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七夕节诗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七夕节诗句范文1
女孩送男孩的七夕礼物魔幻变色马克杯
马克杯在礼物这个领域上是首屈一指的,因其遇温变色的特点让所有的年轻人看其效果而疯狂,你可以将自己喜欢的图片或者照片和文字定制在杯身上面,你设计出来的是什么效果,其做出来的效果和你的设计是相差无几的,和中国传统瓷器上面所印染的图案一样,不退色,能制作出照片级的效果,而且不会由于天气和时间的长久而模糊不清。当你倒入45度以上开水时,印在上面的图片会随着杯身慢慢地变色,浪漫的体验让定制的秘密慢慢揭开,这是很温馨浪漫的一款礼物。
情侣戒指
虽然一般戒指都是男人送给女人的,但是也可以女人送给男人,代表你们的爱情已经升华,你们彼此拥有。
皮带
送一个自己精心挑选的皮带能把男友牢牢的拴住。
浪漫七夕节习俗乞(期)巧技
在中国古代,七夕节是名副其实的妇女节。之所以这么说,主要是因为七夕节的初衷,就是为了祈祝提高女子针织技艺的。在古时,七月七日是姑娘们翘首向往的日子。每到这一天,姑娘们就在夜色来临时设置香案,供奉瓜果,向织女暗暗祈祷,以期能让自己的针织技艺大幅提高,与日俱增。可以说,在七夕节设立的当初,即是以女性为中心的乞巧祭祀活动。
在七夕节,除了乞巧祭祀外,古代的女性也会通过“月下穿针”的竞技活动来庆祝七夕节。据相关史料记载,自唐代以后,七夕乞巧的风俗大为盛行。据说唐玄宗时期为了庆祝七夕节,特意建造乞巧楼,并在七夕之夜置办美酒瓜果祭祀牵牛、织女星后,将九孔针、五色线赐给宫中的妃女,让她们借着月色以穿针引线为竞技,并以能熟练穿过针线的人为“得巧”。古代的七夕节也有“丢巧针”的占卜性游戏。据说在宋代,流行“丢针乞巧”的活动。每逢七夕夜,人们便盛一碗水放置在月色星光下,然后有家里的女性将绣花针丢进水中并让它漂浮在水面,通过星光辉映下的针影形状来占卜判断得巧的多少。
乞(期)贵子
随着历史的发展,七夕节的节日内涵和风俗活动,也在随着时代并因地域的习俗而演变发展。据说在福建东部民间,无论是待字闺中的姑娘还是已成家的妇女都要在七夕节这天虔诚地求拜“织女”。一些新婚的女儿,都要在七夕这天回娘家参拜“织女”,并用红枣、花生、桂圆、瓜子、榛子等作为供品,向织女祈福早生贵子。而一些还未出嫁的少女们,则祈求织女能赐予自己以美貌,并且在将来能找个如意郎君。
有关七夕节的诗句1、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飚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柳永《二郎神·炎光谢》
2、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3、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白居易《七夕》
4、烟外柳丝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黄。——清.姚燮《韩庄闸舟中七夕》
5、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李清照《行香子·七夕》
6、向日穿针易,临风整线难。——唐.祖咏《七夕》
7、未得渡清浅,相对遥相望。——唐.孟郊《七夕》
8、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唐.罗隐《七夕》
9、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唐.杜牧《秋夕》
10、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孟浩然《他乡七夕》
11、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范成大《鹊桥仙·七夕》
12、伤心拍遍无人会,自掐檀痕教小伶。——明.汤显祖《七夕醉答君东》
13、桑蚕不作茧,尽夜长悬丝。——晋《七夕夜女歌》
七夕节诗句范文2
关键词:七夕;文化;发源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0-0287-01
一、七夕节名称来源
七夕原名为乞巧节,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
