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手抄报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数学手抄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数学手抄报范文1

知识要点: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

1、中位线概念

(1)三角形中位线定义: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

(2)梯形中位线定义:连结梯形两腰中点的线段叫做梯形的中位线。

注意:

(1)要把三角形的中位线与三角形的中线区分开。三角形中线是连结一顶点和它对边的中点,而三角形中位线是连结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

(2)梯形的中位线是连结两腰中点的线段而不是连结两底中点的线段。

(3)两个中位线定义间的联系:可以把三角形看成是上底为零时的梯形,这时梯形的中位线就变成三角形的中位线。

2、中位线定理

(1)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

三角形两边中点的连线(中位线)平行于第BC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知识要领总结:三角形的中位线所构成的小三角形(中点三角形)面积是原三角形面积的四分之一。

平面直角坐标系

平面直角坐标系:在平面内画两条互相垂直、原点重合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

水平的数轴称为x轴或横轴,竖直的数轴称为y轴或纵轴,两坐标轴的交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要素:①在同一平面②两条数轴③互相垂直④原点重合

三个规定:

①正方向的规定横轴取向右为正方向,纵轴取向上为正方向

初中数学手抄报范文2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程作业;改革

新课程现在提出的标准是要改变作业内容机械训练的现状,要形成以学生为主角,创设一种学生自主探究的良好氛围,让学生在快乐的情景中获得知识和能力。初中数学新课标也相应的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变的更为人性化。所以在这种教育理念下,初中数学课程作业必须改变传统单一的形式,一定要学生主动参与到作业布置、作业批改与作业讲评中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于初中数学学习更加有自信。本篇文章将针对作业设计、作业批改和作业讲评三个方面分别作出改革的意见。

一、数学课程作业设计

在传统的作业看来,所有的学生的作业都是一刀切的,作业内容以课后练习题为主,这种机械式的作业很难让学生激起兴趣,部分学生往往是应付了事。数学课程作业的布置关键在于检验学生对数学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对学到的知识的巩固。因此在作业布置方面要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开放性。不管作业形式和内容怎么变化都要遵循以下基本的原则:(1)巩固所学知识。(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3)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发散性思维。另外还可以从以下2个方面值得注意。

1、初中数学课程作业的形式要多样化,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于知识有着很强的求知欲望,特别是对于一些新奇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课程作业的布置上面一定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更加符合学生的作业。例如在学习几何课程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些基本的图形,这样不仅使他们可以更好的认知所学到的知识,而且可以开发他们对几何课程的兴趣。在课堂上学生可以通过自己动手做的模型了解更多的几何特性。另外可以在某个学习单元结束后,让学生分别自办一份手抄报,或者是自己出测试题。这种区别于传统课程作业的布置方式,更加有利于考查学生对数学综合知识的把握程度,提高测评效率。

2、设置比较有针对性的课程作业

在布置作业的时候一定要承认学生在理解力方面的差异性。在设计课程作业的时候要根据不同的学生学习状况针对性的进行作业布置。例如,在题目的布置时候可以设置成基础题、能力训练题和思维发散提高训练题三类题型,教师可以把学生按照学习水平可以分成若干教学小组,不同的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题目。这样做可以使基础差的学生打好基础,帮助学习中等的学生提高学习能力,让学习优秀的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创新能力。通过有针对性的作业布置,让每个学生都有进步。

二、数学课程作业批改

通过几年的教学经历,我发现作业的批改后,很多学生在作业讲解前只是看自己的得分结果或者对错,对于是哪里出现问题没有个清醒的认识。这就造成了许多的学生学习态度很被动,完成作业也只是完成了一个任务。为了改变这一局面,可以使学生互相批改作业,或者是自我批改,在学生相互批改后可以在小组里进行讨论,对于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题目可以提出,让老师进行讲解。在这种作业批改方式中,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教师发挥一个引导的作用。学生自己参与作业批改有利于增加学生对于知识点的记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作业批改中,教师一定要认识到自己批改的重要性,可以在每个组中提取一定量的作用来自己批改,以此来保证课后讲解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这一点是教师必须关注的。此外在教师批改中最好采用的是面批,可以针对学生不懂或者不清楚的问题做到及时解决。

