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数学评课稿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数学评课稿范文1
【关键词】试卷评讲;高效课堂;数学
试卷讲评课是在练习或考试之后,教师对其进行分析和评讲的一种课型,是初中数学教学的一种重要课型。其评讲目标是分析得失,对症下药,巩固提高。但目前很多教师在进行试卷评讲时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问题一:避繁就简、核对答案。这种只核对答案而不进行评讲的形式,使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一些选择题、分析题等根本不知道为什么是这个答案,更谈不上对相关内容的消化以及思维能力的提高。结果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问题二:面面俱到、逐题评讲。一些教师从试卷第一题开始,题题不放过,这样评讲往往要花上两三课时。结果是既浪费学生的时间,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收益甚微。
问题三:就题论题、重点评讲。对多数学生做对的题不讲,错误较多的试题采取重点评讲。这种做法虽比前两种好,但仍然是教师讲、学生听、就题论题。结果是学生只会解一道题,不能触类旁通,无法触得学生主体能动性及教师主导性的发挥。
面对以上问题,需要我们结合自己的教学做深入的探究,循之以法,切实地上好试卷评讲课,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一、做好试卷讲评前的教学准备
1.教师认真备卷。课前备课一定要认真,教师提前应该仔细地做一遍试卷,了解试卷中的知识点及分布情况、试卷的难易度、每一知识板块的得分率等情况,以便宏观把握学生对这一部分内容的掌握情况。对每个试题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要写好讲评教案,要对阅卷中收集到的素材进行整理分析、从中抽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典型问题进行讲评。哪些该粗讲,哪些该略讲,心中要有数。对考题设计进行分析,看同学们是否达到要求,同时还要指出可能变化的方向,让学生心中有数。
2.做好学生对试卷的分析及自我评价。教师在对学生试卷的完成情况进行分析统计后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先进行独立纠错,学生通过查阅课本、作业或与同学交流对试卷中的部分错误自行纠正。同时,要求学生对错误原因进行分析,填写好自我诊断表,并深入反思,明白自己的薄弱之处,以便在讲评课时带着问题,有重点地讨论和听讲。
二、试卷评讲时应注意的几点
1.讲评时要以学生为主体,体现自主参与性。试卷讲评本身是一种反思性教学活动,一般是以教师分析讲解为主,教师不能一卷讲到底,包打天下,应尽量提供学生自己总结、自行讲评的机会,让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展开个人的思维过程,让学生充分暴露自己的错误之处,然后由其他学生指出错误的原因及解决方法,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因此,在讲评试卷时应将学生自行讨论分析、探究纠错、归纳总结、解决问题这条主线贯穿课的始终。教师要多一点启发和引导,少一点告诉和讲解。
2.讲评要突出重点,提高针对性。教师的评讲一定要得法。有些试题只要“蜻蜓点水”,有些试题则需要“仔细解剖”,对学生错误率较高的试题要“查病情”、“找病源”,要“对症下药”。教师主要讲共同存在的问题,所涉及的知识点,讲审题的切入点,答题的思路、解题的方法。同时要将严谨、富有逻辑性的解题规范清晰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
3.借题发挥,帮助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归纳及对比分析。例如:数学中的计算题,学生平时不在意,但得分率向来不高,所以在讲评这类错题时,一定要借机将所涉及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实数的运算涉及到倒数、相反数、平方根、幂、代数式的运算等知识,这些小知识点小而杂,教师应耐心引导学生将它们系统化、条理化。
4.试题变式,促进学生对知识点本质的掌握。例:当x()时,分式x2-1/2x的值为零?(分子为零时即x=±1)
变式:当x( )时,分式x2-1/x-1的值为零?(x=1时分母为零,因此要舍去)
通过以上的变式,学生可以对分式值为零的意义理解更加深入,而且变式增加了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5.针对不同题类,渗透答题技巧。选择题与填空题是数学考试中的两大题型,它们的显著特征是只要解题结果,不要解题过程,且结果是唯一的。在讲评这两种题型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特殊值法与排除法快速、准确的解答。
三、讲评后要做好矫正和补偿,强调连续性
初中数学评课稿范文2
一、要把握试卷讲评的基本原则
1、突出针对性
教师要准确分析学生在知识和思维方面的薄弱环节,找出试卷中出现的具有共性的典型问题,针对导致错误的根本原因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评讲,另外对关联知识较多或考试时易出现的热门题型,即使这个题目解答无多大错误,也应对它丰富的内涵和背景加以针对性的强调讲评,以发挥试题的更大作用,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2、强调层次性
讲评是全体师生的双边活动,但不同学生存在的失误不尽相同,因而要设法调动各层次学生都积极参与讲评活动,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依据自己的学习状况,朝“最近发展区”前进,有所收获。
3、注意新颖性
由于试卷所涉内容是对一段时间内知识的再检验、再复习和再巩固,因而讲评课往往演变成原有形式的简单重复,因此必须有所变化和创新。在设计讲评方案时,对于同一知识点应多层次、多方位加以解剖分析,注意对所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提炼升华,以崭新的面貌展示给学生,在掌握常规思路和解法的基础上,启发新思路,探索巧解、速解和一题多解,让学生感到内容新颖,学有所思,思有所得。
4、讲究激励性
在试卷讲评时,不可忽视各类学生的心理状态,要用好激励手段。讲评过程中,对学生的答卷优点,如卷面整洁、解题规范;思路清晰、思维敏捷;解法有独到之外、有创造性等应提出大力表扬;讲解时可将试卷中出现的好的解题思路、方法用投影展示于课堂,也可由学生讲解,还可将特别优秀的答卷,加上点评张贴在“学习园地”,供全班同学效仿、借鉴;对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要能和他们一起寻找原因,鼓励其克服困难,奋起直追,要和他们一起研究怎样做就可以修正为正确答案,增强其信心,激发其兴趣。
二、要抓住试卷的讲评技巧
1、抓住讲评的最佳时期
有些教师为了反馈及时,往往是批阅完试卷后发下就立即讲评,认为学生刚做完还没忘,效果要好一些,其实不然,因为事实上学生做错的题目并不一定不会,很可能是学生看后很快就能自己解决,有的甚至在刚交上试卷后就明白怎么回事了。像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领悟就能弄明白的题目,无需教师去讲。因此,教师应在发下试卷后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去更正,确实解决不了的再由教师去讲。
