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辞赏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归去来兮辞赏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归去来兮辞赏析

归去来兮辞赏析范文1

一是语文知识体系本身的原因。理科的知识体系非常严密,就像台阶一样,非得拾级而上才能登堂入室。而文科的知识体系没有这么严整,往往知识点混杂在一起,今天出现明天还出现,小学学过中学还学。比如“比喻”这个修辞,小学讲了初中讲,到了高中还讲;比如字音字形,小学重点学,中学绝对不能马虎,到最终还是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学会。

理科是单线知识体系,语文是网状知识体系,所以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不靠一时一课,于是语文课和语文课本的权威性就大大下降。

当然,从理论上讲,小学、初中、高中语文都应该有一个完整的教学目标;三个目标合在一起,就构建成一个总体的语文教学目标。有些语文教育专家曾经试图构建一个语文知识体系,比如魏书生先生的知识树等,但这些仅限于语法等知识点,无法全面衡量一个人的语文素养。

二是教师自身的原因。语文教师不能清晰地把握各个阶段的教学目标,讲解时要么提前透支,要么不到位。比如同样是学习“比喻”这一修辞手法,小学阶段只需要掌握比喻这个概念,能写出简单的比喻句就可以;初中阶段则要分析比喻效果,写出生动形象的比喻句;高中阶段则要赏析比喻句表现出的思想情感,写出复杂的饱含情感的比喻句。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小学老师讲明喻、暗喻、借喻,初、高中老师还讲,结果是学生连一个像样的比喻句也写不出来。

三是考试命题的原因。新课标推行学分制,实行的是结业考试。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针对性较强的试题极少。必修一的结业试题不紧扣必修一教材,而是盲目地跟风高考试题,其结果是高一的结业试题高二也可以用,甚至作为高三模拟题都行。用这种试题考试的结果是认真上课钻研课本的学生未必得高分,一个月两个月不学课本甚至一年不上课的学生也未必得低分。如此,语文课堂何来权威性?

那么,怎样才能加强语文课堂的权威性呢?

首先,教师要宏观把握语文课程,对教学目标了然于胸。《语文课程标准》《考试大纲》等,其实都在试图构建语文知识体系。因此,语文教师要整体认识,明晰小学六年、初中三年或高中三年应该达到什么目标,然后分解到每年需要达到什么目标,每学期达到什么目标,每单元达到什么目标,最后分解到每课达到的目标。

其次,教师在执教过程中要既不重复,也不遗漏。目标清晰后,在实现目标时步步落实。比如完全不必每次教学陶渊明的诗文时都要讲“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因为初中学习《五柳先生传》《饮酒》《桃花源记》时,老师肯定会讲;必修五选编《归去来兮辞》,《归去来兮辞》课后的学习资料就选摘了萧统《陶渊明传》中“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的典故,此时就是最佳的教学时机。再如,教师完全不必每次教学《史记》中的文章时都把司马迁深受宫刑之苦,忍辱负重写《史记》的故事讲述一遍,因为初中学过《陈涉世家》,高中必修一选有《鸿门宴》,必修四选有《廉颇蔺相如列传》,选修课《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选有《项羽之死》。在这些篇目中,有一次讲过就可以了。

归去来兮辞赏析范文2

高中文言文教学,它既要给学生带来民族文化的滋养和审美陶冶,又必须针对高考大纲的要求,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在这过程中,它将遭遇种种困境,落实和强化学生对文言文基础知识的记忆掌握与让学生在愉快的心境中,主动感知人文精神,陶冶情操之间的矛盾;文言文中由于时空阻隔所带来的语言理解障碍与现实生活语言交流中常用的通俗易懂的语法,语言特征之间的矛盾等等。

