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美好乡村产业规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美好乡村产业规划范文1
根据区委、区政府的总体部署和《__区20__-2013年美好乡村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现就20__-2013年全镇美好乡村建设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按照全市“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总体目标,结合我镇实际,自20__年10月起,全面启动美好乡村建设工作。20__-2013年安排建设美好乡村精品村1个(__村__自然村)、一般村1个(落星村落星自然村)、农村新社区2个(__村、__村、__*村),同步实施__省道沿线的整治工作,按照“抓点、连线、成片”的分步推进计划,初步打响__*“美好乡村”品牌。
二、重点工作
结合农村清洁工程、土地综合整治、农村新社区、农业园区建设等项目实施,突出抓好村庄规划建设、环境综合整治、农业产业提升、农村土地整治和农村管理创新“五大工程”。
(一)实施村庄规划建设
1、完善村庄布点规划。根据城镇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按照“四留四不留”的原则,划定村庄布点范围,调整完善村庄布点规划,制作镇、村两级村庄布点规划示意图。“四留”即:有历史遗存或传说等独特人文资源的村庄保留,有“一村一品”特色农业的村庄保留,农业就业率高的村庄保留,农民居住较为密集的村庄保留。“四不留”即:靠近城镇建设规划区的村庄不留,将其纳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等土地整治项目进行重建;靠近农业产业园区的村庄不留,将其纳入园区发展统筹集中;非农就业率高的村庄不留,将其纳入土地整治项目逐步进行撤并;处在工矿区和存在自然、地质灾害的村庄不留,将其纳入有关项目进行搬迁。
2、编制美好乡村建设规划。以保留的自然村为单元,以生态优先、景观优先、公建优先为准则,以示范村、精品村为重点,尊重农民意愿,高标准编制美好乡村建设规划。
3、强化村庄建设管理。在科学安排保留村的数量、布局、范围和用地规模的基础上,疏堵结合,引导农民向保留的村庄集聚建房,严禁在规划点外新建住房,尤其要严禁骑路建房。对新建住房,鼓励建造联排式住宅,推广双拼式住宅,控制建造独立式住宅。
(二)开展环境综合整治
1、开展__*省道沿线的整治。对__*省道沿线(两侧100米范围内)全面进行整治、美化和绿化,对沿线的房屋统一粉刷出新,对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披乱挂等现象进行整治,并协调市、区相关单位对道路沿线进行退让和绿化。
2、开展旧村整治。对建设美好乡村一般村的旧村整治:完成村庄“八乱”环境综合整治要求,并实现村庄道路硬化。一是整治建筑乱搭乱建。农户除主房外,一般不保留辅房,如人口较多确需保留的,至多保留一处,且必须建设到位,做到整齐美观。对已有乱搭乱建的各类建筑物、构筑物要自觉拆除。二是整治杂物乱堆乱放。农户建房剩余的沙石砖瓦等建筑材料要码放整齐,并尽可能捐出或出售用于村庄整治建设。柴草等杂物也要放在不显眼的地方并码放整齐。三是整治垃圾乱扔乱倒。在彻底清理村庄、沟塘垃圾的基础上,农户要自备垃圾桶,将生活垃圾收集入桶,由村庄清洁员定时清运。农户对自家庭院、宅基地和门前道路负责卫生保洁,及时清扫各类垃圾。四是整治污水乱泼乱排。农户的厨房、厕所原则上建在主房内,并自行建设或接入污水处理系统。村庄内不得将畜禽散养,要实行圈养。村庄内不搞一家一户养猪。
对建设美好乡村精品村的旧村整治:一是实施村庄环境整治工程。拆除乱披乱挂和残墙断壁,清理乱堆乱放和乱扔乱倒,清除房屋周边杂草和垃圾,消灭卫生死角,做到村庄“干净、整洁、美观、有序”。二是实施房屋改造工程。拆除危房和破旧房屋,突出地方特色和当地风情,对房屋进行统一设计、统一改造,全面出新。三是实施杆线规范工程。对电力线、广播线、电视线、通讯线等村庄及周边杆线进行整理,确保杆线竖立整齐规范。四是实施塘坝扩挖工程。对村内沟渠进行疏浚整治,对当家塘坝进行清淤扩挖。五是实施村庄绿化工程。对村民房前屋后院内、公共绿地、村内道路两侧进行美化绿化。六是实施改水改厕工程。对村民家庭旱厕全部进行改造,所有厕所一律入户,旱厕改为水厕。建设水冲式公共厕所,配套污水处理系统,实施农村污水净化工程,有效处理农村二次污染。七是实施公共设施建设工程。对村内道路进行硬化,利用村内空闲地铺石筑径,塑造园艺景观,建设集村民休闲、健身、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休闲广场,并配套文化娱乐、健身器材等公共设施。八是实施亮化工程。在村内主干道及广场架设路灯,进行亮化。
(三)提升农业产业水平
1、编制农业产业提升项目。利用现有农业产业发展基础、区位优势和资源条件,编制一批推进生态养殖、高效农业种植、农业休闲观光、苗木花卉种植以及农业循环经济产业发展的农业产业招商引资项目,建立项目库,寻找招商引资线索,积极开展对外招商活动。
2、推进现有园区提档升级。积极指导茂林农业循环园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现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档升级,突出特色、扩大规模、提高效益。
