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生就业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生就业范文1

近年来,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下降,就业问题比较突出。2003年是我国高校扩招后毕业生毕业的第一年,全国共有各个层次的高校毕业生200多万人,比2002年净增60多万人。到2003年7月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不到70%,而且近几年始终徘徊在这个水平。在全球经济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逐渐显露出来,国内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情况下,2009年我国的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再创历史新高,达到610多万人。由于今后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增加幅度不会有大的变化,而毕业生却在逐年增加,可以预计,大学生就业竞争将更加激烈。

2就业困难原因探析

2.1社会因素

大学毕业生尽管接受了高等学校正规的学习和训练,在理论层面上具备了较高素质和技能,但社会和用人单位所需要的实际操作层面的素质和技能还较缺乏,大学毕业生作为劳动力资源的一部分,其供给与需求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匹配。此外国家还没有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具体保护措施,对就业中的性别歧视还没有相关的有效措施,这势必会影响人才的自由流动,影响就业。

2.2个人因素

很多大学生的头脑中精英意识过强,把对薪酬、发展空间、就业的区域、岗位的稳定性作为重点考虑因素,已经连续多年的公务员报考热就证明了这一点。他们较少考虑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再加上用人单位往往强调工作经验,注重实际技能,对毕业生的学习成绩、专业水平、综合素质等也有一定要求,这使大学生只能从最基层甚至从与自己所学专业无关的专业干起。由于不能恰当地给自己定位,导致产生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

其次,一些毕业生求职不够积极主动,存在等国家优惠政策、靠学校帮扶、要家长继续供养的“等、靠、要”思想。这些毕业生虽然总量并不大,但他们对其他同学的就业选择容易造成不良的影响。还有一些毕业生对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就业期望值仍然很高。面对金融危机的影响,虽然毕业生普遍有降低就业工资收入期望值的趋向,但选择在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就业的人数仍然居多。

此外我国大学生创业的人数比还比较少,不到毕业生总数的1%,而发达国家一般占20%~30%,可见我国大学生的创业意识还比较薄弱。

2.3家庭因素

父母的价值观念往往影响着孩子的人生观、世界观,家长的期望、文化程度、职业类型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对孩子的择业产生深远的影响。在我国传统思想和观念的影响下,很多家长托亲戚找门子帮助子女安排工作,使很多毕业生对父母的依赖程度达到了极点。

2.4学校因素

许多的研究文献表明,高校学科与专业的设置与就业市场需求的不同步是导致毕业生就业造成困境的重要原因。过去几年,全国高校一窝蜂地办了许多“面向市场”的专业,比如新闻传播、影视、广告,包括MBA、EMBA等,其师资来源和教育质量更成问题。有人戏言,从未做过一笔生意、没有在银行开过一张支票的老师,在课堂上教人如何赚钱。结果可想而知,大学毕业即失业,出了校门进家门。

大学毕业生正处于真正迈入社会的关键时期,对社会还不是很了解,对自己的工作和前途的定位也感到困惑和迷茫,正需要学校对他们提供有关职业规划、就业方面的帮助。但部分学校存在就业指导和信息的滞后,就业渠道、就业信息不畅等问题,使得有些毕业生左右为难、不知所措,甚至因此而失去就业机会。

3就业工作指导对策

3.1加强教育教学的改革

要重视教学,切实把学校的教学工作抓好。要把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同高等教育内部规律相结合,抓好专业设置的改革,改造原来不合理的专业设置,使培养出来的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更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3.2提高就业指导和服务水平,增强毕业生的择业技能

在就业市场上,毕业生缺乏必要的求职技巧、择业技能差是导致就业难的重要原因。就业指导服务作为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应当充分发挥服务职能,着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通过就业指导和服务,帮助毕业生科学地分析市场、客观地认识自己,有效地消除“供需矛盾”。通过就业指导和服务,帮助毕业生掌握一定的择业技巧,善于利用市场信息,善于在就业市场中“推销自己”,通过市场落实就业单位。

3.3探索与实践产学结合促进毕业生就业新模式

近年来所形成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多边合作的产学结合形式是一种较好的形式,这种形式称之为“准就业”。在“准就业”期间里,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是一种准雇用劳动关系,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学生和学校间仍存在教与学、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指导教师全程跟踪学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过程;实习结束经双向选择,优秀毕业生可留企业工作。

