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成本控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物流成本控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物流成本控制

物流成本控制范文1

关键词:物流成本;成本控制;目标成本法;物流标杆管理

中图分类号:U116.1 文献标识码:B

随着企业内部制造成本管理方法的日渐完善与成熟,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节约企业内部资源,来增加利润的空间正逐步缩小,企业已逐渐认识到加强物流管理、降低物流成本是企业获得利润的新源泉。由于经济全球化,我国企业面临着日趋激烈的来自发达国家企业的市场竞争。由于发达国家企业将物流成本作为第三利润源进行管理,为了更好地与之竞争,我国企业必须积极加强物流成本管理,以适应市场条件变化。物流成本管理,就是旨在物流服务过程中对各种资源耗费进行的预测、决策、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等管理行为。现代物流成本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被广泛地认为是企业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的第三利润源泉的有效手段。我国企业要实现物流成本管理目标,寻求自身的发展和完善,就必须准确地把握物流成本及其管理方法。

一、企业物流成本的定义和一般分类

企业物流成本是指在企业物流活动中,物品在空间位移过程中和时间上所消耗的各种资源的活化劳动和物化劳动的货币表现总和。物流成本具体表现为企业内部消耗掉的物流成本和企业向外部企业支付的物流成本。

典型的物流成本分为三大类: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间接费用。

(1)直接材料指的是在物流活动中直接耗费掉,用以完成物流服务的材料成本。如企业运输设备的燃料费用等。

(2)直接人工指在物流活动中直接参与完成物流服务所耗用的人工成本。例如,企业仓储服务人员的工资等福利等。

这里将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统称为直接成本。

(3)间接费用指在企业的物流活动中耗费的,不能归入上述直接成本的所有其它成本支出。主要包括组织管理物流活动的管理人员的工资和福利费;用于物流活动的固定资产折旧费、经营租赁费、维修费、低值易耗品摊销、水电费、办公费、差旅费等。

二、进行物流成本控制,降低物流成本具有重要的意义

1.增加国家资金积累

积累是社会扩大再生产的基础,企业承担着上缴国家利税的责任。物流成本的降低,可大幅度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提高企业利税水平,增加国家资金积累。

2.为社会节省大量的物质财富

工业企业生产的产品必须通过流通环节,才能从生产地流向消费地。加强物流成本控制,可以降低物品在运输、装卸、仓储等物流环节的损耗。这不但可节约物流成本,而且还可为社会节约大量的物质财富。

3.有利于调整商品价格

物流成本是商品价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于某些特殊商品如啤酒等运输量大、商品价值低的产品其物流成本在整个商品价格中的比重则更为突出。物流成本的高低,对商品价格具有重大的影响。降低物流成本,就能降低它在商品价格中的比重,从而使商品价格下降,从而既减轻消费者的经济负担,又可增加产品销售。

4.有利于改进企业的物流管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整个市场竞争呈现出明显的国际化和一体化,企业面临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物流管理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物流成本水平,进而影响产品成本。许多市场意识敏锐的企业,己经开始把物流作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积极地为物流成本控制活动做出努力。总之,对物流活动的成本进行控制,最终目的还在于降低物流成本。从宏观角度上看,降低物流成本对发展国民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从微观角度上看,可以提高企业的物流管理水平,促进经济效益的增长。不论是在宏观还是微观上,要对物流活动的成本进行控制,企业都是最好的落脚点。由于工业企业的物流活动过程较之其他行业企业来说更为完整和普遍,因此本文主要以工业企业的物流活动作为成本控制的研究对象。

三、物流成本控制的原则

1.真实性原则

要求企业在物流成本计算中,资料来源完整可靠,各项数据准确真实,分配方法合理科学,计算才易变符合规范,保证物流成本数据能真实反映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物流作业的耗费水平。

2.可比性原则

要求企业物流成本的内容、范围明确、固定,计算口径一致,以保证企业物流成本计算内容的可比性,便于企习为驻行物流成本在不同时期的对比分析。

3.及时性原则

要求企业物流成本计算按惯例要求和有关规定,按成本报告期、物流成本耗费时间,及时准确地计算出企业当期物流实际成本。

4.反馈性原则

要求企业物流成本计算,要便于划分物流责任中心,分解物流成本责任,做到是各物流作业者既能明确自己所承担的责任,又能对自己所负责任履行清况及时得到信息

反馈,以便随时检查并及时采取措施,调整它们的经营活动。

计算物流成本时,还要坚持从实际出发,逐步完善的原则,即企业的物流成本必须结合企业的具体清况,如企业的胜质、规模、生产经营、管理人员业务素质、物流重点及水平等,确定自己不同的核算制度,做到有步骤分阶段进行。

四、物流成本控制的方法

物流系统中各子系统的最优并不等于、也不能代替整个物流系统最优,要获得物流系统最优,就要以物流系统的目标来协调所有子系统的活动。物流系统目标和经济性体现就是物流总成本最低。所以,只有把所有相关的物流成本放到同一场所,用“物流总成本”这一尺度来计算,从综合效豁卜衡量比较总的损益、得失、优劣、好坏,才能做出正确的物流经营决策。

1.目标成本法

(1)事前控制

对企业的物流作业链条进行物流作业的分析,以尽量减少无效和低效作业,并且确定哪些物流作业是公司内部必不可少的。

(2)事中控制

首先在律立总物流成本目标的清况下,将成本目标层层分解,并日律立相应的奖惩制度来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督。其次在保证整体最优清况下,对确定了的物流过程各个单项活动采取局部有效控制进行管理,以降低这些活动的物流成本,提高他们的运行效率。

