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个性说明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个性说明范文1
2、现在才发现,不是红太狼对灰太狼不离不弃,而是灰太狼有别墅。
3、现在的我你爱理不理,未来的我你高攀不起。
4、最孤独的时光,会塑造最坚强的自己。
5、只要拼不死,就往死里拼。
6、总有些牵挂,旧的像伤疤。越是不碰它,就隐隐的痛在那。
7、以前以为人在最绝望的时候会撕心裂肺地哭,后来才知道目光空洞沉默不语才是真的心死。
8、总有人比你好看,比你聪明,比你年轻,但没有人能替代你。
9、生活中的失败者,无非因为做了两件事。用自己的嘴干扰别人的生活,靠别人的脑子思考自己的人生。
个性说明范文2
2、被自己姐妹说自己从来没把她当过姐妹,是多么难受。
3、听到一些事,明明和你不相干,也会在心中莫名其妙的想到你。
4、得不到的爱人总归是风,强留千百次也终究会走。
5、做男人好难,做好男人更难。男人得经得起考验,耐得住寂寞,经历万难之后,依然有勇气去面对万万难。男人如酒,得用岁月来沉淀,君子如玉,需用时光来打磨。
6、时光逼着人坚强,以微笑付之所有的伤。
7、谢谢你来过我的世界,也请你记得你的世界,我曾经来过。
8、在我的世界里,你依旧纯洁,脏了的只是这个世界。
9、你要相信,我在你身边的时候,我真的用了我最深的情,而我带着伤离开的时候,我也从未怪过你半分。
个性说明范文3
关键词:明星运动员;解说;体育比赛
一、引 言
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举办,大型体育赛事扮演了我国在20世纪第一个十年中的重要角色。赛事的播出丰富了我国电视媒体的内容,为媒体增添了不少活力。而在一场激烈的体育比赛中解说员与评论员责无旁贷的成为了联系比赛与观众的一架桥梁,他们的作用发挥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观众对于比赛的认知。近几年,荧屏上不断有明星运动员参与到赛事的解说中来。杨扬作为中国冬奥代表团史上金牌零的突破的优秀运动员和中国拥有冠军头衔最多的运动员,在明星运动员参与赛事解说的部分有着强烈的代表性,受众在心理上会给予她很大的信任感,这使得她作为赛事的解说嘉宾有了很好的受众基础。本文就以2010温哥华冬奥委会中杨扬对于女子短道速滑比赛的解说为例,说明明星运动员介入到赛事解说中,在带来专业性的同时,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分析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及利弊,进而为明星运动员更好的解说体育赛事建言献策。
二、明星运动员参加赛事解说的原因
(一)从体育自身出发
从体育本身出发,体育事业的发展,体育赛事的增多,每年的各大联赛、世锦赛、世界杯等赛事接连不断;奥运年、亚运年等“体育大年”的接力出现,为明星运动员提供了解说的机会,是明星运动员参加赛事解说的直接原因。放眼国际体坛,运动项目不断增加、国际赛事不断增多,已经成为了当今体坛的特征之一。而在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体育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在群众体育中,全民健身运动得到了广泛、深入的普及;在竞技体育中,中国体育健儿在国际赛场上取得了一系列优异的成绩,为祖国赢得了巨大荣誉。由于经济实力的增强,综合国力的提升,群众对于体育热情的高涨,我国成功的举办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广州亚运会,必将再掀新一轮的体育狂潮。众多的体育赛事,众多的比赛场次,这就要求体育媒介在赛事解说方面做足功课,储备人才。
(二)从媒介的发展来看,落脚于受众的需求
从媒介发展出发,媒介产业及体育产业的发展是明星运动员参加赛事解说的间接原因。体育产业作为社会变革中的骄阳产业,正在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当代体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体育与传媒的融合,体育传媒业做为体育产业的一部分,其发展的速度也是飞快的。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体育传媒业(这里仅指电视媒介)要想从中获得较大的经济利益,就必须提高其收视率,那么在比赛转播中有明星运动员的加入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收视率,达成其增加经济效益的目的。