(四)推进土地整治工作
1、扎实推进现有项目。加快推进第一、五、七三个批次的土地复垦,努力做好项目验收协调工作,确保在20__年底前全部申报验收。
2、编制储备一批新项目。建立土地双挂钩项目库,积极争取村庄整治项目,全力编报工矿废弃地复垦项目,确保全区完成600亩,力争完成1000亩的指标任务。
3、加快建设农村新社区。结合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加快推进向阳、锁库农村新社区建设。按照“七室、两栏、一厅、一校、一场所”的建设标准,开展农村社区设施规范化建设,在全区率先将向阳、锁库农村新社区建成文明和谐的农村新型社区。
(五)强化农村管理创新
1、培育农村乡风文明。开展“城乡同创”活动,把文明乡风培育作为美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在村庄建设文化活动中心、文化墙、文化橱窗、进行道德宣讲、邻里互助、志愿服务以及开展评比文明村、文明家庭活动等形式,展示和宣传文化知识、文明礼仪、先进典型,教育引导农民群众树立良好的文明风尚。
2、提升公共服务管理。进一步整合资源、拓展功能,在建成的精品村(自然村)建立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实行集医疗卫生、计划生育、文化体育、法律服务等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模式。健全和完善城乡一体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农民技能培训和转移就业力度,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加大农村低保、医疗救助、住房保障、教育救助、临时救助力度。
3、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选优配强村级领导班子,健全村民代表会议、村务公开、村级财务管理等自治制度,加强村民理事会、村务监督委员会等组织建设,加强民主管理、民主决策,依法保障农民在美好乡村建设中的主人翁地位和管理权、监督权。
三、方法步骤
1、动员部署阶段(20__年10月15日前)。制定全镇美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成立镇美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动员会议,全面启动美好乡村建设。创建村要组织召开会议,进行宣传发动,并由村民自主推选成立美好乡村建设理事会。
2、规划设计阶段(20__年10月)。按照规划先行的原则,对精品村的地形进行全面测绘,并组织有关单位进行设计,设计方案要因地制宜,要充分听取当地村民代表的意见,凝聚广大村民的智慧。
3、启动实施阶段(20__年10月-2013年11月)。创建村对照创建工作目标,制定创建工作计划,明确具体的项目支撑、项目筹资渠道、项目设计方案和项目施工方案,并组织实施。南庄红光胜要在年内完成。
4、考核验收阶段(2013年12月)。由镇组织力量对审定的精品村、一般村进行自查初验,符合条件的申报区美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进行考核验收,验收达标的予以授牌表彰和奖补。
四、工作要求
1、坚持规划先行。强化规划引领,按照高标准、高起点要求编制完成美好乡村建设规划。要注重与村庄布局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和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规划的充分衔接,强化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2、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农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尊重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着力解决群众反响最强烈、与群众利益关系最密切的问题。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激发农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3、坚持注重特色。因村制宜、突出重点,结合自然地形,依托山水资源,精心设计载体,彰显村庄特色,形成“一景、一业、一貌、一品”。注重挖掘历史渊源文化、传统农耕文化、山水文化、人居文化中丰富的生态理念,努力把创建村打造成为弘扬农村生态文化的教育示范基地。
4、坚持资源整合。通过项目带动、资源整合,与农村清洁工程、农村危房改造、村庄整治、农村环境集中整治等有机结合,共同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工作。