2、试卷讲评的关健是备课
讲评试卷时,在知识的难点、疑点和关键点的处理上,要具有导向性,要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凡是讲评课学生收获不大的,往往是教师不分轻重,面面俱到。其实试卷上大多数题目学生均已掌握,教师应根据试卷批改的情况,精心备课,将课上的主要精力、时间集中到存在问题最突出、最主要和最想知道的内容上来,为学生解惑、释疑,引导学生探究。应根据学生测试情况,讲解问题要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性,讲解要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找出学生答题出现失误的“关节”点,透彻分析、解疑纠错,防止类似错误的再次发生。这就要求教师备课前多了解学生对做错的题是怎样思考的,找出学生在理解概念、规律上存在的问题,在思维方式、方法上存在的缺陷,这样讲评才会击中要害。另外,对学生非智力因素方面的问题要找得准,敲得狠,注意集体引导和个别辅导相结合,使学生形成严谨的学风。
3、试卷讲评要重视技巧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讲评课切忌教师一言堂,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引导、点拨,促进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究、大胆假设猜测、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敢想、敢说。敢做、敢于标新立异的思想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讲评课的主人。
(2)注意分析归类,注重减负高效
教师在讲评课时不能只按照题号顺序讲评,而是要善于引导学生对试卷上涉及到的问题情景,进行分析归类,让学生对试卷上的同一类问题有一个整体感,便于学生总结提高,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具体可按以下三种方式归类:
按知识点归类:就是把试卷上同一知识点的题,归在一起进行分析、讲评,这种归类可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教师可选择重点知识的典型题目进行分析讲评。
按解题方法归类:即把试卷中涉及同一解题方法、技巧的题目,归到一起进行分析。如把一份综合测试卷分为:⑴一题多解类;⑵多题一解类;⑶用方程思想解题;⑷用函数思想解题等类型。
按答卷中出现的错误类型进行归类,一般可分为:⑴对概念理解不透甚至错误;⑵读题时对题中的关键字、词、句的理解有误;⑶思维定势的负迁移;⑷数学模型建立失当;⑸运算错误等类型。
(3)注意试题的变式或延伸
讲评课上,教师不要就题论题、孤立地逐题讲解,要透过题中的表面现象,善于抓住问题的本质特征进行开放、发散式讲解。一般可从3个方面进行发散引导:“一题多解”、“一题多联”、“一题多变”。进行“一题多变”,可将原题中的已知条件、结论等进行改动,然后再重新分析、求解。
初中数学评课稿范文3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数学教学大纲提出:数学是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必不可少的基础工具,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我国公民应当具备的文化素养之一。我校从九十年代初着力建立健全教学研究活动制度,讲求实效开展教学、教研、科研等专题实验,全面提高学校数学教学水平。下面从几方面进行总结:
一、加强领导,落实管理,健全教研网络
学校以教学为主,教学工作管理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小学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因此,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关键是制定最佳的管理方案,进行科学的管理。我校数学教学,教研的管理层次是:主管教学领导计划实施,教导处分管布置,教研大组研究安排,各备课组讨论落实的教学管理机制。建立健全数学科各项教学教研制度,是切实提高数学教研、教改质量的重要保证。
(一)建立健全教学研究活动制度
每学期根据校务工作计划提出的落实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研、教改质量的要求及措施。切实安排教师业务学习;集体备课,"三级练兵"和"三个一"教学活动等教学研究活动。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
1.坚持教师业务学习制度
根据教育的发展需要,教师业务学习要有计划、有目的、有准备地进行,靠紧教改专题、联系教改实际,针对性强地组织教师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学习有关数学教研的先进经验和方法,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业务能力。形式以集中和分组进行。
2.坚持集体备课教研制度
每周一次集体备课,按学校编定时间进行,坚持做到定时、定地、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集体备课的要求是:
(1)深入钻研数学教学大纲和教材,力求掌握各年级要完成的教学任务。掌握各单元的教学目标,每课时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2)全面了解、分析学生状况,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基础、智力水平、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
(3)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科任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和方法,做到教学程序层次分明,教法选择要符合教学目的和任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真正发挥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作用。
(4)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写好教案,精心设计板书和练习作业。
(5)数学大组长负责大组教研活动,副大组长负责部级教研活动,备课组负责级组教研活动。
3.坚持"三级练兵"和"三个一"教学活动制度
每学期根据教学工作意见提出的教学要求,围绕教改的专题,按计划、有目的、有准备地开展"三级练兵"和"三个一"教学研究活动。数学教研大组长负责校性研究课,副大组长负责部级研究课,备课组长负责级组研究课,及时组织好开课、听课、评课活动。要努力改进教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精讲精练,培养创新精神。
(二)建立健全作业布置和批改制度
布置和批改作业是巩固学生所学数学知识、检查师生教学效果的必要手段,具体要求是:1.布置作业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要围绕教学目的利于加强数学双基、发展学生智力、培养能力。2.作业分量适中和难度适当,严格执行国家教育部有关规定,严格控制作业量,面向大多数学生,减轻负担,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3.教师应与教学同步,力求作业及时布置,及时收缴,及时批改,及时评讲反馈。4.作业的题型要多样,训练要严格,书写要规范。