(3)事后控制

采用控制结果与事前制定的目标对比,分析差异,采取方法以改正之。如果在采取了以上措施后,成效显著,那么企业应将在这次活动中的好经验作为制度保留下来,并决定不定期地采取以上各步骤,以期不断降低企业物流成本。

2.物流标杆管理

物流标杆管理就是通过不断地将企业物流管理水平与居于物流管理领先地位的企业相比较,以获得帮助企业改善物流经营绩效的信息。与最有名望的企业的物流成本进行比较与解日介,分析这些企业物流成本优势基准的形成原因,在此基础上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物流成本目标及成本改进的最优策略。

物流标杆管理的本质是一种面向实践与过程的物流成本管理方式,其基本思想就是物流系统优化、不断完善物流成本控制手段以持续降低物流成本。物流标杆管理可以突破企业的职能分工界限和企业胜质与行业局限,它重视实际经验,强调具体的环节、界面和流程。同时物流标杆管理也是一种直接的、中断式的渐进管理方法,其思想就是物流业务、流程、环节都可以解剖、分解和细化。企业可以根据需要去寻找降低整体物流成本的最佳实践或者优秀部分来进行标杆比较,或者先学习部分优秀物流作业方法再学习整体,或者先从整体把握方向再从部分具体分步实施。

物流标杆管理是一种有目标的学习过程,通过学习企业重新思考和设计经营模式,借鉴先进的成本管理模式和理念,再进行本企业化改造,创造出适合自己的物流管理模式,这实际上就是一个模仿和创新的过程。通过物流标杆管理企业能够明确物流服务及流程方面的最高标准,然后进行必要的改进来达到这些标准。因此物流标杆管理是一种摆脱传统封闭式物流成本管理方法的有效工具。

五、结论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巨大的竞争压力,迫切需要降低成本获取竞争心亡势。现代物流成本管理研究的发展,给企业利用物流成本管理以有效降低成本带来了契机。企业引入物流成本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降低物流成本。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参考文献:

[1]曾繁荣.成本控制的供应链观[J].企业经济,2002,(4):65-67.

物流成本控制范文2

【关键词】中国;物流成本控制;研究现状;综述

      我国的物流起步较晚。现代物流理念引入我国虽己有二十余年的历史,但物流真正为中国企业所重视,被提升到企业战略管理的高度则是进入21世纪才刚刚开始。

      目前,物流成本管理应用的研究工作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建立专门的物流成本核算体系,缺乏规范的核算,但近几年有不少企业己在探讨和摸索,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理论界也在积极探讨关于建立统一的物流成本计算标准的问题。通过对物流成本的管理来改善物流流程,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己经成为我国物流理论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

      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国内外己提出了“物流冰山说”、“第三个利润源”、“黑大陆学说”和“效益背反论”等理论。近年,我国企业物流成本控制的研究大致分为四个方面。

     一、物流成本财务模式论

      在我国现行的会计制度中,物流成本没有进行单独核算,而是分散到材料采购、管理费用、制造费用、产品销售费用等账户。我国对物流成本的界定、形成机制及其构成尚未定论,对于这方面的研究一般综合国内外新观点和管理经验,如借鉴日本对物流成本的界定与分类方法和美国物流成本计算的范围与方法, 研究物流成本的范围、形成机制及其构成, 认识和把握物流成本的本质。

      物流成本的核算体系研究是整个物流成本控制的基础,其中既包括对物流成本的构成研究, 更为重要的工作是物流成本、物流活动之间的关系机理研究。

当前,我国理论界对于物流成本的构成,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有的以美国的标准分为运输成本、存货持有成本和物流行政管理成本;有的按功能分为仓储作业成本、运输成本、管理成本。也有的学者按物流活动的范围进行成本分类,分为供应物流成本、生产物流成本、销售物流成本、退货物流成本和废弃物流成本。也可按照财务会计中的费用分类方法对物流成本进行分类计算,大体可划分为运输费、仓库保管费等向企业外部支付的费用和人工费、材料费等企业内部物流活动的费用。

物流成本控制以物流成本的数量为依据,而物流成本的多少决定于评价的对象——物流活动的范围和采用的评价方法。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例行的物流成本管理方法。目前国际上对物流成本的计算方法大致有三种:形态类别物流成本控制、功能类别物流成本控制以及适用范围类别物流成本控制。

代坤(2003),王炜,陈俊芳,张平(2004),李建华,顾穗珊(2004),王春华(2006)等提出我国物流成本的核算方法主要分为三大类:(1)统计的方法;(2)会计的方法;(3)作业成本法。

      由于物流成本属于间接费用,对物流成本的控制,首先要克服传统成本计算的缺陷,而要用新的方法来计算和控制才能找出问题,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作业成本法(abc 法)是适合于这些目的的一种有效的方法之一。

     二、物流成本模型控制论

      近年来,我国的学术界综合集成国内外有关物流成本计算的模型和新型理论方法, 应用abc 成本法、聚类分析法等物流成本测算方法,研究物流全过程,开发可操作性强的各类物流成本测算模型:物流成本总量的测算模型、第三方物流服务市场规模的测算模型、物流业成本水平的测算模型、物流成本节约效果的测算模型等。

张令荣,杨梅(2005)提出基于价值链的作业成本法分析一体化物流成本的数学模型。可以根据各项作业在价值增值过程中贡献比例的历史数据以及生产作业的流程分析,详细确定各个矩阵,输入有关决策结果,以此预测或模拟成本数据,并通过有关矩阵对应的变量,求取较优解或最优解,以便于进行物流成本控制。但此模型仅仅是理论上的假设,有待进一步的分析和实证。

