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生创业团队建设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生创业团队建设范文1
关键词:大学生 室友关系 团队建设
大学生团队的创建有为同一兴趣的,如摄影协会;有为学术追求的,如数学建模;有为创新公益活动的,如杭电创行团队等,而以寝室室友为基础的大学生团队,也普遍存在。大学室友之间有一份超出商业利益的友情,这种友情对于形成稳定的合作关系,形成共同的爱好、兴趣、探索目标,对于以后的成长有很多的益处。
1.团队建设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重大意义
在许多国外名校里,大学生的创新灵感不是来自课堂的知识传授,而是由不同国籍、不同种族、不同知识结构的学生,通过社团、聚会等自发性地组织在一起,对各种大家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探讨和沟通,在这种宽松自由的氛围下,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表达观点。每个学生除了获得知识的累积外,还开拓了自己的视野,丰富了各自的知识结构。
“尺有所短,存有所长”,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只有个人和团队融合在一起,才能最终实现价值和利益的最大化。大学生团队的发展,兴趣是这群年轻人撬动梦想的最好支点。闲暇之时,成员之间彼此讲讲开心的事,说说开心的话,充分调动情绪,营造欢乐气氛,保持乐观和谐的局面,有助于高效工作,又助于身心健康。一个和谐的团队,可以使团队工作高效、气氛活跃,充满勃勃生机,创造出1+1>2的效能。
2.室友关系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作用
目前,众多高校开始关注创新创业团队的建设,并纷纷出台了关于创新创业团队建设的思路和办法,进行了积极的实践探索。团队的建设首先要培养成员的团队协作精神。
团队精神既强调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又强调与人合作的能力,这些能力必须通过实践得以提高。而寝室是培养这种能力的最直接基地,大学生每天在寝室的时间至少有8小时甚至更多,和谐的室友关系不仅可以消除自卑、自傲等不健康心理,还能锻炼语言表达能力,交际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寝室为单位的各种活动是提高团队合作精神的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友好、融洽的室友关系,会使人心情舒畅、精神焕发,使寝室成为一个和睦的小家庭。“家和万事兴”,彼此尊重、信任、关怀,互相理解、谦让、进步,创造一个充满爱的氛围,对团队建设是一种极大的推动力。
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为例,近年来开展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如数学建模、创行团队、电子设计、杭电迪喜之光团队等团队建设已取得不小的成功,大部分学生已经学习到了团队协助能力、专业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自2011年开始基于寝室室友关系的大学生团队建设实践,已经取得了国家和省大学生“挑战杯”、电子设计竞赛等奖项,取得过国家和浙江省新苗人才计划、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项目资助,2011年他们又自主成立了创业公司,在短短的2个月内目前该企业已拿到20万元的订单,销售额超过10万元。随着2008级本科生的毕业,目前该团队又自发地扩充了5名大二、大三的本科生同学,扩充了2名研二的研究生。在团队成员组成方面,由于团队成员基本上是由学生自己组团的,其中不同学院的同学由同学自己寻找与老师介绍相结合。从运行的情况来看,团队同学之间没有发现矛盾和隔阂,同学关系非常融洽。
3.室友关系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消极作用及解决方法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学生在大学生活中关系最密切的是寝室室友,这种关系在开始时主要靠共同的取向和相互谦让来维系。但时间长了,在有摩擦的情况下,难以控制情绪的事情经常发生,甚至发生恶性事件。另一方面,学生在学习之余有大量的空闲时间,在寝室相互交流时间比较长,如果没有事“填充”,容易形成精神上的“空虚状态”和寂寞感。
从2013年开始学工和公寓老师联合开展了如下的调查,对创新创业团队成员心理状态与非团队成员心理发展状态的分析、邻近寝室的团队成员与非团队成员关系状况。数据显示,在调查中有部分团队成员与其室友关系不是很融洽,往往因为生活习惯、性格原因、利益关系等各种因素导致出现矛盾,有如下特点:
第一,新生寝室矛盾多。因为新生进入大学后,面对新的环境、不同背景的同学和新的集体生活,需要适应过程。第二,女生寝室矛盾多。女生一般都比较敏感,爱计较,所以容易产生矛盾。第三,矛盾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生活行为习惯、起居时间等方面不能融合。
寝室产生矛盾时,单单靠同学内部之间很难协调,需要外界的干预,如思政辅导员和公寓生活指导老师等的教育和引导。具体如下:
3.1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
使学生树立明确的团队意识和信念,把寝室作为一个团队。更好地融入寝室集体生活。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中关心他人,帮助他人。
3.2遵守寝室公约 制定寝室规章制度