受众数量的激增和其对于比赛解说水平要求的提高是明星运动员参加赛事解说的直接动力。我国的传媒业已经进入到受者时代,受众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新的“把关人”,一个电视播出的体育事件,一场体育比赛的过程与结果,只有在受众感兴趣并且关注收看的情况下才有意义。在明星效应越来越强烈的当今社会,受众喜欢看到或者听到明星运动员对于一场比赛的专业解说,这会给他们带来精神视觉的双丰收。另外,受众人数的增多成为了一种现象,例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在自己家门口举行,无论是比赛时间和比赛地点,都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之利。奥运会期间,央视收视份额高达52.19%,占据全国荧屏半壁江山。从8月8日奥运会开幕到24日闭幕,收看央视奥运转播及相关报道的观众人数累计达11.2亿。而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经过2002年杨扬在盐湖城取得金牌零的突破之后,队员表现渐入佳境,夺金点也越来越多,中国观众较之以前更加关注冬奥委会的比赛,在这种情况下,媒介的负责人就必须想办法完善整个赛事播出的过程,请明星运动员来现场或演播室解说体育比赛就成为了一个很好的途径。
三、明星运动员担任解说嘉宾的可取之处
(一)明星效应吸引观众
从社会学角度来说,明星运动员往往具有“明星”与“英雄”的双重角色,当然,这种角色或多或少也是从观众和体育爱好者身上来的。有一些人,关注看林丹的比赛,关注王濛的比赛,他们会认为这些运动员在有超强的竞技水平的同时,还具备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他们的这种作风,在现实生活中是大家学习的典范。这些运动员在赛场拼搏的时候带着强烈的民族感、自豪感,他们甚至被当做国家的“英雄”来看待。所以学习的明星运动员的参与更能提高观众的响应程度。
北京奥运会和温哥华冬奥会这两场大型的体育赛事,受到了很多体育爱好者的追捧,这其中有老有少,可有一部分人群却不能小视,那就是与共和国体育事业共同成长起来的体育迷们。这些退役的明星运动员的解说,可以给这些人带来很多过去的美好回忆,使人们还可以关注到除了比赛之外的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史。原体操世界冠军马燕红在解说北京奥运会的体操比赛时,就有网友对其这样的评价:“她在当运动员时就一直关注她,这回第一次听到马燕红的解说就被她的声音迷住了,专业而富有激情,动听有韵律。你真是太棒了,我喜欢你,加油!”
(二)增强比赛解说的深入性
随着传播手段的发展,观众能看到更多的比赛,欣赏水平不断提高,已不再停留在以前“知道场上在发生什么”的看热闹阶段。这就需要解说员对项目进行更深入地分析,向观众介绍他们不太清楚的东西。明星运动员大都是退役的职业运动员,他们对于自己项目的规则及一些临时状况的应对都有着很丰富的经验和切身的体会,细节之处可以很好的被照顾到,而且场上的运动员大多与自己大多师出同门,谈论起来更加熟悉,情感上有共鸣之处,有了他们的解说可以让观众在观看比赛的同时更加深入地对这个项目进行了解,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而这些都是普通解说员做不到的。例如,女子短道速滑500m半决赛的第一场比赛中,杨扬全面分析了第一组的道次情况,并指出周洋在道次排序上的被动性,及加拿大选手洁西卡身高腿长的及起跑快的特点,旨在说明周洋在后程超越中的挑战比较大。在这一组的解说中,杨扬还为所有的观众补充了短道速滑中“危险冲刺”这一专业知识。女子500m半决赛的第二场比赛中,杨扬介绍了短道速滑冰场的专业知识。由于短道速滑和花样滑冰共用一块冰场,花滑的冰面要求软、厚,而短道的冰场要求硬、薄,因此在短道选手滑行的时候,会影响一定的速度。女子500m决赛中,由于不断有人抢跑,运动员不得不四次重新回到起跑线,针对这一现象,杨扬说:“反复起跑会给运动员的体能带来消耗。”女子1000mB组决赛中,杨扬还介绍了短道速滑的起源和现状。
身为运动员的他们,也拥有更多的消息来源,例如,王濛的感冒。王濛在比赛期间患了严重的感冒,在她500m决赛当天还去打了吊针,嗓子几乎说不出话,在这种情况下,她仍然以完美的速度得了冠军。杨扬通过对这个“八卦”的介绍,很好地诠释了运动员的顽强作风。