“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的崇拜。从历史文献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随着人们对天文的认识和纺织技术的产生,有关牵牛星织女星的记载就有了。“七夕”也来源古代人们对时间的崇拜。“七”与“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给人以时间感。古代把日、月与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数在民间表现在时间上阶段性,在计算时间时往往以“七七”为终局,以“七曜”计算现在的“星期”。“七”又与“吉”谐音,“七七”又有双吉之意,是个吉利的日子。
二、七夕节日形成与古代典籍
追溯由牛郎织女传说形成七夕节的过程,时间当在战国,地点则在楚国。《诗经·小雅·大东》中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睆彼牵牛,不以服葙”的诗句,这是有关牛郎织女传说最早的文字记录,是牛郎织女传说的雏形。还有一首与织女有关的《周南·汉广》中所述“汉有游女,不可求思”。诗中的“汉”即指汉水,又指天汉(银河),“游女”是指汉水女神或织女星神。楚人雄距江汉地区,甚重祠祀“汉之游女”。南北朝时南阳人宗懔的《荆楚岁时记》注文云:“牵牛星,荆州呼为‘河鼓’”。而在南阳汉画像石 “牛郎织女星座”中,正是以河鼓为牵牛。
三、七夕节日发源地
关于牛郎织女的传说,在全国各地的民间流传相当广泛,故事的起源地,一直在河南南阳、山西和顺、山东沂源和陕西西安等地争执不休。
根据现代诸多的民俗类的出版物,大都记载牛郎织女传说起源于南阳,完全符合神话传说地方化的特征。牛郎织女传说的诸多版本中,都离不开织女的纺织技术。据文献记载,南阳历代养蚕业和丝绸业发达,由此形成了乞巧风俗,见证了“奇巧”中的织女与南阳丝绸的渊源关系。牛郎织女传说的地方化,所反映出的农耕地区的特点非常明显。耕牛是农耕地区不可缺少的役力,是从事农耕的主要“生产力”。
山西称和顺是中国牛郎织女爱情传说的发源地。传说中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发源于美丽的天河梁下、沐浴池畔。在和顺当地乡间,一直传承着许多与牛郎织女故事相关的古老地名与景物名称。诸如牛郎洞、金牛洞、喜鹊山、南天门、天河池等与故事主人翁相对应的地名,一段段优美的故事被当地百姓传诵着。
山东沂源则拥有目前国内唯一一处传说与实地实景相对应建于唐代的织女洞和牛郎庙珍稀景观。两处景观隔沂河相望,沂河与银河的谐音,一河两岸的山水格局,与天上“牵牛星-银河-织女星”遥相呼应,惊人的相似,形成了天人合一、天地神奇的独特景观组合。2008年,沂源县与中国民俗学会举办了全国首届和第二届中国“牛郎织女传说”学术研讨会,专家通过实地考察和深入研究,认定沂源是“牛郎织女传说”的核心传播地,沂源被中国民俗学会授予“牛郎织女传说之乡”。同年6月,沂源“牛郎织女传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陕西西安是座历史古城。据史书记载当年汉武帝在这里开凿了我国历史上第一大人工河—昆明湖,把它比作天上的银河。为了上应天象,就在河两岸特地雕塑了牛郎和织女像,逐渐演绎出了牛郎织女的民间爱情故事。七夕当日西安市在昆明池两岸,举办大型纪念活动外,“华清池七夕中华情人节”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也同时启动。
四、中国情人节
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又被认为是“中国情人节”。
现代的中国情人节,充满了爱意。情侣间的浪漫温情,在中国情人节得到了最好的体现:相亲约会,互赠礼物,观看爱情电影,共同旅游度假,温馨的烛光晚餐,甜蜜的鲜花巧克力,中国情侣共同打造出了“银河隔不断,真情永相随”的真挚爱情。现代的中国情人节,又充满了无比的商机:影楼情侣拍摄优惠多,珠宝情侣选购折扣大,情侣专线旅游纷纷出。各类机构举办的交友征婚、集体婚礼、相亲大会热闹登场,大小商家均会以此作为噱头打出了各种各样的促销主题,中国情人节成为一块商家争抢的充满甜蜜商机的“爱情大蛋糕”。
七夕节诗句范文3
2、一叹息,两唏嘘,三言四语不够,五更六时仍思念,七夕情人佳节,八字真真直挚挚表白:九九未见,十分想念……祝开心快乐哦!
3、七夕情人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这么温馨浪漫的日子,怎么能少得了情人之间肉麻表白呢?
4、看到了吧?倾心了吧?偷想了吧?跟踪了吧?为自己创造机会了吧?想表白了吧?别瞎想了!快趁着七夕这大吉的日子道出你的真情啊!月老一定会帮忙的!
