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微课堂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数学微课堂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数学微课堂

初中数学微课堂范文1

【关键词】初中数学;微课;意义;对策

在信息技术的背景之下,微课教学已经成为当前教师一个有效的教学辅助手段。和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结合微课教学的方式,将会显得更加的新颖和独特,也更有利于激l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提升。对于初中数学的教学而言,教师完全可以结合微课,利用微课教学的优势,促进初中数学的教学改革和发展。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的初中数学教学实践经验,以当前高速发达的信息技术为基础,探析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的对策。

一、微课的内涵和特征

从微课的“微”我们可以看出:微课是短小的。“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一春教授总结的微课四微特点诠释了什么是微课:1.微课“位微不卑”。微课虽然短小,比不上一般课程宏大丰富,但是它意义非凡,效果明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2.微课“课微不小”。微课虽然短小,但它的知识内涵和教学意义非常巨大,有时一个短小微课比几十节课都有用。微课“步微不慢”。3.微课都是小步子原则,一个微课讲解一两个知识点,看似很慢,但稳步推进,实际效果并不慢。微课“效微不薄”。4.微课有积少成多、聚沙成塔的作用,通过不断的微知识、微学习,从而达到大道理、大智慧。

二、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意义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微课视频的运用,具有很多积极的意义:

1.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通俗易懂地讲,微课视频就是一些剪短的视频短片,是教师针对某个教学内容制作的教学视频。这样的教学视频,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却具有非凡的意义。例如,教师在教学中针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制作的视频,将有利于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2.便于共享和查阅

和传统长篇大论的教学视频不同,微课视频具有短小、精炼的特点。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所制作的微课视频,因为容量小、空间小的特点,便于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和学生进行资源共享,便于学生在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查阅,为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3.有利于强化课堂教学的效果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巧用微课视频进行课堂导入,或者是在教学的过程中,针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通过播放微课视频,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将有助于强化课堂教学的效果,激发学生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兴趣,实现良好的初中数学教学效果。

三、如何巧用微课优化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

既然在信息技术的背景之下,微课视频具有如此众多的意义。那么,在实际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将如何利用微课,优化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呢?

1.巧用动画、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巧妙地运用微课动画视频,强化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从前面的内涵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微课视频的核心内容是教学视频,因此,教师在制作微课视频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动画设计或者是情境设计,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再将这些有趣的微课视频作为课堂教学导入,让微课视频瞬间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例如:八年级上数学第十三章中讲解ASA证明三角形全等这一课中在微课中录入一个视频“小孩玩足球不小心打碎一块三角形形状的玻璃碎成几块,问拿碎中的哪一块就可以去配玻璃了”我们知道只要拿有2个角和夹边的碎片就可以去配玻璃了,不需要全拿碎玻璃,利用这个微视频作为本节课的情境设计明显的实际效果为:①吸引学生注意力。学生关注度很高一看视频学生积极性可想而知。讲这一节课的时候我制作了这个微课毫不夸张地说就是连基础最差的学生,平时上课都不听讲的学生都抬起头欣赏视频。作为教师这样就很成功了!学生只要听就有办法提高成绩。②引发学生思考。问题很贴近学生生活,平时学生都爱运动,特别是足球跟学生的生活联系很紧,学生关注度很高,学生很自然会想会问拿哪一块就可以确定它的形状。利用微课的动画性打造课堂趣味性从而提高学生数学能力。

2.结合微课视频的共享功能,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

微课视频是可以资源共享的。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对于一些典型的案例或者是例题,教师制作微课视频之后,可以通过资源共享的方式和学生共享。而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反复播放微课视频的方式,了解和学习一些知识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的学习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如笔者在讲解证明AEC≌BED已知条件是一个中点和图形中的隐含条件对顶角相等。微课中我从条件分析到书写格式一一讲解,最后全等三个条件的依据讲解到位细致过程清晰,最重要的是学生可以暂停,可以重复看,更加夸张一点是保存好分享给下届下下届的学生看,可谓:解放老师,方便学生。利用微课的重复对学生就是一种巩固,可以帮助学生解决数学问题。

