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职业安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职业安全范文1
制定教育计划,定期组织业务学习,开展多种形式宣传教育,向全体护理人员宣传标准预防、医患双向防护与职业风险知识、艾滋病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医疗废物的分类管理、如何正确洗手和手消毒知识,提高职业防护意识。使护理人员了解医院感染的危害性和危险因素,掌握有效的消毒预防措施,尤其要强化洗手意识,护理人员必须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降低血液传播疾病的危险程度。
2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改变护士不安全行为,预防职业感染
医院对护理人员应进行经血液传播疾病职业防护的定期培训,特别是对新工作人员。对临床护士的培训别要强调防护用物如手套的应用、医疗锐器的处理、锐器刺伤后的处理措施等,目的是提高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纠正护士的一些不安全行为,使她们在工作中做好职业防护,如在护理操作中尽可能避免手与锐器的直接接触,配备锐器丢进后不可倒出的锐器盒;注射器用后不许复用或取下针头;器械清洗使用超声波自动清洗器,而不用手直接清洗;医疗废弃物用后分类放置或用钳子夹取锐器收集;接触操作时戴手套等。只要采取适当措施,针刺伤的发生率可以极大地降低。因此,除了配合必要的安全设施外,医务人员严格执行预防锐器伤的安全操作规范同样重要,可以有效切断血源性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
3规范各项规章管理制度,切实抓好落实
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依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消毒技术规范》、《传染病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可行性的管理制度,制定专科消毒管理制度,规范高危科室消毒管理程序,制定预防医护人员职业感染管理规定,对医护人员的职业安全实行规范化和制度化的管理,使之各负其责、各尽所能、明确职责,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医院感染专职人员要严格检查各项制度执行落实情况,加强防护措施应用的监督力度,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对从事高危操作的护士,如手术室、供应室、内镜室、血透室、传染科、检验科、急诊室、ICU等科室的护士重点监测,及时发现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及时预防纠正。对于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必须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被抗原阳性血液污染的针头等锐器械刺破皮肤或溅污眼部、口腔粘膜者,应立即注射高效免疫球蛋白,以防感染发生。
4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感染管理
职业安全范文2
一、地质勘探职业安全工作的现状
1.当前地质勘探单位职业危害因素的种类
(1)化学性因素。主要包括生产性粉尘和生产性毒物。生产性粉尘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能较长悬浮在生产环境中的固体微粒,粒径一般小于10μm。其中,粒径一般小于7μm易被人体吸入并长期沉积在无纤毛的肺泡区的粉尘粒子叫呼吸性粉尘,呼吸性粉尘是引起尘肺病的主要原因。生产性粉尘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有:对人体上呼吸道产生危害,如引起气管炎等;对人肺部产生影响,如引起某些尘肺病;引起人体全身中毒,某些溶解度大的粉尘如铅、砷、锰等能经呼吸道溶解并迅速吸收而引起全身性中毒。此外某些生产性粉尘还可引起皮肤、耳、眼部的疾病。当前地质勘探单位易产生粉尘的作业和工种有:坑探、采矿作业中凿岩、爆破、装岩运输以及手工刻槽取样;探矿机械制造和修配铸造作业中的配砂、造型、型砂处理、开箱落砂及清砂等;地质实验中岩矿样品加工的破碎、过筛、拌匀缩分、清扫及选矿;膨润土、重晶石粉、珍珠岩及塑料钙母料等非金属矿产品加工;地质市场中如基桩的喷粉、泥浆搅拌及打锚杆等;其他如锅炉房司炉作业、电焊焊接、砂轮磨削等作业。
生产性毒物是指在生产或实验中使用、接触某些化学物质,当这些物质进入机体达到一定剂量后,能与机体组织和体液发生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作用,扰乱或破坏正常生理机能,引起机体某些组织和器官暂时或永久性的病理变化,甚至危及生命的物质。地质系统常见的生产性毒物主要有:汞、苯、铅、锰、四酸等。长期不加防护地接触这些毒物可能导致铅中毒、苯中毒、汞中毒、锰中毒及其他职业性急性中毒。
(2)物理性因素。包括不良的气象条件(如高温、高湿、高寒等),异常的气压条件,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噪声和振动等。由于地质勘探单位的作业特点,决定了物理性因素对地质勘探职业的影响也比较突出。
