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与管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经营与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经营与管理

经营与管理范文1

关键词:苗圃;经营管理

中图分类号 F30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17-100-02

苗圃作为在市场环境下生产与运行的一种经济模式,同样受到市场供需的影响,参与市场的激烈竞争,需要通过经营与管理获取经济效益,实现企业的持续性运转经营[1]。因此它作为企业的一种形式,同样需要具备合理的组织架构、优秀的高层领导、科学的生产流程、匹配的人力资源、专业的技术力量、严格的管理制度、准确的市场定位、优质的商品制造以及良好的社会资源。本文拟从苗圃的经营与管理2个方面进行介绍。

1 苗圃的经营

1.1 种植品种和等级定位 对于苗圃的经营来说,首先要确定苗圃的主要经营方向以及种植的品种。在经过全面的市场调查后,确定在技术力量、种植环境、地质地貌、水文状况、气候条件、资金力量、土墒情况、市场需求等方面都符合条件的种植品种,将苗圃种植与产出多样化,丰富产品品种,并且根据苗圃发展的主导方向,制定高端、中端、大众等商品等级定位[2]。在种植品种以及种苗等级确定后,苗圃发展的基本方向也就确定,同时将以后的经营计划、经营指标、生产规划等内容都基本划定范围。

1.2 内部规划与设计 在苗圃种植品种确定后,就要根据苗圃的地理环境、土墒情况等条件对园区进行规划设计。将生产区、办公区、排灌渠道、交通道路、生活区、仓储区等进行整体规划,根据功能的不同细化每一个区域,如按照生产品种的不同,将生产区分为几大板块,然后再按照种植时间的不同以及栽种密度进一步细化,坚持统一管理、合理资源配置、规模化生产的原则对苗圃内部进行规划与设计。

1.3 生产经营管理 苗圃的生产经营管理可以分为两大方面,一个是生产种苗质与量的管理,另一个是生产过程中成本的控制。生产种苗的质与量首先要基于科学技术的支持、生产预算以及计划的指导和约束等。生产种植技术需要不断吸取先进的研究成果并应用于生产实践中,包括合理的施肥时间、营养元素的搭配、施肥量的掌控、浇水的时间和次数,排灌的比例以及土壤的含水量、间苗疏苗、病虫害预防与管理、消毒除草、土壤物理结构的调整以及炼苗炼根的技术等,只有全面掌握了种植技术才能真正促进种苗的生长,提高种苗的质量、节约资源、减少浪费,实现商品毛利指标的完成。其次,只有做好生产预算、合理安排资金流向与周转、预算出生产经营过程中会出现的各项经费使用,才能用预算引导生产,减少开支,降低成本的消耗,促进持续性经营。第三,种苗的年生长量、枝干生长状态、叶片的表现、病虫害受损程度、树形美观状况等决定着种苗的品质。只有生产的种苗品质优良,生产也达到一定的规模,而且持续高产稳产,才能符合市场需求,保证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生产质量的控制需要通过生产规程、管理制度、执行程度等进行把控,而生产规程的把握必须覆盖生产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如种子的购买与采集、种子的处理、种子储藏,土地的整理与选择、作床和渠道设计,播种、扦插、嫁接、压条、分株繁殖,圃地排灌水,中耕除草、制肥施肥,苗木的修剪造形,防治病虫害以及掘苗出圃等方方面面。同时苗圃的生产、施工、养护等各环节也需要相互的协调与调度。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还要依据自身的定位与发展,培育出特色品种,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兼顾。

1.4 市场销售管理 作为苗圃经济价值实现的最关键环节,种苗出圃的时间、数量、品质都会影响其在市场中的价值。同时同行业的市场竞争以及苗圃销售渠道都会直接影响市场销售的收益[3-4]。所以对于苗圃的市场管理,要做好市场策划、商品品类搭配、广告宣传、运输流程等销售管理环节。

2 苗圃的管理

2.1 规划战略与领导管理 苗圃在生产运营过程中,需要有长期、中期、近期的规划以及发展战略作为企业前行和制定各项指标的指导方向和坚守原则。目标的制定不仅要符合苗圃自身的发展趋势还要求符合市场的变化需求,要具有全局性、前瞻性、持续性以及可行性[5]。根据规划战略确定经营理念以及管理决策、经营管理实现目标、市场定位、短期计划等。企业领导作为企业发展的领路人以及中枢核心,对于苗圃的发展以及可预见性的危机,都应有足够的能力化解、预防、过度。领导除了有较高的觉悟外,还要有专业技术的支撑、企业管理能力以及较高的责任心和团队协作精神,合理、充分的调度人、财、物的搭配与使用。

