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记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讨论记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讨论记录

讨论记录范文1

【关键词】 公路;软基工程;路基;施工技术;处理措施

1 概述

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发展迅速。2003年全国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4615km,总里程达到29745km,跃居世界第二位。2003年河南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也达到1418km。国家交通部规划,到2010年我国将建成主要由高速公路组成的“五纵七横”12条国道主干线,总里程达到35000km。

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中东部地区是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重点。这些地区软土分布广泛.如沿海诸省除个别地段外大部分为淤泥质海岸.中部也存在着不少河、湖相淤泥质软土。软土具有含水量高、孔隙比大、渗透性小、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触变性等工程性质,这些都会对工程建设产生不利影响,必须进行路基处理。高速公路常见的桥头跳车、错台等问题即是由于路基处理不完善致使地基不均匀沉降所造成的。目前,软土路基处理是影响高等级公路建设质量、工期、造价以及营运水平的主要因素之一。

因此,研究软土路基处理技术,对发展高速公路事业、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软土路基后处理技术不仅对新建高速公路探索出一种新的方法和途径,也对已有高速公路的维护加固提供技术支持。

2 公路软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2.1 施工方法合理选择

当前多采用机械化施工或综合机械化施工法,采用配套机械,主机配以辅机,相互协调,共同形成主要工序的综合机械化作业的方法,能极大地减轻劳动强度,加快施工进度,提高工程质量和劳动生产率,降低工程造价,保证施工安全。因此,所采用的机械必须满足路基施工的要求,特别是压实设备合理配备,是保证路基强度的关键。

2.2 严格施工程序

必须认真按规定要求做好组织,物质,技术及现场四个方面的准备工作。施工工艺和程序控制在加固处理软基过程中,施工技术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工艺要求施工。

旅工工序:清除表土一排除积水一挖除淤泥一分层换(抛)填石头泥垫层一压实一压实度检验一路基分层填筑一压实度及弯沉检测一路面施工等工序。

3 公路软基工程关键施工技术

3.1 路基填料

规范规定了对路基填料应有条件的选用。对路基填料的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给了量化的标准,引入了路床的概念。对上路床的填料提出了限制的条件。严格控制不合格的土填入路。基路基填土不经选择把表层土、带草皮的土及腐殖土等不合格的土填入路基导致路堤出现强度不均匀达不到压实标准,甚至出现路基沉陷等质量问题。

3.2 路基的填土和压实

据悉,公路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很大程度取决于路基填料的性质及其压实的程度。实践经验证明,改进填土要求和压实条件是保证软基基质量最有效和经济的方法。

3.2.1 填方路基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一是分层填筑,满足上一层压实要求后,再填压下一层,压实前必须对含水量进行测定,含水量符合要求后再碾压,避免返工浪费:二是干密度试验标定要准确,对不同的土质要分别标定干密度,不可以用同一个干密度去评定不同土质的压实度。四是分段施工,纵向搭接两段交接处不在同一时间填筑,则先填地段应按l:1坡分层留台阶,若两个地段同时填,则应分层相互交叠衔接,搭接长度不得小于2m,否则路基会出现不均匀沉陷,影响路面平整度。当路基稳定受到地下水影响时应在路堤底部填以水稳性优良不易风化的砂石材料或用无机结合料(石灰水泥等固化材料)进行加固处理使基底形成水稳性好的厚约20cm~30cm的稳定层。

3.2.2 松铺厚度的控制。松铺厚度与土质类别、压实机具功能碾压遍数等有关,根据《公路施工技术规范》2007版4.4.2.2.1:压实后铺筑厚度不小于10CM。

3.2.3 严格控制路堤几何尺寸和坡度。

路堤填土宽度每侧应比设计宽度宽出30cm压实宽度不得小于设计宽度压实合格后,最后削坡不得缺坡,以保证路堤稳定性。

4 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可以按地基处理原理、地基处理的目的、处理地基的性质、地基处理的时效等不同角度进行分类,但最常见的是根据地基处理原理进行分类。

4.1 换土垫层法

(1)垫层法其基本原理是挖除浅层软弱土或不良土:,分层碾压或夯实土,按回填的材料可分为砂(或砂石)垫层、碎石垫层、粉煤灰垫层、干渣垫层、土(灰土、二灰)垫层等。干渣分为分级干渣、混合干渣和原状干渣;粉煤灰分为湿排灰和调湿灰。换土垫层法可提高持力层的承载力,减少沉降量;常用机械碾压、平板振动和重锤夯实进行施工。