三、数学课程作业批改

在作业讲解中,要变教师讲解为学生讲解。教师可以通过对作业的审查将每道作业题的对错情况进行简单的记录。对于出错较多的题目可以请学生谈谈自己在作业过程中的思考情况,帮助学生发现问题,防止再错。对于出错较少的题目可以请学生自己进行讲解。通过作业的讲解,能再次加深学生对数学作业的印象,巩固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开拓数学的思维方式。面对新课程改革的形势,我们初中数学教师要推陈出新,不断对数学作业进行创新改革。当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让数学作业的设计更具合理性,发挥数学作业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真正让学生通过数学作业的完成达到巩固知识、培养数学学习自信心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姚福平.分析高中政治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评价[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06)

[2]王建.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促进新课程改革[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04)

[3]曾广贤.化学新课程教学中探究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教师版),2006(02)

[4]刘玉德.浅谈新课改后的英语教学[J].科技信息,2009(15)

初中数学手抄报范文3

关键词:初中数学 学法指导 非智力因素

学法指导,顾名思义是指学习方法指导.在教学过程中将好教法变为学生的好学法,以学法定教法,从而做到既教知识、又教方法,使学生“学会”到“会学”最终实现“乐学”.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就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学生要适应这个社会,作为教师就必须培养他们优良的学习品质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新课改理论告诉我们,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会学数学知识.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让学生走出学校后能做到终身学习,以适应当今社会知识更新愈来愈快的发展要求.下面就初中数学学习方法指导作几点浅议.

一、学习数学知识各环节的指导

学生学习活动的基本流程是“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研究中,我们以“课堂学习为中心主导环节”,同时抓好两头,让学生“自能预习,自能上课,自能复习”.

1.指导学学生学会根据学科特点来预习.

预习指导的实质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预习方法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今后的学习.特别是初中七年级的学生,大多数没有好的预习习惯,而八、九年级的学生则因作业繁重而不愿去认真预习,甚至根本不预习.这就要求教师给学生讲明预习的重要性.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预习前教师先布置预习提纲,使学生能有的放矢,提高效率,节省时间,从而逐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如任教老师根据不同的年级、课型、题材精心设计不同的预习表.先扶后放,预习的形式由课内向课外过渡;由具体的内容入手,逐步总结预习的一般流程和方法;由一次性预习到分教时多层次预习;学会自己独立预习、和同学一起预习、向老师请教相结合……这样逐步让学生掌握预习的方式和方法.

2.指导学生在“一提高,三突破”原则下学会上课.

“一提高”指的是提高课堂常规的质量.“三突破” 指的是在处理好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方面有突破;在加强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学习方面有突破;在研究创新教学方面有突破.教师要指导学生有选择性、针对性地听教学重点和自己理解上的难点.尽可能地利用直观教具、学生身边的事例和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大脑处于高度的兴奋状态,多角度地思考理解重点难点内容,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讨论与交流活动,并根据课堂上师生的小结记好笔记.课堂上,教师的指导要准确、及时,要不断改进和完善教法,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威信,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中学习知识,发展自己的能力.课堂学习指导是学法中最重要的,同时还要注意结合不同的授课内容进行相应的学法指导.在活泼、严格的课堂常规训练中,让学生懂得上课方法,要求学生做到:自觉做好课前准备;注意运用多种感官接受信息,用眼仔细看,用耳细细听,用心勤思考,动口多发言,注重合作、自主、探究,勤于思考、积极发现,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张扬,潜力得到开发.

3.指导学生根据精心设计的作业及时复习.

学生在数学课后往往只急于完成书面作业,忽视其他作业(如复习、记忆、动手验证等).以致出现死套公式,照搬例题模式、甚至抄作业的现象,而所学知识和方法却得不到有效的巩固和提高,更难发现自己课堂学习的不足.教师应指导学生养成课后应先复习再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解题过程中强调审题意识和解题的规范性.重点指导学生做好三点:第一是如何将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第二利用条件正确地画出(或作出)图形;第三如何将推理思考过程用文字书写表达.在作业设计过程中,有意识地渗透学法指导,迁移学法,适当训练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学科统整的能力.如围绕学科单元学习主题,设计手抄报;

二、非智力因素方面培养的指导

1.指导学生克服认知障碍和情绪障碍.

