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紧缩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货币紧缩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货币紧缩范文1

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意欲何为

按照2007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两防”(防过热、防通胀)作为2008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中国货币政策在2008年由稳健转向从紧,并且今年已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五次,这些都在人们的意料之中。然而此次上调与前几次上调又有两点不同:一、前几次都是在国家统计局公布CPI指数后央行才上调了存款准备金率,而这次上调是在国家统计局公布CPI指数之前。这充分体现了货币政策操作的前瞻性特点,同时也表明央行对于物价形势的判断并不乐观。二、本次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分2次缴存,即金融机构在6月15日和25日分别按0.5个百分点缴款。对此,交通银行发展规划部研究员鄂永健认为,央行的这一举措,是为了给银行缓冲时间,毕竟有的小银行已经感到了资金紧张。这说明央行一直在尽力控制政策调整的节奏,推动物价稳步回落。

关于央行此次大幅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原因,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观点:抑制通胀论和防范热钱论。

有些专家认为,货币政策仍将以遏制通胀和流动性过剩为主。日前,央行金融研究所宏观经济分析小组研究报告称,目前宏观经济运行的最大风险,仍然是物价全面上涨的压力。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意在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

交通银行发展规划部研究员鄂永健称,从近期的情况来看,造成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的最主要原因仍是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中国光大银行资金部投资交易处处长薛宏立对《小康・财智》记者说:“存款准备金率上调一个百分点,说明了央行对抗通货膨胀的决心更大了。”最近几个月,外汇储备增长很快,通过外汇储备释放出来的基础货币很多,必然加大通货膨胀压力,政府货币政策首先要对冲流动性。

公开市场到期释放的流动性较大,也是造成近期流动性充裕局面的原因。数据显示,6月份,公开市场到期释放的资金为4870亿元,仅低于2月份到期资金总量,其中到期票据约占七成,为3560亿元,而到期正回购为1310亿元。

另外有不少专家认为,受越南金融动荡的影响,央行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主要是防范热钱在中国市场兴风作浪。日前,中国社科院研究报告显示:流入中国的热钱已经达到1.75万亿美元,几乎与中国外汇储备总额相当。热钱的涌入加大了资产价格攀升的风险,一旦逆向外流,将对中国金融体系造成极大的破坏。央行在其网站上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公告中省略此前这类政策调整时提到的引导信贷增长,强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旨在加强银行系统流动性管理的举动,表明了央行对热钱大规模流入的担忧。

从紧政策导致企业流动资金紧张

按照央行公布的4月份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42.22万亿元来计算,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1%,可望回收金融机构4200亿元以上的资金。金融机构缴存的存款准备金将增至7.7万亿元。但是现在部分学者对央行货币紧缩政策抑制物价上涨的效果依然持怀疑态度。

“这是照搬经典教科书中‘货币供应量大就会推动通货膨胀,因而要防止通胀就要紧缩货币’这一简单经济理论的结果。”多位从事经济研究的专业人士表示了此类意见,他们认为中国的通货膨胀主要源于需求拉动型和成本推动型,仅靠紧缩货币政策,减少货币流动性来抑制物价上涨,成效不会很大。

一位资深的证券分析师告诉记者,中国的通货膨胀有两个因素:一、货币因素。中国今年上半年外汇储备增长很快,从而释放了大量基础货币,推动物价上涨;二、成本推动型。世界范围内能源、粮食价格上涨,增加了中国中上游企业的成本,但是由于中国政策的特殊性,政府进行了一些补贴,所以CPI不像越南那么高,但是PPI很高,并且没有下降趋势,这就推动了通胀,仅仅减少流动性过剩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此外,对于中国现行的货币紧缩政策,人们还存在另一种担心:货币政策是否过紧?会不会引起流动性逆转,引起经济增长减缓?中国光大银行资金部投资交易处处长薛宏立在接受《小康・财智》记者采访时说:“对于商业银行自有资金来讲,17.5%的存款准备金率确实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点位,再继续上调0.5个点或1个点,会不会发生流动性逆转,这谁也不好说,但是至少这1个点对各个银行敲响了警钟,银行的流动性或预防措施都要跟得上。举例来说,按18%的存款准备金率来算,假设银行的存贷比是70%,加上这个存款准备金就是88%,12%用于投资债券。事实上银行投资债券的比例在15%左右,那么这3%就来自同业资金,但它期限比较短,一旦出现流动性逆转,同业资金抽走得很快。正因如此,现在各大银行出现了一些流动性趋紧的迹象。”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主任殷剑锋博士说,随着政策的连续出台,从去年起,中国一些中小金融机构已感受到流动性紧缩的压力,存款准备金率上调的累积效应正逐步显现。他认为,一方面,宏观政策当局要防止货币信贷的过快增长,另一方面还要防止经济掉头。