(2)强夯挤淤法采甩边强夯、边填碎石、边挤淤的方法,在地基中形成碎石墩体。可提高地基承载力和减小变形。适用于厚度较小的淤泥及淤泥质上地基。

4.2 振密、挤密法

振密、挤密法的原理是采用一定的手段,通过振动、挤压使地基上体扎隙比减小,强度提高,达到地基处理的目的。

4.3 排水固结法

沿海地区软基的特点为含水量大、压缩型高、透水性差和强度低,而排水固结法则是一种有效的处理方法。其基本原理是软上地基在附加荷载的作用下,逐渐排出孔隙水,使孔隙比减小,产生固结变形。在这个过程中,随着土体超静孔隙水压力的逐渐消散,土的有效应力增加,地基抗剪强度相应增加,并使沉降提前完成或提高沉降速率。排水同结法主要由排水和加压两个系统组成。排水可以利用天然土层本身的透水性,也可设置砂井、袋装砂井和塑料排水板之类的竖向排水体。加压主要是地面堆载法、真空预压法和井点降水法。为加同软弱的粘上,在一定条件下,采用电渗排水井点也是合理且有效的。

4.4 置换法

其原理是以砂、碎石等材料置换软土,与未加固部分形成复合地基,达到提高地基强度的目的。

(1)振冲置换法(或称碎石桩法)碎石桩法是利用一种单向或双向振动的冲头,边喷高压水流边下沉成孔,然后边填入碎石边振实,形成碎石桩。桩体和原来的粘性土构成复合地基,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和减小沉降。适用于地基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大于20kPa的淤泥、淤泥质土、砂土、粉土、粘性土和人工填土等地基。对不排水抗剪强度小于20kPa的软土地基,采用碎石桩时须慎重。

(2)石灰桩法在软弱地基中用机械成孔,填入作为固化剂的生石灰并压实形成桩体,利用生石灰的吸水、膨胀、放热作用以及士与石灰的物理化学作用,改善桩体周围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同时桩与十形成复合地基,达到地基加固的目的。适用于软弱粘性土地基。

(3)强夯置换法对厚度小于6m的软弱土层,边夯边填碎石,形成深度3—6m、直径为2m左右的碎石柱体,与周围土体形成复合地基。适用于软粘上。

4.5 加筋土法

在土体中埋置土工合成材料(土工织物、土工格栅等)、金属板条等形成加筋土垫层,增大压力扩散角,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小沉降。常采用土工合成材料、上层锚杆、土钉等材料。

5 结束语

总之,软基处理一直是公路建设中的技术难题,地形的复杂多样决定了不同的地质状况应采用不同的软基处理方法。随着科技的进步,在科研人员、技术人员、施工人员等相关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新的技术将不断涌现,将不断地推动公路建设技术向前推进。

参考文献

[1] (JTJ017-96)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人民交通出版社.

讨论记录范文2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1.做好原料生产控制,确保沥青混凝土质量

1.1严格原料控制,确保原料质量

沥青是沥青混凝土中的胶结料,沥青的粘性越强,抗剪变形能力就越强。它的粘性越弱,其抗剪变形能力就越弱。沥青抗剪性能对直接影响着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因此,为了确保沥青具有符合施工需要的技术指标,应该对沥青进行全套指标抽样检测。

1.2确保集料质量,夯实质量基础

沥青集料的质量如何,直接关系着它的路用性能,因此,为了确保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一般使用反击破碎石机来生产矿质集料,同时,严格控制好碎石的形状,尽量确保碎石为棱角性,严格控制其含泥量。因为棱角性的集料能够使沥青集料拥有更强的抗剪强度,在荷载的作用下,这样的集料具有更强的抗剪变形能力。严格控制其中的含泥量,能够使沥青与集料的粘结力明显地增强,使其具有更好的路用性能。其中的填料,可以将憎水性石料磨细,或是将石灰石加工磨细才能够取得,其粒度应小于0.075mm,塑性指数则大于4。同时,可用2%~4%的水泥替代上面层的矿粉,这样也可以使保证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

1.3做好级配设计,确保混合料质量

根据有关研究表明,当沥青路面为5cm~15cm的中等厚度时,比较容易出现疲劳破坏,同时,从沥青表面到下面约6cm处,是温度最高受热最厉害的地方。根据沥青路面设计要求,为了达到高速公路设计的荷载要求,有效地控制沥青路面裂缝,减少路面变形和水损害等问题的发生,在进行鸡胚设计是,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必须确保施工的和易性。在此基础上,对上面层的沥青混合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具有较强的抗滑、抗水、抗冰冻等能力;对于中面层而言,必须就有较强的抗车辙能力;对于下面层而言,必须具有很强的抗疲劳和抗水损害能力。