因此,面对文言文教学的“重重阻隔”,该何去何从,何以解决则成为了我们高中语文教育者需探索的问题。在此,我以微薄浅陋的语言提供一些文言文教学的参考意见。

1、联系史实和相关的背景,以扩充学生见闻,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

高中教材所选的文言文篇目,大多为先秦散文和诸子散文。与这个时代的社会政治相关,许多作品虽具文学性,但基本忠于历史史实,且人物、事件互相关联,牵一动十,如《烛之武退秦师》、《触龙说赵太后》、《季氏将伐颛臾》、《晋公子重耳之亡》、《荆轲刺秦王》等,均与许多重要的历史人物和事件相搅合,构成严密的因果联系,如果教师只是孤立地讲授课文内容,不注重与历史事件的联系,其结果,一是不易激发兴趣,使学生感到内容单调、枯燥;二是不能让学生更透彻地了解历史理件这间的逻辑联系,从而影响记忆效果;三是不能让学生更深切感悟到知识原野的广阔性,求知欲望便极难得到引导和培养。因此,笔者认为,语言教师应该多读史书,了解、熟悉中国的历史。在给学生传授相关历史知识时,甚至在比历史老师的讲授更生动、细致、传神。这对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将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2、熟读勤背

诵读是传统的塾学教学的主要方式之一,是文言文教学的优良传统,如今文言文虽然失去了“语”的环境,但自身却有着很强的可读性。为了能更好的欣赏这些优秀古代散文,一定要采取传统教学中已经证明行之有效的方法——诵读;在诵读中体味,在诵读中积累,在诵读中欣赏。钱梦龙在谈到自己学文言文的体会时说,“要学好文言文,关键在于多接触感性材料,多读文章”;“要学一点古汉语的词法和句法知识,但这是第二步工作。第一步必须接触感性材料,没有这样基础就不会建立起关于古汉语语法的概念”;“要努力培养对古汉语的语感,培养之法是通过朗读、吟诵,仔细揣摩不同的文言词句所表现的不同情味、不同语气等,这是提高文言能力的必要的基本功”。因此,必须让学生自己充分地读书,读出声,读出意,读出味,读出情,读出神,读得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在读中整体感知,理解文意;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和情感的熏陶;在读中积累语言,学习表情达意的技巧。当然,为了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就只能在高中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广泛阅读,在阅读中使用有关工具书并养成习惯,自主阅读;至于文言常识的教学要少而精,以“适用、够用”为标准,以“了解和梳理”为方法。

3、灵活处理教材,架起文言文与现实生活之间的桥梁

现实生活中的交流讲究便捷、通畅、易懂,而文言文因其特征的缘故就相对显得晦涩难懂了,这就致使学生在理解和审美方面形成了障碍,不免容易让学生有厌烦情绪。怎样拉近两者的距离,使学生能贴近品味就成了文言文课堂待探究的问题。而我就此有以下几点建议:第一,联系现实生活。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人们忙碌于名利的追逐,匆匆行走于充满着生硬建设的大街小巷,这种机械的生活,让人不由得畅想“兰亭聚会”,“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道,俯察品类之盛”《兰亭集序》。然后发一声感慨“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反映生活的真谛所在。如此以来,学生的认知和情感得到了共鸣,注意力就会集中,思维也会随之主动参与,文言文就显得意趣多了。第二,走近学生的心灵,高中学生进了心智快速成长的阶段,自发或自觉的会探录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当想到人生苦短,岁月蹉跎,或许会感伤不已,但学到苏轼的《赤壁赋》中看待人生的“有限”和“无限”,幸许会豁然明朗,揭开雾纱见晴空。这样,文言文就真的贴近了现实生活,而学生中那份原有的距离感就少了。

归去来兮辞赏析范文3

关键词:语文;文言文;教学;兴趣

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目标中提出要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把“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作为教学内容的重要方面。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文言文学习毫无兴致,各类考试中得分率和古文鉴赏能力较低。因此,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文言文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就成为广大中学语文教师孜孜以求的重要目标。下面是我个人的几点经验总结。

一、利用恰当的导语,创设新颖别致的古文学习环境

我们要精心设计每篇古文教学的课堂导语,这可使学生在氛围上迅速进入角色、思维上理解感知而豁然开朗、情感上潜移默化而产生认同。如学习《长亭送别》,就可播放范仲淹《苏幕遮》一词的录音和相关画面――深秋的时节,绚烂的红叶、黄花,抑扬的唱腔,苍凉的旋律,浓重的愁思,音、声、色的完美融合,带领学生进入“长亭送别”的优美意境之中。学习《烛之武退秦师》,我设计了如下导语:所谓“太平多文士,乱世出英雄”。周天子衰微、诸侯尔虞我诈的春秋时代,正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乱世,也涌现出许许多多英雄。他们或不畏、为民请命,系生死荣辱于一刻,如聂政者是也;或殚精竭虑、为国分忧,置个人安危于度外,如蔺相如、烛之武者是也。虽物换星移、时空不再,但在历史的星空,仍然大放异彩!