3.4引导毕业生在社会工作领域就业

社会组织作为政府和企业之外的承担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非营利组织,蕴含的就业潜力非常可观。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社会组织的数量处于400至800万之间,以每个组织有3~5名工作人员计算,就蕴含着1200万至4000万就业机会。

因此要引导毕业生就业观念向社会组织方向转变,目前国家正积极构建社会组织公共服务平台,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社会组织发展,这为大学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3.5强化大学生职业心理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

首先,抓好就业心理指导队伍的建设。要成立专门教研室,引进和培养一批专业的就业心理指导老师。通过定期对学生进行有目的的心理测试,并辅以积极有效的心理辅导和咨询,引导毕业生保持健康向上的就业心理状态,切实帮助毕业生解决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

其次,将职业生涯规划贯穿于高等教育的全过程。从大学

一、二年级时就开始培养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就业观,开展就业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到了

三、四年级进入专业课学习阶段,重点进行求职技能培训、相关法律知识教育和诚信教育,使学生在就业心理上早日趋于成熟。

3.6构筑务实的毕业生创业支持体系

党的十七大提出“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因此必须加强对学生进行创业思想教育和创业技能教育。通过创业课程设置与创业指导等手段着力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与创业水平;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和技能的培养。开设与创业相关的多种专题讲座,开展模拟创业、实地考察企业运作等丰富多样的案例教学;为学生创业开辟绿色通道;积极探索毕业生自主创业的长效机制。

大学生就业范文2

趋势之一:政策支持力度加大解决就业难靠什么

洪成文

大学生就业如此之难,原因何在?大致可以归纳出三种代表性观点。第一种观点是将大学生就业难与高校扩招联系起来。第二种观点认为大学生就业难与经济结构的调整相关。因为产业结构未能及时调整,对低端人才需求旺盛,而对较高层次人才需求不旺,造成较低学历者容易就业,而较高学历者难以就业。第三种观点认为大学生就业问题主要是政府的政策不完善所致,表现在没有一揽子解决问题的方案以及将就业工作的责任完全放任给市场等。

就业难是政府的问题,还是政策问题

大学生就业难是不是政府的问题?我们认为,不全是政府的问题,但是与政府的政策连贯性有关联。因为我国实行的大学生就业政策是学生自主择业,大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这一历史性的转变好比为政府解了套,大学生就业因此走上了市场化之路。政府愿意放权,学生择业自主性得到体现,双方各得其利。然而,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个连贯性问题。第一,从政府统揽大学生就业分配,到大学生完全市场化择业,缺少过渡,缺少保障。就业完全市场化,在西方国家也不多见。第二,大学生就业问题总是与社会的稳定相关。政府可以不包大学生就业,但是确保社会稳定,则是政府责无旁贷的。当就业与稳定关联,有一个问题变得很清楚:法理上政府虽然不需要为大学生就业负责,但操作层面上却不能不顾及大学生就业问题所导致的后果。对于大学生就业来说,既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市场,也没有政府绝对的“放权”。

在看待大学生就业问题时,社会上有观点认为,大学生就业难可能会造成社会的动乱或不稳定。我们认为这个观点对于吸引社会关注,激发政府尽早出台政策应对挑战,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是否科学和理性,还需要深入分析。国际上关于失业及失业预警,有很多经验可资借鉴。1998年《国际统计年鉴》曾颁布标准,3%-4.9%为轻警区,5%-8.9%为中警区,9%-14.9%为重警区,15%以上为巨警区。这个标准是一个国家根据失业程度而判断社会潜在危险的标杆。然而,我们必须看到,这个标准也会随着社会特征的不同而不同。参照这一标准,可以预测我国当前大学生失业的预警程度。设分母为700万大学生,分子为70万失业者,那么我国的大学生就业就落在重警区的阶段。如果大学毕业生的失业者增加到105万,那么就有可能从重警区上升到巨警区。如此分析,就业问题已经是十分严重的了。但是,要注意到我国家庭结构的特殊性,以及社会文化特征的特殊性。家庭结构的特殊性,就是能够在遇到社会问题时家庭分解社会负担的意愿和能力较大。而我国社会的亲缘关系也在分担社会风险方面有较大的贡献力。因此,就我国就业预警和失业风险来看,可以适当调高这一比例。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是否严重到最危急的警戒线,还需要从多角度认真分析。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政府责任