(三)加强领导,落实管理,提高教研、教改质量
学校校长,主管数学教学的行政,经常深入教研组参加教学教研活动,指导教研组开展工作,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深入课堂听课,评课,了解教学情况,定期开展教学常规检查。检查备课,批改作业,及时做好质量分析及教学总结,做好情况反馈,使教和学协同同步发展,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根据实际,讲求实效,开展专题实验
__x小学办学历史悠久,是__一所名牌学校,现有师生x千x百多人。早在九十年代初,学校曾在省特级教师__x老师带领下,进行小学数学整体化教学改革,取得一定的实验效果。但随着教育观念的更新、学校教育设备更新,尤其是同志在第三次全教会上讲话的发表,更是坚定我校进行小学数学专题实验的决心,这也是学校初步完?quot;硬件"建设,面临提高 教育教学质量的实际需要,把注意力转向"软件"方面的必然。就是要使数学教学改革在"减负"号角吹响下,实现最终的"提质"。因此,学校根据实际,选准实验方向,切实有效地开展专题实验。
(一)选准数学专题实验方向,确定实验内容
我校在1994年就率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并在1997年5月确定申报了教育部"九五"重点课题《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会学习"研究》子课题《小学学习指导/!/理论与实践研究》,__x校长任子课题组组长,并获批准立项,同年九月就开展实验。其中,实验组成员中就有3名是高、中、低部的数学教师,分别针对《高年级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良好习惯》和《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等三个专题进行实验。
(二)在教学中实验,以实验促教改
在知识经济及创新教育的呼唤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开展小学数学专题实验,就是要把就范式的教育改变为创新式的教育,克服因循守旧的思想,要有独到的见解,要有创新意识。学校以课题组三位数学骨干为点,以点带面,在全校数学教师中掀起搞数学专题实验的热潮。
"学会学习"专题实验是在正常教学秩序下实施研究,在教学中实验,以实验促教改。我们在三年多的实验中,通过设计《昌黎路小学学情调查表》进行学情调查、举办家长、学生学习心理咨询活动、开展"教学探索交流活动日"活动等一系列的实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让学生学会学习,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做到
1.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在学情调查中,有85学生认为读书是"为了探索知识,充实自己",也有10左右的学生是"为了升学或为了获得教师和家长的夸奖"。因此,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与兴趣都是在学习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和形成的,而这种学习的需要又取决于数学自身的特点,这需要有激励、推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内部动力,并借以达到学习的目的。李传茂主任在数学活动课设计中,运用学法指导,在《机智的葫芦兄弟》中,把教材要求的年、月、日教学,通过"生日礼物"、"智斗蛇精"、"快乐大本营"三个环节开展活动,注重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借助动画片《葫芦兄弟》的生动形象,引导学生动口算、动口说、动脑想,在活动中获取知识,锻炼意志,体会学会学习的快乐,以趣导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2.构建知识结构,培养学习能力
实验中,教师根据学生能力发展和知识结构的形成,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思维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指导学生如何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变单纯知识训练为突出思维训练,灵活多变,确定"自学基础为起点,培养能力为重点,指导方法为主线"的教学思路,构建知识结构的三个阶段:①以"培养自学能力"为突破口,围绕教材特点与学生实际,尝试指导学生看书学习的方法,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②课堂引进"看、摆、讲、练、评"五种学习活动,提出"一法为主、多变交叉配合"的观点,促进课堂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的最佳配合。③课堂教学整体化,改变过去"题海训练"倾向,使学生明算理、懂方法、精训练、减轻过重负担,发展学生智力。__x主任在《对培养小学生会学数学的探索》中总结出"三鼓励三培养"的教法探索,从而提高学生学会学习数学的能力。
3.有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
我校根据学校发展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建设有较大型的、现代化的多媒体软件制作、刻录装置、卫星地面接收站、语音室和多媒体电教平台,后来又启用了阶梯式多媒体综合电化教室。是省百所电教实验学校之一,这需要高效地将已有的现代教育技术服务于教学改革之中,运用学校的"语文电教模式"的实验成果,渗透到小学数学教学之中,适时、适量地运用电教手段与学生的知、椤⒁狻⑿型骋缓托常岣呓萄ЧH缥庋┙嗬鲜υ诮萄?quot;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化静为动,利用低年级学生的无意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突出"红珠子比绿珠子多4颗"的知识点,使学生理解"求较大数用加法计算"的方法,达到从具体形象思维到逻辑思维飞跃的目的,从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开展小学数学专题实验,是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培养学生学会学习?quot;及时雨",在实验中,不仅教师向"科研型"转变,学生也从中受益菲浅。学校在实验中尝到了开展专题实验的甜头,现在已经申报省级子课题《小学数学课堂学习方式研究》,已获沿海版教材编委会批准立项,现正展开实验。相信昌黎路小学科研兴教的路越走越宽敞。
三、更新观念,师生互动,提高素质水平
我校的教学、教研、科研一直走在全市的前列,从92年"改革课堂教学结构,优化课堂教学"的实验到"从应试教育转轨素质教育"再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一直充当着"排头兵"和"领头雁",学校的数学教研组被湘桥区教育局评?quot;先进教研组",李传茂、周坚两位老师还被评为湘桥区数学科带头人。