学法指导尤其需要教师为学生排忧解难,扭偏纠错.当学生因学力、基础思维等问题出现“学法信号暂时中断”现象时,教师要快速反应,侧重解决“应怎么办”问题,为学生思维杠杆提供支点、思维线路搭桥铺路,因势利导,将学法内涵具体化,导学生步入“又一村”之境.如指点学生按“定向质疑讨论解疑”四环节操作即可解决难题.当学生有着不良学法(如记笔记主次不分)和不良习惯(如不复习课本就做作业)时,我们的教师则会指点迷津,治病于已然,侧重解决“不该怎么办”问题,引导学生对症下药,纠正偏差,并以严格的监督检测制度来矫正学生不良习惯.这样,让学法在学生心灵中生根.

2.指导学生利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记忆.

初中数学手抄报范文4

一、确定有效的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效益

唐代诗人王维说:“凡画山水,意在笔先。”数学教学也应如此,要提高数学教学效率,首先要强化课堂教学的目标意识,这样才能有的放矢。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是课堂教学的根本出发点及归宿。要提高课堂效益,教学目标一定要有效,它关系到教学活动的导向、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方法的运用和教学效果的评价等。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对初中数学教学规定了“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领域的目标,为教学提供了一个可期待的、可量化的、可操作的标准。教师制定教学目标时,要紧紧围绕这四个要素,以生为本,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对教材、学情、教学理念等具体分析,整体把握,统筹安排,列出学科知识体系,并把它们分解到每一章节、每一课,检查教学活动是否和目标一致,是否统一与协调,以确保教学各项活动都围绕目标进行。

二、创设有效数学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积极思考

问题是教学的出发点、思维的起点。然而,一个个枯燥繁琐的数学问题,令许多学生厌倦甚至望而生畏,仿佛一个挑食的孩子面对一桌子的菜却没有任何胃口。我想,如果教师能精心、巧妙地设计问题情境,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对理解新的数学概念、形成新的数学原理、产生新的数学公式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或数学背景,更能激发学生由情境引起的数学意义的思考,从而让学生有机会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这一重要的数学活动过程。

情境创设方式有很多种,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创设情趣性情境;为了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可以创设悬念性情境;为了贴近生活,可以创设生活性情境;为了让学生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可以创设动手实验性情境;为了激发学生挑战困难的勇气,可以创设矛盾性情境等。

三、精心设置问题串,探索知识的生成过程

在数学教学中,概念教学、性质定理教学、公式教学,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如果教师没有依据构建主义从学生最近发展区出发,以灌输式的方式将概念、性质、定理强加给学生,并通过大量习题巩固,从短期看,有些学生虽一知半解,但依样画葫芦也能运用,从长远看,一旦遇到综合题,就会束手无策,或者几十年后再回首看数学,发现已经忘得差不多了,从根源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没有深刻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这对于整个国民的数学素质培养是极其不利的。那么,教师该如何面对有效概念、性质、定理、公式教学这一艰巨的任务呢?

波普尔指出:“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愈来愈深化的问题,愈来愈能启发大量新问题的问题。”在数学教学中,概念的确立、性质定理的形成,都是从问题开始的。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会发现,问题设置并非想象中那么容易。过于简单,学生觉得无趣;过于复杂,学生又一头雾水,无从下手,或答非所问。有效提出“问题串”,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在设问与释问的过程中优化学习方法,优化思维品质,是对每位教师的考验。

“问题串”是在一定的学习范围或主题内,教师根据学情,围绕具体知识目标,针对一个特定的教学情境或主题,按照一定逻辑结构精心设计的一连串问题(一般在三个以上),以小步子原则,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需要的问题系列。问题串的排列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它是思维阶梯的一种呈现方式。从学生熟知到学生未知,以问题串的形式、小步子原则,可以一步一步将学生的思维由已知领域引导到未知领域,由识记、理解、应用等较低层次引向分析、综合、评价等较高层次。