李慧(2004)对物流作业成本法中的物流成本与作业量的相关关系进行研究,引入线性回归预测与控制原理对物流作业成本预测和物流作业量的优化控制,提出多作业正态线性回归模型。该模型实证了利用线性回归原理为物流成本计算、预测和物流作业量的优化控制提供一种新的管理和决策手段。但是,在实际应用线性回归模型时,由于物流成本计算、预测和控制是一个系统工作,涉及物流运作的方方面面。作业成本法本身在分析成本动因时就不可能做到全面化,况且在财务上成本与费用又没有一个绝对明确的划分标准,这限制了该模型的普适性。

柳键,马士华(2004)从供应商缺货对购买方的影响为出发点,引入有效库存水平的概念,构造了在供应和需求都不确定的情形下仓库和零售商的库存模型。提出了安全因子整体优化的思路和方法。但局限于对两阶序列供应链的安全因子整体优化进行了研究,并且基于需求和提前期都服从正态分布,且采取定期检查补货模式,待补定货在后续各期中补足的假定。

     三、物流系统成本控制论

      物流系统成本的提出基于物流的不同环节的成本具有效益背反的特性,系统化是解决物流成本效益背反的关键。这要求物流一体化,用系统化的观点管理企业的物流业务。物流系统化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物流的各功能即运输、储存、包装、装卸、配送、流通加工和信息等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有机组合、协调运行并共同产生出的新的总功能;二是供应链内部各企业物流所形成的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整体。物流系统化是物流的本性, 它强调物流综合成本的降低和综合效益的提升,强调用系统化观点来研究物流,从系统的角度出发来挖掘潜力,降低物流成本。因此,把物流的各环节看作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以“物流总成本最低”为系统目标,进行成本效益分析,从整体上谋求总成本的最低化。物流成本控制的对象应为是物流总成本,而不是功能成本。

      物流系统成本论的研究分为物流供应链优化技术研究和物流成本控制策略的绩效研究两方面。

      物流是供应链管理(scm ) 的一部分, 从整个供应链的物流行为来控制成本, 既是必然的选择,也是涉及到多方利益共存、风险分担的合作机制的深层次问题。物流供应链优化技术研究从供应链库存优化、供应链的延迟化、供应链环保支持、供应链敏捷化技术等方面着手进行研究。

张余华,翁君(2006)认为供应链物流中,物流作为整个供应链子环节,其决策最终必须服从供应链,单纯对系统自身优化具有很大局限性。供应链背景下,物流系统优化将会遇到来自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影响,合作伙伴关系与激励问题、快速准时交货问题、信息问题以及绩效衡量问题等都加剧了优化的难度。

张网琴,孙进(2006)提出精益生产方式下的目标成本管理应是以价值链分析作为起点, 客户价值增值为导向,融合精益采购、精益设计、精益生产、精益物流和精益服务技术, 结合精益管理思想与成本管理思想, 从设计、采购、生产和服务上全方位控制企业供应链成本, 不断消除不为客户增值的作业, 杜绝浪费, 从而降低供应链成本, 提高效率, 以达到企业供应链成本最优的目标。

田肇云(2006)提出挖掘逆向物流潜在价值的策略。指出有效的逆向物流管理能够减少企业乃至整个供应链的运营成本、增加利润,改善企业的现金流,提高客户服务质量,并为企业赢得信用和品牌形象。

容榕,邢相勤(2004)提出基于3pl 和信息技术的现代供应链企业库存和运输管理优化模型,通过应用信息技术和将运输与库存外包给3pl,来降低供应链企业的库存和运输成本,从而降低本企业所在的供应链的运营成本,使供应链企业能够致力于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物流成本控制的运作一般是从系统的角度,依照企业的特点对物流成本进行分类来确定企业内部不同成本的控制指标和控制策略;采用数理统计方法、模糊分析法等对物流成本进行归因分析,建立成本控制模型等对物流成本进行控制,从物流成本的降低与控制策略的成本两个方面进行绩效的综合评价;通过各种控制策略的优化组合,选择有利于整个物流过程的总成本最小的控制策略。

石明虹,滕芳(2006)提出制造业企业内部物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从内部物流成本控制能力、库存物料管理能力、内部物流布局能力和内部物流管理成熟度四个方面构造。

     刘高常(2005):利用模糊分析法对一个企业9个物流基本业务流程进行物流成本控制分析,寻找出成本控制点,便于企业进行物流成本控制。但模糊分析法一般适用于评价和选择不完全信息的事物,其前提条件是对评价和选择的事物其评价指标必需可分解,分解到最后的指标因子要能感知或计算其重要性。

王瑛,孙林岩,陈宏(2003)提出基于两阶段的物流系统综合评价dea/a hp 法的模型,并建立由运输、仓储、库存管理、信息化水平、企业发展潜力5 类指标组成的物流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每种类型中又分为生产率指标和质量指标进行评价。评价指标比较全面,在实际运用中还存在一定的难度,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由于关于供应链物流绩效衡量还没有形成一个系统、完善、统一的定义,大部分研究以物流运作效率和物流服务为考核指标,而关于物流成本、物流经济效益以及物流发展潜力方面研究得较少,供应链物流没有形成一套统一的绩效衡量指标基本原则。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衡量定义理解不同造成的。由于对物流绩效衡量研究侧重点不同,导致在建立物流绩效衡量指标时,依据不同基本原则选取的衡量指标,没有横向纵向的可比性,难以真实反映出不同活动状态参数结果。当前关于供应链物流绩效衡量标准,主要还是集中在以活动为中心的横向衡量和纵向衡量两个标准,对企业市场适应能力方面,还缺乏对应的一个客户适应度满意度衡量标准。虽然有些标准已经对其三者有了相关介绍,但运用过程中也经常出现缺位现象,衡量标准科学性不强,对操作层面的认识相对肤浅。