当今,知识经济已见端倪,新的教学理念应运而生,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小学课堂改革进入了重要时期。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教师不能把自己当做至高无上的权威,充当知识的"施舍者",而应当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体验、领悟和创造中学习数学,因此变传统的"讲授式"为"启发、引导式";课堂上,我们努力营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变"以师为本"为"以生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鼓励学生向教师质疑问难;课堂教学改变以往的传授知识为目标,在引导学生探索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唯一践能力;课?quot;学会学习"的研究,更使老师们告别了"只注重塞给学生现成的结论而不重视得出结论的方法及过程"这种旧的教学模式,教师们深深认识到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比掌握知识更重要;由于老教材已经滞后于新大纲的要求,滞后于时代的发展,所以我们要求教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利用教材,尽可能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由于教师观念更新,能以学生发展为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乐学数学,并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具有创新精神。因此取得了教学的大面积丰收,每学年参加区的统考,全校各级数学平均成绩都名列区的前茅,面对整体数学素质的提高,我们付出了努力做出了成绩,对于数学特长生的培养更具有经验,92年以来,我校参加数学奥林匹克赛获全国数学会一等奖3人,二等奖16人,三等奖11人。参加"育苗杯"数学通讯赛获省奖的共51人;参加"华庚杯"数学竞赛获二等奖8人,三等奖4人。教师中具有培养学生参加各级数学竞赛能力的有10人,其中获国家二级教练员称号的有2人,被省数学会评为优秀辅导员1人。
青年教师参加数学教学观摩赛获区一等奖2人,二等奖3人,市二、三等奖3人;参加沿海版数学教学设计赛获市二等奖1人,获省二、三等奖的4人。教师们在不断地实验、科研过程中,也总结了很多的经验,并积极撰写论文,其中获得__区数学论文一、二、三等奖的有9篇,市级奖的2篇,省级奖的2篇,获全国"学会学习"研究课题成果奖的论文10篇,其中__x老师的论文《善于运用比较》刊登在《小学数学教学》,__x老师的论文《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学习的培养途径》被 选入上海三联出版社出版的《中小学生"学会学习"研究》一书。
四、存在问题及建议
1、虽然老师们都认识到观念要更新,但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驾轻就熟,教学方法没有多大的创新;
2、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业务水平还有待提高,对学生还存在着不放心、不信任,存在着把知识嚼碎后塞给学生;
初中数学评课稿范文4
初中数学 课堂提问 有效性
目前,提问应该是课堂上师生之间相互交流的重要实用方式之一,因而在课堂上提出有效的问题也成为教师追求的目标。教师必须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内容结合学生的认识能力等实际情况,分层次、有针对性的设计合适的问题,然后向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共同分析问题并且解决问题的一个过程。
一、立足学生生活经验,提出数学问题
数学源于现实,寓于现实,用于现实。数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我们由已知探求未知的重要工具。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理念是“使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运用数学解决现实问题,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数学是有用的。只有学生意识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并被广泛应用于现实生活,也就是说只有学生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才能够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学习数学的积性才能真正被激发。例如,在学习方程的第一节课,我就创设了一个猜年龄的游戏情境:用2乘你的出生月份数,再加上5,再乘50,再加上你的年龄数,再减去365,然后把最后的得数告诉我,我就知道你今年是几岁,是在哪个月出生的。这种引入新课的方法比常规引入法更新颖,更富于吸引力,诱发了学生急于学习方程的欲望。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应用时,我创设了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据了解,个体服装销售只要高出进价的20%便可盈利,但老板常以高出进价的50%~100%标价。假如你妈妈准备为你买一件标价为200元的服装,你应该建议她在什么范围内还价?讨价还价问题是商品买卖活动中的常见现象,恰当的还价能买到价廉物美的商品,这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学生学习起来兴趣盎然,真正感受到方程的魅力所在。
二、抓住课堂的生成点,提出数学问题
例如,世界第一峰珠穆朗玛峰的高度为8844.43米,现在有一张足够大的厚度为0.1毫米的纸,连续对折30次的厚度可能超过珠峰吗?学生们马上饶有兴趣地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因为学生的生活经验是一张纸对折后,厚度不会增加很多,所以对折30次厚度能否超过珠穆朗玛峰这个问题的提出,就很容易产生认知冲突的矛盾,引起了他们学习新知的兴趣,能使学生处于兴奋状态和积极思维状态,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只有做好教师的教学“预设”,才能在动态多变的课堂教学活动中,灵活引发学生的学习“生成”――产生学习的“生成点”。课堂上必须及时抓住这种“生成点”,利用学生学习的“生成”进行有效教学:利用生成的学习“生成点”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剖析“闪光点”,变学生的“个体”认识为学生的“群体”认识;剖析“闪光点”,变数学知识的学习为数学思想方法与学习方法的指导。
三、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提出问题
数学解决问题的学习属于复杂的认知操作,需要应用大量的陈述性知识。提倡素质教育后,“一堂灌”的教学已是很少见,较为普遍的现象是,由教师简单浅显地提问,将学生的思维划一地引入预先设置的圈内,学生对于自己要做什么,为什么这么做不甚清楚。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结构,面对相同的问题每个学生有各自不同的思维方式,建构数学模型应该是学生的自主建构,任何其他人都无法替代。
在教学改革初期,曾听过“蚂蚁怎样走最近”这节课,过程如下:
师问:(拿出自制的圆柱让学生观察)在圆柱下底面A点到上底面B点能有几条路?
