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发展心理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范文1

学前教育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在我国当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教育改革背景下,研究如何实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对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传统的学术型大学重视学科发展,强调知识的发现与创新,其发展核心是科研,应用技术型大学淡化学科,强化专业,强调课程发展,其发展的核心是教学。2014年6月22日,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未来高等职业教育要建立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的人才培养模式。《决定》还指出:为了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重要的环节就是建立健全课程衔接体系,建立适应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一、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相关概念的界定

目前,对于实践能力的概念并无统一界定,国内外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本文认为实践能力是指个体所具有的处理问题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品质,它一般由实践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构成。一般实践能力泛指处理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通常包括表达能力、组织能力、适应能力、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专业实践能力是指运用专业知识解决专业领域中实际问题的能力,经过专业训练能够从事某种专业工作所需要的专门能力。[1]

对于实践能力的培养问题,是第二个需要明确的问题。实践能力的核心是解决问题,它需要两个必备的条件,即知识和实践。正如美国心理学家斯滕伯格所说:“实践能力是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即将思想及分析结果以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加以实施的智力,实践性智力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发展。[2]”这说明,实践能力的培养一要重视知识的学习,实践能力是建立在知识学习的基础上的,是第一位的;二是重视知识的转化。在理论学习之后,如何把知识转化为能力,需要通过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在真实情境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来实现能力的获得;三是实践能力是后天习得的。通过知识学习、技能训练、实践体验、反思总结,再如此循环反复、逐步提升而获得的。

对于应用型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探讨,学者们也是看法不一。目前,关于幼儿园教师实践能力最权威的解释来自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明确了幼儿园教师的七项专业能力,即环境的创设与利用能力、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能力、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能力、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能力、激励与评价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和反思与发展能力。然而,需要明确的两点:一是这七项专业能力有些是在职前教育中培养的,有些则需要在职后工作中发展。二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职前的培养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需要科学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健全职业课程体系,不可能依靠某一门课程去完成。但是某一门课程可以在某个领域、某个合适的时机培养学生的某些实践能力。

二、《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改革思路

基于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等相关问题的认识,以及应用型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的认识,对《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改革如下:

(一)明确《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的性质与作用

依据《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对合格幼儿园教师要求,科学制定应用型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各课程在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它在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之间起着一种中介作用。《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能够为学前教育学生提供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一般特点和各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等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研究方法,使学生形成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同时运用相关知识观察、分析学前儿童的心理特点,解决学前教育中有关儿童心理与行为的实际问题,培养初步的科学研究意识。

(二)改革《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课程目标

围绕应用型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确定《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基本理论,以及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特征的基本知识。

(2)掌握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方法和操作技术。

2.能力目标

(1)运用学前儿童发展理论解决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相关问题能力。

(2)运用观察、实验、测验、社会调查等方法,培养探索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的能力及创新教育能力。

(3)针对保教工作中的现实需要与问题,不断进行反思、探索和研究的能力。

3.素质目标

(1)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2)关爱幼儿、尊重幼儿人格、信任幼儿,树立科学的儿童发展观、教育观。

(三)重构教学内容,增大应用性知识的比重

依据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需要和幼儿园实际工作的需要,调整《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更具实用性和针对性。

1.课程教学内容的整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在传统的教学中存在基础理论偏难、实验数据过多、知识点零散和琐碎等问题。依据幼儿园实际工作需要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需要,精简基础理论,增加更多幼儿园和家庭教育中的案例,对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教学内容进行提炼和整合,使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具体包括:

(1)学前儿童心理学总论,包括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对象和任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学前教育领域热点课题。

(2)各年龄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和教养措施,主要分三个年龄段说明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0―1岁、1―3岁、3―6岁,然后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及行为问题的解决。

(3)学前儿童认知的发展,包括学前儿童感知觉、注意、记忆、想象、思维和言语的发展规律及特征。

(4)学前儿童情感及社会性发展,包括学前儿童情绪情感、意志、社会性的发展规律及特征。

(5)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包括学前儿童气质、性格、能力等个性心理特征发展与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规律及特征。

2.课程的重点、难点

(1)课程的重点

第一,各年龄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和教养措施;第二,学前儿童认知、情感、社会性和个性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第三,学生形成科学的儿童发展观和教育观。

(2)课程难点

第一,理解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基础理论知识;第二,运用儿童心理学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运用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初步的科研意识和能力;第四,培养一定的反思与发展能力。

(四)探索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首先在于,把理论知识讲精、讲透,关键在于把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实际问题的能力只能在实践中形成。

1.主要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以讲授基本概念、理论知识为主,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及规律,树立科学的儿童发展观、教育观,为形成学生实践能力奠定理论基础。讲授法应贯穿整门课程的始终。

(2)合作探究学习法。强调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合做针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理论及规律,通过课堂讨论、自主学习等形式,让学生交流、讨论,阐明自己的观点,旨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理解知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将书本知识内化为自身的认知结构,形成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验实训法。以训练学生的实践操作为主,结合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包括课堂小实验、课堂演示、观摩录像、发现学前儿童心理的特点及规律。

(4)图表、照片及作品分析法。该法辅助课堂讲授、实验实训以及课堂讨论法,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和理解儿童心理的发展性、动态性和主观能动性。

(5)案例分析法。该法是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常见方法,也是形成学前实践能力的主要方法,应用在教学中,教师提供自编教学案例和幼儿园真实案例,让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旨在帮助学生形成实践能力,提供案例分析材料既有文字性案例,也有影视媒体展示典型影片。

(6)全程教育实践。课程的学习不仅仅局限课堂教学,还应把课堂引入幼儿园和早教机构中,让学生对学前儿童形成感性认识,学会观察、了解儿童,解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为将来学生的职业生涯做准备。因此,在课程教学中,针对不同阶段的教育实践内容与要求,安排见习、实习,撰写观察报告、教学反思等。

2.主要教育手段:黑板+现代手段

当前,教师的角色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和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促进者和信息资源的查询者;教师不仅仅是把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支持学生的主动探索,为学生提供相关的信息资源。[3]因此,在《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课程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把现代教育技术引入课堂,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录像和网络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另一方面,还要建立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电子信息资源库,建立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文字信息资源库、声像信息资源库,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发展心理学范文2

关键词 心理理论;模块论;模拟论;理论论;执行阐释

分类号 B844

DOI: 10.16842/ki.issn2095-5588.2016.11.007

1 引言

“心理理论”,也称心智化,它是指个体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愿望、信念、意图等心理状态并据此推测他人行为的能力(文, 林崇德, 2004)。发展心理学和社会神经科学都非常注重心理理论研究,然而两者考察了该社会认知能力的不同方面。发展心理学家侧重于心理理论是怎样获得的,而社会神经科学家更注重心理理论激活的大脑区域。心理理论的神经影像研究已经关注到与心理理论有关的神经区域的差别,并且区分了不同群体的心理理论加工过程和系统,然而,它还没有明确的与发展理论联系起来。两个领域虽有明确的联系,但是他们并没有被整合在一起。本文的目标是试图通过整合发展神经影像方法来推进心理理论的发展。我们将介绍与心理理论的理论解释有关的神经影像证据,以使该领域更加概念化、理论化和方法论化。

2 模拟论

2.1 发展心理学的定义

模拟论认为理解他人的行为和心态是通过自我心理内的模型完成的(Gordon, 2013)。该理论认为在推理他人的心理过程时,知觉者可以利用他们自我心理状态及相关情境下自己的经验来解释他人的相似心理。个体在利用模拟论理解他人心理时只需要想象着他们正在体验他人具有的内在心理状态。模拟论可以合理解释心理理论的发展轨迹,即从早期的错误信念理解到后期要求更复杂的模拟心理理论任务(Bradford, Jentzsch, & Gomez, 2015)。

2.2 验证标准

模拟论认为使用自我投射是心理理论的基础,即需要展现想象力(Lillard & Kavanaugh, 2014)。研究发现,听力正常家庭聋童心理理论发展滞后可能就与其缺乏模拟能力有关(郝坚, 苏彦捷, 2015)。在模拟论中,儿童的经历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发展过程中,心理理论的神经网络应该变得更有效率和更具自动化。理论上来说,模拟进程应该会被神经影像学技术研究证明,一个与自我相似的、他人的心理理论任务激活了特定的神经网络。

2.3 社会神经科学的证据

将自我投射到他人的模拟加工的神经网络系统主要包括皮质中线结构。皮质中线结构可能支持评价性模拟,因为该结构被发现参与到对自我和他人的意图、控制性和评价性思维的加工中(Uddin,Iacoboni, Lange, & Keenan, 2007)。该结构的激活可以作为模拟加工的象征。比如,Saxe(2006)发现,成人在进行自我反思任务和信念推理任务时激活了皮质中线结构如内侧前额叶皮层和内侧楔前叶。

更为重要的是,研究揭示皮质中线结构不仅仅参与加工他人的心理状态,更参与对自我和他人的评价加工活动(Pfeifer, Masten, Borofsky, Dapretto, Fuligni, & Lieberman, 2009)。研究发现个体在评价自己和别人时似乎激活了大脑的相似区域。另一项研究显示内侧前额叶皮层的后部在区分自我和他人的观点中发挥着重要作用(Schurwek, Schecklmann, angguth, Dohnel, Sodian, & Sommer, 2014)。还有研究发现,相比不相似的人,个体更倾向于将自我的心理投射到与自己相似的个体(Schurz, Kronbichler, Weissengruber, Surtees, Samson, & Perner, 2015)。与这些研究结果相一致,内侧前额叶皮层的两个区域,尤其是它的腹部和背部,在成人思考相似或者不相似个体时,激活程度是不同的:在思考与自己相似的个体时,腹侧的内侧前额叶皮层反应更灵敏;在对与自己不相似个体进行判断时,背侧的内侧前额叶皮层反应更加灵敏(Mitchell, Macrae, & Banaji, 2006)。一项元分析也证明了上面的结论,该分析揭示心理理论在内侧前额叶皮层有个空间梯度,自我相关判断与腹内侧前额叶皮层活动相关,而其他相关的判断与背内侧前额叶皮层活动相关(Denny, Kober, Wager, & Ochsner, 2012)。总体来说,在思考相似和不相似个体的品质或者心理状态时,激活了内侧前额叶皮层的不同区域,该结论显示有些特定脑区在反思自己和模仿相似的其他人心理状态时起作用,而有的脑区可能对不相似的其他人作出判断的加工形成支持。