四、因材施教,提倡有效作业,使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

数学是门需要实践的学科,所以适量的练习是一项不可缺失的数学教学策略,于是有效作业成了每位教育工作者需要努力解决的新课题。什么是有效作业?有效作业必须是以生为本,采取最优策略,兼顾各个层次,时间上最合理,效果上最显著。

有效作业要类型多样,形式丰富,时间灵活。作为有效作业,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为不能单一,类型需要多样,如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同时可以增加一些特色性数学作业,比如数学小日记,数学手抄报,数学小课题小论文等,但要注意所占比例合理。

作业设计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可设计分层作业,设计选做题。在学习中,学生具有很大的个性差异,智力水平不均,人格类型、特质、态度和价值观不同,这些差异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风格、策略和效果。所以,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避免一刀切,实行分层作业。

初中数学手抄报范文5

【关键词】 初中数学;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教学模式

孔子曰:“独学而无友, 则孤陋而寡闻.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 可见,小组合作学习是当今教学中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 时下,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正是进行素质教育,在课堂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体现. 这种学习方式为每名学生创设了表现自我的宽松氛围,使学生的思维显示出积极的状态,能较大限度地发挥集体互助力量. 一名学生的发言往往会引发出其他几名同学的思维火花,促使小组各成员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提出更好的想法,从而达到对问题较全面、较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它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当前课改实践中,却经常存在着“有组织,无纪律”的小组学习现象. 小组合作往往是“注重形式,忽视实质,缺乏实效”,要么演变为个别学生的“一言堂”,要么最终小组成员“我行我素”“各奔东西”. 这样的分组学习是否有效?一线教师应该用什么样的智慧来实现分组学习效果的最优化呢?以下是我在课堂实践中的几点做法.

一、如何分组

在提出这个学习方法后,学生提出要自由分组,于是,我让科代表记录分组情况,但很快就有学生过来投诉:“老师,那些成绩差的同学没人要. ”看来,自由分组的方法行不通. 我提出了分组要求:按第一次期中数学成绩,每小组6人,上、中、下三个层次的学生各2人,在这个基础上自由组合. 科代表很快就分好组,并选出一名组长. 虽然把小组分好,但第五组的组长陈楚飞也有意见:“老师,易嘉炜上课不听课,我行我素,成绩差,我们组不想要他.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再出现,我特地在班上强调:“小组学习的目的是加强同学间的互助、交流,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也提高自己的能力,而且,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希望全体同学有团体合作的精神,齐心协力学好数学. ”做通学生的思想后,同学们都很愉快地接受分组.

二、如何评价

有竞争才有进步,所以,我们实行小组间的竞争、比赛. 评分项目包括上课回答问题,平时测验、期中与期末考试,作业完成情况三大项.

(一)课堂的评价

课堂上同学们按小组坐在一起,便于讨论及交流. 每回答对一个问题的加1分,纪律不好的扣1分. 开始实施后,我就发现每个小组都只是叫成绩最好的同学回答问题,其他同学在一边看热闹,这样一来,就变成了好学生的课堂. 因此,我规定,每个组员每节课只回答一次问题,并且在安排练习时,有意识地把练习按由易到难的梯度进行排列. 这样,小组的同学就一起商量谁先回答易的题目,谁最后回答. 在遇到一些难题的时候,我就安排小组讨论,再推荐一名同学上讲台分析. 这样做,既让全体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也充分发挥了小组合作作用. 但没过多久,第九组的组长陈嘉颖就来跟我说:“老师,我们组的同学上课积极性不高,只有我和罗嘉敏两个人经常举手,其他人怎样也不举手. ”我马上召开小组会议,让他们一起分析利弊及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同时要求组长定期召开组员会议,汇报上课情况,几周后,组长在总结中写道:“老师,现在我们组的同学也和其他组一样积极发言了,真高兴. ”一学期下来,课堂由原来的沉闷、老师一言堂变成学生自由发挥、积极发言的课堂.

