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金融科技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金融科技概念范文1
改革预期是主题投资的第一驱动力。李总理在达沃斯论坛强调,今年后四个月,重点改革的具体包括:“深化金融改革,推进民营银行试点工作,清理规范金融业准入限制,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进价格改革,完善能源产品、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等”。笔者认为,围绕总理讲话展开的投资主线将成为后市焦点,建议投资者重点布局以下四大投资主线:(1)金融改革投资主线的民营银行、互联网金融概念股。(2)国企改革投资主线的的央企及地方国资委概念股。(3)能源价改投资主线的民营油气、石油装备概念股。(4)药品医疗价改投资主线的民营医院、移动医疗、医药电商等概念股。
国企改革投资主线上,特钢概念股收尾军工改制,电改、油改等领域概念股脱颖而出。军工改制投资主线自5月启动至今,大多龙头品种已进行了18-20周左右的上涨周期,目前进入高位整理阶段。本周市场主力机构凭借着中民投选择四家民营高铁公司注入资金,作为其兼并重组整合的平台的利好因素疯狂拉升以中原特钢、大冶特钢、西宁特钢、方大特钢为代表的特殊钢材四小龙,笔者深感此举有军工改制投资主线有收尾之兆,故建议投资者对军工改制概念股短线逢高减仓的投资策略。央改、地方国资委投资主线上,在新能泰山(华能集团控股)连续3涨停的龙头示范作用下,围绕具有央企背景的各个领域的改革概念股率纷纷揭竿而起,以豫能控股为代表的电力改革概念股,以阳谷华泰为代表的油改概念股,以海南橡胶、丰林集团为代表的农垦系改革概念股,以福瑞股份为龙头的医改概念股,以大禹节水为龙头的农改概念股,成为国企改革概念股的领军人物,成为国企改革最亮丽的风景。
新经济投资主线上,新科技、新技术依然是投资者的大众情人,移动互联网、智慧城市两大投资主线表现最强势。本周市场以三联商社(国美在线资产置换预期)、春兴精工(拟3000万布局电子商务)、绵世股份(旗下P2P平台隆隆网近期上线)为代表的电子商务概念股,以生意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概念股继续上演掘金热潮。笔者上期推荐的移动医疗概念股小荷才露尖尖角,以东软股份、万达信息、宝通带业为代表的移动医疗概念股,成为移动互联网投资主线的的新黑马,后市潜力不容小觑。受第四届中国智慧城市技术与应用产品博览会即将开幕和上海智慧城市三年行动计划驱动,以和晶科技为代表的智能家居概念股,以捷顺科技为代表的智能交通概念股,以北生制药为代表的重组型智慧城市概念股倍受青睐。
展望后市热点,笔者认为中线继续围绕改革主线操作依然是稳健性投资者首选,短线建议关注被誉为“第四代电视”的激光电视产业链。激光电视是继液晶、OLED显示技术之后电视产业的又一项新型技术革命,随着海信电器100英寸的激光电视问世,激光电视产业链有望出现短线升机。
金融科技概念范文2
回顾笔者上周推荐品种,互联网平台概念股最为出彩。生意宝本周喜获四涨停、最大涨幅48%。上海钢联,本周涨幅接近32%。此外,生物医药概念股中智飞生物、香雪制药、金花股份也有不错的涨势。
互联网支付概念股是本周市场最美丽的风景。“中国互联网金融论坛”消息称央行再发27张支付牌照,其中外资公司的出现是一种行业开放的信号,刺激了本周移动支付、4G概念股、电子商务概念股联袂走强。以腾邦国际、号百控股为龙头的在线旅游概念股、以深圳华强、深赛格为代表的电子商务概念股,以中科金财为代表的电子支付概念股,以富春通信、日海通讯、邦讯技术为龙头的4G概念股涨幅居前。
移动互联网产业驱动性事件层出不穷。百度宣布将全资收购网龙控股子公司91无线,总价为19亿美元,百度风暴加剧了中国移动互联网社交平台的激战,以天音控股、恒信移动为代表的股票获得市场追捧。Canalys公司最新报告中表示,到2014年包括苹果,谷歌,微软和三星都将推出新一代智能手表,预计出货量将呈爆炸性增长,以九安医疗、丹邦科技、内蒙君正为三剑客的智能穿戴前期龙头股卷土重来,涨势凶猛。此外,阿里巴巴研发互联网电视盒子,华数传媒连续涨停。
金融科技概念范文3