(3)生物性因素。如草原、牧区、森林地带的各种细菌、病毒感染等。生物性因素的影响虽不如前两者明显,但对少数偏远省份地质职工的影响也是明显存在的。
2.当前地质勘探单位职业病种类及发病情况
当前地质勘探单位职业病种类主要有:矽肺、电光性眼炎、化学灼伤、硫化氢中毒、一氧化碳中毒、二氧化碳中毒、铅中毒、苯中毒、噪声聋、放射性疾病及高原病等。当前每年因职业病医疗费开支仍占有相当比例,目前各省局均不同程度的存有职业病患者,少则几名,多则五、六十名,这些职业病患者70%是六、七十年代产生的,另30%是近年产生和发现的。因此,职业劳动卫生工作如不能引起足够重视,职业病高峰就有可能再次出现。
3.当前开展职业安全工作的不利因素
(1)国家尚缺少一部明确的职业劳动卫生法规,对职业劳动卫生工作的执法力度不够严格,导致少数单位职业劳动卫生意识淡薄。
(2)当前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由经贸部门管理,职业卫生工作由卫生管理部门管理,主管部门的不一致,导致职业劳动卫生工作不能与安全生产工作同时计划、同时部署、同时检查、同时总结评比。(职业劳动卫生工作是安全生产工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特别是地质勘探单位实行属地化管理以后,职业劳动卫生工作与过去相比有所削弱。
(3)地质勘探单位进入“市场”后,一些单位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不能摆正职业劳动卫生工作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减少了对职业劳动卫生工作的投入。
(4)由于尘、毒等给职工造成的危害不像伤亡事故的表现那样直接,职业劳动卫生工作不论是在地质勘探系统内部,还是在整个社会,还没有形成高度重视职业劳动卫生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加强地质勘探职业安全的对策
1.加强勘探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认证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认证,以及质量、环境的认证都是以企业自愿为原则的,由于我国的国情不同和市场体系的不完善(或称为不成熟的市场),不规范的竞争,有关人命关天的事情,政府有责任去催化。首先,政府有责任营造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认证的影响氛围,使获得认证的企业在竞争中有更重的法码,获得更大的竞争力。获得认证的企业其实质表明,企业生产是建立在以人为本上的安全生产,不是榨取工人血汗的资本家,企业承担了法定的社会责任,企业的社会形象是良好的形象。其次,国家勘探任务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重大勘探任务在招标中要求投标单位应获得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认证,不把标的抛给安全生产没保障的企业,为勘探业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认证营造好环境。
2.完善勘探业职业安全卫生标准、法规体系
“无规矩不成方圆”,尤其是市场经济活动更是需要完善的标准法规体系。原地矿部为加强队伍的职业安全卫生监督管理,建立有一整套的安全卫生标准和法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修改、完善和补充。但由于国土资源部没有职业安全卫生管理职能,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统一管理,制定勘探业职业安全卫生标准和法规是新成立的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职能。起草标准和法规的工作是地质勘探安全分会或相关院校、研究所的责任,只有建立起完善的职业安全卫生标准体系,才能规范、保障市场中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正常运行,在市场中进行有序竞争。
3.充分发挥中介组织的作用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安全管理应充分发挥中介组织的作用。安全中介组织的性质类似于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建筑工程监理公司及专业管理顾问公司。安全中介组织并非政府职业安全部门的派出机构,没有政府部门拥有的行政权力,不能监察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行为。但安全中介组织可以发挥如下作用:
职业安全范文3
每年的4月28日为“世界职业安全健康日”。2012年“世界职业安全健康日”的主题为:在绿色经济中促进职业安全健康。2004年以来,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每年都与国际劳工组织中国和蒙古局共同举办纪念活动,宣传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措施以及取得的成效,弘扬安全文化。
4月28日,2012年“世界职业安全健康日”纪念活动在北京举行。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副局长孙华山、北京市副市长苟仲文、国际劳工组织中国和蒙古局局长霍百安、法国驻华大使馆社会事务参赞罗妮卡出席纪念活动并做了发言。
“绿色”理念的多角度阐释