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离不开政府的责任。但政府的责任也不是无所不包的,重点应体现在三大方面:扩大就业的总体规模、照顾特殊人群的就业以及转变传统的人事管理制度理念。

大学生就业范文3

【关键词】职业规划;就业观;人才培养;就业指导

一、新时期大学生就业面临的问题

(一)毕业生基数大,就业压力大

伴随高校招生人数的激增,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2013年毕业生人数达到699万人。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高校在校生数量逐年递增,大学生就业率却呈现逐年下滑迅速的趋势。近年全国大学毕业生失业率呈下降趋势,2011届(9.8%)比2010届(10.4%)下降0.6个百分点,其中高职高专毕业生下降较为明显。

(二)毕业生对就业的心理应对不充分

大学生在校期间缺少相应的职业规划,并且也缺少对相应工作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在临近就业时产生诸多心理问题:焦虑心理,顾虑专业就业前景不好,担心是否能找到与专业相关的专业;自卑心理,不敢面对参与竞争。尤其是不善言辞性格比较内向的和一些受到过处分的毕业生,不敢面对面地与用人单位洽谈;消极应对,既不逃避现实但也不主动寻求改变提高自我的素质和能力。

(三)人才类型与市场需求不一致

在就业市场已经转变为用人方为主导的情况下,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没有及时按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专业设置趋同现象严重,造成供求结构失衡。专业缺乏特色,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快速适应岗位的要求,实践能力不强没有竞争优势。

(四)毕业生缺乏自主创业意识

大学生创业是解决毕业生就业的一个渠道,近些年国家和相关部门出台了优惠政策扶持大学生创业。毕业生的就业观念较往已经有了一定的改变。然而在我国大学生总体的创业意愿还很低。美国大学生毕业的创业率为 20%,中国大学生的创业率至今不到 1%并且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也非常低。

二、形成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一)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滞后

毕业生求职难与用人单位找不到适合岗位需要的人才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反映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的错位,高校专业设置、课程安排和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之间存在信息的不对称。

(二)毕业生受传统就业观念影响

大学生对初次就业期望值偏高,自身定位不准,理想与现实脱节。片面认为留在大城市、大单位才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一味追求物质待遇和地域条件。然而在我国的很多基层和中西部地区还是很需要专业人才的,从这个层面上讲,大学毕业生也并不过剩,大学生就业难也是观念问题。

(三)高校就业指导存在疏漏

高校的就业工作仅仅着眼于学校的就业率,很少关注实际问题,难以从企业需求等方面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具体而言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首先就业指导缺乏针对性,大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缺乏对全局考虑和总体安排,就业指导工作功能单一,内容狭窄,仅限定于传授求职技巧、面试技巧,联系用人单位和推荐学生。在对大学生就业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引导,在职业判断和选择能力的培养以及职业道德教育等方面着力较少,难以适应当前就业形势的要求。其次是对学生的职业规划缺少科学的指导职业规划制定的过程是了解自己、了解他人和了解社会的过程。通过各种途径收集一些相关的信息来补充、完善自己制定的职业培养计划,在做计划时要评估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并且考虑自身能力和环境条件的限制,预测在现实目标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阻碍和如何逾越障碍。然而由于缺少对学生的职业规划的科学指导使得学生在就业中缺少对自己的了解很难对自己有准确的定位。

三、应对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策略

(一)与市场接轨,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应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毕业生质量来适应社会的发展,使毕业生适应岗位变换、更新知识和学习新技术的需要。加强就业实践环节的设置,为学生创造机会与用人单位接触,让学生对自己形成职业规划,加强职业的相关性训练,使学生能通过实际的操作加深对本专业知识的理解并培养其实践能力。