2.摊铺及碾压

2.1摊铺

一是在进行摊铺前,应预先在摊铺层将基准线、导向线等放置好,从而使摊铺方向得到有效的控制,确保其具有符合要求的厚度。其中,对上面层可以充分利用平衡梁以实现自动找平,对于下面层,则可以使用两侧钢丝绳进行控制方式。二是摊铺机施工时,应该按照导向线前进,并确保匀速行驶,动作缓慢,保证的摊铺的连续性,速度控制在每分钟2米至4米之间。在摊铺机行驶途中,不可以突然停顿不前,或是突然变速,以免使摊铺路面受到影响或破坏,必须保证摊铺的路面具有符合要求的平整度和均匀性,摊铺边缘不可参差不齐,而应该整齐划一。三是为了使铺筑层的标高得到有效地控制,摊铺是以参考线为准。在摊铺时,应该确保上下层横向接缝距离大于50厘米。在使用机械摊铺混合料时,一般不用人工修正不需要人工的反复修整,但是如果有的部位机械摊铺无法到位,只有采用人工摊铺的方式进行完善。如果局部混合料不符合要求,应该立即更换,如果局部混合料出现离析而导致摊铺后出现拖痕、坑洞等问题,或是摊铺带边缘出现局部缺料,都需要进行人工修补。同时,在进行摊铺作业时,应在气温较高的情况下进行,一般应高于10℃,并尽加快地卸料、摊铺、整平、碾压速度,以减少横向和纵向施工接缝。

2.2碾压

在完成摊铺的基础上,做好压实处理,一般要经历三阶段:初压、复压和终压,其技术要点如下:

2.2.1基本步骤

一是一般初压为2遍,保证沥青混合料具有120℃以上时才能进行初压。在压路机进行碾压的过程中,不能够使混合料发生推移和发裂等问题,驱动轮应对着摊铺机,切实控制好碾压路线和碾压方向,不能够中途改变方向和速度;二是复压。应该采用多种压路机配套使用,既使用三轮压路机与轮胎压路机。复压时,其温度应该在90℃以上,一般要复压4~6遍,确保路面轮迹消除,具有符合要求的平稳度。三是终压。在完成复压后,就实施终压。在终压时,其温度应该在70℃以上,用轮胎压路机进行碾压,碾压到2-4遍后,确保路面满足压实度和平整度的相关要求,并没有留下轮迹即可。

3.质量控制措施

(1)拌和施工及质量控制

1)拌和前应对不同料源的粗、细集料,填料和沥青进行抽样试验,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才能使用。

2)粗细集料应分级堆放;取自不同料源的集料、填料和不同标号的沥青应分别存放。

3)通过试验路段铺筑,按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进料速度、拌和时间先行试拌,并调整到符合要求后,才能投入正常拌和,试拌的混合料应废弃。沥青混合料应拌和均匀一致,出厂温度为140~165℃。

4)在拌和作业中,应对混合料进行抽样检验,取样频率为每台拌和机每天或每拌和50t混合料取样不少于一次,试样选取、试验方法应符合相关规定,以验证抽样试验的沥青混合料与批准的沥青混合料组成级配、沥青用量和马歇尔指标是否相符。

5)沥青混合料拌和后,应先贮存于有保温设施的贮料仓,贮料仓应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离析现象,避免局部过热。贮存超过6小时或温度低于130℃的沥青混合料不得出厂。

(2)运输及质量控制

运送沥青混合料车辆的车厢底板面及侧板内壁应洁净,不得沾有有机物质,并应涂刷一薄层油水(柴油:水为1:3)混合液,但不得有多余的油水混合液积聚在车厢底部。运至摊铺工地的混合料温度不得低于120~150℃,并不超过175℃。

(3)摊铺施工及质量控制

1)沥青混合料摊铺前,应先将与其构造物接触的表面、路缘石的内侧壁、纵横施工缝侧壁、水泥混凝土桥面板表面均应洒布或涂刷粘层沥青。

2)摊铺以前应检查喷洒的透层油及铺设的下封层,应完好无损。

3)根据试验路段铺筑时测定的,并经批准的松铺系数、摊铺机行驶速度和操作方法,将沥青混合料平整而均匀地摊铺在压实完成的层面上,并不得产生拖痕、断层和离析现象。

4)沥青混合料运输量应与摊铺机的输出量相匹配,以确保摊铺机连续、均匀地摊铺。

5)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温度,正常施工时应不低于120℃,并不应超过165℃,低温施工时应不低于130℃,并不超过175℃。

6)应尽量采取全幅路面摊铺,以避免纵向施工接缝。采用两台以上摊铺机时,应以梯队交错排列方式连续进行摊铺,前后两台摊铺机的轨道应重叠5~10cm。两台摊铺机之间的最小距离应保持15m左右。

7)摊铺机无法摊铺的部位,经监理工程师批准,也可采用人工摊铺。

8)当主线及匝道施工气温低于10℃,被交线及支线施工气温低于5℃时,不宜摊铺热拌沥青混合料。

9)雨天或下层表面有积水,不得摊铺沥青混合料。

(4)压实施工及质量控制

1)沥青混合料经摊铺整形后立即碾压,碾压开始前,应采用油水混合料稍微涂刷或喷洒压路机钢轮,以免沥青混合料粘附。碾压工作应抓紧进行,使碾压工作在规定的温度区间内完成。