3.结合微课,强化概念教学,构建完善的数学知识体系

基础知识的培养和训练,是教师课堂教学中的重点。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通过积极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为学生数学效率的提升奠定基础。初中数学有很多章节概念很多,记忆量很大,课时比较长,学生通常都是老师讲到后面他们忘到前面。我们可以使用微课解决这个问题,把这一章的概念按接受知识的过程步步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形成体系。

总而言之,在信息技术的背景之下,微课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应当被广泛运用。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应当巧妙地结合微课,优化初中数学的教学课堂,实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初中数学微课堂范文2

关键词:初中数学;智慧课堂;策略

“智慧课堂”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主创造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教会孩子学习的思维方法而非单纯的知识定理。而“微课程”则是相对于传统的45分钟大班课堂而言的新型教学模式,它们的课程时间大多数在10分钟左右,并且采取数字化授课模式,利用网上平台进行高效率的专题学习。我校选取了一个初一教学班作为基于微课初中数学智慧课堂的实验班,并最终取得了一些研究结果。

一、微课数学智慧课堂的设计与实例

1.微课数学智慧课堂的构建

首先智慧课堂里的所有教学框架依然来源于传统课堂中。将课堂的主体分为三类,分别是“新课讲授”“练习与强化”“知识复习”。通过微课程要求将它们分别制作成长度大约为10分钟左右的教学视频或者是完成时间在20分钟以内的测验文件。同时在授课方式上,采用有别于讲解式的探究式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视频的学习,自主探究然后小组讨论得到正确的知识定理。通过随堂的视频学习,将课程测验发到学生的终端机上(PC、平板)。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测验的完成。然后发回教师的反馈收件篮中。最后通过简短的“复习视频”对上一讲所讲解的知识进行快速梳理。课程的反馈和作业的完成交给课下的时间,由学生和老师自行在课下完成。

2.微课数学智慧课堂的实例

通过调研,我校由初一数学组牵头,以二班为实验班。选择了“平行线”这一知识点作为本次智慧课堂的微课内容。上课地点位于我校的微机室,通过将视频文件发送至学生的电脑桌面。由学生打开文件进行学习。在“课程新授”这一板块的视频中,我们通过生活中的实物实例由浅入深地生动讲述了平行线的定义以及平行线的相关定理。而在课件二“练习与强化”中,我们通过将知识新授里的知识点制作成填空选择题为辅、开放式问答为主的解答题。例如“如何判断家中的毛巾挂杆是否平行”或是“如何通过手里的基本测绘文具画出两根平行线”等需要自主思考,但是回答方式多样的开放性问题。在课程快要结束时,将长度大约在5分钟左右的复习视频按要求播放,最后再由随堂教师抽取5分钟对本次课程进行一个大体的评价与梳理。

二、微课数学智慧课堂的发展

1.研究结果

我们通过将平行线这一知识点同样在同年级三班由同一代课老师进行传统教育模式下的讲解式讲解,得到了如下的反馈。采用新模式教学二班中,50人里有47人表示课程很有意思,内容新颖不枯燥。而在传统教育模式下的三班里,同样总数50人中只有17人表示有上述想法,之后通过匿名调查反馈。二班中有48人表示已经了解本次所学内容,但在三班中仅有34人。通过笔者随堂听课,观察发现二班基本全员参与程度高,学习专注度高。而在三班,虽然在课程开始的十分钟内基本听课认真,但在十分钟过后,有部分学生存在开小差、讲话以及犯困的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现象越发明显。而通过对授课老师的走访,老师表示,二班的学习氛围和劲头明显好于三班,其次是在作业方面,二班学生的作业完成度和正确率明显高于三班,并且意外的是,二班学生对于开放性问题有着更深层次的回答,思维面比三班学生明显广阔一些。