2.2 苗圃的经营管理与计划 苗圃的经营管理不仅需要有合理和完整的企业岗位设定以及组织架构,以促进苗圃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同时还要通过经营管理的各个领域对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非主营业务收支情况以及生产办公用品的折旧、员工工资及福利补贴、环卫费、引种费、苗木费、水电费、肥料费、维修费、工具材料费、机械费以及其它费用进行控制,以减少各项费用开支,降低成本消耗,增加利润收入,实现企业的正常运转。苗圃的计划包括生产计划、销售计划、库存计划、利润计划、促销计划、资金计划、苗圃设计改进计划、市场调整计划等多个方面。其中生产计划又包括各个苗区的栽种与产区计划、工作安排、人员雇佣与安排、肥料施加及病虫害防治的计划,只有有效的对苗圃生产品种进行预测,才能控制产品的质量与成本,实现生产效率的优化与利润的最大化。销售计划包括进入市场的时间、扩展市场的渠道、打入市场的方式、市场的价位、广告宣传的模式、销售人员的管辖区域、营销项目及方法的确定等,做好市场管理计划,才能有的放矢地应对来自市场的各种风险。

2.3 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无论是采购、生产、销售、管理等各个岗位、部门、环节都需要有健全的管理制度进行约束,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运行有章可循,才能各尽其职,权责明确[6]。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风险或意外事故,一旦发生必须有应急处理方案,及时将损失降到最低,而且只有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如运营管理制度、问责制度、生产运营流程、财务审批流程、采购物资标准、仓库储存及管理规定以及资产管理制度、报废物资管理制度等,形成完整的管理体系,才能在制度不断健全的同时逐渐规避苗圃运转过程中的各种漏洞。

2.4 苗圃人员的管理 根据苗圃中的工作性质以及工作难度、岗位需求,招聘和任命合适的人选,可以将人员分为生产一线人员、技术研究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后勤保障人员、临时雇用人员等类型[7-8]。在任用人员的同时不仅要依据技术水平、管理能力、工作经验,还要结合员工的责任感、道德品质、团队协作精神以及发展潜质等,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做好人事任用工作。为了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发挥员工潜能,还要制定适宜的奖惩激励制度、员工培训教育、绩效考核办法、岗位责任制以及工资等级评定标准,按照岗位、学历、技术、风险度、工龄、上岗率、职称、劳动强度、管理等级、个人素质等综合制定人员的薪酬标准,既要符合市场用人的要求,还要符合同行业用人的标准,更要符合本单位的实际生产经营状况。对于有突出才能的人员应敢于任用、大胆使用、努力留用,对于重要的管理岗位应推行定期竞聘制,促进苗圃内部人员的合理流动,提高工作积极性,确立能者上、庸者下的竞争性管理模式。

2.5 苗圃的物资管理 苗圃的物资管理包括生产工具的管理、备用工具的管理、包装物的储备、商品的储藏与调度、废旧及废弃物资管理、办公用品的管理、固定资产的保护与维修等。应设定专门的资产管理人员或库管人员确定物资管理流程,建立验收入库、登记入账、分类分区摆放、清仓盘点、调动使用、签单出库等一系列的检查、验收制度,做到账实相符、账账相符。

参考文献

[1]石青梅,马智.浅议苗木成本核算的苗圃经营管理[J].青海农林科技,2007(3):103-104.

[2]张曦,刘颖,韩玉林.论现代园林苗圃的经营管理[J].现代农业科技,2009(16):204-205.

[3]汪民,和敬章.苗圃经营与管理[J].河北林业,2008(5):11-14.

[4]宫宏亮.苗圃经营与管理探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9):226.

[5]吴福明.现代园林苗圃经营策略研究[J].企业家天地,2007(9):157.

[6]乔文国.园林苗圃的建设与经营管理[J].当代生态农业,2003(Z1):114.

经营与管理范文2

关键词:商业银行管理;盈余管理;经营绩效

对于一些上市公司和各大银行来说,会计信息“美颜”现象十分严重而又普遍,在这些美颜过失真信息中有的是属于违规操作而有的则是一些高层管理人士的盈余管理导致。因为盈余管理的操作隐蔽性比较强所以一般不会轻易被发现。如果想要检验商业银行是否存在盈余现象主要方法就是商业银行的绩效评价。盈余管理虽然有悖于会计信息的质量,违背了中立原则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盈余管理普遍存在世界各大商业银行和企业中,所以对于商业银行的分析也要从客观角度入手,采取正确的态度。

一、盈余管理认知

盈余管理的面向对象主要是外界,即对外报告,其次盈余管理的目的是为了自身利益,在定义这一概念的时候并不是参照特定的某一盈利概念,而是基于自身财务状况进行讨论;盈余管理的主体主要是高层领导者、管理者,因为他们有权决定信息的披露与否,而且有权决定交易发生的时间和方式,信息的不透明为他们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遮蔽,也是非常有利的条件。有很多人将盈余管理和财务管理混为一谈,两者最根本的区别就是,盈余管理最终的受益者是真正的高层管理者,受益的表现可以是直接的加薪或者股票赠与也可能是职位的晋升,而财务管理最终是为了使整个公司受益,使所有的股东都能得到财富,且两者的管理手段也是不同的。总结来看,盈余管理是商业银行(上市公司)的管理层为了向外界传递符合自身需要的、有意识和目的财务信息。

