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雪诗句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咏雪诗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咏雪诗句

咏雪诗句范文1

关键词:学具 数学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效率 重要手段

学具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材料,充分发挥教材中学具操作的功能和优点,通过摆一摆、画一画、量一量等一系列实践教学活动,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也有助于在感知中形成概念,使学生在学具操作中观察比较、探索方法规律,形成各种学习能力。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学具进行辅助教学来提高学生素质,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一种重要手段。《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本文仅就使用小学数学学具使用对打造高效数学课堂所起的作用谈几点看法。

一、学具使用,可促进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认识规律是“感知――表象――概念”,而操作学具符合这一规律,能变学生被动地听为主动地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去感知大量直观形象的事物,获得感性知识,形成知识的表象,并诱发学生积极探索,从事物的表象中概括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形成科学的概念。例如:在教学“平均分”这个概念时,可先让学生把6个梨(图片)分成两份,通过分图片,出现四种结果:一人得1个,另一得5个;一人得2个,另一人得4个;两个人各得3个。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讨论:第三种分法与前二种分法相比有什么不同?学生通过讨论,知道第四种分法每人分得的个数“同样多”,从而引出了“平均分”的概念。这样通过学生分一分、摆一摆的实践活动,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形象的实物图片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概念具体化,使学生悟出“平均分”这一概念的本质特征――每份“同样多”,并形成数学概念。

二、学具使用,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算理

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是刻画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科学语言和有效工具。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数学家华罗庚指出,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这就要求在研究数学问题时,把数形知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从数的方面用分析的方法进行抽象思维,从形的方面进行形象思维。通过学具的操作,可促进这一过程的完成。例如:在教学11―20内个数的认识时,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活动,数形结合,在操作中从形的方面进行具体思考后逐步过渡到数的方面进行思维,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较为深刻地理解算理,同时促进了学生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协调发展。

三、学具使用,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999年5月,教育部在北师大召开了“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数学课程相互关系”研讨会,会上强调指出:“学生的心理发展的内涵包括多方面,既包括数学知识、能力的发展,又包括数学情感(兴趣、自信心和数学观等)的发展。根据皮亚杰提出的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小学生思维处于具体形象(7-11岁)为主的发展阶段,小学生具有爱玩、爱动、缺乏抽象性的思维特点,因此,在教学中设计合理的适时的动手操作活动,给学生提供动手的机会,使学习变得自然、轻松、高效。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自己活动,把4根(各2根一样长)小棒围成不同类型的平行四边形,并在摆弄过程中,很自然地知道平行四边形是由4个角、4条边和4个顶点组成的。然后,可让学生来回拉动平行四边形学具,从操作中比较发现平行四边形具有易变形的特点,这样,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学具可以使学生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同时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学具使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现代教学论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多给学生操作学具的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验,亲自动手操作,让学生摆、拼、剪、制作、测量、画图等,有助于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和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促进学综合素质的提高。例如:教学圆的面积,让学生自己画圆并将其剪成八等份,分上下两部分进行拼接,使之拼成近似长方形,从操作中发现长方形的长近似等于圆的周长的一半,长方形的宽等于圆的半径,因为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S=ab),所以圆的面积等于周长的一半乘半径(S=πr^2),在通过十六等份、三十二等份…证明(S=πr^2)成立。实验中,教师不能满足于大多数正确或大致正确,而要注意引导学生严格、正确地运用直观操作,且不是为操作而操作,而是真正把操作作为获取知识的手段。对于实验失败的学生,要引导学生查找实验失败的原因,指出操作的不正确之处,继续进行实验,直到成功为止。这样的教学,不但使学生在操作中获取了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这样既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又激活创新思维,开发学习的潜能,尤其能培养学生探究数学学习方法的能力。

五、学具使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未来社会已越来越注重能否与他人协作共事,能否有效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能否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否概括和吸收他人意见等。因此,在数学学士实践中,通过小组合作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使学生在合作的环境中学习、钻研、思考、探索、交流,养成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品质,培养他们互相激励,善于合作,勇于创新的意识。例如:教学12个小正方体组成长方体时,可分组让学生组成不同的长方体(注意:长≥宽≥高),同学们有的拼组,有的看长宽高,有的记录,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同时在融洽的学习氛围中也体现了一种相互谦让、共同进步的集体主义精神。