2)压实应分段压实,分段长度根据摊铺速度,压实设备种类及数量,路面厚度等确定,第一压实段应有移动标志,有专人记录实遍数,避免压实遍数不足,漏压、不均匀的情况发生。

3)压实应分初压、复压和终压(包括成型)三个步骤进行。初压应采用6-8t双钢轮压路机,必须紧接摊铺进行,初压温度控制不应低于110℃。复压应紧跟着初压,并应使用16-25t轮胎式压路机碾压,复压工作的终止温度不应低于90℃。终压应采用12-16t的负轮压路机进行,以消除所有压痕,终压工作的终止温度不得低于70℃。各种压路机的碾压次数通过试验确定。

4)在压实时,如接缝处的混合料温度已不能满足碾压温度的要求,应采用加热器使混合料达到要求的碾压温度,再压实无缝迹为止。否则,必须垂直切割混合料并重新铺筑,并立即压实到无轮迹为止。

5)压路机应惟均匀速度行驶,不得在新铺的混合料上停留、转向或制动。各过程的行驶时让驱动轮面向摊铺机。碾压应连续进行,直到所有压痕都全部消失,并达到规定的密实度为止。

讨论记录范文3

【摘 要】近年来道路施工越来越多,其中在道路施工中防水是一项比较关键的步骤,其对道路施工的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不断优化道路施工中防水路基面的施工技术,进而为道路的施工质量提供保障。本文针对道路工程中防水路基面受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同时重点分析了道路施工中防水路基面施工技术,为道路施工中有效进行防水路基面施工技术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道路施工;防水;路基面;施工技术

一、道路施工中防水路基面受损原因分析

在对道路施工中经常会出现防水路基面受损的情况,这时就需要加强道路防水工作的力度,在开展防水工程前需要先了解出现受损的原因,进而有针对性的进行相应的控制措施,以下是对道路施工中防水路基面受损原因的分析:

(一)施工前期设计不合理

在开展道路施工前均会对防水进行综合设计,而一些施工单位只是简单的做表面工作,实际上并没有做到有效的防水,经常出现路基面裂缝问题,为道路漏水埋下了极大的隐患。在对道路施工进行防水设计时常不根据具体施工现场实际进行,导致施工中设计与工程实际不相符合,甚至设计本身存在严重的问题等,这都会造成防水路基面受损。

(二)施工材料不合格

在道路施工中施工材料直接关系着防水的效果,而一些道路防水工程中施工材料并不合格,多会采用一些不符合相关规定的材料造成道路防水失败,给道路工程带来极大的损失。其施工材料不合格,一方面是由于一些施工方为了降低工程成本,从中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而故意选用一些假冒伪劣材料,因这些施工材料价格廉价,施工单位可大大降低成本,为获取效益提供条件。另一方面是由于监管不善造成的,在采购施工材料时没有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选购,造成施工材料质量不达标,同时对施工材料不加养护,造成施工材料出现腐蚀氧化等现象,这些都会严重影响到施工材料的质量,进而造成道路施工防水路基面受损。

(三)施工工艺不达标

在对道路施工中应当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及要求进行施工,然而一些施工人员在施工中只是按照自己的意愿随意进行施工,这样就会造成防水工程质量下降,影响防水效果。在防水施工中最为重要的是施工技术,而一些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并不达标,其相关的施工经验也较少,这就为防水路基面受损埋下了极大的隐患,因此需要不断提高施工人员施工技术,同时还要不断提升施工人员的素质,进而有效保证道路防水工程的效果。

二、道路施工中防水路基面施工技术讨论

(一)道路施工中防水路基面施工设计的科学性

施工设计在防水路基面施工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加强施工设计的科学性,进而有效保证道路施工防水效果。在道路施工前均需要进行防水施工设计,建设单位要求设计单位选用有相关工作经验的设计人员,同时这些设计人员的设计技术也相当高,除此之外,设计人员在防水施工设计时应当根据道路施工的具体实际进行设计,应当亲身去到施工现场进行勘察与调查,根据所获得的工程实际信息进行施工设计,同时在设计时应当充分考虑影响道路施工防水路基面的各个因素,充分考虑到道路排水系统与周围水文条件及水利设施等因素,进而加强对这些因素的相互协调,有效保证设计的科学性。

(二)合理选取防水路基面施工材料

防水施工材料在整个防水工程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其直接关系着防水的效果,因此需要合理选取防水路基面施工材料。在选取施工材料时一方面需要保证防水材料可以有效起到防水效果。首先,施工材料要具备较强的防水性能,能够预想的防止防水路基面不渗水。其次,施工材料应当具备较强的拉伸性及抗压强的能力,进而满足防水路基面施工的要求。再次,施工材料具备良好的粘结力,可以有效的吸附在各种基面上,且施工方便。另一方面,需要加强对施工材料选购的监管。首先,应当选择具有良好信誉的材料供应商,施工单位要选派负责且具有材料质量鉴别能力的物资人员进行施工材料的选购,在选取材料时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选购比较好的骨料种类,以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加强对混凝土结构的管理,使其振捣合理,防止混凝土出现裂缝问题,同时采购材料完成后要加强对施工材料的保管,保证材料完好无损。