四、明星运动员解说的不足
(一)解说水平有待提高
由于明星们曾经的战场是训练场或者这比赛场,不是演播室,他们在奥运会解说席上还只是初试牛刀,对于一些赛事解说的基本知识了解的还不是很全面,因此在转播中出现了不少问题。首先是结巴、话语不流畅的现象频繁出现。以杨扬为例,她解说的冬奥会的比赛场次为(均为女子短道速滑)500m半决赛、500m决赛、1000m半决赛、1000m决赛、1500m半决赛、1500m决赛、3000m接力决赛,据粗略统计,杨扬在解说以上赛事时共有13次的明显结巴,在500m第一组的比赛解说“危险冲刺”的时候,结巴3次;在解说500m第二组时就出现结巴的现象5次。比赛时也时常有言语不流畅的情况出现,如在解说500m第一组的比赛时,有两句话只说到一半:“鲁特尔还是……”、“这个时候要根据前面的一些……”。其次,明星运动员在解说比赛时的用语不当,口语化明显。“美国选手不会消停”、“搅在一起”、“滑的很猛”(1500m半决赛第二场时杨扬的点评);“周洋要学会利用外国选手,不要一个人和好几个人在一起折腾”(1500m决赛);“鲁特尔滑法很冲,滑不好会在她身上栽”。这样带有明显东北方言的用语对于北方的观众可以说是倍感亲切,但是对于南方的一些观众来说就会在理解上出现障碍,所以在大型体育赛事解说时还是应该尽量避免这些用语的出现。
(二)解说的情感化问题
一些明星运动员在解说时存在着没有保持中立,感情过分流露,调动情绪方式不恰当,感染力不足等问题。如1500m决赛还剩下最后四圈时,杨扬连续喊了8次“周洋注意节奏”、喊周洋的名字11次、周洋冲线之后又断续喊了8次“周洋”、在比赛过程中,杨扬有6次明显的喘息声,这些现象会使观众明显感觉明星运动员缺乏主持人的基本播音素质,对于什么时候该说什么缺乏整体的认识,这些都表明了明星运动员在解说体育比赛时的不足之处。重要的是这样过激的表达就像是明星运动员自己的“表演”,感染力不足。1500m赛后,杨扬也自评1500m解说是失态:“确实当时有些失控,太激动了,有些说不出话来了。”“但是很多人在已经知道结果,回过头来看重播的时候,就会觉得我这样的解说不合适。”那么如何才能有感染力、调动观众情绪?黄健翔在解说2006年世界杯意大利那场经典比赛时的表现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五、对 策
(一)媒体加强培养,运动员自身加强学习
对于媒体来讲,明星运动员加入到赛事解说的队伍中来,无疑给这个队伍增添了新鲜的血液,增加了活力。但是怎么样去培养和利用这些明星,运动员自身要怎么样去适应赛事解说的要求,是一个现实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1.媒体对于转为职业解说员的运动员的培养
一些明星运动员在退役后,面临着自身职业的转换。有些人选择以职业赛事解说作为自身的出路。例如,前乒乓球世界冠军杨影经过4年的学习,于2002年6月20日在中国传媒大学的“2002主持播音专业的毕业典礼”上拿到了学位证书,并且以较优异的成绩被中央电视台正式录取。2008年杨影入选“中国奥运报道主持人国家队”,担任乒乓球项目解说员。这说明经过专业学习的明星运动员们在赛事解说上是有一定地解说水平的,解说员的基本功也可以比较到位。所以媒体如果想有一个长远的打算,而不是为了满足应时之需,可以为这些退役的明星运动员提供专业学习的机会,为日后打下良好的基础。运动员自身也多加强赛事解说的专业学习,双管齐下,找到明星运动员与媒介的较好结合点。
2.媒体组织明星运动员参加演播前临时培训
对于一些不需要以赛事解说作为本职工作的运动员来说,赛前参加培训学习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自身的解说水平,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媒体可以请一些资深的体育赛事解说员为这些明星运动员培训,拿出一些实例为大家作以解读,带领大家熟悉演播室的环境,告知在播出过程中应该如何与导播导演进行沟通等问题。这样,就可以增加他们心中的信心,使他们可以胸有成竹的为大家解说比赛。
(二)专业主持人发挥应有的作用