五、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镇美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全镇美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具体工作。实施镇领导、有关部门和重点企业与美好乡村创建村结对帮扶制度。创建村要相应的成立领导组,明确实施美好乡村建设工作的有效载体,将建设美好乡村的各项任务真正落到实处。
2、深入宣传发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宣传栏、广告牌等多种宣传媒介,采取发放一封信、会议动员和现场观摩等多种形式,积极宣传美好乡村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使美好乡村建设工作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形成人人出力,户户参与,共同建设美好家园的良好氛围。
美好乡村产业规划范文2
一、XX村基本情况
XX村座落于XX乡的腹地,距县城成约10公里,全村总面积9.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058.4亩,山场6189亩,下辖46个村民组,889户居民,总人口3658人,境内一条大河贯穿其中,XX中学、中心小学分布中段两岸,村民分南北两岸居住,人口密集度大,村民主要收入有传统的农业,特色种养业和劳务输出等,人均收入2013年度为3280元,全村有贫困人口1072人,其中五保56人、低保203人是XX乡的贫困村之一。
二、指导思想和帮扶目标
以十和十八届四中全面精神为指导,以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稳步发展的指导思想,大力开展造血式扶贫,实现XX乡XX村三年脱贫的目标。
三、具体措施
1、做好XX村贫困人口的建档立卡工作。
2、建立本单位职工和XX村的贫困人口进行结对帮扶制度和结对帮扶计划,建立“一对”的结对帮扶台帐,并实行台帐销号制度。
3、从各贫困对象的实际出发,着眼长远,变“供血”为“造血”,在定脱贫致富项目上,产业发展上进行“滴灌式”精准扶贫。
4、帮助XX村扎实开展危房改造、森林防火、防汛、美好乡村建设和计划生育、维稳、安全生产等工作,实现全村均衡发展,人均收入逐年提高。
5、根据XX村产业发展情况,每年给予XX村相应的发展资金支持。
四、年度任务
第一年:
1、深入细致的通过实地调研了解村基本情况,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制定解决方案。
2、帮助XX村制定“美好乡村”建设规划工作和产业发展规划。
3、局机关支部与XX村支部结对共建,开展活动不少于一次;帮助XX乡XX村支部完善制度,提高党建水平。
4、建立职工与XX村贫困人口包保制度;给予包保和扶贫资金不少于5万元,力争实现四分之一的包保人口脱贫。
第二年:
1、进一步帮助XX村加强和完善村两委工作的制度化与规范化,实现工作资料齐全,各种档案规范齐备。
2、帮助XX村支部抓好载体建设,扶持培育以党员为带头人的“双培双带”先锋工程建设,鼓励农民通过劳务输出,自主创业,优化产业等多种形式发展经济,实现创收,力争实现年均收入增长10%以上的目标。
3、帮助XX村争取有关部门支持,力争在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上加大投入,改善生活生产条件。
4、帮助XX村争取启动“美好乡村”村居布局、产业布局等建设,在建设中坚持以村民为主体,坚持不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原则和坚持产业支撑的原则,稳步推进“美好乡村”建设。
5、完善职工与XX村贫困人口包保制度;给予包保和扶贫资金不少于5万元,力争实现四分之一的包保人口脱贫。
第三年:
1、帮助XX村抓产业,促增收,全面推进“美好乡村”建设。
2、依托XX村茶、桑、药及养殖等产业基础,进一步优化整合、提升品质、用好选派发展资金和争取上级支持兴建标准化茶叶加工厂,利用新型农民培训等措施形成产、供、销一条龙产业发展格局。
美好乡村产业规划范文3
固镇位于六安市西北39公里,与霍邱县的花园、夏店、曹庙和裕安区的罗集、丁集、单王等乡镇接壤,全镇总面积89平方公里,辖15个村(居),人口4.3万,耕地5.4万亩。一张张闪亮的名片呈现了固镇镇科学发展的魅力,该镇先后荣获安徽省产业集群专业镇、省新农村建设示范镇、省小城镇建设中心镇、省环境优美乡镇、国家级体育健身示范乡镇、裕安区出口创汇重镇等美称。
“今年以来,全镇规模工业企业生产总值达15.5亿元,外贸出口2470万美元,财政收入12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936元。工业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运行质量逐步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说起近年来的发展变化,该镇党委书记郭杰激情满怀,一组组鲜活的数据见证了固镇镇跨越崛起的速度和力度。