(三)确保道路工程防水路基面施工的规范性

道路施工中防水路基面施工必须依照制定的规范进行,务必要把规范中相关内容按时按质执行,这样才能有效保证道路施工的质量。在施工的时候必须要关注下面几个问题:首先,道路工程防水路基面的混凝土在凝固的初期,必须要注重混凝土结构的拉毛处理,必要时可以用机械手进行辅助操作。操作人员在实际施工时需要小心地去除混凝土结构表面的浮{,以此来提升混凝土表面的粗糙程度,主要目的是让混凝土的粘合性大幅度的提升。道路工程防水路基面的材料种类众多,施工人员需要根据材料的种类与粗糙程度的具体要求有针对性的选取合适的施工技术来进行操作。其次,道路工程在施工时,做好拉毛处理的混凝土表面不允许任何运输车辆通过,但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因为许多原因必须要求一些车辆通过,这时为了保证道路工程的质量,就必须采取一些防水路基面施工技术来确保道路工程的质量,做好对应的防护措施,避免因车辆的通行导致道路工程质量的下降。再次,必须要重视防水层施工技术,要按照规定的步骤来施工,在施工之前要对施工场地进行详细全面以及科学认真的检查,必须要保证道桥工程路面的平整度,不存在坑洼现象,发现任何问题都必须第一时间解决,并要做好清洁工作。最后,道路工程首次做防水涂层时,务必要在对应的涂料之中混入适当的活性成分,保证首次喷涂完全干透之后再实施第二次喷涂,之后依次为第三次与第四次喷涂。防水层的工作在完成之后必须要在混凝土的表面铺装沥青,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来保护混凝土路面,这时必须严禁车辆在道路工程路面上倒车、急刹车或打弯。

(四)加强培训,吸收先进施工技术

在开展道路施工中主要是施工人员进行施工,施工人员在道路防水路基面施工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需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进而提升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及综合素质,为道路施工防水提供必要的保障。在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时应当首先定期的进行防水路基面的基础知识及技能的培训,将较为先进的防水路基面施工技术吸收到施工团队中去,将国际上较为先进的技术理念引入施工中,进而有效提升施工人员对防水路基面的认识,不断打破传统防水路基面理念的束缚,为施工人员不断创新与改进施工技术及施工理念提供必要的条件,这样一来施工人员的思想及技能均会有一个较高的提升,同时加强对施工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不断强化施工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及责任心,进而全面提升施工人员的素质及施工技术,为建设出高水平、高质量的道路防水路基面提供有效的保障。

三、结语

综上所述,道路施工中防水路基面出现问题主要是由于施工前期设计不合理、施工材料不合格及施工工艺不达标等,因此在对道路施工中的防水路基面采取技术措施时应先分析其出现问题的原因,进而有针对性的进行技术防治,有效保证防水效果。除此之外,需要加强对道路施工中防水路基面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分析,不断引进较为先进的技术,进而为更好的采用防水技术提供帮助,有效的保证道路施工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徐柏松.道路施工中防水路基面施工技术讨论[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2).

讨论记录范文4

国际贸易主要指的是在国际间所进行的贸易活动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进入到某一阶段后,参与贸易活动的人共同形成的,主导、支配经济交易活动的思想守则。即使没有明确的规定,在贸易分配层面仍然有着不容小觑的作用。当前我国贸易处于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以往所采用的国际贸易理论一定程度上存在不适用的问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体现出了许多方面的漏洞与不足,无法满足新形势下我国在贸易发展方面的基本需求。复杂的国际关系与国际政治格局一定程度上会对国际贸易理论造成影响,这就需要相关研究人员在现有理论基础的支持下对各方面的细节进行不断的发展与完善。

一、传统国际贸易理论

以往处于主流地位的国际贸易理论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贸易理念包含新古典与古典贸易理论两种,这两种理论共同构成了传统贸易理论。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成为国际贸易中处于支配地位的理论。于此同时,国际政治格局也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新贸易理念也在这种大背景下成长起来。

