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体育运动心理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体育运动心理学范文1
运动心理学是充分科学的运用心理学相关方法和理论,来研究体育教学活动开展中学生的行为,以及行为背后的心理活动的学科。在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中,对学生的个性特征以及心理年龄的了解、促进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掌握、改善学生的体质,以及学生体育活动能力的培养等,科学的运用运动心理学知识和技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是保证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人的所有行为和思维活动大都由一定的动机所引发,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也是如此。学生的学习动机以及学习动机的强烈程度,决定着学习效果,因为只有学生具备了较强的学习动机,在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中学生才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并保持稳定而持久的正常的情绪状态,保证教学目标的落实和教学质量。老师可适当的采用运动心理学的知识,让学生清楚课堂教学的目标、目的以及所学动作和技能的要点和难点,从心理的认知上做到教与学的一致性;简单介绍其他班级在参与同样教学内容的体育活动中的表现,激发起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竞争意识。
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体育教学活动相比其他课程的教学,原本就是趣味性较强的教学活动,兴趣是学生的多种学习动机中最为活跃和主动的成分。运用运动心理学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教学活动中的兴趣,要求教师要注意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上的灵活性,要根据教学任务以及教学内容,合理的选择更为恰当的教学步骤和教学组织形式,在生动形象的进行动作要领和技能的讲述之后,可让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演练,以互学、互勉和互助的形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也培养学生的团结互助精神。
老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状况,教学目标和任务要求要切实可行,老师要与学生进行及时的沟通交流,在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的同时,消除学生参与体育教学活动中的胆怯和畏惧心理。学生在体育学习中所表现出的胆怯与畏惧,主要指学生自身因为缺乏相应的运动能力,而对某个动作或某项练习产生的害怕心理。当学生认为自身具备的技能和体能水平与要完成的该项技术动作所需要的能力相差太大时,就会因为担心发生伤害事故而产生一定的胆怯和畏惧心理。老师要找出学生产生胆怯和畏惧心理的原因,从原因入手,如果学生认为是动作难度大,老师可以加强相应的保护,并采用心理暗示不断的鼓励学生完成动作,教师要重视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以平等的姿态进行多向的互动交流,切实的了解和体会学生的心理,让学生能够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从而克服参与体育教学活动中的胆怯和畏惧心理。
吸引学生课堂之上的注意力
注意力是心理活动范畴内对一定的对象的集中和指向性专注,是心里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学校的体育教学活动大多将课堂设置在校园内的操场上,因为空间相对较广学生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运用运动心理学原理和方法组织学生教学活动中的注意力,对于保障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
课堂的开始阶段,学生往往对该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活动等抱有较大的兴趣,是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关键阶段,此时学生普遍存在着注意力不集中、彼此之间交头接耳等现象,老师普遍会采用整队集合以及报数的办法让学生尽快恢复至上课状态,但学生如果因为天气、课前考试等原因造成的精力不集中,老师可进行集中注意力练习或采用游戏方式,如颠倒口令、追拍游戏等,此时调整学生注意力的游戏要简短精炼,避免冲淡了体育课堂的教学氛围。
在教学活动的准备阶段,老师可设置循序渐进的活动,让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等都能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做好准备,例如本课堂是要讲授携带篮球慢跑一段时间再上篮的教学内容,可组织学生围绕篮球场慢跑两圈,老师要控制好慢跑过程中的节奏,为接下来携带篮球慢跑做好准备。在技能的练习阶段,采用科学的方式和方法让学生处于适当的兴奋状态,运用运动心理学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参与一些带有趣味性和竞争性的对抗游戏,来强化教学效果和提高学生课堂之上的注意力,但要注意设置的游戏内容要与开展的教学内容相关,达到练习体育技能和强化教学效果的目的。在教学活动的结束阶段,老师要对于学生在课堂之上的体育表现和技能的学习状况,给予中肯的评价和适当的表扬,可以鼓励那些成功欲望并不高、不想参与竞争,或者是因为胆怯畏惧而不愿参与体育活动的学生,利用外在因素激发起学生的行为动机,并保证课堂之上教学活动开展中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任务结束后可采用局部锻炼的活动方式,让学生从激烈紧张的学习状态中走出,让学生身体和心理上的兴奋恢复至身心的平衡。
