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半生为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半生为人范文1
有书为伴,孤独也是一种享受,深刻而丰富,闲暇将卓有成效,幽默将变得烂漫多彩,嘈杂也可以宁静和谐。
有书相伴的日子,心中总感到沉甸甸的充实,从启蒙到能听懂、的故事起,是书带我走出了那片无知的盐碱地,开始尝试着吃苦,承受失败,用自己的眼睛看人间冷暖,世态炎凉,尘世的悲欢离合;忘却世间的悲伤和无奈,学会容忍别人的误解和中伤,只留下谦虚和坦荡。
有书读是快乐的,但如何在这浩如烟海的书籍中寻找到适合自己读的书呢?书能够给我们提供多种选择,生命的选择,思想的选择,生活的选择,书中有各种各样的人生,使我们生活在可以自我选择的时代里。在自己的生命之外,还可以再补充别的自己所需要的人生,可以让我们拥有多种人生经历。每读一本书,可以让人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智慧。
读书也需要选择,如果不选择,那就犹如把自己的大脑当成草地任别人的思想如马蹄一般践踏,那样的话,书就失去它的魅力和价值,读也失去了意义,书也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那么我们如何选择书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最初我总是凭着兴趣和嗜好读书,林语堂说:“这种嗜好跟对事物的嗜好一样,必然是有选择性的,属于个人的,吃一个人所喜欢吃的东西终究是最合卫生的吃法,因为他知道这些东西在消化方面一定很顺利。读书跟吃东西一样,在一个人吃来是补品,在他人吃来是毒质。如果读者对他所读的东西感不到趣味,那么所有的时间全都浪费了。”但是后来我发现单凭兴趣读书,这就犹如小孩子喜欢吃糖,长此以往,就会产生蛀牙,营养也会失衡。我的办法是,尽量多地翻阅所能接触到的书。因为不亲自翻就不知道好坏,难以取舍,然后把那些没有价值的东西抛弃,这种价值的评定是没有什么统一标准的,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一本书就像一根绳子,只有当它与系着或捆着的东西发生联系时,它才有意义。那些我们需要的有价值的书对我们更有意义。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要说:我需之书是我进步的阶梯。
好书让人爱不释手,读之,余韵绕梁,三日不绝。古人云:三日不读,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具有了读书的乐趣之后,会让人情不自禁,欲罢不能。不需要老师强迫和鼓励学生“苦读”,而学生自会积极主动地“乐读”。而一个人不好读书,那总会有不读书的理由:“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最好眠;等到秋来冬又至,不如等待到来年。”选择了有益的“乐读”之书,就需要下大功夫认真阅读、仔细品味,这样的书能满足人的精神需要,激发人的才智,帮助我们完善自己。著名作家肖复兴说:“读书,可以寻找一块洁净的宿营地,能安置我们的灵魂;可以寻找一方明亮清澈的夜空,让我们的梦能毫无顾忌地尽情飞翔。”而有的书仅是供人消遣、娱乐的,这类书可在沉闷无聊的旅途上,或在紧张疲劳的工作或学习之后去读,不必花费正规的时间。还有一些书却是“精神垃圾”,对于这样的书,就应该避而远之,甚至是铲除,这样才能保证我们从书中吸取营养丰富的精神维他命。
当然,还有一部大书,每个人都要终生不懈地精读、苦读、喜读,它就是社会这部大书,读它不能代替印刷的书,同样,读印刷的书不能代替它。
半生为人范文2
如何做到“以人为本,提升传播效果”,南阳电视台改版后的《宛都播报》在新闻报道中力求做到三个转变:记者角色的转变、选题策划的转变、报道方式的转变。
记者角色的转变
角色的转变首先要从理念转变开始。即要以平民视角用人文叙事说民生内容。平民视角就是站在普通老百姓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和报道新闻。人文叙事就是用人文关怀的态度去讲述新闻故事。民生内容就是报道的对象是普通百姓的生存状态、生活空间和喜怒哀乐。
每一个普通的人,他的基本生存的权利、生活的权利、对物质和精神需求的权利都应该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尊重。带着这种观念去对待周围所有的人,那么这个社会就充满了互相理解、互相帮助,就充满了爱、充满了和谐。这种态度应该就叫人文关怀。
