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暗示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命的暗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命的暗示

生命的暗示范文1

安全,对于个人和企业,都是一个严肃而又沉重的话题。因为,它不仅关系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也和我们每个人的利益息息相关。虽然,它很沉重,但却离我们很近,就在点滴之处,细微之中。

尽人皆知的美国挑战者空难事故,仅仅因为一小片隔热瓦脱落,导致航天飞机爆炸,7名宇航员遇难,航天工程延期。大家可能都还记得四川开县井喷事故,硫化氢气体泄漏造成特大人员伤亡事故。仅仅是一次防范疏忽,灾难就降临了,数百人死于非命。刚刚上个月发生在台湾的大陆旅行团客车被砸事故,仅仅因为施工方超负荷起吊重物,瞬间夺取了2个人的生命,重伤多人。

对于企业来说,简单不等于容易,小事不等于没事。尤其安全问题,往往小隐患会酿成大事故。把安全的弦绷紧,生产生活就会弹出悦耳的篇章。花大力气做好小事,把小事作细就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做的工作。在攀登的路上,使人疲惫的不是山路的陡峭,而是鞋里的一粒沙子。当你在施工现场,在起吊物下方设有监护人时;当你在检修现场,设有围栏或照明或悬挂警告标志时;当你在危险标志牌前想一想,自我保护意识强一点时。……如果当你把这些看似很小很细碎的事做好时,你就不会发出生命是如此的脆弱,转瞬即逝的感慨了。执着于细微处,安全就是生命质量的一根红线。

其实,完整的生命质量不但包括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也包括幸福生活。当路口的红灯亮起时,停下你匆忙的脚步,休息一会,观望一下,享受这片刻的宁静,不会有任何损失。当你在工作时戴上安全帽,系好安全带,穿上劳保鞋,也许你会感到失去了自由和舒服,但我们相信这只是暂时的,长久的幸福生活其实就是这样一点点积累起来的。因为事故往往发生在瞬间,瞬间之后就是悲剧。事故对于个人是身体的直接伤害,对家人、对企业、对社会就是破碎的生活及生活环境。安全第一就是尊重生命,以人为本。

我们宁愿为安全憔悴,也不想不为事故落泪。抓安全,既不想听哭声,也不想听骂声,只希望有更多的掌声和笑声。只有分分秒秒的安全,才有年年月月的幸福。抓安全就像是幸福的家庭作业,认真谨慎再多一点,幸福指数就会更高一点,生活的质量和生命的质量都需要安全砝码,需要安全的红线维系。安全不是别人要求,而是你、我、大家生命的需要,我们要安全。

生命的暗示范文2

“关注安全、珍爱生命”,一句简单的话语不仅道出了所有职工和家属的心声,更多的寄予了众多亲人的渴盼。原创:它从人性化的角度深刻揭示了“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的朴素道理。我们要以人为本,使全体职工切实感受到安全的重要性,将“要我安全”自觉转化为“我要安全、我懂安全”,不断开创企业安全管理、安全生产的新局面。

安全生产与每个职工的命运紧密相连,是每位职工责无旁贷的大事,需要全体职工共同努力。只有具备了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具备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安全生产上齐心协力、上下同为,才能够将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不断推向深入,使安全基础不断夯实。

安全生产贯穿企业的每个环节,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环环相扣,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对安全生产造成不利影响和严重威胁。搞好安全生产,要严格按照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要求,杜绝推委扯皮、职责不清的现象,要从我做起,狠抓落实。作为一名煤矿员工,既要自觉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识,又要抓住每一个机会,深入学习和掌握有关安全生产的理论和技术,掌握安全操作的程序和方法,了解必要的安全自我保护的知识,从而在工作中有效地保护自己,将一切不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在安全的战场上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生命的暗示范文3

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本要求,是事关职工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企业发展稳定的大事,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依靠科学、依靠群众”的方针。在实际工作中严格遵守“三不伤害”的原则,确保职工以饱满的热情,努力的工作态度,在各自不同的岗位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企业的发展与辉煌贡献自己一份力量。广大职工群众在生产经营和技改建设活动中牢牢绷紧安全弦,当产量、质量、工程进度和效益与安全发生矛盾冲突时,优先考虑抓好安全工作,别无选择,安全第一。事事处处自觉遵守《安全生产法》,充分发动职工群众与各种各样的不安全行为、现象作斗争,坚决做到一切从安全出发,千方百计杜绝、遏制、消除各种不安全现象;坚持安全生产常抓不懈,让安全生产,我要安全的警钟长鸣。