(二)测验、考试的评价

每次测验后,科代表很快就把各小组的总平均分计算出来,根据分数排名,前五名的小组依次加5~1分. 成绩不理想的小组每位组员都写一份关于这一章节的学习情况分析交给老师. 交来的总结,有的同学写道:“原以为分式这一章很简单,但一测验就发现平时不认真计算,不细心,导致考试时对分式的运算、化简这些题目做错了许多,以后要认真对待每一章、每一节. ”有的同学写道:“老师,四边形这章我感到很困难,听课的时候很明白,但一到自己做题的时候就变得无从下手了,该怎么办呢?”对同学们写的情况,我都会马上找他们谈心,分析不足的地方,找出下一阶段学习的要点及注意的问题.

(三)作业的评价

数学科讲求多练、多做,所以作业的完成情况尤其重要,但一直以来,许多学生作业偷工减料,或抄别人的,或马马虎虎. 对此,我在布置作业上做了精心的选题,不搞题海战术,从作业的书写、完成的质量两方面进行评价,对不完成作业、抄作业等现象进行扣分,让学生养成务实的学习风气. 同时对于做错的题,强调学生多进行交流,多听取几名同学的解题方法,多讲多思,要求组长做好检查纠正工作.

三、如何发挥学生的作用

许多老师的教学中总是担心学生做不来,做不好,各项工作都是一手包办. 在实施小组学习中,我把工作分配给科代表及小组长,经常召开组长会议,交流小组的学习情况及出现的问题,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每一次交来的小组总结总能让我及时了解各人的情况,如第二组组长华恩迪写道:“在这一章的学习中,吕家浩很不专心,上课经常与陈海彦搞小动作,两人在学习上都退步了. 李煜培做题总是只追求答案,不深入了解过程,所以成绩总是最差. ”看了总结,我马上找这些同学谈心,及时纠正不足. 第五组组长写道:“期中考试将至,在这期间,我在小组内实行一对一学习,张弛是数学尖子,由他辅导易嘉炜,我辅导吴炽恒,每天都出一道基础题让他做,两个女生的成绩是中等,但很自觉,让她们互相帮助,互相促进,相信在期中考试我们组一定能拿第一名. ”我马上让其他小组长参考他们的方法,也制订复习计划. 充分肯定学生,相信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当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在学习、工作能力上有更大的提升.

四、如何实施奖惩

在分组中,奖惩对学生起到很大的激励作用. 每周科代表统计各组分数后,我们实施最高分的小组减作业,最低分的小组加作业的方式,期中、期末考后也进行一次汇总统计,通常奖励最高分的小组及最佳合作小组,除奖状外,还适当发学习用品、小礼物. 我们经常说赏罚分明,所以,每学期最后一名的小组也要接受处罚,但我们的方式不只是抄抄写写这一类无意义的作业,我们布置的作业有:出一期数学知识手抄报,利用数学图形设计一组漂亮的图案等,总之也体现小组的合作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小组合作学习,就可以为每名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以满足其展示自己的愿望,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教” 与“学”的契合点是学生的终身学习需要,“教”与“社会”的契合点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教无定法,作为一线的老师,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经验. 在连续几年坚持的实践中,我认为采用分组学习法要注意下列问题:

1. 要有组织、有计划,避免随意性、盲目性、走过场.

2. 要给学生充分的准备时间和展示时间,课前要了解学生的准备情况并给予指导,课后要进行总结反思和改进.

初中数学手抄报范文6

关键词: 学习方法; 思维能力;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4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0)09-0031-02

根据现代教育理论,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教师的任务就是为学生创设学习的情境,恰当地组织与引导学生进行独立的学习活动,使他们能够最自然地获得知识、技能,同时促进学生发展一般能力,特别是创设性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这也是素质教育背景下对教育的基本要求之一,教师的使命不再是向学生教知识而是教会学生学知识,或者说,教师不能只要求学生“学会”,而是要使学生“会学”,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只注重了“教”,却忽视了“学”,这也就是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培养不出来的根本原因,而注重“学”对教师而言,关键就在于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古人就有“授人以鱼,莫如授人以渔”之说,可见古人就已认识到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的重要性了。

那么,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有哪些呢?