几乎所有的项目转播都采用“专业主持人+嘉宾”的解说组合,嘉宾可以充分解释技术和讲运动员故事,专业主持人则把握全局,配合节目的流程,照顾观众的感受。所以,在解说的过程中,专业主持人应该保持较好的应变能力,当嘉宾出错时,可以及时为他改正,避免尴尬状况的出现。所以,总体上来说,整个赛事播出的过程还是由专业主持来驾驭的,这就对专业主持人的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专业主持人较好的应变能力可以给播出过程增加成功的砝码。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明星运动员加入赛事解说行列既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广大受众的需要。明星运动员的解说可以为观众提供更多的更加专业的体育知识,满足受众对于比赛规则及周边事物特别是对明星本身的好奇心。但在这个磨合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例如解说水平不够专业、过分表露自己的情感等。笔者认为通过对转为职业解说员的运动员进行专业培训学习、临时解说员的赛前培训及加强专业主持人的业务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可以很好的解决出现的问题。只有这样,明星运动员的加入,才能在真正意义上促进我国的赛事播出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斌.体育新闻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个性说明范文4
关键词 玉米;籽粒灌浆;田间性状;相关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9-0020-02
目前,对于玉米在授粉后相关的几个田间灌浆性状(鲜穗重、穗粗、穗轴重、百粒鲜重、百粒干重、籽粒含水量、籽粒深度、灌浆速度)之间的相关性很少进行分析,故本研究于2014年5月在德宏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进行,主要解决如玉米收获期的估算、挑选灌浆速度比较快的玉米品种等问题。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供试玉米品种选用云瑞8号、会单四号、渝单8号、中单901、贵单8号,于2014年5月在德宏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试验田内进行种植。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5个处理,即一个品种为一个处理。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每个品种种植15行,行长5 m,行距72 cm,株距20 cm。种植区域周边种植保护行,田间管理与大田生产一致。
1.3 试验方法
每个小区选取长势均匀一致并且吐丝长度一致的单株进行套袋人工自交授粉,保证同一小区采样的单株授粉时间一致[1-3]。在每个品种自交授粉后的5、10、15、20、25、30、35、40 d分别进行取样,每次选取3个果穗。每次取样后,迅速地进行脱粒,每穗选取穗中部的100粒进行称重,同时记载每个时期的穗粗、穗轴粗,然后迅速把选取的籽粒转移到110 ℃的烘箱中烘干10 h后称量干重[4-6]。相关计算公式如下:
籽粒灌浆速度=(后一次取样百粒干重-前一次取样百粒干重)/取样间隔
籽粒含水率(%)=(百粒鲜重-百粒干重)/百粒鲜重×100
籽粒深度=穗粗-穗轴粗
试验使用Microsoft Excel 2007、Spass22.0 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
2 结果与分析
2.1 籽粒灌浆特性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通过自交授粉并记载灌浆过程中性状及相关分析结果如表1,授粉后天数与鲜穗重、穗轴、穗轴粗、百粒鲜重、百粒干重、籽粒含水量、籽粒深度之间存在极显著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755、0.864、0.612、0.757、0.830、-0.973、0.893;授粉后天数与灌浆速度无显著关系。鲜穗重还与穗粗、穗轴粗、百粒鲜重、百粒干重、籽粒含水量、籽粒深度、灌浆速度存在极显著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56、0.894、0.825、0.734、 -0.739、0.802、0.582。穗轴还与穗轴粗、百粒鲜重、百粒干重、籽粒含水量、籽粒深度、灌浆速度为极显著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863、0.819、0.773、-0.839、0.901、0.516。