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育教学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音乐教育教学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音乐教育教学论文

小学音乐教育教学论文范文1

音乐趣味教学我们所提倡的素质教育内容之一,是音乐基本教学知识与学生兴趣培养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我们小学音乐教学理念就是在哪里教,怎样教的问题,以独特的音乐趣味教学设计来解决这些问题,总的来说,我们开展的音乐趣味性教学,是我们在我们所讲授的音乐知识上进行的升华,主要是调动学生的参与的积极性,让小学生在积极快乐、心情愉悦的情况下去上好小学音乐课程。 小学音乐教师在通过课堂的合理设计来实现音乐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从小就培养一种良好的音乐爱好,让他们在音乐鉴赏的大环境中逐渐的长大。 提高他们的艺术的美、表现力、创造力,要在趣味性教学中不断地丰富小学生的情感。

2.让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教学中来

在我们实施的音乐趣味性教学过程中,主要是要教师主动地带领学生积极的去参与审美过程,主要是教师要注重教学方法的运用,主要是要针对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特点,主要采用直观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方法有利于小学生的理解。 教师也可以设计趣味性教学教案时候,在一些教案中融入写直观的审美元素。 小学音乐的教学趣味性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搭建起一个平台,与家长要及时沟通,了解学生的兴趣。

3.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的兴趣音乐课堂上的发音训练、节奏练习、乐理知识等,对小学生来说,都是枯燥无味、难以理解的。 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那么,就需要抓住小学生的心理发育特点,采用生动活泼、有趣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在教学活动中积极进行思考,充分发挥潜力,从而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 比如学习《小小粉刷匠》时,如在学习《小小粉刷匠》。 在这堂课前,教师可以事先在教室外墙壁上都贴上了白颜色的纸,还准备了许多小刷子和报纸。 在歌曲新授后,《粉刷匠》这首歌曲的背景音乐渐渐响起,教师带领同学们用报纸折成帽子,带上小刷子来到教室外面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粉刷游戏。 此时,同学们都充分施展他们的装扮才艺,俨然一个个小小粉刷匠正在认真的工作着。 试想,如此生动的情境还不足以吸引学生吗? 还怕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吗? 学生们在这次活动中既体会到了劳动的辛苦,又收获到了劳动的喜悦。

4.学生自身表演中“品趣”

小学音乐教育教学论文范文2

关键词:音乐教育三段式教学创新感知

在当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音乐教育对促进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音乐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结构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对于正处在青少年成长时期的中小学生来说,完善的音乐教育将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智能、心理、品质以及行为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抓好基础音乐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环。[1]

三段式教学的研究以现代教学理论、课程理论为指导,以教学内容为依据,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着眼于课堂结构科学化、程序化、灵活化、多样化,形成40分钟的最佳分割:三段式结构。把非智力因素引入课堂,把课堂优化为“激趣说标;尝试探索;应用评议”三阶段模式。该教学方法改变了以往“填鸭式”教学模式,体现了现代教学由重“教”到重“学”的转变,创设了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教学情境,以达到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水平的目的。

小学音乐教育激活学生思维发展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音乐教育对人脑潜力的开发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人的左右半脑功能各异,左半脑主要是侧重逻辑思维的运行,而右半脑主管形象思维和记忆功能,使左右脑得到均衡发展是开发人脑潜力的重要途径,而音乐教育实质上是对学生的形象思维进行锻炼和开发,因而十分有利于人体右半脑的发育。美国心理学家费朗西丝·罗斯特曾经做了一个历时8个月的对比实验,发现“音乐教学能改善儿童的空间智力,并且持续很长”,接受音乐教育的儿童能够在影响科学概念发展的空间智力上平均提高了46%,同时在语言记忆力和反应力速度上也有明显提高。

