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反应蛋白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c反应蛋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c反应蛋白范文1

【关键词】 超敏c反应蛋白;感染;临床应用

各类炎症感染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实验室诊断,也是医务人员处理最多的一类疾病。造成感染的因素很多,目前公认的致炎因子有生物性因子、物理性因子、化学性因子、异物、坏死组织、变态反应等,临床上最常碰到的炎症以细菌等生物性因子多见[1]。血常规是目前检测炎症感染的常用手段,根据患者的WBC以及中性粒细胞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炎症。但血常规的特异性和灵敏性较差,容易受诸多因素的干扰,临床易出现漏误诊。本研究对137例炎症患者进行Hs-CRP的检查,阐述其在检测各类感染性疾病中作用,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37例炎症感染病例均来自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患者经检测均确诊存在不同程度的炎症感染。根据WBC计数的不同分为三组,并选取135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A组:WBC(4-10)×109/L;B组:WBC(10-20)×109/L;C组:WBC大于20×109/L。对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其中A组患者41例,男性23例、女性18例,年龄16-79岁,平均年龄(41.2±4.6)岁;B组患者53例,男性28例、女性25例,年龄15-78岁,平均年龄(40.5±4.1)岁;C组患者43例,男性22例、女性21例,年龄16-80岁,平均年龄(41.4±4.9)岁;对照组135例:男性69例、女性66例,年龄18-78岁,平均年龄(40.1±3.9)岁。对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情况进行比较,发现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检测方法 所有患者均于检测前一天晚饭后禁食,检验当天清晨静脉取血4ml,并检验科进行检测。Hs-CRP正常值为(0-10)mg/L,WBC正常值为(4-10)×109/L;中性粒细胞正常值为50%-70%。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随着中性粒细胞以及WBC的不断增加,Hs-CRP在三组炎症患者中的水平不断上升。A组患者测得Hs-CRP平均值为(7.1±1.5)mg/L;B组为(22.6±11.5)mg/L;C组为(48.9±21.3)mg/L。Hs-CRP在正常对照组中的平均值为(3.1±1.7)mg/L,三组患者Hs-CRP的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详见表1。

3 讨论

C反应蛋白(CRP)作为炎症诊断的一项指标,史于上世纪40年代,随着科技的发展,近10年来围绕CRP的研究愈加深入,尤其在Hs-CRP的方面,认为其与CRP拥有一致的检测对象与指标[2]。但相比于CRP,其灵敏度更高,即使体内存在极其微量的CRP,亦能准确识别。目前,我国对于炎症的诊断,主要还是依赖于血常规的检验,特别是WBC以及中性粒细胞的比例,决定了临床抗生素类药物的使用。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很多炎症疾病的早期并没有显著的WBC升高或中性粒细胞的比例的增加,当检测发现血象明显升高时,可能已经错过了临床用药的最佳时期[3]。有研究表明[4],当人体被细菌等感染时,CRP的浓度会在6至8小时内明显的上升,并于24至48小时达到高峰。另外,当炎症感染被控制时,其浓度则会迅速下降,为临床抗生素的使用时间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指标,以防长时间使用抗生素引发的抗药性。

本研究对137例炎症感染患者进行了分组分析,发现即使在患者的WBC或者中性粒细胞处于正常或正常临界时,Hs-CRP已见到明显的上升。而且这种上升的趋势与感染的程度密切相关,当WBC、中性粒细胞升高越明显时,其浓度更呈现迅速增高(P<0.05)。所以,Hs-CRP与传统的WBC计数有明显的正相关性,但Hs-CRP的灵敏度较高、反应迅速,而且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较小,结果也更能为准确。因此,Hs-CRP可作为一项检验炎症感染的指标在临床推广,与血常规相互配合,提高检测的准确率。

参考文献

[1] 王辉,李勤,龚志伟,等.超敏C反应蛋白与白细胞计数在炎症感染中的意义[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9,13(9):1277-1278.