我国学者黎世法曾对中学生学习状况进行系统的调查,通过调查研究总结了中学生最优学习方法,即:优秀学生都坚持学习的八个环节:制定计划――课前预习(自学)――专心听课――及时复习――独立练习――解决疑难――系统小结――课外学习,这八个环节中,既包括课内学习,也包括课外学习,但侧重于课内学习。学生的学习基本上都在两个不同的时空领域内进行,即课内和课外学习,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但两者的学习内容和要求不同,进而就有不同的学习方法。

课内学习的方法:

1、预习:指教师课堂讲授之前,学生自己先阅读教材,以便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扫清知识上的障碍,发现疑点,带着问题听课,提高听课的质量。预习可分为课前预习、单元预习和学期预习,我们这里主要指课前预习。预习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方法,预习是学习的准备,预习得好,听课质量就高,既可以节省听课时间,也可以节省课后复习和作业的时间,即使是学习困难的学生,由于基础知识差、听课中障碍多,也要通过预习,复习新课中所需的基础知识,如定义、公理、定理等,扫清障碍,变被动为主动,更要加强预习。同时,预习也是培养学生自学方法及能力的重要环节。预习时,学懂了,学生会增强自信心,听课时主动、有目标、有目的地去听,有利于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预习时注意:既不能预习的过粗又不能预习的过细,只要达到老师提出的要求,大致了解教材,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找出新教材中的重难点及不明白、需深入理解的问题即可。

2、听课:听课是学生学习的主要环节,是学生获取新知识的重要途径,是搞好学习的关键。因此,学生要会听课,听好每一堂课。听课时,要明确听课目的,只有这样听课时才会积极主动地领会老师传授的知识。听课必须专心、注意力集中,紧跟教师讲课的思路,并随时克服“分心”现象,排除各种干扰,积极思维,要围绕教师讲解的内容和思路,听老师是如何进行分析、归纳、判断、推理的,对比自己在预习中对教材理解的程度,解决自己预习时遇到的疑难。只有通过积极思维,才能达到对知识的深刻理解,牢固掌握,并增强逻辑思维能力;听数学课,与听语文、政治、英语等课不同,听数学课时应做到听、看、想相结合,使各种感官协同活动、交替进行,既要听老师讲解、提问和学生的回答,又要看老师的板书、演示、态度、表情,抓住问题的关键,弄清问题的结论。

3、复习:它是学生及时消化知识并使知识系统化的一种学习方法。复习的作用在于巩固所学知识、促进技能、技巧的形式,使知识系统化,锻炼和提高记忆能力。复习的种类按时间上分有课后复习、阶段复习、期末复习、学科总复习;按性质上分有消化性复习、巩固性复习、系统化复习等。复习必须及时。应做到当天所学的内容当天复习,应坚持先复习后做作业,复习要有计划。复习既要及时,又要多次间隔性地定期循环进行,且时间间隔要先短后长,但要注意复习不是单纯的机械重复。复习过程中,要弄清自己对哪些知识已掌握、理解,哪些记忆淡薄、理解模糊,便于复习时进行加强或与老师同学交流,还要回顾已做过的习题,搞清这些习题的特点与解题规律,对已经出现过差错的习题,要重点进行分析,找出致错原因和防错办法,进行补差活动。还要结合思考,做到“温故知新”,在知识复习巩固过程中加深理解,使认识水平和推理、分析等能力有所提高。复习的形式要多样化,把“想、听、看、练”结合起来,做到“心到、眼到、口到、手到”复习要善于归纳小结,使知识系统化、牢固化。

4、练习:它是学生自主性学习的一种方法。是检查学生学习效果、巩固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形成相应技能技巧、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练习有课堂练习和课外练习。练习形式多样,但对于数学科而言,主要是书面练习及实践练习。对于练习,让学生充分认识练习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养成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学习习惯,严格按要求和规范完成每堂课的练习,不马虎了事,认真审题,弄清题意。必须先复习有关知识,重视审题,学会掌握审题的一般方法,积极思考、独立完成,才能真正起到加深理解、锻炼思维和培养能力的作用,精心解题,准确规范。学生应力求做到思路对头,方法巧妙,逻辑严谨,表达科学,条理清晰,结论准确,书写规范,按时完成,自我检查,学会自我检查练习正误的能力和习惯,对老师的批阅,也应认真阅读,以找出错误的原因,利于纠正错误。