近年来,该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效能建设为契机,以打造创业固镇、效率固镇、平安固镇、诚信固镇四张名片为目标,以“加快发展、富民强镇”为主线,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创优、提速提效,奋力夺取了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新胜利。截至目前,全镇拥有中小企业129家,其中规模以上羽绒(毛)加工企业12家,亿元企业7家,中小型羽绒服装、羽绒羽毛加工贸易企业65家,家庭作坊式“拣吊吊绒”羽绒个体工商户近500户。
培育区域品牌 打造“鹅乡羽都”
初冬时节,皖西大地寒风刺骨尽显萧杀,但在裕安区固镇镇到处可见生机盎然的喜人景象:工业集中区内一个个挂着羽绒、羽毛等“羽”字厂牌的工厂企业随处可见,一辆辆挂着外地牌照的运输车辆装载着各类羽绒产品,正抓住“年关”时节加紧“冲刺”。据现任镇长崔书来介绍,这是他们发展优势产业,培育区域品牌,打造“鹅乡羽都”,撬动镇域经济大发展、大提速带来的可喜变化。
近年来,固镇镇党委、镇政府举全镇之力积极谋划,利用羽绒(毛)集散地和羽毛(绒)加工贸易专业镇的优势,全力攻坚羽绒、羽毛加工业,提出了“打造区域工业重镇” 的科学战略思路,并先后出台了《固镇镇关于实施重工强镇战略的决定》、《固镇镇关于实施工业发展梯度推进计划的意见》、《关于印发固镇镇白鹅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等扶持发展壮大白鹅养殖、羽绒、羽毛加工特色产业的相关文件。截止2012年11月底,全镇12家羽绒、羽毛规模工业企业实现产值15.5亿元,出口创汇2470万美元,特色产业优势彰显,成为拉动地方经济腾飞的强大引擎。
为开展白鹅特色经济,该镇致力于羽毛(绒)专业市场的培育,积极抢抓机遇,牢牢把握“白鹅富民、羽业强镇”的工作重点,坚持“产业集聚化、工业园区化”的发展思路,不断加快工业集中区建设,着力推动优势产业集聚,完成了工业集中区的测绘、规划审批、道路建设和“七通一平”配套设施建设,为企业入驻提供有力保障;深入实施招商引资主战略,制订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完善“一站式”服务,并承诺“只要你愿来,一切我帮办”,为来镇投资客商提供保姆式服务。今年以来,已有四家外资企业落户固镇,累计实现招商引资2.25亿元。目前,园区已入驻企业14家。大力发展优势产业,积聚了镇域经济发展的“正能量”。2012年,该镇还编制了《六安市固镇镇皖西白鹅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为巩固“皖西白鹅之乡,中国羽绒之都”品牌、打造全国产业基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打造体育强镇 丰富精神家园
每日清晨和傍晚,裕安区固镇镇国家级乡镇全民健身示范广场的各个角落,不仅在诉说着百姓们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更见证了该镇近年来着力打造“体育强镇”、“篮球名镇”,提升群众精神生活品位与质量的成果。“经济发展了,生活富裕了,村容村貌改变了,我们的群众也学会了健体强身了;镇篮球队的球技也在不断提高。”该镇篮球队队长丰明兴奋地说。通过一系列群众文化体育活动的开展,不仅提升了老百姓的身体素质,更营造了社会的和谐氛围。如今,在群众体育浓烈氛围的感染下,全镇上下呈现出经济发展日新月异,政治建设、文化建设齐头并进的新风貌。据了解,2011年,凭借承办安徽省第三届农民篮球大赛,该镇文体广场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国家级乡镇全民健身示范广场”称号;同年该镇还被国家体育总局评选为2011年度全省全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2012年,镇农民篮球队又代表六安市出征在蚌埠市举办的全省第四届农民篮球大赛,并取得骄人战绩。
体育活动阵地和设施建设,是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和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工作的基础。为此,固镇镇党委、镇政府高度重视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农民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已纳入固镇镇“十二五”规划,以镇“全民健身示范广场”为中心,覆盖全镇的体育健身网点正在逐步完善。同时,积极加大经费投入,改善全民文体健身场地条件。先后投资200多万元新建固镇镇全民文体健身广场,如今一座占地8000余平方米,拥有容纳近千人的观众看台席、两片塑胶灯光篮球场、1片篮球训练场、6片羽毛球场、8张室外乒乓球桌、30余套健身路径的运动区域和近千平米的休闲区域的综合性文体健身广场建成并投入使用。
为积极推动全民体育健身活动的开展,近年来,固镇镇先后成立了镇农民体育协会和篮球、乒乓球等6个单项体育协会。以协会为主线,构建全镇全民体育健身网络体系,进一步营造了“人人应是农民体育工作的参与者,人人都是固镇体育工作的受益者”的良好氛围。
“现在通过广泛宣传,全民健身已经形成了社会的舆论导向。也正是有了全民的参与,我镇群众性体育工作才有了更大的发展。”固镇镇文化站站长王永青感慨地说,让经济发展成果最大限度地惠及百姓,也是镇党政领导班子的共同心声,只有镇党委、政府提高了对全民健身工作的重视程度,才能进一步增强群众全民健身的意识,才能积极有效推动群众性体育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美好乡村如画 幸福指数提升