到目前为止,结果显示皮质中线结构在模拟中起作用,尤其是成年人推理不相似的他人时激活了背内侧前额叶皮层。与成人不同的是,儿童在自我推理时激活了腹侧和背内侧前额叶皮层。在皮质中线结构激活上的变化可能显示了成年人对于模仿和推理其他相似或者不相似的人有了特定的加工过程,而儿童的大脑可能在这个方面没有专门化。另外,并没有确切证据证明,皮质中线结构在童年时期心理理论的获得方面起了作用。尽管成人的研究已经显示,当评价相似或者不相似的他人时,内侧前额叶皮层中背侧/腹侧具有特殊化作用,但是对儿童时期的相关研究是很少的。有研究比较了9到10岁的儿童和成人对于自己和熟悉个体、虚构个体的评价,研究显示内侧前额叶皮层的活跃度随着个体的不断成长而改变(Pfeifer, Lieberman, & Dapretto, 2007)。

镜像神经元的发现支持模拟理论。关于模拟论已经有了很多发现,但是只有少部分研究指出镜像神经元是模拟所需的要素(Rotenberg, Petrocchi, Lecciso, & Matchetti, 2015)。根据新经验主义,概念一般被认为包括模拟,在这个意义上它是建立在感知、动机以及其他系统上的。这里的术语“模拟”指的不是参与者模拟目标的经验,而是感觉、动机、情感和内省的激活。

儿童内侧前额叶皮层的背侧和腹侧在加工相似/不相似他人心理状态时发挥着怎样的作用?是否像成人一样也呈现特殊化?这需要未来的研究加以证实。另外,最新的研究指出镜像神经元是模拟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在加工他人心理状态时,镜像神经元系统与皮质中线结构具有怎样的联系?二者对心理状态加工的作用是否具有特异性?这也需要进行深入地考察。众多研究表明知觉者只在合理使用自我心理状态作为他人参照的心理理论加工过程中才会选择性的使用自我参考策略。与此相比,当个体认为自我与他人不相似时,他们会拒绝将自我的心理体验投射到他人身上。这样就出现了一个问题:个体怎样对与自我不相似的个体的心理状态进行推理?也就是说,当投射不适合时,个体采用什么样的认知加工?这个问题对社会认知的研究者来说仍是一个未解决的挑战。

3 模块论

3.1 发展心理学的定义

模块论认为对人类心理和行为的建构基于个体先天的大脑结构和模块。模块化理论假设心理理论的发展得益于先天神经结构中的心理状态的推理机制。在心理理论方面Leslie等提出了著名的模块机制,他们提出的中心理论认为婴儿在出生第二年,先天的心理理论模块开始工作,在儿童后期,抑制选择加工促进了与年龄有关的心理理论能力,该加工过程渐渐可以控制心理理论任务的执行要求(Leslie, Friedman, & German, 2004)。

3.2 验证标准

领域特殊性、快速的加工、限制性的输出、专门的神经结构和障碍特征模式是模块论的典型特征。基于这些严格的标准,Leslie的模块论可能是所有心理理论中最有说服力的。因为模块论的发展成熟,可以被清楚地检测,神经影像学证据十分有利于对这个理论进行验证。首先,如果一个特定的大脑区域或者是大脑区域结构,无论何时只要个体参与心理理论推理都可以被持续激活,这样就可以支持模块化的观点。第二,这种活动模式不仅在早期发展时期而且在整个生命过程中都会出现。神经网络的激活是随着经验调整的,但相同的神经区域应始终参与发展过程中的所有方面。第三,为满足专用神经结构的标准,心理理论加工激活的神经网络需要具有特定的选择性。如果负责心理状态推理的神经系统不具有选择性,或者只是在童年或者成年期加工心理状态时才有选择性,那就会挑战模块化体系。最后,如果Leslie提出的抑制加工是正确的,那么在幼儿园期间,心理理论的发展应该和与抑制加工有关的神经区域联系起来,而不是只与心理理论有关的神经区域相联系。

3.3 社会神经科学证据

与模块化解释相一致的是,尽管心理理论神经网络的组成在各研究中有所不同,但一个成人心理状态推理的神经网络已经确立。与心理理论加工密切相关的最典型脑区包括皮质中线结构(该脑区包括内侧前额叶皮层,前扣带皮层,和内侧后顶叶皮质)、后扣带回、楔前叶以及两侧的颞顶联合区(文, 刘岩, 高艳霞, 陈晶, 张文新, 林崇德, 2008; 文, 黄亮, 张振, 宋娟, 白丽英, 2014; Schurz,Radua, Aichhorn, Richlan, & Perner, 2014; Young,DodellFeder, D., & Saxe, 2010a)。

颞顶联合区是心理理论模块的强大支持者,它选择性地为心理状态信息进行反应(Saxe et al., 2009)。而皮质中线结构还支持像整合和预测的能力(Spreng & Grady, 2010),所以其对心理理论加工不具有反应的选择性,因而该脑区结构不符合心理理论模块的标准。

早期的神经影像学研究发现,两侧的颞顶联合区在成人的心理状态推理中都被激活(Saxe & Kanwisher, 2003; Saxe & Powell, 2006)。适当的比较条件是颞顶联合区和心理理论模块论关系解决的关键。如,Saxe和Powell(2006)发现与阅读故事主人公非心理状态如身体感受或身体特征相比,个体在阅读故事主人公的想法时显著激活了双侧颞顶联合区和后扣带回。

最近几年,对成人心理理论的研究支持以下观点:颞顶联合区尤其是右侧的颞顶联合区,对心理状态推理具有选择性,它可能是心理理论模块的一个组成部分。有研究采用经颅磁刺激(TMS)发现,破坏了右侧颞顶联合区功能后,被试解读心理状态信息时表现得困难(Young, Camprodon, Hauser, PascualLeone, & Saxe, 2010b)。Dohnel(2012)也发现右侧颞顶联合区在成人的正确或者错误信念推理中都被激活。

如前面所阐述的,颞顶联合区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应该具有相似的选择性。已有的证据并不十分支持模块化。尽管8到12岁的儿童在二级错误信念推理的心理理论故事中比推理非心理理论故事更强的激活了双侧颞顶联合区

(Kobayashi,Glover, & Temple, 2007),然而更小的儿童的颞顶联合区脑区没有表现出这种选择性。例如,研究发现与社会推理相比,6到11岁的儿童右侧颞顶联合区对于个体的心理或者身体表现出了同样的激活,而更大儿童的右侧颞顶联合区对心理状态信息表现出了更强的激活(Hollebrandse, Hout, & Hendriks, 2014)。与之有关的是,

Gweon,Dodell, Bedny和Saxe (2013)发现5到11岁的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两侧颞顶联合区对于心理状态信息的选择性不断增加。总的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该脑区对于心理状态信息的选择性也在增加。该发展轨迹对于当前的模块论提出了挑战,模块论认为心理理论模块的选择性在生命早期就表现出来了。

此外,即使是在成人时期,与心理理论推理不相关的任务好像也激活了颞顶联合区,这再次违反了特定性标准。Sabbagh(2011)提出右侧颞顶联合区可能是心理理论和其他任务的共享脑区。比如,在注意适应(Mitchell, 2008)、集中注意(Geng & Vossel, 2013)、目标检测(Kubit &Jack, 2014)和运动的抑制反应中(Rothmayr,Sodian, Hajak, Dohnel, Meinhardt, & Sommer,2010),右侧颞顶联合区都被激活。然而,右侧颞顶联合区的特定区域对于心理理论加工具有特定的选择性。比如,Rothmayr(2010)发现右侧颞顶联合区的背侧参与注意调整,而腹侧可能专属于信念归因。对于双侧颞顶联合区角色研究结果的不一致性和颞顶联合区在心理理论加工中作用的不明确,可能是因为fMRI数据具有不同的分辨率,更高的分辨率可以解释更具体的或差异性的激活。

综上所述,Leslie的模块化理论认为婴儿在出生第二年,先天的心理理论模块就开始工作,在儿童后期,抑制选择加工促进了与年龄有关的心理理论能力。伴随着认知神经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可以探测2岁的幼儿心理理论加工的脑机制,揭示心理理论加工的先天模块。同时,抑制加工在儿童期心理理论加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发挥作用的关键期目前还不清楚,还需要未来研究进一步确定。最后,颞顶联合区或者颞顶联合区的一部分在推理心理状态中的作用是否具有选择性仍然是不明确的。

4 理论论

4.1 发展心理学的定义

理论论假定关于心理的知识存在于特定领域的理论中,基本观念的变化带动了儿童心理状态理解的发展(Gopnik & Wellman, 2012; 郑玉玮, 文, 2014)。该理论表明,抽象理论的有关内容是从形成心理概念体系的社会中一点点收集起来的。因此,个体可能学习一系列他人工作的“原型”以及整合他人的“社会语法”来解释他人的心理状态。儿童的经验在概念形成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Lillard & Kavanaugh, 2014)。