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良好的室规是寝室团队建设的制度保障。 在这里,“室规”是一种包括寝室清洁卫生、寝室精神、成员考核、自主学习、值日分工、应急预防与处理等制度以体现寝室成员核心团队价值观念的总细则。寝室内成员应自觉遵守室规,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3选好寝室的带头人
寝室的各项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取决于寝室长的作用和能力。因此选好寝室长很有必要,要选择学习成绩较好、能力突出、性格较为外向并且喜欢与人沟通和合作的人。
3.4多开展同学喜闻乐见的团体活动
集体活动最能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如寝室内务评比、寝室设计大赛、公寓趣味运动会等,要求寝室所有的成员均要积极参加。寓教育于活动中,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
4.公寓文化建设有利于对室友团队的主动引导
公寓文化是公寓中全部活动的精神表现,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文化对学生的室友关系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引导和教育同学培养积极健康的面貌。对教育学生的成才有两种作用:一是无意识调节,通过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接触,对个性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二是有意识调节,通过多种途径的教育、引导和规范化管理,对学生的个性产生积极的指导作用,培养同学们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
在公寓文化建设中,首先是要搞好楼宇的环境卫生,环境对人的行为影响是最直接的,良好的住宿环境对学生是一种享受,这种良好的感受会促进有良好的行为。我校通过文明寝室和标准化公寓建设,硬件设施和环境得到大幅提升,为公寓文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其次是利用宣传工具,充分发挥楼宇宣传栏、板报等宣传媒介的作用,对各类好人好事及时进行表彰,对不好的现象及时进行批评教育,对广大学生的日常行为起指导作用。第三是开展同学喜闻乐见的公寓活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公寓文化节活动至今已举办了十三届,每届公寓文化节历时一个月多,开展近十项文体、娱乐、知识竞赛、才艺展示等方面的活动,吸引近万名同学的积极参与。先后获得“校园文化精品项目”,“全国高校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全国高校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优秀策划案”等荣誉。2014年组织的楼宇拔河对抗赛,在丰富同学们的公寓生活、培养拼搏精神的同时,更培养了同学的团队协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大学生创业团队建设范文2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创业环境;创业网络;创业团队;创业执行力
近年来,每年大学生毕业人数超过700万,毕业人数增加与经济增速放缓对就业构成双向挤压,“就业难”成为政府面临的严峻课题。总理在近年的两会上提出“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调动起来”。大众“创业潮”契合政府经济转型的“创新潮”,共同汇聚成一股充满活力的时代洪流。如何营造更好的“草根”创业环境,推动科技创新,将备受关注。以下分析我国大学生的创业现状及影响大学生创业的因素,从而提出了促进大学生创业的建议。
1.我国大学生的创业现状分析
这些年随着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不断扩招,能够进入大学的人也越来越多。大学毕业生逐年上升,大学生就业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大学生自主创业逐渐成为解决就业问题的新办法、新途径。《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选择了自主创业。数据显示,2014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为29%,比2013届高06个百分点,比2012届高09个百分点。其中,应届本科毕业生创业比例为20%,高职高专毕业生创业比例为38%。从近三届的趋势可以看出,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呈现持续和较大的上升趋势。2014届大学生中约有191万人选择了创业。但是据数据显示,大学生创业总体的成功率低,目前我国大学生创业的平均比例是03%,广东地区为1%,而这一数据在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约为20%,全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最高的浙江也只有4%。可以看出困扰我们的是创业成功率普遍偏低,我们应该在校内时期加强培养对大学生创业能力,这也有利于推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2.影响大学生创业的因素
2.1 创业环境
2.1.1 行政环境