二、当代国际贸易理论与面临的挑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国际贸易理论在贸易活动方式不断变化的过程中也与传统贸易方式体现出了比较大的差异。新时期内,具体的贸易活动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贸易理论与贸易规则。二战中取得胜利的国家在国际贸易中有了比以往更高的地位,国际间的贸易量也呈现出逐年升高的趋势,并体现出一定的扩张性,在发达国家贸易量不断增长的过程中,体现出一定的贸易活跃性,而这些现象的解释与说明无法通过传统的理论来实现,进而产生了今日国际贸易理论的初级形态。比如要素贸易理论与生命周期理论等。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同时,西方经济学家通过长期理论分析与反复模型试验的方式,得出了以下结论:当前国际贸易在规模方面不断上升,然而其竞争形态是仍然不完全竞争,生产要素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地位日益下降,这与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存在明显的差异,但却可以对目前国际贸易中所出现的变化进行一定的解释。在贸易次数不断增加的大环境下,所产生的贸易垄断越来越严重,而在当代贸易理论环境中则可以对这种“反常现象”进行充分的解释。由此可知,当代贸易理论在现在与未来一段时间内仍然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在国际贸易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相关的理论也处在不断完善的阶段。然而,在国防政治格局与经济全球化发展情况不断变化的大环境下,现有的国际贸易理论也面临着以下几方面的挑战。

1.制造业贸易不断提升

规模经济性是制造业重要的特征之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分工在制造业中的作用体现得越来越明显,发达国家将资本大量转移至发展中国家。在制造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无法通过传统的理论对这一现象进行解释。

2.发达国家内部的水平贸易

在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环境中,通过对要素禀赋理论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国家贸易的分析需要以不同发展水平国家之间的差异为中心,也就是说要在垂直贸易条件下对上、下游之间的贸易关系进行分析。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体系中处于突出地位的贸易类型为水平贸易,这种水平贸易主要体现为发达国家内部所进行的水平贸易。为何水平贸易会占据国际贸易的主体地位,目前的国际贸易理论无法给出合理的解释。

三、国际贸易的未来趋向

1.动态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学者已经开始发现传统贸易理论在各种新问题上的不适应性,对各种新的贸易现象无法进行充分的说明与解释。许多国际贸易领域的学者开始进一步探索与研究新形势下国际贸易发展的有关规律。雷蒙德?弗农将对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过程中对产品设计与产品周期等方面的干扰进行了研究与分析,他认识对各项生产因素进行完善就可以通过人为干预的方式延长产品周期。迈克尔?波物后来将企业与政府?C构纳入整合企业理论中,并且将企业与政府提升至贸易主体地位。不难发现,国际贸易理论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企业理论与渗透至国际贸易理论已经产生了重要的联系,对该领域的实际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2.整合制度经济

国际贸易是一种典型的经济学现象。当代国际贸易理论与传统贸易理论也包含了许多经济学方面的知识,主要的研究对象为市场,在经济学知识与国际贸易理论不断融合的过程中,经济格局与市场范围等因素也成为了主要的研究与剖析对象,在国际贸易活动中也得到了准确的落实,在部分情况下,国家也可能会参与到国际贸易的实际活动中,这就使空间经济学在国际贸易理论中得到了整合,在国际贸易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讨论记录范文5

关键词:高速公路;软土;路基;处理

1软土路基的特点分析

淤泥及淤泥质土在工程上统称为软土,其成分主要由粘粒及粉粒组成,常成絮状结构,并含有机质,软土的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有的可达200%。孔隙比在1-2之间,个别可达5.8,它具有较高的压缩性。软土强度低,粘聚力小,标准贯入击数N普遍很低,通常不大于5。其渗透性差,渗透系数一般小于10-5mm/s,固结速度慢,若软土层厚度超过10m,要使土层达到较大的固结度往往需要5-10年之久。并具有明显的结构性和流变性,灵敏度通常大于4,一经扰动,其絮状结构受到破坏,土的强度显著降低;在荷载的作用下,因缓慢剪切变形抗剪强度逐渐衰减,在主固结沉降完毕之后还可能继续产生可观的次固结沉降。我国沿海地区和内陆平原或山区都广泛地分布着海相、三角洲相、湖相和河相沉积的饱和软土,其厚度由数米至数十米不等。

2高速公路软土路基的常用处理方法

2.1高压喷射注浆法

高压喷射注浆法将带有特殊喷嘴的注浆管,通过钻孔置入到处理土层的预定深度,然后将浆液(常用水泥浆)以高压冲切土体。在喷射浆液的同时,以一定的速度旋转提升,即形成水泥土圆柱体;若喷嘴提升而不旋转,则形成墙状固结体。加固后可用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小沉降,防止砂土液化、管涌和基坑隆起,建成防渗帷幕,适用于处理淤泥、淤泥质粘土、粘性土、粉土、黄土、砂土、人工填土等地基。

2.2冻结法

冻结法采用液态氮或二氧化碳膨胀的方法,或采用普通的机械制冷设备与一个封闭式液压系统相连接,而使冷却液在内流动,从而使软而湿的土进行冻结,以提高土的强度和降低土的压缩性。适用于各类土,特别在软土地质条件,开挖深度大于7-8m,以及低于地下水位的情况下是一种普遍而有效的施工措施。