在自己做的圆柱展开的侧面画一画,想一想,哪条路线最短呢?
学生小组活动,将圆柱展开后画出路线。
师问:圆柱侧面展开是一个长方形,从A点到B点的最短路线是什么?该圆柱的高等于12厘米,底面半径等于3厘米,在圆柱下底面的A点有一只蚂蚁,它想吃到上底面B点处的食物,需要爬行最短路程是多少?
学生利用勾股定理进行计算,求值。
评析:(摘取针对上面叙述过程的部分。)
存在问题1:开始有几个学生在圆柱体上直接画路线,但在老师的提问下,没有机会进一步探索直接指导展开圆柱体。
存在问题2:教师没有让学生展示不同的路线方案,只是整体划一成一个图形让学生求解。
听完专家评课之后,感触良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意问题的层次性,不能只限于“呈现型”问题,要注重“发现型”问题与“创造性”问题。要提倡学生在学习中的“智力探险”。教学要把主要精力放在问题的发现、分析和解决的过程上。对于问题答案只要有合理性,就要肯定,不搞唯一的标准答案。通过让学生独立思考,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提出了解题设想,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使学生体会到:同一个数学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式,相互之间受到有益的启发,并在交流中自主地纠正了思维活动中的偏差。
四、教学内容的创新,提出问题
课堂教学中,我们还可以立足于现有的教学内容进行开发和挖掘,吸收和引进与现代生产、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的情境和问题,完善充实到教学中去,开拓学生的视野,扩大知识面,赋予传统教学内容以新的活力,提高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动性、自主性和积极性,形成使学生真正处于主体地位的课堂教学氛围,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教“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时,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在全国足球甲A联赛前九轮比赛中,大连万达队保持不败,共积25分,问该队共胜几场球?”这个新颖的问题一下就引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特别是好些“足球迷”马上说出了得分规则: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很快就列出了方程,得出了正确答案。
由此可见,教师引导学生在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中,不仅使学生体会到函数能够反映实际事物的变化规律,而且让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发展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和能力,增强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
五、结语
事实上,能够做到有效提问是非常不容易的,会出现很多的问题。比如,部分教师对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意义认识不清楚、提问抓不住重点、抓不住关键、或者提出的问题学生不理解等情况。影响提问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性的主要因素有初中数学教育的背景,教师的素质,中学生自身的特点以及数学语言,在提问的过程中这几个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处理好这几个因素之间的关系是提高提问有效性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刘显国.课堂提问艺术[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
[2]高艳.现代教学基本技巧[M].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0.
初中数学评课稿范文5
我国的新课程改革已进行了十年,作为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一种基本形态———集体备课,也随着课改的开展而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从形式到内容到作用也随之悄然改变.新课改提出的要培养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不仅是对学生,也是对教师的要求,集体备课其实就是团队合作精神的具体体现.
1关于集体备课的问卷调查为了解目前初中学校教师对集体备课的认识及开展情况,笔者对所辖市的十余所不同层次的学校进行了有关集体备课的问卷调查,调查涉及以下四个方面:请谈谈你对“集体备课”的认识和理解?你们学校在日常教研中是如何进行集体备课的?你感到集体备课对你的教学有哪些帮助?你对目前学校的集体备课形式和内容还有哪些意见和建议?调查问卷是以主观题目形式呈现,不要求写出所属学校和姓名,老师们进行了认真客观的回答,答卷结果基本可以代表目前初中学校集体备课的现状.对这几个问题的回答概括汇总如下:
1.1对“集体备课”的认识和理解集体备课是在个人备课基础上的再加工,再提高,是个人特色与集体智慧的结晶,有利于对教材的全面理解;是对教学艺术的不断探究,对教学内容的精益求精,对教学效果的高效收获;是对个人备课的一种补充和提升,是对所备章节的深入挖掘;是共同研讨教材,研究教法,以适应学生理解水平的教学策略,也可称为“集智备课”;是一种较有效的资源共享的教学方式,起到收集长处,弥补短处的作用,但需注意的是集体备课应建立在个人对教材深入理解把握的基础上.