国家为了支持大学生的创业,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涉及到很多方面。对于大学毕业生不同的创业经营单位,分别不同形式的免征企业所得税。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所属的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免费为自主创业毕业生提供各种服务。
2.1.2 融资环境
尽管国内的融资渠道还不是很健全,但方式比较多,主要是:(1)政府贷款;(2)银行及金融机构贷款;(3)发行债券;(4)风险投资;(5)合资、合作、外资企业融资渠道;(6)发行股票;(7)转让经营权;(8)bot融资。多渠道的比较与选择可以有效降低融资成本,提高效率。
2.1.3 教育与培训环境
教育与培训环境对大学生的创业具有重要意义。为了鼓励 支持大学生创业,高等学校开设了大学生创业教育培训课程,为大学生创业教育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注重创业课程建设,培养大学生基础的创业能力,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创业实训。
2.2 创业网络
随着创业的发展,创业者与外部之间的联系也会影响到创业的效果,越来越多的学者研究创业网络对创业的影响。随着创业过程的不断深入,创业网络也随之发生着变化,因此,在创业过程中,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构建创业网络,要正确的认识和把握影响创业网络演变方向及进程的各类要素,有效发挥创业网络的促进作用,从而实现创业活动与创业网络的共同发展。
2.3 创业团队
团队建设是在现代管理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团队成员彼此是否信任,是否相互理解与坦诚将影响到团队建设的好坏。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团队建设,努力将创业团队建设成优秀团队。优秀的团队建设应该做到有合理的团队规模和结构、相互信任彼此合作的团队精神、可持续的行之有效的团队培训、与之呼应的企业文化等。所以“团队建设”是指以实现团队的共同效益及让团队达到最大利益化为目标,建设相关方面如团队结构、体制、奖惩制度、企业文化、激励办法等团队行为,团队建设是大家有效的沟通过程,该过程中彼此间相互信任、坦诚相对。
2.4 创业执行力
对于创业企业各项决策的贯彻落实,反应了企业的执行力。现在创业企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拥有一套行之有效符合自身发展的内部管理机制非常关键,决定了每项决策是否执行到位。
3.促进大学生创业的合理化建议
3.1 国家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和良好的创业环境
国家的大环境对大学生的创业有着很大的影响,在政府的支持下,大力积极宣传国家的创业政策和优惠措施,广泛宣扬创业精神和创业成功案例,营造全民族“全社会崇尚创业、认同创业、支持创业”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积极引导大学毕业生转变陈旧的择业观念,增强创业意识,激发创业激情。
3.2 完善创业教育体系
目前我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低,部分原因在于高校创业教育的缺失和滞后,学校应转变教育思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系统的创业教育体系。一方面,高校应该根据学校的专业设置学科优势,确定自己的创业教育目标。另一方面,各高校要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全过程,将创业教育课程纳入学分管理,从新生入校起就对其普及创业相关知识。优化配置创业师资,提高大学生专业水平。
3.3 提高创业者的素质
主动学习,加强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使其在专业知识、心理素质、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开发等方面得到发展,尤其是培养观察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市场对创业者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要具备专业技术“经营管理”社交公关“风险承受”创新等能力#充分了解企业注册“税收优惠”小额贷款等方面的优惠政策,用好用足这些政策,节省创业成本,降低创业风险,脚踏实地地创业实践,不断提高创业能力。
3.4 培养创业者的个人特性
拥有自信,自信的人有勇气敞开胸怀,容易接受新的思想和观点。自信的人敢于面对别人在观点上的挑战;风险感知,有能力面对风险的人才能迎接挑战,同时应该具备科学规避风险的能力;要有警觉性,要善于发现市场机会、挖掘市场的价值。在市场中具有洞察力是不能缺少的,要努力培养能够抓住这种稍纵即逝的机会的洞察力。
总之,学生在决定选择自主创业的同时,要以对市场的调查为依据,以国家大的方针政策为导向,科学合理的安排自己的创业项目,给自己做一个客观的评价。明确什么适合自己,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样也会增加创业成功可能性,国家的支持,学校的教育,个人素质的提升等方面的努力才会进一步提升促进大学生的创业,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成功。(作者单位:西南石油大学)
参考文献:
[1] 李 艳.全国创业观察中国报告[N].科技日报,2013-01-09(008)
[2] 宁佳英.大学生创业管理[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生出版社,2012.