(二)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

大学生就业观是影响其就业的最根本原因。通过教育和引导,让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就业观对帮助大学毕业生实现充分就业具有重要的意义。大学生应该树立起自身也是普通劳动者的观念,充分认识到当前就业形势严峻是自身不能改变的,只有调整自己的就业心态,在选择就业区域、单位性质、薪酬期望等方面不要过度集中于一点,及时调整就业心态,扩大自己的就业选择范围,期望值稍微降低些,更务实些。树立从基层岗位做起的观念,用长远、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自己的初次就业,将初次就业作为提升自己职业素质的途径。

(三)提升大学生就业的竞争力

大学生就业是初次面对就业市场,相对于具有职场经验的员工,缺少职业经验的积累,大学生需将所学知识和创新意识迅速的与企业所需相结合。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沟通能力和信息的处理能力、技术的运用能力等。

高校要为大学生创造社会实践的机会,使大学生认识、了解企业对岗位的需要。加强社会实践基地建设,让学生熟悉业务,了解企业流程;同时,社会实践以三下乡和进社区活动为载体,开展社会调查、暑期社会实践、社会服务等活动,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三)做好大学生就业的服务工作

高校就业工作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项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高校相关部门应该转变思路,以服务学生、服务企业为宗旨在如下级方面开展就业工作:

1、积极开阔就业市场,搭建双向选择平台

赴经济发达地区联系用人单位,使企业走进校园召开校园招聘会,通过网络等手段及时公布就业信息,通过大型招聘会和校园招聘会的形式为毕业生和企业搭建双选平台,提高了签约率,也减少了毕业生就业应聘中往返路途的费用。

2、关注就业群体的心理问题

在学生的就业过程中,面对挫折,正确的就业观念是不可或缺的,学校就业指导部门应帮助学生客观认识自己,做好择业心理准备,特别是受挫折的心理准备。学校可根据心理学的理论对大学生进行与活动有关的心理培训,帮助学生分析自我的优势及不足,指导学生提高自身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使学生树立终身接受教育的观念。对在就业问题上有心理障碍的学生予以指导和咨询,以调适其心理状态应对就业中面临的压力。

参考文献:

[1] 麦可思研究院.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2]姚裕群,彭思舟. 关于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讨论综述[J]. 人口与经济,2008(3):37-40.

大学生就业范文4

关键词:就业;劳动力市场;劳动供给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6-0137-01

1 劳动力市场上的供求数量不平衡

1.1 劳动力市场上,劳动供给数量的变化

我们都知道,一个国家就业状况的好坏直接与劳动力市场上劳动供给数量的多少有关。

(1)前面我们已经提到了2009年将有610万大学毕业生参加就业,比2008年多出了52万,也就是说单从应届毕业大学生这一个群体来说,劳动供给数量增加了。

(2)随着国有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有企业下岗职工进一步增加,下岗职工经过培训以后将要参加再就业,庞大的下岗职工再就业群体将要与我们的应届毕业大学生争夺就业岗位。据统计2009年下岗待业人员将达到800万。

(3)就是长期积累下来的城镇待业人员和随着农村城镇化步伐加快所产生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人员也将于我们的大学生争夺就业机会。

(4)我们刚才所说的610万大学生,并不包括高中,技校,中专这些院校毕业后选择不再继续深造而选择参加就业的这部分新增的劳动者,他们也都将会与应届毕业大学生争夺工作机会。

(5)截止到2008年底,尚未就业或者说正处于失业状态的往届毕业大学生将超过100万,以及由于受到金融危机影响企业破产或者停产而产生的失业劳动者,他们都将会在2009年积极的寻找工作机会。

这五个方面的劳动者供给数量的增加,都导致了劳动力市场上劳动供给总量的增加,据人保部统计2009年我国将有2400万劳动者需要安置就业,庞大的劳动供给数量使得大学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1.2 劳动力市场上,劳动需求数量的变化

2008年九月份以来,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对我国乃至世界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给我国实体经济带来的冲击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第一就是海外市场业务的缩减,第二呢就是国内市场需求的低迷。

(1)海外市场的劳动需求变化。

由于受到金融海啸的影响,海外市场需求减少,出口外贸行业,跨国公司,以及对外进行原材料、半成品、零部件加工的制造业业务销售量缩减,沿海地区的依赖出口业务的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多数处于消化库存状态,由于产品销售环节遇到障碍,使得企业流动资金流转不畅,生产无法正常进行,企业不得不缩小生产规模,进而采取裁员的措施来保证企业的生命力,使得短时期内出现了大量的失业人员。