西城区的金融街已经很有品牌,但金融产业的发展,对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有很大的依赖性。作为金融管理中心,金融街大型国有金融机构云集,大部分在业内拥有巨大影响力,其业态的发展不是地方政府可以掌控的;而非国有各类金融机构在市场运作中则存在着很大的经营风险,因此就区一级政府的微观层面而言,在未来几年金融街对区级财政贡献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为了保持西城区金融产业的优势地位,必须将金融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将金融服务放大到其他领域,互相借势,产生共鸣效应。从这一点考虑,西城区德胜科技园应该是一个切入点。
目前,构建和谐节约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德胜科技园作为城市中心建成区的科技园,虽然客观上存在着地域狭小、地况复杂的相对劣势,但3年来在发展模式和理念方面进行了初步尝试。本文试图通过德胜园的例子探索城市建成区内科技园区发展的规律、模式和方向,并以此启发同行为我国科技园的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
一、科技园区的来源以及发展模式
科技园区的发展已经过半个多世纪,1951年世界第一个科技园出现在美国的斯坦福大学,随后英国剑桥大学的科技园、法国索菲亚科技园、美国三角洲科技园相继建立并取得成功。20世纪80年代,科技园的聚集效应不仅在发达国家扩散,而且对众多发展中国家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到90年代科技园现象成为世界范围的一大热潮,数量达2000个左右。
在我国,科技园区又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高新区),是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学习、借鉴海外创建科技园、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和需要创办的。自第一个高新区深圳科技工业园创立以来20年,高新区的壮大有目共睹,数据详尽。目前国家级高新区已达53个,高新区的自主创新对国家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归纳53个高新区的特点,其形式上大体分两类。一类是资源外延型,或开荒型。主要靠扩大增量实现。圈出一片土地,打出一个概念,给出一定政策,迅速集结同类产业,出现产业集群效应,产生经济效益。第二类是资源优化型,或插秧型。主要靠盘活存量资产实现。在错综复杂的建成区内,寻找合适产业,制造产业集群核,在与其他产业的共生中发展,慢慢将周围其他产业同化或挤走,最终实现集群效应。第一类型有点像外功,见效快,但投入大;第二类像内功,投入少,节约多,但见效相对较慢。开荒型的科技园建设往往容易创造一个概念,比如发展电子产业或医药产业或新材料产业或总部经济等等。而插秧型的科技园由于其内部已经存在多种产业,甚至有许多与高新技术产业不相关的其他行业,因此找出一个概念发展略有难度。这就需要依托现实资源优势,通过政策引导,像外科医生做剥离手术般将成长性强的产业挖掘并集结到一起,产生科技园区集群效应。从近几年国内外科技园区发展的实践来看,特别是从节约土地成本的角度看,资源优化型的发展模式必将成为科技园发展的主流,通过结构的优化提升整体产业。
二、思维产业是插秧型科技园发展的主要方向
思维产业是创意产业的延伸。笔者认为是与头脑思维有关联的产业。20世纪90年代,英国最早将“创造性”概念引入文化政策文件,并且在1998年出台的《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中明确提出“创意产业”这一概念:“所谓‘创意产业’,是指那些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中获取发展动力的企业,以及那些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并促进整体生活环境提升的活动。”创意产业包括休闲游戏软件、电视与广播、出版、表演艺术、电影与录音带、时尚设计、工艺、广告、建筑、时装设计、古董等行业。
创意产业与“新经济”两者密不可分,创意产业是在现代网络传输等高新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创意产业的发展已经与一国的发展紧密相连,甚至是一国实现快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在当今世界,创意产业已不再仅仅是一个理念,而是有着巨大经济效益的直接现实。“创意产业没有界线。文化、经济、商业相融合,包容性越大,生命力越强。”