1.2如何进行集体备课常态作法:每周一次备课组活动(半天),隔周一次教研组活动,时间地点均固定,由备课组长提前分配任务,每人详细准备一节(侧重研究教学内容、重难点、教学方法、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如何使学生更好地接受新知),研讨时轮流主讲,其他人补充、改良形成教案、学案.好的作法:有的学校每年寒暑假都要集中全体数学教师进行教学培训、集体备课.平时教学中每周两次集体备课,有主备人提前一周准备课程内容,备课前将资料上传到每位教师电脑中,备课时每位教师都要发表自己的看法,大家共同探讨,研究,主备人再次修改整理,最后确立讲学稿内容,组长、教学主任审核后打印.有时一份讲学稿要经过两三次讨论修改.存在的问题:没有固定模式,走过场,形式化,缺少监督、指导,各自为战的局面还是存在的.仍有部分学校因为各种客观原因,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落实不好,往往是课前一天简单地议一议,遇上评优课或公开课才会同组讨论进行,不能随时随地进行研讨.
1.3集体备课对自己教学的帮助几乎所有的教师都认为集体备课对自己的教学有很大的帮助,可以使备课的效果更好,课堂设计更符合课程理念,科学合理,增进对知识间的结构和联系的了解,可以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方法,更科学地解决学生会出现的问题.
1.4对目前集体备课形式和内容的意见和建议老师们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体现了数学教师对教学的一种认真严谨的研究态度,能够找准问题的关键所在,并提出了很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如:(1)加强集体备课的实质和内涵,要重内容,不要重形式.可以根据教材特点,按知识分专题进行集体备课;不要局限在仅备教材,要把对后进生和尖子生的教育加进来,也可采用“说课—讲课—评课”的形式;要关注“教案学案”的可持续应用性,总结好的教学案.特别是课后的再次备课要能提升一定的高度,不仅反思是哪个题没讲,哪个环节没安排好,而是要通过这些外显的现象寻找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从而达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使自己的教学能力得以提升.(2)集体备课仍要关注个性与共性的协调发展,仍要有教师个人的特色及班级学习特色.教师的个人准备要更充分,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既可缩短时间,又能使问题的研讨更有深度.(3)有的老师提到集体备课一周一次不利于对课的深入研讨,应增加集体备课的次数,每周可备2—3次,在讲课时印象就比较深,效果会更好.(4)应加大校际间的交流力度,多外出学习或参加名校的备课研讨活动,多参加联片教研.老师们还提出了更深层的思考:“学生不同,教师讲课特色也不一样,学案统一好不好?”基于以上现象和观点,笔者感到有必要对新课程下的集体备课进行再认识,以利于教学研究的深入开展,提高教学效率,为高效课堂打好基础.
2对集体备课的再认识集体备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必要前提和保证,它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群体智慧,以研究为出发点的集体备课有它的优势所在,特别是对新教师,受益良多,而且大家在一起,互相交流教学心得,沙龙式的研究里隐性的收获是很大的.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传统的教研方式也要相应发生变化.
2.1集体备课应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活动传统的集体备课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固定的程式化的教研,使研究问题的时空受到局限,一些有价值的问题等到集体研讨时已失去即时性,时过境迁,有隔靴搔痒之感;二是传统的集体备课注重活动形式本身胜于实际教育教学问题的解决,易使集体备课的研究功能退化.鉴于此,笔者认为集体备课不单纯是一个备课活动,它应该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充分开展教研活动的过程,不仅是课前对教学知识的时间内容安排,不单是习题的选取,作业的布置,更重要的是对教材的理解,对教法的研讨,特别是新课程下产生了许多有特色的先进的教法(东庐的学案式,洋思的先学后教,杜郎口的自主学习等),对集体备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的时间特性也发生了变化,不仅限于课前,也应包括课后,不仅在课前集体研讨,在课后也要进行集体备课,这就涉及到在研究集体备课同时也要研究如何听好课、评好课,只有听好课,评好课,才能有好的教研效果.在这个过程中,大家集思广益,交流研讨,提升的不仅是对教材知识的认识,更有对教学的认识,对教育的认识,同时集体备课是青年教师发展的一条捷径.从某种角度上讲,“集体备课”等同于“集体研课”,把备课的外延扩大化,集体备课也可以看成是校本教研的一种表现形式,是进行教学研究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2.2集体备课的基本流程:集体备课是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常态化体现,追求研究的有效性和生成性,每位教师都应是组织者与参与者,目的是能使教学过程中的真实问题得到智慧的解决.其基本流程应为:独立备课———集体初研———确定方案———课堂实践———课后再研———归纳提升.