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考研地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考研地点范文1
关键词: 变电站; 最小割集算法; 可靠性评估; 地区电网
中图分类号: TN911?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373X(2013)08?0166?03
地区电网是直接与电力用户连接的一级电网,随着电力用户对供电可靠性要求的不断提高,研究和评估地区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已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地区电网主要由变电站和电力线路组成[1],要正确评估地区电网的供电可靠性,首先就需要对地区电网的变电站进行可靠性评估,然后可将变电站等效为地区电网的一个部件,在等效的基础上可以运用网络等值的思想,将地区电网简化成由点和线组成的网络,进而在该网络中求出各负荷点的可靠性指标以及全网的可靠性指标。因此,有必要对地区电网变电站的可靠性进行评估与研究。
1 可靠性评估程序的实现
1.1 变电站电气主接线的可靠性指标
地区电网中的变电站是地区电网的重要环节和典型子系统,他的主要功能是将电能从一个电压等级变换成另一个电压等级,并输送电能,同时还能在同一电压等级的连接回路中进行电能分配。变电站的可靠性与其电气主接线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
根据变电站的工作特点,本文采用以下可靠性指标来评估变电站电气主接线的可靠性能[2?5]:
(1)系统故障率(次/a)。变电站电气主接线从某一起始时刻开始,直至时刻t正常工作条件下,在时刻t以后的单位时间里发生故障的概率。
(2)年平均停运时间(h)。在一年时间内,变电站电气主接线处于故障状态的平均时间。
(3)系统可用率。变电站电气主接线在某一起始时刻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在时刻t正常工作的概率。一般在稳态运行时该指标为常数。
(4)系统不可用率。变电站电气主接线在某一起始时刻处于正常状态,从时刻t开始处于故障状态的概率。一般在稳态运行时也为常数。
(5)系统故障频率(次/a)。指变电站电气主接线出现故障的频率。
(6)期望故障受阻电力(MW/a)。在一年的时间里,变电站电气主接线因为发生故障而无法送出的电力的数学期望。
1.2 变电站主要元件的马尔可夫模型
根据系统元件的工作、故障、检修模式的不同,可以把系统中的元件划分为多种状态,而系统的总的状态不仅与每个元件的状态有关,还与其工作环境的状态有关。把一个系统可能出现的全部状态的集合称为状态空间,同时可采用状态空间转换图来说明系统的各个状态之间的转换迁移关系。状态空间转换图包括了系统的所有状态,以及各个状态之间可能出现的状态转换迁移的方式。计算变电站电气主接线可靠性时,变电站的主要元件可视为三状态模型:正常状态N,故障状态R,计划检修状态[6]M。正常状态(N)是指元部件能正常运行和执行其功能,正确发挥其在电气主接线系统中的作用。故障状态(R)是指元件失去其部分或全部功能,已经使电气主接线系统无法正常工作。计划检修状态(M)是指元件根据检修计划进行检修而主动退出运行。元件计划检修对系统的的影响与故障状态对系统的影响是一样的,但是计划检修是人为主动安排而不是随机发生的,因此不能将计划检修状态和故障状态合并。并且通过计划检修可以提前发现和消除元部件存在的隐患,可以提高元部件的可靠性。而且由于计划检修状态是主动进行,因此有时还可以在检修期间投入备用元部件来代替计划检修元部件运行,这样可以保证系统的供电连续。通过运用马尔可夫理论,可以建立起变电站主要元件的三状态模型,如图1所示。
1.3 变电站可靠性评估原理
(1)连集等效模型。最小连集是一些元件的集合,当这些元件都工作时,系统才能正常工作;若其中一个元件停止工作时,系统停止工作,这些元件集合称为最小连集[7]。根据最小连集的定义,在变电站电气主接线的电气通路中我们规定,由电源点到负荷点的通路经过同一结点或交叉点的次数少于两次,则这条通路就是最小路。最小路中的元件构成的集合就是最小连集。利用图论的方法,可以找到一种适用于寻找最小路的广度优先搜索算法。该算法步骤如下:网络模型的支路编序号;每个结点编序号,每个支路的首结点和末结点采用链表类型进行动态存储;从电源点开始搜索,首先搜索当前邻接的所有顶点,然后再依次从邻接顶点继续搜索下一级邻接的所有结点,直到负荷点为止,同时记录所有通过的元件;运用广度优先搜索算法找出网络中的全部最小路和最小路中的所有元件。