创意产业是从高新技术产业分离出来的高端现代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制高点和支柱产业。创意产业的产值在世界各发达国家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越来越高,它以高于传统产业2-4倍的速度增长着。据相关部门统计表明,目前全世界创意产业每天创造的产值高达220亿美元,这个产值还在以5%左右的速度递增。在创意产业概念发源地英国,每年产值递增的速度已达到了12%,创意产业创造的产值超过了任何制造业门类对GDP的贡献。在美国,动漫和互联网游戏的年产值高达7000亿美元,成为美国第一大出口产业。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中国的动漫产业发展滞后,2004年只有30多亿元人民币。其中,上海占70%,广东占26%,而北京只有1.5亿元人民币,不到全国总量的5%。
思维产业将创意产业的原始概念进行了外延,或者应该是广义的创意产业。除创意产业原有的行业外,还应包括企业总部的管理中心、研发中心、设计中心、营销中心;各种软件的开发中心、外包中心;各种科研机构,中介服务中心等与人的思维头脑有关的产业。建成区科技园一般没有增量土地可以开发利用,只有依靠人的思维劳动自主创新,用面积有限的硬件空间创造出大量高附加值的思维产品。
三、德胜科技园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德胜科技园是中关村一区七园之一。2002年成立时是中关村唯一的城市中心建成区内的科技园区。它包括德外和西外两个地区,共计564公顷(原政策区290公顷)。同中关村其他园区相比,德胜园地域小,缺少增量土地,基本上是城市建成区,商务成本较高。历史上的德外地区发展相对薄弱,原有的医院、派出所、街道办事处、小学等配套设施陈旧,商业小而分散,市政设施落后,雨水、污水管线年久失修,房屋破旧,居住面积人均不足5平方米,生活污染严重,居住环境恶劣,非常不适应现代化都市管理和生活的需要。
2002年5月,德外大街通车,德胜科技园开园。3年来,在北京市西城区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科教兴国”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落实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已经基本改变了德外地区贫穷落后的面貌,德胜科技园区的各项工作也顺利开展。
德胜科技园开园时高新技术企业只有3家,技工贸总收入0.13亿元,税费仅为60万元。到2004年底,园区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近300家,累计注册资本20亿元。高新技术企业技工贸总收入23.8亿元,实现利税1.65 亿元,出口创汇1900万美元,解决就业7558人。园区成立了8家孵化器,孵化面积约8.1万平方米。搭建了为高新技术企业服务的创新公共平台。实现了园区内企业的信息化,资源得到共享。
目前全国许多科技园区都在进行二次创业,德胜科技园也面临着如何做大做强的现实问题。在选择适合自身条件的产业链方面,德胜科技园需要结合西城区区位特点,考虑中关村其他园区的产业定位,走市场差异化发展模式,探索自己的道路。
四、德胜科技园应重点发展思维产业
创造力是人类进步的原动力,创造力是所有伟大成就的内在根源。这正像党的十六大所指出的那样,“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中关村近20年的发展历史就是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创造奇迹的历史。
中关村一区七园中,海淀园以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成果孵化为主要特色功能,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亦庄以高新技术产业大规模生产制造为主要功能,以电子信息、光机电、生物医药等为主导产业;电子城则发展通讯产业跨国公司总部、多媒体终端研发设计集聚中心;昌平科技园依托生命科学园,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丰台园以总部基地为主导。这些园区都是前述的开荒型科技园,通过10多年的发展,已经各有品牌。那么新成立的德胜科技园以及后来的健翔科技园都是都市建成区科技园,其定位在哪里呢?插什么样的秧,结什么样的果呢?