(2)国内市场的劳动需求变化。

同样由于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居民消费需求减少,老百姓都不敢乱花钱,企业经营陷入了困境甚至破产,另外呢,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消费需求不旺,一些资本密集型的房地产、汽车业、钢铁煤炭行业经营困难,也采取了裁员的措施,来节约开支。

我们都知道,劳动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就是说企业对劳动者的需求是从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中派生出来的,现在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减少,因此企业对劳动者的需求也就随之减少。另外,由于“刚性工资”这种特殊性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企业劳动需求的减少,使得就业空间的相对缩小,就业岗位减少,失业人员增多。

(3)劳动力市场上,劳动供求数量矛盾突出。

目前由于金融危机导致出现的这种大规模的失业属于“周期性失业”。周期性失业是指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失业率直接与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相关,当经济增长处于快速增长时期时,失业人员减少,失业率降低,当经济增长处于衰退或者停滞时期的时候,失业人员增多,失业率升高。解决周期性失业的根本措施就是刺激经济的增长,通过经济增长来拉动就业。这就需要我们的政府采取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发展公共事业建设来拉动经济的增长。一般情况下,经济增长一个百分点,可以创造一百万个就业岗位。2009年我国的GDP增长目标是“保八”,也就是说2009年我国将依靠经济增长为社会创造800万个就业岗位,相对于2400万劳动供给数量来说,劳动力市场上出现了严重的供大于求的现象。

另外,此次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的不利影响还有一个“滞后期”,而且将会进一步扩大,由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由外向型企业向各类企业,由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向规模以上企业,由农民工向城镇劳动力特别是高校毕业生蔓延,也就是说2009年我国的经济增长短时期内不会出现明显的经济复苏,劳动供给数量与劳动需求数量上严重不平衡将进一步扩大,大学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2 劳动力市场上的供求结构矛盾问题突出

自1999年高校扩招。民办院校办学条件的放宽,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我国高等教育开始步入大众化阶段,但是我国的高等教育与发达国家相比,无论从发展规模还是培养质量来看,还存在较大差距,大学生仍然是我国劳动力资源中的可贵部分。然而在我国大学生就业却出现了很严峻的局面,数以百万计的大学生失业,劳动力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岗位空缺与大量寻找工作的失业者并存的“结构性失业”现象。最典型的大学生“就业难”与“技工荒”并存的现象,反映了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当前的教育目标和市场需求的不适应和脱节。

2.1 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的现状

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大致集中在三个方面:层次结构、专业结构和地区结构。在层次上,研究生的就业率可以达到98%,而专科生的就业率为75%左右。在地区上,毕业生往大城市拥挤的现象突出,而西部不发达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一些区县需求人才的数量大,但没有人愿意去。而最突出的还是专业结构矛盾。

由于专业结构性矛盾的原因不能就业,其具体表现为许多毕业生所学专业陈旧,社会没有相应的需求或需求量较小,而毕业生数量过大,供大于求,有的则表现为高校在短期内对一些热门专业急剧扩招,相应专业毕业生激增,出现热门专业不热,供大于求的现象。同时社会上一些新兴行业急需大量的人才,但相应专业的毕业生却供应不足。这种冷门专业,过热专业毕业生滞销,而一些新兴行业所需专业人才却供应不足而呈现出的专业结构性矛盾,是制约当前大学生就业的较为突出的问题之一。所以从这种专业结构性矛盾存在角度来看,我国的大学生出现就业难的态势不是因为大学生的数量过剩了,而是由于大量的毕业生难以适应社会需求所致。比如:目前全国高校在专业设置上都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计算机、法律等热门,学校都希望开设这些专业,而没有考虑到培养特色、办学条件和市场的需求变化。盲目的扩大这类专业的招生规模和人数,使得这些原本很热的专业,由于人才培养的过剩和质量不高,导致了大量的法学,计算机人才不能在本行业就业,而被迫转行。