二、盈余管理存在的原因及特点

虽然从客观条件上来看,盈余管理有违商业道德但是在整个金融圈却是一个“公开的秘密”。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1)银行管理层为了自身利益而产生的内在冲动,或者说是契约动机。作为银行,不论是考虑到自身的利益还是众多的债权人,为了维持利益的最大化,往往会“钻空子“选用各种不同的政策进行盈余管理。

(2)会计制度的不完善,虽然现在国家出台了新的会计准则,但是还是有很多的灰色地带可以让人打球,正是这些“充分的条件”对企业收入和税收进行盈余管理,这样既可以降低成本还可以提高利益。

(3)监管政策的外在催化,我国银行部门对各个商业的银行都是有着明确的条文规定,所以一些银行为了达到这些标准通过相关部门的监管评价都会采取盈余管理的手段。

(4)我国商业银行盈余管理的特点盈余平滑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现行的会计制度对于收支制度的规定;贴现利息收入的确认;短期投资盈余的确认问题和大额不确定费用的预提问题。近年来随着国家财会制度的逐步完善,商业银行的盈余平滑性将会得到加强,信息虽然仍存在失真现象,但是有用性将会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三、盈余管理对经营绩效的影响

(一)盈余管理对经营绩效的正面影响

盈余管理是把双刃剑,对于经营绩效也是有有利的一面。从契约角度来看,因为契约的不完备性以及长期稳定性,管理层需要一定的盈余管理权限来缓解自身的财务危机,让管理者和债权人都可以获得满意效果。从整个资本市场来看,盈余管理主要是内部进行的一种管理手段,所以盈余管理通过传递内部信息借此影响企业成本。市场上的人常常可以获得一些内部消息而且经常是独家,但是如果选择给委托人那么代价很大而且也不能保障信息质量,从而产生交流障碍,降低了效率。但是盈余管理可以消除这种障碍,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如果银行通过短期投资得到1亿元的利润但是如果直接向外界宣布的话会使得净收益超过从长远来看能够达到的水平,所以银行管理层可以选择先提出来五千万,从而降低到以后可以达到的水平,这样通过计提准备金就可以验证利润的可靠性。从这方面来看如果银行能够熟练地运用盈余管理那么对于自身发展会起到的非常积极的作用。

(二)盈余管理对经营绩效的负面影响

虽然盈余管理在银行中有着积极的一面但是使用不当也会带来消极影响。究其实质,盈余管理就是一种欺诈手段,如果过度的进行盈余管理,表面上呈献给外界的是一份光鲜亮丽的财务报表,但是却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当外界的投资者选择相信那份华丽的报表而没有考虑信息的真实性,那么就会产生错误投资,随着越多的人参与投资,这份对外报表做得越来越漂亮,倘若银行一旦发生财务危机,那么广大债权人的资金恐怕很难悉数收回。从小的方面看是一部分债权人的利益受损,银行发展受阻,但是如果这由个案变成普遍存在的现象那么对于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都将是一个致命的绊脚石。

四、提高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策略

(一)建立合理完善的商业银行业绩测评体系,盈余管理的滋生因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银行业绩,为了达到规定指标,争取利益的最大化,管理者无不使用盈余管理,当盈余管理过度使用后往往会产生一些不良后果,这时如果更换了管理者,那么必然会对银行业绩造成影响,产生大幅度波动,这种现象对于银行和广大债权人来说都是不愿看到的。因此,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商业银行业绩评价体系是非常有必要的,比如说可以平衡计分卡经营业绩评价系统,在追求利益的同时也要加强对于非财务指标的考核,以此避免出现盈余管理过度。

(二)改进盈余管理的评价方法,目前来看对于盈余管理的评价方法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是业界普遍采用的一个方法是决策有用观。决策有用观主要就是从盈余对未来现金流的一个预测能力。根据这一方法,管理者根据当前的财务信息对于未来发展做出一个预测。除此之外现有的评价方法还有盈余反应系数法和现金流量法。但是这些方法都有弊端,比如忽视了证券市场的风险系数,资本结构和公司规模等等。这些不合理的评价方法容易造成账务不实,大大的限制了商业银行的绩效增长。想要改进评价方法可以加强会计人员的从业道德,或者是剔除不良资产,删除关联交易,去掉异常利润。但是因为盈余管理是一个大家约定俗成不成文的规定,所有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一但出现利润操作,就有可能涉嫌经济犯罪,这对于企业的发展将是致命性打击。所以想要从源头抓起还是要加强银行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