4.2 验证标准

在心理理论的研究通常显示理论论对现有的发展数据提供了最好的解释,尤其是解释儿童评估由简单到复杂心理状态的一系列加工过程(Carlson, Moses, 2001)。大量研究证明,伴随着儿童经验的增长,其理解心理状态的概念也在不断进步(Lohmann & Tomasello, 2003)。理论论可以被以下证据所支持:(a)支持领域特殊性概念结构的神经结构或者神经网络的证据;(b)与概念的变化有关的,同时与年龄也相联系的神经变化的证据。理论论的主要预测是:由经验导致的概念的变化促进了心理理论的发展,但是因为当前对概念的变化是怎样反映到大脑中的问题还不清楚,所以理论论可能在神经影像学方面遇到了最大的挑战。

4.3 社会神经科学的证据

模块论的大部分证据与领域特殊性结构有关。比如,证据显示颞顶联合区由其支持心理理论,这与理论论和模块论观点都一致。而且,颞顶联合区对心理理论表现出的选择性对模块论提出了质疑,但没有影响理论论,因为选择性的增加可能反映了随着年龄增长的观念的转变。另外,虽然大脑区域缺乏选择性对模块论提出了质疑,但是它是不反对理论论的,因为对于是否同一神经系统能够被不同目的所激活的观点,它是中立的。

颞顶联合区可能与观念的变化在心理理论发展中的作用密切相关。比如,目前的成人研究显示颞顶联合区可能在个体区分内部的、当前的自我观点与外部的、他人的观点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Corbetta, Patel, & Shulman, 2008)。另外,由疾病或者电流刺激中断颞顶联合区的活动导致个体对身体和环境产生幻觉、误解等表现,再一次显示颞顶联合区在内部和外部表征中起作用(Lenggenhager,Tadi, Metzinger,& Blanke,2007)。如果颞顶联合区确实参与更新个体的内部期望与外部现实,那么就可以提出一个合理的假设:该脑区在概念理解中发挥着作用。因为儿童必须整合他们外部环境和内部心理状态的信息进而更新他们的假设。与该假说有关的证据是目前使用负荷调整范式的研究(Sabbagh, 2011; Sabbagh,Hopkins, Benson, & Flanagan,2010),该范式要求个体根据自己的预测举起一个意外重量的物体。负荷调整任务测量了儿童是怎样根据与最初假说相冲突的证据而有效调整了他们关于物体重量的概念的。一项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发现,右侧颞顶联合区参与了负荷调整任务,这表明右侧颞顶联合区参与更新原来的假设并形成更精确假设的加工过程(Jenmalm,Schmitz, Forssberg, & Ehrsson,2006),这与一个个体根据理论论更新心理理论假说相似。与理论论相一致的是,Sabbagh发现3到4岁儿童的心理理论推理水平与其负荷调整的能力相关,因为在心理理论和负荷调整中都需要根据经历改变原有的概念结构。另外,在休息状态时,儿童颞顶联合区的α波与心理理论推理和负荷调整都有关,这表明与概念变化有关的神经发展可能促进个体在这两个任务上的表现(Sabbagh, 2011)。

有研究使用注视时间范式发现,15个月大的幼儿可以通过非言语错误信念任务。随着年龄的增长,年长的儿童才可以通过二阶错误信念这一更复杂的推理(Ruffman, 2014)。研究发现7岁的小孩可以通过口头错误信念推理任务,但是却无法通过一个同样复杂的低言语任务(Hollebrandse, Hout, & Hendriks, 2014)。这一发现表明言语支持关于信念的显式推理,它可能通过促进认知的发展来增强对别人信念的理解。另一项研究发现,语言的复杂性能够调节8~10岁儿童在心理理论任务中的成功性(Wang et al., 2016)。还有研究发现,伴随着认知资源和言语的发展,青少年的心理理论能力相比学前儿童有了很大的进步(Im-Bolter, Agostino, & Owens-Jsffray, 2016)。这表明,后期言语的习得和认知能力的发展促进了心理理论的推理能力,而后期言语中包含了很多理论,也许正是这些理论的获得发挥了作用。

一个对心理理论的理论变化进行进一步考察的方法是去验证心理理论的相关脑区结构如皮质中线结构、镜像神经元系统和颞顶联合区等是否可以随着心理理论的进步而出现发展性变化。也许在儿童早期阶段发生变化的神经系统就是在概念变化中发挥作用的系统。只有少数研究关注心理理论概念的变化在神经层面的表现,研究者从考察概念和神经变化关系来进行研究。其中一个研究热点为内隐和外显记忆的不同神经机制。Schott(2005)发现内隐记忆激活了前额叶、梭状回和纹状体区域,而外显记忆激活后扣带回、楔前叶和顶下小叶。这个研究可能与理论论有关,因为婴儿期和儿童早期不成熟的心智化被认为是一个内隐的心理理论,而学龄前儿童的错误信念这一更具言语形式的心理理论可能代表外显的心理理论(Low & Perner, 2012; Thoermer,Sodian, Vuori, Perst, & Kristen, 2012; Wang, Low, Jing, & Qinghua, 2012)。内隐和外显心理理论的加工可能依靠部分独立的脑结构,就像内隐和外显记忆加工那样。另外,可能发生从内隐到外显心理理论的变化,因为心理状态概念的理解是不断进步的。与这种可能性相一致的是,Wellman(2008)的研究表明,与学前期儿童一样,婴儿对于意图行为的注意可以预测他们的心理理论能力,这显示了从内隐到外显理解的一种联系。

总体来说,尽管目前的研究开始关注理论论,但是关于心理理论的理论变化的神经证据还是很少(Sabbagh, 2011)。目前,只有少数研究关注心理理论概念的变化在神经层面的表现,今后还需要大量研究揭示该问题,阐释个体概念发展的关键期与心理理论能力发展的关系。未来还需要进一步考察内隐和外显心理理论的神经机制,揭示二者神经机制的差异。另外,神经体系的发展应该与心理理论任务中的行为表现有关。这种类型的理想化研究需要采取纵向研究,从那些还不具备相关的心理理论概念儿童开始,直到他们通过过渡期获得心理理论概念。

5 执行阐释

5.1 发展心理学的定义

执行阐释假定儿童推理心理状态的困难至少部分源于为了产生一个不同观点而抑制自我观点的挑战,或者将有关的观点保持在工作记忆中存在困难(Carlson,Claxton, & Moses, 2015)。该理论假定在学龄前阶段,执行功能的发展对于心理理论的变化做出了重大贡献(郭筱琳,任萍,马凤玲,徐芬, 2016)。关于执行功能在心理理论推理中的作用有两个观点:第一个观点表明执行功能能够满足心理理论的需要,即使是在缺少其他加工过程的情况下执行功能也能支持心理理论推理。另外一个观点表明执行功能不能满足心理理论,它需要依靠别的认知加工的支持,尽管如此它对于心理理论还是重要的。

5.2 验证标准

执行阐释被大量的研究所支持,这些研究在控制了年龄、言语能力和其他混淆变量后证明了执行功能和心理理论之间存在高相关(苏彦捷, 于晶, 2015; Devine & Hughes, 2013)。就执行功能与心理理论推理的关系而言,支持执行功能的大脑区域应该也参与心理理论任务。另外,如果在心理理论推理中,心理理论和执行功能激活的大脑区域是接近的或者结构、功能上是有关系的,那么这样的证据也会支持执行理论。理论上,神经影像证据应该在执行功能和心理理论激活神经结构的连通性方面提供信息,这方面的信息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很容易检测出。

另外,我们还需要关注一个特别的执行功能:抑制控制。因为以下几个原因:(1)在学龄前阶段,抑制控制已经被作为心理理论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关键过程(Carlson,Moses, & Claxton, 2004);(2)成人的行为和神经心理研究显示,在某些心理理论评估中,抑制起到了必要但不充分的作用(Fanning, Bell, & Fiszdon, 2012)。

5.3 社会神经科学的证据

第一方面的相关证据来自于与抑制任务相比较,个体在心理理论任务上的神经活跃度。比如,Van der Meer(2011)研究揭示高抑制的错误信念任务和停止信号抑制任务都激活双侧额下回,这体现了相同的神经控制机制。另外,Rothmayr(2010)发现抑制控制和错误信念推理任务激活了一些相似的神经区域,如额内侧的右上部、右颞中回、双侧额中回和双侧颞顶联合区。然而,对执行功能能够满足心理理论这一观点提出挑战的是,Rothmayr也发现抑制控制和错误信念任务激活了一些不同的神经区域,如中央前回左上部、额上回的左下部和中部、左侧颞中回、左侧颞顶联合区、楔前叶和两侧丘脑。

第二方面的证据是通过比较评估心理状态的神经基础和评估了解非心理的表现来提供严格的控制。Saxe和Kanwisher(2003)发现相比较于错误照片的故事,错误信念故事更强地激活了成人的双侧颞顶联合区。这表明,心理理论激活的神经区域超过了抑制激活的脑区,错误信念和错误照片条件都要求相同的抑制控制,他们只是在心智化方面有区别。进一步支持心理理论和执行功能之间的神经机制差别的是一个研究显示了右侧颞顶联合区是与错误信念有着特殊联系的,反之错误符号推理则激活了左侧颞顶联合区(Perner, Aichhorn, Kronbichler, Staffen, & Ladurner, 2006)。在该研究中,错误信念和错误符号推理被设计为在抑制上的需求相同,右侧颞顶联合区支持错误信念推理,显示了执行功能是满足不了心理状态推理的。