绿色工作,在低碳、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实现“体面劳动”的理念,已成为具有可持续特性的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标志。把“在绿色经济中促进职业安全健康”作为2012年“世界职业安全健康日”的活动主题,对于促进经济、生态、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国北京举行的“世界职业安全健康日”纪念活动上,来自中国政府、国际组织、驻华机构的代表各抒己见,交流了对“绿色”理念以及职业安全健康问题的看法,使大家对“绿色工作、绿色经济、安全健康”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把“绿色”理念引入安全生产工作
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副局长孙华山介绍,目前,中国已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新能源、绿色低碳产业等已得到国家的重点鼓励和扶持,绿色经济将是中国未来发展的方向。中国以开展“世界职业安全健康日”活动为契机,把“绿色”理念全面引入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工作,以全面优化职业安全环境为突破口,在全面提升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保障能力上下功夫,推动全国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水平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创新思路
举办“世界职业安全健康日”这一国际性活动,对于宣传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措施,在全社会倡导“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价值理念,营造良好的安全氛围,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北京市副市长苟仲文介绍,近年来,北京市政府围绕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和生产安全与健康,北京市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措施,修订了《北京市安全生产条例》等多部安全生产法规和规范,开展了安全生产“护航”联合行动、安全生产隐患排查专项治理等一系列活动,有效遏制了重特大事故发生。苟仲文认为,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健康,是一项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工作。北京市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充分借鉴国际先进经验,进一步创新思路,扎实工作,不断提高全市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管理水平。
促进职业安全健康是对绿色经济的重要贡献
国际劳工组织中国和蒙古局局长霍百安在致辞中说,今年的主题具有特殊的意义,因为它关注的是绿色经济转型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以及对职业安全健康的影响。国际劳工组织认为,体面劳动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支柱。在经济增长、环境保护和社会福利之间获得适当的平衡,对于我们共同的未来是至关重要的。加强职业安全健康和发展安全文化,有助于实现这种平衡。安全和健康的工作环境是体面劳动的关键组成部分,也有助于促进社会包容。
辨识和预防绿色经济中的新风险
法国驻华大使馆社会事务参赞罗妮卡说,当发展绿色经济时,我们必须保持谨慎,并检查这些“绿色工作”,不能忽略它们可能会对雇工带来的风险因素或风险状况。所有的政策制定者和管理者必须意识到这些新风险,并为保护工人的安全与健康采取措施。对于这些新的“绿色工作”来说,工作场所中的大多数风险大家或多或少已经知道,可是当它们出现在新的工作场所和新的环境时,就有可能成为“新风险”。在出现“新风险”的这些工作环境中,还没有针对雇工建立一种健康预防和风险管理的文化。因此,在这些领域,健康和安全问题必须得到更多的关注。
例如,在法国,许多新的小工厂正在重新调整它们的业务活动,开始转行到太阳能板行业。在这一绿色行业,管理者和雇工正面临着一些新风险,如:电气伤害、火灾或化学品风险、电工高处坠落风险等。对有些新风险需要采取新的预防措施,因为它们在以前的工作中并不存在,而且也缺乏相关的信息。因此,有必要评估雇工可能面临的所有新风险,编制详细目录,并进行监测。
许多企业已经意识到了这些新风险,开始参加履行企业社会责任(CSR)的活动。同时,针对出现的新风险,应制定研究项目、开展调查、培训新知识和专门技能,还应在该领域分享经验和最佳做法。
现代农业的安全与健康实践
4月28日下午,参加“世界职业安全健康日”纪念活动的代表们来到了北京顺鑫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创新食品分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03年9月,是北京市吉野家、必胜客、肯德基等快餐企业的供货商。
安全“不马虎”