大学生创业团队建设范文3
设立专门机构,提供专项经费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共青团创新创业工作,2013年3月,经学校研究决定,将学校创新创业中心调整至校团委,专门负责《大学生KAB创业教育》课程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建设及学术科技活动等工作,这标志着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迈上新的台阶。2014年3月,学校决定每年专项拨款10万元,用于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开设专门课程,紧抓课程建设
为适应创业教育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教育教学需要,开设了普及班与种子班。KAB普及班针对全校学生开设普选,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开拓创业思维、提高创业意识;KAB种子班学生从完成普及班学习的优秀学生中挑选,继续深入学习更为系统的创业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创业能力。
2011年4月,昆明冶专被团中央授予“全国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2013年,课程被学校列为学校人文素质选修课重点建设课程。共有9名授课教师取得大学生KAB创业教育课程讲师证书。课程全程参与式的互动式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先进教学模式,为想要培养创业精神、提高创业能力的同学们提供了共同学习和相互交流的平台,深受同学欢迎。
举办专项活动,开展实践教学
学校连续举办六届“挑战杯――创业计划”大奖赛。将大赛一等奖的奖金提高到8000元,吸引学生参赛,扩大参与面,邀请省内知名企业家、创业导师举办专题讲座,同时为参赛团队配备指导教师。让参赛同学在竞赛的过程中不仅学习和掌握创业知识,更培养他们的创业精神激发他们的创业热情。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该项赛事成为昆明冶专影响力最大,学生参与人数最多,获奖级别最高的品牌赛事。
为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创业能力,学校团委还结合KAB创业教育课程定期举办“圣诞嘉年华购物节”、“致青春购物节”等不同主体的短期实践经营活动。
进行项目扶持,给予经费支持
对于进入创业计划大赛的复赛的创业计划项目以及开展实践经营活动的团队给予经费扶持,补助创业团队开展市场调研,为创业团队提供一对一创业导师指导。
注重团队建设,提供交流平台
2013年9月27日,KAB创业俱乐部由学校领导授牌成立,共设立市场部、培训部、宣传部、办公室等部门,拥有会员200余人。目前,俱乐部在《大学生KAB创业教育》课程的基础上自主开展企业家访谈、企业走访实习、高校KAB创业俱乐部联谊、大学生创业沙龙、商业计划书竞赛、模拟企业、创业项目推荐等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创业实践教育活动,为学校爱创业、想创业的同学们提供了共同学习和相互交流的平台。2014年4月俱乐部获得团中央KAB全国推广办公室授牌。
大学生创业团队建设范文4
关键词:创业型大学;创业团队;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F2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3)-12-0104-01
一、创业型大学及其与创业团队的关系
创业型大学的概念最早出现在亨利。埃茨科威兹教授的《大学与全球知识经济》一书中,当时的创业型大学还被定位为有产出成果的研究型大学范畴,始终没有脱离研究型大学成为一个独立的科研与教育存在模式。
最新的理论成果应该是齐齐哈尔工程学院于2012年总结出的创业型大学必须承担的两个使命原则: 第一, 它必须训练未来的企业家,他们可以建立自己的事业并具有创业的精神;第二,它必须以企业化的方式操作, 建立孵化器、技术园并使学生参与其中, 通过这些机构帮助学生和毕业生成就事业。
上述理论成果明确地阐明了:创业型大学是为学生创业就业服务的,他要求学生参与其中,同时,以一种机构(团队)的模式运行以达到创业型大学人才培养的目的。