2.3挤密法

挤密法是利用挤密或振动使深层土密实,并在振动或挤密过程中,回填砂、砾石、碎石、灰土、二灰或石灰等,形成砂桩、碎石桩、灰土桩、二灰桩或石灰桩,与桩间土一起组成复合基础,从而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小沉降,消除或部分消除土的湿陷性或液化性。砂(砂石)桩挤密法、振动水冲法、干振碎石桩法,一般适用于杂填土和松散砂土,对于软土地基经试验证明加固有效时方可使用。灰土桩、二灰桩挤密法一般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上深度为5~10m的湿陷性黄土和人工填土。

2.4机械碾压法

机械碾压法是指挖除浅层软弱土或不良土,分层碾压或夯实土,按回填的材料可分为砂(石)垫层、碎石垫层、粉煤灰垫层、干渣垫层、土(灰土、二灰)垫层等,它可提高持力层的承载力,减小沉降量,消除或部分消除土的湿陷性和胀缩性,防止土的冻胀作用及改善土的抗液化性。常用于基坑面积和开挖土方量较大的回填土方工程,适用于处理浅层非饱和软弱地基、湿陷性黄土地基、膨胀土地基、季节性冻土地基、素填土和杂填土地基,这种方法简易可行,但仅限于浅层处理,一般不大于3m,对湿陷性黄土地基不大于5m;如遇地下水,对于重要工程,需有附加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干渣垫层、土(灰土、二灰)垫层等;它可提高持力层的承载力,减小沉降量,消除或部分消除土的湿陷性和胀缩性,防止土的冻胀作用及改善土的抗液化性。

3水泥土搅拌桩方法的应用

3.1泥土搅拌桩的概念

水泥土搅拌法按照施工工艺,可将其分为浆液喷射法和粉体喷射法两种,前者形成的加固体称为深层搅拌桩,后者形成的加固体称为粉喷桩,二者统称为水泥土搅拌桩。水泥土搅拌法是用于加固饱和软粘土地基的一种新颖方法,它是利用水泥作为固化剂的主剂,通过特制的深层搅拌机械,在地基深处就地将软土和固化剂(浆液状或粉体状)强制搅拌,利用固化剂和软土之间所产生的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使软土硬结成具有整体性、水稳定性和一定强度的优质地基。其所形成的加固体与桩间同承担上部结构的荷载,从而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减少沉降变形,采用干法(喷粉)或湿法(喷浆),主要取决于被加固土的土层含水量。一般当土层的天然含水量小于30%时宜采用湿法,大于50%时宜采用干法,而界于30%~50%之间时可视具体情况灵活选择。

3.2水泥土搅拌桩的制作工艺

(1)就位:对中、调平;(2)预搅下沉:下沉的速度可由电机的电流监测表控制,工作电流应小于70A(随机型不同而有差异);(3)制备水泥浆:下沉到预定深度后,开始制备水泥浆,并注入集料斗中;(4)喷浆搅拌提升:提升20cm,开启灰浆泵将水泥浆压入土中,边喷浆边旋转,同时严格按预定提升速度提升搅拌机;(5)重复搅拌下沉、提升:将搅拌机边旋转搅拌边下沉,到设计深度后再边搅拌边提升,直到升出地面;(6)清洗;(7)移位:对于单搅拌轴的深层搅拌施工机械,在预搅下沉时也有采用喷浆切割土体、搅拌下沉的工艺,以防止出浆口下沉过程中被堵,但要严格控制水泥总量和分布均匀性。

3.3水泥土搅拌桩的技术要点

(1)预搅下沉时,要严格控制下沉速度,使土体被完全切割破碎,以利于与水泥浆拌和均匀。特别是对于较硬的粘土夹层,如果在预搅下沉时下沉速度过快,土层不能被完全切割,造成很多游离的硬粘土块,在后续的重复搅拌过程中,不管如何加强复搅都无法将其消除,致使桩体中夹含大量的原状土块,降低了桩身强度和检测合格率。所以,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在预搅下沉时,针对特殊的粘土硬层要适当放慢下沉速度,通过转速和下沉速度可以算出叶片每旋转一周的下沉量(即土体被切割后的最大粒径),然后反过来再控制转速,重复搅拌的下沉和提升速度也要控制转速;(2)制备的水泥浆不能离析,因而水泥浆应在搅拌机中不断搅拌,直至压浆时才可将其缓慢地注入集料斗中;(3)预搅下沉时,应尽量避免采用水冲下沉,只有遇硬土层下沉太慢时,才可适量冲水;(4)预搅下沉时就开启压浆,容易造成后来的涌浆和水泥浪费现象,也给桩头开挖和清理工作带来麻烦,应尽量避免;(5)为确保加固强度和加固体的均匀性,压浆阶段不容许出现断浆或停浆现象,输浆管道不能发生堵塞,并严格控制搅拌机的提升速度。当出现断浆现象时,应将搅拌头下沉0.5m后重新开启压浆泵开始压浆、提升,提升速度要通过试验来确定,以确保搅拌头提升至桩顶设计标高时压浆刚好完毕;(6)当桩顶设计标高与现场地面相近时,应特别注意桩头搅拌质量,可待搅拌头提出地面停机后,再利用其自身重量对桩顶加固土下压,以保证桩头的密实性;(7)水泥用量要采用单桩控制,一桩一清,确保灰土比例。