2.研究分析

通过本次研究调查,的确证实了基于微课的初中数学智慧课堂将会比传统课堂更加有利于孩子对于知识的吸收。笔者认为,由于微课的性质缘故,使得学生的精神能够保证在一个高集中状态下,所以听课效率高。其次,基本全员都可以理解教学内容也在于:大多数是因为微课程的模式可以等同于一对一授课,无视教室内座位的限制,而且智慧课堂的教学模式也同样做出了不小的改变。通过将传统的讲解式模式转为探究式模式后,学生带有明确的目的对知识进行学习和理解,从而在讨论上能够集思广益,一起推导出正确的答案,使得每个人都有较高的参与性,这是传统课堂所不能顾及到的。

初中数学微课堂范文3

关键词:初中教学;微视频;导学案;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4-0159-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4.100

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在学习时难度较大,如果初中数学教师不能制定科学的教学策略,一定程度上就会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终不利于他们数学成绩的提升。“导学案教学”与“翻转课堂微视频”的结合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它能够利用音频、视频、图像来增强数学课堂的生动性,使学生更直观地看到数量关系的变化,也能够增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情感交流,在互动中减轻学生学习压力,更好满足他们的数学学习需求。

一、“导学案教学”与“翻转课堂微视频”结合的重要性

在传统初中数学课堂上,教师只是单纯地进行知识的讲解,没有引导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各个数量之间的关系,长期在这样的状态下,学生会失去学习兴趣,最终不利于他们的发展。“导学案教学”与“翻转课堂微视频”作为现代两种新的教学方式,它们各具特色,能够为学生更好展示数学知识的奥秘。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可将两者结合,从而增强数学课堂的生动性,帮助学生理清解题思路,掌握系统化的数学学习方法,最终达到课堂教学目标。此外,“导学案教学”与“翻转课堂微视频”的结合符合时展需求,它能够降低学生的数学学习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初中数学课堂的整体教学质量。

二、“导学案教学”与“翻转课堂微视频”结合的设计及应用

(一)设计原则

在进行设计时,初中数学教师要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严格谨慎的原则,从微视频的制作到导学案的成型,都要从学生的需求角度出发,在保障课堂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加强与学生互动,掌握学生学习动态,以提升初中数学课堂的灵活性与生动性,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魅力。

(二)实际应用

以“探索三角形的特性”为例,教师在设计时可先将三角形按照角、边两种类型展现在导学案之上,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这些三角形的特点,从而加深学生对这些知识的印象。之后,教师可引导学生用量角器去测量一下三角形的每个角,并将每个角的角度相加,看看有什么样的规律,使其发现“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性质。最后,教师可利用“微视频”将课堂上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并将微视频在班级QQ群、微信群上,从而帮助学生更好进行该知识的巩固学习,提升初中生的数学学习质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教师还要注重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现状,发现问题后要做好相应的调节,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空间,在导学过程中加深对相关知识的认识,以达到数学课堂教学目标。

三、“导学案教学”与“翻转课堂微视频”结合存在的问题

(一)与学生沟通较少

当前在“导学案教学”与“翻转课堂微视频”结合的课堂上,教师虽然能够与学生进行一定的互动,但是其互动时间比较少,学生与教师之间还存在一定的“隔膜”,如果不对其进行改善,会影响到学生参与数学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再加上教师过于重视“微视频”的演示,导学案的制作,忽视了对学生的关心,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这些教学方法,无法积极融入到课堂学习之中。

(二)视频过于粗糙

“微视频”的特点就在于短小精悍。教师在教学时应该要注重“微视频”的质量,这样才能更好满足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但现实中,许多教师对“微视频”的制作不够重视,或者直接在网络上搜索相关内容,没有从课堂的实际教学角度入手,使得一些“微视频”无法满足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