让学生建立起集体幸福感
成功多与愉快积极的情绪相联系,而失败常伴随着消极甚至是愤怒、屈辱的情绪,从情绪和归因角度上来说,失败的学生应该得到相应的安慰,使学生感受到集体幸福感。就教学实践经验看来,在进行球类项目的教学活动中,如果运动员没有得到老师公平的评价,很容易产生消极甚至是愤怒的情绪,在言语和行动上表现出对老师的敌意。老师要运用运动心理学原理,充分的了解和感受学生的心理,对其进行适当的沟通安慰,让学生从老师的安慰中感受幸福感。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发现,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鼓励和交流,在效果上不如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交流对于促进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起到的作用大,因此在体育课堂上老师可以有意识的丰富课堂上的互动型教学内容,利用心理学相关策略让学生之间多进行相互鼓励与帮助,从而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提高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
在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心理活动都贯穿在课堂教学的始终,运用运动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理状态、心理过程,以及受到体育活动影响后的变化、发展规律,对于促进教学工作的开展,帮助学生掌握体育知识以及体育技能都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1]郝晶晶.浅谈体育运动对生理及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1
体育运动心理学范文2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people have been paying attention to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Through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other methods, this article states the mental health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 China and the positive influence of sports on students' mental health. It also presents the method of promoting students' mental health with sports, which is helpful for college student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y development.
关键词: 体育运动;大学生;心理健康
Key words: sports;college students;mental health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2-0302-02
作者简介:秦永修(1988-),男,江苏连云港人,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武术训练理论与方法。
0 引言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不再只注重身体健康,而是更加关注心理健康。据统计,现代社会90%以上的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健康已经成为困扰现代人工作、生活、学习的问题之一。如果这一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还会带来其他心理问题。
因此,如何运用各种措施、手段和方法来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也是当务之急。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体育运动的作用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体育运动促进心理健康的功能受到社会的认可和关注。体育运动不仅对人的生理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而且对人的心理健康也发生着重要的作用。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陕西师范大学在校大学生。
1.2 研究方法
1.2.1 调查问卷法。对陕西师范大学在校大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发放问卷210份,回收205份,有效问卷200份,问卷回收有效率为97.6%。
1.2.2 数据统计法。对其中有效问卷做数理统计分析。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科技的高速发展一方面给我们带来丰富的物质,另一方面也困扰我们的身心,使我们承受更大的精神压力。大学生作为我国文化层次较高的年轻群体,有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压力,如果仅从身体疾病的角度来看,各种严重身体疾病的比例并不高,但从心理健康的角度来分析,情况并不乐观,有一部分学生存在不同的心理疾病,有的甚至达到严重的程度。