这样,创业型大学及其创业团队的关系就明晰下来,创业型大学是创业团队的母体,创业团队是创业型大学的成果的孵化器。二者是统一和互为表达的关系。
二、创业型大学的建设特点
(一)创业型大学应具有强有力的领导核心。
在深入而广泛的参与市场竞争的创业型大学里,其组织目标明确,重视效率,追求利益,它必须对外界的各种变化做出比传统大学更迅速、更灵活的反应。为此,成熟的创业型大学应通过改善领导结构、加强核心领导来强化集中管理。行政领导力量的加强将让创业型大学应对外部变化的措施更加得当有力,运转更加灵活,这让大学更有企业的特征。
(二)创业型大学应具有活跃的基层学术组织。
学术研究水平是创业型大学的一个重要指标,学术研究水平的高低影响着大学的创业活动,只有高水平的学术研究才能带来更多的资金支持、更强的师资力量和更好的生源质量。
(三)创业型大学应具有创新的组织结构。
为了更好开展学术研究活动,创业型大学在传统院系之外还存在着大量的跨学科研究组织。为了寻求来自市场的科研项目,并把学校的科技成果向企业进行转移,创业型大学还应成立专门的技术转移组织。
(四)创业型大学具有多元的资金来源。
与传统大学不同,创业型大学具有三股资金来源,第一股来源于政府经常性财政拨款,第二股为创业型大学依靠研究实力竞争获得的补助与合同,第三股多为学校自己创业所得,可以自由支配。
(五)创业型大学具有浓厚的创业文化。
文化是组织的灵魂。创业型大学应积极营造一种勇于创新、自主创业的文化氛围,浓厚的创业文化将成为大学发展的内在信念和精神特征。另外,大学中的企业家精神不仅可以在个体身上表现出来,还可以是群体的一种精神特质。
三、创业型大学模式下创业团队建设的实施策略
(一) 科学建设在校大学生创业团队的激励机制
1、经济利益激励。
这种激励主要针对在校大学生创业团队创立初期资金缺乏问题而设立。学校主管学生社团的组织,如学校团委可根据学校的创业团队的状况设立创业基金,在这些团队创立初期给予的资金支持,在创业团队盈利后,可给予奖金奖励;而创业团队亏损,则给予撤资处罚。学校获得的利润用于学校社团管理,创业团队获得的利润用于自身发展,这也解决了创业团队自身资金短缺问题。
2、荣誉和职位的激励。
通常,在校大学生创业者具有极强的进取精神,创业团队又通常是较为团结的组织。他们不仅仅为追求经济利益而进行创业活动,也为了得到成就感以及荣誉和地位上的满足。这些荣誉、地位和社会认可度激励着这些在校大学生创业团队的创业激情。
(二) 积极打造在校大学生学习型创业团队
1、建立学习型组织,保持团队的创造力和学习力。
当创业团队形成一定规模后,团队要发展,必定会扩大团队队伍,可能会出现原有团队成员退出和新成员加入的情况,这时候保持原有创业团队的学习力和创造力是非常重要的。构建学习型创业组织可以增加团队的压力与动力,可以促进分工与协作,可以保创业团队的良好的创造力和学习力。
2、有效安排大学期间的课程学习时间,合理平衡创业团队活动与大学学业间的关系。
建设在校大学生学习型创业团队的个重要任务是要求创业团队每个成员需要有既保持自身学业的学习时间,也要保证创业团队内业务学习的时间,每个成员需要具有这样的能力。
3、创业团队要定期开展业务学习,以提升团队的创业能力。
创业团队相当于一个小型的公司,要保证其自身有效的运转,需要有各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例如,技术的开发,需要良好的相关技术专业知识;市场的开拓,需要丰富的市场营销知识;资金的管理,需要扎实的公司理财知识等等,这些知识的学习要求每个成员不光要学好自身的专业课程,要主动积极的学习与自身承担的工作相关的业务知识,要不断提高整个团队的创业能力, 这也是保证创业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有效完善在校大学生创业团队创业教育体系
学校开设适量的创业教育课程。在创业教育课程目标的选取上要体现多样性和层次性。多样性是指课程目标设置要在认知、情感、技能等领域都有所体现;层次性是指创业教育课程要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设置不同的目标。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要理论知识与实务知识兼顾,在课程内容的组织上,要将创业活动的实际与创业学学科体系内在的逻辑兼顾,在课程的评价上要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兼顾。
参考文献:
[1]魏青.关于高校创业教育模式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1,(18) .