2.2 解决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的有效措施

(1)推动高校培养人才模式的改革。中国高校普遍把研究型院校作为发展战略,培养出来的人才更加侧重于学术理论研究而动手能力差,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适应劳动力市场大量需要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因此,应该推动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社会培养应用型的高素质人才。

(2)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种种迹象表明,就业意愿和就业现实的矛盾非常突出,如果大学生就业意愿不发生改变,只是指望劳动力市场的改变来实现就业将是不现实的。鼓励大学生去人才稀缺的地区和非国有制企业就业,采用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

(3)发展终身的教育培训制度和职业教育。

3 劳动力市场发展尚不完善

大学生就业范文5

“知识失业”的难题似乎变得更加严峻和突出。今年7月,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研究制定了新的企业标准,中小企业划分为中型、小型、微型三种类型。新的划分标准将使微型企业享受到国家的优惠政策,这对有志于创业的大学生来说是一大利好消息。从创办微型企业的角度探讨促进大学毕业生充分就业有很好的研究价值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微型企业;大学生;创业;知识失业;就业

目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如近年来流行的“蚁族”(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被称为是继三大弱势群体(农民、农民工、下岗职工)之后的第四大弱势群体。如何促进大学生更好的就业,成为保障社会和谐的重要一环。随着微型企业被国家相关部门单独列出,该种类型的企业将享受到更多的优惠政策。有些地方政府在早先提出的“以创业带动就业”也就有了更强的现实性和可操作性。

目前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和分析。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近年来维持在72%左右。2011年中国大学毕业生人数达660余万,比2010年增加30万人。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底,我国有100多万大学生不能顺利实现就业。《中国相关就业群体的就业前景》课题组预计,2015年大学毕业生将达到691万。大学毕业生严峻的就业形势由此可见一斑。理论界把这一现象称为“知识失业”,知识失业是指受过较高教育的知识劳动力处于不得其用的状态。我国大学生“知识失业”始于21世纪初,且呈愈演愈烈之势。这主要是由于在高校“扩招”政策下,大学毕业生数量虽然迅猛增长,但学生所学知识无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所致。加上现行用人制度的不完善、二元劳动力市场形成的“分割”等原因,致使大量大学毕业生无法及时实现就业。大学生能否充分就业关系到我国科教兴国战略成败,也关系到千万个大学毕业生及其家庭的利益,甚至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和稳定。而创业的角度来看,造成大学生“知识失业”的因素之一就是我国当前的创业环境极不完善.直接影响了知识劳动者的创业与就业。

大学生创业环境分析。大学生创业会遇到各种难题,归结起来主要有三类。一是注册难,办公场所和一定的资金实力是成立公司的必要条件,这对于无地、无钱的创业大学生来说是第一个严峻的挑战。在银行开户,注册资金要50万元以上,公司运营后日均存款量达不到50万元的,会规劝清户或高收费。二是融资难,如“大学生创业基金”、“中小企业专项资金”等政府扶助资金申请困难,而风险投资公司出于风险的考虑一般会拒绝投资。三是创业抗风险能力差。由于刚创业的大学生市场经验欠缺、市场意识薄弱以及社会资源缺乏,抗风险能力尤其差,很容易中途夭折。

微型企业被单独列出对大学生就业的意义。2011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等四部门研究制定了《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明确相关问题。规定指出,中小企业划分为中型、小型、微型三种类型,具体标准根据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制定。以工业企业为例,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视为微型企业。微型企业被单独列出以后,将享受到国家的相关政策优惠。如在公司注册资本、政府资金扶持等方面有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同时,相关针对性政策的出台也减轻了微型企业的负担。在创造就业方面,微型企业的贡献是惊人的,数据显示,按照新标准和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加上有证照的个体工商户,微型企业从业人员占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全部法人企业从业人员的38.7%。而在美国,在新增就业机会中,小企业创造了85%的就业量,构成了真正的“就业机器”。最后,微型企业也是企业家的摇篮,如没有当初盖茨建立的小公司就没有今天的微软帝国。

随着近年来国家各项政策的利好消息,大学生创业率呈现上升趋势。以广东省为例,据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统计的数据,2010年,广东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8800人,实际创业的3757人,比2009年增加1618人,超过当年毕业生总人数的1%,而在2007年,自主创业大学生仅564人,仅占当年高校毕业生人数的0.25%。随着微型企业的法律地位的确立,这一趋势将会更加明显。