安全这根弦无论如何不能放松,无情的事实给我们上了一堂堂生动的课。椐全国大钢安全协作会的《全国大钢安全协会成员单位安全生产月报表》统计,7月份上报的33家大型钢铁企业共发生伤亡事故112件,伤亡112人;其中,死亡9人,重伤3人,轻伤100人。一件件安全事故,给本来欢乐、祥和的时光增添了沉重悲哀的气氛,给当事人的家庭造成无可估量的损失,究其事故的原因,都是因为头脑中放松了安全这根弦,认为平时的小小疏忽,不会造成人命关天的后果,所以工作中出现违规操作。只要我们严格按操作规程工作,稍微谨慎一点,这类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每一个家庭都可以共享天伦之乐。

安全不是生产指标,欠产了可以追回来,可安全是人命关天的头等大事,任何单位只要发生一起安全责任事故,不仅给单位造成经济损失,更严重的是给我们的精神造成严重伤害,安全工作出了人身事故,想弥补的机会都有没有了,人人都为之惋惜。违规操作付出的是生命的代价。因违规操作而造成终生残疾事例有目共睹。除了给自己带来终身的伤痛,更需要妻子甚至孩子的照顾,经济情况也因伤痛支出而每况预下,成为因难补助人员。本来幸福快乐的家庭因你的一次工作失误,却一辈子生活在伤痛带来阴影里。因违规操作而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却给活着的人留下了无尽的哀伤,父母失去了年轻的儿子,白发人送黑发人,让白发苍苍的父母在本该安度晚年的幸福生活中如何去承受老年丧子的悲痛,年轻的妻子失去了心爱的丈夫,成为她一生中难以抚平的伤痛,年幼嗷嗷待哺的孩子将终身无法享受到父亲那博大精深的爱。给欢乐祥和的家庭带来了无可弥补的沉重打击。

生命不仅属于你自己。生命属于你的妻儿、你的父母和所有关心你爱护你的同事朋友们。珍爱生命,杜绝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就是给企业、家庭创造的最大财富。

历数以往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故,无一不与粗心,疏忽有关,工作中的细心和精心,工作时一丝不苟地执行工艺纪律,严格按操作规程办事,遵守一切规章制度,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日常生产工作中的每件小事做起,杜绝违章作业,是生产工作得以正常进行,减少和杜绝一切安全事故的前提。每道工序、每个岗位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因而岗位与岗位、人与人之间存在关相互关心,相互照应的关系。当同事需要帮忙时,当一个同事违规操作时,当有人不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时,我们就当时时提醒他“安全责任生产这根弦不能松”。为了您和家人的幸福,时刻牢记安全生产血的教训吧!同事们的这种关心、规劝多了、提醒多了,违规及不安全的举动也就少了。

安全工作关系到我们每一个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快乐,同时也告诫我们每一个职工群众“我不伤害自己,我不伤害别人,我不被别人伤害”,与各种各样的不安全行为、现象作斗争,我们的生命才有保证,家庭才有欢乐。

生命的暗示范文4

管增禄

山东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50021

摘要:农村公路是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农村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而农村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是影响其交通安全的主导因素。本人根

据对曲阜市县乡道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的实例经验,对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的实施进行综合研究,通过深入分析安全隐患路段的实际情况,确定切实、