5、反思:指学生学完一个知识点或一个单元、一个章节之后,对所学知识,回过头来重新进行深刻理解与思考,寻找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挖掘发现新的东西,使所学知识得以“升化”。例如,学生在学习初中《几何》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后进行反思时发现:用相交弦定理的推论可以求作一条线段是已知两条线段的比例中项,用圆周角定理的推论或切割线定理同样可以求作。数学知识有它的连贯性、系统性和逻辑性。通过反思,可以前后沟通,触类旁通,融会贯通,因此在数学学习中“反思”是不可缺少的一环。

6、记忆:是指把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储存,使知识得以巩固和保持。记忆的方式很多,有机械记忆与理解记忆,整体记忆、部分记忆与综合记忆,集中记忆与分散记忆等。记忆的内容要有选择性,不同学生要结合自身特点,采用不同的记忆方式,例如:对数学中的定理、公理、公式、特殊值的近似值,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等的记忆,男生采取理解记忆,而女生则擅长机械记忆。

课外学习的方法:

课外学习主要是指在课程计划之外,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组织的多种课外活动,对于数学科而言主要有课外阅读、学科活动、知识竞赛等。

学生学习方法的现状:

目前的初中生学习方法存在着这么几种情况:一部分学生做到了课前预习、专心听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课外学习这几个环节,有的学生只做到了专心听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还有的学生重视了课前预习,但忽视了听课,同时这几种情况在各个环节中还存在着不同的问题,具体是:在预习法运用中,花了很多时间,预习的很细,于是在课堂上感觉没有什么可听,都已弄懂了,听课没有积极性,认为课堂教学多余;有的学生预习的过于粗疏,或者干脆就不预习,流于形式,达不到预习效果。

在听课学习法运用中,有的学生听课没有目的,不知道该听什么?哪些自己应该重点听,哪些不需要重点听,盲目,从而造成注意力不能自始至终的集中;有的学生听课目的明确,听的也专心,但只是“听”,没有积极思维,最后对老师所讲知识还是一知半解。

在复习学习法运用中,有的学生只注重了做作业,当天所学不能坚持当天复习,复习不及时;有的学生对于复习只进行一次,复习只是单纯的做题或阅读课文,没有结合思考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

在练习学习法运用中,有的学生未看清题意,也不复习就匆忙作题;有的学生不加思考,生搬硬套例题或抄袭别人答案;有的学生只图完成任务,书写潦草,对错不论,还有的学生练习不能按时完成,对老师的批阅从不“深究”。

在课外学习中,运用课外阅读法时,因数学课本或参考书籍没有什么故事情节,吸引力小,所以有的学生把阅读范围仅限于习题集或相关资料书籍的习题上,不去阅读书上的例题分析、独特方法的介绍等;有的学生虽注意了参考资料上的例题分析、新颖方法介绍,但不能与“实践”(解答习题)相结合,结果书是阅读了,但没有收获。

学科活动、知识竞赛等学习方法,由很少运用,主要是条件不具备,教师很少组织或从未组织。

由于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着这样一些现象,所以数学的学习成绩普遍不高,并且随着年级升高数学成绩呈递减趋势,甚至有些学生一提到数学学科就感到很难学好,怕学数学,失去学好数学的信心。

改进方法及措施:

针对这样的现状,我认为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向学生传授科学的学习方法知识。

首先进行了学习方法讲座,对学习的本质、学习的过程、学习的特点和学习的规律及常用的学习方法进行了讲授和介绍,特别是对学生应怎样运用常规的学习方法-------怎样预习、听课、复习、练习、反思、记忆进行了详细介绍。

课外阅读时,针对目前市面上相关数学资料多杂的特点,我给学生推荐介绍好的书目,并给学生讲明资料不在“多”而在“精”,要求学生不但要做资料上设计精练、巧妙的习题,更要阅读上面的例题分析、新方法、思路介绍,以摄取新知识。