现有的物流绩效衡量方法主要是对复杂科学原理的运用,这不仅需要比较全面的专业知识,还应该具备极强的数学功底,在衡量模型的建立时,其过程相对复杂,这更是加大了理解和掌握的难度。现在的研究大都没能很好结合具体实践进行实证研究,对物流绩效衡量的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很不健全,存在一定的技术性障碍,这也是存在于绩效衡量中的问题。

     四、物流成本控制措施论

现代物流成本控制是企业全员控制、全过程控制、全环节控制和全方位控制,是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结合的控制,是经济和技术相结合的控制。进行物流成本控制,应在物流成本的形成过程中,对其事先进行规划,事中进行指导、限制和监督,事后进行分析评价,总结经验教训,不断采取改进措施,使企业的物流成本不断降低。微观层面,通过对物流成本现状特征分析和物流成本过高的原因分析,探索一系列有效措施,从不同角度全方位地控制物流成本,如制定物流成本控制目标及具体实施细则;加快物流资源整合,构建物流运作体系;物流技术的网络化、信息化、电子化; 依托第三方物流机构,采取供应链管理模式等。

     柯尊海(2005)提出物流成本管理应从战略的高度与战略目标相结合,使物流成本管理与经营全过程的资源消耗和资源配置协调起来。制造企业应从流通全过程、平衡生产物流、信息化投入和合理化的商品配送降低物流成本,通过供应链管理削减物流成本。

易华(2005)指出物流成本控制普遍采用的方法:标准成本法和目标成本法。

王小玲,李华军(2004)提出企业物流成本控制的具体措施:运用线形规划、非线形规划、储存论等数理分析方法优化物流过程,减少完成某项作业所需要的时间或耗费;通过作业成本法提供的成本信息与外界相关作业的成本比较,选择成本最低的作业;通过作业链——价值链分析,消除某些不增值的作业;企业的供应、生产和销售的物流部门应尽量实现作业共享,降低资源耗费;利用系统原理协调好构成物流系统的各要素(物流作业)之间的关系以及各要素与整个物流系统的关系,实现企业物流总成本最低的目标。

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大都基于一个大的框架,对于企业实际物流控制实施的指导意义不够。(下转第28页) 参考文献

      [1]黄炎波,张汉江.物流成本控制的系统方式[j].系统工程,2004,(1).

      [2]边红霞,韩玉强.论企业物流成本控制[j].商场现代化,2006,(9).

      [3]柯尊海.制造企业的物流成本管理[j].航天工业管理,2005,(3).

      [4]王春华.物流成本核算体系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6,(1).

      [5]代坤.物流成本核算体系的构建[j].财会月刊,2003,(10).

      [6]王炜,陈俊芳,张平.物流成本核算体系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4,(1).

      [7]李建华,顾穗珊.物流成本及其管理模式的研究[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1).

物流成本控制范文3

关键词 石油企业 物流成本

中图分类号:F275.2

文献标识码:A

在石油企业经营中,物流的作用表现为提高经营利润、降低成本。石油企业物流合理与否,对企业的兴衰产生重要影响。因而在我国经济高度增长的形势下,石油企业的物资供应只有快速建立现代化物流系统,实施供应链管理,积极引进先进的物流技术和经营理念,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才可应对即将来临的挑战和冲击。

一、物流成本的含义

物流,是指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所涉及的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以及最终消费者组成的供需网络,即由物料获取、物料加工、并将成品送到用户手中这一过程所涉及的企业和企业部门组成的一个网络。

物流成本(Logistics Cost)是指产品的空间移动或时间占有中所耗费的各种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货币表现。具体的说,它是产品在实物运动过程中,如包装、搬运装卸、运输、储存、流通加工等各个活动中所付出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

二、石油企业物流成本分析

(一)包装成本。

虽然石油产品的种类丰富多样,例如:成品油、添加剂、沥青、脂/油、石蜡、石油焦等,但是显而易见这些产品都属于低等的初级产品,不同于一般的商品由于销售需要各种精美而又全面的包装,所以石油产品的包装都是相对低等、简易而且工艺都相对简单的传统包装。

(二)运输成本。

石油销售企业的成品油运输成本涵盖了运输、储存与配送等流通全过程的石油实体与价值变化而发生的全部费用。它包括了从石油炼化企业到成品油油库、加油站等中转、销售终端过程中实现成品油储存、运输、接卸、包装与管理等物流活动所发生的成本。

三、石油企业物流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运输方式单一。

目前由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不平衡,我国的石油消费市场相对于偏重于华东,成品油消费市场相对分布在华东华南等经济发达地区,而炼油厂又大部分分布在东北和西北地区,这就使得成品油在我国必须经历长途运输,直接导致了成品油运输的高成本问题。

(二)石油产品储运设备陈旧。

我国的石油的储运与国外石油公司相比,一是库容过剩,布局不合理,效率低,目前我国的油库周转率尚不足4次/年,沿江、沿海地区的周转率更低;二是设备老化,管理水平低,有些油库是上个世纪60年代建设投产的,设备带病运行,石油油品质量和数量的损耗较大。

(三)仓库布局不合理。

中国大多数石油企业对仓库的建设并没有进行很好的规划,在建设仓库之前也没有进行合理的调查,只是简单地进行仓库建设。从局部地区以至全国来看,仓库的布局混乱,企业为了满足企业自身的需要,在经济集中地区和交通便利地区建造仓库,造成部分地区仓储力过剩而其他地区仓储能力不足。