第三方面的证据试图通过操纵信念任务本身来揭示心理理论与执行功能之间共同和独特的神经基础。比如,Van der Meer(2011)的研究比较了两种早期的错误信念,一个要求在不了解物品位置的情况下进行错误信念推理(低抑制条件),一个要求在了解物品位置的条件下的错误信念推理(高抑制条件)。与低抑制条件相比,高抑制条件的信念推理更强地激活了与认知控制或冲突操纵有关的脑区,如双侧额下回、背外侧前额叶皮层和脑岛。相似的是,Hartwright(2012)考察了真实信念和错误信念加工机制。他们发现成人的心理理论神经网络(比如双侧颞顶联合区)的活跃度可以调节,执行控制区域(比如腹侧前额叶皮层)也是如此。这些发现证明执行功能对于错误信念推理是必要的,但对于正确信念推理不是必要的,从而支持执行控制的不同神经区域可能在不同心理理论推理中被激活。

如果先前讨论的理论解释是正确的,那么执行功能在儿童期心理理论获得方面扮演着什么角色呢?这方面的证据很有限。只有一个神经影像研究验证了童年时期执行功能和心理理论之间的关系。Sabbagh(2009)验证了学龄前儿童心理理论和静息时的α波(6-9 Hz)之间的关系。α波是一个EEG波形,它被认为反映了大脑发展过程中功能性、领域一般化和成熟的变化。不论个体年龄以及在执行功能任务中的表现如何,个体在休息状态下的背内侧前额叶皮层和颞顶联合区的α波与错误信念理解的α波不同。这个结果表明在早期发展中执行功能是不能满足心理理论的。然而在生命发展的早期或者在整个生命过程中,执行功能是否是心理理论的必需条件,是否促进了心理理论能力,是否是心理理论的表达形式,这些仍然是悬而未决的问题。

总体来说,一些神经证据支持心理理论发展中的执行理论。然而,虽然在支持心理理论和执行功能的区域之间有重叠部分,但是这些区域在心理理论概念获得中发挥的作用还是不清楚。与行为发现一致的是,神经方面证据显示执行功能是满足不了心理理论的,但执行功能可能对于某些心理理论推理是必要的。

6 未来的挑战和研究展望

6.1 挑战

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对于理解心理理论的神经机制有重要的作用。上述讨论的每一个理论都有一些神经证据支持,同时每个也都会被质疑。也就是说,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考察这些理论。目前,在心理理论获得的各种理论的神经证据方面,至少有四个挑战。

第一个挑战就是需要更好的心理理论的理论,以便神经影像研究可以更好区分它们而不是简单地积累支持它们的证据。一部分问题在众多理论之间也不是完全互相排斥的。比如,没有观点认为模拟化理论或者理论论不含几个模块基础,以便为模拟论和理论论提供更多灵活的机制。另外,执行功能的发展可能在促进更准确的模拟和更复杂的理论建设方面起了作用。然而,因为这些理论在这些点上太模糊,所以很难评估一个证据支持一个理论而不支持其他理论。只有等到更好的理论来明确表达这些,否则相关方面的神经证据是不可能完全辨别它们的。

第二个挑战是心理理论获得机制在神经水平上很难充分地表达。比如,概念的变化,这个理论论的核心机制,是一个非常抽象的问题,在行为和神经水平方面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同样,模拟化是很难去定义的,因为有许多方法去接近另外一个个体的心理。此外,模拟化还存在许多问题,如自动化/内隐或意识/外显的程度,这种差别直接关系到模拟是如何被测量出。相比之下,模块论在解释和量化神经选择性的进展方面,提供了一个关于复杂的神经过程怎样被测量和如何用来检验一个理论的范例(Saxe, 2010)。如果可以在大脑活动的差异以及神经结构选择性方面来量化概念变化或者是模拟化,那么就可以更好地获取证据支持或反驳这两个理论。

第三个挑战是心理理论文献中采用任务的异质性。尽管大多数心理理论关注认知心理理论任务而不是情感方面,但是心理理论范例差别很大。至少研究之间的一些分歧和不一致可以被不同任务结构和任务要求以及不同的概念内容来解释。因此,这些神经成像研究的意义对于心理理论获得理论并不是简单的。同样的挑战来自研究中被试年龄和神经影像学的方法和分析的不纯一性。

最后一个挑战是心理理论神经影像研究主要是针对成人在线心理理论加工的研究,只有一小部分研究考察了心理理论在发展过程中是怎样获得的。成人研究在理解心理理论的神经层面是重要的,但直到对神经系统怎样支持心理理论的发展轨迹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才能对不同的心理理论获得理论假说进行强有力地验证。考察概念变化神经机制的研究应该对儿童进行深入地研究,所考察的儿童应该是处在获得心理理论相关概念的过渡期,也可以操纵他们向获得成功概念过渡。幸运的是,技术和方法已经进步到可以对很小的儿童进行考察,尽管会有少量数据的丢失,但是这为我们最后揭示心理理论获得机制提供了机会(Cantlon,Brannon, Carter, & Pelphrey, 2006; Gaffrey, Luby, Belden, Hirshberg, Volsch, & Barch,2011; Raschle, Zuk, & Gaab, 2012)。成功地对年幼儿童进行神经影像研究并不是没有挑战。例如,相比心理理论的行为测量,如错误信念任务只需要很少的试次,但是神经影像学研究需要对这些试次进行高度的重复。所以让孩子保持专注和多样的任务是必要的,但是并不容易。

6.2 未来发展方向

在此提出发展方向以便帮助阐明心理理论获得的神经基础。首先,神经区域结构和功能的变化与社会认知发展有关。例如,Mills(2012)发现心理理论区域如皮质中线结构和颞顶联合区的灰质和皮质厚度从童年到成年早期不断减少,这些区域的表面积在早期或者青春期前达到顶峰,在25岁之前减少。这些结构性的变化可能影响心理理论功能的发展。从功能性来说,从青少年到成年人,内侧前额叶皮层在心理理论任务中的激活程度逐渐降低(Gunther Moor,

Macks, Güroglu, Rombouts, Van der Molen, & Crone,2012)。另外,研究还发现支持心理理论的脑区由前部向后部转移(Blakemore, 2012; Gunther Moor et al., 2012)。然而,很少有研究同时考察心理理论相关大脑区域的结构和功能的变化,也很少有研究考察年幼儿童心理理论的神经网络。该研究领域下一步应该着重研究以上问题。

第二,伴随心理理论的发展,神经系统也会发生变化,对这种变化的训练或遗传研究应该极大地增加到研究中。比如,执行功能、模拟化或者心理理论推理本身的训练对心理理论脑区的影响是什么?这可能是区分不同理论的最有希望的途径,就像理论预测的,不同类型的训练将是有效的,而且会对上述讨论的心理理论脑区产生独特的神经变化。用神经影像技术去验证心理理论训练对自闭症个体的神经结构影响的研究早已经开始(Bolte, Hubl, FeineisMatthews, Prvulovic, Dierks, & Poustka,2006)。在实践方面,了解心理理论的发展过程和神经区域会提高训练计划和干预水平。例如,儿童的模拟化或执行能力可以被训练以提高心理理论,然而,如果神经证据表明早期发展模块负责心理理论推理,那么训练儿童上述能力可能是徒劳的。

最后,用TMS去检验与模拟化、概念进步和执行功能相关的大脑区域,这可能会阐明这些加工在心理理论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破坏心理理论关键脑区可能会导致不成熟的行为表现,使成人在一些心理理论任务中的表现像儿童,这样就可以帮助我们建立负责早期心理理论发展的神经区域。另外,研究暂时破坏与某种心理理论类型加工有关的神经区域可能表明这些加工是否独立工作或者同时对心理理论作出贡献。例如,破坏了右侧颞顶联合区可能会导致较差的心理理论性能,但是有其他神经区域如内侧前额叶皮层或颞上沟可以独立于右侧颞顶联合区而影响个体的心理理论表现吗?换句话说,没有颞顶联合区,个体在心理理论任务中可以成功吗?

参考文献

郭筱琳, 任萍, 马凤玲, 徐芬 (2016). 幼儿执行功能的发展对心理理论发展的影响. 心理与行为研究, 14(1), 70-79.

郝坚, 苏彦捷 (2015). 聋童的视觉观点采择与心理理论:基于模拟理论的证据. 中国特殊教育, 8, 17-22.

苏彦捷, 于晶 (2015). 执行功能与心理理论关系的元分析:抑制控制和灵活转换的作用. 心理发展与教育, 31(1), 51-61.

文, 林崇德 (2004). “心理理论”的实验任务与研究趋向. 心理学探新, 23(3), 30-34.

文, 刘岩, 高艳霞, 陈晶, 张文新, 林崇德 (2008). 错误信念推理的时间过程与源定位. 中国科学 C辑:生命科学, 38(1), 93-100.

文, 黄亮, 张振, 宋娟, 白丽英 (2014). 友好还是敌对?理解互动意图的大脑动态时程.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44(7), 736-746.

郑玉玮, 文 (2014). 成人期个体心理理论的发展、研究范式与神经机制. 心理与行为研究, 12(5), 712-719.

Blakemore, S. J. ( 2012). Imaging brain development: the adolescent brain. NeuroImage, 61(2), 397-406.

Bolte, S., Hubl, D., FeineisMatthews, S., Prvulovic, D., Dierks, T., & Poustka, F. (2006). Facial affect recognition training in autism: Can we animate the fusiform gyrus? Behavioral Neuroscience, 120(1), 211-216.

Bradford, E. E., Jentzsch, I., & Gomez, J. C. (2015). From self to social cognition: Theory of mind mechanisms and their relation to executive functioning. Cognition, 138(2), 21-34.

Cantlon, J. F., Brannon, E. M., Carter, E. J., & Pelphrey, K. A. (2006). Functional imaging of numerical processing in adults and 4-yearold children. PLoS Biology, 4(5), e125.

Corlson, & Moses.(2001). L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inhibitory control and childrenstheory of rnind.

Child Development, 72(4),1032-1053.