在公司生鲜加工配送中心,首先映入人们眼帘的是10个绿色大字——“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在配送中心二层,记者看到一个消火栓的左上角,贴有一个白色标签,上面标有“生鲜二层 消201”。下面黄色标签上标有“消防装备明细:消防水带1条、水枪1个、干粉灭火器2个,负责人石胜利”。创新食品分公司总经理宋彦斌对来访者介绍:“我们公司的每一个消火栓箱上,都标明了消防装备明细和负责人的名字,并对每一个消防栓进行编号,将责任落实到具体的班组和个人。负责人要对消防栓进行定期检查,并在《消防设备、设施检查表》上签字。”
在走廊的每个拐角处,墙角上都贴有黄黑相间的警示条,避免员工行走时不小心撞到墙壁上。在每一个门口的门槛处,都贴有黄黑相间的警示条,避免员工行走时不小心绊倒。在室外的每一处消防设施旁,都有明显的标志,路面的井盖上也有红漆白字样的标志,很醒目。
在生鲜加工配送中心的二层,“创新食品2007-2008年安全书画展获奖作品”挂满了长长一走廊。宋彦斌指着其中一幅漫画说:“这是创新食品分公司物流中心的一名员工画的,名字叫《危险》。物流中心的员工在工作中,很容易发生叉车伤害事故。这位作者想通过这幅漫画,提醒大家按照操作规程作业,才能确保安全生产。”
健康“无小事”
职业安全范文4
关键词:PDCA循环;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安全操作规程;安全生产专项费用
一、引言
自20世纪80年代末,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简称“OHSMS”)逐渐成为一种在国际流行的现代安全生产管理模式,该体系与国际标准化组织先后推出的质量管理体系(简称“ISO9000”)和环境管理体系(简称“ISO14000”)等统称为后工业时代管理方法,企业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促使了该体系的诞生。基于发展和成长的需求,驱使企业采用更加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将包括环境管理、质量管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等管理方向在内的所有有关生产经营活动规范化、科学化和体系化。一些国际知名的企业在强化质量管理的同时,建立了自我约束和相对完善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树立了较好的社会形象和大幅度降低了职业伤害给企业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损失。随着国际合作的不断深化和国际一体化进程的加速进行,与生产过程紧密相关的职业健康安全问题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应运而生。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产生和现代系统管理理论的思想密不可分。基于系统安全的理念,从企业自身的整体角度出发,把管理关注点放在事前预防的整体效果,实现全员工、全过程、全方位、全覆盖的“四全”安全管理模式,使企业保持持续稳定的良好安全生产经营状态。目前,尽管我国的很多企业早就初步建立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但是真正做到把体系标准和管理方法运用到生产实际的企业却屈指可数。本文以某高速公路集团机电分公司为例,对如何贯彻运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提高安全管理水平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实际操作的建议措施。
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原理
现代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基本观念是“生命至上,遵法守法,风险管控,持续改进”,管理的核心是限制系统中造成事故发生的诱因发展,即危险源的识别和管控,重视通过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等一系列措施达到预防事故、监控事故,最终实现整个系统安全的目标[1]。其运行原理是戴明循环,即PDCA循环,即规划(PLAN)、开展(DO)、核实(CHECK)、矫正(ACTION),该管理方法是在运营过程中概括出的能高效运用到任何一项活动的工作流程中。基本做法是按照既定的计划去开展某项阶段工作,通过核查其该阶段工作的成果,总结相应经验,稳固成绩,改进欠缺的工作,把该次周期未处理的问题汇总,传递到下次PDCA循环中去解决[2~3]。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作用:一是确保企业全体员工的身体健康、企业的财产安全、降本增效;二是改进与员工、所在社区、行业主管部门等的多方关系,树立企业社会良好形象;三是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和全民安全意识;四是遏止因为安全管理而产生的失误、漏洞,消除第三类危险源如。
三、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危险源辨识不充分。