(三)导学案引导性不足

导学案作为课堂的重要引导,教师应该要充分发挥它的作用,而现实中许多教师没有做好该项工作,他们将导学案直接发放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按照学案上的内容进行学习,没有为学生理清学习过程,从而给学生的学习带来难度。

四、“导学案教学”与“翻转课堂微视频”应对策略

(一)加强与学生的交流

在“导学案教学”与“翻转课堂微视频”结合的课堂上,教师应该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并做好相应的改善工作,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增强他们课堂活跃性。尤其是在讲解一些重难点知识时,数学教师需要提前做好导学案设计工作,结合学生的现状来进行引导,最大限度降低数学难度,将数学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形象,为学生今后数学知识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二)提升“微视频”质量

在制作数学“微视频”时,教师要保证其质量。比如,要学习专业的“微视频”制作软件,教师可将更多数学知识融入到微视频之中,供学生在线进行巩固学习。此外,教师还要提升“微视频”的趣味性,将网络上一些幽默的语言、图片放入“微视频”之中,并与数学知识结合,从而提升学生观看的兴趣,在微视频中学习到更多数学知识,最终达到初中数学教学目标。

(三)发挥导学案引导作用

导学案是一种引导,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时应该要发挥其引导作用,这样才能让学生更深入了解相关知识,才能提高他们的数学成绩。发挥导学案引导作用,教师就要为学生讲解导学案的使用方法,帮助他们理清下堂课所学知识的思路,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提升课堂学习效率,为他们以后的发展提供有益帮助。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时应积极转变自身理念,从学生角度思考问题,给予他们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将“导学案教学”与“翻转课堂微视频”充分结合起来,从而满足他们的课堂学习需求。在设计过程中,教师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利用微视频和导学案的优点,帮助学生拓展数学知识面,使其发现数学知识的奥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做好总结工作,及时发现教学问题,并制定有效解决策略,改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环境,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初中数学微课堂范文4

我们把视线从绘画移到课堂,就会发现,现在的科学课,很多教师抱着探究的目的,唯恐问题容量不够大,十八般武艺一并施展,学生疲于应付、晕头转向,就是能全部吸收也不能完全消化。笔者以为,学会“留白”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功。课堂“留白”是一种教学艺术,从心理学和美学角度来看,“留白”易使人产生一种急于“填补”、“充实”,并使之匀称、完美的倾向。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留着不讲,就好比是学生思维的引爆器,马上使学生在思维中出现问题。”所以,在科学教学中若能巧妙“留白”,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以此引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究。

一、“未闻曲调先有情”:导入探究应留白

美国教育家哈•曼说:“那些不设法勾起学生求知欲望的教学,正如锤打一块冰冷的生铁。”探究之始,如果能留给学生一个悬念,可以开拓他们的思维,发挥学生的想像力。

例如,在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时,笔者创设了这样的一个问题情境:用电话去拨打手机,结果手机发出了动听的铃声;将手机放人一个玻璃罩内,再去拨打手机,结果可以看到指示灯在闪烁,而听到声音很小。这是为什么呢?教师也没直接说出答案,而是对学生说:“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我们不妨来作一番探究,相信到下课的时候,你一定可以轻松解决这个问题了。”学生流露出期待的眼神,精彩的探究之旅开始了。

上述案例中,如果教师直接将结论告诉学生,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而毫无趣味;如果学生不自己思考、加工,学生也不会处于急于想知道的愤徘状态,也不会有多大的求知欲望;如果没有这个问题,而直接进入新知识学习,学生更加没有求知的思维倾向,这样的课堂探究就如一潭死水毫无生机。由此可见,案例中的问题设置与留白艺术可谓精妙绝伦。

二、“出奇制胜布困境”:情景解释要留白

如课说导入探究阶段的留白可以为整个探究过程注入动力与活力,那么在探究问题情景设置时留白,则可以为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究留足空间。