Carlson, S. M., Claxton, L. J., & Moses, L. J. (2015). The relation between executive function and theory of mind is more than skin deep. Journal of Cognition and Development, 16(1), 186-197.

Carlson, S. M., Moses, L. J., & Claxton, L. J. (2004).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executive functioning and theory of mind: an investigation of inhibitory control and planning abilit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 87(4), 299-319.

Corbetta, M., Patel, G., & Shulman, G. L. (2008). The reorienting system of the human brain: from environment to theory of mind. Neuron, 58(3), 306-324.

Denny, B., Kober, H., Wager, T. D., & Ochsner, K. N. ( 2012). A metaanalysis of functional neuroimaging studies of self and other judgments reveals a spatial gradient for mentalizing in medial prefrontal cortex. Journal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 24(8), 1742-1752.

Devine, R. T., & Hughes, C. (2013). Silent films and strange stories: Theory of mind, gender, and social experiences in middle childhood. Child Development, 84(3), 989-1003.

Dohnel, K., Schuwerk, T., Meinhardt, J., Sodian, B., Hajak, G., & Sommer, M. (2012). Functional activity of the right temporoparietal junction and of the medial prefrontal cortex associated with true and false belief reasoning. NeuroImage, 60(3), 1652-1661.

Fanning, J. R., Bell, M. D., & Fiszdon, J. M. (2012). Is it possible to have impaired neurocognition but good social cognition in schizophrenia? Schizophrenia Research, 135(1), 68-71.

Gaffrey, M. S., Luby, J. L., Belden, A. C., Hirshberg, J. S., Volsch, J., & Barch, D. M. (2011). Association between depression severity and amygdala reactivity during sad face viewing in depressed preschoolers: An fMRI study.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129(1), 364-370.

Geng, J. J., & Vossel, S. (2013). Reevaluating the role of TPJ in attentional control: Contextual updating? Neuroscience and Biobehavioral Reviews, 37(10), 2608-2620.

Gopnik, A., & Wellman, H. M. (2012). Reconstructing constructivism: causal models, bayesian learning mechanisms, and the theory theory.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38(6), 1085-1108.

Gordon, R. M. (2013). The simulation theory: objections and misconceptions. Mind and Language, 63(7), 11-34.

Gunther Moor, B., de Macks, Z. A. O., Güroglu, B., Rombouts, S.A., Van der Molen, M. W., & Crone, E. A. (2012). Neurodevelopmental changes of reading the mind in the eyes. Social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Neuroscience, 7(1), 44-52.

Gweon, H., DodellFeder, D., Bedny, M., & Saxe, R. (2013). Theory of mind performance in children correlates with functional specialization of a brain region for thinking about thoughts. Child Development, 83(6), 1853-1868.

Hartwright, Apperly, & Hansen. (2012). Multiple roles for executive control in beliefdesire reasoning: Distinct neural net works are recruited for seif perspective inhibition and complexity of reasoning. Neuroimage, 61(4), 921-930.

Hollebrandse, B., Hout, A., & Hendriks, P. (2014). Childrens first and secondorder falsebelief reasoning in a verbal and a lowverbal task. Synthese, 191(3), 321-333.

ImBolter, N., Agostino, A., & OwensJaffray, K. (2016). Theory of mind in middle childhood and early adolescence: different from befor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 149(1): 98-115.

Jenmalm, P., Schmitz, C., Forssberg, H., & Ehrsson, H. H. (2006). Lighter or heavier than predicted: neural correlates of corrective mechanisms during erroneously programmed lifts.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26(35), 9015-9021.

Kobayashi, C., Glover, G., & Temple, C. (2007). Childrens and adults neural bases of verbal and nonverbal ‘theory of mind. Neuropsychologia, 45(7), 1522-1532.

Kubit, B., & Jack, A. I. (2014). Rethinking the role of the rTPJ in attention and social cognition in light of the opposing domains hypothesis: findings from an ALEbased metaanalysis and restingstate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Frontiers in Human Neuroscience, 7(1), 323-323.

Lenggenhager, B., Tadi, T., Metzinger, T., & Blanke, O. (2007). Video ergo sum: manipulating bodily selfconsciousness. Science, 317(5841), 1096-1099.

Leslie, A. M., Friedman, O., & German, T. P. (2004). Core mechanisms in ‘theory of mind.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8(12), 528-533.

Lillard, A. S., & Kavanaugh, R. L. (2014).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ymbolic understanding and theory of mind in preschoolers. Child Development, 85(3), 1535-1551.

Lohmann, H., & Tomasello, M. (2003). The role of language in the development of false belief understanding: a training study. Child Development, 74(4), 1130-1144.

Low, J., & Perner, J. (2012). Implicit and explicit theory of mind: state of the art. British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30(1), 1-13.

Mitchell, J. P. (2008). Activity in right temporoparietal junction is not selective for theoryofmind. Cerebral Cortex, 18(2), 262-271.

Mitchell, J. P., Macrae, C. N., & Banaji, M. R. (2006). Dissociable medial prefrontal contributions to judgments of similar and dissimilar others. Neuron, 50(4), 1-9.

Perner, J., Aichhorn, M., Kronbichler, M., Staffen, W., & Ladurner, G. (2006). Thinking of mental and other representations: the roles of left and right temporoparietal junction. Social Neuroscience, 1(3), 245-258.

Pfeifer, J. H., Lieberman, M. D., & Dapretto, M. (2007). “I know you are but what am I?” Neural bases of self and social knowledge retrieval in children and adults. Journal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 19(8), 1323-1337.

Pfeifer, J. H., Masten, C. L., Borofsky, L. A., Dapretto, M., Fuligni, A. J., & Lieberman, M. D. (2009). Neural correlates of direct and reflected selfappraisals in adolescents and adults: when social perspective taking informs selfperception. Child Development, 80(4), 1016-1038.

Raschle, N. M., Zuk, J., & Gaab, N. (2012). Func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developmental dyslexia in lefthemispheric posterior brain regions predate reading onset.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 , 109(6), 2156-2161.

Rotenberg, K. J., Petrocchi, S., Lecciso, F., & Matchetti, A. (2015). The relation between childrens truth belief and theory of mind abilities. Infant and Child Development, 24(2), 206-214.

Rothmayr, C., Sodian, B., Hajak, G., Dohnel, K., Meinhardt, J., & Sommer, M. (2010). Common and distinct neural networks for falsebelief reasoning and inhibitory control. NeuroImage, 56(3), 1705-1713.

Ruffman, T. (2014). To belief or not belief: childrens theory of mind. Developmental Review, 34(3): 265-293.

Sabbagh, M. A. (2011). Adjusting expectations: understanding the role of the right temporal parietal juncture in representational theory of mind. In: Paper session presented at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 Meeting Montreal, QC, Canada.

Sabbagh, M. A., Hopkins, S. F. R., Benson, J. E., & Flanagan, J. R. (2010). Conceptual change and preschoolers theory of mind: evidence from loadforce adaptation. Neural Networks, 23(8), 1043-1050.

Saxe, R. (2010). The right temporoparietal junction: a specific brain region for thinking about thoughts. In: Leslie, A., German, T. (Eds.), Handbook of Theory of Mind.

Saxe, R. (2006). Why and how to study theory of mind with fMRI. Brain Research, 1079(1), 57-65.

Saxe, R., & Kanwisher, N. (2003). People thinking about thinking people: the role of the temporoparietal junction in theory of mind. NeuroImage, 19(7), 1835-1842.

Saxe, R., & Powell, L. J. (2006). Its the thought that counts: specific brain regions for one component of theory of mind. Psychological Science, 17(8), 692-699.

Saxe, R., WhitfieldGabrieli, S., Scholz, J., & Pelphrey, K. A. (2009). Brain regions for perceiving and reasoning about other people in schoolaged children. Child Development, 80(4), 1197-1209.

Schott, B. H., Henson, R. N., RichardsonKlavehn, A., Becker, C., Thoma, V., Heinze, H. J., & Düzel, E. (2005). Redefining implicit and explicit memory:the functional neuroanatomy of priming, remembering, and control of retrieval.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102(4), 1257-1262.

Schurz, M., Radua, J., Aichhorn, M., Richlan, F., & Perner, J. (2014). Fractionating theory of mind: a metaanalysis of functional brain imaging studies. Neuroscience and Biobehavioral Reviews, 42(5), 9-34.

Schurz, M., Kronbichler, M., Weissengruber, S., Surtees, A., Samson, D., & Perner, J. (2015). Clarifying the role theory of mind areas during visual perspective taking: issues of spontaneity and domainspecificity. NeuroImage, 117(4): 386-396.

Schuwerk, T., Schecklmann, M., Langguth, B., Dohnel, K., Sodian, B., & Sommer, M. (2014). Inhibiting the posterior medial prefrontal cortex by rTMS decreases the discrepancy between self and other in theory of mind reasoning. Behavioural Brain Research, 274(12): 312-318.

Spreng, R. N., & Grady, C. L. (2010). Patterns of brain activity supporting autobiographical memory, prospection, and theory of mind,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the default mode network. Journal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 22(6), 1112-1123.

Thoermer, C., Sodian, B., Vuori, M., Perst, H., & Kristen, S. (2012). Continuity from an implicit to an explicit understanding of false belief from infancy to preschool age. British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30(1), 172-187.

Uddin, L. Q., Iacoboni, M., Lange, C., & Keenan, J. P. (2007). The self and social cognition: the role of cortical midline structures and mirror neurons.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11(4), 153-157.

Van der Meer, L., Groenewold, N. A., Nolen, W. A., Pijnenborg, M., & Aleman, A. (2011). Inhibit yourself and understand the other: neural basis of distinct processes underlying theory of mind. NeuroImage, 56(4), 2364-2374.