二、恰当用典,启迪学生智慧

在精心备课、确保完成教学计划的前提下,教师可以利用丰富多彩的典故来吸引学生。可以是背景故事,亦可是关联故事。前者像《烛之武退秦师》中有关晋、楚城濮之战的介绍,《寡人之于国也》中有关当时“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现实的介绍;后者如《勾践灭吴》中范蠡、西施故事、“狡兔死,走狗烹”故事的穿插,《鸿门宴》中“楚河汉界”“分我杯羹”“刘邦南宫论三杰”等故事的穿插,都能使学生兴趣盎然,从而使课堂效果“锦上添花”。

三、引领赏析阅读,感受文化的意蕴美

“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古人宝贵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但对古文来说,我们的“读”不是一般的“读”,而是“美读”。所谓“美读”,就是朗读者带着自己对文章的深刻理解,进行有感情地诵读。朗读者通过声音的轻重、停顿,语气的舒缓、抑扬,甚至情态、动作的外化,充分表现古文的内在底蕴和艺术魅力,不仅使自己产生进一步的认识,同时把听众带入作品所营造的意境中,从而与作家情感形成共鸣。可以说,通过“美读”,营造情感氛围,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是文言文教学最直接的方式之一。

四、依托教材内涵,陶冶学生情操

教材所选古文都是历史积淀的文质兼美的典范,既有较高的艺术性,又有较深的思想人文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陶冶学生健康情操,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比如,在《烛之武退秦师》中学生感悟到的是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勾践灭吴》中学生体会到的是勾践在困境中不气馁、不沉沦,卧薪尝胆、励精图治的精神;《劝学》告诉我们学习要坚持不懈、心思如一;《秋水》则告诉我们要正视自我、虚心求学和“百闻不如一见”的道理。

五、今昔对比,批判地继承古文化遗产

据调查,学生对古文学习淡漠的一个原因就是认为学习“之乎者也”毫无用处。对此,教师一方面要从思想上纠正学生认识的偏差,另一方面,要逐步引导学生善于从古文化遗产中汲取有益的营养,既让学生充分感受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又注入新的活力和精神,注意古今对读,合理延伸。学完《陈情表》则自然引出古代“忠孝节义”问题的探讨;《赤壁赋》之后则可引导学生学习苏子的乐观豁达,正确对待人生的失意和挫折……举一个具体一点的例子,在学习《寡人之于国也》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用现代观念评价孟子的主张,可引导学生做一些合理的引申: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尊重自然,维持生态平衡,才能实现持续发展;发展经济更要大力振兴文化教育,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前进,形成社会、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目前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宏伟目标,孟子描绘的社会蓝图已经变成触手可及的现实。

六、师生有效互动,学生自主探讨

《语文课程标准》的宗旨之一是积极致力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此,在古文教学中,教师应引“探究学习”这股活水入课堂,以学生为主体,在探讨和研究中主动地发现并解决问题。教师可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设计研究性学习活动。《秋水》和《逍遥游》学过后,可设计“走进道家――触摸大师的灵魂”这样的活动,指导学生分组搜集整理资料、比较分析,写出有一定思想内涵的文章;对于既是名帖又是佳文的《兰亭集序》,则可以开展有关书法鉴赏和练习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亲身的体验中增强对我国传统书法艺术的了解和热爱。

