膜活检及胸腔积液细胞学检查均为阳性,肺部CT成像有肺不张或肿块,胸腔积液乳酸脱氢酶在500 U/L以上,胸腔积液的血清癌胚抗原在20 ng/mL以上。③结核性胸腔积液:白细胞明显增高,胸水类型是渗出液,细胞类型中性粒细胞或淋巴细胞较多,胸部x线及超声波确定有胸腔积液存在,结核菌纯蛋白衍生物变现为阳性,镜检下痰试验可检出抗酸杆菌。④其他胸腔积液:通过实验室、胸部CT、胸部x线检查,患者脏器正常与否及临床病史进行判断。本研究102例胸腔积液患者病因,见表1。
1.3临床特征
1.3.1类肺炎性胸腔积液 以单侧胸腔积液为主;渗出类型是渗出性,呈脓性或黄色,且量不多,中性粒细胞较多,白细胞数量明显增多。
1.3.2恶性胸腔积液 16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有淋巴瘤、肺癌、肝癌、乳腺癌。临床症状有刺激性咳嗽、痰中带血、发热、气促、胸闷、胸痛等,无全身中毒现象;积液先为草黄色,后为血色;胸部CT可见肺部肿块、胸膜结节、纵膈淋巴结肿大、肺不张等;血清癌胚抗原(32.1±7.2)ug/L,胸水(47.1±10.2)ug/L,均显示异常,胸部积液乳酸脱氢酶于200 U/L以上9例,胸水查到肿瘤细胞阳性率为72.1%。
1.3.3结核性胸腔积液 双侧胸腔积液较少见,单侧胸腔积液较多;渗出类型是渗出性,主要表现为黄色浑浊,少量见血性或乳糜性,发病迅速,早期症状表现为胸痛,当胸液增多时易导致咯血、气急、咳嗽及发热等症状,急性期,中性粒细胞较多,慢性期,淋巴细胞较多;胸部积液乳酸脱氢酶于200 U/L以上59例。
1.3.4其他胸腔积液 心功能不全导致型腔积液6例(5.9%),单侧胸腔积液较少见,双侧胸腔积液较常见,肺心病3例,冠心病2例,扩张性心肌病1例;低蛋白血症导致胸腔积液3例(2.9%),是漏出型,为双侧性胸腔积液。
2.讨论
胸腔积液是常见临床症状,表现单一,其致病原因较复杂。胸腔积液分为漏出液与渗出液两大类,这两者病因不同。因此,区分其渗出类型是胸腔积液准确诊断的重要步骤。漏出液多由肝硬化、充血性心力衰竭、低白蛋白血症所致;渗出液多因肺炎、恶性肿瘤、结合导致。
季正雄范文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814-8824(2007)-4-0054-01
提要:目的 探讨危重胸外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分析了68例危重胸外伤患者的伤情并发症与救治的关系。结果 本组68例患者救治成功60例(88.2%),死亡8例(11.8%)。结论 早期诊断、及时、合理运用抢救措施,并注意合并伤的及时处理,危重胸外伤患者的救治效果良好。
关键词 胸外伤 救治
胸外伤是较常见的外伤,在所有外伤中占第2位.胸外伤易导致严重不良后果,故其诊断和治疗的方法是否正确、及时显得尤其重要,特别是在危重胸外伤的救治工作中,要求的专业水平很高.我院自2001年1月~2006年12月共收治胸外伤360例,其中危重胸外伤68例,占同期胸外伤患者总数的18.9%.本文对危重胸外伤68例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49例,女19例,年龄8~75岁,平均42.6岁,受伤原因:交通伤21例(30.9%),锐器伤9例(13.2%),高处坠落伤20例(29.4%),其他伤18例(24.5%)。
1.2 损伤的分类及合并伤情况 开放性损伤12例,闭合性损伤47例,胸腹联合伤9例.合并伤:颅脑损伤18例,脾破裂6例,肝破裂3例,肾挫裂伤4例,四肢骨折26例,胸椎骨折6例。
1.3治疗 胸腔闭式引流56例,颈胸部皮下穿刺排气5例,开胸手术28例,其中肺修补3例,肺叶切除5例,主支气管修补4例,膈肌修补3例,肋间血管及胸廓内乳动脉结扎2例,食管破裂修补2例。合并伤颅内血肿清除4例,脾切除6例,肝修补3例,肾切除1例,椎体减压1例,四肢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12例,气管切开16例,呼吸机辅助29例。
2 结果
治愈60例,死亡8例.死因:ARDS 3例,肺部感染2例,颅脑外伤2例,出血性休克1例。
3 讨论
3.1 开放伤的治疗 保持呼吸道通畅,抗休克,封闭开放的伤口,其中抗休克治疗是抢救成功的首要措施。