可行并且有效的实施方案。

关键词:农村公路;交通安全;防护;实施方案

一、引言

随着各地农村公路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公路的交通安全问题引起了

越来越多的重视。农村地区复杂的地形、地质条件及建设资金不足等特点,

使得农村公路普遍存在着道路技术等级低、路况差等问题,急弯、陡坡、

视距不良、路侧险要路段频频出现。近年来,农村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农

村公路建设里程与日俱增,逐步形成了发达的公路网体系,交通路网的快

速发展及交通量的迅速提高,加剧了农村公路、行人及车辆之间的矛盾,

其交通安全状况令人担忧。科学、合理地实施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

是消除交通安全隐患、降低事故发生概率、减少事故伤亡及经济损失的有

效途径。

二、实施方案的选定

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宜采取“主动”的预防措施和容错措施,

必要时辅以“被动”的防护措施。在深入论证分析的基础上,有条件时,

可采用改进线形等土建工程措施,从根本上降低公路交通风险。可采用警

示、诱导、提高通视距离等措施,降低交通事故概率,有效改善公路行车

环境。可通过设置合理的路侧净区为驾驶人提供容错空间,减轻事故损失。

以护栏为代表的防护设施是“被动性”措施,是挽救驾乘人员生命的最后

一道防线,必要时进行适当的防护。不当的防护设施自身也可能成为一种

障碍物,因此,防护设施的设置应充分论证,避免盲目设防和过度设防。

具体路段选择实施方案时,宜以排查结果为基础,针对主要风险因素,合

理选用技术标准,采取针对性的处置措施。

三、典型的农村公路风险路段分析及处置措施

1.单个急弯路段

单个急弯路段的主要风险因素是视距不良或车速过快,易发生两车相

撞、单车碰撞山体或车辆驶出路外事故。处置措施为:

①设置向左(右)急弯或(和)事故多发路段等警告标志。

②设置限速标志,并根据需要设置解除限速标志。如果超速现象严重,

且是造成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时,可在进入弯道前一定距离设置20~30m

的减速路面或设置其他物理性减速设施,应注意设置相应的标志标线进行

预告、警告。

③设置减速标线。

④设置禁止超车标志,并根据需要设置解除禁止超车标志。

⑤路侧设置线形诱导标和(或)轮廓标。

⑥设置中心实线或物理分隔设施,减少因视距不良路段车辆越过中心

线发生的对撞事故。

⑦有条件时,弯道处路面加宽。

⑧根据路侧危险程度和历史事故资料在弯道外侧设置护栏。

⑨根据事故资料和弯道处实际车速,确定是否需要增加超高。

⑩检查视距,有条件时清除通视障碍物,有山体遮挡的可设置凸面镜。

2.连续急弯路段

连续急弯的主要风险因素与单个急弯路段类似,但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更高。因此,除可选择单个急弯采用的处置措施外,还可采用以下措施:

设置“连续弯道”警告标志,可加设辅助标志说明前方连续弯道的长度,

或使用告示牌,说明前方××m 连续弯道,必要时可设置主动发光警告标

志。

3.桥头接小半径曲线路段

桥头接小半径曲线路段存在的风险因素与单个急弯路段类似,但事故

形态以碰撞桥头和冲到桥下为主,事故后果更为严重。实施时,除采用急

弯路段处置措施外,还可考虑速度控制和被动防护措施。处置措施为:

①桥头设置警示标志,曲线外侧设置视线诱导设施。

②根据路侧危险程度设置护栏,并注意路基护栏与桥梁护栏之间的过

渡。

③在车速较快的桥头路段,可提前设置减速标线或物理性减速设施。

4.陡坡路段

陡坡路段的主要风险因素是车速过快或连续制动导致车辆制动失效,

易发生追尾或对撞事故。处置措施为:

①设置陡坡警告标志或其他文字型警告标志。

②设置限速标志、减速设施和视线诱导设施。

③根据路侧危险程度和历史事故资料设置护栏。

④如果设置了避险车道,应按照有关标准,在坡道起点处设置避险车

道预告和指示标志。

上坡路段存在的主要风险因素是占道行驶或违章强行超车,与下坡车

辆发生对撞。实施时,宜以标志和标线为主要措施,实施禁止超车控制。

5.连续下坡路段

连续下坡路段的风险因素与陡坡路段类似,但由于下坡的长度较长,

交通事故发生率较高且事故较严重。处置措施为:

①设置连续下坡警告标志,根据情况可以采用辅助标志标明连续下坡

长度,或使用告示牌,说明“前方连续下坡××m,超速危险”。

②设置限速标志、禁止超车标志标线以及减速设施。

③在因制动失效而事故频发的路段,可根据地形条件设置避险车道。

④可利用缓坡地势或山凹增设供检修车辆临时停靠的简易紧急停车

带,连续上坡路段也可设置。

⑤根据路侧危险程度和历史事故资料设置护栏。

6.急弯陡坡路段

急弯陡坡路段除具有单个急弯和陡坡的风险因素外,还存在车速过快、

视距不良等因素,易发生车辆侧翻、对撞或冲出路外事故。实施时,除可

选择单个急弯和陡坡采取的处置措施外,还可采用以下措施:

①在急弯前的直线路段设置限速标志,宜结合设置其他减速设施,逐

步控制车速,使车辆能以较安全的车速通过小半径曲线。

②如果路侧较危险且事故较多,可考虑设置护栏。

7.视距不良路段

视距不良路段主要风险因素是车辆占用对向车道行驶时不易被对向车

辆发觉,易发对撞事故。处置措施为:

①修剪、处置弯道内侧树木,使弯道内侧通视。

②设置呜喇叭标志、限速标志以及禁止超车标志。

③设置线形诱导设施以及减速设施。

④根据路侧危险程度和历史事故资料设置护栏。

⑤设置交通凸面镜。

8.路侧险要路段

路侧险要路段主要风险因素是车辆驶出路外,翻坠造成伤亡和损失。

实施时,宜首先合理设置标志、标线等设施,加强诱导,控制车速,使车

辆保持在车道内行驶;其次加强防护,减轻事故严重程度。处置措施为:

①根据路侧危险程度和历史事故资料设置护栏。

②设置视线诱导设施。

③设置减速措施。

9.穿越学校、集镇、村庄路段

公路穿越学校、集镇、村庄路段主要的风险因素是快速行驶的车辆和

横穿行人、自行车的碰撞,解决的基本原则是规范行人的过路行为,给车

辆提供必要的警告,并使车辆降低车速。处置措施为:

生命的暗示范文5

关键词: 安全管理 生命科学实验室 实验室安全

高等学校作为重要的教学和科研单位,承担着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双重任务。高校实验室是高等学校开展实验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是高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的必备场所[1],是全面实施综合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实验技能、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能力的必要场所,同时是高校人财物高度集中、安全事故易发的重点部位。近年来,高校对实验室建设的投入持续增长,在硬件设施逐步加强的同时,软件管理存在的问题不断显现。

生命科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研究生命现象及探索生命的本质、特征和发生发展规律都离不开实验室和实验活动。目前,我校生物学专业的实验课学时所占总课时的比重已经达到50%,这些实验课都是在实验室完成的,高校生命科学实验室是开展生命科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教师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2],在生命科学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中发挥重大作用。针对高校生命科学实验室安全管理面临的新形势,要准确把握安全管理的特点,积极采取有力措施,扎实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1.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实验室安全管理是一种动态的、全程的管理[3],在高校管理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是保障教学实验和科研正常运行的需要;是保障师生生命和学校财产安全的需要;是创建平安校园与和谐社会的需要。

高校实验室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学科实验和科研本身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实验室的设施设备及用品的潜在危险,若使用、维护不当都可能造成严重事故。实验室安全管理是保障实验室安全运转,维持正常教学、科研的关键[4]。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国家和地方对高校实验室建设的投入大幅度增加,实验室建设规模、数量、价值不断扩大,实验室使用的人数、时间、效率不断提高,实验室面临的和潜在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多,火灾、中毒、环境污染、偷盗遗失等事故屡屡发生,轻则财产损失,重则造成人员伤亡。只有确立人的生命高于一切的价值理念,切实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才能确保高校师生的人身安全和学校的资产安全。实验室安全管理对高校乃至整个社会的安全和稳定都至关重要,因此,实验室安全管理必须格外重视。

2.高校生命科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特点

实验条件的改善,实验室安全管理的任务和内容也产生相应变化。目前,多数高校的实验室都具有以下特点:涉及资源多、学科门类广、人员组成复杂、安全隐患较多,造成安全管理难度大。为此,很多高校纷纷出台各类规定与措施,以保障实验室安全。但实验室建设与安全管理相脱节的现象仍然存在,有时安全管理明显滞后,给实验室带来较大隐患。