[2] 张晓慧,李光韬,张卓莉,等.C反应蛋白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J].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2011,05(1):74-79.

c反应蛋白范文2

一、 C---反应蛋白,是一种能与肺炎球菌C多糖体反应形成复合物的色性相反应蛋白。

CRP在临床应用领域大大增加,其在医学上的价值正得到广泛验证和承认,现将其临床意义综述如下:

1. 反应蛋白,最早采用半定量的沉淀试验,现在制备优质的抗血清,可以建立高灵敏度,高特意性、重复性好的定量测定方法。

二、 CRP是第一个被认为是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的,在急性创伤和感染时其血浓度急剧升高,CRP由肝细胞所合成。

2. CRP含5个多肽亚单位,非共价地结合为盘形多聚体,分子量为11.5-14万,电脉分布在慢 区带,有时可以延伸到B区带,其电脉迁移率易受一些因素影响,如钙离子及缓冲液的成合。

三、 CRP不仅结合多种细胞,真菌及原虫等体内的多粉物质,在钙离子存在下,还可以结合卵磷脂和核酸,结合后的复合体具有对补体系统的激活作用,作用于C19。CPR可以引发对侵入细胞的免疫调理作用和吞噬作用而表现身体反应。

四、 CRP作为急性时相蛋白在各种炎症,组织损伤,心肌梗塞、手术创伤、放射性损伤等疾病发作和数小时迅速升高,并有成倍增长之势,病变好转时,又迅速降至正常,其升高幅度与感染的程度呈相关。

五、 CRP与其它炎症因子的相关性,CRP与其它炎症因子如白细胞总数,红细胞沉降率和多形核白细胞等具有密切相关性。

CRP与WBC存在正相关,在炎症反应中起着积极作用,使人体具有非常特异性抵抗力在患者疾病发作时,CRP可早于WBC而上升。回复正常也很快,故具有极高的敏感性。

六、 CRP可用于细菌和病毒感染的鉴别诊断,一旦发生炎症,CRP水平即升高,而病毒感染CRP大都正常,脓毒血症CRP迅速升高,而依赖血培养至少需要48小时,且其阳性率不高。又如CRP能快速有效地检测细菌性脑膜炎,其阳性率达99%。

c反应蛋白范文3

1 C反应蛋白的生物学特性

CRP是一种主要由肝脏合成的蛋白质,正常人血清中含量极微(平均值约为3.5 mg/L),当有急性炎症、创伤和冠心病时CRP会升高 [4] 。CRP含5个多肽链亚单位,非共价结合为盘形多聚体。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IL-1)对CRP的生成有调节作用。CRP的生物特性主要表现为能结合细菌、真菌等体内的多糖物质,在钙离子存在下,形成的复合物,激活补体系统,释放炎症介质,促进细胞间粘附和吞噬细胞反应,溶解靶细胞。在血管粥样硬化损害的早期还发现CRP与细胞膜形成的复合体附着在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由于各种原因的组织损伤血清中CRP浓度的升高,同时还会出现一系列的全身反应,包括发热、免疫反应增强等急性时相反应,CRP的水平与炎症的出现及其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5]。

2 超敏C反应蛋白与颅脑损伤

张吉平等[6]对129例颅脑损伤患者不同时期超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的研究显示,颅脑损伤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且伤情越重,升高越明显。这说明超敏C反应蛋白不仅是一种疾病标记物,同时也参与创伤性疾病的致病过程,且创伤越严重,肝细胞在IL-6等细胞因子诱导下合成超敏C反应蛋白的速度越快,并释放入血液中。伤情越重,超敏C反应蛋白的下降速度越慢。这是因为决定循环中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的唯一因素是合成速率。当可刺激超敏C反应蛋白增加的因素没有得到完全控制,循环中超敏C反应蛋白也不会很快消失,会随伤情的好转而逐渐下降。可见,颅脑损伤后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幅度和持续时间是反映颅脑损伤严重程度和观察疗效的理想指标,对判断伤情轻重、预测预后有重要意义。

3 超敏C反应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

近年来研究表明,超敏C反应蛋白位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具有调节单核细胞聚集作用,超敏C反应蛋白是补体激活剂,与膜攻击复合物共同存在于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内,可刺激组织因子生成,并且聚集的超敏C反应蛋白可激活补体。组织因子主要启动血凝过程。由于慢性微量炎性因子激活补体而引发脂质沉积于血管壁,通过浸润、聚集,造成血管损伤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7]。