(三)完善商业银行治理结构,商业银行进行盈余管理的权利主要是高层管理人员,根据调查资料可以看出来,对于一些独立于董事会的商业银行进行盈余管理的程度相对来说要弱一些,这样的话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为了自身利益而进行盈余管理的自由空间,是促进商业银行健康发展的有效手段。完善治理结构,让内部进行彼此间的监督,这才是管理好盈余管理的切实之道。

(四)加外部监督,除了有内部人员的互相监督,银行还需要来自外部的监督。这里所说的外部主要是银监会,审计署以及相关的证券部门。对于银行对外宣告的信息必须核实其真实性,替投资者把好关,减少银行盈余管理的机会,保障经济的健康的发展。

经营与管理范文3

关键词:微课 微课设计 微课应用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学习的方式和渠道也变得多样化、趣味性、便利性。互联网带来了资源共享,人们可以随时在互联网上获取知识,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更使得网络信息随手可得,“微课”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2012年我国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的顺利进行,1000多所高校参加了比赛,微课走进高校,引起几乎所有高校教育工作者的兴趣及实践探索。微课正在高校教学改革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一、微课的概念

《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方案》中定义,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是一种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活动与互联网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能够随时通过互联网观看视频,实现互动。要求老师制作10-20分钟的视频,到互联网平台。但是,在实践中,10-20分钟的视频相对学生的注意力,有些太长,因此,很多微课设计者更倾向于将视频时间压缩到3-10分钟以内,让学生在更短的时间内更好的接受知识点。

二、微课体系的设计

《网店经营与管理》是一门包含网店经营与管理知识点和技能点的课程,包含大量的实操方面的内容,有六十个学时,课程内容包括:网店装修、网店客服、网店推广和网店促销等四个模块,共30个项目的内容。微客体系设计是从全局出发,覆盖四个模块中所有项目的主干知识点和技能点,将每次课的主干知识点和技能点或者重难点整合,制作成3-10分钟的微课视频。

三、微课的应用

很多人认为,微课就是个几分钟的视频。事实上,微课不单纯是视频学习资源,它具有完整的教学结构,包括微型资源“学习活动及其安排”学习效果评价和课程学习认证,同时微课还有一定的教育服务功能,包括通过学习资源承载的教学服务帮助学习者解决问题,并针对学习过程提供支持服务等。因此,微课不等于微课视频,微课视频是微课的一部分。

微课视频也不仅仅应用于微课课堂,而且用于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以及自学等过程。微课教学的应用主要从三个方面来阐述:

1.课前预习,老师在进行正式上课讲解新知识点之前,通过将微课视频在互联网平台,学生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方便的了解下节课内容,为学生了解新知识和技能提供个性化的、便利化的支持,也可以在学生预习的过程中产生疑问和兴趣,并带着疑问和兴趣有准备的来到课堂。

2.难点处理,老师根据教学经验,针对学生会重复出现的典型错误、问题,或者有一定难度的内容,通过视频演示、串联知识点或者重难点, 学生能在反复的观看视频、消化内容。

3.巩固拓展,学生的基础和学习能力是有差异的,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掌握知识点和技能点。对于主要内容掌握的比较好的学生,要提供一些拓展性的微课教学视频,而对于程度稍微差一些的学生,可以巩固上课的视频内容,完成课后的内容。

四、微课设计

《网店经营与管理》微课的设计在逻辑上和传统任务驱动课堂的设计是一样的,包括:预习、基本介绍、视频播放、视频讲解、布置任务、考核、总结、复习八个过程。下面以项目二――全屏店招的部署为例,介绍课堂设计过程:

1.视频。让学生通过公共互联网平台,预习下节课的内容。可以通过手机在车上、等人的时候等有空闲的时间随时方便的观看短小的微课视频。

2.进入课堂,介绍课程内容,导入微课视频。首先介绍淘宝店招的作用、元素组成、规格尺寸和部署的路径,让学生对今天的课程内容有一个基本、全面的了解,为一步微课视频的播放起一个导入性的作用;

3.播放视频。播放事先做好的全屏店招的部署操作流程,转换传统教学中,都是老师现场传授的陈旧方式,换一种方式更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视频的内容包括了所有的主干知识点和技能点,让学生对课程内容有基础性的认识。

4.讲解视频中的难点和延伸点。视频内容收到视频长短的限制,只包括了主干知识点和技能点,对于枝叶知识点和眼神性的知识点没有具体介绍。看完视频学生会产生一些疑问,带着这些疑问,比如:页头和店招部分的衔接、如何获取导航的颜色等。老师可以更有针对性的讲解更深入细致的内容。

5.任务驱动。布置任务,根据给定的素材,然后学生在自己店铺首页完成全屏店招的部署。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运用刚刚学习的知识点和技能点,让学成从理解阶段过渡到掌握阶段。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指导,某些项目也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

6.考核学生掌握知识点的情况,给予评价。评价学生在整个完成任务过程中的表现,以及对成果的考核。

7.总结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运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8.课后,学生还可以方便的通过微课视频复习以及拓展上节课的内容(事先了拓展上课内容的视频――带导航的店招的制作),加深印象,或者完成课后作业的时候参考视频的内容。

五、结束语

微课在互联网时代的大背景下诞生,是一种新型的模式。文中《网店经营与管理》微课仍然是建立在传统课程的基础之上,如何更好更大程度的挖掘微课的价值,还需要不断的探索。

参考文献

[1]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 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 开放教育研究,2013,(2) .