(2)割集等效模型。最小割集是一些元件的集合,当他们失效时,必然会导致系统失效[8?9],因此变电站电气主接线系统的故障模式是直接与其最小割集相关联的。一般认为最小割集之间是串联关系,而最小割集中的元件之间是并联关系,这样可简化认为系统的失效度是各最小割集不可靠度的总和并可用最小割集理论去认定复杂网络等效的可靠性网络模型。
(3)连集与割集等效模型的转换。对于复杂的系统,直接识别最小割集是比较困难的,为便于用程序实现搜索最小割集,采用由最小连集求取最小割集的方法。首先,搜索电源点至负荷点之间的所有最小路,并记录最小路中的所有元件,在搜索过程中采用链表类型进行动态存储并将最终结果存储。通过上述搜索过程将各最小路中的元件状态建立连集矩阵,其形式如式(1)所示:
[T=10100011010101010011] (1)
式中列数为网络的元件个数;行数为网络的最小路个数;每一行对应一个最小路;“1”表示该列号的元件在此该行号的最小路中;“0”表示该列号的元件不在此行号的最小路中,如果某一列均为“1”,则对应元件是该系统的一个一阶最小割集。如果某个元件是系统的一阶最小割集,说明该元件的实效将会导致系统发生故障。对于连集中的任意两个列向量,如果进行逻辑或运算能够得到单位列向量,则说明这个两列向量对应的元件就组成了一个该系统的二阶割集,由网络最小连集矩阵得到的最小割集矩阵如式(2)所示。
[T=11000001101001101101] (2)
式中:列号为网络元件序号;每一行对应一个最小割集;“1”表示元件在该行号的割集中;“0”表示元件不在该行号的割集中。
1.4 变电站可靠性评估程序流程
由于变电站电气主接线系统的元件数量较大,为简化分析在评估时做如下假设:元件的故障是独立的;元件的连续工作时间、修复时间、计划检修时间服从指数分布;不考虑元件过负荷;只考虑元件的单一故障和二重故障,不考虑二重以上的故障;继电保护的影响计入断路器的可靠性数据中;把元件作为可修复元件处理,电气主接线系统作为可修复系统处理。根据上述假设,变电站电气主接线可靠性评估流程图如图2所示。
2 算 例
以地区电网的某变电站为例,电气主接线情况见图3。该变电站高压侧采用双母带旁母的接线方式,在检修出线开关断路器时可以利用旁母及旁母断路器不间断供电,进线断路器故障时,短时停电后可以恢复正常供电。因此旁路母线只对进线断路器的可靠性指标有影响,可以将其可靠性参数归算到线路断路器中,在分析该变电站电气主接线系统可靠性时,可以不考虑旁路母线的影响。
输入变电站的网络拓扑图[10],输入的内容有:元件编号。对各元件依次进行编号,编号的最大数等于网络的元件数。元件类型。0为母联断路器,1为母线,2为断路器,3为变压器,4为隔离开关。始节点、末结点。电能流入节点为始结点,电能输出结点为末结点,母线视为始结点和末结点相同的元件。工作状态。0为元件退出工作,断路器断开,1为元件投入工作,断路器闭合。高、低压母线结点。高压侧母线结点用负数表示,低压母线结点用正数表示。母线接线形式。在这一列中,第一个数表示高压侧母线接线方式,第二个数表示低压侧母线接线方式,1表示是双母线,0表示不是双母线。母线负荷。表示低压侧两根母线上的负荷。倒闸时间。进行刀闸操作所需要的时间。根据上述方法计算出该变电站电气主接线的可靠性指标如表1所示。
3 结 论
本文针对地区电网的具体情况,应用网络等值的思想,采用基于元件状态空间的最小割集算法定量分析变电站电气主接线的可靠性,通过算例可以看出,所编写的变电站主接线可靠性分析程序能够有效地对变电站主接线系统进行评估。在对变电站进行可靠性评估的基础上,可以将每个变电站主接线等效为系统中的一个元件,将地区电网进行网络简化,对地区电网进行整体可靠性评估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 陈轩,蒋申晨.地区电网运行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J].华东电力,2011(10):1592?1595.
[2] 郭永基.电力系统可靠性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3] 杨莳百.电力系统可靠性分析原理和方法[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1.
[4] 王锡凡.电力系统规划优化[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0.
[5] 陈文高.配电系统可靠性实用基础[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8.
[6] 高逸峰,张九根,徐靓.变电所电气主接线可靠性分析[J].建筑电气,2007(11):9?13.