在音乐教育活动中,学生们无论是唱、奏、听都要求注意力集中,而且要调动记忆、想象、思维以及感情等各种心理过程积极参与,即所谓“全神贯注”。教学中学生演唱或视谱的过程实际就是训练集中注意力的过程,而且知觉和动作要相互协调,既锻炼了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和分配,也使学生通过读谱与视唱记忆的训练,提高了学生反应力的敏捷程度和整体记忆能力。[2]正如法国文豪雨果曾说过“开启人类智慧宝库的钥匙有三把,一把是文学,一把是数字,一把是音乐。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注意”是人们非常熟悉的一种心理现象。除睡眠外,只要是在清醒状态下,人的注意活动问题总是经常地在进行着的。“注意”可分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两种表现,无论是有意注意还是无意注意。都会表现在集中性、稳定性、分配、转移等方面。

三段式教学的研究以现代教学理论,课程理论为指导,以教学内容为依据,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着眼于课堂结构的科学化、程序化、灵活化和多样化的研究,形成40分钟的最佳分割——三段式结构。“三段式”教学法把非智力因素引入课堂,把课堂结构优化为“激趣说标;尝试探索;应用评议”等三阶段模式。

第一阶段为前l0分钟。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多种手段创设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其教学要求必须达到趣、疑、美、奇。在这一阶段中,因为开始上课时,学生的注意力还会停留在上一节课的某些内容或课间活动的某些事情上,需通过“组织教学”以引起对新课的有意注意.教学内容一般为基本功训练与师生同练加知识传授;也就是在教学新知识时加以基本功的训练,如发声练习、节奏练习,音乐知识,听觉训练等等。

第二阶段为中15分钟。是利用第一阶段创设的最佳教学情境,在学生情绪最高昂,注意力最集中的理想状态中讲授新课。利用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动力,推动智力因素的操作,即通过师生双边劳动产生“教学共鸣”,圆满完成教学任务。这一阶段是40分钟课时的主要内容。在形式与内容上是丰富多变的。大致可分为三点:1.视唱(奏)练习。2.歌词的处理;3.音乐的欣赏与赏评。这一段的教学设计,要求教师必须重新组织教材,优化教学结构和教学方法。

第三阶段是后15分钟。是把“第二阶段”的教学内容进行强化训练,完成效果反馈,促进思维的发展。主要通过增加学习时的趣味性和活动性,加深对学习的音乐作品的理解和巩固,它是中段15分钟的延续,但形式不同,年级段又各不相同。一般方法为律动表演、即兴表演、集体舞、歌表演、音乐小品、器乐演奏、创作练习等形式对所学的音乐作品进行完整的二度创作,加强对曲子的巩固反馈。这一阶段的教学设计须具有艺术性,要自然、和谐、贴切,要给学生以余音绕梁回味无穷的感受。

以省编义教育音乐教材二(下)六课《井底的小青蛙》第一课时为例:

第一阶段(前10分钟):以听歌曲旋律做律动进教室,使学生对所学歌曲有初步的感受(无意注意)。其次,让学生辨别乌龟、小兔子的音乐形象,从而引出青蛙这一形象(有意注意),并且运用电教手段向学生展示青蛙张大嘴巴唱歌这一形象引导孩子们练声(从无意注意转向有意注意)。

第二阶段(十五分钟):通过让学生做“摘苹果”游戏,使学生在游戏中练习视唱(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相结合),然后自学歌曲(有意注意)学会歌曲后,再用“小擂台”的形式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无意注意)。通过以上安排,使这一环节有松有紧,有张有弛,使学生始终处于饱满的学习状态中。

第三阶段(后十五分钟):作为这一课时的拓展,应加强创新思维的培养。歌曲教学之后,让学生进行歌曲表现,让他们自由地给歌曲编配动作或自由选择乐器为歌曲伴奏(无意注意),其余学生评价(有意注意)。最后让学生说说这一节课的收获以及不足(有意注意)。

总之,每一节音乐课的安排,都要有精心计划,切实做到唱、练、视、动时间支配合理,既要防止课堂教学拖泥带水,顾此失彼现象,又要充分利用40分钟有限时间,科学地组织教学,使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始终象磁铁一样,把每个学生的注意力都吸引到教与学的活动中来,做到了老师教的主动,学生学的主动,进而做到教学相长、相得益彰,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段式教学的启示