初冬时节,走进固镇镇乡村沃野,到处可见成片的麦苗透着绿意,乡村处处呈现着祥和与温馨。置身其中,深切地感受到在党的阳光普照下,这个冬日有着别样的温暖。“住上农家‘小别墅’,新增耕地好几亩,农民口袋‘鼓又鼓’……”,在该镇冯郢村美好乡村建设示范点,如今过上如同城里人一样生活的村民,写满笑容的脸上讲述着今天幸福生活。
“在美好乡村建设规划中,坚持因地制宜、彰显特色、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原则,确定三类不同建设模式,聘请专家为建设户设计多套建设方案以供选择,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居庄院。”固镇镇党委副书记汪明家说,目前该镇三个美好乡村建设点冯郢村、河沿村和佛庵 村均以选举方式产生了美好乡村建设理事会,完成了群众意愿的调查摸底。冯郢村结合土地置换,已完成中心村选址规划,218户中心村群众房屋已建成,水、电、路、通讯、有线电视等基础设施已配套到位,为民服务中心主体工程已封顶,超市、幼儿园、绿化、亮化、健身等工程正如火如荼建设。河沿中心村已完成现状测绘,正在制定规划、整治环境。佛庵村已完成选址规划。根据群众意愿,三个中心村居民均拟按照现代农村房屋风格设计建设,主体结构为两层楼房,配套基础设施,美化亮化周围环境。
美好乡村产业规划范文4
“十二五”规划提出的三农发展新目标任务有哪些亮点重点
主要有四大亮点重点:
一是首次明确提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9%)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5%)的目标,凸显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和把农民增收放到首要位置的新考量。
二是把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构建高效生态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放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突出位置,凸显了新时期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的新态度。
三是提出新型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联动推进,以全面实施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为抓手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加快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凸显了在城乡发展一体化上走在全国前列的新谋略。
四是全面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把促进欠发达地区跟上全省发展的步伐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凸显了走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科学跨越路子的新导向。
“十二五”规划提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实现新突破的总体要求,为实现这一新要求,在战略上有什么创新之举
根据我省工业化城市化加速提升的新阶段,规划提出了把新型城市化与新农村联动推进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新方略。具体来说,一是要以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到城镇就业创业和农民工市民化的机制,为农业规模化现代化创造基础条件。二是要形成城市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加快向农村延伸覆盖的机制,努力缩小城乡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的差距。三是要形成公共财政进一步向农业投入和农村民生倾斜的机制,提高公共财政和土地出让金用于三农的比重。四是要形成城乡资源要素优化配置的机制,促进城乡土地资源的节约利用和产业的集约发展、集群发展。五是要形成城乡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协调推进的机制,使绿色城镇与美丽乡村相得益彰。
“十二五”规划对现代农业建设,提出了什么样的新思路新任务新举措