利用数学辅导课、数学课时间开展形式多样的数学知识竞赛活动。同时,指导学生办数学学习园地、数学板报、手抄报等,还鼓励学生撰写数学小论文等。

通过这些活动,巩固和拓宽了学生知识面,训练了学生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锻炼了学生的学习意志,使学生胜不骄、败不馁,增加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并使学生注意平时知识的积累,明确努力方向,不断提高学习水平。

(二)介绍名人成功的学习经验。

古今中外的许多名人,之所以取得惊人成就,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方法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如高斯、爱因斯坦给我们了一个著名的成功公式,即W=X+Y+Z(W代表成功,X代表勤奋,Y代表方法,Z代表不浪费时间,少说空话),这个公式说明方法对一个人是否成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三)总结推广优秀学生的学习经验。

无论哪一所学校、哪一个班级,总会有一些优秀学生,他们往往都有自身独特的学习方法或经验。这些学生的学习经验来自其自身的学习实践。他们生活在学生群体中,学习条件大致相同。总结推广优秀学生的经验,使其他学生感到亲切、可信、易学,利用班会、数学学科活动,让优秀生或进步生在活动中现身说法介绍他们学习进步的经验和原因,这样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照他人经验对自己学习方法进行比较和总结,又可促进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并利用数学学科小组,让组内优差生交朋友,结对子,一帮一,交流学习经验与方法,使他们相互尊重与信任,进而克服差生因学习落后而产生的自卑感与厌学情绪,从而造就相互关怀、相互支持的环境。所有这些都有利于激励学生学习,提高学生自学的兴趣和能力,从而再学习到科学的学习方法。

学法指导注意事项:

1、改进“学法”要与改进“教法”有机结合,重“教”不重“学”的做法是错误的,反过来,重“学”不重“教”的做法也是错误的,“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教法与学法是辩证统一的,所以,不能把学习方法的指导,置身于教学活动之外来进行,要重视教与学各因素的相互联系,互相依存的关系,这样的学法指导才会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观点。

2、要把学法指导与学生实际结合起来。学习方法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方法问题,它与学生的学习目的、态度、情感、意志等密切关联,若不搞清学生的具体情况,只抓学法指导,难免舍本求末,事倍而功半。在实际生活中,许多后进生并非学习方法不当,只是缺少学习的动力,少数差生学习成绩不佳,与其家庭环境等因素有关,与得不到尊重、重视也有密切关系。有的学生虽勤勤恳恳,但找不到证题思路。缺乏对学生具体情况的了解,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就会一般化,对改进学生学习起不了作用。所以学习指导要与学生实际相结合,做到因材施教。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有学习数学的热情,是进行学习方法指导的前提,试问,对一个本来就厌恶数学学习的学生,你大谈怎么改进学法、怎样去学数学,对他能有多少作用呢?

只有培养出了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爱好,产生需要感,再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并引导学生准确评判自己的成绩,既看到缺点和差距,又看到取得的成绩,制订奋斗方向和目标,获得学数学的干劲,再在此基础上进行学法指导就有了更好的效果。

4、要重视分析、判断、推理等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结合数学学科的数、形、符号多的特点,探讨学习方法,并引导学生善于总结自己学习成败原因,探求更利于自己的学习数学的学习方法。

5、尊重学生的个体特点。从自身经历中,我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所以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时,不能绝对化,而应尊重学生的个体特点。从学习方法论的角度说,学习方式是学生选择适合自己、可达到预期学习目标的不同手段,对每个学生而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只有不同之分,而没有正误之分,学习方式的特点有它自身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的学法各异,如听课,有的学生善听,只是静听,同时大脑飞速运转思维,最后才动笔进行计算或证明,而有的学生则边听边动笔操作;有的学生清晨思维敏捷、记忆力特好,而有的学生晚上来精神、效果好。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在长期的学习中形成的,有一定程度的恒常性,因此在进行学法指导时,既要引导学生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又要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加以运用,避免把外在的学习方式强加于学生,否则可能只会起到误导作用,束缚学生个性,影响其健康发展。

初中数学教师要想大面积提高数学科教学质量,不仅要进行教法探讨研究,更要重视“学法”研究,加强初中生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

参考文献:

[1] 叶上雄主编《中学教育学》.

[2] 陈安福主编《中学心理学》.

[3] 丁尔升主编《中学数学教材教法总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