[7] 杨文宇,余健明,同向前.基于最小割集的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算法[J].西安理工大学学报,2001(4):174?176.
[8] 王秀丽.基于最小割集的含环网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1(9):52?58.
考研地点范文2
【关键词】绝缘导线;抗张力;停电事故;供电可靠性
引言
电网安装、运营、维护和电力供应工作,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电网高质运行的重要性可想而知。为了保证供电可靠性,国网公司从1997年开始实施全国范围内城网改造工程,绝缘导线使用遍及全国。为便于检修施工,在绝缘线路的多点安装了接地线夹。至2010年延边地区城网改造已全部完成,供电可靠性显著提升,但断线事故有所增加。
1、断线原因分析
1.1事故分析
为进一步促进供电可靠性,我们对2000年至2010年因断线造成的停电故障做了进一步的统计,表1为故障统计分析表。
以上统计数据可以看出,绝缘导线机械疲劳引发事故最多,占事故总量的62%。
1.2事故后果
导线断线直接经济损失是更换导线,减少售电量,影响供电可靠性。且断线故障直接影响到供电企业的社会形象。
按中等负荷线路计算:
每小时平均售电量3300千瓦时:
更换导线:停电3小时30分钟
减少售电量:3.5*3300=11550千瓦时
按平均单价0.66元/千瓦时计算,
折合电费约:0.66*11550=7623元
更换绝缘导线:按5档计算,约7200元。
一次断线事故给公司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14823元。
以上数据未包括对用电客户造成的生产损失。
2、绝缘导线断线引发停电故障原因细化
我们对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进行了细化分析,确认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2.1施工技术水平问题。1997年我公司是全省绝缘化线路试点单位,对绝缘导线的架设施工有着丰富的经验,每次断线事故,我们都进行了实地考察,确认断线事故与施工技术水平没有直接关系。
2.2接地线夹结构不合理。绝缘导线外皮起绝缘作用,同时也承受着12.7N/mm2应力,施工时使用的接地线夹结构安装时需要将绝缘导线外皮全部剥离,拉力全部由铝铰线承受,且应力集中在接地线夹处,线线路运行起来,相当于导线覆冰运行,经过长期运行或受到外力影响,接地线夹处首先产生机械疲劳,引发断线。
2.3长期过负荷运行,导线通过短路电流。改造后绝缘线路是按今后10年发展来设计的,截流量满足要求,开关为真空开关,能够有效切断短路电流。所以断线事故与此无关。
2.4剥皮钳子刀口宽,切口深:安装接地线夹需要将绝缘导线安装处的绝缘外皮剥除。由于施工时使用剥皮钳子的刀口宽,切口深,施工人员使用钳子技术水平有限,所以在剥除绝缘导线的外皮时,会损伤到线芯,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进行了多次技能培训,经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在具体工作中严格把关,所以近年来没有发生过因剥皮损伤线芯而引发的断线事故。
2.5四季温差大:四季的温差对绝缘导线的驰度和张力影响非常大,特别是在冬季导线覆冰时影响最大。但是只要按绝缘导线的设计弧垂施工,就可以排除这一因素,我们的事故记录与此无关。
2.6外力破坏,雷击伤害。对于雷害多发区,我们已经安装了针式避雷器绝缘子,并对可能影响线路安全运行的其它因素进行了整治。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接地线夹结构不合理,是引发断线的主要原因。所以重点研究了在不改变设备参数情况下,通过改造接地线夹结构增加导线的抗张力这一课题,并取得了初步成果,笔述如下,与各位同仁探讨。
3、改造的理论依据