七、利用文体亮点,培养审美能力

当前,在古文教学中,我们做的比较多、比较好的是对知识的讲授。当然,这有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建立及迁移能力的形成。然而,对知识传授的过分侧重往往导致我们对古文审美教育渗透作用的忽视。因此,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大力实施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要特别注意对学生的审美教育和渗透。实践证明,学生对那些脍炙人口、风格迥异的古文还是很感兴趣的,如《孟子》的雄辩滔滔、气势酣畅,《归去来兮辞》的不事雕琢、清新流畅,《赤壁赋》的深远蕴藉、豁达洒脱等等,都很令人神往。采用这些激发兴趣的方法,使文言文课堂充满活力。

参考文献:

[1]刘凤岭.文言文教学实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2]董贵山.文言文教材全解[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3.

归去来兮辞赏析范文4

【关键词】课堂设计 形式 技巧

语文,是一种以抽象思维为主要思考方式的对语言文学有着审美享受的学科。其深度与广度及其特定的内容和表现形式,给教师教学上带来的是一个巨大的艺术空间,给学生带来一种审美上的现实存在。在其课堂教学中,因其穷极不竭的层面而呈现出异彩纷繁的设计形式。本文笔者就其课堂设计形式略谈一二。

一、导入设计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堂伊始之际,若能设计得当,能有一石数鸟之功,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果说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那么这艺术性首先体现在导语的艺术性上。精心设计的导入林林总总,花样繁多,现就三种略说一二。

1.激趣型

有人说,课堂教学导入,犹如乐曲中的“引子”或“前奏”,戏剧的“序慕”,起着酝酿情绪,集中注意力,激发学生对课堂的高昂兴趣。任何一门学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了这浓厚的兴趣,有了这对课堂知识的高涨求知欲,势必会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调动起来,也必定会把学生的内部动机的源动力推得更强更大,产生的良好效果更持久。

新课开始,教师可通过“温故”,引发学生“知新”的欲望;通过营造气氛,激发学生进一步参与学习的冲动;通过启发性提问,激起进一步思考的愿望。如:在导入《失街亭》时,可复习杜甫的《蜀相》留下疑团:为何“泪满襟”?亦可辅之以杜甫《八阵图》,引起知“遗恨”的欲望。在导入《兰亭集序》时,可以用书法上称之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帖被唐太宗带入坟墓的故事入手,营造学生欲知的气氛,引起参与学习的冲动。在导入《归去来兮辞》之时,以“五斗米”的典故入手,启发提问:为何要归去?是归在何处去?又是如何归的呢?激起学生去思考的愿望。兴趣是认识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和动力,而课前导入的设计,正是冲着这种倾向和动力来的。只要能达到点燃其求知欲,方法方式多种多样,不拘一格。

2.铺垫型

导入激趣,让学生学得积极主动,深入扎实,这是受到一般教师普遍重视的,这也是从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上去实施的,但对文本,或理解作者的情感,或理解作者的意图,或理解文本的文旨等等,则又可以从另外的途径设计。有些文章,由于流露的情感深沉,又有水到渠成地推到爆发程度。这层层的积累与沉淀,就需要有导入的铺垫作呼应,使学生能有一个认识的过程,不至于感到唐突。如:在导入《失街亭》时,亦可以杨升庵之词《临江仙》谱就的歌曲入手,既能营造气氛,又能为下文的学习打下铺垫,为“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作楔子。在导入《道士塔》时,亦可以舞蹈《千手观音》入手,为下文之“恨”作情感与文旨上的铺垫。

3.入旨型

导入中激趣、铺垫,既有交叉又有之别,一个从学生主体入手,一个从文本内涵入手,可学习文本的最终目标是对文旨的领会与理解,是对人之心灵精神上的陶洗或感化。那么在导入之时,亦可紧扣文旨。用文旨之要与之道引起文本的重点之所在,使学生能扣住文旨充分理解文本。如:在导入《漫话清高》之时,亦可用一个小故事入手,说乾隆当年游江南之时见到河道中往来穿梭的船只,问大学士纪晓岚,江上的船有几只,纪学士说有两只:一曰名,一曰利。把此文的文旨“名利”的界说凸现出来,与文之写作意图,即在商品大潮之中要有点清高之旨相统一,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