(四)流通加工不合理规划和不当的加工方式。

石油流通加工是流通领域对石油生产的辅加工。它不仅仅只是生产过程的“延续”,其实质是生产石油产品本身或生产工艺在流通领域的延续。同时这个延续由于所处环境的不同,产生出不同的效应。在石油产品流通加工的过程中,不难发现有这样那样的不合理举措严重制约着石油流通加工成本的降低。

(五)包装技术缺乏改进更新。

石油产品包装成本是石油产品物流成本中不可低估的一个组成部分,然而,目前在我国廉价劳动力不足,劳动力成本高的情况下,缺乏采甩机械化包装代替手工、半机械化包装,使得石油产品包装的工作效率地下,包装成本费用高额。

(六)对于装卸搬运重视度不够,设备陈旧。

由于在整个物流过程中,装卸搬运括动频繁发生,每发生一次都给油品的损耗、损坏、带来可能的损失,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在石油物流过程中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约100亿元,而油品在流通过程中的损坏、损耗、损失,大多是发生在装卸搬运的环节。

四、石油企业物流成本优化对策

(一)发展新的石油物流运输工具。

在铁路运输方面,加快牵引力的改革,尽快实现内燃机和电力牵引,取代蒸汽牵引,并积极研制新型的牵引力大,节能,使用寿命长的机车。车辆结构采用轻型,耐腐蚀,高强度材料。车型向大型化专用化方向发展。中国从广深高速铁路投入运营后,又将京沪高速铁路纳入计划。未来电动高速列车和磁悬浮型高速列车的发展前景也成其必然。

(二)利用科学技术分析油库利用率以降低石油仓储成本。

第一,充分利用现代石油仓储技术和设备,提高各工作环节的作业效率。

第二,加速石油原料、成品油周转,充分发挥油库使用效能,提高油仓利用率。存货周转速度加快,能使企业的资金循环周转更快、资本增值更快、货损货差更小、油库吞吐能力增强、石油仓储成本下降更多。充分发挥油库使用效能是降低仓储成本的前提。则越大。加强石油产品材料、成品油在库质量管理,减少保管中非正常损耗。

第三,采用有效的“先进先出法”方式,保证每个被储存油品的储存期不过长。它是一种有效的方式,也成了储存管理的准则之一。

第四,努力使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保持一致,增强管理的有效性。充分利用电子商务下仓储管理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的优势, 有效地控制进、销、存系统,使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保持一致。

(三)优化流通加工方式以控制石油流通加工成本。

为避免各种不合理现象,对是否设置石油流通加工环节,在什么地点设置,选择什么类型的加工,采用什么样的技术装备等,都需要做出明确抉择。

(四)通过改变油品包装材料以控制石油产品包装成本。

随着我国石油产业的迅猛发展,石油产品包装改进工作一直是包装界人士探讨和研究的问题。石油包装材料的改革,不断扩大领域,改进石油包装上显得尤为要。有些企业由于石油产品包装占用资金过多,影响了企业资金的周转,造成企业经济紧张,有些石油企业在包装材料的使用上一直延用传统方法,使包装成本无法下降,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石油包装新材料不断问世的今天,显然许多企业需要在石油包装上进行探讨和改进。

(五)减少装卸搬运中无效装卸以优化石油装卸搬运成本。

装卸搬运是石油物流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在石油物流活动中发挥着积极地作用,但是由于对其重视度不够,缺乏科学的装卸搬运技术而造成了石油装卸搬运成本居高不下的现象,因此要降低石油装卸搬运成本。

随着世界经济的国际化,我国石油物流体系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尤其是在国际石油价格漂浮不定的情况下,深入分析我国物流体系存在的一些弊端,借鉴符合我国国情的本地石油企业的物流管理经验,构建有效的现代化石油物流体系,对我国的石油企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为了加速我国石油企业物流的现代化,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应尽快健全相关的物流产业政策,积极引进先进的物流技术和经营理念。中国的石油企业规模巨大,发展迅速,石油物流前景广阔,大有作为,我国石油企业的物流必须努力向现代化物流的方向前进,以应对即将来临的挑战和冲击。

参考文献:

[1]李健,谢合明,谢海滨.制造企业仓储隐性成本分析及控制.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14):270-271

[2]崔介和,李义福,杨蓉.浅议流通加工的经济效益.物资纵论,2008,(9):15-16

[3]冉泽松.论物流新职能——流通加工. 物流科技,2008,(8):03-04

[4]郑小林.探讨包装成本分析及改进包装经济效果评价方法.包装世界,2008,(07S):98

物流成本控制范文4

    化工物流,主要是指与化工业生产经营有关的物流活动的总称。伴随化工行业的发展,我国化工物流发展迅速,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现代物流在化工业经营发展中日益展现出重要的作用。现代化工物流的发展,已经逐步成为物流化工行业的重要分支力量和组成部分。化工物流成为独具特色的物流行业。而化工物流成本业已成为现代化工业经营发展的重要成本支出。

    化工物流的对象是化工原材料、制造品等,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属于危险品范畴。化工物流因为与普通制造业物流在物流对象的差异,有其特殊性,化工物流对硬件、软件设施设备等的要求较高,既要保证物流的质量和水平,也要注重物流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因而,化工物流的要求相对更高、物流成本较大。