这一程序体现了教师个体和群体的协作关系,符合“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性规律.这样的安排目标明确,步骤清晰,环环相扣,便于发挥集体备课的实效性.具体解读如下:独立备课:在集体备课前,教师一定要对教材内容及学情进行深入的研究,这是有效进行集体备课的重要前提.尽管有的学校采用分配任务形式,有人负责主备,但每位教师都应对所备课题有自己的前期研究,要形成自己的思考和认识,这样才能在第二阶段阐述自己的观点,大家才能形成思维的碰撞,共同提高.集体初研:在独立备课的前提下,备课组每位成员各抒己见,避免了个人片面理解的缺点,可以将之称为课前备课.对课前备课,需要统一的不仅是一些形式和程式化的内容,更关键的是教学思想的统一,如对关于“好课”的认识、学生能力的增长点等方面.确定方案:在集体研讨的基础上,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基本理念达成了共识,接下来就应确定教学方案,涉及教学过程、教学活动的设计以及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会遇到哪些问题,共同交流如何处理,还有哪些环节有待于进一步改善提高等.这一过程要求老师边思考边研讨,形成初步的教案或学案.课堂实践:教师在经过了前期的预设之后,需要在课堂上实践设想,通过教学来检验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与有效性.当然,教学面对的是有思想、有活力的学生,尽管教师课前从教材和学情两方面做了充分地准备,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仍会有未知情况发生,可能会与预设产生较大的距离,这是极为正常的现象,也是教师在课后应及时反思的重要原因.课后再研:对教师而言课堂教学内容结束了,并不意味着教学过程的结束,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要做,就是对这一节课的反思.因此,对教学实施中存在的个性与共性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寻找解决方案应是集体备课这一教研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在这一环节中,我们着重把每位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自己认为在课堂上的闪光点在集体备课中展开系统的研究、讨论,可以有效地解除老师的困惑,为后续教学削除阻力,注入动力.归纳提升:通过课后备课的讨论、研究后,每位教师写出感受与反思,并且思考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如何进行改善提高.思考使人进步,落实成文字会使原本纷乱的思路变得更为有序,更有条理性.日积月累,教师的研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得以提高.至此,集体备课的一个流程基本结束,当然,流程的几个环节不是固定不变的,形式也可是灵活多样的,比如课后研课,可以是集体的形式,也可以是随时随地进行,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要重实质而非形式,目的是使教师有所思有所得.
2.3集体备课应依托现代交流平台在当今信息化社会里,集体备课应更多地使用现代化手段和理论,使新的集体备课模式更高效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许多学校都设有电子备课室,鼓励老师们利用网络获取更加丰富的资源,还可建立校域或区域集体备课平台,教师可以在线备课,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教案库,每个人都可以对教案库中的教案进行下载、修改和点评,方便教师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交流.同时也是对学校资源的一种积累,充分发挥和利用优质教育资源的作用,可提升学校的教育水平,也是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
3集体备课的实施形式基于对集体备课应是一个系列的教研活动过程,而非单独的教研环节的认识,在教学中,除了常规的集体备课模式之外,我们不妨尝试以下几种集体备课形式,来突出集体备课的研究特性和对教学的指导意义.
3.1即时性的集体备课以教师个体的“同课异构”课例研究为载体,在校内或区域范围内进行集体备课,采用“听课———评议———反思———再听课———总结”的形式.与会人员为学校备课组教师或更大范围内的同年级教师.首先由教师独立备课,再经过小范围的集体研讨,其他教师听课和评课,提出改进建议后由作课教师自己归纳提炼,第二天再由这位教师作同一节课,课后大家进行研讨总结.这种形式的教研,对作课教师和听课教师的个人成长都是很有益的.因为在评课时,除了对教学内容的共性认识之外,不同教师对教学会有不同的关注点,就课堂教学会提出许多意见和建议,促使作课教师对课堂教学有更全面的认识和思考.因学情的不同,教师要结合自己任教班级的学情对这些意见进行有选择性地采纳,改进完善教学设计,第二天在课堂上用实践来检验设计的可行性和效果.对于听课的教师而言,如果能够带着问题听课,不断地思考,并且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认识,还可通过别人的教学来再现自己的想法,那么听课教师的收获不亚于作课教师.这样的备课有即时性,对教学建议可以及时地实施检验和验证,是难得的,也是有价值的.但因为教学时间的不同步,会影响教学进度,所以不宜做为常规性的教研,可以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对促进教师的成长,是很有帮助的.