有位教师在导入压强内容时,就设置了如下的问题情景:首先,把一个充气的气球放在一块露有一枚铁钉的木板上,上面压上三本书,“啪”一下,气球爆了。然后教师问:如果木板上的铁钉放二十枚,结果又会怎样呢?学生说肯定会有更多的洞,且爆得更快。于是教师演示,结果出乎意料。学生惊奇不定,教师微笑着注视着大家,没有说任何话,学生开始私下讨论,有的甚至争论,教师继续投以期待的目光与表情。此时,学生是积极主动的,因为他们得到了教师的信任与期待,他们有足够的、自由发挥的空间。

上述教学过程,如果教师没有情景设置,而直接提问: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学生只能枯燥地根据教材来学习,学生自然体验不深,且理解不透。如果把问题改成:力的作用与压力大小和物体受力面积的关系是怎么样的呢?学生又会很快地得出结论而失去一次主动寻求知识的过程,教学变得一览无余而了无生机。上述教师的问题设置,有悬念且让学生始料不及,这种与学生认知方向相反的结论对学生的探究欲的激发,当然是简单机械提问所无法比拟的,这样的留白是弥足珍贵的。

三、“道是无情却有情”:点拨之处宜留白

探究并非都要通过实验来开展,很多时候更要通过间接经验的传授,使教学变得高效而浓缩,这也是人类学习的特点。讲解最忌一讲到底,教师口干舌燥,而学生又因被动听讲而缺乏思维,此时课堂留白又有用武之地了。

比如,在教学“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时,笔者只分析增大压强的方法,增大压强的事例,学生正要把所有的结果都记下来,我去“冷酷”地停了下来――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减小压强的事例留给学生自己去观察、思考与总结,学生会在知识探究、思维迁移中很快得出结论。得到了教师的信任,他们倍感自信。正是这种自信,他们才会在海阔天空中自由驰骋。

四、“此时无声胜有胜”:探究评估须留白

初中数学微课堂范文5

关键词:初中数学;思维可视化;实施策略

一、思维可视化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一)简化课堂教学程序

传统初中数学教学工作中,教师的教学始终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师会尽可能将自身掌握的知识内容以及解题思路等全部传达给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每个步骤都非常详细地写明,担心学生不理解,而学生为了能够记住这些步骤则不停地记笔记。整个课堂看似和谐、全神贯注,但是实际效果却并不高,学生始终跟随教师的思维在走,自身的思维没有得到有效锻炼,长此以往容易使学生养成惰性思维,不会思考。为了提升教学效率,教师需要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简化,减少教师的教,多为学生的学习和思考留空间,实现对学生解题思路的拓展,发散学生的数学思维。思维可视化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可视化思维发展以及题目分析的方式能够为学生提供更清晰的思路,不需要教师不停地讲解,而且思路更清晰,有利于学生与自身思路进行对比,并不断发散思维。

(二)促进学生深度交流

数学学习中要想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需要学生间不断的交流和沟通,实现思维的碰撞。从传统初中数学教学情况来看,教学时间的限制以及教学方式的陈旧导致学生们的交流存在弊端,大部分课堂上学生并没有合理的交流时间,即使进行交流,也是直接给出问题的答案,没有实现思维模式的展现。而思维可视化方法需要将复杂、抽象的思维展现出来,使思维的过程可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思维可视化还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想法,并结合学生的需求合理展现教学思维,实现课堂教学的深度交流。

二、初中数学思维可视化课堂教学实施策略

(一)构建知识体系,激发学生连续思维

想要学生思维得到更好发展,教师需要注重对学生连续思维的培养。学生在接触新知识的过程中需要做好与之前知识的联结,通过知识迁移的方式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新知识。这个阶段最忌跳跃性思维,因为这易导致学生对知识内容掌握不完善,因此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可视化为学生构建连续性思维。比如在“特殊平行四边形”这部分内容中,共有三个大知识点,分别为菱形、矩形以及正方形三个不同图形的性质和判定,这三部分内容是独立的,但是又相互联系。菱形、矩形和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同时正方形可以看作特殊的矩形和菱形。因此教师在展示这部分知识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对这三个图形的性质和判定进行对比及类比展现,使学生能够对三者性质和判定的异同性进行分析,促进学生连续思维的发展。