六、学具使用,有助于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发展

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因此,在教学中要贯彻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育部《关于我国数学课程研制的初步设想》指出:要通过数学教学改革,努力实现师生关系的民主与平等,改革“注入式”教学模式,提倡“启发式”教学模式,提供给小学生观察、操作、实验及独立思考的机会。通过学习者群体的讨论与交流,进一步归纳、验证,形成数学结论,让小学生获取更多的数学活动经验。通过学具的操作,加强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讨论,让学生大胆发问、质疑,共同制定解题计划,选择适宜的思维方向和策略。通过这些思维方式和策略的运用,不断解决新知识与已有知识经验的矛盾,教师讲解与自觉理解的矛盾和同学之间新知识理解水平差异而产生的矛盾,体现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例如:师生可利用一些三角形学具,采用拼接法、度量法和幻灯演示法来证明三角形内角和,还可以证明四边形的内角和等等。

七、学具使用,有助于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是突出数学本质,提高数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数形结合的思考方法,变换思想,对应、集合的思想,估测意识以及分析、综合、转化、归纳、类比等基本思考方法,这些都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数学素质不可缺少的金钥匙。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充分利用学具,可有助于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例如:在教学梯形面积时,学生通过剪、拼等操作活动,把两个相同的梯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从而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就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想;通过学具的操作,推导出圆锥的体积的计算公式,就渗透了等底等高变换的思想,等等。

八、学具使用,可以开发学生智力

脑科学告诉我们: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左半脑分管支配右半身的活动;右半脑支配左半身的活动。反之人的左、右半身的活动可促进人的右、左半脑的协调开发。左右半脑各司其职而又协同发挥作用。据研究,人的大脑功能存在着很大的潜力,一般人只用了脑功能的10%左右,使用学具,让学生动手操作,一是可以开发学生大脑的功能;二是通过左右手同时活动,促进左右脑的协调发展。

九、学具使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因此重视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要通过学具,给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更大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把操作和思维联系起来,让操作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源泉,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发现新问题,获取新知识。皮亚杰告诉我们:“智慧自动作发端,活动是连接主客体的桥梁”。

总之,学具使用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广大数学教师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把握好学具使用的“度”,不断促进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燕建华.数学课堂上合理运用学具的作用[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

[3]张藏宝.科学使用学具 开启智慧之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

[4].重视学具操作 促进学生发展[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

[5]王秀兰.合理运用学具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才智,2009;

[6]付善庆.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具的科学使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0;

[7]张丽娜.小学数学学具的作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 ;

咏雪诗句范文2

1.学具准备要力求有序

由于小学低年级的年龄小自理能力差,一个班级如果进行最简单的一次操作,前后要用五分钟左右的时间。这样既影响了教学进程又要冲淡课堂气氛;而且还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为此,我在学具准备中要求学生做到:

1.1学具存放有序。

1.2学具摆设有序。要求学生将学具摆设在课桌前缘,操作时听清要领后再动手等。这样学生操作就有条不紊,可使原来的“乱、哄、慢”转化为“静、快、齐”。

在训练学生动手操作时,我注意通过直观演示、形象讲解、恰当指导,帮助学生有的放矢、循序渐进的学会操作。如开始学习10以内加法3+2=5时,学生拿着小棒不知往哪里放,只摆了5根,体现不出知识的形成过程,我就拿着小棒在投影仪上边示范边讲解摆的方法,最后让学生用小棒自己去解决类似的问题。在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8+9=17时,不少学生用最原始的方法先摆出8根,再数出9根,我这样启发学生,不用数的方法,能不能借助以前的知识想办法让别人一眼就能看出是17呢?学生有的用9凑成10,有的用8凑成10,很快发现了进位加法的方法,课堂教学效率高。

2.创设情境,灵活使用教学具

新课标数学教材不仅包含了大量的信息窗、图画,而且为充分使用学具操作提供了依据。所以,教学中我就特别注意设计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教学情境,给每位同学提供了用学具展示自我的机会。如:学习比较大小时,通过“看谁摆得对”、“我说你摆”等方式,我先让学生用手中的实物卡片或数字符号等摆出“6<7”、“7>6”,学生能在“<”、“>”的左右两边先摆出相应数目的卡片,中间摆上“<”或“>”符号,再通过“我说你猜”,让一个学生说出两个数字,另一个学生举起“<”或“>”符号,既让学生学会了新知,又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了激发。这样,不仅能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同时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养成爱动手,勤探索的好习惯。