从产业结构看,货币紧缩政策对房地产、制造业等行业产生了一些冲击,尤其是对流动资金吃紧的中小企业的影响更为明显。广发证券分析师认为,长期累计的宏观调控已经严重制约今年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目前因调控而面临生存危机的企业已越来越多。此次大幅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可能会导致已经十分吃紧的企业流动资金更加捉襟见肘。

未来政策走势

关于中国货币政策未来是否继续坚持紧缩的走向,国内尚未形成共识,但是在具体政策工具的选择上,已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声音:加息或者继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货币紧缩范文2

当中国宏观经济整体走势距离“过热警戒线”近在咫尺,9.7%的同内市场总值增长率以及43%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无疑大大动摇了央行维持现有货币政策调控力度不变以应对通胀的信心。由此看来,4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提高基准法定准备金率至7.5%(不含农信社和城信社)的货币政策调整事出有因。

我们认为,本次货币政策调整力度仍属于温和性质。基准法定准备金率提高0.5个百分点,达到7.5%,大致冻结金融机构1100亿元超额准备金,按照目前货币乘数估计,紧缩的货币供应量大概在4800亿元左右,相当干2月份新增广义货币M2的约2.5倍。因此,0.5个百分点的提高幅度不仅反映出央行对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和再贴现加点浮息、窗口指导的政策效果将持观察态度,同时寄予一定政策期望,而且预示着央行将继续贯彻微调和预调的货币政策调控思路。由此可以颅期,只要通胀压力没有出现暴增,则今后的货币政策调整频率可能加快,而力度不会脱离温和的轨道。

尽管提高准备金率被队为是货币紧缩的一剂“猛药”,而且此次提高0.5个百分点的温和紧缩力度客观上也为以后再次启用该政策工具留下了余地,但我们认为,其政策效果尤其是政策效应的持续性似乎并不能高估――去年9月21日起上调1个百分点准备金率之后不到半年时间,货币信贷扩张即重拾升势即是明证。

因此,一旦今年7、8月份宏观经济与金融运行数据再次偏离央行调控目标,则央行继续加大紧缩政策力度可能性很大,而且很可能改变原来调控政策路径,转为运用利率政策工具实现其紧缩政策曰标。原因在于,一方面目前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较高,本身就会使提高准备金率的政策效果打折扣;而更重要的一点是,央行的准备金率政策工具对地方政府投资项日以及受地方政府影响极深的城市商业银行、信用祉等中小金融机构的调控作用实有“力不从心”之虞。而恰恰是这两个因素,对前一阶段投资以及货币信贷扩张失控负有主要责任。因此,我们认为,一旦央行基于宏观经济形势判断认为有必要再次加大紧缩力度,那么,央行舍弃准备金率政策工具,采用加息的力、法可能性很大。

如果央行决定加息,我们更倾向于央行会采取存款利率不动的前提下,单向提高银行基准贷款利率水平。因为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仍广泛存在的情况下,存款利率足否变动不仅取决于国内经济,还与外部经济尤其是美联储是否加息密切相关。