诚然,导入之法博大精深,艺术性极强。以上三种亦有相互交叉互补之处,不能能有很明显的界线,不过使用何种方式,如何设计,其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学得快乐,学有所得。

二、朗读设计

阅读是一种从书面语言中获得诸多信息的心理过程,是直接从文本中学到知识的有效途径。在读之中,由于学生眼口耳直接参与,从不同的感官里去吸收信息,受到文本的浸染与熏陶更丰富多彩。课堂里的朗读,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内驱力,有助于拉动课堂氛围,有助于增强对知识的巩固。朗读的方式亦因文因人而导,设计亦有不同。

1.多媒体读

科技的先进推动着教育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教学上的便利。媒体的使用,能有效地发挥其声音的审美效果,不仅口至声到,而且画面亦充其间,使人如临其境,对文本有更好的体悟与理解,不失为一种上好的朗读方式。如:在《我愿意是激流》课堂中,用多媒体播放这诗意明艳充满虔诚的句子,甜美的声音攫住了心绪,亮丽的相关的画图映亮了眼帘,就会使学生在这优美的音响视觉效果中全身心投入到诗意里去,加深对意境的把握。不过,值得一提的是,音响与画面应相互补充,意趣一致,不能音在此而画在彼,使音与画风马牛不相及,让人如坠云里一头雾水。

2.教师示范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凭着对文本的理解与体验,教师若在课堂上根据相应的情感示范朗读,将给学生以莫大的鼓励与熏陶。不仅以身感染学生,还可以自身的情感去表达对文本的领会。也许很多教师都觉得让学生读读就行,自己不去“下水”,怕自己出丑。其实这是不必要的多余,教师即便做不到腔圆字润,一字一句全乎标准,但只要以情贯注,亦必能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体味。如在《陈情表》或《祭十二郎文》等情浓之文的课堂朗读中,教师凭着自己对文中至爱亲情的体验,用自己的真情朗读,必能催开学生的情怀,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把握。

3.学生示范

如果说教师的朗读让学生觉得有些遥远,那么让同学之间朗读就显得如此的亲近了。学生只要用心去读,定能读出自己的理解。如在《兰亭集序》课堂朗读中,不同的学生读到“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一句,就有不同的句读,不同的句读就有不同的理解,根据文中的注释的提示,比较得之孰优孰劣。值得注意的是,在课堂中,教师往往喜欢请朗读能力较为好的同学来示范,以为有“板”可样。可笔者觉得,只要能用情用心去读,哪怕字调走失,亦能产生应有的积极效果。朗读,别拒绝任何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敢用真情去感悟,给他们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展现他们多姿多彩的不同意味。不管何种设计,都要以能更好地理解文章为旨,更好地把握体味文意为上。

三、赏析设计

不管是何种语文课堂,能在其中让学生得到精神陶治情感充实审美愉悦,就不失为好课堂。在这其间,这种赏析设计应有的放矢,针对不同的文体内容作出相应的设计。从文体的表达方式来看,一般有叙事类、抒情类与说理类三种,现从这三种略窥其方略。

1.叙事类,重在事与人之赏析

叙事类文本,都有相关的人与事,有其情节故事,人物形象。在赏析中,可以紧扣两个方面:①抓住情节,理顺人物如何在情节中丰富与丰满。情节是矛盾冲突的表现,在矛盾中人物得以展现其特征而让人感到充实。如《失街亭》,故事情节的矛盾凸显人物性格,在“失”的过程中,从立状、扎营、交锋、鏖战、退守几个情节中,丰富了马谡及孔明的形象,马谡的张狂与刚愎自用,孔明的深谋与严律自责便在其中更完美了。②品味语言,定格出人物个性特征。叙事是为了表现人物之性格,对人物的刻划方法是直接凸显其特征的有力手段。写人,往往有其言行与神情的描绘,或状其形,或摹其态,或露其神。形与神之中,使人物更趋丰满。如在《失街亭》中,对马谡之“三笑”之“笑”至“大笑”的神情及言行的描绘,其人之轻狂矜伐遗露无余;对孔明的“三哭”之“挥泪”“流涕”至“大哭不已”的描绘,其人之严法自律明白了了。