教师教具的使用,不仅只是为了直观地演示给学生看,更重要的是可为学生的学具操作起到引路示范作用。所以,教学中我非常注意创设情境,让教师手中的教具和学生手中的学具一起动起来。我曾经这样引入一副信息窗:“小朋友,一年级和二年级正在进行一场激烈的拔河比赛,谁想去参加啦啦队?大家参加啦啦队的时候,不光要为他们加油,还要仔细观察看看谁知道的多,提的问题好。”接着,我利用投影仪把信息窗展示给大家,孩子们仔细地观察着画面,随后找到了相关的数学信息,提出了数学问题。再比如,认识立体图形时,我用一个布袋把要认识的东西装进去,藏在桌子下,上课时用神秘的语气说:“小朋友,老师这有一个神奇的魔术袋,能变出很多东西,想知道是什么吗”?随后我拿出装饰精美的口袋,接连掏出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让学生认识,为了进一步区分它们的特征,我拿起一个长方体边看边摸,边故意作出神秘的样子说,这个长方体藏着很多秘密,看谁先找出来,学生学老师的样子,很快找到了物体的特征。

从课堂教学效果来看,为学生创设情境,能使学生在课堂中学得轻松自然,而且来源于学生自己探索出来的知识,更能让他们牢固的掌握,形成表象。

3.注重学具教学的时机,归纳总结操作方法

学具操作最重要的是过程,它能突出课堂教学的重点,化解难点,在这一过程中,能体现出数量间的变化,帮助学生理解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此基础上,加以归纳总结提炼,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学会计算方法,掌握运算法则,实现质的飞跃。课堂教学中,我注意首先把握好教材的重难点,提前预设操作的时机与策略,确定操作的步骤与规则,设计操作时学生要观察思考的问题;其次,课堂中适时地引入学生动手操作,灵活地引导学生处理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使操作活动有针对性,有目的性,讲究实效,避免流于形式。如“倍的认识”是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难点,教学时我设计了如下操作练习:让学生第一行摆两根小棒(强调两根是一份,要两根一起拿出来,摆成一堆),第二行也是两根一份,摆这样的三份(强调两根一份,摆出三堆)学生摆完后问:“第一行的两根是几份?第二行两根一份摆了这样的几份?”学生答后又强调说:“第二行有这样的三份,那么第二行就是第一行的3倍,也就是说第二行是3个2”。在这一操作过程中,我重点让学生感知了什么是一份,什么是几份,很清楚地理解了倍的含义,接着又让他们用实物卡片进行了对应练习,巩固了对倍的认识。

完成操作过程,总结操作方法,是学具操作的最终目的,在学生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引导他们结合操作过程,归纳总结出计算方法时,学生往往把解决的问题与操作过程相脱节,不能用语言正确叙述这一过程,开始时我就引导学生边摆学具,边说算理,一句句教给他们,逐步让他们边摆学具边讲算理,看算式讲算理,看问题说算理,培养了思维能力。

4.注意课内操作与课外实践的有机结合

学生通过课内操作,能够感知知识的形成过程,而课外实践能够巩固课内知识,使学到的数学知识,得到充分利用,紧密联系数学与生活,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用好数学的信心。在“认识厘米”时,课内我让学生充分利用小尺感知了一厘米和几厘米,然后又让学生找出周围生活中长度大约1厘米的物体,同位互找几厘米,通过自制的教具,让学生判断测量方法与长度是否正确,使课内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认识立体图形的特征后,又通过多媒体演示,将实物图像抽象为只有线条组成的立体图形,让学生对比实物辨认,从而使学生认识了不同角度的立体图形,课后让学生利用土豆、萝卜、橡皮泥等,制作出各种立体实物,带到学校展示,学生们的兴趣盎然。

可见,合理适用教具与学具,能使学生的思维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能使复杂的知识简单化,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动手操作活动中很好地掌握知识。

5.根据不同情况,选用不同的教具学具

咏雪诗句范文3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学具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2-0139-02

如何有效地利用学具,帮助学生学习、理解、记忆数学知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尤为重要。下面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具的使用浅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 确定学具使用的必要性