    化工物流费用的影响因素

    由于化工物流对象的特殊性,以及在物流过程中的要求较高,造成化工物流的成本高,加之目前化工行业的物流效率不高,物流能力和质量难以匹配化工物流需求,造成化工行业成本高。化工物流费用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化工物流所涉及的化工原材料、化工制成品等要求较高,属于特殊品物流。化工品往往具有易燃、易爆、有毒和腐蚀性强等特点,对物流过程有特别要求。化工行业涉及的原材料、制成品对于物流设施设备、物流技术以及相应的物流在途监控管理等方面都有较为严格的要求。化工物流过程中,要尽量减少或避免货物的货损,对于环境的污染,以确保化工物流过程的安全、高效。因此,化工物流的要求高,这是化工物流费用的重要影响因素。

    化工物流成本高是与其物流要求高相匹配的。由于化工产品的易燃、易爆、有毒和腐蚀性强等特点,而且化工品体现的物理状态较为特殊,气态、液态、固态兼而有之,运输要求高、难度大。特别是一些危险品运输,要求就更高,要求进行物流在途运输、仓储、装卸等过程的监控,物流技术要求高,相应所耗费的成本就增加。另一方面,化工品从产地到消费地的距离很长,运输成本很大。由于化工产品物流运输的距离长、辐射范围广,化工物流过程中的不可控因素增大,推高了物流成本,造成化工物流的成本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多年居高不下,影响了化工业和物流业的生产经营效益。例如,根据化工物流行业的统计数据分析,运输成本在化工物流中的比重很高,2008年我国化工物流的运输成本占到物流总费用的比例达到68%以上,2009年则超过了67%。因此,化工物流运输成本是化工物流费用的重要影响因素方面。

    由于化工产品不同于一般的工业品,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而,化工物流的经营门槛相应较高,各种税费也较多,例如需要办理的城市通行证、年票等,费用多。化工物流经营过程中,还要缴纳相应的城市建设、环境保护等费用。化工品在生产制造、经营和物流过程中,都有较为严格的法律法规与之约束,目的是保证化工生产经营的安全。化工物流税费的征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化工经营管理安全和良好秩序的同时,推高了化工物流的费用支出,使得化工物流的投资经营成本提高。

    大部分化工物流仍然处于传统的物流状态,在化工物流经营组织中,部分企业采用自营物流的模式。由化工生产经营企业自身负责物流经营,“大而全、小而全”的化工物流组织经营严重影响了化工物流的效率,造成经营效益低下,化工物流难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能够提供化工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数量不足,物流服务质量和能力有限,制约了化工物流效率和效益,造成化工物流费用高。

    化工物流效率改进及其成本控制途径

    化工物流服务能力和效率的提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化工物流所拥有的硬件、软件资源。化工物流必须加强资源建设,物流企业、化工自营物流等物流组织需要加大物流设施设备、物流技术、物流人力资源等的资金投入力度,不断提高化工物流的资源水平,才能满足化工物流需求的匹配,在更好地完成物流任务的同时,提高化工物流效率,从而实现成本的有效控制。而非固守于传统的物流经营管理。化工物流效率的改进和物流成本的控制,是以资源条件为基础和前提。

    多式联运是指在物流过程中,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流运输工具、运输方式进行配合,衔接一致,共同完成物流任务的复合方式运输。化工物流可以积极运用多式联运,从而避免或减少化工物流过程中运输方式单一,物流环节繁琐杂乱的困扰,提高化工物流的有效性,提高效率,降低化工物流的成本,从而提高经营效益。目前,化工物流过程中,由于物流方式单一,造成物流运输质量和效率低下,并且会因此造成一定的货损,增大了物流成本和经营成本。多式联运在化工物流过程中,可以将集装箱、罐箱物流设施设备充分结合起来,将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乃至航空运输等交通运输方式实现一体化的衔接,从而达到化工物流的顺畅运行,大大提高化工物流的效率,实现物流成本的有效控制,增加化工物流的经营效益。

    现代物流技术对于化工物流效率的提升和物流成本的控制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现代物流技术需要化工物流信息技术平台的建设。化工物流信息技术平台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化工物流信息汇集平台,用于化工物流信息的采集和汇总;化工物流网络信息交流平台,用于化工物流组织之间的沟通,提高交流的顺畅和一体化;化工物流订单处理信息系统平台,用于化工物流整体订单的处理及分配,高效率处理订单。通过上述化工物流信息技术平台建设,提供了化工物流信息化的共用载体,以提高化工物流的经营效率,降低化工物流成本,获得更好的经营效益。

物流成本控制范文5

物流成本控制系统对物流成本的控制模式有很多种,但由于物流战略实施的环境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和周期性特点,农业高新技术物流成本控制主要实施以下模式。

(一)带补偿防干扰的镇定控制模式

该模式首先确定物流成本控制的标准,然后编制物流成本的控制程序,实施物流成本战略计划f包括资源配置、控制步骤与支持政策等),然后根据预定的程序来实现物流目标成本。

(二)调节偏差的反馈控制模式

该模式首先确定物流成本控制的标准,然后编制物流成本的控制程序,实施物流成本战略计划泡括资源配置、控制步骤与支持政策等),并根据预定的程序来实现物流成本的控制目标。该控制模式尽管没有防干扰装置,但设有信息反馈系统,预定的控制程序将在反馈信息的作用下自动调整。

(三)紧盯目标的随动控制模式

该模式是在确定好物流成本控制标准后,并不预先设计好物流成本控制程序,控制系统只是紧随着物流成本的控制目标随机应变地决定自己的控制程序。典型的物流成本控制原理就是追捕过程,狼的行为轨迹是随羊的奔跑轨迹随机应变的,并没有预先设计的控制和调整程序。以上三种物流成本控制模式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一起应用于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的物流成本控制。有些物流成本项目在发生之前就可以确定其影响状况,因此,在事前就需设定控制程序,那么就可采用带补偿防干扰的镇定控制模式;有些物流成本项目在发生之前仅能确定部分外界影响情况,在实施过程中会有预料不到的异常情况发生,需要进行事中事后控制,成本支出的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就利用反馈信息进行事中控制,那么就可以采取第二种控制模式;若在物流成本项目发生之前无法预计未来的影响物流成本的外部环境状况,无法也没有必要设定程序进行控制,在成本即将发生时根据预测的结果才随机应变地实施控制程序,这时就可采用第三种控制模式。