据新华社2005年1月25讯,中国疾病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10%-25.4%的大学生有心理障碍。经调查,高校休、退学的学生中,大部分是因为心理健康不良而辍学。这个比例占休、退学人数的30%左右,而且这个数字逐年递增。
2.2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 当前,社会上存在的各种压力直接关系到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从某种程度上说,高等教育忽视了此问题。由于我国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比较晚,同时心理健康教育又是一项复杂的动态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我国大学生中患心理疾病的人数逐渐增多,进而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产生影响。
2.2.1 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当前的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一切都是由父母操心办理。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只看重孩子的学习,忽视了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导致一些大学生离开父母开始大学生活时,日常生活无法自理。尽管在大学校园中,有老师和同学的关心和照顾,但是他们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在大学中表现出很多的不适应,随着时间的增长便会产生心理疾病。
2.2.2 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程度不高。我国的高校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设立大学生心理咨询机构,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开展心理咨询。这种教育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是同样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高校在对学生开展心理咨询教育时,其工作主要侧重咨询和治疗,在发展心理教育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
2.2.3 社会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人们受到生活节奏和工作压力的冲击,进而在精神方面受到压抑,同时感到身心疲惫。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一方面给大学生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另一方面社会的负面现象对大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大学生人格暴露出一些弱点。
2.2.4 大学生自身心理健康的影响。大学生自身的心理、生理两方面的因素也会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主要表现在,自我评价存在偏差,自我意识强烈,看问题比较偏激。对他人的评价比较敏感和在意,进而引起情绪的波动和过激反应,使得自身变得非常痛苦。
2.3 体育运动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体育运动为人际交往提供了契机。结果显示,84%的大学生认为通过体育运动可以改善人际关系,可以改善与人之间的交往能力;有79.5%的大学生认为通过体育运动可以缓解压力。面对学习、家庭、社会等压力,许多学生因为无法承受困扰,造成很多心理压力。科学的体育运动不仅达到“健身”的目的,而且有效地转移思维紧张,提高人体在应付复杂枯燥工作时的适应能力,从而达到“健心”的目的。
2.4 体育运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
2.4.1 适度体育锻炼,可以锻炼心理压力。从事体育运动,经常做一些轻快的身体练习,进而对大脑皮层的兴奋中心进行转移,可以起到转移注意力、放松神经的作用,最终减轻心理压力。
2.4.2 不同运动项目可以调节和治疗不同的心理疾病。不同的运动项目,可以锻炼和改善不同的心理机能,减轻和治疗心理疾病。患者根据实际情况和所处的环境采用不同的运动项目进行调节。
2.4.3 经常开展体育竞赛促进心理健康,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参加体育竞赛使压抑已久的表现欲充分释放,提高他们心理调节能力和心理素质,使他们在学习、生活中经得起逆境的考验。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通过调查体育运动对大学生消除心理疲劳、缓解压力、改善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影响。体育运动对于大学生意义重大,我们应该合理地进行体育运动,使每一个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
3.2 建议
3.2.1 学校应对学生的课余体育运动给予规范,如举行正规的单项比赛,老师指导,让学生能在一个健康和谐的环境中从事自己喜好的运动,避免意外发生。
3.2.2 家庭作为学生成长的主环境,应适当的多给一些时间让学生们进行体育运动,不失为缓解学习压力的一个有效手段。
3.2.3 对大学生实施心理素质的培养和锻炼,不但要关注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也要对其心理素质积极主动地培养、锻炼。
参考文献:
[1]赵伟,赵清波.体育运动与中学生心理健康[J].河北体育学院报,2004(1).