新课程倡导动手操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但不是时时都需要动手,处处都需要操作。 动手操作是学生针对某一问题自主地开展有目的、有价值的动手动脑的探究过程。教师在设计让学生动手操作之前,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把握教学目的,确定使用学具的必要性。

课堂中适时地让学生动手操作,灵活地引导学生处理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使操作活动有针对性,有目的性,讲究实效,避免流于形式。如"倍的认识"是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难点,教学时我设计了如下操作练习:让学生第一行摆两根小棒(强调两根是一份,要两根一起拿出来,摆成一堆),第二行也是两根一份,摆这样的三份(强调两根一份,摆出三堆)学生摆完后问:"第一行的两根是几份?第二行两根一份摆了这样的几份?"学生答后又强调说:"第二行有这样的三份,那么第二行就是第一行的3倍,也就是说第二行是3个2"。在这一操作过程中,我重点让学生感知了什么是一份,什么是几份,很清楚地理解了倍的含义,接着又让他们用实物卡片进行了对应练习,巩固了对倍的认识。

2.准确把握时机,确定学具使用的导向

数学学具的操作,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所以,在动手操作之前给学生安排一个定向指导的环节,是非常必要的。

例如"长方体的认识"的教学,首先让学生通过实物认识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然后让他们动手制作一个长方体的纸盒。在制作的过程让学生思考:通过制作长方体纸盒,你对长方体又有了什么新的发现?在操作的基础上再进行对长方体纸盒的观察,发现长方体的特征?先把纸盒放在桌面上,平视长方体纸盒,说说你能看到几个面。再换一个角度去观察,看到几个面?最后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长方体纸盒所有的面。学生只要一闭上眼睛想象,思维就开始运动了起来。结合刚才的操作与观察活动,长方体的立体图形就在学生的脑海中初步建立模型。这样就加深了对长方体的认识,把抽象的知识直观化。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想有效地运用好数学学具,课堂教学问题的设计、教学目标的制定至关重要,既要有一定的难度,能够唤起学生操作热情和探究欲望;又要有切合实际的梯度,能使多数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有所收获,从而达到我们常说的"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子"的目的。

例如,教师在教学梯形的面积这一单元时,让学生用两张完全相同的梯形卡片进行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在具体操作之前,教师可以提出有一定的迁移性的问题:如何把梯形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来计算呢?也可以明确转化的方向,思考怎样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样可以缩短学生知识间的差距。对于梯形面积公式的结论,教师可以只提出一个核心问题:怎样由已知的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得出梯形面积公式?或者将问题进一步分化成: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与原来梯形的上、下底有什么关系?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与原来梯形的高有什么关系?等等,这样有助于后进生也能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活动中,使他们的思维也能得到锻炼提高。教师在教学三角形面积时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便于学生理解掌握。此外,在课堂上对优生还可以提出寻找多种方式解决问题的要求,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3.准确把握引导,确定学具使用的方法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学具操作,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也要注意学具运用的方法,也就是让学生明白我们要利用学具要做什么,并且要知道如何去完成操作。

教师首先是要有目的明确的指导语,使学生知道这节课要"做什么"和"怎样去做";其次是根据教学的需要配以教具的演示和必要的启发、讲解。当然,在学具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深入到学生中去,以便能及时发现问题,并对学生加以指导。

在训练学生动手操作时,我注意通过直观演示、形象讲解、恰当指导,帮助学生有的放矢、循序渐进的学会操作。如开始学习10以内加法3+2=5时,学生拿着小棒不知往哪里放,只摆了5根,体现不出知识的形成过程,我就拿着小棒在投影仪上边示范边讲解摆的方法,最后让学生用小棒自己去解决类似的问题。在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8+9=17时,不少学生用最原始的方法先摆出8根,再数出9根,我这样启发学生,不用数的方法,能不能借助以前的知识想办法让别人一眼就能看出是17呢?学生有的用9凑成10,有的用8凑成10,很快发现了进位加法的方法,由于在课堂中注重了学具操作训练,使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少走弯路,节省时间,课堂教学效率高。

4.准确把握思维,确定学具使用的总结

完成操作过程,总结操作方法,是学具操作的最终目的,在学生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引导他们结合操作过程,归纳总结出计算方法时,学生往往把解决的问题与操作过程相脱节,不能用语言正确叙述这一过程,开始时我就引导学生边摆学具,边说算理,一句句教给他们,逐步让他们边摆学具边讲算理,看算式讲算理,看问题说算理,培养了思维能力。