具体到《宛都播报》要求“人文叙事”,就是每一位普通百姓。不分高低贵贱,不分先进落后,他的生存状态、生活空间,都是我们记者应该关心、关注和值得报道的话题。他们的喜怒哀乐就是我们的喜怒哀乐,这样。我们的节目才能真正受到欢迎。河南电视台《民生大参考》栏目总监高汉青说:《民生大参考》要求记者要做到“用善良的眼睛看社会”。温暖温情始终是《民生大参考》的主旋律和主色调。在赚取观众眼泪的同时,塑造出了栏目的人文色彩。《宛都播报》的主旋律和主色调是爱心和责任。所以,让人文关怀贯彻于民生节目的运作始终,这或许就是办好民生节目的精髓所在。
一旦我们报道新闻的理念发生了变化,那么我们记者的角色就自然发生了转变。这个转变就是,我们从地方政府的代言人,先进经验、先进典型的总结和宣传者,变成了普通百姓的民意民声的代言人,生存状态的记录者,情感诉求的倾听者和传播者,服务信息的提供者。
选题策划的转变
长期以来,我们在办时政新闻节目时,选题的来源和策划主要依托于会议、领导活动、简报、先进人物事迹和重大成就、重大典型。而《宛都播报》则完全不同,它是以凡人小事为主要报道对象(当然不排除重大事件),以下几类选题是观众比较青睐的。
关注平凡的生命。站在人文关怀的角度来看,生命是最可贵的。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平等的,在很多情况下,生命能表现出异常的顽强;同时,生命又是脆弱的,时刻面临着天灾人祸打击的危险。在古今中外许多文学作品中,生命是一个永远不能回避的重大主题。但长期以来,我们的新闻报道对此却很少涉及,只有当报道英雄模范人物或重大事故时,才偶尔触及这一领域。当我们的记者转变了视角,以一种人文关怀的情怀,以一种平视的角度来观察普通人的生活时,就会发现在很多平凡人的身上,都有一段关于生与死的故事。这是作为一个民生记者首先要关切的题材。在有关生命的话题中,有几个“关键词”尤其能吸引观众的眼球,如弱势群体的生命、天灾人祸中的生命、年轻的生命、未成年人的生命、顽强的生命等。
记录百姓的生存状态和生活空间。这方面要着重在两个层次的选题上进行策划:一是人的基本生存权利。譬如人身权利、劳动权利、财产权利等。二是人的生活质量状态。如教育学习、求职就业、消费购物等。
透视普通人的情感世界。情感,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也是优秀的文学作品流传万代的原因。它现在理应成为新闻报道的主题之一。让我们来关注普通人的情感纠葛。例如爱情、亲情、友情、同胞情、故乡情等。
帮助群众解决生活生计难题。这方面主要是三个层面的报道。一是媒体作为百姓的代言人。向地方政府及职能部门反映民意。《宛都播报》的子栏目《李曼帮忙》就体现在这方面,很受观众欢迎。二是媒体作为信息资源的最大占有者,向群众提供信息服务,指导生活生产。三是媒体作为最大的信息集散地和平台,向全社会有关信息,呼吁帮助,寻求支持。
满足不同层次群众的精神需求。这方面的报道内容比较多,也比较繁杂,大致有三点: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文体活动:向观众提供娱乐轻松、幽默滑稽的节目;百科知识类节目。
报道方式的转变
民生新闻的出现带来了新闻理念的转变和报道内容的转变,相应地对新闻报道方式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故事化的新闻讲述。现在许多报道逐渐摆脱了长久以来媒体流行的“倒金字塔结构”,不再刻意强调五个“W”和一个“H”的完整。而侧重于发现和制造矛盾冲突。设置悬念,控制节奏,渲染细节,以小见大,以此推动情节的展开。
现场化的镜头表现。民生新闻一定要突出现场,要强调记者在现场。记者的现场语态要有感染力,要通过表达把观众带进一种情景中。要尽量避免用解说词去描述新闻中的动词,而是用镜头画面和音响去还原新闻现场。
追求独家解释、分析、说明。引领新闻传播过程。新闻竞争的激烈性以及地方新闻媒体在媒介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使眼下想要拥有独家新闻资源越来越难,而由于电视新闻的特性,能拍到的新闻现场尤其是突发新闻现场也不多。这种情况下要处理好独家报道与独家解释的关系。为我所有与为我所用的关系;发挥好编辑的作用。进行信息精加工。发出自己的声音。彰显自己的特色;以独家解释、分析、说明来引领新闻传播的过程。
半生为人范文3
个班集体是由几十名个性不同的学生组成的。班主任必须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思想教育工 作,而学生心理状态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因此班主任应首先成为一名心理医生。