“三段式”的教学方法改变了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体现了现代教学由重“教”到重“学”的转变,创设了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教学情境,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水平。

(一)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进行素质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关键在于教师主导性的发挥,主导作用在于为主体服务。“三段式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探索,迁移内化知识,指导学生总结学习新知识的方法.指导学生运用新知识等。教师的“导”贯穿教学全过程.在教师多方设法的引导下,学生学会了“渔之技”、“学之法”。

(二)有效地促进教法与学法的有机统一。课堂教学要求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教法应成为学法的示范。让学生从“学会”向“会学”发展。“三段式教学”中的“探索新知”这一步就是要求教师教给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方法。如学谱的方法、创作的方法、欣赏的方法等。“迁移内化”就是要求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把知识进行整理,总结学法和规律。这两步是相互呼应,使教法与学法有机统一。

参考文献:

小学音乐教育教学论文范文3

(一)流行音乐的涵义与特点

1、流行音乐的涵义

从广义的角度讲,流行音乐的涵义是指那些结构短小、内容通俗易懂、形式活泼、情感真挚,被广大群众接受,并备受其喜爱,广泛传唱或欣赏,流行一时的甚至流传后世的乐曲和歌曲,这些乐曲和歌曲,植根于大众生活的丰厚土壤之中。因此,又有“大众音乐”之称;从狭义的角度讲,流行音乐又被称之为通俗音乐,来源于英文单词Popular Music,其起源于美国的爵士音乐。

2、流行音乐的特点

(1)流行音乐的参与性,因为流行音乐反映的是我们的日常生活,强调的是个人情感经历,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增大了其参与性;

(2)流行音乐的娱乐性,是流行音乐的重要特征与功能;

(3)流行音乐的商品性,因为其传播载体是各类磁带、DVD等传媒工具,具有较强的商品性;

(4)快速更替性,流行音乐为了满足消费群体的需求以及自身的生存发展需要,必须进行快速更替;

(5)流行音乐的新奇性,即流行音乐的流行性或时尚性;

(6)流行音乐传播手段的科技性,流行音乐的传播,必然需要传媒工具的科技性作为支撑。

(二)传统音乐的涵义与特点

1、传统音乐的涵义

从广义的角度讲,传统音乐的涵义是指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并有着诸多审美风格的音乐,它是一定音乐思想特殊本质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音乐思想意识的结晶,并对中国以及中华民族的思维习惯,对其审美意识的形成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从狭义的角度讲,中国传统音乐是指运用本民族固有方法、采取本民族固有形式创造的、具有本民族固有形态特征的音乐,不仅包括在历史上产生、流传至今的古代作品,还包括当代作品。传统音乐包括民族音乐”、“传统音乐”以及“民间音乐”三大类,其中“民族音乐”包括传统音乐和新音乐;而“民间音乐”只是传统音乐的一个类别。且我国的民族音乐是非常丰富的,除了民间音乐,还包括宫廷音乐、宗教音乐和文人音乐。

2、传统音乐的特点

(1)与西方音乐存在着在旋律、音阶、音色、节奏等方面的区别

(2)传统音乐的陈述方式具有自己的特征

(3)传统音乐与传统文学具有紧密的联系

(三)流行音乐与传统音乐的关系

流行音乐的创作源泉来源于传统音乐,传统音乐影响着流行音乐,流行音乐因为传播较广,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传统音乐。长期以来我国的传统音乐与流行音乐从某个角度来讲都处于一种相互斗争与排斥的状态,随着各自的生存空间的扩展需要,它们又不可避免的、以相互依存的关系融合在一起。

二、流行音乐对小学音乐教学的冲击表现

因为流行音乐的传播极为迅速,它已经走进了小学校园,并影响着小学音乐教学。这种现状已在广大中小学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作为一名音乐教学工作者,应当重视这种情况。流行音乐冲击小学音乐教学的具体表现:

(一)在现今校园内,许多小学生,特别是4、5、6年级的小学生对流行音乐如痴如醉,戴着MP3,听得可谓是趣味十足,并时不时地哼上几句。流行音乐中一些不健康的内容,比如快餐文化观念、低俗观念、还有不正确的爱情观念正在侵蚀着我们小学生的幼小心灵,让小学生过早地接触这些复杂的社会观念,是不明智的。长此以往,有可能颠覆小学生对音乐教学中传统音乐的认识。

(二)在音乐教学中,小学生对音乐课上的古典音乐、民族音乐普遍不感兴趣,却盲目地喜欢流行音乐,这已经对小学音乐教学形成了一种挑战的局面。其实,以小学生的知识、阅历水平来讲,你要问他们为什么喜欢流行音乐?他们也回答不出个所以然出来。只能简单地觉得流行音乐旋律明快,歌词通俗易懂,感觉亲切,体验快乐。这样下去,就有可能是这样一个局面,我们的小学生对传统音乐毫无了解,对流行音乐一知半解,根本达不到理想的音乐教学效果。

(三)流行音乐既然广泛传播,“存在即合理”,它肯定是有可取之处的,传统的音乐教学相对枯燥,很多作品的题材相对难理解,小学音乐教学一直都在考虑是否吸收新的元素,以提高音乐教学水平。流行音乐对小学音乐教学的冲击,未尝不是一次将积极乐观的“流行音乐”引入课堂的机遇,既满足了学生对流行音乐的认识和了解的需求,又提高音乐教学质量,将传统音乐与流行音乐有机结合起来纳入了我们的音乐教学之中。

三、如何应对流行音乐对音乐教学的冲击

(一)要引导小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流行音乐的价值

小学生处于懵懂无知的年纪,他们的辨别判断能力受自身知识、阅历的限制,导致他们对流行音乐的接受处于一个很初级的阶段,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教师去引导小学生正确认识流行音乐的旋律、节奏、歌词、演唱者的音色与发声,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对一些深受孩子们喜欢的歌星的音乐,分析其歌曲的特色,有什么优点和缺点,然后让学生进行讨论,教师根据传统的音乐理论知识对其作出合理的评价。这样的方式,不但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传授学生一定的音乐理论知识,而且还让学生对流行音乐有了一个相对理性的认识,不在去追逐那些低俗的流行歌曲,提高了小学生在音乐上的认知能力。

(二)音乐教学将传统音乐与流行音乐有机结合起来

传统音乐与流行音乐本来就具有血与肉的联系,将其有机结合起来,就有利于矫正学生的音乐欣赏习惯。一直以来小学的音乐课堂上以“欣赏为主,学习基本乐理知识为辅”的模式为主,比较单调乏味。如果在教学中能够融入学生喜爱的流行音乐的话,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比如在进行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的第五课《妈妈的爱》的时候,先以满文军的《懂你》开头,这种用相似主题流行音乐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达到将传统音乐与流行音乐有机结合起来。

(三)与姊妹艺术相结合,陶冶学生情操

小学音乐教育教学论文范文4

一、用音乐感受生活的美好

优美的音乐能够给学生带来幸福的感觉,能够愉悦学生的心情,使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不再变得枯燥。在音乐教学中,积极向上的音乐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生活态度,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生活处处有音乐,教师在教学中播放赞美生活的歌曲,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二、通过音乐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

很多音乐都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和意义,教师可以在播放音乐的时候,先让学生了解音乐的来源和意义。例如国歌,通过国歌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了解祖国的历史,对祖国和民族英雄产生敬爱之情。学生在这样的熏陶下,会树立自己的目标和产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三、积极引导学生通过音乐学习提高自己的意志品质和合作意识

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在音乐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渗透持之以恒的思想,让学生通过不断的努力去收获音乐的进步,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意志品质。与此同时,应该让学生清楚地意识到音乐可以通过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不断配合和共同探究激发自己的音乐灵感,对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也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学生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学习习惯都能够在音乐教学中得到很好的渗透和培养,可谓事半功倍。