货币紧缩范文3

【关键词】票据市场 温州 承兑汇票贴现 套利空间

一、绪论

票据在中国有着十分久远的历史,但是真正发展起来,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虽然票据在我国的发展时间不长,但是发展的速度与规模却相当惊人。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票据市场对中国金融市场的推动作用被充分发挥出来。票据市场对于银行风险的防范,对于企业融资渠道的扩充,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八十年代以来,温州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走在市场化改革的前列,摸索出一条富有中国特色、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路,被称为“温州模式”。温州是全国民营经济的发源地,在近期出台的金融政策中,有很多政策都直接面向温州。自2010年以来,国家货币政策持续收紧,本来可以向银行借贷资金的温州地区的中小企业借贷无门,只好求助于民间资本。但是,笔者通过查阅资料,发现民间资本当中竟然有很大一部分都是以银行承兑汇票的形式存在的,这些承兑汇票成为此次民间借贷危局背后的一个重要推手。在当前这个货币紧缩周期中,国家采取的政策是大力压缩银行票据贴现规模,导致很多企业虽手握大量承兑汇票,却无法及时贴现,只能通过地下票据市场进行转手和贴现。这样一来,大量的金融资金在金融机构“体外”循环,严重影响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揭开这个承兑汇票迷局的“神秘面纱”,提供一些政策建议。

二、我国票据市场现状分析

我国的商业票据市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起步,并逐渐形成一定规模。1988年至1997年十年间,我国商业票据市场一共发行了1125亿元,从90年代中期后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而且二级市场也只是雏形初现。直到2005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了《短期融资券的管理办法》和配套的相关文件。自此,我国短期融资券市场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08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又了《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管理办法》,我国商业票据市场法律法规得到完善,发行量大幅上升。具体来说,目前我国票据市场的现状如下:

(一)区域性票据市场逐渐形成

在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深化的大背景下,票据市场发展逐步呈现出区域性特征。许多如上海、南京、重庆、天津、沈阳等金融机构大量集中、市场化程度高的中心城市,已经形成了具有规模的区域性票据市场,为企业和银行带来了活力。

(二)票据贴现利率的市场化滋生了票据贴现收益率与贷款利率之间的套利机会

2008年至2010年三年内,受金融危机影响,中国人民银行先实行适当宽松的货币政策,后根据经济走向转而实行稳健偏紧的货币政策。这两次大的政策调整,给中国票据市场带来了巨大影响,票据的贴现利率呈现震荡趋势。从2010年开始,金融机构转贴现买入报价一直处于攀升状态,如图1所示。“中国票据网”报价信息显示,2011年9月份部分金融机构转贴现买入报价一度超过13%。一方面,在票据贴现利率大幅低于贷款利率的情况下,企业选择签发票据致使银行承兑汇票数额大量增长,这会导致融资性票据的产生;另一方面,在贴现利率大幅高于贷款利率情况下,大量中小型企业借贷无门,只能求助于承兑汇票市场,而过高的贴现利率会使票据市场滋生投机机会,产生套利可能性。综上两种方式都将为影子银行提供套利机会。

(三)商业承兑汇票市场信用、融资功能存在缺陷

由下表可以看出,我国商业银行汇票承兑业务不良率虽然有所下降,但是仍然维持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

三、温州地下票据市场分析

温州是中国民营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也是中国最为具有代表性的实业性城市。根据最新调查显示,温州民间借贷市场规模超过400亿,其中地下票据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承兑汇票融资余额更是快速上升。据央行统计数据显示,2013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为7.76万亿元,其中,银行承兑汇票增加1.33万亿元,达到历史峰值。温州当地的银行承兑汇票的传统结算支付功能已经被大幅弱化,成为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

(一)承兑汇票地下贴现市场异常活跃

一般而言,企业取得承兑汇票,持有到期后可以到当地银行以一定的贴现率兑换成现金,然后就可以投入到日常生产经营中去。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截止到2011年11月,温州地区银行的票据贴现余额仅占票据余额的20%左右,庞大的地下贴现市场占据了大部分的商业银行承兑汇票,大大降低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由上图我们可以看出,票据总余额与贴现余额基本呈同步变动关系,但是贴现余额仅占票据总余额的一小部分,而其余的大半部分要么是未到期,要么就都被地下贴现市场收入囊中。如果分析一下正规银行等金融机构承兑汇票贴现的特点,我们就不难发现其中的原因。