5、七夕节众生相:勇敢的人表白,浪漫的人约会,幸福的人结婚,忙碌的人加班,富有的人旅游,只有寂寞的人看短信。寂寞了吧,幸亏有我惦记:节日快乐!
6、七夕表白策略:拿根喜鹊毛,把它摇一摇,对天为爱来祷告,爱她痴心永不倒;树枝找一根,银河划一道,请她一起跳一跳,相依相伴直到老。祝表白成功!
7、七夕鹊桥架银河,牛郎织女来相会。短信频发只为你,爱你之心愿会意。两情知在久长时,也要相守朝朝暮。今夜窗外月甚明,表白爱你到长久。
8、我一男性朋友欲在扣扣向喜欢的女生表白。男:你喜欢什么样的男生阿?女:恩恩其实你照镜子吧!男听了激动万分刚要回过去:我就知道你也女生很快接着发来:反正不是你这样的……
9、七夕马上就要到了!祝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20xx七夕情人节祝福语短信专题,给你提供关于七夕情人节的祝福语手机短信、经典爱情短信、表白短信。快快向你的老公(老婆)、男朋友(女朋友)送上20xx七夕情人节祝福语短信息吧!
七夕节诗句范文4
1、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2、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3、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4、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5、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6、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7、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8、双星何事今宵会,遗我庭前月一钩。
9、人间梦隔西风,算天上、年华一瞬。
七夕节诗句范文5
《春秋元命苞》和《淮南子・真》开始说织女是神女。而在曹丕的《燕歌行》、曹植的《洛神赋》和《九咏》里,牵牛和织女已成为夫妇了。曹植《洛神赋》:“叹匏瓜之无匹兮,咏牵牛之独处。”李善注引曹植《九咏》注:“牵牛为夫,织女为妇,织女牵牛之星,各处河鼓之旁,七月七日,乃得一会。”
东汉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脍炙人口:“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扎扎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诗人从织女的角度写相思的苦衷,情味深长,把牛郎织女的故事描绘得更加人间化。
南北朝梁朝宗懔在《荆楚岁时记》这样记载:“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女也。年年织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后遂废织。天帝怒,责令归河东,唯每年七月七日夜,渡河一会。”
因此,人们把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农历七月初七之夜,称为“七夕”。古往今来,人们爱在这晚仰望天空,观其相会,并津津有味地谈论这个美好的爱情故事。
天上当然没有牛郎、织女,它们只是两颗恒星。至于天河,也不过是无数恒星发出的一片芒芒白光而已。唐代诗人杜甫在诗中提出疑问:“牵牛出河西,织女处其东,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诗人的怀疑是对的。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故事,不过是一个神话。但人们却喜欢这个神话传说,因为它表达了劳动人民热爱生活、渴望团圆、向往未来的美好之情。
历代歌咏七夕的诗很多,每每写的是天上的牛郎织女,寄托的却是人间的悲欢离合之情。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七夕》诗云:“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弦月笼烟,长空澹澹,牛郎、织女七夕相会,亘古以来,年年如此,而多少欢情离恨,都会集在这一夜之中啊。
唐朝诗人杜牧《秋夕》写道:“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夜已深了,寒意袭人,该进屋去睡了,可是宫女依旧坐在石阶上,仰视着天上的牵牛星和织女星。可以说,宫女的满怀心事都在这举首仰望之中了。诗中虽没有一句抒情的话,但宫女那种哀怨与期望相交织的复杂感情、那种孤独的生活和凄凉的心境见于言外。
唐朝诗人李商隐的《马嵬》中有这样一联:“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前句指的就是当时御林军进行兵谏,请求唐玄宗诛杀杨国忠、赐死杨贵妃。而后句指玄宗与杨贵妃回想起当初七夕佳节在长生殿上两人曾欢笑密约,并笑牵牛织女一年一度相见之短暂。“当时”曾“笑”他人,而今却不如牵牛织女之长久相恋,相比之下,真是令人可悯而又可笑。
七夕节最普遍的习俗,就是在七月初七的夜晚穿着新衣的少女们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称为“乞巧”。
说到乞巧,宋代诗人范成大的《秋日田园杂兴》却别具一格:“朱门乞巧沸欢声,田舍黄昏静掩扃。男解牵牛女能织,不须徼福渡河星。”富贵人家乞巧之声欢腾,农户人家入夜却是静悄悄的。他们本来就有耕田、织布的本领,何需再向天上的牛郎织女乞巧呢!这首新奇的小诗,热情地赞扬了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宋代诗人杨朴的《七夕》也饶有趣味:“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诗句以埋怨织女的口气说,年年向你乞巧,你都把巧给予人间,难道你不知道人间的奸巧虚伪已经多得很吗?