以德胜科技园为例,出路可能只有依托城市资源,在狭小的物理空间依靠人的思维创造虚拟的创新空间,发展思维产业、创意产业。
西城区的文化底蕴十分深厚,古都文化能够深深激发人的想象力,发展文化产业、动漫产业。
西城区的基础教育十分雄厚,为德胜科技园发展教育产业奠定了基石。
西城区是中央办公区,有各大部委、市级科研院所130多个,德胜科技园聚集着一批设计院所,为发展设计中心、研发中心创造了条件。
西城区的现代服务业十分发达,金融产业具有品牌,中介服务机构云集,为德胜科技园发展高端服务业打下了基础。
在德胜门附近,新开发的项目集中,包括西直门附近的新建项目西环广场,总共大约100万平方米的新资源能够承载知名高新技术企业的总部机构。
德胜科技园区内通过盘活存量资源构建的孵化基地,为高新技术企业特别是软件企业、动漫设计企业和中介服务企业提供了自主创新的平台。
不难看出,无论是文化产业、设计中心,还是总部机构、中介服务都与思维有强大的关联,建成区内的科技园可以考虑德胜科技园的发展模式,发展思维创意产业。
金融科技概念范文4
关键词:金融集聚区;金融商务中心区(CBD);金融城
中图分类号:F830.9文献标识码:A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在金融集聚区的建设上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其发展特征、业务形态及服务职能上各有异同,但对于金融集聚区各个发展形态的概念定位较为模糊,造成了彼此在发展规模、发展特征、功能定位等方面问题上的概念混淆,从而造成了在城市规划编制过程中的诸多制约与不便。对此,本文针对国内金融产业区、金融商务中心区(CBD)及金融城等相关金融集聚区发展形态的基本概念、发展概况、发展特征、发展问题与趋势进行探讨,以便解决上述问题。
一、概念辨析
(一)金融产业区与金融产业集聚区金融产业区是金融产业相对集聚发展的初级产业区,是金融产业集聚区的雏形发展形态。同时,金融产业集聚区在产业规模、功能及职能上是金融产业区的扩大与升级。
(二)金融产业集群与金融商务中心区金融产业集群是金融产业集聚区规模再扩大与产业再升级;同时,金融产业集群相对金融产业集聚区来说已经可以承担区域的金融中心职能;而金融商务中心区(CBD)作为金融产业集群的空间承载,在其产业规模及区域职能体系上可作为国家级金融中心发展建设;随着发展规模及区域金融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已经发展为国家金融中心的金融商务中心区即可发展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及全球金融中心。
(三)金融城与金融商务中心区(CBD)金融城的发展概念是近些年在金融商务中心区(CBD)的发展基础上提出的,其产生过程是由金融产业集聚形成集聚区,进而扩大规模形成产业集群,最终成为金融中心承载区或CBD,再进行产业升级及健全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见图1)。
图1金融集聚区相关概念发展解析图
二、概况分析目前我国在金融集聚区相关发展形态的建设当中呈现出“多点开花”发展局面,从金融产业集聚区到金融城等发展形态均存在相应的发展实例,且发展规模、发展定位及业态构成等方面均有差异。从经济区位角度分析,我国三大经济发展区均逐步建设金融集聚区、金融城等发展形态的金融职能区域;从金融集聚区的职能地位角度分析,从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到北京、上海的准国际金融中心,从深圳的国家级金融中心到天津、成都、重庆等地的区域金融中心,各金融中心均以各自的地理空间区域进行金融职能服务;从建设类型角度分析,对于金融集聚区相关形态的建设分为扩区改造更新及新区规划建设两种途径。多数原CBD发展形态的金融中心以扩区改造的方式融入公共服务职能,如北京CBD国际金融城(见表1)。表1国内部分城市金融集聚区发展概况比较
三、特征总结
(一)金融职能体系化发展目前我国形成以香港作为全球性金融窗口;以北京、上海、深圳作为支撑性国际金融中心城市;以天津、广州、杭州、大连等城市作为区域金融中心城市;以沈阳、西安、郑州、武汉等作为专业化金融中心性城市,逐步发展国家金融城市体系。
(二)空间地理区域化发展以北京、天津、沈阳、大连为金融发展城市群,引领辐射环渤海经济区金融发展建设;以上海、杭州为金融发展城市群,引领辐射长三角经济区金融发展建设;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为金融发展城市群,引领辐射珠三角经济区金融发展建设;以成都、重庆为金融发展城市群,引领辐射成渝经济区的金融发展建设;逐步形成区域化、集聚化、合作化的区域城市群空间发展格局。
(三)产业业态分工化发展以北京为依托发展,天津、沈阳、大连形成金融业分工化战略发展布局;以香港为发展中心,广州、深圳分工化发展,服务对接香港的金融中心发展;以澳门为发展核心,珠海逐步对接化发展。以成都为发展龙头,重庆逐步发展成为对接成都的区域金融中心性城市。
四、结语对金融集聚区相关发展形态的概念及特征的梳理总结有助于在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编制及建设过程中对其有清楚的认知,对在金融集聚区规划及建设指导作用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袁晓霞.金融集聚问题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2]淡儒勇.金融发展理论与中国金融发展[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