正规银行等金融机构承兑汇票时,通常有一下三个显著的特点:首先是贴现对象少;其次是审批严格,手续繁琐;最后是贴现率高,这使得企业不得不损失一部分利益。而温州地下汇票贴现市场的贴现,相比而言就显得极具吸引力。首先,这种贴现形式主义面对的客户就是中小企业,这无疑是给中小企业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其次贴现的手续简单,甚至不需要背书。最后,地下承兑汇票市场的贴现率较低,与正规渠道的贴现率存在较大价差,让持有者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因此,地下贴现市场方便快捷高效的特点吸引了一大批中小企业汇票持有者,迅速成为温州金融市场的一道暗流。

这种特殊的市场变异产生了一批专门从事民间票据交易的人,他们低价获取票据之后,一般会持有到期后去银行兑付,从中赚取差价。在2011年9月份,票据贴现利率一度达到13%。

(二)票据贴现市场中套利机会的出现与利用

银行承兑汇票到期才能变现,持票人急着用钱只能贴现或以低于票面金额的资金卖出票据,这其中就存在着一定的利差,部分别有用心的企业主用低于票面金额的资金买进银行承兑汇票,然后用买进的银行承兑汇票的票面金额支付其债务,不需生产经营即可获利,且获利较大,银行承兑汇票成了其以钱生钱的“机器”。

市场中还存在着一种专门收取承兑汇票的收票人,他们的贴现利率低于银行直接贴现利率,但是高于转贴现利率,这样一方面收票人可以吸引更多的持票人通过此渠道贴现,另一方面这些专门的机构可以迅速出手,时间短、频率高、收益大。

实际上,温州民间票据市场仅仅是民间票据市场的一隅。其背后隐藏着由票商、中间人、中介公司、银行类金融机构串联起来的一个庞杂的跨地域地下票据市场。基本的操作手法是:收票人向潜在的具有贴现需求的持票人报价,双方经过初步协商,由收票人将价格报给贴现机构,如果贴现机构发现贴现后进行转贴现能够获利,那么就立刻完成交易。

(三)温州地下票据市场对正规金融的挤压效应

温州90%以上的票据带有很强的融资目的,大部分票据并没有真实的贸易背景,在银行没有办法满足其贴现需求时,便只能转入地下票据贴现市场。而地下票据市场看似高效快捷的利益获得方式,使得大量民间资本被吸引进来。这样一来,正规金融机构能够获得的资金就变少了。

另外,地下票据市场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压低了银行直接贴现利率,加之部分国有大银行在贴现时对持票人的材料要求比较严格,使得持票人更加青睐地下票据市场。

四、总结及建议

通过上文对温州地区票据市场的简要分析,不难发现,持续紧缩的货币政策下,中小企业正面临着极为艰难的资金困境。而这种困境也滋生出了承兑汇票市场的急剧膨胀和变异,这种连环锁式的资金运作手段,本身就存在很大的系统风险。一旦这种不以真实贸易背景作基础的汇票泡沫破裂,将无疑给温州乃至整个中国的金融市场带来巨大的危害。这种情况下,政府亟须完善监管机制,把影子银行纳入整体性监管框架,加强票据业务监管,严格要求金融机构合规开展票据业务,以制度创新促进票据业务有序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波斯坦.剑桥欧洲经济史.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2]巴蜀松.发展票据市场若干问题研究.财会月刊,2005,(05).

[3]巴蜀松.从金融结构角度看票据市场风险及其监管[J].中国审计,2004,(06).

[4]陈建宇.对我国票据制度的几点思考.浙江金融,2005,(10).

[5]陈丽英.对我国票据市场存在的成因分析.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5,(01).

货币紧缩范文4

以上可以看出,美联储加息不仅缓慢谨慎,而且每次加息之后都明确告诉市场“美联储保持货币宽松立场”,从而避免市场产生货币收紧的预期。

至于“缩表”,美联储内部依然分歧严重,但主要分歧点在时间上。7月5日,美联储6月份议息会议纪要显示,在“缩表”问题上,一些美联储官员倾向于在未来几个月开启缩表,理由是近几个月的沟通已让市场做好了准备,但仍有一些官员建议将缩表推迟到今年晚些时候,以换取更长的时间来衡量经济状况和通胀发展。

