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名言佳句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秋名言佳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秋名言佳句

中秋名言佳句范文1

自然之美

大自然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发源地。没有大自然,哪来的美好生活,哪来的美丽源泉?许多文人墨客走遍千山万水,给我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言佳句。看那从叶片的缝隙洒下来的点点阳光,犹如碎碎的点点金子,多么富有诗意的画面!在那微风徐徐的江畔,坐看夕阳渐渐地,渐渐地从西边缓缓落下,夕阳的余晖照在身上那种温暖的感觉,是多么的惬意!但是夜幕降临,又让人不禁感叹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中秋节正在向我们不紧不慢地走来,许多人都在为中秋做准备,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天公不作美,我们这里遭到了一次最强冷空气南下,中秋节这天大半边天都被乌云遮住了,冷不丁地往人们头上泼了一盆凉水。但是我却感受到了月亮之美。晚上凉风习习,我和妈妈慢悠悠地逛着街,我不禁抬头仰望天空,忽然发现有半边月亮已经挣脱了乌云的束缚,探出头来了,再过一会儿月亮已整个露出来了,泛起一轮淡淡的光辉。我心想,是什么力量使月亮挣脱出乌云的束缚的呢?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亲情之美

有一种爱,它是无言的,是严肃的,在当时往往无法细诉。然而,它让你在过后的日子里,越体味越有味道,一生一世也忘不了。它,就是那宽广无边的父爱。

父爱是朴实的,但是在朴实中却突显出华丽。在一个农村里,一对平民父子,生活得很快乐。但美中不足的是,父亲是一个瞎子。一天,儿子在湖边玩耍时,不小心跌入了五米深的湖里,父亲听到邻居的叫喊后,询问怎么了,邻居对他说:“你家儿子落水了。”他立刻跑到湖边毫不犹豫的纵身跳入湖中,他还没想到,自己并不会游泳!虽然他游得很艰难,但是父爱的力量支撑着他:因为只有努力才能将儿子从死神的魔爪里救出来。最后,父爱的力量终于把死神给打败了,他救出了自己的儿子。

是什么力量让不会游泳的父亲一下子变得灵活?是父爱。是什么力量使这位父亲奋不顾身地跳入五米深的湖水里?也是父爱!只要自己的子女受到伤害,无论是五米,十米还是二十米,乃至献出自己的生命他们也在所不惜!

信念之美

信念是人性的美当中不可多得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种财富。是信念使得人们的生活有了顶梁柱,有了自信和希望。

在学校的路上,无意中发现树上有一颗茧,它正在努力破茧而出。过了好长一段时间,在它的努力之下,茧终于被拉开了一道大口子,一道阳光直射进来,它见到了光明。我心中默默地在为它加油。最后它终于冲出了茧,展开紫色的翅膀向天边飞去,渐渐消失的无影无踪。正是这种不服输的信念造就了它生命中灿烂美好的瞬间。

人性之美

帮助是无间隔的,也是不在于大小的。

在公交车站,一位残疾青年要过一节台阶,费尽周折却始终没有成功。这时,一位姑娘走过来,这位残疾青年的一切她都看在眼里。她想帮助那位青年。只见她从口袋里掏出一枚硬币,随便一扔,便恰到好处地掉在那位青年的轮椅下。于是她来到他的旁边,说:对不起,我的钱掉到你的轮椅下了。”便把轮椅一推,那青年稳稳地过了台阶,姑娘捡起硬币说了声“谢谢!”便转身走了。

中秋名言佳句范文2

写作人物描写静动态描写写文章,只有通过描写,才能做到“绘声绘色”“栩栩如生”。这是因为作者通过具体的、形象化的语言写人、状物,使人有亲临其境的感觉。下面,我就谈一下有关描写的内容。

一、细描与白描

1.细描。细描是使用大量生动、贴切的比喻、绚丽的文字进行浓笔涂抹,细描是文章的血肉。可以说,没有精湛的细描,就不会有真实丰满的人物形象,也就没有文章的真实感。大文豪鲁迅说过,描写人物最好写他的眼睛。朱自清在《背影》中描写父亲买桔子时的情景就采用了细描。“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正是这个细描,写出了父亲的艰辛,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鲁迅在《孔乙己》中描写孔乙己先前买酒时,付钱时得意洋洋地“排”出九文大钱,而到后来却“摸”。这些细描,活脱脱地刻画了一个受封建科举制毒害之深而又迂腐穷酸的旧知识分子形象。