表现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心理障碍,统称为认知心理障碍。其从轻至重大体包括从众心理、应付心 理、厌倦心理、逆反心理、恐惧心理等。这些心理障碍直接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应及 时加以排除。现逐一加以分析:
一、从众心理
学习上随大流,不前不 后;态度上不主动,不刻苦不努力。原因在于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信念与理想,控制不住 玩欲。此种障碍虽轻,数量却大,如不加控制,会形成拉帮结伙一起玩的状况。为此,在每 学期伊始,与班里几个平时玩欲强的学生,进行个别谈心,主要通过肯定学生的优点、长处 ,来激发其进取心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并坚持奋斗,努力向上。而对全班学生利用 班会时间进行普遍教育,使他们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二、应付心理
课堂上不注意听讲,不动脑不发言;实验操作不愿动手,得推且推;课外作业不认真,得拖且 拖,甚至借抄别人作业。这是从众心理的进一步发展,大流随不上了,于是就应付。产生原 因与从众心理相同,缺乏目标和理想,主要通过与家长密切配合,想方设法激发其进取心, 使其努力向上。
三、厌倦心理
课堂上兴趣索然,或倦怠或走神或摆弄 东西,甚至小声说话。对课外作业总是拖拉,已成为心理负担,翻开作业本就心烦。原因是 学习态度不端正,同时对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方式不适应。应当加强个别教育,同时杜绝学 生的玩具或课外书籍的来源,实行大家共同监督的方法;在学习上个别指导,使其觉得学习 也不是太难,能自己主动去看书接受新知识,逐步变得能接受所有外来的新知识。
在课堂上为他们提供发言的机会,使他们体会成功的感觉。只要多方面为学生创造主动发展机会, 也就创造了转化的客观条件。
四、逆反心理
在家不听父母话,在校不 听老师话;扰乱课堂纪律,不完成作业,时有逃课现象;对学校倡导的事往往对着干,甚至 不时搞点恶作剧或破坏公物。这一严重心理障碍的成因较复杂。主观上学习目的不明确,尚 未形成科学的人生观;性格上活泼爱动,甚至不失聪颖和机灵;主观能动性较强,自我表现 欲望强烈。客观上有社会阴暗面的影响,有应试教育各种弊端对其精神的压抑,或极强的自 尊心遭到伤害等等。为此,我主动与之谈心交朋友,尊重其人格,发现闪光点,给予信任和 激励,用其所长,启迪自爱自强,如我班董建强同学,爱好运动,不喜学习,而家长管教甚 严,最终导致矛盾尖锐。针对其特点,我先与其家长交谈,使家长认识到孩子的特点;再与 董建强交谈,使其理解家长的苦心;最后父子和好如初。同时,改革置学生于被动地位的课 堂教学,大力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为其特强的主观能 动性,多开辟适于表现的舞台。
五、恐惧心理
在家怕家长查作业、查 试卷;在校怕课堂提问,怕被老师叫到办公室,怕考试,怕开家长会,甚至怕升学,经常担 着一份心。主观原因是性格孤僻、柔弱;极强的自尊因学习成绩差而转化为极深的自卑。客 观原因是曾遭受过严厉的批评,或遭受过家长的痛打,而在心理上未能承受所致。为此我和 家长相约,一齐转变态度,多与其进行和风细雨的谈心,而不谈学习,尤其不谈学习成绩, 使之心理初步放松;在班会上给学生讲明,回家后主动学习,完成作业;而家长会也不是给 学生“告状”,使其放心。再进一步启发引导,以提高其自信心,多与同学交流,共同探讨 学习方法等等。针对学生存在的以上各种心理障碍,对班级的思想教育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
1、对优秀学生的教育
优秀生尊师守纪,成绩优良,比较自觉,是 班级骨干积极分子。但他们也有缺点,对他们缺点不能姑息,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注意他 们的发展趋向,引导他们不断进步。
2、对后进生的教育
后进生不是 天生的,而是不良社会风气和不正常教育所造成的。班主任要热爱、尊重、关心、体贴他们 ,找出他们的“闪光点”,耐心帮助他们,切不可伤害他们的自尊心,要增强他们前进的信 心。
半生为人范文4