穗轴粗还与百粒鲜重、百粒干重、籽粒含水量、籽粒深度、灌浆速度为极显著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681、0.558、-0.590、0.559、0.484。百粒鲜重还与百粒干重、籽粒含水量、籽粒深度、灌浆速度为极显著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48、-0.772、0.760、0.558。百粒干重还与籽粒含水量、籽粒深度、灌浆速度存在极显著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866、0.790、0.438。籽粒含水量还与籽粒深度、灌浆速度存在极显著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871、-0.366。除以上所述外,籽粒深度还与灌浆速度为极显著关系,相关系数为0.432。
2.2 回归线性分析
分析表明,通过分析授粉后天数(x)与籽粒含水量(y)的相关性为-0.973,相关性极高。通过线性回归分析,得到方程式y=-1.61X+102.29(图1)。说明授粉后天数每增加1 d含水量下降-1.612 755%。这对有进行玉米的收获期具有指导意义。
有时候,没有记载到授粉时间,通过表1分析表明籽粒含水量(y)与轴粗(N)的相关性为-0.839,相关性高,可通过穗粗来预测籽粒含水量的多少,通过回归分析表明,二项式的方程最合适籽粒含水量与轴粗的关系,得到方程式y=51.22+34.98×N+(-7.43)×N2(图2)。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授粉后天数的多少对鲜穗重、穗粗、穗轴粗、百粒鲜重、百粒干重、籽粒深度都具有正相关性,随着授粉后天数的增加,这几个性状都不同程度地增加;相反籽粒的含水量随着授粉后天数的增加而减少;不同的授粉后的天数对灌浆速度的增加并不显著,说明每隔5 d籽粒的灌浆速度一致。鲜穗重还与穗粗、穗轴粗、百粒鲜重、百粒干重、籽粒含水量、灌浆速度具有正相关性,说明随着鲜穗重的增加,这几个性状都不同程度地增加;相反籽粒含水量随着鲜穗重的增加而减少。穗粗与穗轴粗还与百粒鲜重、百粒干重、籽粒深度、灌浆速度具有正相关性,说明随着穗粗与穗轴粗的增加,这几个性状都不同程度地增加;相反籽粒含水量随着穗粗与穗轴粗的增加而减少。百粒鲜重与百粒干重还与籽粒深度、灌浆速度具有正相关性,说明随着百粒鲜重与百粒干重的增加,这几个性状都不同程度地增加;相反籽粒含水量百粒鲜重与百粒干重的增加而减少。籽粒含水量还与籽粒深度、灌浆速度具有负相关性,说明随着籽粒含水量下降则籽粒深度、灌浆速度增加。籽粒深度还与灌浆速度具有正相关性,说明随着穗粗与穗轴粗的增加,这几个性状都籽粒深度的增加,灌浆速度加快。因灌浆速度与授粉后天数没有显著的影响,说明了间隔时间一致的条件下,灌浆速度不变。而灌浆速度与其他几个性状之间存在显著关系,说明在选择灌浆速度快的的品种时可以考虑以上性状,然而这几个性状与灌浆速度的相关性都不是特别的大,所有在选择灌浆速度快的品种时需要综合考虑这几个性状。比如选择鲜穗比较重、穗粗与穗轴比较粗、籽粒深度比较大的品种有可能得到灌浆速度比较快的品种。
在进行收获时推测籽粒含水量(y)的多少,可以通过授粉天数(X)的长短来进行推测,公式为y=-1.61X+102.29。如授粉天数没有记载到还可以用穗粗的多少进行推断,方程式为y=51.22+34.98×N+(-7.43)×N2。灌浆速度与授粉后天数无显著影响,但与其他性状均为显著关系,说明在需要进行选择灌浆速度特性的品种时,应综合考虑各种性状,优先考虑相关系数比较大的几个性状,如正相关的百粒鲜重、穗粗、鲜穗重。
4 参考文献
[1] 何代元,吴广成,刘强,等.玉米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通径分析[J].玉米科学,2003(4):58-60.
[2] 侯建华,郑红丽,杨丽君,等.玉米种质资源品质性状与主要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71-74.
[3] 印志同,邓德祥,卞云龙,等.玉米自交系性状的遗传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J].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48-51.
[4] 刘帆,石海春,余学杰.玉米果穗主要性状与产量间的相关与通径分析[J].玉米科学,2005(3):17-20.