2.白描。白描是以质朴的文字,抓住人物或事物的特征,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人物或事物形象的写法。比如,《孔乙己》中“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着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这里未加任何夸张、渲染,可是一个饱受欺凌的旧知识份子孔乙己的形象却鲜活地站在了读者面前。

二、人物描写

刻画人物形象,离不开对人物的描写。常用的有侧面描写和正面描写。侧面描写通常用烘托人物的描写方法。如汉乐府名篇《陌上桑》,“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这种衬托,描写出罗敷无与伦比的惊人之美,给人以无尽的回味和想象。

正面进行人物描写的方法有:(1)外貌描写,也叫肖像描写。就是对人物的外貌特征(包括人物的容貌、衣着、神情等)进行描写,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达作者的爱憎。外貌描写的要求是:抓住特征,绘形传神、刻画性格,显示灵魂。(2)心理描写,即以语言文字对人物的内心世界、个性特征进行的描写。(3)行动描写,即通过语言文字表现人物自身在矛盾斗争中的行动,来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面貌的描写。(4)语言描写。精美的语言,优美的语言能使文章增色许多。那么,怎样描写语言,运用语言呢?首先,引用风趣的语言。幽默风趣的语言,是作文升格的一大诀窍。合理而巧妙地运用风趣语言,能够化生硬为生动,变平常为非常。幽默的语言如夏天的凉风能使人清爽;幽默的语言是山间的清泉,令人心旷神怡;幽默的语言可以打开尘封的记忆,使人敞开心扉,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如比拟句,“他的学问多得挤掉了头发”。调侃式的,一位老师说:“如果坐在后面说话的同学都能像前面玩手机的同学那样安静的话,就不会影响中间睡觉的同学了”。这样的语言都能给文章增添色彩。再比如,这样的打油诗:“作业几时无?把笔问青天,不知北京时间,现在是几点?我欲上床睡觉,又恐明日挨训,恶语似毒箭。无限凄凉情,真想离人间。手发酸,身乏力,脑灌铅,不敢有恨,此身不知在何处。爹是望子成龙,娘是盼女成凤,此事古难全。但愿天开眼,与作业再见”。这首反映课业负担繁重的打油诗,幽默中透着一股辛酸,令人耳目一新。其次,运用一些修辞方法。修辞能使语言优美,还能突出主旨,优化结构。比如,“我们用心灵呼唤友谊,让友谊变成清晨你窗前一缕温暖的阳光,让友谊成为小鸟的清啼,在你耳畔吟唱,让友谊成为你寒冷时身边红红的火炉,让友谊变成烈日下你头顶的一片绿荫”。这段排比、比喻句,尽情呕歌了友谊。四个句子条理通畅,富于变化、生动活泼,增添了气势。再比如,朱自清《春》中的第四段:“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上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还眨呀眨的”。这段文字灵活运用了排比、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使语言很优美,读这样的语言真是一种美的享受。再次,引用名言、警句、诗词、歌赋。名言、警句、诗词、歌赋,既能增强表达效果,又能展示文化底蕴和语文素养。比如,“荷花映日的六月,我彷徨于河边。我不愿沉迷于李清照‘冷冷清清’的凄凉,也不愿感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沧桑,更不愿‘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泪流满面……”这段文字优美,但不雕琢,句式灵活多样,读来琅琅上口,听来流畅悦耳。再比如,“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地轻轻来”。吟咏着徐志摩的佳句,我轻轻地掀开了文学神秘的面纱。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放,李商隐“留得残荷听雨声”的低沉,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旷达……”这段文字引用这些名人诗句,不仅使文章语言优美,增强了表达效果,也展示了自己的才华。

三、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

静态描写,是指平面地静止地对人物或景物进行描写。比如,“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段文字优美,描绘出“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动态描写是指以动来写静,或用修辞手法对事物进行描写。比如,“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奔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这段动态描写,淋漓尽致,仿佛读者看到了钱塘江的壮观景象。

四、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与之发生直接关系的那种外界条件――社会和自然的描写。可分为两类:

1.自然环境描写,又称景物描写。如前文“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中的那两段文字。

中秋名言佳句范文3

关键词:阅读教学积累;掌握方法;乐趣;交流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为实现这一目标要求,需要在语文教学中加强语文阅读教学,尤其是开展语文发展性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兴趣和能力。

在语文发展性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担负着帮助指导学生准确理解语言、合理使用语言的责任,还要培养学生语言素材积累的能力和兴趣,使学生在课内外的阅读训练中主动、有效地掌握语言知识,这是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和任务。兴趣是学习的不竭动力,它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那么,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兴趣呢?