[2]黎凡.兰州地区4868名中学生神经衰弱及相关因素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4.
[3]张力为,任未多.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于红民.学生心理健康与学校体育[J].体育学刊,2004(11).
[5]张力为等.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5(12).
[6]邱新宇,王麟.大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
[7]盛祖龙.大学健康教材[M].湖南师大出版社,1995.
[8]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体育运动心理学范文3
高中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的重要阶段,这个时期的中学生形态及生理机能都将发生巨变,因而在心理上承受着种种困惑与挑战。由于同学们的心理正处在变化剧烈时期,心理发展尚未成熟,而且面临着考试、升学、就业、交友、恋爱等诸多人生重要选择。有各种身心矛盾和众多的心理欲求,使其经常体验到失望、痛苦、悲伤、悔恨、激愤等负性情绪和严重的挫折感、不满足感,而心理又不成熟、情绪波动大、缺乏应对挫折的能力和技巧,因而是最易出现心理冲突和心理问题的“危机期”。
二、高中生多样的个性与多项选择的结合
1.个性是由需要、信念、动机、兴趣和世界观等构成。对与中学生来讲,动机和兴趣更有现实意义。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两性的个体差异,中学生的兴趣不断的在分化,多数男生表现的越来越好动而相反多数女生表现的越来越好静。因此在此差异上既要求区别对待又要求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上有所改变,尽力满足需求。
2.在体育课上和不同项目中同学们所表现出来的兴趣和选择态度,需要对教师有更高的要求。受同学们的体育基础及爱好和教师的专长和教学水平的多种制约的影响,在新课程中要求教学采取改革措施,改变现有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实施内容和形式多样化,对于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措施,施以不同的运动项目,让全体同学动起来,教师在一旁技术指导,这样同学们就在各自的所好上寻找到快乐,身心得到很大的放松,有利于同学们的身心健康发展、个性的发挥。从而体现出新课程大纲的内容,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三、高中生要培养良好竞争及合作精神
1.良好的竞争是一种激发自我提高的动机形式。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与别人和别的集体展开良好的竞争。由于体育本身就有竞争的特点,因此在新课程体育教学中在规则的允许下,教师鼓励同学们展开良好的竞争,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通过良好的竞争,可以培养了同学们对胜利的渴望意识,又激发了同学们对不甘落后的拼搏精神。良好的竞争可推动自信心的极大提高,对精神面貌有极大的改观,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体育运动心理学范文4
本文提及的体育运动心理障碍主要强调是一种相对表现下的临床心理异常表现或症状,一般不能将之视为疾病对待。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调研过程中发现(以广西区调研数据为研究对象,下同),这一现象首先在中学女生中更为普遍。大多表现为进行某类体育运动或者处于某种体育环境下产生的一系列典型心理特征及外在行为表现或生理反应。然而受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中学女生的体育运动心理障碍问题一直未得到真正重视。基于上述问题,笔者对中学女生的体育运动心理障碍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分析,并提出了在游戏中帮助其消除体育运动心理障碍的相关对策。
一、 中学女生体育运动心理障碍的表现特征
1.心理方面
中学女生对于进行体育运动的常见心理障碍会表现为:焦虑、畏惧、自卑、抑郁或者漠视。如焦虑畏惧型:某同学跳箱练习时一次被绊倒后对此产生畏惧心理,再次练习时会产生异常紧张、大汗淋漓或者助跑到跳箱前突然停下等反应;如自卑抑郁型:某校阳光体育运动重点推广健美操项目,而体型肥胖动或肢体不协调的同学练习中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个别同学会因无形中被运动孤立而抑郁;也有些女生对体育运动呈漠视的态度,表现为运动参与行为敷衍以及对结果不关心、无所谓。
2.生理方面
事实上,运动心理障碍往往伴随一些较为明显的生理反应或行为表现。如某耐力较差的女同学每到要进行800米测验就变得抑郁、焦虑,因为既害怕跑步又担心测试成绩;结果,每当进行中长跑练习时就出现腹痛、腹泻、尿频、脚抽筋等现象。再如某同学因在篮球赛中被对方撞伤而产生畏惧心理,再次上场打球时动作放不开、不敢主动争抢。此外,也有少数学生表现为运动抵触,即直接拒绝或间接避免参加某种体育项目或练习某种动作。
总之,由于中学女生正处在成长发育的青春关键期,运动心理障碍的最直接表现即运动锻炼的认知性误区及参与程度低。更重要的是,这将对其身体形态、机能及素质发展方面产生严重影响。一方面,体育心理障碍的长期存在会影响学生对身体自我的正确认知,对形态自我不悦纳等;另一方面,还可能在其生命成长过程中产生一定的消极因素,如自卑、畏难、自控能力差等;此外,不喜欢参加体育运动,缺乏正确的身心健康观,身体综合素质较差等也自然不可避免。
二、 中学女生体育运动心理障碍的原因分析
关于中学女生产生运动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本文将其归结为下列三个方面。
1.中学女生的特殊生理、心理特征