金融科技概念范文5
关键词:科技;创新;经济发展;机制框架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3月31日
引言
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创新理论”,他强调了生产技术的变革和生产方法的变革在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熊彼特认为发明创造只是一种新概念、新设想,或者至多表现为实验品,而技术创新则是把发明或其他科技成果引入生产体系,利用那些原理制造出市场需要的商品,从而使生产系统产生震荡效应,这种科技成果商业化和产业化的过程才是技术创新。
科学推动技术进步,再推动经济的发展,经济增长离不开创新。技术革命、经济增长理论与创新理论结合完美的诠释了科技、创新对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从三次工业革命的历史进程来看,其中包括多次技术创新浪潮,每一次技术创新都会带来相应的产业变革,强有力地印证了经济增长的实质是科技创新与之带来的产业变革。
现有的创新研究中涌现出许多探究创新过程及其内在规律的创新模型,这些模型给出了创新发生的主要构成和角色: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市场需求等,以及这些角色间的交互关系,这些共同描述了对创新过程的理解。
而对创新过程内在机理的研究不仅需要理论模型的完善,也需要依靠应用框架从实践层面进行解释。我国坚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都显示出需要从理论和现实两个层面理解创新的意义,以及从实践层面释放创新活力并打造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对创新系统的研究不仅需要概念模型的完善,同时也需要从应用层面对概念模型进行分析,阐述在我国现实情景下,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并最终促进经济发展在经济社会中的实现过程。
本文基于对现有研究中创新模型的理解,对创新过程进行动力学分析,得到更具有实践意义的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的互动机制框架,清晰地刻画技术、金融、产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展示科学、技术、市场、金融、创业等角色在创新过程中的相互作用,以及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的路径,为创新模型在现实中的应用提供理论解释。
一、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机制框架的构造
(一)文献回顾。创新过程公认的复杂性不仅使得其很难被管理、阐述和研究,也给开发一个一般化的创新模型带来了挑战。传统的创新模型基于线性思想,认为技术创新是由科学研究及其技术成果引发的一种线性过程,这一过程起始于R&D,经过生产和销售最终将某项新技术产品引入市场。后续研究跨越了线性思想的局限性,强调了交互作用的重要性,指出从认识到创新是通过科学基础、技术研发和市场需求之间的交互作用而发生的,是创新研究向前迈进的重要一步,对这些活动之间作用关系的阐述形成了目前创新模型的基础,因而有了创新的网络模型、交互作用模型、环形模型等作为线性模型的替代。
创新离不开金融的支持,Carlota Perez(2002)在著作《技术革命与金融资本》中描述了技术创新与金融资本的基本范式:新技术早期的崛起是一个爆炸性增长时期,会导致经济出现极大的动荡和不确定性。风险资本家为获取高额利润,迅速投资于新技术领域,继而产生金融资本与技术创新的高度耦合,从而出现技术创新的繁荣和金融资产的几何级数增长,当具有高度流动性的金融市场能为产业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时,技术进步才能在产业发展中发挥作用。Callon等(1994)提出的技术经济网络(TEN)描述了构成创新的四种角色:科学、技术、市场和金融,其中金融起到重要的支持作用,技术经济网络为从宏观角度理解创新系统提供了一个基础而简单的方法。
熊彼特认为,企业是创新活动的最重要的主体,企业的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水平,而企业家则是企业的灵魂,企业家的作用贯穿于从技术观念的创新到创新成果的实施、创新成果的扩散这一整个过程。在Berhout等(2010)提出的环形创新模型(CIM)中,企业家和创业活动被置于模型的中心,被认为是整个环形创新结构的统领,重新强调了企业家和创业活动在创新中的重要性。
(二)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机制框架的构成。本文基于对现有研究中对创新过程的理解,提出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的机制框架,如图1所示。从应用层面分析技术、金融、创业、产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展示在企业家的带动作用和金融的支持下,科技成果经过资产化和证券化的过程逐步推动技术产业化和产业升级,并最终促进经济发展的路径,以及过程中多种角色之间的联系和互动机制。(图1)