研究发现,超敏C反应蛋白可在血管硬化损伤处趋化单核细胞,诱导单核细胞产生组织因子,激活补体,诱导内皮细胞产生黏附因子,使内皮功能受损,加速动脉硬化进展。超敏C反应蛋白也能与脂蛋白结合,由经典途径激活补体系统,继而产生大量终末复合物,造成血管内皮损伤 [8]。

4 超敏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

美国内科健康研究(PHS)显示:超敏C反应蛋白在最高组别的患者将来疾病发作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的2倍,将来发生心肌梗死(MI)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的3倍,将来发生外周动脉疾病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的4倍。欧洲MONICA 的Augsburg研究显示:最高组别的人群高的超敏C反应蛋白人群将来发生冠状动脉疾病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的2.6倍[9]。

奚耀等[10]对163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研究显示:冠心病患者的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有着密切的联系,反映了心肌受损的程度。因此,这项指标有助于对冠心病发生、发展和预后做出准确的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对冠心病患者的研究结果显示,冠心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且随着病情加重,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呈上升趋势。因此,可以认为检测冠心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对冠心病的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均有重要临床价值。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积分无直接相关性。冠心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动脉粥样斑块的稳定性有关,而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无关,这一结果证实,超敏C反应蛋白虽然参与了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但尚不能作为判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指标[11]。

5 超敏C反应蛋白与脑血管病

炎症反应促使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是反映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临床病情的一个敏感指标。其作为反映血管炎症状况的非特异性指标在评估脑血管疾病患者危险性及预后方面有一定价值[12]。

周伟君等[13]的研究显示:急性脑卒中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升高,脑梗死组与脑出血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超敏C反应蛋白值与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年龄、体重指数、腹围、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呈显著相关; 超敏C反应蛋白值与收缩压、空腹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呈显著正相关。超敏C反应蛋白与急性脑卒中患病显著相关;血压、空腹血糖与血脂是影响超敏C反应蛋白的主要独立因素。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研究显示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14]。对40例脑梗死患者的研究结果表明,急性脑梗死组在治疗前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经治疗一周后则与正常人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可以认为,CRP通过多种途径参与了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和发展的病理生理过程,早期CRP的显著增高是提示预后不良的敏感指标[15]。还有研究结果表明,脑梗死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的高低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呈正相关,提示超敏C反应蛋白可以作为判定患者病情轻重的指标之一[16]。另外,研究显示超敏C反应蛋白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明显相关,早期监测超敏C反应蛋白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缺血性脑卒中有警示意义[17]。

综上所述,超敏C反应蛋白作为一个灵敏指标,它的应用已从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拓展到心脑血管疾病的预报和监测等多方面,随着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技术的发展,其临床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同时,超敏C反应蛋白这个指标应当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以发挥其在更广泛的医学领域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Tillet WS, Trancis T. Serological reactions in pneumonia with a non-protein somatic fraction of the Pneumococcus. J Exp Med, 1930, 52(5):561-564.

[2] 许绍强. 超敏C反应蛋白在颅脑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现代医学,2007,7(11):20-22.

[3] Gomes M C. C-reactive protein: a new golden marker of cardiovascular risk . Rev Port Cardiol, 2002, 21: 1329-1346.

[4] 邱清芳,丁兆明,王波涛.冠心病患者C反应蛋白检测的意义.河北医药, 2003,25:193.

[5] 张琳.超敏C反应蛋白临床应用进展.河北医药,2006,28(6):519-521.

[6] 张吉平,王长平,刘颉,等.超敏C反应蛋白与颅脑损伤的相关性研究.中国医学检验杂志,2007,8(5):329-330.

[7] 刘刚.冠状动脉硬化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及胆红素检测的临床意义.蚌埠医学院学报,2007,32(5):614-615.

[8] 万惠,姚伟峰.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与超敏C反应蛋白及脂联素相关性研究.右江医学杂志,2006,10,34(5):13-15.