个性说明范文5
一、品味语言,感悟杂文语言特色
杂文以短小精悍的讽刺幽默为主来鞭挞丑恶时弊,用求索真理来诠释人生。因此,通过语言视角,能精准地把握文章主旨以及文本情感。语言是杂文的情感语言之一,有言外之意也有无穷意味,是生动概括的“意”。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就是以生动活泼的语言来衬托具有明显战斗力的讽刺。语文教学的核心就是语言,它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必须自主参与到语言实践之中,要用自己的语言活动来表达对文本的感悟。因此,品味语言是个性化阅读、感悟文本的第一步。
作为经典杂文,《拿来主义》犀利风趣的言语中所蕴藏的就是独到的艺术性和独特的思想性。如果将教参的要求强加给学生,就会造成一味的灌输行为,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却没有丝毫的兴趣听。而以杂文语言特点为切入点,倡导个性化阅读就会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自主论证中主动接受知识,学生也会情不自禁地融入到文本中,在探究文本的过程中品味语言,完成与文本、作者之间的亲密接触。这既体现了课堂的民主性,也增强了学生思维创新的能力。
教师在课前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让学生带着疑问阅读文本:“众所周知,鲁迅的杂文一直被冠以具有标枪、匕首般的力量,在文中有哪些句子能感受到这种力量?为什么鲁迅先生的杂文会有如此大的力量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各抒己见。”在阅读完课文后,有的学生说:“送古董送活人一直到什么都送光了,说的是堕落与倒退,不是讲进步,这是典型的反话。而不知后事如何恰恰说明了这是一种数落,讽刺那些人热脸贴了冷屁股,甚至是不受欢迎。”有的学生说:“数量有限的几张画,却挂了数个国家,这根本不是发扬国光,恰恰是民族的耻辱,这也是在讽刺。当时国力衰竭国库空虚得可怜,根本就是在打肿脸充胖子,一味的送和败家子没什么区别。”还有的学生说:“作为当时时尚词语的‘摩登’,恰恰说明了当时‘送去主义’已经变成了一种流行趋势,其实质就是卖国求荣、崇洋。作者用了‘摩登’一词,正是在诠释对比‘拿来主义’和‘送去主义’,这两种主义的错误态度是相同的,谁是谁非不言自明。”由此可见,阅读后的对话是理解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充当的是引导者,学生是解决问题的实践者,自主个性化的阅读是学生探究式学习的重要步骤。只有学生精准地把握文本语言,才能在品味中理解讽刺幽默的独特效果,也间接掌握了文本的深意。
二、品味语言,探究杂文人物形象
众所周知,杂文中的人物是一类人一群人,而非一个单独存在的个体,因此,杂文对人物的刻画是最生动传神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第二个问题:“以往大家读过的小说中,都是通过外貌描写和肢体语言等形态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那杂文是不是也是如此呢?请大家带着思考继续阅读课文。”这个问题一提出就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因为分析杂文人物形象的教师少之又少,但是学生还是很有兴趣地去分析语言,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有的学生说:“闭关让国力衰竭却还硬撑着说不让别人来,其实已经无法阻止别人来了,这种闭关主义者的可怜与无奈把‘自己不去还不许别人来’写得淋漓尽致,一个‘捧’字恰恰说明了奴才狗腿子不知廉耻的丑恶嘴脸。”有的学生说:“文章的第三段,尼采疯了,中国疯了,这正是说明送去主义者不仅是掩耳盗铃的疯子,也是地地道道的败家子。‘徘徊’更是说明了这帮胆小懦弱的疯子在极度愚蠢在外强内干中洋洋自得。”有的学生说:“拿来主义者是自私的,他们只与所谓的志同道合的朋友分享自己的东西,借此来说自己宽容有礼,其实这正是值得同情的地方,摇尾乞怜的亡国奴不仅行为懦弱可怜,更是主观思想行动上的矮子,拿来‘废物’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奢侈地生活。这里正是说明了作者的勇敢和拿来主义的勇猛。”
没想到一个问题会引来这么大的反响,教师切实地体会到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回答和思考多数都是教科书上没有的,正说明学生已经找到了个性化解读作品的钥匙。同时,也说明文本解读应从文本主体出发,只有走进文本的精神世界才能完成对作者的心灵解读。精神上的对话就是对文本内容和思想情感的探究,只有感悟文本,灵魂才能触碰到作者的精神世界。正如王尚文先生说的那样:课文只是学生与作者内心对话的桥梁,只有将文本主体变成自身感悟,才能完成心灵与心灵融合的微妙境界,才是语文素养融入人文素养的过程。
三、品味语言,把握情感走向