我们知道,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人们正是借助语言,把获得的感觉、知觉、表象加以概括,形成概念、判断,进行推理;又是通过语言,表达来整理自己的思维活动,使之逐步趋于完善。因此,教师要想及时了解学生的思维活动情况,也需要让学生用语言表达。我们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把指名发言和小组交流等不同方式结合起来,使每个学生都有语言表达的机会。教师通过倾听学生的发言,及时发现学生在学具操作和思维过程中的出现的闪光点与存在的问题,以便给予肯定或纠正。在教学中,教师还要注意组织学生认真听取其他同学的意见,观察与评价其操作过程及思维过程是否正确、合理。

咏雪诗句范文4

为了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以及确保教学更加顺利地进行,数学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常常引入一些教具和学具来辅助完成教学任务。教具和学具的使用,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学习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效率;另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教学过程中,教具和学具的使用并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任何问题都使用教具和学具,更不是随意使用。有效使用教具和学具才是关键,这要讲究一定的方式方法,否则事倍功半,甚至会起到不良效果。接下来笔者将就小学数学课堂如何有效地使用教具和学具的问题进行具体探讨:

一、做好小学数学教具准备工作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话不仅适用于艺术工作者,同样也适用于教育工作者。事前准备对于任何教学工作都是十分必要的。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教师做好充分的备课工作。小学数学教师的备课工作主要包括整理教学内容和估计教学进程(即每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小学数学课堂有效地使用教具和学具需要与教师自身的备课工作相结合。在整理教学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整理总结哪些内容需要或者可以使用教具或者学具,并对具体的教学内容可以使用哪种教具和学具以及怎样使用教具和学具进行确定,避免在课堂上耽误时间,以致影响教学进度。估计教学进程的环节,适当地估计每个教学环节所需要的时间,把教具的使用时差计算到其中,在学具方面,将学生制作以及使用学具的时间差一并计算进去。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将教具和学具的使用与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设计相结合,为教学内容准备科学合理的教具或者学具。这样不仅可以合理规划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也能够提高教具和学具的使用效率。

二、选择小学数学教具引入时机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有效地使用教具或者学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他们可以理解性地记忆,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然而,教具和学具应当作为日常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辅助教学工具,不应当对教具或者学具产生依赖性。如:在小学生学习数学加减法时,我们可以利用一些学具,方便他们理解和计算,学生往往使用一些模具小棒,通过数数清点的方法来得到加减法运算的结果。但是,不能让学生对此产生依赖,十以内、或者二十以内的加减运算可以使用,但是一旦产生对学具的依赖,百以内的计算再使用学具就显得不现实,这时候学生就丧失了一部分计算能力。这时候,学具应该只作为一种教学引导的辅助工具,而不能作为主导学生计算的工具。

此外,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不能所有的知识点或者题目都使用教具和学具。对一些难以理解的难点或者重点来选择教具或者学具配合教学。例如在一些多边形的面积问题,教师可以利用三角板或者直尺在黑板上进行画图讲解。但是对于简单的如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则不需要进行画图。在适当的时机使用教具或者学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难点,提高教学效率,也可以避免学生对学具或者教具产生依赖性,使他们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三、引导小学数学教具学习创新

咏雪诗句范文5

关键词:历史课本剧;课堂教学;历史课程改革;反思

伴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许多新型的教学形式也层出不穷。其中,最受青睐的大概要属课本剧了。课本剧究竟魅力何在?价值几何?我就近年来的教学体会,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与大家共同商榷。

我第一次接触课本剧是在一次市级公开课上,上课的老师在讲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中央集权时,让一学生扮演秦始皇,几位学生扮演大臣,给秦始皇出主意,怎样让秦朝永存顽固。课堂气氛热烈,给我耳目一新的感觉,觉得这是历史课激发学习兴趣的一个极好的方法。在后来的一次省级录像课比赛中,我开课的题为《春秋战国的纷争》,其中涉及到诸多的成语故事,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安排学生根据自己熟悉的成语故事来进行历史课本剧的表演,学生选择了“纸上谈兵”,经过两天的紧张排练,在上课时,课本剧的表演获得了相当的成功,学生对演员的表演评论纷纷,也把相应的历史知识理解记忆了。这让我尝到了课本剧的甜头。