(二)注重信息交流,展现学生同步思维

初中数学教学思维可视化发展中,需要注重信息交互作用。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由于对知识内容的了解有限,无法对整个知识点形成一个系统的认知,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可以对知识点总结归纳后向学生进行展示。同时学生将对知识点的理解情况反馈给教师,通过师生间的信息交流和沟通,促进师生思维的同步发展。比如在“三角形”这部分内容中,判断三角形是否全等有比较多的判断条件,学生在知识掌握不牢固的情况下极容易导致对这些条件的混淆。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这些条件内容进行分类总结和归纳,归纳时采用思维导图的形式,首先在思维导图构图的核心用大圈标明“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然后以此为中心向外延伸三角形全等的分支条件,包括SSS\SAS\AAS\ASA(S为边,A为角)。明确标明这些判定条件,能够使学生清晰地了解到哪些才是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同时还可以用红色墨水的笔将容易出现误判的AAA和SSA标记出来,学生在观看整个思维导图时就一目了然,印象深刻。思维导图在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点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学生更乐于接受这种直观的图解思维方式。由此可见,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不能习惯于单向向学生传输知识,还需要以信息交互为基础,加强对学生进行直观知识内容的展现,帮助学生掌握学习内容以及学习方法,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三)强调作图演示,提升学生形象思维

初中数学教学中,包含很多形象思维内容,主要体现在数学知识的表象方面,在学习这些内容时需要通过猜想、观察、类比以及联想等方式进行,通过形象思维材料的加工获得相应的思维体验。大量数学实践教学研究发现,学生在学习数学表象知识内容的过程中,存在学习知识零散、表象知识内容掌握少以及联想能力不足等问题,而形成这种学习问题的主要原因为学生的形象思维发展不完善,教师没有意识到教学中对数学知识进行直观演示的重要作用,不利于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无法形成完善的数学知识网络。通过形象思维可视化发展能够将语言表述的方式转变为形象的图形展示方式,形象思维的直观性和动态性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比如在“二次函数”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几何画板进行演示,学生能够直观看到y=ax2+bx+c(a≠0)的二次函数中,随着a的变化,二次函数图象抛物线开口的变化情况。教学时,教师还可以选择一位学生到讲台上利用几何画板为全班级学生进行演示,其他学生在观看的同时与自身的猜想进行对比,并思考二次函数的不同系数在函数图象上反映的位置等,通过演示的方式帮助学生分析和掌握图象性质。为了保证学生掌握得更扎实,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对y=ax2+k,y=a(x+h)2以及y=a(x+h)2+k进行对比,判断三者间的区别和联系。利用几何画板帮助学生对二次函数图象的变化情况进行有效观察,以数形结合的形式,保证数学形象的生动性和间接性,提升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综上所述,初中数学教学中思维可视化的应用是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以思维可视化为手段,将教师和学生的思维过程清晰地展现出来,促进师生间思维的碰撞和交流,保证教学重难点的有效突破及达成度。同时可视化思维还有利于实现对学生思维的拓展和创新,促进学生灵活选取合适的方法,优化数学思维,解决数学问题,打造高效初中数学课堂。因此教师需要合理利用思维可视化模式,提升教学效率,保证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童文博.思维可视化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0(6):89.

[2]王国强,段志贵.构建初中数学思维可视化课堂的实践探索[J].中小学教师培训,2020(10):59-62.

[3]米荣波.思维可视化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13(34):99,116.