关键词:校长;威望;权力性;非权力性;影响力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校长,作为学校的最高领导者,肩负着学校的管理、决策、服务、引领等多项任务。然而,在无形中也让校长们承担起更多的责任,感受到更大的压力,造成一种负担。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超负荷工作已成为当前校长的普遍现象,校长在工作中常绷紧的几根弦主要有:质量意识、发展意识、创新意识、改革意识、科研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安全意识。
虽然责任大,负担重,工作难,既然接受了校长这一工作就得想一些办法,采取一定的措施,提高管理能力,提升办学效益,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谈一些看法。
随着知识经济的变化,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校长的威望在实施领导和管理的过程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对一个学校的管理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说,作为一名学校的领导者,要提高学校的生命力和办学水平,关键之关键应在于形成和提高自己的威望。
所谓威望,简而言之,就是指威信和声望。一个人威望高,就能得到他人的尊重,信赖和拥护。校长是一个学校的核心也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杜威),校长威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校工作的开展,影响着领导班子的凝聚力,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以及良好校风、教风、学风的形成。
校长的威望从哪里来呢?
校长威望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综合制约,其中主要包括:权利性影响力和非权利性影响力(角色性影响力和非角色性影响力)。校长的威望既不是上级赋予的,也不是自封的,更不是靠四面讨好、八面玲珑得来的,而是靠权利性影响力、非权力性影响力建立起来的。
权利性影响力,又叫强制性影响力,它是领导者掌握了一定的权利,能对被领导者实施奖惩、决定物质和非物质报酬和资源的分配等手段,使之不能不对被领导者的心理产生很大的影响,(换言之说就是职务性权利,是上级机关任命你或聘任你时给你的权利,随职务的存在而存在,随职务的消失而消失。)但作为农村初中校长,来自权力性的影响力极其有限。
农村校长的威望主要是靠非权力性影响力逐步建立起来的。
非权力性影响力又叫自然影响力。他是校长自身的品格因素而自然形成的一种作用力,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人格魅力。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校长的道德素质,专业素质和心理素质。德才兼备是校长威望产生的基础,以德治校,是校长威望升华的催化剂。(要真正实现以德治校的构想,使校长的威望得到升华。校长就得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校长必须保持好自己在教职工心目的形象。校长的形象就是学校的形象,“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的学校”。首先,校长的行为符合礼仪常规,可以在人际交往中树立良好的形象。校长的仪表整洁大方,头发一丝不乱,衣领干干净净,皮鞋擦得锃亮,给人的印象就是爽,别人也愿意与这样的校长交流,交往。其次,作为一名校长,必须有很好的品德,修养。校长的品德修养对教师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常言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校长不计较个人得失,忘我地工作,公平公正地处理事情。教师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渐渐地,大家都会比奉献,比成绩。