2.抒情类,重景(事)与情的赏析

一切景语皆情语,景为抒情服务。鉴于此,就应设计景与情之关系的剖析,是景中含情亦是景情交融,弄懂彼此关系,正确把握情的内涵。如在《我与地坛》中,对地坛景物的细致描绘,就是人物内心情感的状态变化所得到的契机,景促进了情,让读者理解地坛作为人生之师对作者的造化之功。景与情如此,里面的事亦如此。

3.说理类,重在事、情、理三者的有机赏析

正像抒情类文章文本一样,说理类文本的理是在景或事的上面粘附着的,是一种内在的旨趣,既要依托于景与事,又要超越景与事。此类文常有议论性的句子,那么抓住这个点由此去溯源相关的景或事,从中得出理之依附与理之所在出处。如在《过秦论》中,叙秦史的四个段落与议论的第五个段落之间,是什么关系,史与议是如何相结合的,即秦之崛起、发展、一统、灭亡,这攻与守的差别在哪,在这事件之中就暗含了文旨: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诚然,语文课堂对文本的解读,主要是要让学生获得素养,其设计方略与文本的重点要求应当相得益彰,在审美愉悦中感受文本诗性的光芒。

四、课堂作业设计

学是为了不学,学习的目的是能力的养成。作业是验正能力的有效方式。为此,理应设计妥当。从能力养成层面上来看,可以有以下类型:

1.巩固类

这类作业以对知识点的掌握和文旨理解为目标,让学生加深已有的知识,牢固地掌握与灵活运用。如,当学习了《沁园春・雪》后,可让学生抄写默写。在学习《兰亭集序》后,除抄写练书法外还由此去断句。诸如此类,不一而足。虽然看起来简单,可是能巩固。只要是能加深印象加深理解而养成运用能力,都是好的设计方略。

2.拓展类

有了基础,掌握了相应的知识点,为了使学生的思维走得更远,了解更多理解更深,设计一些由文本引发的问题,让学生自主去探究,不时为一种补充与吸纳。如,在《〈呐喊〉自序》学习后,布置学生去完成“走近鲁迅”之类习作任务,可查资料,可讨论互助,以期对大师的更多了解。

3.提升类

基础牢了,面识多了,接下来要让学生的眼光和心胸更高远。这类设计,主要以提升思想与情感为主。如,在《祝福》学习后,可让学生去完成思考:谁杀害了祥林嫂?让学生对整个社会的性质以及不同人的思想造成的伤害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在《巴尔扎克的葬礼》学习后,可让学生界说人之生死意义,以便更好地树立自我的人生价值观。

归去来兮辞赏析范文5

许多人都倡导“方法”,前面讲了许多别的内容,到这里才说到方法,我认为,“方法”还是浅了,是小事儿,前面说的是大事儿,具有大境界。但是方法是门径,不能离开。

我们现在给高中生用的高考复习资料中,对各方面的问题可以说精微之至,关于古诗词欣赏也如此,大致归纳起来,基本还是诗词赏析、常用表现方法、修辞方法等,而且专门针对考试题型进行设计,老师反映一招一式都教了,可学生到了考场还是把握不好。

这里面有两个问题得解决,一是真正的悟性,一是对平时所学的一般规律的把握。悟性是需要丰厚的积累的,其实古语说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中包含的深意可能主要就是通过一定量的感知而获得一定水平的悟性。一般规律需要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不断研习,把各种方法进行归纳、推演,能够进行思维多维互联交通。这样,掌握一些基本方法后,方能够类推、演绎,达到自由灵活运用。

赋、比、兴为《诗经》主要表现方法,“赋”和“比”都是一切诗歌中最基本的表现手法,而“兴”则是《诗经》乃至中国诗歌中比较独特的手法,对于诗歌中渲染气氛、创造意境起着重要的作用,又兼有了比喻、象征、烘托等较有实际意义的用法。但正因为“兴”原本是思绪无端地飘移和联想而产生的,所以即使有了比较实在的意义,也不是那么固定呆板,而是虚灵微妙的。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这里具有象征性,前者表现出青春与活力,后者表现出迟暮与悲伤。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国风・周南・关雎》)水边的鸟与淑女都美丽优雅。