工程中普遍使用的接地线夹需要将绝缘导线全部包围设计的包围空间直径正好是绝缘导线去外皮后的线径,施工时必须将安装处绝缘导线的外皮全部剥除,致使运行时拉力全部由铝铰线承受,降低了导线的抗张力。所以我们考虑到在不影响运行的情况下尽最大可能地保留绝缘外皮,增加导线的抗张力。
4、改造方法
要保留导线绝缘外皮,只能改造接地线夹。
1.我们将施工中使用的接地线夹切除2.5mm,增加线夹内径。2.将绝缘导线安装接地线夹处剥去宽6mm,长85mm的绝缘层。3.将导线与接地线夹正常连接。
5、施效果分析
5.1减少绝缘导线外皮的剥除面积,增加导线抗张力
原接地线夹安装时,绝缘层全部剥除,降低了12.7N/mm2应力,也就是抗张力。经测试改造后保留了绝缘导线4/5的绝缘层,比全部剥除提高了10.3N/mm2的抗张力。经计算,接地线夹改装后,绝缘导线的抗张力只降低2.4N/mm2。
5.2剥皮方式不同,避免损伤线芯
原始剥除绝缘线外皮采用环形切割方法,由于切口深度不易掌握,在剥除绝缘层时,很容易损坏到线芯。结构改造后,剥除绝缘层面积小,同时在剥绝缘层时采用顺线切割,不损伤线芯。
5.3结构改变,不影响运行参数
经测量,原接地线夹与导线的接触面宽为6mm。改造后接地线夹与导线接触面积通过截面宽也是6mm,完全相同,经测试,运行参数不变。
6、结果测试
我们加工制造了部分成品,对线路进行了小范围改造,经过一个阶段的运行对比,事故发生同期对比有所减少。
7、结论
本文针对城网改造后由于接地线夹的结构导致断线事帮增加,通过对接地线夹结构改造实验及应用测试,经运行实践证明,改造后的接地线夹能够减少断线事故的发生。这项改造针对性强,效果理想,我们可以预测,在今后长期运行中,改造后的接地线夹可以最大限度的控制绝缘导线断线故障,大幅度提高用电可靠性,实现客户满意、企业扩销的双赢。
参考文献
[1]《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2]《电力安全工作规程》GB26860-2011
[3]《配电网施工检修工艺规范》Q/GDW 742-2012
考研地点范文3
关键词 风力发电;电能质量;稳定性;解决方案
中图分类号TM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55-0015-02
1 风力发电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巴彦淖尔地区是我国风力资源比较富集的地区,这几年加之国家政策的鼓励,风力发电在地区电网中的比例逐年增加,但地区电网网架结构较弱,风力发电对电网的影响变得越来越突出(地区风电装机情况见表1)。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风力发电场的规模问题,对电能质量的影响,对稳定性的影响,对保护装置的影响,对电网系统调峰影响的问题等。
1.1 风力发电场的规模问题
对于接入到大电网的风电场,其容量在电网总装机容量中占的比例很小,风电功率的注入对电网频率影响甚微,不是制约风电场规模的主要问题。然而,巴彦淖尔风能资源集中在乌拉特中旗和乌拉特后旗地区,这些地区人口稀少,负荷量小,电网结构相对薄弱,风电功率的注入改变了电网的潮流分布,甚至对巴彦淖尔地区电网的节点电压产生较大的影响,成为制约风电场规模的重要问题,限制了风电场接入系统的方式和规模。
另外风力发电的原动力是不可控的,它是否处于发电状态以及出力的大小都决定于风速的状况,风速的不稳定性和间歇性决定了风电机组的出力也具有波动性和间歇性的特点。在现有的技术水平下风力发电还无法准确预报,因此风电基本上是不可调度的。从电网的角度看,并网运行的风电场相当于一个具有随机性的扰动源,对电网的可靠运行造成一定的影响。由此可见,确定一个给定电网最大能够承受的风电注入功率成为风电场规划设计阶段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2 对电能质量的影响