我感觉本次课本剧的应用,不仅培养了学生查阅资料、筛选资料的能力,而且锻炼了学生写作剧本、口头表达和表演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会了与他人合作。于是,我在后来的教学中频繁应用课本剧。但是,形势的发展却很快出乎意料。我渐渐的发现,愿意承担课本剧演出的同学越来越少;同学演出时,讲小话、做其他事情的同学越来越多;课本剧的质量也越来越差。为了刺激学生的兴趣,我上网搜索相关的课本剧,找了一些自以为有趣味的剧本,在这些剧本中,引入了现代网络语言、搞笑动作,有时还夹杂了一些简单的英语、日语等。又让学生有了一定的兴趣,但这次兴趣持续时间太短,一两次以后,学生就再也不愿意排练了……于是课本剧从此束之高阁。

经历了失败,加上新课程的理论的学习,对历史课本剧有了客观的看法:

一、课本剧的一些好处

1.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在大多数人的眼里,历史是死记硬背,历史是枯燥无味的,历史就是已经远离我们的人和事。如果在教学中,只有老师一个人在“讲述”历史,并且只讲述书本上的历史知识,学生必然会对历史兴趣不大。而通过历史情景剧表演,可以创设历史情境,将历史上的“人”和“事”生动形象的表演出来,给人以身历其境之感,必然会加深学生对历史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兴趣。

2.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力,有助学生健康成长

学生参与历史剧本的编写,需要查找大量的历史资料,丰富了学生的历史知识,培养了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写作能力;学生参与表演的过程,展示了学生的表演才能;而其他学生欣赏历史短剧的同时也会对同学所表演的历史作出评价,探究历史课本剧或情景剧中的真伪,作出自已的判断,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总之,将历史情景剧引入课堂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究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如在表演《鸿门宴》时,2010级的张富博同学饰演刘邦,表演才能就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也让同学们对它刮目相看。

二、课本剧的局限性

1.课本剧课前准备工作量大,增加了学生负担

每个成功的课本剧,需要学生、老师课前付出大量的心血、精力来准备。一般要经过确定选题、查阅资料、编写剧本、推选导演及选拔演员的过程,这个工作量是庞大的。学生在完成各门功课学习任务的同时,再承担如此重的工作,他们的时间、精力允许吗?为了达到老师教案所预设的效果,这样的付出值得吗?如果同时有几门学科都要求学生编排课本剧,那将是怎样的局面?我觉得,这是学生们不愿意承担课本剧任务的主要原因之一。

2.课本剧关注了少数学生,却忽视了多数学生

新课程强调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原则。历史课程应突出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但由于课本剧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每次只能少数同学参与。于是,课本剧往往成了某几个同学的“专利”,多数同学成了观众。这是学生们不愿意承担课本剧任务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3.课本剧预设性太强,缺少新的动态生成

课本剧从选题、编排到演出,都是事先精心设计的,体现出较强的预设性。由于受教学活动计划性、预设性的影响,学生的思维与活动总是被限制在教案的束缚中。

三、慎用课本剧

课本剧的局限性决定它必然没有持久的生命力,但鉴于它在创设历史情境、实现情感体验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我决定对它进行改进、调整。首先,我对自己提出了“慎用课本剧”的要求,并制定关于课本剧运用的目标、时机、准备、排演等环节的对策,我惊喜地发现,学生的热情慢慢地回来了,历史课堂又开始恢复了活力。我从实践中叶总结得出以下几点:

1.情景剧表演,时间不宜太长,控制在3-7分钟之内最好。人数每次不宜过多,控制在3-8人最好。

2.历史情景剧教学时不能丢掉“秩序”和“规则”,要时刻关注课堂纪律。

3.历史情景剧时要加强对学生的指导,情景剧必须真实于历史。这是历史学科本身的学科特点的要求,一方面,只有“真实”才能保证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做到科学性。另一方面,只有在尽可能真实的情境下,学生才能感受到和理解真正的历史。

【参考文献】

[1]单怀俊.《历史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课程与教学》2003年第3期.