高校生命科学实验室包含各种类型,既有单纯属于生物学专业的实验室,又有与医学或者化学专业相关的实验室;既有主要承担实验课的教学型实验室,又有主要承担科研项目的研究型实验室;既有国家级、省部级的重点实验室,又有普通实验室。不同实验室的安全防护要求也不同,而且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师生的安全意识、技能水平、操作规范程度都会对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产生影响。实验室主体以学生为主,流动性大,新老交替一直进行着,实验室安全教育和管理难度较大。随着高校教学、科研事业的迅猛发展,实验室正在向技术、知识和设备密集的综合型教学科研基地发展。实验室要使用各种化学药品、易燃易爆物品、剧毒物品、放射性物品和生物实验品,有些实验需要高温、高压、超低温、强磁、真空、微波辐射、高电压或高转速等特殊环境和条件,由此还引起危险化学品安全贮运、实验室使用、实验室排污(废气、废液、固废、噪声、辐射)与处置系统等一系列安全与环保问题[5]。

3.实验室安全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长期以来,各高校都把教学科研工作视为学校发展的重中之重,对学校实验室的安全工作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对安全工作的本质认识不足,重视度不高,对于一整套的管理过程的各个环节缺乏统筹性的思考,宣传教育趋于淡化,仅凭经验就想当然做出决定,缺乏必要的安全防范意识,规章制度形同虚设。师生安全意识较淡薄,持有或在潜意识里持有“不出事就是安全”观念的师生占绝大多数。实验室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由于领导重视不够、师生安全知识不够,缺乏自主学习的文化氛围、平时养成不良的习惯,疏忽大意等导致事故时有发生。

现阶段,许多高校实验室的安全工作都由校办、保卫处、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或环保部门负责,形成管理部门多、体制相对松懈的局面。而且管理部门之间的不必要摩擦,降低了管理效率,容易出现互相之间的推诿现象,导致管理体制不健全,安全监管不力。大多数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体制不完善,缺乏通识层面的培训和具有实验室自己特色的专门培训,教育培训不规范、管理难,管理力度不够,更涉及多头管理、交叉管理等问题。

缺乏对实验室进行安全分级。国家有对生物实验室安全分级的具体申报和评审指标,但缺乏对其他实验室的安全分级指导。

新时期高校实验室的安全性管理制度,不仅存在上述需要进一步完善的问题,也存在现有制度检查督促不力,执行落实不细的问题。例如,实验室三废处理缺乏专业部门统一管理,大部分高校实验室没有污染治理设施,对未经严格处理的三废(废气、废液、废渣)尤其是成分复杂,毒性较大的废液只采取简单的直排或稀释后直接进入下水管网的处理方法,日积月累,产生的毒性,造成的污染是不容忽视的[6][7]。

实验室设施陈旧,安全隐患多。再加上实验仪器增多。用电功率增大,供电设施老化,安全资金投入不足,消防设施不足或老化,没有一套完整的应急逃生的方案,缺乏道路识别、标志和图示。在实验大楼内应明确标出实验室的位置及安全通道[8],一旦发生事故后果将不堪设想。

4.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措施

高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要有制度建设作保障,从制度建设入手,建立一整套严格、有效、富有针对性的规章制度,并在实验室的日常工作中严格执行,确保各项管理制度落到实处。没有严格的管理和明确的职责,安全就没有保障。在实验室安全工作中要不断理顺管理体制,明确管理职责,推动高校建立统筹负责安全的机构,并在各单位设立以安全工作为首要职责的管理岗位,只有这样高校实验室的安全才能够得到切实保障。而不再是依靠其他岗位的行政人员兼职负责安全工作,致使工作无法得到有效监督。

此外,由于高校实验室类别众多的特点,要求各实验室的管理规章制度切合每一类实验室的实际,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工作制度和规范。实验室的管理水映了一所高校的整体的管理水平。高校实验室具有使用频繁、人员集中、流动性大、大量贵重仪器设备和重要技术资料集中等特点。因此,其安全性管理问题不容小视。制定科学规范的规章制度,解决好实验室的安全问题,有利于学校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