3.2 多发伤的处理 早诊断、早处理,对昏迷、意识不清或休克者,除对颅脑损伤的观察外,要排除隐蔽性腹腔内脏器伤的存在[1],同时要警惕有无泌尿系统及骨骼系统的损伤,位于胸壁“心脏损伤危险区”的穿透伤,应高度警惕心脏损伤的可能,边补充血容量,边快速气管插管后开胸探查,绝不要等待血压回升后再手术[2]。闭合性胸部创伤中心肌挫伤的处理首先要纠正心律紊乱、心力衰竭等并发症。
3.2.1 胸腹多发伤救治 治疗要以拯救生命为原则,在积极抗休克的同时,首先处理致命伤。
3.2.2 合并颅脑伤的诊治 尽快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疏通呼吸道,恢复通气功能,避免窒息,抗休克同时行胸穿或胸腔闭式引流,发现有进行性出血时应剖胸探查,对张力性气胸应立即予以穿刺针排气减压后行胸腔闭式引流,对开放性胸部伤或广泛性胸壁软化,应立即行开放性胸部伤口包扎封闭,置胸腔闭式引流,对胸壁软化区应加压包扎或牵引,必要时应用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或行胸廓固定术,经初步复苏处理,血流动力学表现仍不稳定,又查不出内出血部位,应想到急性心脏压塞,明确诊断后予以心包切开探查术,因颅内出血或脑挫裂伤造成颅内压增高可导致脑疝,引起呼吸中枢麻痹,心跳停止"因此,一旦血压回升,应尽早使用脱水剂或开颅减压,彻底清除颅内血肿。
3.2.3 肺挫伤的处理 ①晶体液在复苏期间应限制在1000ml以内;②当中心静脉压低或血容量不足时,应用胶体;③速尿20mg,2次/日,静脉滴注,连用3~5天,以消除复苏期间晶体潴留;④激素;⑤鼻导管吸痰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3.2.4 浮动胸壁的处理:恢复胸腔容量,改善通气,减少并发症,达到良好的功能恢复及美观效果。
3.3 多器官脏器功能衰竭的诊治 ①保护胃肠粘膜;②恢复胃肠功能;③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肾功能衰竭在严重创伤后仍时有发生,在低血容量休克治疗中,要时刻注意保护肾功能[2],早期防治肾功能衰竭,对胸腔闭式引流或胸腔穿刺治疗后肺仍不张者,及时支气管镜吸痰或气管插管吸痰膨肺,预防肺部并发症,防止发生心、肺功能衰竭。
参考文献:
季正雄范文5
十余年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王建设教授团队专注于遗传性肝病,特别是遗传性胆汁淤积症的研究,在国内率先发现并报道了多种遗传性胆汁淤积症,在国际上首先报道了多种新的基因缺陷类型,并对患儿进行针对性治疗,使许多患儿得以长期无病生存。由王建设教授领衔完成的“遗传性胆汁淤积症临床及基因变异特征研究”项目荣获2017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什么是胆汁淤积症?导致遗传性胆汁淤积症的“元凶”有哪些?发现致病基因后,能给患儿的治疗带来“光明”吗?且听专家分析。
新生儿在出生后2周内可出现皮肤发黄等症状,之后会慢慢消退,医学上称之为生理性黄疸。如果宝宝出生2周以后,黄疸仍然没有消退,或者退而复现,家长就要提高警惕,及时带宝宝去医院就诊,让其接受相关检查,排除病理性黄疸的可能。胆汁淤积是导致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最常见原因。据国外文献报道,婴儿胆汁淤积的发生率为1/2500~1/5000;我国缺乏相应的流行病学资料,但研究者普遍认为其发生率明显高于西方国家。
胆汁淤积是原本应该通过胆道系统排入肠道的胆红素、胆汁酸等物质蓄积在体内所致,临床表现为黄疸、胆红素或(和)胆汁酸升高。胆汁淤积性肝病是以ALP(碱性磷酸酶)或GGT(y-谷氨酰转肽酶)升高为主的肝损伤,最终可发展为胆汁淤积症。
在儿童肝病中,婴儿期胆汁淤积症是导致患儿需要肝移植,甚至死亡的主要疾病。遗传因素是引起婴儿期胆汁淤积症的重要原因,也是成人期肝病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王建设教授介绍,在婴儿胆汁淤积症的病因中,胆道闭锁约占1/3,存在明确基因缺陷的约占1/3,不明原因的约占1/3;根据是否伴有血GGT升高,胆汁淤积症又分为低GGT型和高GGT型,低GGT型几乎都存在基因缺陷,高GGT型中也有部分由遗传因素引起;遗传性胆汁淤积症多为单基因遗传病,致病基因数量众多、功能复杂,涉及胆固醇和胆汁酸合成、转运、代谢等多个方面,明确致病基因后的个性化管理可以显著改善患者预后。