“十二五”现代农业建设能否取得突破性进展,关键是要解决好现代农业在哪里发展、由谁来发展和如何发展的问题,纲要提出了以粮食功能区域和现代农业园区为主要建设载体,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为现代农业经营主体,以打造农业产业集群为农业主导产业的发展方向,以整体推进农业体制创新、科技创造、文化创意、能人创业和生态创优为战略举措,构建高效生态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新思路。这里的一个核心问题是要把“农业两区”建设与构建以集约化家庭经营和产业化合作经营相结合的新型农业双层经营体制相匹配,以实施农业品牌战略和做强做优特色精品农业为导向,使“农业两区”成为农业主导产业的集群发展区和现代农业发展的示范区,探索出一条具中国特色、特点的新型农业现代化路子。
“十二五”规划为美丽乡村建设描绘了什么样的前景,提出了什么样的新要求
“十二五”规划把新型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加以统筹规划是一大创新亮点。规划把实施美丽乡村行动计划作为全面提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的主抓手,按照“规划科学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心灵美、社会和谐服务美”的美丽乡村建设新要求,把中心村为重点的农村新社区建设成为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让广大人民群众在农村也能共享幸福民生。为此,规划提出了增强农民创业增收能力,深入推进村庄整治建设,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的建设任务与工作举措,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美好乡村产业规划范文5
“百里新村、养生长廊”是实现差异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记者:近年来,长宁县立足生态、资源、区位和产业优势,坚持以旅游为先导,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2011年实现旅游收入27亿元,旅游产业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新增长点。您如何评价现在取得的成绩?
曾健:我们在旅游产业上实现了旅游发展规划、重点项目建设、对外宣传营销、区域合作四个新突破。比如全年29个在建旅游项目顺利推进,完成投资6.45亿元。蜀南竹海观光停车场竣工,中国竹海漂浮温泉、蜀南竹海大酒店五星级改造、七洞沟旅游开发、三江湖老年公寓度假村建设、迎风湾景区开发等项目快速推进,8个乡村旅游在建项目进展顺利。同时,包装策划了50余个项目开展对外招商,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7亿元。与川南12个区县共同成立了川南旅游联盟,签署了《川南旅游联盟战略协作框架协议》和《川南旅游联盟战略协作实施细则》,为共同打造川南旅游黄金区迈出了新的步伐。
记者:2011年4月,出于什么样的考虑,你们在全省率先提出了建设“百里新村、养生长廊”战略规划?
曾健:首先是贯彻省、市“千村春风工程”的创新之举。在此背景下,我们适时提出“百里新村、养生长廊”战略发展规划,是原生态的保护性开发,能够有效突破土地、资金、环评、能源等要素制约,因此是我县彰显特色、科学定位,实现差异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其次,我们具备“百里新村、养生长廊”建设的基础条件。我县境内生态优良,森林覆盖率达51.6%,拥有蜀南竹海、佛来山、梅硐竹石林、世纪竹园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县负氧离子平均含量1000个/cm3以上,部分地方高达3.4万个/cm3;资源富集,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25种,页岩气勘探开发项目积极争取升格为国家级页岩气综合开采利用示范区;交通便捷,成贵高铁在县城附近建站,宜宾港长宁香炉滩千吨级码头已建成并试运营,宜泸渝高速公路长宁段正加快建设,贯通全县沿百里江而兴建的路网、水网、气网基本成型。
第三,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途径。“百里新村、养生长廊”建设是“新村+旅游+产业”三位一体的新型发展模式,可直接改变农村以单纯农业生产方式为主的传统发展方式,加快调整和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推动我县以养生旅游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我县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同时还可以加快城乡统筹步伐,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实现富民与强县的有机统一。
产业支撑是关键
记者:通过3―5年的努力,长宁县要实现一、二、三产业大融合、县域经济大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大改善、城乡统筹一体化的目标,初步建成以乡村旅游、养生旅游为主要内容的“百里新村、养生长廊”,实践路径怎样?