[9]

Pearson TA,Mensah GA.Alexander RW,et al.Makers of information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Application to clinical and publie health praetice:a statement for healtheare pnfessionals from the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and the Ameriean Hecrt Association.Cinculation,2003,107(3):499-511.

[10] 奚耀,钱义明,顾晓刚,等.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和血浆脑钠肽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相关性的研究.中国急救医学,2007,27(6):524-526.

[11] 李波,王学敏,李献良.超敏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相关性研究. 山东医药,2007,47(19):102-103.

[12] 贾扬地,张其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心脑血管疾病关系探讨.蚌埠医学院学报,2003,28(5):453-455.

[13] 周伟君,童建菁,叶静,等. 超敏C反应蛋白与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7,19(6):325-328.

[14] 王天成,汪整辉,李国权,等.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总胆红素的变化及相关分析.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13):1573-1574.

[15] 臧志忠,潘生英,徐树平,等.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cy和hs-CRP检测的临床意义. 放射免疫学杂志, 2007,20(5):458-460.

c反应蛋白范文4

1诊断与鉴别诊断细菌与病毒感染

细菌感染时CRP升高明显,一般认为,CRP为10~15mg/l,表示轻度炎症;CRP>40mg/l 基本确定有细菌感染存在;CRP>100mg/l表示严重的疾病过程并常表示细菌感染存在;CRP>148mg/l,常说明有脓毒症;严重细菌感染时,CRP可达150~350mg/l。在多数病毒感染时CRP2~4mg/l或基本保持正常[4]。这是由于大多数病毒感染是在机体细胞内进行的增值,而完整的机体细胞膜缺乏暴露的磷脂蛋白质,故不能触发CRP的产生和结合。极少数病毒如腺病毒、疱疹病毒感染时,由于严重侵袭导致组织损伤,可致CRP明显增高。手足口病时,CRP正常或略高,神经源性肺水肿阶段,CRP亦无明显升高[5],这表示机体的应急炎症反应过程并不剧烈。

2 CRP在常见感染性疾病中变化

2.1在脑膜炎时CRP变化 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治疗前CRP含量明显升高,CRP>100mg/l时,具有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细菌性、结核性脑膜炎经积极治疗后,CRP在几天内迅速下降;脑脊液蛋白质、糖的变化滞后于CRP。病毒性脑(膜)炎时,CRP含量相对处于正常范围。

2.2肺炎时CRP变化 细菌性肺炎,CRP大幅度增加,可>200mg/l,CRP升高,有发热及呼吸道症状,应立即给予抗生素治疗。连续监测CRP水平,逐渐下降是治疗有效,药物敏感的指标。病毒性肺炎时,CRP基本正常,但腺病毒肺炎时CRP可以增高,抗生素治疗后,CRP降低不明显。支原体肺炎时,CRP可以增高,多在CRP 20~40mg/l这是由于支原体直接损伤细胞膜,随之暴露出胆碱磷酸分子和CRP的附着点,通过白细胞介素-6等传递给肝脏,产生大量CRP。因而CRP也是支原体可致组织损伤的敏感指标[6]。当CRP>30mg/l,伴有肺部大片状阴影时,可辅以糖皮质激素治疗。

2.3胃肠道感染时CRP变化 在伴有急性腹泻的胃肠道感染时,若CRP升高,则是做大便培养的指征,并且使用抗生素,连续监测可判断抗生素疗效。CRP无明显升高患儿,则使用液体疗法,选用微生态制剂和肠道粘膜保护剂。

2.4菌血症时CRP变化 3~4%的发热患儿可发生菌血症,但找不到明确的感染灶,有学者认为发热、没有感染征象而伴CRP升高的儿童有必要考虑深部感染的可能,应进一步做血培养监测[7]。

3指导抗生素应用及疗效观察

CRP在炎症反应及组织损伤应答中迅速产生,最早在刺激发生6~8h左右出现在血循环中,后迅速上升,24~48h达峰值,随刺激消失,浓度又下降,CRP浓度成为提示性炎症反应的可靠生物标记物之一,在对感染性疾病诊疗时,可根据CRP升高的含量,作为抗生素治疗的指征,连续监测CRP水平逐渐下降是治疗满意,药物敏感的指标。在病毒性感染时,若CRP逐渐升高,提示合并细菌感染。