一方面,中学女生生理年龄一般为12-18岁,开始进入青春发育期,这一成长阶段由于内分泌活动等方面发生了较大变化,性别意识突显,神经系统此时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临床上有出现暂时性肢体协调能力下降、反应迟缓或过分敏感等特征。并且,由于进入青春期后的生理变化,认识自己身体的生理变化过程中会羞怯、胆怯,对身心自我认识不足。另一方面,进入青春期的女学生在心理方面呈现下面的特点:情绪较为容易波动;敏感、自尊心强,容易羞怯;参加体育课时较多表现意志上畏难、畏苦情绪严重,疲劳耐受力差以及进行室外体育活动时怕晒怕黑等等。此外,网络以及手机的日益普及,无疑为那些敏感、羞怯的女中学生提供了情感宣泄的空间,迷恋于手机网络世界,也在一定程度上间接转移了参与户外运动的行为选择。还有少数同学对体育运动的漠然心理,则表现为只对体育的逃避性“假装漠视”和对任何事物的漠然,如网瘾学生。
2.体育教学和家庭教育的间接影响
由于中学女生在这一时期敏感性心理变化,某一偶然的事件都有可能使其对体育产生畏惧心理;加之应试教育环境下,体育课不受重视,教师对学生差异化关注较低。因此,传统体育课教学过程中示范干扰或言语不当,学生受伤后的畏惧,个人身体素质差——肥胖或肢体不协调导致嘲笑或歧视等等,都有可能成为中学女生产生运动心理障碍的引子。家庭教育方面,问卷显示,尽管有近七成的家长认可身体健康、体育锻炼的重要,但是出于升学压力等原因,运动锻炼明显被后置。此外某些传统观念,如重男轻女、女生要文静少动等思想观念,也间接影响了某些女生的行为偏好。
3.压力应对教育缺失
整体而言,中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还有待真正落实。调研走访过程中发现(以广西参与2010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的中学为例),尽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心理辅导咨询室,但实际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往往是班主任的鼓励教育或理论灌输,专职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员较少,压力应对教育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学生也对心理咨询缺乏合理认知,有相关自主意识并且敢于去进行心理咨询的学生较少。更关键的是,中学生处在青春躁动的成长阶段,社会适应性等多方面很不成熟,往往因为压力应对教育的缺失,每当遇到困难问题、失败挫折时,不会自主自发地及时进行思考分析;更多的可能会陷入自卑或者悲观低落的情绪状态,也有部分同学会采取逃避式防御机制等等。 三、 消解措施
1.游戏激趣与合理设计
游戏论之父约翰·赫伊津哈认为,游戏是在明确规定的时间、空间里所进行的行为或者活动。它是按照自发接受的规则来进行的。这种规则一旦被接受就具有绝对的约束力。游戏的目的就存在于游戏行为自身之中,它伴有紧张和喜悦的感情与日常生活不同。游戏的最大特点是人自觉行为的展示,并较少地受到限制,是人自由活动的最佳表现[1]。体育游戏的引入可提高初中女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她们积极参加到体育活动中,在活动中培养健康的体魄,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学习运动技能,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这一过程的发展前提,便是对体育游戏的合理设计。合理设计其实是个广义的概念,包括游戏的设定、组织开展、过程控制及事后分析等环节。一是选编原则,即游戏的选编要目的明确、针对性强,充分考虑难度、时间、场地因素,还要保证活动开展的安全性;二是要把握好运用时机和运动负荷强度,既要实现游戏设计目的,又保证不影响课程其他环节的进行;三是教学组织过程中,规则裁判、游戏启示引导教育等十分重要[2]。此外,在体育游戏中通过一些场景的练习还可以让学生适应各种“角色”的变化,改善其社会适应能力。
总之,把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放到重要位置上,培养浓厚的兴趣、持久的注意力,借助于经过良好设计的游戏及合理组织开展,来帮助存在运动心理障碍的学生逐渐调试自己的运动参与体验及认知感受。
2.心理关注与引导帮助
解决中学女生的体育运动心理障碍,游戏激趣与心理疏导密切相关。比如某女学生因身体协调性较差等身体素质原因而产生的逃避、自卑等体育运动心理障碍,表面上看这是与社会性需求会引起自我完善的需要相矛盾。问题关键在于,中学女生的心理成长过程中未得到重视,缺乏合理的引导帮助,未形成完善的自我人格。因此,体育游戏开展前后的规则目的讲解、总结以及教师在游戏过程中的参与指导和引导性帮助非常关键。教师密切关注学生在游戏过程中的差异化行为表现,通过自身的言语或参与,有针对性地进行动作技术指导、情感激励或压力缓释,减轻她们的心理包袱,让女中学生在逐渐尝试参与的过程中,享受体育游戏和体育运动的快乐,进而帮助形成运动锻炼、身心健康的美好的情感体验。
3.健全人格与自我悦纳
在体质测试调研过程中发现,同龄人群中,敏感内向、疑心较重、容易悲观的女中学生更容易产生自卑、畏惧等负面的情感体验甚至轻重不一的运动心理障碍,这一点尤其值得注意。因此,游戏教学过程中,游戏组织、趣味引导只是外显的引子;重要的是,通过教师的组织引导,学生在游戏中活跃思维、开动脑筋,不断地拓展自身潜能,完善个性,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不断提高受挫能力和意志品质,间接增强疲劳耐受和对户外恶劣环境的忽视,逐渐帮助学生养成较为健康完善的人格。
总之,游戏教学法便是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生动活泼、趣味性强的游戏,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沟通交流交往的情境,让学生在玩耍的过程中发展心智、完善个性。本文也是由此出发,对中学女生体育运动心理障碍提出应对之法。当然,这无疑也间接对体育教师提高了要求,但是显然游戏激趣对学生带来的愉悦的情感体验以及正面引导还是较容易实现。
参考文献
[1] 约翰·赫伊津哈.游戏的人.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8.