曾健:眼前这张地图显示得十分清楚,按照“1122510”(一城、一廊、两区、两片、五群落、十条精品旅游线路)综合体系,以中国竹生态养生名城为中心点、以竹海旅游区和百亿工业园区为发力点,以县域南部的省级竹海新农村示范片和县域北部的江南特色效益农业基地为两头,以百里江为主线向两翼拓展,集中连片打造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大力发展养生旅游产业,塑造川南特色村落民居,建设农村新型社区。
其中包括打造一座中国竹生态养生名城、百里江康体运动旅游长廊、建设大竹海生态养生度假旅游区和省级重点工业集中区、建设江南特色效益农业示范片和省级竹海新农村建设示范片。
记者:把产业支撑当作核心,为打造“春风工程”百里示范长廊提供动力引擎。截至目前,发展了哪些产业?
曾健:首先是生态养生旅游业。依托蜀南竹海景区,构筑以温泉养生、森林氧吧养生、乡村旅游体验养生为特色的新型养生旅游业态。加快百里江、七洞沟、三江湖、碧浪湖等精品景区景点开发,推进梅硐竹石林和佛来山国家AAAA级旅游区创建工作,形成大竹海新格局。
二是生态观光农业。以现有的优质畜禽、特色果蔬、优质粮油等五大农业产业园区为重点,加快打造佛来山万亩甜梨、三元万亩枇杷、双河万亩花椒、洪谟故里万亩油菜等10个万亩特色农业观光体验区。
把重点放在建设美好新村上
记者:建设美好新村、为建设“春风工程”百里示范长廊增添跨越活力是一个亮点,特别是在与新农村综合体建设紧密结合方面有哪些探索?
曾健:首先是与科学规划紧密结合。科学编制完善了《长宁县县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设计评审出9套农村建房方案,供“春风工程”示范村选择建设。目前,113个“春风工程”示范村均已完成村庄建设初步规划,其中开佛乡马村、下长镇新华村村落建设规划分别荣获四川省农房建设规划评审二等奖、三等奖,开佛乡马村、梅白乡白虎村等8个新村村落建设基本完成。
其次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紧密结合,全方位提升新村建设质量。
第三是探索一套新农村综合体建设机制。比如在投入机制上,公共设施部分整合涉农资金解决,农房建设由农民自筹;在建设机制上,由建房户、村组干部、村民代表成立建房小组,统一组织施工,确保农房建设风格和质量;在宅基地置换机制上,农户在新村建设农房的,原宅基地必须拆除并复耕,户均可节约土地近1亩。
记者:实施一年来,取得哪些成效,存在的不足有哪些?
曾健:首先,是与新农村综合体建设找到了很好的结合点。以抓党建为前提,逐步打造农民集中居住、产业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健全、公共服务完善的新型农村社区。重点以乡村旅游为支撑,采取点式相对集中布局和适度集中居住模式,建设城镇发展带动型、拆迁安置型、乡村旅游带动型、特色产业发展带动型等类型的新农村综合体。二是新村建设快速推进。全面完成了村庄建设规划,重点启动了梅白乡白虎村等14个新村建设。三是城乡统筹步伐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进一步得到完善,农业农村的产业功能、旅游功能等多种功能进一步得到提升,全县城乡差距不断缩小。2011年,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7105元,增长20%。
美好乡村产业规划范文6
一是工作体制机制不顺,基层工作力量薄弱。新农村建设工作尚未形成统一领导、齐抓共管、互动共建机制,各部门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中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各自为营,没有形成合力。扶贫、财政、交通、水利、住建、环保、卫生、发改等部门都有类似项目,在实施中主动与新农村建设结合的少,各干各的一小块。作为部门主管单位的新农村建设工作关系不顺畅,难以发挥组织协调、检查督促、参谋助手等作用,处于有办法没手段、有措施无力度的两难境地。
二是要素制约十分突出。首先是人才缺乏。因规划设计、农技人员普遍匮乏,普遍存在产业发展、村庄建设、公共事业等规划不到位或者与实际脱节,特别是县、乡都没有农村规划和建设的设计与管理机构和人员,极大制约了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开展;其次是投入不足。临泉是贫困县,受地理环境限制和基础薄弱等制约,新农村建设工作量大、投入大、难度大,由于县级财政困难,投入到新农村建设项目资金量小,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有个别乡镇负债搞项目建设,增加了负担,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再次就是土地瓶颈。新农村建设规划涉及土地调整,而国家的农村土地政策是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土地流转和承包地调整。在集中建设安置点时,常常因建设用地指标问题影响到建设进度。