咏雪诗句范文6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具操作;实践能力;提高智力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2)12-0048-02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和思维之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向前发展。”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创造的、聪明的工具,变成思维工具和镜子。”所以,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动手操作是非常重要的。而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动手操作,学具是必不可少的。

一、使用学具,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发展

(一)使用学具,培养学生“发现”知识的探索能力

实践表明: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尝试、探索去发现、理解数学知识,可以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和勇于探索的意识和能力。如,长方体体积和长、宽、高的关系比较抽象,可以让学生用12个(或18个、24个等)小木块,摆出不同形状的长方体,并在操作时思考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从而探索出“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因为结论是学生自己通过操作实验“发现”的,所以更容易理解,并且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索能力。

(二)使用学具,培养学生迁移知识、获取新知的能力

操作学具能使认识从表象到抽象,促使认识内化,有助于知识的迁移。比如,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拼摆平面图形(如把平行四边形等图形通过拼摆变成长方形),可以运用已掌握的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等。通过操作学具,可以帮助学生找到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把旧知转化为新知,运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把新知识同化到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这样不但可以促进知识的迁移,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使用学具,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局面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通过学具的操作和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动手动脑、大胆质疑,发表见解,展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可以促进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式的转变,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提高。

二、使用学具,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与合作意识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可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学习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分组合作操作学具,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也有助于学生合作意识的增强。

例如“教学圆锥的体积”,可以让学生分组做实验(一圆柱形容器、一圆锥形容器、沙子或水,让学生用圆锥容器向圆柱容器中装水或沙)证明V=Sh。再如学习了“测量”后,让学生测量课桌的长、宽,测量操场的周长等等。学习了面积单位后,让学生测量常用物品的面积等。

这样,不但可以使学生在操作中获取知识,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与合作意识。

三、使用学具,促进学生形成数学概念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认识规律是“感知——表象——概念”,而操作学具可以促进表象的形成。因为动手操作需要手脑并用,通过感知直观形象的学具,而获得感性知识,形成知识的表象,进而从事物的表象中概括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形成概念。如在教学“平均分”时,可以让学生把12个圆片分成两份,可能出现6种结果:一份1个,另一份11个;一份2个,另一份10个;……一份5个,另一份7个;两份各6个。学生分完后交流分的结果,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哪种分法“公平”?学生通过以上活动可以发现,只有最后一种分法分得“公平”——每份个数同样多,从而引出“平均分”的概念。这样通过学生分一分、摆一摆的活动,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形象的学具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概念具体化,让学生“发现”“平均分”这一概念的本质特征——每份同样多。

四、使用学具。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千般好,数形分离劳燕飞。”也就是说,把数与形结合起来,有助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数学问题的解决。而学具的操作,正好符合数形结合的要求。

例如:在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中,“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是教学的难点,而十位上除后出现余数的情况(如48-3)更是难点中的难点,48-3,学生不知道十位上余下的“1”要和个位上的“8”结合起来继续除。如何突破这个难点?可采用摆小棒的方法,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体会——4捆(4个10)平均分成3份,每份1捆(1个10),十位商1;剩下的1捆表示1个10,要继续平均分只能解开与8根合并成18根,再平均分3份,每份是6根,所以个位商6。通过摆小棒让学生感知算理,让学生把动手操作和竖式相对照,数形结合,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同时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五、使用学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国家课程标准……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我们常说的三维目标就来源于此。据此,2001年的各科课程标准(实验稿)都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列入了基本的课程目标。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就包括学习兴趣、学习习惯、自信心等等。

所以,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学具让学生动手操作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之一。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比较差,爱玩、爱动是小学生的特点,所以让他们利用学具动手操作,给他们提供动手的机会,让他们“在玩中学、在做中学”,会使学习变得轻松。如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用小棒自制三角形学具并来回拉动,让他们自己“发现”三角形的稳定性,不但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教学效果也要比单纯地由教师讲好得多。

六、使用学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所以,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不仅需要一定的知识,而且与多种非智力因素有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需要让学生在学知识、提高智力的同时,培养他们的良好习惯、学习自信心等非智力因素和动手操作的能力、综合运用有关知识的能力等。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比较差,他们的抽象思维需要感性材料的支持。利用学具,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更大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在操作中“发现”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如“学习正方形”时,可让学生利用正方形纸自主探索正方形的特点。学生可能通过测量“发现”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也可能用对折的方法来“发现”,或者用一个正方形来“测量”另一个相同的正方形……,再如,学过“面积”之后,让学生测量黑板的面积和操场的面积。

这样,通过操作和交流,不但可以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七、使用学具,提高学生的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