体育运动心理学范文5
【关键词】 情绪;意志;和谐
体育运动之所以能够促进心理健康,主要是因为:
一、改善情绪
健康、稳定的情绪能使人对现实保持积极的态度,有效地从事学习、工作。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可以为郁积的各种消极情绪提供一个发泄口,尤其可使遭受挫折后产生的冲动得到升华或转移,可以消除轻微情绪障碍,缓冲和治疗某些心理疾病,如抑郁症等。
二、培养意志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应有明确的学习和生活为表现出果断、坚韧、自制的毅力。体育运动一般伴有艰苦、疲劳、激烈、对抗、竞争等特点。在参加运动时,总是伴随着强烈的情绪体验和明显意志努力。因此,通过体育运动有助于培养人的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思想作风,有助于培养团结友爱、互相帮助、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有助于培养机智灵活、沉着果断、谦虚谨慎等意志品质,使人保持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
三、人际关系和谐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应具有宽容、热情、友爱、合群的感品质,能妥善处理人际关系。体育运动过程中存在着人与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集体与集体之间的相互交往性。这种交往性可以使群体中成员,在体育运动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产生情感上的相互感染、沟通,从而增进了解。由于体育运动的集体性和公开性,在体育运动中的人际交往,能够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融洽关系,团结协作,这也有助于心理健康。
四、自我认识正确
一个具有正确的自我观,就意味着他能客观地认识自己和对待自己。体育运动有助于认识自我。体育运动大多是集体性、竞争性的活动,自己的能力高低、修养的好坏、魅力的大小,都会明显的表现出来,使自己对自我有一个比较符合实际的认识。竞争的成功可以提高自信心和抱负水平,可以获得同伴和集体的承认,从而可以正确地认识自己的社会价值。体育运动还可以有助于自我教育。在体育运动中暴露自己的缺点发现自己的优点,不断修正自己的认识和行为,对自己的潜能和长处发扬光大,对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努力改正和克服,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
五、行为适度
心理健康的人行为协调,反应适度。行为协调是指人的行为是一贯的统一的,而不是反复无常的;也表现为在相同或类似情况下的行为的一致性。反应适度,指既不异常敏感,也不异常迟钝,刺激的强度与反应的强度之间有着相对稳定的关系。体育运动大多是在规则的规范要求下进行的活动,是在“公开、公正、公平”的宗旨下进行的活动,在体育运动中,每一位成员都会受到规则的约束,个人的行为要符合规则要求,因此,体育运动对培养个人良好的行为规范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六、培养合作与竞争意识
体育运动心理学范文6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特点
中图分类号:G80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7)03―0336―03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他们面临着学习上的竞争、能力上的挑战、角色的转化、人际关系的困惑、恋爱的波折、职业的选择等一系列全方位的心理适应问题,而正是这一系列的心理不适应,致使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多。从近些年的一些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查报告中发现,大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率在10%~30%之间,存在较严重心理障碍的约占其中的10%左右,如果这部分学生的心理问题没有得到及时的解决,结果是比较危险的,他们很可能在日趋严重的心理问题积累下选择比较极端的做法。因此,研究不同群体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与特点,及时了解其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是很有必要的,是值得深入探讨和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在校大学生3267人。
1.2研究工具 1)自编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情况调查问卷。2)大学生心理健康诊断量表UPI。
1.3数据管理与处理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管理和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本研究将运动群体界定为除体育课外,每周参加运动2次以上体育锻炼,每次锻炼30min以上的大学生;把运动群体与非运动群体用“不同群体”表示。根据“大学生心理健康诊断量表”的分类标准,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分为健康、轻微不健康、严重不健康,并赋予分值,分别是健康为1分,轻微不健康为2分,严重不健康为3分,即产生了新变量“健康分类”,它具有3个水平。在数据处理中,把健康分类作为一个连续变量处理,分析大学生心理心理健康水平在不同自变量上的差异。
考虑到不同群体、不同性别、不同学校类别、不同生源地、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等变量都可能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研究进行了不同群体与性别、不同群体与学校类别、不同群体与生源地、不同群体与年级、不同群体与学科的双交互效应分析,结果如下。
2.1不同群体、不同性别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检验结果对不同群体、不同性别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多元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群体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差异非常显著(P=0.000<0.01);不同性别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差异不显著;不同群体与性别的交互作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也不显著。