可以从角色和过程两个方面理解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机制框架的主要构成。在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的机制框架中,从角色构成的方面理解,首先依然可见构成创新模型的主要角色(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市场、金融支持及企业家创业行为等)在机制框架中的体现,即机制框架主要的角色构成与现有研究中创新的概念模型表达的内容基本一致,能够展示创新系统的角色和参与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和在实践层面所起到的具体作用。
从框架对过程的描述方面理解,该应用框架首先依旧清晰给出了创新过程从科学探索到完成市场上的商业化的基本线性过程,这是对创新基本的过程描述,也是许多创新模型最初的思想。但在该机制框架中,路径由正向路径和反向路径构成,表明了创新的过程并非单一的线性过程,多样的反馈作用也存在于创新的全过程中,即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的机制框架使用正向和反馈路径,全面给出了创新过程中的活动和化。
二、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机制框架的主要概念
在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互动机制中,扩展出了如金融市场、商品市场、资本市场、科学技术市场等模块,涉及到的主要概念如金融创新、科技成果转化、资产化和证券化等。主要内容包括:
(一)金融和金融创新。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所谓金融,是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经济活动的总称。广义的金融泛指一切与信用货币的发行、保管、兑换、结算、融通有关的经济活动,甚至包括金银的买卖。狭义的金融专指信用货币的融通。金融创新就是在金融领域内各种要素实行新的组合,在金融机构、金融制度、金融业务、金融工具以及金融市场等方面进行创新性的变革和开发活动。
(二)科学技术市场。科学技术市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狭义的角度定义,技术市场是指一定时间、一定地点进行技术商品交易活动的场所。它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如技术交易会、技术商店等。从广义的角度定义,技术市场是指技g商品的一切交换关系的总和,它是同商品货币关系相联系的经济范畴。
(三)科技成果转化。如何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是自主创新面临最重要、最关键的环节。企业科技成果产业化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应用研究开发成技术,这时对应的企业处于种子期;第二,技术资产的商品化,对应企业的初创期;第三,技术产业化,对应企业的扩张期。根据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处于不同阶段的企业具有不同的融资需求,因此如何将资本和创新有效结合,是推动创新的核心问题。国际成功经验表明,通过多层次资本市场实现企业自主创新产权、股权的转移与融资,实现高风险的分散与承担,发展资本市场是实现创新与资本结合的必由之路。
(四)技术产业化和产业升级。技术产业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技术和产业创新的演变过程可细分为流动阶段、转换阶段、特性阶段三个发展过程:在流动阶段,某产业产品处于生命周期早期,创新需求来源于用户、顾问或者其他外界因素,面临风险较大,生产该类产品有多家企业并存,主导设计还未形成,该类产品在技术和商业上都处在试验-改进-试验的阶段;在转换阶段,某产业产品经过市场激烈竞争、企业不断的试验和改进创新后,初步形成被市场商业化而认同标准的主导设计;在特性阶段,某类产品在商家激烈的竞争中,经不断的改进创新后在产品的设计、制造流程等方面已形成标准化和大批量生产,商家在规模、批量较大生产情况下获得丰厚收益,此时市场竞争焦点转移到企业以工艺创新来降低成本上。产业转型升级就是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向更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方向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是技术进步,建立属于自己的技术体系,每一次重大的技术创新都会通过新技术扩散和普及,带来投资机会,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
(五)科技成果证券化和资产证券化。从广义上,资产证券化应该是一种资产价值标准化表述的过程,就是资产证券化后使得原来的资产的经济特性从自然固化状态(流动性差的状态)分离出来转变成容易可分割、组合的有价证券,增加其流动性的过程,是资产价值形态的转变。科技成果证券化是广义上的资产证券化,既包括科技成果入股企业以及证券投资基金入股科技企业在资本市场定价等股权意义上的资产证券化,也包括利用能产生未来稳定现金流的科技成果(如知识产权)为基础资产,发行资产支持证券(主要是债券)的债权意义上的资产证券化。