初中数学评课稿范文6
加强集体备课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实现资源共享,是集众人智慧,采众家之长。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面对新课程,人们缺的不是先进的理念,而是缺少理念与实践有机结合的能力与机智。集体备课,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长善救失,取长补短,可以补充专业知识的不足;可以优化教学流程,优化教学方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进而也明显增强教育教学效果。
一、集体备课初期存在的问题
我校实行集体备课初期存在的一些问题:
1.一人备课,多人使用。
2.集体备课流于形式。集体备课时,只有主备人发言,其他老师由于没有准备充分,集体研讨没有真正进行,只是统一一下进度,说说重、难点如何处理,作业如何布置等。
3.二次备课修改创新少。老师们仅仅是做导学案上的题。
二、采取的措施
针对以上问题,我校多次召开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会议,讨论如何改变这种现状,真正让集体备课落到实处。最终通过讨论决定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加大培训力度。首先对教研组长、备课组长进行培训,然后通过暑期培训、周一教工例会对全体教工进行培训,并利用周三、周四教研活动时间对各备课组进行集中培训,使老师们认识到三级备课的重要性。
二是加大检查评比力度。每周三或周四下午教科室人员都会对各备课组集体备课情况进行检查,并且每周都要上交集体备课记录,每学期要进行两次导学案的检查评比,并将优秀导学案进行展示,还让学生对导学案使用情况及质量进行评价得分(每学期两次),所有检查结果都要计入学期考核,和个人绩效工资挂钩。
三是树立榜样,进行表彰。每学期都要评选先进教研组、先进备课组,颁发荣誉证书,并进行一定的物质奖励。
三、优化备课流程,实行三级备课
充分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要从备课入手,优化备课流程,精心进行教学设计。因此,我校对集体备课流程进行了以下优化,实行三级备课。三级备课的基本流程为:个人主备――集体研讨――二次备课。
1.个人主备
每学期开学初备课组长就会组织本组教师进行单元分工,确定单元主备人,并打印成表格下发给本组每位教师,提前两周召集备课组老师研讨单元教学内容。
主备人按照分工认真钻研课时内容,确定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流程、编制导学案初稿,并提前一周提交导学案初稿。导学案初稿包含学习目标、重难点、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课前预习设计,课堂教学设计和课后巩固设计等内容。
2.集体研讨
备课组利用周三(文科)或周四(理科)下午进行集体研讨,研究内容:(1)研究下一周的安排;(2)研究教学内容;(3)重点对下一周导学案初稿进行集体研讨。
下面我就结合“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第一课时)来介绍一下我们是如何进行集体研讨的。
通过集体研讨,我们对导学案初稿作了如下修改:
修改一:将【旧知回顾】第3题“什么叫三角形的外角?什么叫三角形的外角和?三角形的外角和是多少度?”替换为“什么叫正三角形”。
修改目的:因为本节课重点探究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及应用,因此可以将第3题放到第二课时研究,替换为“什么叫正三角形”的原因是可以为新课探索正多边形的概念作铺垫。
修改二:将【探究一】多边形的有关概念第1~3题放到【预习检测】中,并增加了第4、5两道小题。
(1)一般地,由n条_____的线段_____联结组成的平面图形,称为n边形,又称多边形。
(2)如果多边形的各边都_____,各内角也都_____,则称为正多边形。
(3)联结多边形_____的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角线。
(4)从n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引对角线,可以将n边形分割成_____个三角形。
(5)n边形的内角和为_________________。
修改目的:因为这些基本概念学生通过预习新课可以理解并掌握,因此放到【预习检测】中即可。增加第4题可以为学生探索n边形内角和公式作铺垫。因为本节课的重点是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及应用,增加第5题是为了让学生通过预习牢记n边形的内角和公式。
修改三:在【探究一】(1)~(3)中增设矩形框中的问题。问:
修改目的:通过增设问题,起到化难为易的目的。
修改四:在【探究二】中增加了图形和表格。
【探究二】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
(1)探索:请根据图9.2.4所示,完成下表。
由此我们得出:n边形的内角和为__________。
(1)?摇试一试:如图9.2.5,在n边形内任取一点P,联结点P与多边形的每个顶点,可得几个三角形?(图中取n=6的情形)这几个三角形的各内角与这个多边形的各内角之间有什么关系?你能用这种方法得到n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吗?
(2)问:还有其他方法吗?请自主探索。
记忆:n边形的内角和为________。
修改目的:增加图表,使问题更加直观、明了,降低学生探索的难度。
修改五:将【当堂检测】(1)~(5)题按照从易到难的顺序重新进行排列。
(1)()求九边形的内角和。
(2)()已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1440°,求这个多边形的边数。
(3)()求下列图形中x的值。
(4)()一个正多边形的一个内角为150°,你知道它是几边形吗?
【拓展提升】
(5)()一个多边形,除了一个内角外,其余各内角之和等于2500°,该内角是多少度?这个多边形是几边形?
修改目的:将题目按照从易到难的顺序重新排列,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修改六:将【课堂小结】原来两个方面的问题:
数学知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数学思想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修改为三个问题: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和方法?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最深刻的体验是什么?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还存在什么疑惑?
修改目的: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更为全面地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
修改七:课后巩固设计增加第6题。
如下图,分别以四边形的各个顶点为圆心画四个半径为R的圆,问这些圆与四边形的公共部分(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
修改目的:此题形式新颖,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修改八:课后巩固设计增加选做题。
选做题:小明在求某多边形的内角和时,多加了一个内角求得结果为1350°,求该内角的度数以及多边形的边数。
修改目的:针对学生的素质差异分层布置作业,既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体现新课标所提倡的“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通过研讨充分发挥老师们的集体智慧,然后修改形成导学案定稿,定稿经备课组长审核,再由年级主任签字后交油印室印刷。这样有效避免了一人备课,多人使用的简单化做法。
3.二次备课
备课组老师拿到导学案后要结合本班学生的学情和个人教情并根据批改导学案情况进行二次个性化备课。
(1)根据批改导学案情况我发现学生的易错点有:①n边形共有多少条对角线?②已知多边形的内角和,用算术法求多边形边数时容易漏加2。③探究二中学生探索n边形内角和公式时,不画图形,过程不够完整规范。
(2)针对以上问题我对展示点评作出如下分工:基础题由C层同学口头展示,B层同学点评;易错题由B层同学展示,A层同学点评;重、难点由A层2号同学展示,A层1号同学点评,教师最后进行点拨并总结解题规律和用到的数学思想方法。
(3)当堂检测采取分组竞赛的形式,这样既增强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体验学习的快乐,又便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调整教学安排。
以上就是我校三级备课的基本流程,三级备课流程的优化为“三个设计”高效课堂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