初中数学微课堂范文6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显然,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是推动学生探求内部真理与获取能力的一种强烈欲望,它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如果对数学知识充满好奇心,对学会知识有自信心,那么他们就会总是主动积极、心情愉快地进行学习。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下面本人结合数学课堂教学《有理数的乘方》一课,谈几点体会。

一、以导生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亦是如此。因为学生对初次接触的事物有一种好奇心和探索心,所以要将学生的思维吸引到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上来,设计出一个好的开头非常重要。因此,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的开头导语,用别出心裁的导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如“有理数的乘方”的引入部分,我先给出一碗热气腾腾的拉面及拉面王子表演美食艺术的几张图片。让学生知道拉面制作是一种艺术,艺术离不开数学。并要求学生快速算出几次才能拉出1024根面条,学生“探个究竟”的兴趣油然而生。

二、以动探趣

开讲生趣仅作为导入新课的“引子”,那成功之路至多只行了一半。还需要在讲授新课中适时地调动学生的兴趣,恰到好处地诱导,充分挖掘知识的内在魅力,以好奇心为先导,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比如上例新授部分,在板书课题后,接着播放兰州师傅制作拉面的视频,又让全班学生动手做一个实验:分别利用手中的绳子按照拉面师傅的做法演示拉面的形成,并言之有趣地激励学生:看谁最先发现其中的“奥秘”;看谁能争取到向大家作“实验成功的报告”的机会。这时,学生心中激起了层层思考的涟漪,课堂气氛既紧张又活跃,发言争先恐后。显然,此时不但学生对几个2连乘的运算有了感性的基础,而且教师对乘方定义的讲解也已到了“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最佳时刻。

三、以疑拓趣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中启动思维的起点。在数学教学中,作为教师要善于提出具有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使学生见疑生趣,产生有趣解疑的求知欲和求成心。

比如“乘方的定义”在新授结束后:

师:把一个正方形二等分后得到的四边形的面积是多少?

生:原图形面积的1/2。

师:再二等分呢?

生:原图形面积的1/4。

师:n次二等分呢?所得到的四边形还是正方形吗?

学生经过一翻激烈的讨论探究后,学生开始举手回答。

这里教师通过提出两个具有思考性的问题,层层设疑,使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波澜起伏,时刻处在紧张而又兴奋的学习状态中。

四、以练固趣

练习是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必要途径,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境。但做数学题有时很费脑筋要有大量的计算,而学生往往最讨厌繁琐的计算。因此,要让学生在繁琐的计算中体会无穷的乐趣,不把在学习新知识中激发出来的学习兴趣无情淹没,教师就要根据所学内容,设计不同形式的练习,多安排一些计算中存在计算技巧的题。

1.习题设置要注意层次性

设计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练习题,从模仿性的基础练习到提示的变式练习再到拓展性的思考练习,降低习题的坡度,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使学生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比如“有理数的乘方”中,先设置一些乘方,让学生找底数、指数;再计算23和32,感知有什么不同;最后出示-22和(-2)2,让学生比较它们异同点。以上设计,通过有层次的练习,不断掀起学生认知活动的,学生学起来饶有兴趣,没有枯燥乏味之感。

2.拓展题目要注意科学性和趣味性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教学时可适当选编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有点情节又贴进学生生活经验以及日常生活中应用较广泛的题目,通过少量的趣题和多种形式的题目,使学生变知之为乐知。比如,本课在完成基本题后,提出一个问题:一张纸最多可以重复对折多少次?学生开始尝试对折手上的纸。我说,先不要折,要“先估后试”。学生会随口说出“10次”、“20次”等不同答案。并随即再把手中的纸对折起来。但无论怎样努力,也不能实现第八次对折。有同学提出用大一些的纸。我赶紧递上事前准备的报纸。可惜他只把我给的报纸勉强折上8次后,便不能再折下去了。这时学生个个手抓脑袋,冥思苦想。我适时说出“不能再折”的理由(纸本身的拉力),学生们恍然大悟。

3.训练模式要多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