风资源的不确定性和风电机组本身的运行特性使风电机组的输出功率是波动的,可能影响电网的电能质量,如电压偏差、电压波动和闪变、谐波以及周期性电压脉动等。电压波动和闪变是风力发电对电网电能质量的主要负面影响之一。另外,风力发电机组与小容量电网并联时,风电场并网瞬间将会造成电网电压的大幅度下跌,从而影响接在同一电网上的其他电器设备的正常运行,甚至会影响到整个电网的稳定与安全。还有,由于多家风电场的集中于一个变电站上网,导致入网变电站的系统电压严重越上限运行,对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影响。作为风力入网的主要变电站文更220kV变电站,在风电机组停运时,由于220kV输电线路的充电无功率大,均已达到12Mvar,使得文更220kV变电站的220kV电压偏高,最高电压达244kV;加之该变电站负荷小无法消耗如此多的无功,导致电压长期越限运行。在风电机组发电时,由于风机自身发电需要吸收系统无功,这时文更变高电压运行得以缓解,但220kV最高电压也在239kV。
1.3 对稳定性的影响
风力发电通常接入到电网的末端,改变了配电网功率单向流动的特点,使潮流流向和分布发生改变。由于采用异步发电机,风电系统在向电网注入功率的同时需要从电网吸收大量的无功功率。因此,随着风电注入功率的增加,风电场附近局部电网的电压和联络线功率将会超出安全范围,严重时会导致电压崩溃。另一方面,随着地区风电上网装机负荷的不断增加,在系统中所占的比例也在不断增大,风电输出的不稳定性对电网的功率冲击效应也不断明显,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就更加显著,严重情况下,将会使系统失去动态稳定性,导致整个系统的瓦解。
1.4 对保护装置的影响
由于风机的异步发电机在发生近距离三相短路故障时不能提供持续的故障电流,在不对称故障时提供的短路电流也非常有限。因此风电场保护的技术困难是如何根据有限的故障电流来检测故障的发生,使保护装置准确而快速的动作。
1.5对电网系统调峰影响的问题
风力发电机组由于其出力的不连续性及间歇性,无法为电网提供一个稳定的电力供应,增加了系统的调峰容量。蒙西电网是以火电装机为主的电网,巴彦淖尔电网是蒙西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风电机组容量占全蒙西网装机容量的2.77%,调节性能较差,随着大规模风力发电机组的投产,将给蒙西电网的调峰带来更多的困难,如果过多地用火电机组来调节风力发电的电量峰谷,势必造成火电生产单位利益损失。所以,协调解决好风力发电对电网系统调峰影响成了摆在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2 解决措施
2.1 风力发电场的规模问题
对于解决风力发电场的规模,主要是在地区电网中多增加500kV变电站以及开闭站,通过使发电负荷从更高电网等级电网送出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2.2 改善电能质量问题
通过改善地区电网结构,使负荷分配更加合理,地区电网建设要超前电源的建设
2.3 改善稳定性问题
通过在风电场装设静止无功补偿器,可以提供动态的电压支撑,改善系统的运行性能。将SVC 安装在风电场的出口,根据风电场接入点的电压偏差量来控制SVC补偿的无功功率,能够稳定风电场节点电压,降低风电功率波动对电网电压的影响。当发生故障后,SVC 的动态无功调节能力可以加快故障切除后风电场节点电压的恢复过程,改善系统的稳定性。
2.4 对保护装置影响的问题
目前通常的做法是按照终端变电站的方案进行配置和整定。主要依靠配电网的保护来切除网络的故障,然后由孤岛保护、低电压保护等措施来逐台切除风电机组,从而在故障期间断开风电场与系统的连接,而当故障清除后,控制风电场自动重新并网。但是对于今后有大量风电场接入配电网的情况,这种方法会降低系统的可靠性。
2.5对电网系统调峰影响的问题
主要在电网中多建设抽水蓄能发电站,将多余的风电转化为水能存储起来,减少风电上网的比例,从而降低了对电网系统调峰的影响,同时抽水蓄能电站也是对电网调峰的有利补充。
3 结论
巴彦淖尔作为我国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应大力发展地区风力发电,因为风电作为一种绿色能源有着改善能源结构,经济环保等方面的优势,也是未来能源电力发展的一个趋势,但风力发电技术要具备与传统发电技术相当的竞争力,还需进一步改善其并网性能,降低风电并网对电力系统的运行带来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江林.德国风力发电发展状况及对江苏的启示.江苏电机工程,2005,24(4).