二、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物流成本控制的策略

(一)做好物流系统各环节日常控制工作

投资阶段的物流成本控制内容主要有:合理先择厂址,选址时应该重视物流这一因素,事先要搞好可行性研究,谋求物流成本的降低;合理设计物流系统布局,通过各种可行性论证,比较选择多种方案,确定最佳的物流系统结构和业务流程;优化物流设备投资,即在进行设备投资时,一定要注意投资的经济性,要研究机械化、自动化的经济临界点。产品设计阶段的物流成本控制主要内容有:产品设计的多样化;产品体积的小型化;产品批量的合理化;产品包装的标准化。供应阶段的成本控制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优选供应商;运用现代化的采购管理方式,如JIT采购和供应;采购途耗的最省化供应;供销物流交叉化。生产阶段的物流成本控制主要有:通过合理布局可以减少物料迂回运输,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过程中的物流运转效率,降低生产物流成本;合理安排生产进度,减少农产品库存。销售阶段的物流成本控制主要有:通过延长备货时间,增加运输量来减少物流总成本;以销售计划为基础,通过一定的渠道把一定量的货物送达到指定地点;实行差别化管理,根据商品流转快慢和销售对象规模的大小,把保管场所与配送方法区别开来。废弃阶段的物流成本控制应避免废弃物流,严格监督生产过程,提高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的产品质量。

(二)实施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物流成本综合控制措施

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物流成本的综合控制,包括了事前、事中和事后对物流成本进行预测、计划、计算、分析、反馈、决策等全过程的系统控制,以达到预期目标。对于事前控制,我们可以采用物流作业成本控制法从物流作业的角度来降低物流成本。物流成本事前控制主要涉及物流系统的设计,如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物流设施、设备的配备,物流作业过程改进控制、物流信息系统投资控制等。据统计,物流成本中有60%至80%在物流系统设计阶段就已经确定了,因此,物流成本事前控制直接影响到成本的高低。事中控制是对物流活动过程中成本的形成和偏离成本目标的差异及其原因及时揭示,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保证物流成本的实现。这一阶段的成本控制主要是针对物流的一个或某些局部环节的支出所采取的策略和控制,以达到预期的物流成本目标。在事后控制中,农业高新技术企业首先应当建立奖惩和反馈体系,将企业完成目标后的奖惩条件制度化。然后进行成本考核,成本考核是企业对各项物流作业绩效进行考核,对物流成本控制实际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

(三)联合优化物流成本控制策略组合,降低物流成本

管理者应从系统全局的角度考虑各物流成本的综合控制。在对企业物流成本进行控制时我们必须采取联合优化的战略,既要重视物流成本的局部控制更要重视其综合控制,采用计算机功能软件使整个物流系统化,协调好各要素之间的矛盾,把局部成本控制措施与综合成本控制措施有机地结合起来,组成一个联合优化的整体,促使企业物流成本趋向最小化。

物流成本控制范文6

关键词:中小企业 物流成本控制 探究

1 中小企业物流成本控制的意义

随着流通业的迅猛发展,物流在中小企业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如何控制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已成为摆在我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面前的难题。各方面都处于竞争劣势的中小企业,如何管理好物流成本是提高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中小企业要充分认识到物流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分析影响物流成本的关键性因素,并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方可达到物流成本控制并进而提升企业竞争力的目的。

所谓物流成本控制,即针对物流的各个环节,采用特定的理论、方法以及制度等对其发生费用进行有效的计划和管理。其最主要的两种方法是相对成本控制法和绝对成本控制法。通过对比分析成本与产值、利润、质量和功能等因素,寻求在一定因素下得到最优经济效益的控制方法即为相对成本控制;而绝对成本控制则是从节约各种费用支出,杜绝浪费的途径进行物流成本控制,将营运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一切费用支出都列入成本控制范围的方法。相对而言,相对成本控制扩大了物流成本控制的领域,它要求在降低物流成本的同时,为了提升控制成本支出的效益,还应分析项目结构、质量管理等与物流成本关系密切的因素。

企业经营最重要的目标就是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实现此目标最好的途径就是成本控制。它通过成本限额预算比较实际成本和目标成本限额并纠正可能存在的差异以提高经济效益。中小企业目前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通过优化配置自身物流资源以及实施管理和决策以实现最小的成本带来最大的效益。因此,为了有效的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以促进中小企业持续发展,必须加强物流成本控制、提高物流成本管理技术以及规范物流成本管理程序。

2 我国中小企业物流成本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中小企业管理者物流成本控制理念淡薄 由于我国的中小企业管理者一直存在“重生产、轻物流”的思想观念,因此不能充分的认识物流成本控制的重要性,他们认为只有第三方物流企业才会发生与物流成本相关的费用。由于忽视了企业物流成本管理而导致了物流成本管理的不均衡发展,从而在把握物流成本特性的时候没有站在战略的高度。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经济环境中,中小企业的这种成本控制目标会显得力不从心,不仅不利于企业的持续生产和长期发展,更与现代化的成本控制宗旨相差甚远。