[2]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 2013,(4):36-42.

经营与管理范文4

关键词:学校经营、学校管理

在社会竞争激烈的时代,教育一直为我国重点发展的对象,为了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学校需要向社会提供优质人才资源保障;而学校的经营与管理好坏直接决定着教学质量,教学质量关系着学校的信誉,学校的经营与学校的管理就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学校发展方面看,学校经营注重于学校全局性发展,学校管理注重于内部制度措施的建立,经营近年来引入教育领域里,经营有着一定的利益倾向,在发展学校管理的同时引入经济,最终实现学校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这里就学校经营与管理发展背景,学校经营与学校管理之间的联系做讨论。

一、学校经营发展背景

1、学校经营是学校生存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由计划向经济型转变,作为学校的管理者,为了建立学校正常运转秩序,保障教学质量同时维持学校基本生存就需要对学校进行经营,学校经营也是学校生存发展的必然要求。伴随国家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普及高中教育,国家给予教学补助无法维持学校正常运作,学校发展存在严重的资金不足,学校的生存发展便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于优质教育的需求也不断提高,加入了子女在教育上的投资,这些给学校发展带来了生源和财源,成为学校快速发展的机会;因此学校经营是学校生存发展的必然趋势。

2、学校经营理念

(1)、学校经营目的

学校经营目的与企业经营不同,企业以利益为导向型,学校经营根本目的在于利用一切可利用资源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环境,专注人才培养,促进学校可持续健康的发展;学校的经营形式有着多样化,只要是有利于教学发展,有利于教师发展,有利于学生学习发展的形式都会加以运用。而校经营上并不是追求价值最大化,学校经营的主体为学生,没有学生,就不存在学校,因此学校经营的开展以学生为出发点,为社会培养优质人才为重心,为国家科技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资源保障。

(2)、学校经营内容

随着社会经济以及网络的循序发展,学校作为一个有组织的系统,学校经营以学校品牌、学校文化为主要内容。

(1)经营学校品牌,学校经营内容的关键是经营品牌,学校品牌是一所学校的教学价值观,决定了不同区域一所学校与另一所学校不同的价值取向,也直接决定了家长、学生以及社会对这所学校的印象。品牌学校的创建是学校最宝贵的无形资产,能够得到社会支持、家长信任、师生认同,并且能将各种教育资源统整合起来。总体上看,学校中没有任何一种力量可以替代品牌,学校品牌直接体现了学校的信任度和知名度。

(2)经营学校文化。学校文化是学校经营的重要内容,它体现了一所学校长期发展中的文化底蕴,是学校全体成员认同和遵循的文化价值,能够树立师生学习榜样,是具有时代象征性的集体文化,同时也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学校文化同样为学校最宝贵的无形资产,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管理者经营学校需要用先进的的文化去经营学校。

二、学校管理发展背景

1、学校管理目的

学校管理发展一直坚持着以教学质量为根本,利用相关制度及措施提高教学质量,且利用内外资源整体优化教学工作,至学校诞生开始,便有了学校管理;在社会经济发展前景下,学校管理上分为政府各类教育机构对学校的管理和学校自身的内部管理,但都离不开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学校的直接施教者为教师,教学质量的好坏归根结底也在于教师,因此学校教学管理的主要对象是教师,教师专业化水平提高了,教学质量也就自然的提高,当然学校管理需要讲究方法,运用科学的管理制度,遵循符合规律的管理原则,最终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才能得以实现。

2、学校管理方法

(1)、尊重教师

教师主要管理对象为学生,而学校主要管理对象为教师,要在学校管理工作中,要提高教学质量,管理者需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促进教师素质水平提高;首先要用平等对待的态度,以朋友的身份与教师沟通协作。若学校管理者居高临下,藐视教师,很容易在管理者与教师之间树起心理的障碍,久而久之,形成心理沟通上的隔阂。其次管理者要尊重教师的独有个性,每一个教师都有着自己独立的个性。在教师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管理者不应该过分地追求管理要求上的统一,制度为人定的,需要有变通性,不能用利用陈旧老套的的条例去限制教师教学活动。