Wang, B., Low, J., Jing, Z., & Qinghua, Q. (2012). Chinese preschoolers implicit and explicit falsebelief understanding. British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30(1), 123-140.

Wang, J. J., Ali, M., Frisson, S., & Apperly, I. A. (2016). Language complexity modulates 8and 10yearolds success at using their theory of mind abilities in a communication task.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 149(9): 62-71.

Wellman, H. M., LopezDuran, S., LaBounty, J., & Hamilton, B. (2008). Infant attention to intentional action predicts preschool theory of mind.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44(2), 618-623.

Young, L., DodellFeder, D., & Saxe, R. (2010a). What gets the attention of the temporoparietal junction? An fMRI investigation of attention and theory of mind. Neuropsychologia, 48(9), 2658-2664.

Young, L., Camprodon, J. A., Hauser, M., PascualLeone, A., & Saxe, R. (2010b). Disruption of the right temporoparietal junction with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reduces the role of beliefs in moral judgment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 107(15), 6753-6758.

发展心理学范文3

关键词 近红外光学成像 婴儿 发展

中图分类号:B844 文献标识码:A

The Use of fNIRS in the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Study

LIU Yanshuo

(Education Department in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Jinhua, Zhejiang 321004)

Abstract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a new image technology which can be used to study the infants' brain. We particularly describe the history, the method and the principle of this technology. We also introduce the use of this technology in the study of infants.

Key words fNIRS; infant; development

0 引言

从第一次近红外光学成像运用于婴儿的脑功能成像研究到现在已经有十多年了。未来10年NIRS不断的改良和应用将会对我们了解发展的大脑做出重大的贡献。我们相信fNIRS会在我们现在对于发展的大脑的皮层活动的了解与成人大脑功能之间架起一个重要的桥梁。同时,现在的大量的前言语阶段婴儿行为研究绝大多数应用的是注视时间范式,很大一部分发展的认知神经研究的水平还比较低。fNIRS允许我们解释在人类早期发展中皮层活动定位和行为反应之间的关系。此外,NIRS系统并不昂贵,也还比较便携,能够允许婴儿坐在父母的膝上一定程度的活动,而且更重要的是血液动力学的空间定位结果可以跟成人的脑功能fMRI数据进行比较。fNIRS是理想的研究婴儿的工具。

神经活动产生于神经元细胞的电传导活动。在神经元活动的新陈代谢中,神经元细胞会发生一些改变,氧消耗会显著的增加,附进的脑血流量和氧提供也会增加。一个典型的成人皮层神经活动的血液动力学反应是血流中的含氧血红蛋白的增加和一个不那么显著的去氧血红蛋白的减少,这些导致了血流中总血红蛋白的增加。神经影像学方法分为两种:一种是脑活动直接激活的观察(EEG、MEG);另一种是随之发生的血液动力学反应(PET、fMRI、fNIRS)。

这些技术都是建立在成年被试身上的,运用于婴儿被试要么是有一些严格的限制因素,要么干脆就不能够运用,也有一些运用这些技术研究婴儿的文章公开发表过,①但是这些研究一般都是限制在睡着的、昏昏欲睡的年幼婴儿被试身上。许多年来,研究清醒婴儿的脑功能成像的首要选择是EEG,这是一种非介入式的技术,拥有很高的时间分辨率,但是空间分辨率非常低。fNIRS的出现提供了研究婴儿脑功能成像的一种新的选择。

运用NIRS研究婴儿的脑功能活动是一个增长很快的领域。自1998年以来论文的数量每年以5倍于上年的速度增长。但是早期的fNIRS研究关注的是对于基本刺激的大脑皮层的激活区域,如语音知觉的听觉区,或者是高频闪光的视觉区,直到最近以来,研究者们才开始关注对一些复杂刺激的多种脑区的的激活。此外,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清醒婴儿的编码问题,如客体加工、社会交往、生物运动加工、运动观察、人脸加工。在这些研究中,fNIRS被用来定位一些特殊皮层的血液动力学反应,如颞上沟(注视、生物运动加工),眶额皮层(母亲面孔、情绪感知),感觉运动区(动作观察),前额皮质(客体永恒性),枕颞皮层(动态对象)。定位激活的皮层区域,允许被试轻微运动,这是用fNIRS研究人类早期发展的大脑最显著的特点。

1 近红外光学成像:基本原则和方法

这项光学技术中,光线从发射器中发射出来,经过皮肤、颅骨、下面的脑组织反射回接收器。②光线(波长在650nm-1000nm)的衰减即取决于组织对光线的吸收,也取决于光的散射效应。此外,含氧血红蛋白和去氧血红蛋白对于近红外光线的吸收有不同的特性,这样,血氧水平就可以被测量了。假设散射是恒定的,那么测量出来的近红外光线衰减的改变值就能够用来计算含氧血红蛋白(HbO2)、去氧血红蛋白(HHb)、总血红蛋白(HbT=HbO2+HHb)的值了。了解完组织中的光学路径,HbO2、 HHb 、HbT可以用molar为单位表达出来。这种血氧蛋白的改变可以用来标记大脑血流的变化,因此它可以为研究脑功能提供一个新方法。③

先前的研究指出,NIRS得到的血液动力学参数和fMRI得到的BOLD(血氧依赖水平)是相似的。值得注意的是,不同于fMRI的BOLD数据,fNIRS可以分别测量HbO2和HHb的浓度数据。

2 婴儿fNIRS研究的发展和应用

婴儿fNIRS研究相对于以成人为被试的研究会有更高的剔除率。剔除的这部分其中大概有40%是不符合要求的数据。这很大一部分可以归因于设计这样一个方法是困难的,它要求将一个复合的发射-接收器探头戴到婴儿头上,并且要既有效又舒适。因此,很多的时间跟精力被用在改进NIRS上,为使它成为婴儿研究的有效工具。一个能够用于婴儿研究的NIRS头套要求是它必须舒适,轻巧,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安置完毕,必须提供在每一个通道提供稳定的光学测量数据。不像成人实验那样,在婴儿头上停止实验调整头套,然后再开始实验是不可能的。头套必须能够稳固的固定在头上,婴儿任何的移动都不会改变发射-接收器束带的位置,这样可以排除光学信号中的运动伪迹。头套上一系列的通道必须被一个半刚性的结构包围,还要有一些柔韧性使之能够贴合头部,同时,每个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还要维持一个固定的间隔距离。脆弱的光纤从头套出来的时候要远离婴儿的面部和他能够用手够到的距离。在戴头套的过程中,婴儿不能过分的捣乱(这会导致他们不想开始实验),在记录数据的过程中,头套不能显眼,以避免婴儿在实验的过程中分心。

在未来,fNIRS一个可能的研究领域是调查个体间的差异,举个例子来说,它也许可以帮助确诊婴儿身上一些典型和非典型的症状,看他是否有可能患上孤独症这种发展异常的疾病,从而对诊断和治疗提供一些贡献。这种临床研究的样本量通常会很小,因此头套的最优化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样才能得到完整的光学数据,并且使剔除的数据尽量变得更少。

参考文献

[1] Imada, T., Zhang, Y., Cheour,M., Taulu, S., Ahonen, A., Kuhl, P.K., 2006. Infant speech perception activates Broca’s area: a developmental magnetoencephalography study. Neuroreport 17:957962.

发展心理学范文4

论文摘 要 本文整理参考了许多前人的研究资料及其成果,分析并总结了心理学自诞生到现在的演进趋势,并通过这一演进趋势,进一步探讨了心理学及运动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近20年来,与运动心理学相关的研究不断涌现,本文将从心理学演进的角度来具体探讨心理学及运动心理学的发展。

一、实证化倾向,并要加强基础理论建设

毫无疑问,心理学将来的实证性研究会越来越深入,涉及范围也会越来越广。但是由于受到行为主义和认知学派的影响,现阶段的心理学者们越来越重视实证性的研究工作,而忽视了理论的构建。行为主义和认知学派在研究方法和实证研究上极大的推动了心理学的发展,但是由于过于忽视理论的建设,致使心理学研究支离破碎,缺少了能够代表该学派并具有影响力的理论。现在的心理学看似很繁荣,但是繁荣的背后却是理论的匮乏。缺乏理论指导的实证研究只能是心理学支离破碎,给心理学未来的统一带来更多的障碍。所以,将来心理学的研究要重视基础理论的建设。

二、应用性倾向

应用与普及是心理学发展的生命力,心理学应面向社会生活,基础研究的成果要应用到社会实践领域中去,心理学在社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才能够有新的发展。随着应用心理学规模越来越大,基础心理学的规模却开始萎缩。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心理学将来的发展在注重应用的同时,也不能轻视了基础心理学的发展,只有两者相辅相成,心理学才能健康快速的发展。运动心理学起步较晚,研究的领域还非常有限,所以将来拓展运动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并加强其应用的范围,就显得特别重要。

三、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倾向

一个学科的发展需要研究方法的多样性,这样才能保证本学科具有向前发展的动力。心理学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研究方法已经日趋成熟。要使心理学继续发展,就要求在方法上有所创新,因为庞大的心理学体系需要有丰富的研究方法来支撑。但是,研究方法多样化了,却缺少统一的研究范式,就会使得研究方法杂乱无章,就会使心理学支离破碎。所以在发展研究方法的同时,一定要注意范式的统一。现阶段,大量的研究方法也已经涌入到了运动心理学领域,故运动心理学也存在这一问题,要使运动心理学快速发展,就需在统一研究范式的基础上不断丰富研究方法。