为什么要强调这些?因为一直以来,中国多数学者和官员对美联储货币政策存在不同程度的“错判”,他们把美国货币政策从“极度宽松”转向“正常宽松”的过程,简单地与“常规意义的紧缩货币”画上了等号,在“加息、缩表”的问题上只关注“方向变化”而忽视“程度拿捏”,并使得“加息、缩表”变成误导市场的工具。比如,我见过许多企业家或贸易商,他们对美联储“加息、缩表”导致美元贬值十分不解。我认为,他们错误地理解了美联储的真实政策意图,而这一错误与国内舆论误导密切相关。

许多年来,机械僵化、简单粗糙、只顾方向而不关注程度地理解政策,是中国金融市场的一大陋习。比如,今年3月26日,央行行长周小川说:货币政策在经过多年的量化宽松之后,目前全球已经到达了这次周期的尾部,这意味着货币政策将不再是宽松的政策。这番话立即引起市场各色解读,其中不乏大量过激言辞,但从来没有谁问过“这次周期的尾部”到底有多长?极度宽松、宽松、不宽松和紧缩之间有无程度的差异?

我们说,货币政策是一个非常讲究的“艺术过程”,核心和关键就在于“对程度的拿捏和表达”,这样,政策的实施才不至于引发市场的剧烈波动。但我们的政策执行实在过于“粗鲁”了,只管方向,不拿捏“度”,拒绝与市场进行“度”的沟通,而且更喜欢突如其来,这种做法导致市场剧烈波动的可能性O大。

货币紧缩范文5

然而,我们依然认为新出台的紧缩政策对于抑制信贷增长意义不大。在我们看来,此次存款准备金比率的调整幅度不足以限制银行的放贷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在去年9月份上调准备金比率后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超额准备率就恢复到了调整前的水平。

新出台的举措预计也不会有效抑制中国的固定资产投资。企业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很大一部分资金来自留存收益,而近来国内企业利润增长势头良好。有鉴于此,估计固定资产投资不会因为信贷的微幅收缩而受到影响。此外,外商直接投资额依然巨大,而且包括私募和在市场公开发行新股等方式在内的直接融资渠道依然畅通,继续为固定资产投资提供着原动力。

因此,我们认为本轮收缩政策不足以减轻不断增长的通货膨胀压力。目前的基本贷款利率和存款利率均保持不变,实际利率仍极低,处于负利率状况。而鉴于人民币仍然采取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只要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不加息,中国央行也不太可能率先行动。因此,我们仍然认为,在中国现有环境下,调整汇率机制对于有效紧缩银根以抵制通货膨胀更为关键。

货币紧缩范文6

关键词:高等教育;国际化课程;教学研究

一、引言

课程国际化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国际化课程建设,需要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促进和鼓励学生思考、表达为目标。推动课程的国际化建设,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促进学生专业理论的学习,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强化学生的思维训练。

二、“金融学”课程体系国际化的内涵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愈来愈需要具有国际化视野、熟悉国际化规则、掌握国际前沿知识的各类专业人才。课程是高等教育发展、教育国际化的基本载体。课程国际化是指课程建设在国际观念的指导下,把国际的、跨文化的知识和观念融合到课程中来,使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管理、教材建设、外语教学等形式,有利于培养具有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国际性人才的课程建设过程。[1]目前,我国高校金融学课程体系不断优化,可分为核心主干课程和各类选修课程两大类。核心主干课程包括货币金融学、国际金融学、商业银行管理学、证券投资学、公司金融等,基本涵盖了金融学的主要领域;各类选修课程是各高校依据培养目标和模式设置的,比如国际贸易、投资银行学、金融会计、国际投资等选修课程。在高等教育国际化浪潮下,培养基础扎实、适应性强的国际化金融人才,需要以国际化的金融学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为基础。金融学课程体系的国际化至少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2]第一,在现有的课程设计中增加国际课程,如世界经济、国际法律、全球意识、国际关系等课程。第二,将国际化内容融入课程,使课程内容具有国际导向,以此发展学生的国际意识,培养学生在国际化和多元化的社会工作环境下生存的能力。第三,课程实施的国际化,即教学方法与手段、学生、授课时间和地点等的国际化。