4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改变

在自身免疫性疾病,这种非感染性炎症过程中,CRP常异常增高,如:川崎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CRP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很好的相关性,是观察某些炎症反应活动、抗炎治疗的理想指标。如对怀疑川崎病的患儿,若CRP正常则不支持诊断;经免疫球蛋白治疗后,CRP可迅速下降,CRP降至8mg/L以下,是阿司匹林减量的指标[8]。类风湿性关节炎时,CRP可达200mg/L,CRP水平与临床症状、活动性、严重程度及治疗效果密切相关,监测CRP变化有助于判断药物疗效,但CRP变化不像细菌感染那样迅速,要数周时间才会改变,CRP持续显著升高与关节进行性破坏相关。

5 CRP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的联系与区别

CRP与白细胞有很高的相关性,两者联合检测可提高细菌感染的确认率。白细胞变化受各种因素影响,如:温度、情绪波动、机体免疫力、糖皮质激素等;CRP是急性时相蛋白、急性感染和组织损伤使其急剧升高,即使反应低下、白细胞检查正常的患儿,CRP亦随感染加重而升高,感染控制后下降,不受其它影响[9]。如细菌感染的特点是体温升高,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比率升高,可大于75%,CRP升高;但小儿由于机体免疫力低下,机体的应答机制不够完善,对感染的反应力差,再加之小儿白细胞的正常范围较宽,一些白细胞基数较低的患儿,轻度升高,不会超过正常范围上界;另有部分细菌感染时,患儿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率变化不明显;而当非细菌性感染时,高热也可致白细胞计数量升高。一般情况下,CRP6~12h,则可基本排除细菌性感染(新生儿除外),如当CRP在10~99mg/L,则提示局灶性细菌感染或菌血症,如CRP>100mg/L,则提示全身性感染,另外,细菌性感染时,CRP升高要早于血白细胞,CRP检测可以弥补白细胞计数的不足[10]。

6 CRP与降钙素原的联系与区别

降钙素原(PCT)是无激素活性的前肽物质。PCT的产生受11号染色体上降钙素I基因(CALC)表达调控。正常生理状态下,甲状腺外CALC-I表达被抑制,主要局限于甲状腺C分泌极少量PCT,并在体内降解,很少释放入血[11]。因此,正常人血清中PCT含量极少

参考文献:

[1]魏书珍.儿科疾病的临床检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679-681.

[2]任晓旭.儿科急性细菌感染治疗思路与注意要点[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2,19(6):652-653.

[3]刘艳,宋振早,郭涛,等.C-反应蛋白对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6(3):175.

[4]刘光慧,龚俊飞,刘晖明.血清C反应蛋白与白细胞计数在小儿肺炎中的变化及诊断价值[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21(9):115-116.

[5]陈晓晴,葛海峰,谢奇朋.手足口病患儿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介素-6及白介素-10检测的意义[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3,25(1):54-57.

[6]沈向梅.儿童大叶性肺炎中C反应蛋白变化与临床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1,16(8):1261.

[7]Jaye DL,Waites KB. 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C-reactive protein inpediatrics[J].Pediatr Infect Dis,1997,16(8):735-747.

[8]程显芬,郝轶梅,王,等.高敏C反应蛋白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J].北京医学,2005,27(12):736-737.

[9]李瑶,刘洁,罗春燕.C-反应蛋白在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J].云南医学,2009,30(1):28.

[10]吴善姬,于彩春,孙玉文.CRP与血常规联合检测在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6):962-963.

[11]Giunti M,Peli A,Battilani M.Evaluation of CALC-I gene(CALCA)expression in tissues of dogs with sings of the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J].J Vet Emerg Crit Care,2010,20(5):523-527.

[12]Mussap M,Degrandi R,Cataldi L,et al,Biochemical markers for the early assessment of neonatal sepsis:the role of procalcitonin [J].J Chemother,2007,19,(Suppl2):35-38.

[13]张巍,陈春光.血清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在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88-89.