考研地点范文4
一、安阳县土地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安阳县西半部是山丘地带,有着丰富的煤碳、铁、石膏等矿产资源,工业发达,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占相当比例。东半部是平原地带,具有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但深加工企业却不多,农民收入结构中农业收入占很大比例。从目前来看,我县东西部存在着严重的收入差距。人均耕地少、农民增收方式单一、农业产业化经营不发达已成为制约农民收入持续增加的“瓶颈”,尤其是人均耕地少、农民工资性收入低是众多问题中的主要矛盾。土地合理流转实行规模化经营是促进农民增收的一条可行之路,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着诸多的困难。一是农民受传统思想影响,舍不得让出土地;二是农民失地后怎么办?因此,开展土地规模经营的工作中,要慎之又慎。我县自2006年开展土地流转以来,因各乡镇采取的方法措施不尽相同,层次不一。因此,有必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采取具体指导的方法,为全面开展此项工作提供一条可行之路。根据笔者的工作实践,在操作过程中,应坚持“突出特色、发展高效、稳定自愿”的原则。在东、中、西部各建立一个试点,并要把握“一个试点,多项内容,齐头并进”,从多方面努力。
二、主要发展途径
(一)要充分挖掘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要结合工商大户,争取多投入,发展旅游、观光、休闲相结合的农业生产模式。要因地制宜,在中东部平原乡镇发展设施农业,在近郊乡镇发展观光休闲农业,在山区乡镇结合旅游业发展旅游农业。要突出特色,扩大规模、建立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宜菜则菜,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群和产业带。
(二)开展农民培训试点工作。一方面要解决农民失地后的就业和经济来源问题,应按照企业要求对农民开展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使农民掌握外出务工必要的常识和一技之长。另一方面,还要培养农民企业家队伍。主要是培育一批具有创业和创新精神、专业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技术和能力的新型农民。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在土地规模经营的过程中,一定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可以采用能人承包型,由种田能手或有经营头脑的经商大户个人投资。也可以采用农户互补联合经营型,即资金户、劳力户、技术户之间不同形式互补结合,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提高专业化和规模化程度。
三、主要建议
农村土地规模经营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但实行土地规模经营必须慎重行事,不可急于求成。笔者认为,在实践中必须切实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必须坚持三条原则。一是依法原则。要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中央的政策执行。二是自愿原则。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三是有偿原则。土地流转的条件和补偿完全由农户与受让方自主平等协商。
(二)承包户要懂得经营,责任心强。实施适度规模经营是手段,最终获取好的效益才是目的。因此在确立承包面积时,要看承包人是否有一定的经营水平,有较强的责任心,具备的则多包,反之则少包。
考研地点范文5
“小小手放放好”——要“儿童化”,但不能“娃娃化”。
【案例】课堂上教师提醒学生集中注意力。
师:小眼睛看哪里?
生:小眼睛看老师。
师:小小手放哪里?
生:小小手放放好。
师:小小背怎么做?
生:小小背挺挺直。
……
【分析】低年级学生有着自己的思维模式,成人化的语言,成人化的说话方式影响着语文课的教学效果。因此,不少低学段老师就根据孩子说话的特点,模仿他们说话的语气,用孩子能理解的“儿童化”的语言来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保证教学顺利进行。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容易出现诸如“小小手放放好”、“小小背挺挺直”等语法混乱、用词不当、柔软缠绵的“娃娃腔”。这些语言容易“先入为主”,对刚入学学生规范的语言学习产生负面影响。因为在认知心理上,“首应效应”的影响是极大的,如果第一次没有说准确,将来要纠正就很困难。因此,教师在关注低年级教学语言“儿童化”的同时,不能忽略其“语文味”。我们要恰当使用儿童化语言,让学生从小就浸润浓浓的语文味。请看窦桂梅老师在执教一年级识字课《早操》的一些课堂教学语言:
师:图画上有谁起得早?
师:有位叫胡木仁的叔叔看到这一景象,写下了一首儿歌,想读吗?(关注书中的注脚,引起学生的注意。)
师:你看,在儿歌中,字娃娃们都有好邻居,他们手拉手就组成了一个个词语。我们一起看看下面的分组,读一读。(学生读板书。)
师:“光”下面是个“儿”,表示人,上面部分表示火把,在黑暗中有人举着火把就有了光亮,这个字就是这么来的,这是古人造字的一种方法。
“棒棒棒,你真棒!”——表扬要有实效,不能机械化。
【案例】“开火车”认读生字“雨”。
生1:雨,雨,下雨的雨。
(其余学生鼓掌三下,竖起拇指:棒棒棒,你真棒!)
生2:雨,雨,大雨的雨。
(再次鼓掌:棒棒棒,你真棒!)
生3:雨,雨,小雨的雨。
(还是鼓掌:棒棒棒,你真棒!)