2.2 中小企业物流信息化建设力度不足,缺乏对物流总成本的控制 造成我国中小企业物流成本管理效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物流各个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此外,投入物流管理的资金不足以及物流成本管理不受领导重视是导致物流成本信息化系统存在严重缺陷的重要因素。目前,很多中小企业多采用自营物流方式,不仅占用了企业的大量资金,更造成了设施利用率低以及物流速度慢的后果,由于达不到一定的经济规模,不仅很难建立一体化的综合物流,更不利于采用供应链的管理方式对其进行管理。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企业仅将单一物流功能的子系统作为降低物流成本的途径,忽视了对物流各子系统的整合以及对物流总成本的控制。从而导致以下后果:第一,可能降低了某一项物流活动的费用,但是总成本没有下降甚至可能增加,这是由于忽视物流功能要素之间的效益背反关系造成的;第二,将降低物流成本的努力用在利用市场供需关系而向物流服务提供商提出降低某项服务收费标准的要求,如果服务供应商无法承受的话,那就无法降低物流成本。

2.3 中小企业物流成本核算混杂,成本管理方法单一 在进行物流成本核算的过程中,很多企业由于没有制定相应的物流成本核算制度造成物流成本的管理范围不够明确,因此,在物流成本中包含了企业的经营成本,加之没有规范的物流成本记账方式,从而加大物流成本的审核难度。中小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在缺乏有效的核算制度的情况下变得十分混乱,很难实现降低成本并提高经济效益的目标。

在中小企业物流成本管理中,常常会产生超支(如材料费、劳务费、委托物流费)现象,导致物流成本失控的情况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再者,由于企业目前采用的成本控制方法过于单一,从而忽视了产品生产在其他环节上的成本控制,由于不能全面正确的反映企业的成本信息而影响管理者的最终决策。

2.4 成本管理技术存在缺陷 在物流成本控制的实际操作中,由于现存的企业会计制度没有为物流成本制定专门的会计科目,因此,只能将所有成本列在费用栏中。由于企业无法按照相应的会计科目对物流费用进行分列记账,因此,在企业里对物流成本做出全面明确的计算和分析是比较困难的。目前的物流费用核算由于核算仓储费和外部运输费,没有纳入物流中心和外部企业内相关的税费、固定资产折旧费等,因此,企业很难把握物流成本的实际数字。此外,很多企业忽视了各个数据间此消彼长的关系,并且很多企业根据自己的理解把握物流成本从而缺乏统一标准,因此,不仅无法得出确切的行业平均物流成本值,更难建立物流成本比较优势。

3 中小企业物流成本控制的对策探究

3.1 增强管理人员的物流成本意识,加强对物流成本管理人员的培训 通过强化企业管理者物流成本意识并树立全员现代成本意识,将物流成本控制纳入中小企业发展战略。在实施物流成本控制时,不仅要责任到人,每个部门都应当负有降低物流成本的责任,并且物流成本管理要涉及研发、生产以及销售全过程,使得员工具有长期发展的“战略性成本意识”和“供应链成本意识”。

将“引进、培养、提高”等方式引入中小企业的物流管理中。第一,为了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应当引进专业能力较强的优秀物流管理人才以强化成本管理的效率,可以通过与物流管理咨询公司合作,组织成本管理人员参加咨询公司举办的培训活动以提高物流成本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第二,为了提高中小企业物流管理的水平还应当加强对其管理人员的培训。此外,为了提高物流成本的管理意识,还应当在明确职责分工的同时采取相应的激励制度,即将员工的利益与管理效率结合起来。

3.2 优化物流成本信息化管理系统 成本控制手段和基础工作方面,引进先进的信息处理平台。物流管理的过程实质上是将物流、资金流以及信息流的“三流一体化”进行有机整合的过程。为了真正达到降低流通成本并提高物流整体效率的目的,必须对三者进行有效的结合。因此,为了提高中小企业的物流效率,应当借助现代化信息系统建立可行的现代物流信息网络系统,将物流系统内部各功能要素和外部的战略伙伴有效的联系起来以形成快速反应的物流系统。将客户的订购意向、订购数量以及订购价格等数据信息传输到互联网上,在物流中产生部门、流通部门可以从中获取相应的信息数据,这就是物流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运作原理。物流成本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有效地保证物流系统的高效运转,使中小企业及早地安排所有的环节,有效地加快物流和资金流的周转。

3.3 建立健全物流成本核算制度 所谓物流成本核算是指,企业根据物流活动中确定的成本计算对象和设定的成本项目,并运用专门的计算方法将物流运行中的各项物流费用和物流总费用进行汇总和分配,最终计算出每个成本计算对象的单位物流成本和实际总成本。对物流费用进行核算时,一定要区别于其他费用进行单独的物流成本核算,并且明确核算的内容和方法,同时将财务会计与物流成本管理在系统上进行有效的联结。此外,中小企业在实施成本核算制度的时候应当以物流活动为基础将相关费用分解到需要消费耗用一定资源的活动中去,而不是分解到某个部门,这样能够正确恰当的评价物流绩效。

3.4 利用外部资源降低成本 现代成本控制的宗旨,就是如何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得持久的竞争优势,有利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实施战略成本控制理念。为了更好的降低中小企业的物流总成本并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他们应当充分利用外部的物流资源以更好的控制物流成本,而物流外包是实现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的最有效措施。中小企业采用物流外包后能够加强物流的成本管理,由于优化了企业的资源管理并减少了物流成本的损失从而有效降低了物流成本,由于利用了物流企业的集约经营和管理方式从而有效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周旭辉.降低中小企业物流成本的策略探讨[J].中国外资,2012(15).

[2]欧阳少娟,贾玉林.中小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及对策研究[J].中国商贸,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