三是工作推进缺乏主动意识。部分干部群众对推进新农村建设主体意识模糊,存在畏难情绪,强调客观的多,大胆创新的少,工作较被动。有的群众认为,新农村建设是政府行为,群众只是配合,存在“等、靠、要”等依赖思想,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得到很好的调动和发挥。还有不少农民认为土地、房屋是我的,我想在哪建、想怎么建就怎么建,谁也动不了、管不了我的一亩三分地,农民认识有待提高。也有的群众在村庄整治改建中涉及猪圈、房前屋后的零星树木等个人财产时,难以积极配合,极大地影响了工程进度。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等方面缺乏力度,农村文化生活单调,不讲卫生、不讲文明行为时有发生,健康文明的农村新风貌尚未形成。
四是产业发展缺乏持续动力。从调研中我们了解到,园区规模小,主导产业弱,产业组织化程度低;品牌少,科技含量不高;规划设计不科学,要素布局不合理;合作组织覆盖面小,部分运作不规范;龙头企业产业链条短,带动能力较弱;特色产业小而散,优而不强,规模效益不明显;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五是长效管理机制不健全。新农村示范点中虽建立了管理机制,但效果不明显,主要表现在公共卫生保洁难、公共设施维护难、系统规划坚持难。群众门前三包实施难,乱倒垃圾、乱倒污水的现象还不同程度的存在。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采取以下措施加以解决:
一是提高认识,进一步营造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氛围。各级政府要真正把新农村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强化对新农村建设方针政策的理解,切实转变观念,加大工作力度,千方百计解难题,集中力量抓推进,实现新农村示范一点带动一片,村容村貌有大改观、产业有大发展。要健全工作机制,成立新农村建设项目资金整合统筹办,明确部门职责,细化工作任务。各级领导干部和有关部门要多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多出真招实策,多拿真金白银,多解难题办实事。要采取多方位多形式宣传手段,利用专题培训、示范观摩,动员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提高乡村干部推进建设能力和农民主体参与意识,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氛围。
二是加强资金保障,进一步建立多元化稳定增长的投入机制。坚持“农民主体、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管理机制,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一要谋划好新农村建设项目,充分发挥农民投入主体作用,积极引导和鼓励能人大户、企业、外资等社会资金参与新农村建设;二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统筹安排支农项目资金,有效整合扶贫、以工代赈、移民后扶、环保、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及农业项目等向示范点倾斜,全面解决饮水安全问题,整体推进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实现村庄硬化、亮化、美化;三要实施好新农村建设财政专项资金项目,加大对新农村建设财政奖补力度,扩大群众参与建设的知情权、管理权和监督权激发农民主体参与意识;四是各有关部门要以示范点为平台,统筹安排项目,围绕新农村来拓展项目,让项目围着新农村建设转,拓宽投资建设思路,逐步形成在政府带动下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农村基础设施、社会公共事业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和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县级安排的财政对农业产业园奖补也应该把新农村示范点建设纳入奖补范围。
三是增强活力,进一步健全新农村建设的保障体系。要加快建立符合新农村建设需要的项目资金统筹整合管理新机制,推进新农村建设项目资金一体化管理体制,以“资金渠道不变、隶属关系不变、资金用途不变”的原则,统筹管理涉及新农村建设项目和资金,实现对新农村建设全方位、全领域、全过程的统一管理。要把新农村建设作为考核各级干部的重要内容,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考核办法,严格考核,加强监督,充分调动各级干部的积极性。要重视新农办建设,明确性质和职能,充实编制和人员力量,保障经费,切实发挥好综合协调、督促检查、参谋助手作用。针对人才匮乏的问题,建议政府认真研究,组建县级规划设计工作机构和恢复乡镇规划建设所,配备、引进和培养规划专业技术人才,确保新农村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全面到位。继续实施机关企事业单位对农村的结对帮扶,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体制保障、财力支持和动力源泉,增强农村发展的活力。要引导农民发展健康向上、科学文明的民俗文化,培育乡村文明新风。探索建立筹资筹劳、政府奖补、乡村环境卫生保洁工作长效投入机制,建立日常保洁、绿化养护、动态督查和违规问责等办法,推进新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