七夕节诗句范文6
关键词:最大诚信;保险欺诈;反欺诈;信息技术
互联网新技术与保险业的结合,为我国保险行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心针和促活剂,但是也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导致保险欺诈案件频繁上演。当前保险行业中诚信缺失问题尤为严重,投保人恶意骗取保险金的现象日益增多,特别是前不久被媒体曝光的“天津杀妻骗保案”,这一恶意骗保案件在网络上发酵后,社会对保险诈骗问题愈发关注,对于如何解决保险诈骗问题也更加关心。保险作为风险管理的一种手段,其存在的目的是化解潜在的未知风险,而不是为了获取不义之财。作为能够有效规避保险欺诈现象发生的大数据技术,也为我们面对如何解决保险欺诈纠纷难题时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案。
一、目前我国保险欺诈的现状
保险是基于最大诚信的制度安排,诚信是保险业发展的基石。尽管最大诚信原则在我国保险理论界已经一统天下,但是在保险实务界却频繁上演着因投保人的恶意投保而引发的保险欺诈纠纷。而我国诈骗犯罪中,涉及保险欺诈的案例比例也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的2%攀升到2012年的12%。尽管目前还无法从公开渠道获取近五年有关保险欺诈在诈骗犯罪中的占比数据,但是从近些年来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陆续的关于反欺诈的典型案例和相关文件,可以看出保险欺诈发生频数仍然呈现出上升态势,我国反保险欺诈的形势日益严峻。同时也从侧面显示,防范和解决保险欺诈问题,塑造诚实守信的保险行业环境,已经成为我国保险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正是由于保险欺诈这颗“毒瘤”严重危害我国保险市场的健康发展,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相继开展了一系列打击保险欺诈的专项活动,期望能够提升保险行业欺诈风险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促进保险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并且全国各地保险业反欺诈中心陆续挂牌成立,表明我国保险行业基本建成了较为全面的反欺诈工作体系。但是随着保险业的不断进步创新与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我国保险欺诈已经呈现出复杂性、专业性、团伙性、虚拟性等特征。而针对保险欺诈行为的新特点和新趋势,我国反欺诈工作的力度明显不够,难以完全净化保险行业发展环境和充分发挥保险“社会稳定器”的功能。
二、我国保险欺诈现象频繁上演的原因
(一)司法实践中假案理赔率过高自1980年国内保险业务恢复后,保险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但在保险业蓬勃发展的过程中,保险诈骗问题也如影随形,而且这一问题的出现与我国司法审判人员的裁判结果存在密切的关系。审判人员在文化背景、知识素养、个人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主观上普遍存在“保险公司是强者,投保人和被保人是弱者”的潜意识,过分偏袒投保人、被保险人及受益人。审判人员的主观价值观念致使保险公司在具体的保险诈骗纠纷案件中频输官司。保险公司居高不下的败诉率,更加刺激了不法诈骗分子挖空心思故意制造保险事故或者努力夸大自己在保险事故中所受的损失,来满足自己能够获取不法利益的目的。
(二)投保人套利动机严重保险诈骗案件频繁发生,在某种程度上,也与保险自身“易引发道德风险”的体制有关。投保人购买保险的主观动机是投保人作出违背最大诚信原则进行保险诈骗的根源。而在众多的保险诈骗案件中,投保人之所以违背最大诚信原则进行保险欺诈主要是投保人的套利动机。持有套利动机的投保人在与保险人进行保险交易时往往不是出于转嫁风险或降低未知风险损失的目的,相反他们把保险交易视为一场赌博,企图用较低的投保费来换取较高的赔偿金。也正是因为从单个投保人或者被保险人来看保险交换具有对价性,使得保险赔偿金与保费之间的巨大数额差值对投保人产生了致命的吸引力,吸引投保人故意制造保险事故来套取巨大利益。