参考文献

[1]宁有满,管纪群.粉喷桩在处理软土地基中的作用[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

[2]麦宏晃.浅谈潮汕一级公路软基处理技术[J].广东水利水电,2004.

讨论记录范文6

关键词 湿法脱硫;增压风机;旁路;烟道

中图分类号 TM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09-0140-01

某电厂4台燃煤发电机组单机容量215MW,四台机组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投入使用,目前服役近25年。2008年完成脱硫改造,脱硫系统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二炉一塔,无GGH,脱硫效率大于95%。二炉共设一台脱硫增压风机。根据国家环保部发出的《关于火电企业脱硫设施旁路烟道挡板实施铅封的通知(环办[2010] 91号) 》,该电厂机组将按计划取消脱硫旁路。

1 设置增压风机旁路烟道原因

由于两炉一塔的脱硫系统,两台炉共用一台增压风机、一座吸收塔,当增压风机故障时,在没有脱硫旁路的条件下,必须同时停两台炉进行检修,脱硫系统的可靠性很低。根据该电厂的运行经验,每台增压风机一年故障次数大约4~5次,故障率偏高,是降低整个脱硫系统可靠性的突出因素,为此电厂在取消脱硫旁路的同时,分别为2套脱硫系统各增设了一套增压风机旁路系统(包括挡板门密封风系统)。

2 增压风机旁路系统及配置

增压风机旁路系统按照两台炉60%负荷烟气流量为设计依据。

系统设置:增压风机进口挡板门一台、出口挡板门一台、旁路挡板门一台,均采用智能型执行机构,增压风机旁路挡板门要求25秒内全开的快开功能。增压风机旁路挡板门密封风机、增压风机进出口挡板门密封风机各一台。

当增压风机出现故障需要检修时两台机组负荷降至额定负荷的60%,关闭增压风机进、出口挡板门,开启增压风机旁路挡板门,烟气通过增压风机旁路烟道直接进入吸收塔进行脱硫处理,由两台炉的四台引风机克服后续的烟气脱硫阻力。

图1 增压风机旁路系统图

3 设置增压风机旁路需要注意的问题

3.1 引风机的出力核算

离心式引风机(配变频电机)的参数:

流量:550000/650000m3/h(湿基,实际氧,BMCR工况/TB点);

压头:4850/6100Pa (BMCR工况/TB点)。

增压风机故障,烟气走旁路时,后续的脱硫阻力均由引风机来克服,此时两台机组负荷为额定负荷的60%,烟气量约为额定负荷烟气量的70%,经计算烟气阻力如表1。

流量、压头均在引风机的调节工作范围内,通过变频调节可达到与烟气系统的匹配。

单台引风机烟气流量(m3/h) 385000

引风机前烟道阻力(Pa) 2380

脱硫烟道阻力(Pa) 615

吸收塔阻力(Pa) 1140

总阻力(Pa) 4135

表1 脱硫系统烟气阻力

3.2 引风机出口烟道的强度核算

原有引风机出口水平烟道为砖混结构烟道,设计承压能力为±2kPa,设置增压风机旁路后,烟气走增压风机旁路时,正常情况下引风机出口烟气的工作压力约为1755 Pa (即脱硫烟气总阻力),原有砖混烟道能满足使用要求。但是考虑到增压风机旁路挡板门开启过程中出现卡涩或其他故障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开启时,此时水平砖混烟道内的压力会急聚升高,超过其设计承压能力。因此本次改造中将砖混结构烟道进行改造,改为钢结构烟道,设计压力为-2kPa~+6.1kPa,改造后的钢烟道钢板厚度6mm,采用十字内撑结构,I10工字钢横向加固肋,烟道总重约45t。

4 结论

对于已采用两炉一塔的脱硫系统,取消脱硫旁路后,设置增压风机旁路系统,不仅提高脱硫系统运行可靠性,并且与增加一台备用增压风机相比,改造工作量小,节约场地、改造成本也大大减少。在目前国家大力推进节能减排,治理大气污染的形势下,各电厂脱硫系统取消脱硫大旁路成为必然时,某电厂为两炉一塔的脱硫系统,设置增压风机旁路以提高脱硫系统运行可靠性的做法,对于同类型、尤其运行年限较长、场地受限的机组来说,有着很好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上一篇我要拍电影

下一篇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