小学音乐教育教学论文范文5

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就是要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课堂是实现教师教学目标的主阵地,也是对于学生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场所,据此一定要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锻炼展示自我的平台,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因为现在的孩子特别是农村家庭的孩子和单亲家庭的孩子性格相对孤僻一些,他们的外在表现就是内向、拘谨。据此,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给学生搭建平台,如在歌曲练唱环节中,给每一名学生试唱的机会,特别是那些胆子较小,性格拘谨、内向的学生要予以更多地关注,并对于他们的成长和进步及时予以肯定和鼓励,这样无形中就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同时也能够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予以解决。

二、面向全体学生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我们小学音乐学科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技能和技巧,从而推动学生们的全面成长和发展需求。但是学生存在个体上的差异,具体来说就是有的学生可能对于音乐课程感兴趣且悟性较强,但是有的学生在这方面可能相对较弱一些,这类学生往往因为不擅长而对音乐课程产生一种抵触心理,这种心理归根结底是一种畏难、逃避心理,据此必须要予以引导和解决。所以,教师在小学音乐课程教学中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具体来说,在教学过程中要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的安排对学生进行不同方面的引导,这就意味着音乐教师要挖掘所学音乐作品的内在因素,实现对学生思想、人格、情感等方面的引导。如在学习《我爱家乡我爱祖国》这首作品时,教师就可以从爱国主义教育出发,在学生学习、理解歌词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解释,来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学生们的道德认识,这就可以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而针对部分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因为自身条件的差异如声音条件不好、抓不住节奏、跑调等问题,音乐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针对所学习的内容来给这部分同学提供锻炼自己、展示自己的机会。而在这部分同学展示的过程中,教师要多鼓励,同时在方法和信心上予以引导,这样可以逐渐使这部分学生摆脱忧虑、紧张、恐惧的心理,将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来,帮助他们认真总结学习经验,找出产生不良情绪的原因,以作为前车之鉴,并把注意力逐步转移到具体的学习活动中。

三、利用歌词来感染学生

歌词在一首歌中占有重要位置,一首歌曲的感情基调和感染力都在歌词里,要唱好一首歌,必须先充分理解歌词所表达的意义。在学习新歌之前,除了让学生了解它的歌词意义、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外,我会让学生用歌曲所需要的感情来朗诵歌词后,再进行下一步的教学工作。如在学习三年级的歌曲《可爱的家》时,首先通过导入环节,我让学生怀着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来朗读歌词,然后进行歌曲教学,学生就能够比较好地把握这首歌的感情基调,最后,通过歌词的震撼力来激起学生的内心情感世界,使学生在学习中健康成长。

四、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

作为成年人的教师,我们可以用抽象思维方式来演绎生活,而学生却只是具体的情感生活者。他们对来自于教师成人式的爱与关注不容易领悟,他们需要教师真正能触及并适应他们心理发展的爱与关注。教师要放弃成人的思维规律,让他们在具有发展空间的学习环境中,真正尊重孩子,关注他们的精神世界,允许孩子问题的存在和想法的表达,并适当地创造一些空间,让他们去经历、感受和体验。总之,真正的学习并不是由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出自学生的自发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主动地学习,他们会在感受中学、在游戏中学、在讨论中学、在发现中学。真真切切接触音乐,感受到音乐的存在,不必顾忌“五音不全”,努力克服自身的心理障碍。在他们打开音乐教室门时,充满生机的一切就开始了。