大学生创业团队建设范文5
关键词:大学生 创业 团队 发展机制 构建
近年来我国高校扩招,带来了大规模的毕业生大军,大学生就业形势相当严峻,由此产生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大学生自主创业是缓解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大学生由于专业、时间、能力、经验有限,很难凭一己之力取得创业成功,因此出现了团队创业模式。
1 目前高校大学生创业团队存在的问题
以团队为单位创业较之个体创业有很多优势,但由于我国创业活动起步较晚,高校创业教育尚不够深入,目前大学生创业团队在发展过程中出现某些问题。
1.1 团队成员缺乏必要的创业敏感 创业敏感,是指创业者对外界变化的敏感,尤其是对商业机会的快速反应。良好的商业感觉,是创业者成功的最好保证。创业者在创业之初应随时关注各类与创业机遇相关的信息,通过对信息的筛选和认知,来获取对事件发展趋势的信息,最终实现对信息的整合。创业者需准确把握市场环境变化,深挖市场机遇和有效资源。目前的大学生缺乏必要的创业敏感,未能养成随时留意与创业机遇相关信息的习惯,未能随时分析所获取信息资源的可利用性,因此常常错失各种创业良机。
1.2 团队成员缺少必须的先验知识 近代西方传统中,认为先验知识是指无需经验或先于经验获得的知识。先验知识可来源于个人的兴趣爱好或长期从事某种工作所积累的知识。一定水平的先验知识是识别和理解新的外部信息的先决条件,是发现市场机遇的关键因素。目前创业教育的理论总结已经落后于创业实践, 大学生缺少必须的先验知识,他们不能利用已有的知识体系、教育经历构建一个完整的认知体系去有效地整合与解释所收集的各类与创业机遇相关的信息。因此,大学生在进入某一行业,尤其是进入一个不太熟悉或与自身特长优势不相匹配的行业时,他们不能准确定位市场运行模式、技术变革规律、产品运营趋势等。
1.3 团队成员缺欠必备的信息加工能力 创业能力是一种综合性能力,它包括发现创业机会、把握创业机会、利用创业机会的能力,获取创业信息、处理加工创业信息、有效利用创业信息的能力,人际交往、社会公关、应急处理能力等等,其中信息加工能力影响着社会实践活动的成败走向,是创业能力中一种关键能力。当今的大学生缺乏必备的信息加工能力,未能充分发挥创新思维,尚未能通过不断的信息搜索、加工,通过自身悟性去挖掘非正规的、隐藏的信息,从而创新信息,把握创业先机。
1.4 团队成员缺失必需的团队精神 比尔・盖茨曾经说过:团队合作是企业成功的保证,不重视团队合作的企业是无法取得成功的。所谓团队精神,简单来说就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团队精神的基础是尊重个人的兴趣和成就。核心是协同合作,最高境界是全体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反映的是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并进而保证组织的高效率运转。因此团队精神是创业成功必不可少的创业素质。而目前大学生创业团队成员由不同高校或同一高校不同专业的大学生构成,常常跨越时空进行个体工作,团队成员面对面的互动太少,缺少必要的交流和沟通,极大阻碍了团队精神的培养。
2 高校大学生创业团队发展机制构建
如前文所述,当前大学生创业团队发展存在一些问题,这必将影响大学生创业热情及创业效果,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2.1 强化创业团队发展中的知识构建,完善创业团队发展培训体系 大学生创业团队的发展必须依托大学生的创业信息素养,而高校教师创业信息素养是影响大学生创业信息素养的关键,学校应充分重视优质创业教师队伍的建设。创业教育涵盖学科门类很广,它包含了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等。因此教育者不仅需要理论层面的专业知识,还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不应该单纯的由俗称“多面手”的辅导员组成,各高校必须成立一支专业化、专职化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师资队伍成员上岗前期必须经过专业培训。
从1998年发展至今,我国创业教育在许多高校是以创业设计大赛、创业讲座、创业论坛等活动形式开展的,这些活动虽然能在普及创业知识、提升创业意识方面起到促进作用,但从长远来看,创业教育必须以正规教学模式进入高校育人体系。创业教育课程应包括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两个范畴。第一课堂应从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社会学、心理学等角度对创业理论进行教授,这些课程主要应由学校具有专业背景和相应资质的专业教师承担。第二课堂则可以邀请政府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企业家、投资公司管理者、创业园区创业者作为兼职教师为大学生讲授创业实际运行经验,为他们带来更多来自社会、来自实践的宝贵知识。完成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学习后,创业团队可以通过创业设计、沙盘模拟等形式模拟创业过程,检验自身学习成果,并据此完善团队之创业计划。
2.2 强化创业团队发展中的日常管理,规范创业团队发展制度建设 大学生创业团队的管理究其本质是有别于社会其他营利性组织的一种特殊组织,创业团队的成立、发展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创业教育培训的范畴不能局限于专业知识的教授,还须包括社团管理理念、创业开展流程等方面的指导,冲破校园意识的局限,立足于优秀创业人才的培养,将外部企业管理理念引入大学生创业团队管理,强化日常管理,规范发展制度建设。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要将大学生创业团队的特点与社会企业化管理特点相结合,走一条最适合大学生创业团队发展的道路,寻找一条有效的发展途径。首先可以邀请著名企业的管理人才为创业团队负责人作讲座,传授经典的、当前社会最流行的管理理念,强化企业规范化管理体制;其次,对创业团队负责人开展关于创业团队管理规章制度的学习,并且对团队发展目标、发展策略等问题进行探讨;再次,针对团队成员的发展特点,对人际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突发事件处理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等一系列管理者应具备的技能进行培训。