进一步对不同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作T检验,发现:运动群体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非常显著高于非运动群体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P=0.000<0.01)。究其原因,可能是大学生中的运动群体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而体育锻炼是促进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之一。在体育锻炼中,大学生们可以打破年龄、性别、身份、年级以及地域的界限,很容易地到一起参加体育活动;体育锻炼使得大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协调,从而克服孤僻、忘却烦恼和痛苦。体育锻炼还可以引起的肾上腺活动加强,可增加类脂醇的贮存,后者可缓解应激反应,增强个体对压力的适应能力,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另外,虽然心理特征、压力种类与形式等方面在性别上表现出很大的性别差异,但总的说来,男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并不具有显著差异。
2.2不同群体、不同学校类别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检验结果对不同群体、不同学校类别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多元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学校类别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差异非常显著(P=0.001<0.01);不同群体与学校类别的交互作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差异不显著。
进一步对不同学校类别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作T检验,分析表明:重点大学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非重点大学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P=0.001<0.01)。分析其原因,可能与重点大学较非重点大学更加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关,重点大学鼓励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在给学生提供较多锻炼场所的同时还会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通过多种渠道、多途径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使学生人格得到健全的发展有关。
2.3不同群体、不同生源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检验结果对不同群体、不同生源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多元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群体与不同生源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交互作用不显著,而且不同生源地的主效应也不显著。该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当代大学生,无论是来自城市、城镇还是农村,他们适应新环境的能力都比较强;总地说来,大学以其自身的特点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学子,地域的差异性并不影响知识与技能的顺利学习、人际之间的正常交往等,并没有造成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参差不齐。
2.4不同群体、不同年级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检验结果对不同群体、不同年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多元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年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0.01);不同群体与年级的交互作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不显著。
进一步多重比较发现:大一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大二、大三、大四学生,且与大四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7<0.01)。这是因为:可能与测试时间为9月份有关,因为9月份大一学生由于刚刚步人大学校园还处在沉浸在上大学的喜悦与兴奋之中,对大学校园的生活处于开始逐渐适应阶段,同时对未来的大学生活也充满希望和信心。由于他们还未遇到诸如学习方法、人际关系、情感等方面的挫折和压力,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大二、大三、大四的学生;而大四学生面临毕业,毕业后的生活对他们来说尚无定数,严峻的就业形势使他们不能准确地定位,无法理智地认清自己,缺乏信心、心浮气躁。
2.5不同群体、不同学科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检验结果对不同群体、不同学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多元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群体与学科的交互作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不显著,而且不同学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也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由此可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其所学专业之间的相关程度不大。
3 结论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