实验室安全中人的因素是最主要的因素。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素质欠缺,与安全行为背离是导致实验室事故的最主要原因。通过加强管理,提高相关人员对实验室的安全意识,从根源上解决实验室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有利于减少实验室的人为性的事故,减少学校的重复性投资,保障实验室安全及学生和教师的人身安全。学生的安全素质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后天教育获得的。学校安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人,实验室的安全性管理是一种制度,一种约束,以培养学生的自我约束力和自控力[9]。一些高校开展安全讲座,播放实验室安全教育影片等,不仅使学生学到安全知识,而且在实验室中知道如何避免发生事故,如何应对突发事件,在危急关头知道如何自救与救人,这对学生是一种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

因此,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进入实验室的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技能,形成人人知安全,人人重安全的良好氛围,力争从源头上解决实验室安全问题。如开设安全课程,让学生对实验室安全有系统、全面的学习和了解。结合不同学科和专业,编写专门的实验室安全手册,对进入专业实验室的人员进行有针对性培训,严格实施实验室准入制度。与保卫处加强实验大楼火灾逃生演练和化学试剂泄露救助演练等活动。收集全球高校实验室安全方面的信息和案例,定期举办实验室不安全操作图片展,实验室不安全因素图片展和实验室安全事故图片展,警示师生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举办多形式的实验室安全活动。开展诸如安全咨询日活动、安全报刊设计、安全知识竞赛、安全讲座、安全标语口号征集、实验室安全志愿者等让广大师生易于接受的安全活动。在结构复杂的实验室大楼各楼层设计和悬挂道路识别、标志和图示。防止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管理部门应积极寻求转变,由被动管理向主动管理转变,管理人员也应由纯管理型向专家型转变。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利用网络平台,对学生进行实验室安全教育,通过网络安全考试建立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等,取得良好效果,值得借鉴。

安全检查对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责任心,强化安全意识,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检查找出不足、发现隐患,既可督促实验室整改,又可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作为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要时刻牢记“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要切实通过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规范实验室安全检查制度。建立例行检查、不定期抽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的立体实验室检查制度。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依据化学药品的数量和类型、设备种类进行安全分级,具体分成低度危险、中度危险、相当危险和高度危险四个等级分级管理。根据其不同的分级对其采用不同的检查标准和手段,做到重点部位重点检查。

安全采购,确保设施设备和实验用品质量的关键,从源头确保实验室的安全,硬件的质量安全了,实验室的安全就有了坚实的保障购置安全系数高的设备,配置大型仪器的配套安全设施,配备必要的劳动防护、通风、冲淋和消防设备,及时报废达到报废标准的仪器设备,定期开展有关设备的年检工作,配备齐全化学药品废弃物回收装备和处理设备等以保障实验室的安全。

生物实验室的许多废物属于特殊垃圾,污染性、危害性很大[10]。如细菌、病毒、病原微生物、实验动物的尸体或器官,放射性同位素实验的材料,实验后废弃的移液器、试管、手套等物品。这些有毒有害物质和生物类垃圾一旦进入环境,就会对人体健康和自然生态产生严重危害,造成难以估量甚至不可逆转的损失,必须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妥善做好处理工作。有毒有害物质和生物类垃圾的处理有专门的技术和标准要求,实验室经过消毒或高压灭菌处理后,统一交由政府环保部门指定的机构进行做集中焚烧或深埋处理。高校安全管理部门要监督各实验室按照要求进行初步处理,将其分类存放于指定场所和专用容器内。同时倡导实验室要尽量使用无毒无害或者毒害性低的试剂,并采取必要的奖惩措施,控制这些物质的产生量,尽量降低其危险性。

5.对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建议

实验室建设是提高高校综合实力、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重要内容。为使实验室建设工作顺利开展,保证实验室安全、高效、可持续运行和发展,必须有一套与之相适应的安全管理体系。在创建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中,不仅要借鉴先进高校的成功经验,还要充分考虑每一所高校都有自身的学科特点,有所侧重,有所突破。要调动各职能部门和相关院系的积极性,共同协作,共创安全。安全管理体系创建过程的每一步都需要高度重视,要“以制度保安全,以行动促制度”,既要重视制度建设,为具体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又要重视实际推行,避免制度成为一纸空文。必须形成一套保障安全管理长期有效开展的管理体系,并根据学校发展、实验室组成、研究方向的变化及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的变更不断改进,自我完善。