聚焦基因突变,发现多种遗传性胆汁淤积症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遗传性胆汁淤积症及其相关基因缺陷被发现和认识。自2003年开始,王建设教授团队即开展已知遗传性胆汁淤积症的诊断和治疗,在国内率先诊断并报道了一系列遗传性胆汁淤积症。在此基础上,他们还聚焦发现新致病基因的研究,在国际上首先报道了一些疾病新表型,使我国婴儿期胆汁淤积症的诊断和治疗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07年,王建设教授团队在国内首先报道Alagille综合征病例系列,并提示Alagille综合征是我国婴儿期慢性胆汁淤积症的重要原因。2012年,他们又在国内首先报道针对Alagille综合征病例JAGl基因的检测,并对其基因突变谱和特征进行了分析。2014年,该团队在国内首次报道了2例ARC综合征(关节挛缩一肾功能损害一胆汁淤积综合征)。
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FPIC)是一组常染色体隐l生遗传病,根据致病基因的不同,目前分为1~6型。其中,ATP881基因缺陷引起的PFIC1型和ABCBll基因缺陷引起的PFIC2型约占2/3。2010年,王建设教授团队通过检测ATP881基因,在国内首次确诊并报道PFIC1型病例系列,并与PFIC2型进行比较,发现肝脏组织学检查对鉴别诊断很有帮助。同年,该团队在国内首次报道PFIC2型病例系列,并指出ABCBll基因变异在中国患儿中发挥重要作用,且基因变异类型多样,基因突变谱和其他地区不同。2012年,该团队在国内首次确诊并报道3例PFIC3型患者。2017年,王建设教授团队鉴定了MY05B基因缺陷引起的低GGT胆汁淤积症谱系,被国际公认为PFIC6型。其后,该团队又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了USP53缺陷病。他们从百余例遗传性低GGT胆汁淤积症病例中,筛选出44例遗传学病因不明的患儿,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最终发现5个患儿存在USP53基因纯合或复合杂合“双突变”现象。这5名患儿的父母没有胆汁淤积症,但各携带了1个突变基因,并遗传给了患儿;患儿的其他健康兄弟姐妹只携带1个或没有携带该突变基因。在随后的临床工作中,该团队又陆续确诊了2例USP53缺陷病患儿。
明确诊断,为治疗和再生育指引方向
王建设教授团队的研究大大提高了对遗传性胆汁淤积症的认识,有助于儿童各种类型胆汁淤积症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十几年来,他们诊治了几千例胆汁淤积症患儿。
王建设教授指出,虽然部分胆汁淤积症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但是明确诊断仍然意义重大,可以为患儿的治疗和患儿家庭的再生育指引方向。
首先,不同基因缺陷所致的胆汁淤积症的特点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同。比如:胆汁酸合成缺陷患儿使用鹅去氧胆酸治疗既简单又有效,王建设教授团队于2011年确诊并报道了国内首例胆汁酸合成缺陷1型患儿,2012年在国内首先报道了2例胆汁酸合成缺陷2型患儿,采用鹅去氧胆酸治疗后,患儿的临床症状完全缓解,获得长期无病生存;该团队在国际上首次报道FPIC1型患儿可伴有甲状腺功能减退,提示应评估患儿甲状腺功能,并给予针对性治疗;Citrin蛋白缺陷(SLC25A13基因突变引起)导致的新生儿肝内胆汁淤积症(NICCD)是一种自限性疾病,通过饮食控制(如去乳糖饮食、补充富含中链脂肪酸食品和脂溶性维生素等)及對症治疗,多数患儿的症状可在1岁内消失;等等。
季正雄范文6
2、鸡胸肉中加入盐、蚝油、料酒、生抽、蒜泥搅拌均匀,腌制15分钟。
3、放入锅中,大火蒸20分钟左右即可。
鸡胸肉:
鸡胸肉,是鸡身上最大的两块肉。常见鸡肉,鸡胸肉是在胸部里侧的肉,形状像斗笠,胸脯肉。肉质细嫩,滋味鲜美,营养丰富,能滋补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