2、校长的才华,能力对教师最具有说服力。学校是知识分子聚集的地方,如果校长能在某一领域里有优秀的表现,教师才会信服。比如说,校长能在他所任教的学科或某一领域 有出众之处,又比如校长在教师会上以丰富的语言,流畅的表达发表精彩的讲话,或者上一节全校的公开课;或者时有教育教学论文在知名报刊上发表。这样教师们就会感到校长的能力强,有感召力,自然对校长佩服得五体投地,一谈起校长就会竖起大拇指,倍感自豪,工作起来也就特别有激情。
3、校长要摆正角色,更新“官”念。校长在学校除了明确自己的岗位责任外,更重要的是要明确自己扮演的角色和更新“官”念。我一直在讲“学校无官”,并用这一思想来约束自己,鞭策自己。“官”《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政府机关或军队中经过认命的,一定等级以上的公职人员。根据这一解释,因为校长并不是政府机关和军队的公职人员,所以校长自然就不是官。就不能有“官气”和“官腔”,不能有“官本位”和“官行为”。如果把校长当官做,以校长自居,无形中就会拉大和教师的距离,甚至引起教师的反感。校长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角色是“教师的教师”(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是管理者也是服务者,是组织者也协调者,是领导者也是执行者,是学校校长也是老师的朋友。校长的这个职位意味着责任,意味着奉献,意味着对教育事业的不懈追求。摆正了角色,更新了“官”念,工作起来才会方向明确、运作畅通。
4、校长要脚踏实地,务求实效。
脚踏实地就是在做人和做事方面,无论大事还是小事,脚跟都要牢牢地站在我们现实的生活和工作上面,置于我们生活和工作的环境之中,说实话,做实事,求实效。
①动腿、走一走。校长要养成“走动”的习惯,每天早晚在校园的各个角落“走动”一番,见了老师和学生问个好,聊一聊,一方面调查,一方面亮相,使自己的工作充满一种生机。(比如洋思中学原校长蔡林森)
半生为人范文5
一、学生的角色定位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这实际上就是我们经常说管理班级要以学生为本,那么怎样以学生为本呢 ?这就需要我们正确认识学生在管理中的定位。我认为学生定位应该是这样的,学生既是管理中的客体同时又是管理中的主体。一方面学生作为班级管理的客体,要履行作为学生角色的权利和义务;另一方面作为班级管理的主体,要发挥作为管理者的主观能动性,为实现班级管理的目标献计献策。只有把二者有效的结合起来,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才能到位。因此,对学生的管理,不仅要符合教育规律、管理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更要体现管理中学生的主体性,更要强调学生的自主管理。新课程标准下,在班级管理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他们多样性的发展,就应该让他们完成从“监管的对象”到“管理主体”的转变,让他们真正成为管理者,突出他们的主体性地位。根据这一认识,我认为班主任在学生管理过程中可以有针对性展开对学生这两方面的锻炼:
1.引导学生制定班级管理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
有目标才有动力,制定目标是班级管理的前提条件,由于每个学生既是被管理者又是管理者,因此作为班级精神支柱的班级目标的制定绝对不能少了学生的参与。在制定班级目标时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要求,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不能图大图强高不可攀,要引导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
2.完善班级自我管理机构,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
有了目标,就要对目标实施管理,班主任必须想方设法构建学生自我管理的体制,也就是班级的常规管理,班主任把学生的积极性因素调动起来,才能形成合力,共同构筑学生的自我管理机制。在这一点上有的班主任做的很好,在班级里创造性的设置了很多的岗位,如值日班长,学习小组中心发言人等,让每位同学都有历练管理班级的机会,有服务同学、锻炼自己、表现自己、提高自己的机会,为班级目标的达成贡献自己的力量,从而实现自己在班级中的价值。