1.危险源辨识内容不具体。辨识过程并不是全员参与,也不是各个岗位的技术骨干参与编制,仅仅少数人靠想象来编制,而编者可能并不懂该公司各个工艺环节及实际作业可能面临的危险因素;或者根据同类企业的危险源清单进行简单的替换修改。编撰的危险源清单内容往往不全或者存在瑕疵,对本企业的体系建设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2.涉及相关方(承包方、劳务派遣方等)的辨识不足,甚至遗漏[4]。该机电公司主要作业内容是高速公路的用电设备设施的保养、维修、更换工作,即属于高速公路系统内的保障服务型下属部门。事实上,该公司原有的危险源辨识缺少涉及相关方内容,必定造成危险源辨识不充分、不完整,最后造成体系的编制与实际作业情况大相径庭的现象。
3.作业活动划分不合理,出现重复交叉情况。该机电分公司施工作业内容涉及:动火作业、登高作业、受限空间作业、电工作业等,由其作业内容存在可能的事故类别包括: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触电、高处坠落、中毒和窒息等[5]。由于该公司的业务大多在野外,作业条件恶劣,作业内容复杂以及活动划分不清晰,导致原有的危险源辨识存在不合理的现象。
(二)风险评价不准确。结合原有危险源辨识,该公司风险评价不准确主要表现为:一是风险评价指标等级设定存在不合理,导致风险评价最终结果错误。二是评价时未充分考虑企业客观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状况,致使风险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天壤之别。如:该企业原有危险源清单中“作业不穿劳保用品”这一活动的风险等级评价为最低级别的五级风险,而该企业多次发生员工因未穿戴劳保用品而导致的事故。
(三)执行力度不到位。导致执行力度不到位有两个方面原因:一是执行者个体自身的原因,比如工作状态和熟练程度等;二是组织管理的原因,管理粗放,执行才有伸缩空间。
四、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对策
(一)落实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采用的危险源辨识方法,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综合选择,可从询问、现场观察、安全检查表法、工艺流程图、故障类型影响和危险度分析等方法进行合理地选择。一是全员动员,公司员工不仅是最了解生产作业现场的操作者,而且更是危险源最相关的影响者。因此辨识危险源的工作不应该脱离基层,需要全体参与,最终浓缩成为企业的危险源辨识清单,这样形成的清单才有说服力。为减少对日常工作的影响、提高培训效果,可以采用“帮传带”的培训模式,即各个业务班组选派一名业务骨干参加“公司危险源辨识与安全规程编制小组”,经过讨论形成较为完整的“职业健康安全体系作业文件”之后,再由这些骨干将成果宣贯到各岗位人员,有异议的及时反馈,让公司员工参与整个危险源辨识活动中。二是危险源辨识内容应充分考虑各个环节所有人员的常规、非常规活动,从而确保危险源辨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指导方针,不留盲点,提高危险源辨识的完整性。三是辨识需考虑相关方的活动,内容所有与本企业活动有关的相关方,其中应包括劳务派遣方、分包方、访问者等,这是以往危险源辨识容易遗漏的内容。四是对危险源实施动态管理,当企业采用“四新”(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时,企业须重新辨识危险源,及时更新、完善危险源。
(二)编制合理的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操作规程又被称为安全技术操作守则,是企业根据自身生产经营活动的性质及技术、使用设施的特点、结合实际情况,按照不同工种编制的安全操作守则,它是企业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一项基础资料,也是对在岗工人进行三级安全教育的参考内容。原有的安全操作规程过于教条化、形式化,内容空洞表面,此次会议编撰的安全操作规程,内容包括:一是明确谁有资格操作,明确进行该项作业的人员应该持有什么证,劳保用品是否完好、正确佩戴,现场条件是否允许作业等;二是明确作业过程有什么危险、风险、有害因素,根据危险源辨识清单,明确相应的保护措施和后果,夜间野外作业应注意什么;三是从事该作业的一般安全操作规程,动火作业、电工作业的流程是什么,高空作业车的支脚怎么打,风机更换和检修流程是什么等;四是从事该作业的关键工艺参数和过程控制,明确仪器仪表等设备的使用规范,受限空间的氧含量应保持多少,占道作业锥标的摆放距离为多远等;五是该作业过程中异常情况的应对措施,明确设备、设施的紧急制动按键在哪儿,逃生通道在哪儿,灭火器的位置及使用方法等;六是已发生的违章作业的后果和行为通告。此次讨论会议,实现了如图3所示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金字塔中“作业文件”的编制,作为整个体系建设最底层部分,该项工作繁琐、复杂,要进行创造性劳动和反复的“讨论———宣贯———实践———反馈———修改”过程,汇总出来的成果将是公司差异性、针对性、先进性、实效性的核心体现。相信一定能从根源上实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方针。
(三)落实安全生产专项费用,完善奖惩制度。安全生产专项费用的使用和落实情况决定了企业安全生产能否有效落实,按照费用的实际使用情况,主要分为两方面:安全生产主动投入费用和安全生产被动投入费用[7]。前者又称为安全生产事故防御费用,主要指组织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本着保障生产安全和员工健康,针对危险源管控以及人员职业危害而专项划拨的安全生产专项费用,专门用于安全设备的购买和维护,包括配备个体防护用品,检测、维护、保养安全监控设备,安全宣传、教育、培训等。后者又称为安全生产事故处理费用,主要指发生事故后,根据相应法律法规和责任划分,单位支付的相应费用,包括安全生产事故处理费用、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等。