2.3 强化创业团队发展中的考核管理,建立创业团队发展评估机制 大学生创业团队是由多个成员个体构成的一个整体。大学生创业团队的成员个体绩效是团队整体绩效的基础,团队整体绩效是团队成员个体绩效的综合反映。单纯针对团队整体的绩效考核,则意味着忽视了团队成员个体绩效,容易打击部分团队成员的工作积极性或是包庇某些工作效果不佳的团队成员;而单纯针对成员个体的绩效考核,则容易产生团队整体绩效等于团队成员个体绩效的简单相加的错误认识,其实成员个体绩效的实现并不一定能够保证团队整体绩效的实现。因此,大学生创业团队应当进行团队整体与成员个体的双重绩效考核,将二者有效结合,促进大学生创业团队整体绩效与个体绩效的共同提高。
高校需充分认识大学生自主创业的重要性、学校开展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加强大学生创业团队管理的重要性。大学生团队创业过程中,牢牢抓住团队建设这一主线,在利用好国家相关政策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团队成员的专业知识素养,不断加强团队成员的团队合作,不断提高整个团队的战斗力,保证创业团队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钱强.当前高校创业教育的问题与对策探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5(8).
[2]王永友.创业教育实践体系的基本框架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1).
[3]王辉.中国大学创业教育研究现状、问题与对策[J].大学教育科学,2005(6).
[4]徐振轩.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8.
[5]舒燕.面向区域经济的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09(1).
[6]张英杰,郭建锋.基于德育创新环境下的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2).
大学生创业团队建设范文6
【关键词】 大学生创业 实证研究 高校
总理在201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提出要掀起一个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可见,创新创业已成为目前中国社会发展的新动力、新常态。目前,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已经逐渐成为一种促进高校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助推剂。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高质量就业,已经成为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新常态。高校大学生创业目前正在如火如荼的展开,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都密集出台了很多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优惠政策。究竟实施效果如何,大学生创业的意愿及想法如何,课题调研组对云南省高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就创业的意愿、创业动机、创业政策、创业教育、创业困难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探讨,并就此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给政府、高校等部门提供政策咨询。
一、云南省高校大学生创业现状问卷结果分析
本次问卷收回有效问卷651份,被调查者为云南省高校在校大学生,其中男生占58.37%,女生占41.63%;大三、大四学生占98%,其余为大一、大二学生;理工科占58.52%,农科占3.63%,文史占19.66%,其他占18.19%。
1、创业意愿
(1)大学生对创业的看法。看重过程,比较支持的占67.74%,谨慎支持的占30.26%,不支持的占2.00%。在不影响学业的情况下,说明大家还是比较倾向于创业,如图1所示。
(2)创业兴趣。很有兴趣的占27.34%,比较有兴趣的占31.95%,一般的占36.41,不感兴趣的占4.30%,说明大学生大部分对创业还是比较感兴趣的。
2、创业动机
(1)创业的出发点。处于解决自己就业问题的占31.78%,获取更多财富的占34.89%,挑战自我的占28.39%,寻找刺激的占1.55%,其他的占3.39%,说明获取更多的财富和解决就业问题成为大家主要的出发点。
(2)创业真正动机。选择改善经济状况的占31.28%,实现个人价值的占28.68%,变相就业的占19.19%,服务社会的占19.19%,其他占1.67%,说明改善经济状况成为大学生创业的首要诉求,如图2所示。
3、创业困难
创业初期最关注的问题,选择竞争对手的占8.83%,资金问题的占22.60%,团队建设的占30.68%,市场风险的占36.71%,其他的占1.18%,说明大学生对风险、资金及团队建设比较重视,也可能是其遇到比较多的困难,如图3所示。
4、创业政策
最想得到的帮助,选择政府机构政策支持的占40.28%,所在学校支持的占15.14%,社会组织扶持的占17.74%,金融机构支持的占23.82%,其他的占2.48%。
5、创业教育