五、结语

小学音乐教育教学论文范文6

从本质上说,小学音乐教育的本质是教会学生学会聆听音乐、感受音乐,并对学生的心灵进行洗涤,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因此,小学音乐教育的本质是对学生进行音乐相关技能的传授,这就需要学生聆听音乐,在聆听中感受音乐、感悟音乐,进而达到音乐教育的目的。与此同时,小学音乐教育的方法和过程决定了学生必须在聆听中学习。更进一步说,学生要在听音乐的过程中感受音乐、感悟音乐,通过仔细地聆听,对音乐的节奏、旋律和节拍进行理解,通过反复聆听,培养乐感。由此可以看出,小学音乐教育必须通过为学生播放音乐,让学生聆听音乐完成。小学音乐的本质及其开展的过程和方法决定了教师必须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给学生播放音乐,引导学生不断聆听音乐。因此,“以听为中心”是小学音乐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同时是教师必须遵循的原则。播放音乐与聆听音乐是教师与学生在小学音乐教育中互动交流的主要形式。

二、如何在小学音乐教育中落实“以听为中心”的原则

“以听为中心”是小学音乐教育中教师必须遵循的原则。因此,教师必须思考如何引导学生聆听音乐,如何让学生在聆听过程中获得更多,进而提高小学音乐教育的有效性。换言之,教师要制定更有效的策略帮助学生听,提高聆听的有效性。

(一)为学生的聆听进行铺垫

实践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无法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安静地聆听,情绪有一定波动,导致无法在聆听中有真实的提高。同时,部分学生认为自己不了解音乐内容,导致在聆听中只能感受音乐的旋律,无法对音乐进行鉴赏,使得自己的聆听是盲目的,无法达到预期理想的目的。因此,教师要明确的是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组织学生聆听,首先要做好铺垫工作,必须让学生进入相应的氛围中,使学生做好足够的准备聆听,提高音乐教育的有效性,使学生在聆听中有更大的收获。例如,在组织学生正式聆听音乐之前,可以先为学生播放节奏舒缓的音乐,让学生较波动的情绪得到平复,使整个教学氛围变得轻松与和谐。基于此,学生的情绪得以平复,才会静下心聆听。与此同时,教师应该在音乐播放前为学生交代相应的背景,让学生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并调节情绪,与音乐节奏相互协调,进而提高聆听的有效性。例如,教师要让学生聆听节奏感较强的音乐,在音乐播放之前应调动学生的情绪,让课堂充满活力,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接受节奏感较强的音乐。更进一步说,教师应该在播放音乐之前给学生指明聆听的方向,避免学生在听音乐的过程中没有目的地听唱,虽然付出努力但无法获得收获。

(二)结合学生的喜好选择合适的聆听内容

教师要为学生准备更有针对性的音乐素材,换言之,教师要在小学音乐教育中考虑学生的喜好,为学生挑选的音乐素材应该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在小学音乐教育中,教师通常忽视学生的喜好,只是按照教材内容进行音乐教学,只是单纯地按照音乐教材给学生播放音乐。在这种背景下,教师为学生播放的音乐通常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导致大部分学生不愿意聆听音乐,更不愿意对音乐的节奏、旋律和内容及情感进行思考。甚至部分学生会因此而对音乐产生抵触和抗拒心理,不利于教学,更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因此,教师要在小学音乐教育中落实“以听为中心”的理念,就必须考虑学生的喜好,挑选更适合学生、能够被学生接受和喜爱的音乐。例如,大部分一年级学生对卡通人物有足够的兴趣,教师就可以挑选动画片中的音乐,提高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更主动积极地聆听。

(三)利用多媒体进行有力支撑

教师可以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和设备作为有力支撑。具体地说,大部分小学生对音乐概念的认知较模糊,不能理解音乐的内涵,也无法领悟音乐的本质。因此,大部分小学生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更多的是听唱,是跟随音乐节奏的即兴表演。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对音乐的内容没有深层次领悟,这是学生能力与阅历共同限制的。此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与设备将音乐表达的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建立直观生动的形象,提高聆听的有效性。换言之,教师结合音乐的主题和内容,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将其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聆听音乐的同时看到生动的画面,帮助音乐想要表达的内容建立直观生动的形象,使学生更有效地学习和领悟。在此过程中,学生在聆听音乐旋律的同时,在直观的观察中领悟音乐表达的内容,对音乐有一定的领悟。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