3.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提高学生的自治能力
很多班主任一提到活动,就感到很害怕,一是怕麻烦,二是怕影响学生的学习,总觉着没有用。其实不然,班级活动是实现班级管理目标的桥梁,是促进班级集体建设的中介,是学生自我展示的重要平台,也是形成班级凝聚力的重要粘合剂。因此班主任可以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和学生们一起策划班级活动的主题、方案、形式等等。这些活动的开展能够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创新望,增加他们自主管理的热情,培养他们自治能力,使班更加稳定、和谐,从而根本上会有力的促进学生学业的进步。
4.建立竞争机制,让每个学生得到发展
毋庸置疑,现在相当一部分学生犹如温室的花朵,经不得一点风吹浪打,更别说和社会残酷的竞争接轨了。因此,我认为在班级模拟竞争,创造竞争的氛围,让学生提前感受到竞争的激烈和残酷性,绝对是一件好事。竞争的形式可以多元化,既可以是学习的竞争,也可以是体育的竞争,当然也可以开展一些对抗性的活动,当然这些竞争是良性的竞争,这需要班主任的智慧,和学生一起精心策划。通过这种竞争机制,班级中可以形成一种互相监督、互相帮助、你追我赶的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和谐、生动活泼地发展。
二、班主任角色定位
教育专家李镇西说:“任何一个教育工作者,只要我们用心去做教育,那么你的心一定会波澜壮阔。要做到这一点就应该让每一个学生成为你忠实的粉丝。”学生怎么样才能成为班主任的粉丝呢?班主任要成为学生的偶像,不外乎两种方式,一是外貌协会,显然这条基本上不靠谱;二就是实力派,这条才是可持续的,长久的。要做到实力派就必须有和实力派相匹敌的真功夫;所以我认为李镇西的这番话实际上指出要充分认识到班主任的角色定位,提出了作为班级管理者最主要的实施者应该必须具备的良好素养。
1.要充分认识到班主任的作用是什么
(1)班主任是学生在学校教育中健康和谐发展的首要责任人;
(2)班主任是学校各项政策的贯彻者和执行者,必须做到上传下达;
(3)班主任是沟通学校、社会、家庭的桥梁和纽带。
2.要充分认识到班主任的职责是什么
具体来讲,班主任职责表现在管理班级;指导班级工作;教育影响学生;协调科任教师关系;沟通家长;联系社会,为社会服务;为学生服务;教好功课等。
3.要充分认识到班主任能力素质要求是什么
细致敏锐的洞察力;具有一定的心理健康干预水平;高超的语言技巧和沟通协调能力;果断理智的处理问题的能力;分析研究问题和做到理论提升的能力;创造性管理班级的能力等。
4.要充分认识到班主任专业化发展要求是什么
半生为人范文6
如何让学生都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呢?下面是我的一点体会。
一、参与制订班规,激发自主意识
学生自主管理不仅是学生管理班级,学生管理学生,更重要的是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前一种能力是工作能力,后一种能力是自我约束能力。
著名教育家斯宾塞说过这样一句话:记住你的管教目的应该是养成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让人来管理的人。我的具体操作方法是这样的:首先,明确班规的意义。先向学生讲述班规的可操作性、互制性、灵活性。其次,全体学生参与,让每个人都成为“立法者”,征集“金点子”,然后确定班规,使学生觉得这不是老师在管自己,而是自己对自己的约束,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效性。再者,强调班规面前人人平等,充分发挥班规的作用。这样既体现了学生的民主参与,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实施起来效果不错。
二、健全班级组织机构,坚持自我管理
要想让班级易于管理,就必须让所有学生都能体验到作为班级的主人的责任,都能意识到自己是集体中不可缺少的一员,这样情形就大不一样了。要想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就必须让学生全体参与,构建全方位、多层面的集体自我管理机制,体现管理的主体性。(1)组建责任心强的常务班委;(2)安排“轮流执政”的值周班长;(3)组建灵活多样的自治小组。
三、开展各项有益活动,实现自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