三、《货币金融学》国际化课程建设的实践

《货币金融学》是我校传统优势课程,早在1997就成为中国人民银行普通高校行(部)级重点课程,2002年被评定为湖北省省级优质课程,2005年为被评定为湖北省省级精品课程,2014年被评定为湖北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作为我校首批立项建设的国际化课程,《货币金融学》教学团队注重跟踪、借鉴国外先进的课程建设理念,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努力寻求课程内容、课程组织与实施的国际化,不断提高国际化课程的教学质量。

(一)教学目标

国际化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向学生传授国际化的教学内容,使其具有国际化视野,理解国际竞争规则,培养其未来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因此,学生素质与能力的国际化是国际化课程评价的核心指标。[3]在《货币金融学》国际化课程建设的初期,我们选择外语基础较好的“金融拔尖创新班”和“国际金融试验班”作为授课对象,不断摸索国际化课程建设的经验。这些特色班级的设立,致力于培养“国际化、综合化、工程化、个性化”的高水平创新型金融人才,是学校深入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货币金融学》国际化课程的教学目标与国际化高素质金融人才的培养目标是一致的:(1)培养学生专业英文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外文文献阅读水平;(2)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引导学生关注金融学科发展的动态,不断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3)帮助学生掌握“货币金融学”课程的主要框架和内容,熟悉相关术语的外文表达,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教学团队建设

高水平国际化课程的建设,需要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国际化教学能力的教师。从事国际化课程教学的教师,不仅要具备较高的英语水平,广博的经济学、金融学专业知识,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还要具备较高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艺术,能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技术和教学手段。我校《货币金融学》国际化课程授课团队共有8名教师,具有良好的的专业知识背景和较高的英语水平。团队成员长期从事《货币金融学》课程的教学,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水平较高,多次获得学校年度优秀教学奖。授课团队高度重视教学研究,共主持湖北省省级教学研究项目2项,湖北省教育规划课题3项。从团队成员的科研实践来看,共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2项,科研实力较强。团队成员中大多具有国外访问、学习经历,作为访问学者参与了《货币金融学》相关课程的教学实践,就这门课程的英文教学与国外同行进行过深入的交流,回国后与国外同行仍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有利于了解该课程在国外的最近发展和实践,学习国外同行的教学经验。

(三)教材的选用

目前国际化课程教学,主要是引进国外优秀原版教材。原版教材更新速度较快,学生可以接触到世界最前沿的理论,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符合与国际接轨的要求。作为最畅销的货币金融学教材,该书通过建立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用基本经济学理论帮助学生理解金融市场结构、外汇市场、金融机构管理以及货币政策在经济中的作用等问题。该书是《货币金融学》领域的一本经典著作,被国内外很多高校作为本科生高年级和研究生教材。

(四)教学内容的确定

《货币金融学》是金融专业学生接触到的第一门专业课,学生充满对专业课学习的期待。而使用外文原版教材,学生不仅面临一定的语言障碍,缺乏相应的专业基础,而且教材内容多、信息量大,使得学生难免有一定的畏难情绪。在有限的学时内,如何处理好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培养学生学习金融的兴趣和自学能力,是推进国际化课程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我们根据拟定的课程教学大纲,重点选取了利率、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中央银行、货币供求、货币政策等12章作为重点教学内容。通过这些章节的讲授,帮助学生适应国际化课程的教学,熟悉国际化课程的授课方式。这些授课内容,与传统的货币金融学授课框架基本一致,也有利于后续《货币金融学》国际化课程在其他班级的推广。同时,我们给学生提供原版教材所有章节的英文课件,对于受课时的限制未能讲授的部分,便于学生后续的自学。原版教材提供了教学的主要框架,但是国际化课程的教学内容不能仅局限于一本教材。在使用英文原版教材的基础上,为进一步丰富授课内容,更好地结合中国实际,我们在授课时也参考了国内“金融英语证书考试”的指定教材。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国际化课程并不等同于双语课程。国际化课程,固然离不开用外语讲授专业知识,但更强调国际化教学理念和方法在教学中的应用,以增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对整个专业知识构架的掌握为目的。鉴于《货币金融学》课程内容比较抽象,理论性较强,学生又缺乏感性的认识或直观的体验。在授课的过程中,一方面,采取浸入式教学模式,使用全英文课件,但在讲课的过程中,对一些关键性的概念用汉语做适当的解释。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英文表达机会,培养学生的英文思维,锻炼学生的英文表达能力;另一方面,我们强化启发式、案例式、研讨式等教学方法的使用,提高学生参与国际化课程建设的积极性,着力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六)考核方式