……
【分析】在倡导尊重、赏识的理念下,常听到低学段语文课堂上:“棒棒棒,你真棒!”响成一片的情景。这些表扬节奏明显,动作划一,俨然训练有素。看似表扬,实质有表无扬,无论是受表扬的学生还是为别人鼓掌的学生,均不能看到一丝真心实意的笑容。如此一味的、廉价的一而再、再而三的表扬使表扬成为一种公式,失去其应有的生命力,学生对此形成的成功体验显得虚假甚至疲惫不堪。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仅在于传授本领,而更重要的是善于激励、唤醒、鼓舞。”于永正老师在回忆自己的从教经历时,也曾深情地说:“教育的第二个名字叫激励,激励是有学问的,是要有针对性的,要真诚、动情。”“你读得很不错,三个生字你读对了两个。”“你真爱动脑筋,读出了小猴子的活泼可爱。”“你不但回答正确,而且语言干净,几乎没有一个多余的字,也不需要再添一个字。”这样的语言,学生能听懂,知道好在哪里,而且对其他同学也有启示作用,具有明确的导向性。“你站起来读书的时候,态度自然大方,还很有礼貌。”“你读书的时候,全班同学听得是那样认真,知道为什么吗?”这样的语言包含对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爱读书的鼓励与评价,于无形中激励着学生。
“我喜欢……的小朋友来回答”——要入境入情,不能虚假。
【案例】教师提出一个问题。
师:“能回答的小朋友请举手!”于是,课堂上,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林立,小嘴咧开。孩子们的目光追随着老师,身体不由自主地跟着老师打转,小嘴里发出:“我来!”“我来!”恨不得老师一下能叫到自己的名字,有时甚至憋不住抢着回答了。课堂上如此热闹、喧哗,孩子们如此热情配合老师,冷不丁老师一声吼:“我喜欢坐得正的小朋友来回答问题!”“我喜欢举手举得好的小朋友来说!”这种半路里紧急刹车式的“我喜欢……”让学生措手不及,立马乖乖坐正、规矩举手。眼见老师还在找“乖孩子”,心急的一些学生只好把手敲得“咚咚”响,自然得不到老师的提名,只好灰心地回到“标准状态”,高涨的热情被泼得渐渐熄灭。
【分析】由于低年级学生行为自制力和有意性较差,教师急于想维持安静的教学秩序,使预设顺利进行,于是在不自觉中运用指令性语言,充当着“发号施令”者。殊不知,教师的这些“指令”抹杀了学生的情绪体验。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古诺特博士曾说:“在经历了若干年的教师工作之后,我得到了一个令人惶恐的结论,教育的成功和失败,‘我’是决定性因素。”低年级学生一般都有期望得到教师“”的心态。如果教师在学生热情高涨的时候突改用命令式语言或寡言淡语来组织教学,学生会很敏感地觉察到,老师其实就是在“把小学生当做小小孩看待”。老师如同在演戏,想让课堂安静就安静,想热闹就热闹,没有真正地融入情境之中,情感投入有些是虚假的。这样的教学效果自然大打折扣。“我喜欢坐端正的小朋友”固然管住了课堂纪律,却管不住学生的心。因此,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言语定要充满情感,定要全身心地融入情感,入境入情,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唯有如此,才能让课堂教学有效、高效。
“你想说些什么吗?”——要尊重体验,但也要尊重文本。
【案例】学习《狐狸和乌鸦》一文。
师:学完了课文,你想说些什么吗?
生:乌鸦,你真是太笨了,狐狸的话你还敢信任!
师:还有谁想说?
生:乌鸦,你因为太爱听好话了,所以才落得这样的下场!
师:好的。谁还说得与别人不一样?
生:狐狸,你太聪明了,你居然骗到了乌鸦嘴里的肉,太了不起了!
师:这种见解与众不同,还有更新颖的想法吗?
生:要是我是乌鸦,再碰到狐狸,我就在肉里放一枚毒针,毒死狐狸!
师:想象力真丰富,还有别的吗?
【分析】课程标准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关注个体差异,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应该说,上述个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独特的体验,鼓励学生自由地、个性化地、有创意地解读文本,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真实地表达自己的体验,在理解和表达中实践语言文字的运用。但是由于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其主观认识存在着局限性,认为“狐狸太聪明了”,这种思维明显有些“越位”了。更甚者,教师不能适时进行正确的引导,反而错误地评价:“哦,这位小朋友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于是就出现了“要是我是乌鸦,再碰到狐狸,我就在肉里放一枚毒针,毒死狐狸!”多么恶毒的主意,多么残忍的手段!这种脱离文本主旨、缺乏人文关怀的“独特体验”,不仅仅是对文本的误解,更是对价值观的偏离。
考研地点范文6
关键词:地铁供电系统;可靠性;安全性;轨道交通;供电设备;模糊综合评判法
中图分类号:U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01-0072-03
1 概述
社会在不断地进步,城市规模在不断扩大,人口密度迅速增加,人们对地铁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从而对地铁可靠性、安全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地铁供电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对地铁列车的安全可靠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供电系统是地铁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供电系统的可靠安全供电,就不可能有地铁的正常运行。
2 地铁供电系统的内容