个性化阅读不能背离作者,作者的精神世界会完全体现在文本之中。同时,个性化阅读不是复制作者思想的过程,而是一种实际性的创造过程,要实现作者精神世界与学生精神世界的对接,首先要充分开发学生的精神创新和思维活跃能力。针对这个目标教师可以设计第三个问题:“找到文本中的情感倾向与打动内心的句子,并加以阐述。”通过学生对语言的反复咀嚼,不拘泥于旧说,大胆说出各自的看法,不仅在品读中感受到了杂文的独特魅力,也精准掌握了作者的情感倾向,逐渐形成了属于学生自己的阅读情感。
同时,在追寻情感走向的基础上,教师应引导学生探究文章的主题和主旨,如鲁迅创作《拿来主义》的目的是什么。教师同时展示作品的创作背景,然后让学生思考:“拿来要怎样拿?拿来的根本意义是什么?”学生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批判错误思潮,提倡拿来主义,用脑髓放飞眼光自己拿来。作者不仅是在呼唤拿来主义,更重要的是指导我们在外国文化和旧文化面前要懂得吸收和集成。”
个性说明范文6
课程名称
0—3岁婴幼儿的非智力因素培养
课时
4
教学目标
1、运用理论知识和案例剖析结合的方式阐述个性的重要性以及通过一些方式方法来指导家长如何有效地培养0—3岁婴幼儿的良好个性;
2、提供有效的方式方法指导家长如何培养婴幼儿良好的稳固的行为习惯;
3、指导家长怎样应对婴幼儿入园的分离焦虑,帮助婴幼儿顺利度过入园适应期。
教学重点
引导家长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和稳固的行为习惯。
教学思路
针对我国幼儿的教育现状,特别是0—3岁婴幼儿的早期家庭教育所出现的只注重智力发展而不重视个性培养的问题而展开的一系列研究教学,引导抚养人教育理念的更新,在养育幼儿的过程中,提倡智力发展和个性发展并重,达到早期教育的目的。
教学环节
一、个性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性
1、以世界上不存在两棵完全一样的树引出课程的主题,阐明个性的差异性;
2、说明个性是如何形成的以及个性对婴幼儿成长的影响,以“人格生态圈”阐释遗传、环境、教育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3、从兴趣、动机、情绪、情感、意志、性格几方面个性品质阐明对婴幼儿成长的重要性。
二、如何培养婴幼儿的个性
1、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培养婴幼儿乐观稳定的情绪
①、关系重于教育,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以《妈妈的裙带》的故事引出主题,结合现在的亲子教育模式,阐明关系重于教育的原因;
②、运用名人故事阐释亲子教育应以爱为前提,以爱为基本,并且使孩子与家长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机制,培养融洽的亲子关系;
2、培养幼儿积极主动的社会交往能力
①、观念引导:家长培养婴幼儿积极主动的社会交往能力需从零岁开始;
②、同伴交往和游戏体验是培养幼儿积极主动的社会交往能力的有效途径;
3、尊重孩子,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独立自主精神
①、运用生活中的案例向家长说明孩子的独立意识需要被尊重,并且相信孩子、鼓励孩子;
②、提倡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独立自主精神,避免让孩子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依赖心理;
三:养成良好稳固的行为习惯
1、良好的行为习惯能促进婴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说明从小培养婴幼儿良好行为的重要性;
2、结合理论知识和生活案例指导家长如何从品德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四方面着手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
四:顺利度过入园适应期
1、从环境、幼儿的个性、幼儿以往的经验等因素来剖析为何幼儿会产生分离焦虑;
2、正确认识分离焦虑,2—5岁是婴幼儿的分离期;
3、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指导家长采取有效的方式帮助幼儿顺利度过入园适应期;
教学资源
教师、0—3岁婴幼儿抚养人、投影仪、电脑、PPT、视频、多媒体教室、课件
教学资料
[1]早教月月通:0—3岁/王木木主编.—广州:广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3
[2]让孩子赢在起跑点/李苏仁,陶红亮主编.—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9
[3]早教学校/崔绍珍,吕庆瑛主编.—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9.11
[4]1分钟教育:培育出色宝宝的101个方法/李轶君主编—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