四、实用性倾向

随着心理学的发展,其实用性越来越强,也正是由于其实用性,才使得心理学蓬勃发展。现阶段的人本主义越来越重视人际交往,力求通过协调人际交往来重建人际关系,并最终达到治疗患者的目的。而精神分析也将让患者最终康复作为其目标。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社会中,人们面临越来越多的心理压力和社会需求,迫切需要心理学的参与,迫切需要心理学的发展走向大众化、平民化。将来心理学的发展应该更倾向于能够解决人们现实中所遇到的问题。运动心理学要注重其实用性,一定要为运动员和教练员提供切实可行的帮助。将来的研究要更多的放在其实用性上,以显示其价值。比如在赛前如何能够降低运动员的焦虑状态,怎样保持其适当的动机,如何预防运动员产生心理疲劳,怎样通过心理或者感知觉的训练提高运动员的成绩等等比较现实的问题。

五、整合的倾向

由于心理学各个学派理论既有其优点,当然也不乏其缺陷。不同的学派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吸收对方的优点,相互补充,共同发展。为了统合心理学,斯塔茨认为现在我们必须做三项工作:第一,构建一个能使不同的方法论相关联的理论框架,在各种不同的方法之间架起一座理论的桥梁,是不同的方法相互补充,相互联系。第二,寻找一种能沟通不同的理论概念的综合性理论。第三,建设一种能把不同的现象相互联系的理论。心理学最终的统一是不可避免的,但是统一的道路却很漫长。所以,在现有的条件下,加强心理学应用性的研究,丰富和发展心理学,为心理学的最终统一打下必要的基础。

六、本土多元化倾向

美国心理学产生于美国特殊的文化背景中,当这种心理学应用于美国社会时,它是有效的,但是应用到其他社会中,就会产生很多误解。

体育运动是一种典型的社会行为,运动员的行为深受民族、文化、历史和社会因素的制约。我国运动心理学研究中的多数方法是借鉴西方的,且多以量表和问卷调查为主。等级量表运用于饱受儒家中庸思想熏陶的中国运动人可能就会有失效度。判定一项研究的外在效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敏感性问题,中国人对外国线索颇为敏感,而我国运动心理学研究中运用的许多测试工具带有明显的异域文化色彩,在研究中很难做到概念等值和语言等值,因而运动员在遇到这些线索时就会改变自己的反应方式,使得许多研究结果难以推广。这是我国运动心理学工作者进行本土化研究必须思考的问题。因此,广泛开展本土化研究,对于进一步推动和拓展我国的运动心理学研究将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尽管进行本土化研究比较困难,暂时或近期也不一定会有什么较为满意的结果,但要真正让人们认识到运动心理学的实用价值,为世界运动心理学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本土化研究是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 叶浩生.西方心理学研究新进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发展心理学范文5

【关键词】西方心理学,多元与批判,后现代心理学

20世纪80年代开始,整个西方心理学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主要表现在研究取向的多样化、研究范式的新颖化、研究领域的交叉融合、研究主题的拓展延伸,新思潮、新方法、新趋向、新理论层出不穷,多元化的研究主题、解释取向以及理论建构都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多元化的心理学研究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西方心理学丰富多样的发展盛况,在此有必要梳理一番,以尝试构建当今西方心理学发展的清晰图景。

一、困境与机遇——当代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契机

当代西方心理学的多元化发展是建立在传统主流心理学发展危机的基础之上的。20世纪20年代兴起并风行心理学界的行为主义将实证研究范式在心理学领域内的应用发挥到了极致水平。他们主张研究外在可见的行为,采用严格的条件控制,使用精确的数据来解释研究结果。60年代兴起的信息加工认知主义,虽然把研究对象从外部行为转到了内部加工机制,但是在方法上却一如既往地传承了实证研究取向,认为需要严格控制条件以得到更准确的解释。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主流心理学(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为代表)的这种科学主义研究理念受到了众多心理学家的追捧,甚至将实证研究方法奉为经典标准。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另一个严重的问题:一味地追求实证研究造成了现代主流心理学忽视了文化的作用、忽视了人的主体性、忽视了心理现象的复杂性、以方法为中心以及脱离生活实际的研究,等等如此的做法使得西方主流心理学不断遭到外界的质疑,同时也面临着包括来自自身领域的多方面诘难,这就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的西方科学心理学领域的发展困境和危机。

遭受着来自心理学学科内部与外部多方面质疑与批判的西方心理学也意识到需要改变思维、超越自身发展瓶颈的重要性。20世纪80年代开始,西方心理学对以往的研究视界、理论建构、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而又深入的思考。“在困境面前,许多心理学家另辟蹊径,开始寻找一条不同于主流心理学的道路,因而导致了心理学的多元化趋势。”[1]西方心理学各分支领域的相互融合,加之整个社会科学领域新思想的不断涌入,新理论的相互借鉴,从而使得当代西方心理学出现了多元化发展的局面。其一,当代心理学的多样化研究取向,主要以进化论心理学和积极心理学为代表。其二,后现代主义的批判性取向,主要以社会建构论心理学、文化心理学、叙事心理学等为代表。

二、多元与批判——当代西方心理学的发展主题

多元和批判是当代西方心理学的突出主题,多元化的发展所带来的新概念、新课题、新思路弥补了传统心理学的不足之处,成为传统心理学的重要补充内容。批判化的发展则是指后现代心理思潮的出现与盛行,为整个西方心理学带来了新的发展活力。

1、进化论心理学——研究思路的创新

进化心理学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出现在心理学界的一个名词,是包括相关的理论主张、课题研究等相对统一的心理学思潮。通常认为,进化心理学是试图通过普遍的行为机制来解释人类为什么以某种方式行事的科学。进化心理学是在广义进化论和社会生物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借用达尔文的进化论和自然选择理论来揭示人类心灵的起源,解释人类的精神现象,把人类的心理属性看作是进化的结果。“进化论的基本假设有两条,即:有机体是在进化过程中由于自然选择的作用而历史地形成的;而历史地形成的有机体的一切方面,都对维持有机体的存在具有积极意义。这两条假设逻辑密切不可分离,二者的统一构成了有机体的各个方面及其与有机体、环境之间在进化过程中所形成的历史同一性的说明”。[2]进化心理学家想知道的是:为什么人们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如此的心理机能和机制而不是其它?为什么有些心理机制和行为本能是所有人类都共同拥有的?为什么人类和动物在某些心理表现上会出现如此的类似?为什么我们总是确信文化对人类心智的重要作用,而较少考虑到生物进化作用对人类心理发展的贡献?带着诸多疑问,进化心理学的假设指出,人类所拥有的许多心理属性都可以看作是在漫长的岁月中被选择出来的,而最早形成的一些心理行为机制至今仍在人类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进化论心理学在心理学领域内掀起了此起彼伏的“进化研究”风暴。研究者开始更多地考虑到生物进化因素在心理变迁和心理解释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社会、认知、发展、人格、文化等各种各样的研究主题,开始逐渐进入到进化论心理学的研究议题之中。进化心理学确实从进化的角度揭示了人类的心理和行为表现的某些深层的结构与本质。“进化心理学的目标是揭示并进而理解心灵的构造和实质。它并非像知觉、学习、思维研究那样,是一个具体研究领域,而是心理学的一种思维方式,可以运用到心理学的一切领域”。[3]进化心理学对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认知科学、社会心理学等领域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自我保护与发展、人格特质、地位追求、配偶选择、后代抚养、关系维持等主题的研究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新颖的解释路径。进化论心理学试图在人类发展的时间纵轴上展开对心理形成和发展的解释,说明进化在心理结构中的作用,在心理内容横轴上扩展和丰富自己的研究领域。

2、积极心理学——研究主题的变化

2000年,塞利格曼与西卡森特米哈伊刊登了《积极心理学导论》一文。文中指出:积极心理学是一门科学,是关于积极的整体体验、积极的人格特质以及积极的社会组织与环境的一门科学。[4]它们的研究活动将主题聚焦于诸如希望、智慧、创造性、勇气以及其他积极的精神等方面,让整个心理学界为之耳目一新。积极心理学的出现给传统心理学的发展注入了一股新鲜的活力。积极心理学正如它的名称所表达的意思一样,关注的是积极向上的东西,比如人类的勇气、幸福、乐观、希望等心理品质,不仅要关注个体的幸福,还要关注社会的整体发展和全体人类的福祉。1998年,出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的马丁·塞利格曼指出,在过去的50年中,心理学家忽视了去践行心理学早先的任务和承诺,那就是保护和促进正常人的心理健康。虽然人们一直都在谈论一个关注了几千年的问题,即人性善的问题,只是从未在心理学领域内被重视并加以研究。

20世纪末期,积极心理学深刻影响到了世界其它各国的心理学研究,愈来愈多的心理学家主动参与到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课题中来。目前关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积极的情绪和体验、积极的个性特征、积极的社会机制和组织建设三个方面。在积极的情绪和体验方面主观幸福感是研究重点,主要探讨诸如性别、年龄、学历、经济收入、社会地位、工作性质、文化境遇、人格特征、性格类型、期望水平、生活事件、认知方式等因素与生活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体验的相互关系。在积极个性特征研究方面主要关注积极人格的构成、培养和实现途径。在积极的社会组织建设方面则致力于分析管理、教育、社区、媒体等方面如何促进组织本身以及人类的发展。

积极心理学的出现和流行带来的是心理学研究主题的转换。积极心理学更为关注人性的积极层面,更致力于促进人类的幸福,提高心理质量。它在传统心理学领域内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对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等领域的研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通过对咨询心理学以及积极心理学的主要旨意做了系统性的阐述,我们发现,积极心理学在咨询心理学领域是一种重要的建构,这也给我们提出了一定的挑战,促使我们重新思考咨询心理学的哲学根源与基础,要分清自己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界限和不同。最后,我们相信,积极心理学能够融入到咨询心理学中来,并促使我们创建新的评价标准,也相信积极心理学能够运用到更多的跨学科领域中去”。[5]