(2)、理解教师

在教学过程里,教师的工作是十分复杂、繁琐的,不能仅以时间来衡量,这就需要管理者对教师的工作性质、工作量加以理解。作为学校管理者,还需要与教师多交流沟通,和平相处,让教师感到自己是受重视的,在教学上,他们就能够在在国家、集体与个人之间的关系找到最佳结合点,与教师增进沟通、相互理解;管理者用爱心、关心、真心、诚心打造既严谨有序、宽松和谐的教学群体,拉近管理者与教师的距离,使管理者和教师彼此信赖。

(3)、关心教师

在教学长期发展过程中,教师一直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在心里上承受的压力也比较大,学校管理者要管理好教学质量,就必须设身处地事事替教师着想,在教学、生活等多方进行关怀,了解教师的教学的各类困难,解决教师的压力,使教师能够以较好的心理状态在教育教学工作,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有思想,有感情,有独立的人格,当然也有着有各种需要,渴望自身人生价值的,那么作为管理者,就需要为教师提供各类物质保障、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满足要教师的这些需求,帮助教师实现发展价值。

经营与管理范文5

【关键词】市政;施工企业;经营与管理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都在与时俱进,对于建筑企业来说更要紧跟时代步伐,建立健全企业创新管理机制,强化完善企业管理体系,推进建筑企业深层次改革,重新构筑新的管理机制。首先必须按照行政管理与经济管理相分离、宏观经济管理与资产所有相分离、管理指挥劳动与资产相分离的原则,使企业的管理机制从以“行政系统”为轴心转变至以“价值系统”为轴心的企业管理机制。

二、明确管理职责,强化资本运营机制

资本运营机制是企业资产保值、增值、更新,以确保资产收益扩大的资产启动、操作和运转机制。对于建筑施工企业,充分发挥部门管理的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职能,尤其是推行质量认证制度,建立客观保证体系,是产品运营的重要保证。通过质量、环境、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建立、认证、运行和持续改进,建立质量、环境、职业安全健康一体化管理体系,不断改造、规范企业的业务流程。从总经理到企管部、生产技术部、质量安全部、机械装备部等职能部门和项目经理部都明确职责和权限,对产品、过程、过程网络进行相互制约的程序控制,从而使质量隐患消失在产品形成过程中,实现企业资产运营,确保资产增殖。无形资产运营方面,如企业商标专用权、企业资质、专利技术,也包括企业形象、企业精神、企业信用、信誉等。

三、加强开发力度,不断完善和大经营􀀁

经过近年来激烈的市场竞争,摸索出一套适应市场的经营开发思路和措施, 即: 转变观念、思路创新是走向市场的前提;一流的人才、先进的设备是夺取市场的基础;经营开发组织结构的完善是取得市场的保证;树立精品意识,讲求市场包装是占领市场的核心;有所为、有所不为是搏击市场的策略;得当的奖励机制是取得市场的手段等。这些思路和措施的出台,使企业职工的开发观发生了极大的转变,开发意识增强了,工程开发的质量和效率也大大提高了。但是,市场是瞬息万变且残酷无情的, 必须在不断的实践中逐步完善大经营战略。

1、大力推行三级开发的模式。鼓励各施工( 生产)单位及工程项目部独立自主进行开发和经营,分解开发压力,逐步从以组织指挥生产施工为主转向经营开发和施工管理并举,并逐步发展成为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经营实体。

2、 进一步加强开发营销力度。为激励开发人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加大了经营开发的奖励和兑现力度,提取中标工程总价的0.15% 作为奖励基金,奖励那些在经营开发工作中作出贡献的人员,调动经营开发人员的积极性。

3、 交市场真心朋友,建客户永久网络。市场经济除了市场手段外,还有一个感情投资问题。交市场真心朋友,建客户永久网络,特别强调一个真字和久字。牢固树立客户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客户的需要就是我服务的宗旨的新观念。对那些潜在的客户也要交真心朋友,避免短期行为。

4、加大项目经营力度,大力推行建筑商模式。具体作法, 一是利用品牌优势, 广泛联合和联营,寻找更多的合作伙伴来共同进行工程项目的经营,大力推行建筑两模式。二是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扩充资质经营范围,对市政、高速公路、轻轨铁路、机场等领域进行渗透和扩张。三是试点将债权变股权,进行资金经营。

5、有所不为而有所为的经营策略。市场纷繁复杂,企业要想获得市场占有份额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增长,市场进入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卖方市场,企业可能因为做对了某一点而获得成功;而在买方市场,企业可能因为做错了某一点而导致全盘皆输。因此,经营开发必须树立有所不为后方能有所为的思想,做到科学开发, 谨慎进入。不接亏本、资金不到位、贷款垫资的工程。

( 6) 精益求精,标书质量力求达到国际水准。从外表包装到内在质量都达到高水平。

四、坚持管理创新,继续实现大转变􀀁

1、实行模拟法人管理,赋予各施工项目部更多的自;同时也承担更多的责任,完善其责、权、利关系。主要措施有以下几点:

(1)年终兑现靠硬指标。以经济效益为主,其它指标为辅作为考核指标,项目部将年度利润的30%上缴,自留资金为年度利润的70%,项目部年度可兑现的奖金总额为自留资金的16% ,项目人员的经济利益直接与项目经营效益挂上了钩, 理顺了利益关系,大大提高其积极性。􀀁

(2) 鼓励项目部更多地使用自己的职工,以保持职工队伍的稳定。那些实在无法安排上岗的职工的工资,项目部必须全额承担下来。实施模拟法人管理后, 使每个人学会自主生存和发展,自主进行工程开发。自主支配利润分成及兑现后所余的那部分资金,作为以丰补欠及工程开发、长远发展的需要。

(3)项目经理是工程项目承包的第一责任人,对项目工期、质量、安全、效益等负有直接责任。对经营不善、管理落后、造成亏损的,应一年黄牌警告,两年撤职换人,决不手软。

2、推行模拟市场核算机制。施工企业要转换经营机制,推进集约经营,提高经济效益,必须坚定不移地走项目承包的道路,实行项目施工和责任成本管理。

3、全面实施资产经营责任制,切实提高资产经营水平。各施工项目部必须签订资产经营责任书。

4、实行全员会计委派制。施工企业特点是点多面广,流动分散,管理跨度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对资金及项目进行有效的监控和管理,那么资金管理很可能失控,从而造成资金的无序流动和无效运行,极有可能造成经营风险,后果不堪设想。为了适应新的管理模式,可成立财务管理中心,对被委派的财会人员实行统一管理。

五、要注重项目管理模式方面的创新,强化质量和施工、技术等方面的管理

1、对施工进度控制加强管理

控制市政工程建设施工的重点,就是在施工前必须建立科学有效的进度计划。在进度计划中,要包括所有的施工项目,同时要把所有项目的施工进度都明确地注明。然后还要与所有的分包单位签订详细的施工进度合同,约定好施工的进度和工期,如果延误工期,分包单位必须要进行经济赔偿。

2、建立全方位的技术控制系统

由于市政工程施工涉及到多项的施工技术,而通常在施工过程中采取的技工管理又十分的单一,因此十分有必要建立全方位的技术控制系统。建立完善的技术控制系统,需要借助现代计算机处理系统,对影响施工技术的气候条件、地质条件、荷载条件、材料性能、资源状况、现场条件等制约因素进行预测、识别、分析和调整,最终在可以控制的范围内最大限度的实现设计目标。借助计算机系统,对施工过程进行模拟,求解其内力和位移,比较分析实测值和预测值,如果两者间存在较大的误差,及时进行调整,一直到符合设计要求为止。

3、全力解决施工过程中的环境公害问题

(1)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主要是在施工过程中大量的应用各种环保技术,减少施工造成的大气中有害气体、粉尘、以及废弃物和噪声等施工公害。

(2)施工中使用优质的工程材料。施工中材料的选择,直接决定了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优质的工程材料可以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控制到最低,在施工过程中采用优质材料还能极大的避免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的出现。

(3)加强施工环节的监管。对于施工的每个环节都应该采取严格的管理措施,预防各种环境问题的出现。

(4)引进先进的施工机械设备,这样可以极大的提高施工的效率。

六、结束语

市政建筑企业只有在经营管理和技术质量两方面都有良了表现,保持高质高效的运行状态,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发展壮大,成为国民经济的健康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 应鹏程. 项目法施工中质量管理在市政工程中的应用[ J] .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03, ( 4) .

[2] 汤兰英. 关于高速公路经营管理的几点思考[ J ] .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05, ( 2) .

[3] 魏正学. 经营管理要适应市场经济[ J ] . 航天工业管理, 1995,( 10) .

经营与管理范文6

关键词:商业地产;经济管理;措施

Abstract: in market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increasingly deepening today,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real estate boom. In recent year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commercial property, commercial real estate in China'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a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The paper discusses how to promote commercial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to make an analysis of the factors,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measures to solve the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mmercial real estate, promote commercial real estate, nice and fast development.