一、提高学生积累语言的愉悦体验

快乐能够提高学生参与的热情,教师应该采用一些有效的方法,使学生在积累语言过程中有快乐体验。如,促使学生养成阅读摘录的良好习惯,在平时的阅读中,指导学生把一些句式简洁、词意优美、富含寓意的精美词句及时摘抄到摘录本上,在课余时间,拿出来重新细读品味、欣赏,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增加语言积累。同时,还应鼓励学生在习作中运用,体验自己的劳动得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学以致用的快乐,逐渐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对于学生作文中的好词好句,教师可以标出来并加以表扬和评析,提高学生的成就感,增强学生积累和运用语言的乐趣。另外,培养学生阶段总结的良好习惯,对一段时间来积累的语言素材,要及时分类,编辑目录,以便在创作时便于查找。好的学习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乐趣,同时也是学生继续坚持下去的重要因素。

二、帮助学生掌握语言积累的方法

学习方法是强化学习效果和激发学习兴趣的利剑,它可以击破学习中遇到的任何障碍和困难。在课内外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掌握语言积累的方法,提高学生参与语言积累的积极性和乐趣。

1.诵读识记法

语言积累的重要途径离不开诵读、识记,教师应帮助学生掌握几种基本诵读方法,方便学生在实践中选择和运用。如:①主导词背诵法。对于美文中的某些精彩段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从段落中提炼出一些主导词,然后串连起来,以此为主线识记整个段落,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②提纲背诵法。对于那些篇幅较长的文章,可以列出每个段落的提纲和关键词,按提示诵读、识记,能大大降低阅读的难度,提高学生语言积累的兴趣。③书写与诵读结合法。有的学生适合目读口诵,有的学生适合手抄书写记忆。教师应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灵活采用书写、诵读或两者相结合的方法识记美文。同时,还要让学生掌握防止遗忘的有效方法。如,会背诵后,要继续背几遍,巩固记忆效果。实践表明,背诵后的头两周是最容易遗忘的阶段,在此期间,学生应不时复习,多背诵几遍,以强化记忆。

2.摘抄法

在课内外阅读时,遇到的精彩、优美的词句应及时摘录到摘抄本上,时常翻翻看看,认真回味刚读到此内容时的心境,帮助学生有效记忆,并逐渐内化成自己的情感体验。

3.归类法

对摘记的优美词句,一段时间后要做一次归类工作。把同类的抄在一起,以便查看,如可按写人、写活动与场面、写景、状物、名言警句等归类。

只有学生掌握了正确、科学的语言积累方法后,语言积累效率才会得到提高,由此感到语言积累并不是很难的事情,并可学以致用,自己何乐而不为呢?当它成为一种习惯后,语言积累过程就从学业负担转化为学习乐趣,学习效果也就能够得到强化。

三、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语言的奥妙

有的用词造句看似普通,却有非常丰富的内涵,单靠读一读、想一想是难以体会其中奥妙的,这时就须用比较的方法。

1.省略原句原段中的精彩词句与原句原段比较

例:“从此,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和“从此,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让学生比一比,这两句有何不同?学生仔细一读,发现第二句多了一个比喻句。再让学生说说有了比喻句好在哪里,学生通过讨论,知道第二句形象具体地写出了徐悲鸿不知疲倦学画的情景,使学生体会到比喻句的妙处。

2.用其他词句替换原文的词句再与原文比较,引导学生体会原文遣词造句之精妙

例:“他十分珍爱图书。”句中“珍爱”一词引导学生换词,可换成“爱护、珍惜”。通过比较,学生体会到“珍爱”包含“爱护、珍惜”之意,更能表达出主人对图书的“爱”,可见作者用词多么精妙。

四、运用想象法畅想语言的意境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