大学生就业范文6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业教育;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就业教育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教育价值和导向功能。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就业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积极正确的就业观、职业观和创业观,促进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健康发展,是当前高校就业教育需要重视的问题。

一、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对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培养与教育

首先,引导大学生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相结合,将职业目标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共同理想相结合,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个人成长的内在动力和需求,帮助大学生建立远大的理想信念。其次,引导和鼓励基层就业。基层就业不仅为基层带来观念与技术上的支持,而且有利于大学生意志品质的磨练和才华的施展,促进个人事业发展的成功与价值的实现。再次,培养积极健康的就业心态。一要开展就业形势与政策教育,帮助大学生认清就业形势、就业压力与就业竞争的激烈性。二要帮助学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在工作中提升自我,积累经验。三要注重就业心理教育,帮助大学生正确的面对就业压力与挫折,合理定位,保持积极乐观的就业心态。最后,组织开展就业专题诚信教育活动,并建立毕业生的信用监督机制和规范的签约制度,明确违约责任,增强大学生就业的诚信与法制意识。

二、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善大学生就业教育管理机制与队伍建设

首先,提高重视,更新观念。高校要认真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适应大学生就业教育发展要求和规律,扩大国内外合作交流,树立“全员化、全程化”的大学生就业教育理念。其次,协调合作,健全机制。一要确保就业教育经费的投入和监管,做到专款专用,从资金上保障各项就业教育活动顺利开展;二要建立学校、院系、班级层级制度,明确层级职责,由校领导牵头负责统筹协调,层层落实责任,切实发挥大学生就业教育效果;三要转变大学生就业教育机构的管理职能,树立“以学生为本,服务为先”的工作理念,变“管理教育”为“服务咨询”;四要完善就业教育主、客体的考评机制,既要对大学生就业教育机构的教育实施效果进行考核评价,奖优惩劣,还要对大学生自身进行评估考核,并根据反馈与考核结果,总结经验教训,指导下一阶段的大学生就业教育教学。最后,拓展素质,建设队伍。外聘社会、企业、政府单位的人力资源经理、就业指导专家等担任就业指导教师,对内选拔培养一批既有教学理论基础,又有丰富就业指导经验的教师从事大学生就业教育工作,同时加强对现有专职就业指导教师的培训与指导,增加其外出调研交流、培训学习、参观访问的机会,持续加强和优化就业师资队伍建设,保证大学生就业教育的长期性与有效性。

三、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大学生就业教育理论内容与工作载体

在就业理论教育方面,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大学生就业教育课程的设置原则,合理规划就业教育课程,在充分考虑学生自身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的基础上,分设必修和选修课程。必修课程主要是职业教育、生涯规划、就业指导相关的理论课程,侧重于对学生职业价值观塑造与职业素养的养成;选修课程则侧重于职场礼仪、求职技巧、面试技巧和简历制作等方面的课程。其次,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多媒体、案例分析、专题讨论、情景模拟等,将就业教育课程与专业教学相结合,增强教学的互动性、实践性与应用性,提高就业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同时,积极邀请经验丰富的就业教育专家、用人单位人力资源专家、工商税务部门工作人员及优秀毕业生等开展就业指导、市场人才需求、国家政策宣讲、优秀经验交流会等活动,深化大学生就业、职业、创业的认知,丰富就业教育内容。从拓展就业教育载体方面,可以通过模拟招聘、简历制作、职场礼仪等赛事活动,强化大学生对求职知识的熟练运用,从而达到求职时心态积极调整和求职能力全方位锻炼的目的。另外,还要注重榜样载体的辐射效应,激发大学生对职业就业榜样的高度认同感,并给予其适当的引导,使得大学生达成思想认识和行为方式的改变。总之,高校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完善就业教育工作机制与队伍建设,丰富就业教育理论内容和工作载体,从而达到大学生就业教育工作的新局面、新突破,最终促进大学生合理充分就业。

参考文献:

[1]戴富华,王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价值及运用[J].老区建设,2015(20):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