Keywords: commercial real estate; Economic management;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 D9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正文】

1.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商业地产且要生存和发展,抓好经营和管理是根本。经济管理是构成企业生产力的重要因素,是现代商业地产经营活动和进行生产管理的主要基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经营和管理作为商业地产系统中的一个重要体系,是商业地产技术创新的一项重要内容。大力发展行业高新技术,提高行业技术,促进商业地产的改革与发展,其关键经济环节及其管理,是目前需要加深认识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为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以维持盈利目标和保证企业生产经济活动顺利进行,进行项目经济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确定公司与项目管理部门之间的经济关系,实行目标管理等具体的改进措施。

2. 目前商业地产发展中的问题

在我国现阶段,商业地产总体趋势较为落后,由于企业规模、技术和外部环境等原因,发展速度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较大,所以商业地产在市场竞争中面临一些难以逾越的障碍,致使企业发展陷入困境。

2.1内部组织结构不科学

商业地产在创业初期,由于人员数量少,监管体制不规范不完善,往往会以一种简单的结构方式进行管理。由于商业地产管理和监督机制不健全,过于简单化的组织结构,常常会出现成员之间分工不明确、组织结构分化不明显(利、责、权)不清,吸引不到关键人才。一般来讲商业地产的稳定性与其他企业管理模式不同,经营与管理规模上有所不同,财务由公司统一核算和管理,项目人员只分工负责具体的前期开发、设计委托、工程管理、广告销售等工作,制度上进程受阻和难以流动,管理上面临规模极限,尤其表现为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匮乏,经过培训上岗的技术人员,文[施金亮,钟璇.中国商业地产发展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外资, 2009, (12).56-64]化知识和科技知识水平偏低,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所以商业地产对人才的需求更具多样性和复杂性,严重阻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2.2外部组织结构不完善、不健全。

无论是经营者,还是每一个职工,对企业稳定地进行生产经营活动都很重要。外部机构又称为市场控制机制,包括产品市场、股票市场和社会服务体系。对于大多数中小型企业而言,建立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机制非常重要。现在我国大多数商业地产在项目开发责,权,利脱节;公司内部各项目部之间互相攀比现象严重,没有具体点的业绩衡量指标,长期下去就会涣散斗志,影响效率;开发项目成本不易控制,由于项目管理部门本身利益和节约费用开支没有直接关系,在遇到困难和矛盾的时候不能千方百计去多做工作,造成费用成本增加和扩大;风险利益机制不完善,项目经理及每个项目岗位在市场竞争中,不具备竞争实力与优势, 往往没有一个系统的、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和人力资源管理体系,难以形成真正行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有时容易形成排外的企业氛围,不利于企业引进新的人才。

3. 强化城市管理、 加强商业地产开发管理

3.1深度介入商业地产规划管理

政府对房地产开发的管理政策、 措施等,主要集中在住宅地产领域,而对商业地产的管理却显得不够深入。当前我国商业地产管理正处于多元化和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商业地产经济管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经济管理是商业地产的重头戏,提高整体队伍素质,明确工作指导思想,实现商业地产管理的技术方法和经济方法。加强提高商业地产自身现有的基础和原有的优势,尤其是人口信息系统,可以对人口空间地理信息进行查询、 检索、 处理、 分析,显示和更新,这类信息构成了商业地产专用信息中的消费者分析的主要来源,积极的加大对商业地产的组力度,不断的改善和加强自己竞争力。经济细胞的互补性和多样性,从根本上优化商业型企业的需求生存需求结构与发展结构,从而使商业地产能够更健康快速的发展。

3.2培育商业地产服务行业,加强后续经营监管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促使我国竞争与和合作的加剧,使我们能更清楚的认识到商业地产发展存在的问题。在一个成熟的商业地产行业中,除了商业地产开发商,还应该有成熟的相关服务行业,如商业地产招商公司、 地产运营公司、 商业地产建筑设计院等等。优势的产品、良好的信誉、人才结构管理是商业地产发展的关键。各级政府都要加强对商业地产的指导和协调,提高商业地产素质和管理创新等方面增强实力,及时调整和完善相关政策。准确定位是商业地产发展的关键,使我国商业地产走出困境,促进我国商业地产的健康发展。通过不断的深化改革,无论是内部组织结构还是外部组织结构,有力地推动了商业地产的发展。

3.3树立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注重专业管理人才的培养

商业地产开发时对经营方向的恰当的定位是至关重要的,必须以消费市场的需求为中心,同时加强合理的商业布局,尤其是[何晓兵.我国商业地产可持续发展浅探[J].商业时代, 2011,(03).35-46]购物中心、大型超市等规模较大的商业物业,大型商业物业在建设开发中必须要考虑一个城市发展规划中区,对商业地产的地理位置、结构布置、发展规模等进行统一的规划布局。开发商一般只看重由于人流预期增加带来的地段预期升值潜力,且城市管理者未对区域功能进行明晰定位和指导,使得开发商往往忽视了商业地产的专业性,对商业地产项目的定位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在现代化商业模式中,商业地产的盈利并不是通过商铺销售来获得地产的增值利润,而是在于持续的经营管理,提升商业空间的价值。

4结尾

随着商业地产发展日趋激烈,为了及时把握迈向经济社会时展的新趋势,进一步推进商业地产机制创新、准确定位和良好的信誉一体化发展,促进我国商业地产规划与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健,董英兰.商业地产潜力规模的影响因素及决策研究[J].中国房地产, 2010, (3).7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