再回到“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篇》)来思考一下,通过对诗的理解,举一反三,获得对许多道理的理解,获得这样的思维,那么,用这样的思维来解读诗的形象表达的情感、思想,掌握规律,进行类推,就容易把握了。其实,所谓方法,这个应该是个较高层次的方法。

“诗眼”、“炼字”等方法是写诗、读诗的重要方法,历来被学者推崇。王国维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王国维《人间词话》)对此,近年来,高考古诗词欣赏也常涉及到,比如2007年全国Ⅱ卷就考查“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最精练传神分别是哪两个字。

“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许多人把注意力放到“一日”,言舟快,这没什么错。但更应注重“还”,因为这是遭贬遇赦,这样的“快”才更弥足珍贵,更能表现内心世界,后面两句也才更有味道。

再看“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出”把很慢的过程缩短时间,成了快镜头,一般来讲,人们总感觉旅途漫长,希望快些,但是这两句却把漫长写得快捷,一反常态,只是反映了诗人内心的一种微妙状态:“日边来”!远离繁华,那种失望和不愿尽在其中,所以不希望走快,虽然船并不快,但在诗人眼里还是太快了。

许多寻常的字眼在诗里往往并不寻常。比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里的“白”字就值得咀嚼品味。十几年前给小学四年级做了一个古典诗词讲座,问道:“‘白日’是什么日?”学生回答:“落日。”再问:“你们见到落日是什么样的?”“是红的。”“那么什么时辰的日是白的?”“悬高的时候是白的。”这个“白”在这里别有玄机。再问作者是不是写错了,当然不是,那为什么这样写?是站在高山上看高山上的落日。这样,“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才有了更高的立足点,诗的意境也更加凸显;已经站到山顶了,“更上一层楼”才是极顶上的极顶,如果不顾这个前提,再上三层楼又有多高呢?虽然“更高”的含意是在其中,但是那种高山之巅的凸起的雄壮感荡然无存。

还有 “长河落日圆”这一诗句,《红楼梦》中养在深闺里的小姐只能这样回答:“落日自然是圆的。”但是,那些小学四年级的学生,问他们落日什么形状,他们都说不是圆的,是扁的。什么时候的日是圆的?比较高的日是圆的。诗人感觉没错,是人们的理解出了点偏差。诗的标题告诉我们是到了“塞上”,诗的结尾告诉我们是“萧关”,这里是站在萧关的高山上远望的景象,雄浑又苍凉,壮丽又前景黯淡,“孤烟”与“落日”都是悠悠天地之间的孤单个影,而“落日”之后又是黑夜,日有落处,人落何处?诗人在当时的处境下,失意、惆怅,前途渺茫的感慨尽在其中。

关于诗词的常识、方法、修辞等,教材、复习资料和平常的课外读物解释具体而详尽,注意掌握规律,互相联系,可以触类旁通,更重要的是对于诗的深层次读解。

六、走进画卷,走进大自然

大自然是人类智慧的源泉,是人类美感的源泉。刘勰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王安石说:“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而有得。”(王安石《游褒禅山记》)诗人都善于从自然中获得启迪,激发灵感,陶渊明的“登东皋而舒啸,临清流而赋诗”(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王勃的“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王勃《滕王阁序》)。走进画卷,走进大自然,是走进诗词的又一门径。画面不仅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激发人们的审美渴望,进而间接引导人们进入诗词境界,还可以直接提供诗词的形象与感受,引导人们进入诗词境界。

古典诗词中,以大自然物象为抒情对象或通过自然景物抒情的诗歌可以说占了诗歌世界的半壁江山。我们常用“诗情画意”评价艺术作品,《东坡题跋・书摩诘〈蓝关烟雨图〉》:“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中国自古以来讲究求学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是注重实地考察、找切实感受。