[14]周永贤,黄瑞玉,周才,等.降钙素原在新生儿败血症诊断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2011,32(5):629-630.

c反应蛋白范文5

【关键词】:C反应蛋白;病毒性疾病;细菌性疾病;分析

【中图分类号】R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 (2010) 02-088-2

目前,对于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的研究是一个热点,许多报道认为CRP 在感染性疾病中可作为早期诊断的可靠指标,也有研究表明CRP可以作为一些疾病预后的预测因子。本文从临床观察角度出发,试图分析CRP的更多一些临床意义。

1材料和方法

1.1对象

临床资料:收集我附院消化内科、呼吸内科、普外科住院患者120例。由临床医生根据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查,诊断病毒性乙型肝炎组40例,细菌性肺炎组52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败血症组28例。病毒性乙型肝炎组40例住院病例,男27例,女13例;年龄32~62岁,平均47岁;细菌性肺炎组52例住院病例,男25例,女27例,年龄35~61岁,平均年龄48岁;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败血症组28例住院病例,男17例,女11例,年龄34~62岁,平均年龄48.2岁,各组病程1个月~23年,另外征集健康人群作为正常对照组38例,男21例,女17例,年龄35~60岁,平均47.5岁。各组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抽取静脉血3ml于试管中,分离血清,运用日立70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以乳胶增强免疫投射比浊法检测血清 CRP 含量。CRP>10mg/L 为异常(正常值 0~8.8mg/L,但目前有争议,认为小于10mg/L也属于正常范围内,故本文认为以大于10mg/L为异常),2小时内测定完毕。

1.3试剂

质控品由蓝岛公司提供。试剂批号为 CP79501,线性范围(0.1~100)mg/L,质控物批号为PS1657,批内差异CV5%,批间差异CV8%,线性范围为5~160mg/L。

1.4统计学处理

检测数据以()表示,组间采用t检验。

2结果

正常组与三组感染组CRP数值比较(见下表),具有统计学意义(P

正常对照组与三组感染组CRP 值比较()

组别 n CRP(mg/L)

正常对照组 38 0.51±0.24

病毒性乙型肝炎组 40 9.15±1.89*

细菌性肺炎组 52 37.09±6.48**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败血症组 28 79.40±6.28***

注: *、**、*** 与正常组比较(P

(下转第102页)

(上接第88页)

3讨论

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1930年发现能与肺炎球菌C多糖起沉淀反应而得名,是人类最重要的急性期反应蛋白,CRP是一种急性相蛋白,是经白细胞介素-6介导,由肝细胞生成的蛋白质。正常人体中CRP的含量极微(约1mg/L),但在感染、物理损伤、缺血、坏死及肿瘤形成等情况下,其水平可升至正常值的100倍甚至更高,故通常将其作为独特的炎性标记物来检测。炎症标志物受到了人们的重视[1]。

本实验结果显示,三组病理组与正常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

参考文献

[1] 王磊,李南方.C反应蛋白对冠心病事件及其风险预测价值的研究现状[J].心脏杂志,2008,20(2):226-228.

[2] Betriu A,Heras M,Coherum,et al.protocols:Out-come according to clinical presentation Am Coll Cardiol,1992,19:1659-1663.

[3] 姚光.新生儿感染中C-反应蛋白的检测价值[J].现代医药卫生,2005,3

(21):280-281.

c反应蛋白范文6

首先,体组织在受到损伤、炎症感染时,体内一些血浆成分的浓度在短时间内可出现显著的变化,这种现象被称为急性时相反应。而血浆成分中出现最明显变化的是一些蛋白质,如C反应蛋白、血浆铜蓝蛋白等。这些蛋白质就被称为急性时相蛋白。

其次,C反应蛋白(CRP)就是这些急性时相蛋白的一种。它在组织受到损伤、炎症、感染或肿瘤破坏时,可以在数小时内血浆中的浓度急剧上升,可增高数倍或数百倍。

最后,一般在2,3天之后,病情会有所控制,慢慢的会稳定下来,可以通过测量超敏c反应蛋白,可以判断出自己是不是受到了感染。

(来源:文章屋网 )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