3、后现代心理学——研究范式的变革

后现代心理学是当代心理学领域内后现代心理学分支的综合称谓,是后现代思想影响下心理学领域内各种变化的总体趋势,通过强调后现代思潮中解构前提、悬置本体、主张建构等理念,对传统心理学的众多理论进行了深刻的再审视。后现代心理学批判传统心理学的同时也在积极借鉴其他社会科学领域内的重要研究成果。话语分析和叙事方法的引入给当代心理学带来了很多新的发展空间,并为深入研究心理现象的本质指出了更新的解释视角和途径。后现代心理学对传统心理学的心理机器隐喻、实体性假设提出了质疑,主张人的心理是与社会互动建构的产物;对心理学研究中的科学主义、认知主义提出了否定,重视语言在心理的建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后现代心理学的兴起和发展在传统心理学领域内掀起了一场革命。 后现代心理学是一个很大的阵营,并非是一个统一的理论学派,它包含的内容比较丰富,但没有统一的组织,也没有统一的理论建构。各种新近的后现代心理学分支比如社会建构心理学、叙事心理学、当代文化心理学、当代女性主义心理学等成为后现代心理学的主要代表。这些后现代心理学分支的研究侧重点各有不同,致力于去研究的主题也多种多样。社会建构论心理学以建构为主线,力求剖析以往主流心理学所建立的各种理论内容。社会建构论心理学尤其重视理论或思想产生的时空场域和话语背景,以社会建构论的立场反观其自身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发展历程,由此展现了一个容社会、文化、个人等众多因素共同参与其中的复杂的社会心理建构过程。[6]叙事心理学研究将叙事和心理学研究结合起来,却又超越了哲学和方法论的形式化藩篱。叙事心理学需要探索组成人类精神世界的意义系统与结构,强调叙事活动的时间与顺序维度,侧重研究在时间与顺序的关系中得到建构和解释的意义,从而将过去、现在和未来结构性地联系起来。当代文化心理学深入研究了文化和心理的深层建构关系,它认为文化和人类的心智是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不存在统一的、普遍的、标准的原则和定律来解释人类心智的发展与工作机制,一种根植于某种文化的心理学理论,其理解和应用必将局限在产生它的此种文化中。女性主义心理学重新解读和审视主流心理学的科学观与方法论,批判父权制社会体系下主流心理学中所表现出来的传统的男性中心主义的价值标准,及其研究行为对女性经验的排斥与歪曲理解,试图重新建构包括女性在内的心理科学。

总体来看,虽然后现代心理学的各种思潮的发展各有侧重点,但它们也具有一致性,这主要表现在,他们都赞同后现代心理学所崇尚的“建构”理念。这种建构不是个体的建构,而是社会的建构,不是封闭的静态过程,而是开放的协同合作的动态过程。所有的建构都是在关系情景中产生、发展和变化,而建构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并带有文化和价值制约性。虽然后现代心理学阵营内部还存在诸多分歧,理论研究各异其趣,但后现代心理学家们开辟出了一些独特的新领域和新主题,并始终尝试着从新视点出发去创造一种全新的心理学理论框架和方法论模式。后现代心理学对西方主流心理学的方法论与认识论的批判与重构,在西方心理学界中独树一帜,促进了对人类心灵奥秘的深入探索。

三、讨论与结语

对于近20年来西方心理学的整体发展趋势做出全面的描述和准确的评价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知道,西方心理学的多元与批判的发展趋势是源于学科领域内外多方面的原因。而国内也是在积极地对这些新进发展的范式和理论尽量做到更为详尽的描述和介绍,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国外心理学发展状况的广角镜。

从积极的方面来看,当代西方心理学发展中所出现的新趋势、新理念以及新研究方法,借鉴并融合了社会学、哲学、文学等领域的精华,这让心理学能够更加深入和全面的探索人类行为和心理的奥秘。不管是作为现代心理学体系多元化发展的进化心理学与积极心理学研究,还是作为现代心理学研究范式重要突破的后现代心理学思潮,都为我们继续研究和解释人类的心理现象提供了更加独特的视角、更加新颖的思路、更加深厚的理念以及更加灵活的方法。它们是现代心理学的一股新势力,是活跃在现代心理学的舞台上的独特风景。

但也有批评指出,当代西方心理学多元化和批判性发展的后果是造成了一片繁华的背后缺少了宏大理论的梳理和建构,尤其后现代心理学更是如此。不能否认,后现代心理学那种直入现代心理学要害的批判方式所带来的新思维已经让整个心理学领域出现了新的发展局面。但后现代心理学是建立在批判现代心理学的基础上,发展时间较短,相对于较为成熟的现代主流心理学的宏大流派来讲,它们在理论建构方面稍显稚嫩,仍需不断发展和完善自身。

【参考文献】

[1]叶浩生.积极心理学(前言)[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14页.

[2]高申春.进化论与心理学理论思维方式的变革[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

[3]叶浩生.进化心理学思维方式的变革及其意义[J].心理科学进展,2005.13(6).

[4]Seligman ME, Csikszentmihalyi M.,Positive psychology:An introduction[J].American Psychology, 55(1):5-14, 2000.

发展心理学范文6

幼儿服饰色彩身心发展影响一、幼儿服饰色彩的重要性

儿童心理学家指出0到6岁是幼儿发展的关键时期。如在这个年龄阶段,幼儿教师注重培养幼儿的审美感觉,将对开发幼儿智力和促进身心健康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英国哲学家洛克和法国哲学家卢梭对儿童心理发展特点进行了深入研究。所以,关乎幼儿成长的衣饮问题将是作为重点的研究对象。幼儿研究者认为,孩子们在其成长的期间,父母应该让幼儿感受到服饰的美丽的色彩和图案给他们幼小心灵带来的慰籍和快乐,以便让他们通过各种活动使自己得到正常的发展。本文仅仅从幼少服饰色彩视角出发分析服饰色彩对幼儿身心的影响。服饰的色彩会对幼儿产生很大的影响,协调搭配可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幼儿性格及气质等。所以在幼儿服饰搭配上,要符合幼儿活泼可爱的天性及幼儿的生长发育等特征,还要站在幼儿的审美角度,站在他们立场上去考虑色彩搭配,这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和智力开发有着很大的现实意义。

二、幼儿对色彩的感受

当前,幼儿的心智和情感研究非常热门,许多儿童学家对图案色彩对儿童的影响进行了大量研究。最具代表的是丁秀玲,在她的关于色彩对儿童的影响一文中,她曾系统地产生了幼儿对色彩的视觉效果、情感效果、象征效果所产生的反应以及这几个因素之间的关系。她的研究还谈到了,幼儿在色彩的感受上表现为,与幼儿其他的感官相比较,幼儿在色彩视觉的感应上表现最为突出。其具体表现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特征:第一,幼儿对色彩的冷暖色性有一定的识别力。其认知比例分别为:60%的四岁儿童;68%的五岁儿童和76%的六岁儿童能感受到色彩的冷暖。我们不难发现儿童的感官效果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地加强。第二,在整个学前阶段,即幼儿园阶段,3~6岁的儿童都普遍表现为更喜欢暖色的服饰。在日常的幼儿教学中,笔者发现幼儿喜欢用轻重来描述物体的颜色,而却大多数幼儿能够用直接的言语说出色彩的轻重感觉,即物体的冷色或暖色。第三,在对服饰色彩的原则上,幼儿对服饰色彩的感官有明显的不同喜好,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对色彩的喜好存在显著的差异。在对3~6岁幼儿的色彩实验中,笔者发现大多数幼儿偏好于色彩对比强烈的图案的服饰。

三、从色彩看幼儿性格

每个孩子似乎都有自己无意识的色彩偏好。笔者在某省级幼儿园做了一个关于服饰色彩和幼儿性格的调查,发现色彩和幼儿性格有关联性。从问卷调查反映出了幼儿的以下特点。第一,在3~6岁的女孩中,喜爱粉红的女孩一般对父母关系特别依赖。这些孩子性格表现为较为温顺和软弱,在遇到选择或问题的时候,期待父母帮她们做出选择或者帮助处理问题,将父母视作“挡箭牌”。一旦父母拒绝帮助,她们往往无法控制自己的眼泪。在幼儿教育中,笔者就曾经遇到一个此类性格的孩子。幼儿园中班的静静就是这样的一个小朋友,中班的小朋友几乎都会分左右了,只有静静总是分辨不清楚左右。所以每次午睡起床穿鞋的时候,别的小朋友都自己把鞋子穿好了,可是静静总是等着老师来告诉她左右,确定了,才开始穿。第二,对于绿色和蓝色有偏好的孩子,通常表现为避免竞争和打斗。尤甚喜爱绿色的孩子,通常表现为性格开朗,为人随和,具有包容宽心,能够谦让别的小朋友。第三,对于橙色和紫色有偏爱的孩子,通常表现为脾气急躁,情绪容易波动。同时偏爱橙色的孩子也表现为更乐观,通常在遇到挫折时,容易自我安慰,调整心情。但是,偏爱橙色系的孩子在遇到潜在危险或者可能被攻击时,会表现为主动提前出击。

四、结论

通过观察和调研分析,笔者发现幼儿服饰色彩,会对幼儿直观的感觉产生影响,更会对幼儿的生长发育、性格形成与气质有很大影响。笔者同时发现色彩明亮的童装往往凝聚着一份甜美的情感,能够让孩子们从身上的服饰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对未来的憧憬,对儿童的身心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作为幼儿工作者,笔者认为在今后的幼儿教育中,要加强幼儿审美的培养。

参考文献:

[1]George S,Morrison.当今美国儿童早期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刘范.发展心理学――儿童心理发展(下册)[M].北京:团结出版社,1989.

[3]徐雯.服饰图案[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

[4]李生兰.学前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5]邓美珍.论服饰图案对学前儿童心智的影响[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1):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