三、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的路径
本文所提出的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的机制框架中,存在着两条路径:“正向路径”和“反向路径”。正向路径和反向路径同时存在于该模型中,打破了传统线性思想的局限性,更准确地阐述了技术、金融、产业、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各角色和主体在正反路径中发挥的作用。
(一)正向路径。正向路径中,以科技成果的产生直到产业化作为这一路径的主线,如下所示:科技成果的产生科技成果资产化科技成果证券化科技成果产业化(产业升级)经济发展,在这条路径中的每一个阶段都有相应的市场实体在相应的市场环境中参与。
科技成果一般产生于企业和科研机构(如大学),是一种智力产物,是人类为了探索自然和社会奥妙及规律,为解决人类自身发展需要过程中的问题,运用已有的科学知识,通过调查、观察、试验或辩证的思维活动,所取得的对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具有学术意义或使用价值的创造性智力劳动的结果。科技成果一般不能直接在市场上交易和转化,在交易和转化之前需进行科技成果评估。科技成果评估就是对成果水平和效果的评价,以服务于成果转化、成果产业化和技术交易为目的,是一种政府宏观指导下的市场行为。评估后的科技成果就可以在科学技术市场上进行交易了,这时的科技成果已经变成技术资产,具有直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可能,实现了科技成果的资产化。
企业在技术市场上获得技术资产,由企业家对包括技术等要素进行重新“组合”,形成具有投资前景的科技项目。在这一阶段,产品已基本成型,关键技术已基本解决,企业需要更大规模的产业化资金,由于产品尚未批量性生产,市场认同低,技术风险也未完全释放,因此银行资本支持有限,又不符合上主板市场的条件,科技项目的证券化将为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有效的解决途径。在科技项目的证券化过程中,创业投资可以通过普通股或优先股,或可转换证券或股票期权等其他复合工具进行对企业的投资,企业也可以以科技成果为基础,以该项目资产的未来收益为保证,通过在资本市场上发行证券筹集资金。通过科技成果的证券化企业不仅可以获得发展所需的资金,而且还可以获得专业的管理支持以及有效地分担各种风险,大大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进程。
当然,在正向路径的各个阶段分别有不同层次的融资需求,主要的融资方式有自有资金和股权性融资(如风险投资、政策性资金投入等)以及债券性融资(如发行债券、更大的长期借款额度、融资租赁等)等。企业家和创业活动在正向路径中对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企业的发展都发挥着促进作用,这样的作用除了体现为将技术要素整合为创业项目,也体现为在金融市场对科技创新提供资金支持的过程中,企业家起到“开关控制”作用。企业家的创业行为能够全面整合创新的外部资源,引导并获得金融市场的资金支持,最终达到对创新的催化和带动。
当一个行业的主导设计形成时,主导设计为消费者所接受,市场对该产品的需求进入了一个稳定期,此时可认为科技成果已成功实现产业化。而当一种技术达到其物理极限时,整个产业将进入衰退期,为了继续发展,企业必须进行不断的技术创新,形成新的主导设计,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最终促进经济发展。
(二)反向路径。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的机制框架中还存在反向路径,反向路径中主要存在四种反馈机制:
1、经济发展对金融市场的反馈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由于投资资金规模的扩大以及金融中介之间竞争的激烈,导致固定成本和金融中介单位成本的下降,这能激励个体积极参与金融活动。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参与金融活动,金融系统得以更大的发展。经济发展促进国民收入增加,从而提供给金融市场的资金量也随着增加,经济发展形成的财富效应还会形成足够的正向激励推动金融创新,增加金融市场的活力。
2、经济发展对科学技术市场的反馈作用。经济不断发展说明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成功的,这将增加技术研发主体企业以及科研机构的收益率,从而形成有效的正向激励,促使他们投入更多的资源进行技术研发。类似正向路径,企业家在这个反向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的“开关控制”作用,创新的成功能够刺激企业发展,企业因此有意继续进行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并对此加大投入,这个过程依然依靠企业家进行主导和控制,企业家的创业行为会促使其决策加大研发投入,这是创业对科学研究的反向促进作用,也是企业家对创新的内部资源的整合,这个过程与外部资源整合一起共同对创新形成催化和带动。同时,经济发展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也使得政府对技术研发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