(三)保险公司欠缺风险内控能力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保险公司改变了传统的营销方式,创新推出了迎合广大投保受众的新的网上投保方式。这些投保方式的创新推出,虽使保险公司的保单成交数量暴增,但也孕育出了保险诈骗违法犯罪的温床。众所周知,核查保单的真实性是每一个保险公司内控风险过程中最应重视的环节。保险公司若与投保人签订保单,则表明该投保人所投保的风险是在保险公司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如果投保人确实发生了保险合同规定的保险事故,那么保险公司必然要依约对该保单进行赔付。因此,核查保单毋庸置疑对于任何一家保险公司的经营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各大保险公司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过于激烈,营销任务目标逐年都在增加,因此各大保险公司把保费收入的增长作为员工的唯一绩效考核方式。这就导致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为了追求自己的业绩,将大量不符合承保要求的保单也纳入了承保范围内。这一做法不仅增加了投保人的道德风险,也导致了保险公司的理赔率明显激增,严重影响了保险行业的稳定发展。
三、大数据时代下的应当之策
(一)上线量刑智能辅助系统保险业回归保障本源,不仅需要保险公司的努力,更需要司法审判人员的参与。为了避免司法审判人员的主观价值判断影响我国保险行业的诚信建设,妨害我国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审判人员可以在量刑环节上应用量刑智能辅助系统。量刑智能辅助系统是审判智慧与智能技术高度融合的产物。审判人员在面对保险诈骗纠纷解决难题时,只需要在智能量刑系统中输入该保险诈骗的具体案例,此时系统就会在相似案例的基础上自动进行比对和运算,并且会对量刑给出分析和数据参照。由于人类大脑对视觉信息的敏锐度高于书面信息,法律数据的可视化可以使审判人员更加敏锐和精准地去理解和处理相关法律问题,这样就避免了审判人员因个人主观价值判断影响审判结果的公正性。
(二)试运行智能理赔系统保险诈骗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故意制造保险事故或夸大自己在保险事故所受的损失是不法保险诈骗分子的惯用伎俩。在保险理赔环节中,如果仅仅依靠保险公司自己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保险事故受损的真实情况进行调查,然后进行保险理赔,势必会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最终影响理赔数额的准确估算。因此,保险公司在理赔环节可以借助智能理赔系统对投保人所受的损失进行合理赔付,以便切实保障自身合法权益。智能理赔系统在理赔环节中的应用,将成为保险公司突破人力和物力瓶颈的一种重要手段。如若保险公司要对某一保险事故进行理赔,就可以将待理赔事故输入智能理赔系统中,智能理赔系统将实时获取到待理赔保险事故的情况,并且会对每一个赔偿事故进行智能审核。若该赔偿事故通过审核,智能赔偿系统就会通过后台对该赔偿事故进行科学计算;若未通过审核,则保险公司工作人员就会对未自动通过的案件着重进行调查,以防范理赔风险出现的可能性。智能理赔风险系统可以精准识别具有风险的保险事故来减少保险理赔欺诈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三)加大人脸识别系统投入恶意骗保的投保人能够获得高额保险赔偿是以与保险公司存在真实有效的保险合同为前提的。持有套利动机的投保人在接受保险公司审核和询问时,往往会提交自己伪造的材料并隐瞒影响保险合同成立的真实情况,期望能够通过保险公司审核人员的核查,顺利达到与保险公司订立保险合同的目的。保险公司以往仅依靠审核人员的人为核查无法真正做到精准和全面地识别投保人的隐瞒行为,但是保险公司完全可以应用人脸识别系统“靶向”预防恶意投保人的保险欺诈行为。保险公司引入人脸识别系统,成果已初见端倪。人脸识别系统会对投保人进行面部扫描并通过面部扫描采集相应的数据,从而推测出该投保人的真实年龄、性别、婚姻状况以及生育情况。人脸识别技术在核查完投保人的真实身份后,会立即启动其风险防御分析功能。人脸识别系统中的风险防御分析功能一旦起动,会即时对该投保人的财产、健康、信用、家庭以及意外发生概率这五种影响保险公司最终是否承保的因素进行大数据分析,并生成具有可信度和真实性的报告。由此可以看出,人脸识别系统在保险行业中的应用可以协助保险公司检测有意购买保险产品的投保人是否存在诈骗风险的可能性,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减少保险欺诈者的诈骗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