实验室安全条件建设应与实验室建设要同步进行。实验室应配备足够通用安全设施,如灭火器、烟感报警器等,楼道内设紧急安全通道,在高压容器、煤气阀门等处设醒目的安全标志。专业实验室要配备必要的安全环保设施和个体防护装置,如化学实验室中的通风橱、洗眼器、防毒面具;生物类实验室中能对废弃培养基等进行统一处理的高温高压消毒装置。放射性实验室中有防辐射、防泄漏设施,源库有视频监控、防盗报警系统等[11]。在实验室及时地配备和更新必要的劳动保护设施和用品,安装必要的检测、监控设备,以期及早发现实验室中的安全问题,及时采取必要措施,杜绝实验室事故的发生和发展。

为了有效应对各种实验室突发事故,在事故发生之后尽可能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是完全必要的。应急预案应包括组织体制、应急措施和事故处理步骤等内容[12]。为了保证事故发生后按照应急预案及时、有效地应付,必须进行日常演练。

只有创建符合自身实际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才能保证实验室安全、健康、环保、可持续发展,才能使实验室在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6.结语

安全是实验室正常运转的首要条件,加强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对确保实验室教学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及保障人的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13]。高校要将生命科学实验室的安全管理置于中心工作的重要地位,认真研究高校生命科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特点,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策略,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和工作成效,为创建平安和谐校园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使广大师生员工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14],建立长效机制。

实验室的管理水平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一所高校的整体管理水平。实验室的安全性管理是一项细致而繁琐的工作,必须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做到安全意识牢固,规章制度完善、管理技术先进,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实验室的科学化管理,才能促进实验室管理工作事半功倍,才能推动实验室的功能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

参考文献:

[1]廖庆敏.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之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1):168-170.

[2]由继红.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浅谈[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1,9(3):179-181,184.

[3]李五一,谷大丰,胡放.香港高校实验室安全和环保工作考察及启示[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5(9):10-12.

[4]刘林涛,田慧珍,高校实验室安全体系改革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1):212-214.

[5]阮慧,项晓慧,李五一.美国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给我们的启示[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10:4-8.

[6]郭亚.化学实验室环境污染[J].环境科学,2009,22(1):55-57.

[7]刘淑萍,张世铭,张新华.高校实验室应对安全事故突发事件初探[J].中国公安安全,2005(4):44-46.

[8][美]丹尼尔・D・沃奇,著.徐雄,冯铁宏,祝东海,译.研究实验室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9]高淑芹,平梅.新时期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分析及对策[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10):149-152.

[10]汪建华,张惟才.研究型生物实验室的管理[J].生物技术通讯,2008,19(1):154.

[11]李殿鹏.加强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确保实验室安全运行[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7):345-346.

[12]徐建斌,赵涛涛.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现状与对策研究[J].实验室科学,2009,4(8):164-165.

生命的暗示范文6

磐安县生态文明建设的历程

磐安县从1983年复县以来,一直致力于生态保护工作,不断探索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之路,推进生态建设不断深化和提升。从1995年起,部署创建生态示范区,2000年被命名为首批“国家级生态示范区”。2005年确立了“生态立县”发展新战略,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业得到了初步发展,生态文明理念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影响力、整合力逐步加大,2008年成功创建成为省级生态县。2009年,磐安县进一步提出了“建设生态经济区、打造休闲养生城”的工作目标,2010年通过国家生态县考核验收,2011年被命名为国家生态县。2012年,磐安县新一届党委、政府提出了“绿色发展、后发崛起”的总要求,坚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线,致力建设“品质山城、秀美乡村、幸福磐安”的发展目标,在这一目标指引下,磐安县积极开展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县创建工作,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新阶段。

磐安县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做法

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磐安县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不断探索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经济发展和生态文化挖掘的多赢之路,实现了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的互促共赢。