3、经济发展对企业及企业家的反馈作用。经济发展的本质是企业的发展。随着经济发展,企业的销售收入也不断增加,企业收入的增加带来的熊彼特租金会促进企业家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从而推动企业进行新一轮的发展。同样,经济发展带来的政府财政收入增加将会给企业的技术研发提供更多的补贴。
4、经济发展对科技成果产业化及产业升级的反馈作用。经济发展对科技成果产业化及产业升级的反馈并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通过金融市场、政府及企业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首先,经济的发展会给整个社会带来收益,以上三者必有足够的激励动用各种资源及政策来促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其次,当经济增长乏力,各要素成本增加,产品市场面临萎缩时,政府将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企业,为了长远的发展,企业必将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四、结语
本文提出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的机制框架,从一个非常实用的角度展现了科技、金融、产业、创新和经济发展的互动机制,新的科技成果商业化的过程中,伴随着科技成果的资产化和证券化,进而活跃资本市场,推动产业转型与升级,并最终促进经济发展。通过对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机制框架的分析,同时也可知:需要强调企业家在创新中的重要性,建立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项目的决策和对市场敏锐的洞察需要依靠企业家角色,对基础研究的利用和技术的转化离不开企业家的带动;创新离不开科技金融,完善的金融体系对于科技成果的首次商业化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是主导产业不断转型轮换的重要条件。
主要参考文献:
[1]约瑟夫・熊彼特.何畏译.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2]邵云飞,唐小我,陈光.我国技术创新研究综述[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1.
[3]Berkhout G,Hartmann D,Trott P.Connecting technological capabilities with market needs using a cyclic innovation model[J].R&D Management,2010.40.5.
[4]x园园,梅姝娥,仲伟俊.基于创新过程观的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模式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15.
[5]陈劲.创新管理及未来展望[J].技术经济,2013.6.
[6]卡萝塔・佩蕾丝.技术革命与金融资本[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金融科技概念范文6
与成熟稳定的欧美金融体系相比,中国的金融业发展起步较晚,尚有广阔空间,现有人群的服务亦需要能力升级,这既包括产品设计的创新能力,也包括客户的触达和服务能力。而中国近年来数字化转型的迅速发展备受全球瞩目。中国移动支付的市场规模和渗透率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中国居民消费理念和消费方式的转变推动了第三次消费升级的热潮,并在互联网领域表现尤为突出;国内传统金融机构和互联网巨头相继布局智能金融,各大银行纷纷推出智能投顾;资本市场对于金融科技的创新企业青睐有加,数字化能力建设在全行业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我们可以看到金融创新的未来已经到来,各方携手,期待共进。
在此背景下,百度金融与埃森哲携手,访谈百余位行业及技术专家,结合百度智能金融的实践成果和埃森哲国际金融行业的领先经验,共同撰写本篇报告。
AI篇:提炼智能金融的概念和特征;提出衡量智能金融的随时、随地、随人、随需四大标准;畅想智能金融在客户连接、风险管理、服务边AI篇界、基础设施四个方面的重构。
共进篇:勾勒金融生态所呈现的更加细分和更加专业的态势;诠释市场参与者的定位转化和角色蜕变;描绘各类参与者之间更为广泛和深共进篇入的合作关系。
智胜篇:智在技术,胜在应用。“智在技术”阐明智能金融所依赖的ABCD“四大技术”,包括A(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B(Blockchain)区块链、C(Cloud Computing)云计算和D(Big Data)大数据;“胜在应用”逐一深入解读新技术在支付、信贷、理财、资和保险等领智胜篇域的应用场景,展现智能金融的“术”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