(1)所在高校开设创业教育课程情况。开设的占49.16,没有开设的占21.66%,不清楚的占29.169%,说明开设创业教育课程的高校还未过半,开设比例较低。
(2)高校有没有必要开设创业教育课程。认为要开设的占66.97%,可以开设的占28.11%,认为没有价值的占4.92%,大多数学生建议开设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
(3)创业教育的内容。选择商业意识培养的占30.35%,创业操作实务知识的占42.91%,模拟创业的占24.60%,其他的占2.14%,说明大学生对创业的实际操作比较缺乏并希望得到加强,如图4所示。
二、云南省高校大学生创业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创业意愿强烈,但创业认知不足
大学生创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具有很强的意志力和较好的统筹协调能力,而不能单单凭着一腔热情。大学生对创业认知的不足会在创业过程中出现危机,这也是大学生创业目前成功率较低的原因之一。
2、大学生创业兴趣浓厚,但创业动机单纯
大学生具有较好的可塑性和创新潜质,但创业的动机相对比较单纯,或者说是过于功利化,这样一旦创业过程中出现问题,很可能就打退堂鼓,草草收场,不能持之以恒的进行创业。
3、政府创业政策较多,但政策落地较难
总理在201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提出中国要掀起万众创新、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国家和各级政府相继密集出台了许多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总结起来就是“贷免扶补”,但是具体落实起来,十分困难。就拿针对大学生的小额免担保贷款来说,贷款落实率不到20%,并且不是“雪中送炭”而是“锦上添花”。这些政策并不是将款项贷给急需启动资金的大学毕业生,而是等大学生申请了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以及有了一定的资金收入后才可能核准贷款。这就造成了很多有创业热情的大学生的美好创业计划只能因为资金问题而放弃,不能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
4、学校创业教育兴起,但教育内容不佳
积极响应教育主管部门将有关创业教育纳入教学体系的号召,切实服务好大学生创业,提升大学生创业的能力和水平,激发大学生创业的潜力,扶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各高校相继开展了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有的还形成了一定的教学体系。但是由于学校资源有限以及创业教育实战性较强等原因,目前创业教育的内容并不十分完善,远远没有达到创业教育的预期目的,存在着创业教育内容单一、枯燥无味,没有把其作为一门实战性课程看待。
三、云南省高校大学生创业对策建议
1、加强社会舆论引导,大力宣传正确的创新创业观
借助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各种新媒体、新渠道,广泛宣传正确的创业观,使大学生在创业之前充分了解创业,知晓什么是真正的创业,懂得创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明白创业需要的各种准备。同时,利用舆论导向,端正大学生创业的动机,让大学生清楚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创业,使其提早知道自己未来的方向,不至于一味地莽撞行事,随波逐流。
2、落实政府创业政策,切实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
助推大学生创业的各种优惠政策,只有切切实实的落到实处,才能真正服务于大学生创业。大学生创业政策的落实,一方面需要政策的制定者要在政策出台之后设计一套切实可行的、能够操作的实施办法;另一方面,政策出台之后要做好政策落实的监督检查工作,建立定期会商机制和监督检查机制。对政策实施过程中出现的衔接不当、互相推诿的问题,要及时加以改正处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政策的真正落实。
3、提升创业教育水平,着力打造高素质创业教育队伍
通过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可以激发大学生创业的潜力,提升大学生创业的热情,系统传授创业知识体系,降低大学生创业风险,提振大学生创业信心,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实现这一目标,需要重点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这样一支高水平教师队伍需要整合校内外优势资源,通过优势互补、集体备课、培训学习、教学反馈、实战演练等一系列方式提升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水平。
4、增强创业服务意识,用心用情做好大学生创业服务
学校、政府以及社会应以学生创业为本,增强服务意识,通过对大学生创业团队提供精准服务,实现精准发力,用心用情做好大学生创业服务工作。一方面,学校、政府以及社会应通力合作,做好大学生创业政策宣传、技术指导、创业教育、资金帮扶等一系列基础性工作;另一方面,针对不同的创业团队,根据实际需要制定“一队一案”的帮扶方案,实现精准服务、精准发力。
(注:本文系云南农业大学就业工作研究项目《基于WSR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研究》的阶段成果。)
【参考文献】
[1] 胡敏、陈立俊:基于SWOT分析的大学生创业现状及创业教育对策研究[J].教育探索,2008(11).
[2] 邓丽婷、金星彤:大学生创业现状探析――基于对大连市五所高校的创业情况调查[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