学生的情趣、审美等基本处在原始状态,而近些年,又分外强调考试成绩,过度进行狭隘的训练,现实情况更是压缩了人们的心灵空间,人们在实际生活中,虽然也会看到周围的美景,但情趣、意识、境界等缺乏拓展与提升。

三十多年前,我刚参加工作,那时的额济纳旗真是荒凉,只有林业工作站种些花草,秋天带领学生去观花,他们那种兴奋劲儿,现在都记忆犹新。去野外看胡杨、红柳、朝霞、落日,吟诵些古代吟诵景物的诗词,特别是有关大漠、边塞的诗词,学生获得非常深刻的审美体验――原来,世界还有这样的感觉。

近年来,额济纳旗胡杨生态美景吸引了世界各地游人、学者、艺术家,历届(已举办十三届)胡杨生态旅游节都要举办摄影展或书画展。我们也组织学生欣赏画册,参观艺术展,然后写作文,有情趣,有美感,再欣赏古诗词,诗情画意非常容易入境。这样的美景引发类似的美感,心中有诗情画意,理解诗歌意象感鲜明,写作文有情趣、有美感,想象丰富,形象生动。

大致想想,大自然恩赐予我们的,除了直接的生物资源,更有情感智慧资源。观察大自然,自然知识、美感、想象、情趣、智慧等,各方面不同层次的赐予更是丰富。“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苏轼《前赤壁赋》)

近十年来,每学期都邀请美术老师、音乐老师利用语文课进行艺术欣赏指导,自己也常和学生一起欣赏音乐、画作,自己跑出去拍了照片、写了诗文,回来和学生分享。这样,学生的情趣激发起来了,能力也得到提升。

艺术想象是艺术构思的核心,没有艺术想象,就没有艺术创作。《神思》以构思为核心论题,从想象入手,深入阐述了艺术想象在艺术构思中的核心地位,阐述了艺术想象和艺术构思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意义,阐述了艺术构思、艺术想象与客观生活的密切关系。

郑板桥画竹,一是“胸有成竹”,二是心中有“民间疾苦声”,实际生活感受不是凭空得来的,而是生活中的体验。诗歌创作也是这样,所以,欣赏诗歌必须体察世事,理解生活内涵。

观察自然,积累丰富的素材和感受,是提升自己的审美力与想象力的基础。在此基础之上,心灵得到丰富,不仅可以与诗人产生共鸣而深入理解诗的情趣,而且艺术欣赏水平可以得到提高。

陆机在《文赋》中提出:“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恢万里而无阂,通亿载而为津”;刘勰的《文心雕龙・神思》:“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这是由此及彼、超越了现实生活的艺术想象,这种艺术想象,突破了时空的限制,是造境。而这个“造”,是现实景象在胸中非常丰富的积淀的基础上的突破,这种艺术想象,突破了事物本身的局限,各种美妙的特征汇聚在心头,成为特征鲜明的艺术形象。这就是艺术想象。写作是这样,阅读欣赏也是这样,同样一个过程不同方向的生成与呈现。

茫茫世界,奥妙无穷,走进大自然,获得形象的感受、审美的体验,同时,也获得了情感、智慧的提升。

以上笔者从六个方面概述了我国古典诗词教学常用的一些方法,在平常的诗词欣赏和写作练习中经常会遇到,不断练习,熟能生巧,对于诗词境界的领悟和诗心的修养意义深远。

《出梁庄记》

梁鸿著

花城出版社

定价:39.8元

这是一群生活在“大词”之下的鲜活生命。农民工已然成为一个符号,在呼天抢地的悲剧和吃饱穿暖的感恩中,被媒体、企业、围观的各色人等拿来说事儿。进城,讨薪,下跪……这些词你都听过,这些事儿天天耳闻,但这群人的苦难,《出梁庄记》里面具体而深沉的哀伤,仍然给我们一记重击。从《中国在梁庄》到《出梁庄记》,梁鸿为我们展现了当下发生在中国乡村的“数千年从未有过的大变局”。

《多难而伟大的十九世纪》

托马斯・曼著

浙江大学出版社

上一篇社工工作汇报

下一篇女排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