给地铁提供车辆动力与供电设备电能的称为地铁的供电系统,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高压供电系统,一般情况下是由集中式、分散式以及混合式三种供电方法组成;另一部分是地铁内部的供电系统,一般情况下由照明供电系统以及牵引供电系统构成,需要提供车站和区间各类照明、扶梯、风机、等动力机械设备电源。而牵引供电系统选用的是通过牵引变电所把三相高压交流电转换成能够直接作为车辆动力能源的低压直流电。
3 地铁供电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分析的地位
由于地铁运营有着高密度和客流量大的特点,供电系统应该尽量避免供电设备和系统的失效,一旦地铁供电系统发生故障或者事故,有可能会造成运营中断,会给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带来十分重大的损失。然而由于供电因素而导致地铁发生事故的情况常常发生,所以地铁供电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对保证地铁正常运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可是一旦在地铁供电系统安全性与可靠性方面出现了事故,那么就极有可能会造成社会秩序的混乱,甚至还会给社会带来非常大的经济损失,更严重的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所以,要对地铁供电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进行全面的分析,找到系统存在的安全隐患,找出系统的薄弱环节,同时要给出提高供电系统安全性与可靠性的具体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地降低地铁供电系统发生故障的可能性,从而保障乘客的财产与人身安全,同时能够节约地铁运行的成本。
4 影响地铁供电系统安全性与可靠性的因素
对于影响地铁供电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的因素可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地铁供电系统本身就是由供电设备组成,所以供电系统能否正常的运行与这些设备的老化程度息息相关。一旦设备使用时间过长,那么地铁供电系统的故障发生率就会提高,给地铁的正常运行带来了安全隐患。所以我们需要制作好牵引供电系统设备的故障模式后果分析表,需要包含有问题的处理方法和设备失效的后果,从而对故障进行定性的分析。在得到分析结果后,还需要根据分析结果找出地铁供电系统安全性与可靠性的薄弱环节,最大程度地降低设备故障发生的概率,减少停电的时间。
(2)把建立地铁供电系统的安全评估指标体系作为基础,采用安全性与可靠性的分析方法,对地铁供电系统进行全面的分析,评价的方法能够以组织管理、设备设施、人员配备和外界环境等方面安全因素为基础,指导工作人员有效地对设备与人员进行管理。对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进行了分析,不仅节约了地铁管理与运行费用,还有效地推动了地铁运营服务水平的提高。
(3)制定合理的维修计划,降低维修费用。每年企业在地铁供电系统设备的维修上要花费大量的费用,这大大地增加了地铁的运营成本。可是如果维修的频率过低,即使降低了维修费用,但是会提高地铁供电系统的故障发生率,从而对地铁的安全性与可靠性造成了极大的威胁。系统一旦出现故障,那么造成的经济损失是维修费用所无法相比的。维修的次数增加能够降低地铁供电系统的故障发生率,保证了地铁正常的运行,同时也会产生高额的维修费用。所以,必须要通过安全性与可靠性的分析,得出系统的安全运行时间,从而制定出合理的维修计划。这样不仅降低了运营成本,还保障了地铁的正常安全的运营。
5 地铁供电系统可靠性的分析方法
6 地铁供电系统安全性的分析方法
地铁供电系统安全性的分析方法最常用的是综合评判法,也叫模糊综合评判,是指对于多种因素影响的事物进行综合的评价。下面是地铁供电系统安全性分析法的具体步骤:
6.1 构建因素集
6.2 构建评价集
6.3 构建权重集
权重既可以通过敏感性分析来拟合权重,同时也能够用历史统计数据来确定,或是采取专家评判的方法。
6.4 构建因素评判矩阵
分析法中因素评判矩阵的构建是十分重要的环节之一,因素判断矩阵的隶属度能够用贴近度确定,还能够使用数理统计的方法来确定。
7 结语
地铁作为一种新的交通工具,以其本身的优越特性,在各大城市中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并逐渐深入市民日常生活,为城市交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在介绍了可靠性和安全性基本概念的基础上,简单分析了可靠性框图法,同时,也介绍了安全性分析的方法——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地铁供电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分析法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先进的系统架构,减少外部电源影响;用排除外界干扰等方法来提高地铁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丁雪成,胡海涛,何正友,于敏.计及维修因素的牵引变电站电气主接线可靠性分析[J].电网技术,2011,(10):12-14.
[2] 杨媛.高速铁路供电系统RAMS评估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7-8.
[3] 侯伟宏,张沛超,胡炎.数字化变电站系统可靠性与可用性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0,(14):17-19.
[4] 徐志超,李晓明,杨玲君,周冬旭,赵云.数字化变电站系统可靠性评估与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5):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