《货币金融学》国际化课程的考核,注重对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考核,相应提高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平时成绩的比例,降低期末考试成绩占总评成绩的比例,将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对学生专业能力和专业英语能力的评估。学生的平时成绩主要源于四个方面:作业练习、课堂提问、小组展示和课程论文。小组展示是将全班同学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结合授课内容,选择一些社会热点问题来进行分析和探讨,着眼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小组展示的过程中,要求同学们尽量用英语来阐述观点,不仅可以锻炼同学们的英语表达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课程论文则着眼强化学生的科研意识,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

四、推进《货币金融学》国际化课程建设的建议

开展国际化教学和创建国际化课程,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对于高校的国际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我校《货币金融学》国际化课程授课团队的教学实践,取得了一些可喜的进步,但也存在一些有待完善的方面。

(一)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国际化程度

教学能力的国际化程度是影响国际化课程建设质量的重要因素。后续的建设过程中,要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策略。一方面,为教师创造更多出国学习的机会,提供更多接触国际化教学的途径,不断拓展教师的国际化视野,提高教学团队的国际化授课能力;另一方面,聘请一些外籍教师参与授课,增加学生与国外教师交流的机会。

(二)创新国际化课程教学模式

国际化课程建设的过程是教学改革的过程。不仅要求教师了解、研究和借鉴国外的教学方法和方式,同时还要传承国内教学中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构筑适合中国情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模式和国际化课程建设模式。[4]翻转课堂是对传统讲授式教学的一种补充和发展,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改进学生思维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在后续的建设过程中,将进一步加强教学模式的创新,借鉴翻转课堂的某些做法,推动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

(三)注意不同课程之间的衔接和协调

国际化课程建设,需要处理好国际化课程与非国际化课程之间的关系。不仅要注意国际化课程与非国际化课程之间的衔接,也要注意不同国际化课程之间的协调。比如,“金融英语”和“货币金融学”课程之间的衔接。国际化课程的教学,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英语基础,掌握一些术语的英文表达,这是提高国际化课程授课效果的重要基础。因此,《金融英语》应该开设在《货币金融学》国际化课程之前。另外,还要注意不同国际化课程之间授课内容的协调。比如,我校的《货币金融学》、《国际金融》、《证券投资学》都是立项建设的国际化课程,这些课程之间难免存在在内容的交叉,要做好不同课程之间的衔接和协调。

(四)有效利用优质网络教学资源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学生通过网络可以获得国外高校的一些免费的优质教育资源。这些网络开放课程,使学生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国外课堂,也是国际化教学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货币金融学》国际化课程建设的过程中,要通过一定的方式进一步引导学生有效利用这些优质的教学资源,帮助和鼓励学生充分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如要求学生课下观看网络公开课,比如耶鲁大学的《金融理论》,耶鲁大学的《金融市场》等全英文金融影像资料,并组织小组讨论,多渠道地培养学生的专业英语能力,不断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

(五)加强国际化课程教学资源建设

国际化课程教学资源建设,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好原版教材提供的各类教学资源;另一方面,要结合我国的实际,补充完善课程教学大纲、课件、案例、授课视频等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在国际化课程开课之前,为学生提供详细完整的英文课程教学大纲。根据拟定的英文教学大纲,制作英文课件,为学生的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提供框架。外文教材中的案例皆选自国外,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补充我国经济金融领域的相关案例,这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的案例,容易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彭芸 单位:湖北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邱伟芬.财经类高校课程国际化策略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9,30(3):92-95.

[2]陈雪红,徐文彬,王斌.基于国际化战略的高校金融学课程体系建设[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3,(2):47-49.

[3]吴莉娜.耶鲁大学的国际化战略及其启示[J].高教探索,2011,(5):3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