坚持生态立县,营造秀美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磐安县地处四江之源,担负着“保浙中一方净土,送下游一江清水”的政治责任,从“生态富县”战略的提出,到“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旅居兴县”战略的完善和坚持,始终做到生态保护优先。一是严格实行环境准入。坚持以浙江省生态功能三级区划为基础,综合考虑资源与生态环境现状、产业结构调整要求,将行政区域划分为禁止准入区、限制准入区、重点准入区和优化准入区四类生态环境功能区,严格环境准入门槛,优化保持磐安生态环境。二是持续改善城乡环境。大力建设新老城区和各大园区污水管网和处理厂,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深化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农村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长效机制。三是深入开展“美化磐安”行动。从2010年起,计划用十年时间财政投资1亿多元完成县城周边、重要交通道路沿线、通景区交通沿线等重要区块的山体林项改造,新建绿地面积1600多公顷,建设“一年四季彩色磐安”。

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发展生态经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通过复县30年的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已成为磐安生态经济发展的三大主要领域。一是坚定不移发展生态工业。着重解决好“在哪里发展工业、发展什么样的工业”两个问题,将所有乡镇分为工业主导型、农业主导型、旅居主导型三类进行考核,明确在金磐开发区、新城区和省级磐安工业园区“三大区”,以及四个乡镇工业功能区集聚发展生态工业,大力培育塑料制品、工艺礼品、针织服装、农副产品加工等县域特色产业,医药保健、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避免了工业发展“乡乡点烟”现象,绝不牺牲环境换取工业指标。二是常抓不懈发展现代农业。依托生态、优质、高效的农产品资源,培育了中药材、食用菌、茶叶、高山蔬菜、养殖业五大农业支柱产业,其中有机、绿色、无公害产口已占总种植面积的62?郾7%,成为浙江省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综合强县,中药材产业集聚区被列为省级服务业集聚区。三是坚定不移发展休闲养生旅游业。该县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先后开发了花溪、百杖潭等十个生态景区,培育了一批具有乡村特色的农家乐专业村,“山水磐安・休闲养生好地方”旅游品牌逐步打响。

强化生态意识,不断繁荣生态文化。生态文明意识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推动力。一方面,培育全民生态文化意识。编印校本教材,把生态文明教育贯穿于中小学教育,积极倡导绿色消费、绿色出行,大力开展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企业、绿色家庭等系列创建活动,增强全民生态意识。另一方面,大力弘扬区域原生态特色文化,对25个历史文化村落和重要文保单位进行抢救性维修,深度挖掘优秀历史文化传统中尊重自然、合理利用自然的宝贵经验,结合“玉山古茶场”、“大盘山自然保护区”、“浙八味”、“榉溪孔氏家庙”等特色资源,不断提升茶文化、药文化、儒家文化的绿色知名度和影响力。

推进山区县生态文明

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完善补偿机制,强化生态文明分类指导。完善省级统筹和转移支付机制,进一步加大生态补偿力度,建立“类别细化,责利匹配,动态考核”的县域生态补偿机制,最大限度发挥机制的导向、约束和激励作用。即在“分等”的基础上再进行适当分类,确定不同生态因子进行补偿。如对于源头县,可以按“流域集雨面积”、“出境水质”进行水域补偿;对于生态屏障县,可以按森林覆盖率、空气清洁度进行补偿;真正体现生态贡献实绩大,生态补偿收益高的发展导向。探索建立下游受益县市转移支付生态补偿机制,让下游受益地区向上游保护地区转移支付一定的生态补偿金,加强跨县域生态文明共同体建设。按照“生态是资源,生态是商品”的理念,落实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绿色信贷、绿色贸易等制度,完善治污执法与补偿的利益调节机制。

鼓励自主创新,巩固县域生态建设成果。完善规划体系,在《浙江省山区经济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分区域、分县制定子规划,进一步明确主要山区县的建设发展思路和模式。鼓励各地创新生态文明建设举措,在财政、金融、土地等方面给予差别化扶持,引导山区县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走生态富县的道路。大力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巩固山区生态保护和建设的成果,筑牢全省生态屏障。以磐安为例,将以大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核心,大力加强生态公益林建设,进一步提高森林覆盖率,逐步提高森林质量,改善生态功能;分批分层次种植芍药、油茶、茶叶、竹子、经济林等,提高森林经济效益;积极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开展水土保持生态环境治理,提高防治污染能力,始终做到“送下游一江清水,护浙中一片绿肺”;严格落实项目审批环保“一票否决”制,扎实开展“清洁水源、清洁空气、清洁土壤”行动,切实解决好群众关心的环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