五、结语
俗话说“要想马儿跑,怎能马儿不吃草?”建设了较为优秀的职业健康安全体系,就需要企业在未来的运行阶段做好维持和发扬工作。企业应切实从员工自身安全出发做好安全生产主动投入费用的投入和使用,应更多地体现奖励制度,减少或减弱惩罚制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安全生产会深入人心,成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曾畅 范健强 王越 王雨 王江凤 单位:重庆科技学院安全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田水承,景国勋.安全管理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8:162
[2]冯宗国.矿山安全标准化管理系统的创建与完善[J].采矿技术,2011,11(6):57~59
[3]李晓磊.企业安全标准化体系的完善[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23:253
[4]阮仁斌.企业在建立和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13,3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S].GB6441-1986,1986
职业安全范文5
数据链层位于物理层和网络层之间,数据链层受到的破坏会直接作用到其他各层。数据链层的安全隐患又容易被忽略,数据链层的安全问题有:MAC地址泛洪攻击、ARP攻击、存取控制地址欺骗、VLAN攻击、VTP攻击和VLAN跳跃攻击。
2网络层的安全
网络层处于数据链层和传输层之间,是网络体系结构中的第三层,TCP/IP协议族中最核心的IP协议就在网络层,广泛应用的TCP、UDP、IGMP及ICMP数据包,都以IP数据报文形式传输。网络层封装IP数据包,并路由转发,解决机器之间的通信问题。网络层常见安全问题有:明文传输面临的威胁、IP地址欺骗、源路由欺骗和ICMP攻击。
3传输层的安全
传输层在OSI模型中起着关键作用,负责端到端可靠的交换数据传输和数据控制。在传输层使用最广泛的有两种协议:传输控制协议和用户数据报协议。传输层常见安全问题有:TCP"SYN"攻击、Land攻击、TCP会话劫持和端口扫描攻击。
4操作系统的安全
目前在职业院校,除了服务器是使用UNIX、Linux外,其它工作站基本是使用微软操作系统,存在以下风险。(1)安全隐患的产生,主要是操作系统配置不合理,例如:没有管理员口令,用户弱口令,未删除和禁用不必要的帐号,设置完全共享的目录、没有防病毒软件、不合理的访问控制,资源共享的访问权限配置不当等。(2)操作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很多系统服务支撑,这些系统服务向用户和应用程序提供功能接口,有些是操作系统正常运行必需的,有些则是不必要的。不必要的服务不仅会占用系统资源,还会给操作系统带来安全威胁。如果用户不知道自已的操作系统,哪些服务是可以访问网络的,就容易被入侵者利用。
5业务应用的安全
职业院校为了满足科研、教学、办公的需要,校园网搭建了很多网络应用系统,如:信息、教务管理、办公自动化、图书管理等。这些应用系统很重要,但也存在风险如下:(1)身份认证:操作系统和应用系统为了保证安全,采取了身份认证措施,这些机制各有特点,但是入侵者仍可以利用网络窃听、非法数据库访问、穷举攻击、重放攻击手段获取口令。用户安全意识淡薄,使用系统默认或者弱密码,并且长期不改动,形同虚设。(2)WEB服务:WEB服务是学校用于对外宣传、开展网络远程教学的重要手段,应用极其普遍,使得Web服务经常成为非法攻击的首选目标。存在的安全隐患较多,网页代码本身就存在后门和一些缺陷,比如IIS漏洞、ASP的上传漏洞、SQL注入、缓冲区溢出等。入侵者一旦攻陷WEB服务器,可以把WEB服务器作为跳板,通过中间件或数据库连接部件,非法访问学校内部应用系统和数据库,并可利用网页脚本访问本地文件系统和网络系统中其它资源。(3)数据库:数据库是信息系统的核心,校园网内的业务应用依赖于各种数据库系统,保证数据的安全和完整,正确配置数据库系统显得至关重要。数据库是个复杂的系统。非专业人员是无法正确配置数据库系统的。关系型数据库是可从端口寻址的,通过查询工具就可建立与数据库的连接,例如通过TCP1521和1526端口,就能侵入一个弱防护的数据库;数据库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信息,可以泄漏数据库结构,分析这些信息就能实施攻击。(4)网络资源共享:为了工作方便,内部人员经常会使用网络共享,如果没有对资源共享,作必要的访问控制策略,重要的数据信息,就无防护地暴露在网络中。
6网络管理的安全
安全管理对于有一定规模的职业院校网络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如果没有相应制度约束,就会带来风险:网络管理人员把校园网络结构、系统的一些重要信息传播给外人,会造成信息泄漏;密码和密钥管理风险,管理员账户及密码被外人窃取;在约束缺失的情况下,利用网络和系统的弱点,实施入侵、修改、删除数据等非法行为;审计不力或无审计,当网络受到攻击或其它威胁时,没有相应的检测、监控、报告与预警机制。事件发生后,不能提供任何记录,无法追踪线索,缺乏对网络的可控和可审查性。
7结束语
职业安全范文6
企业职业安全效益是指通过安全水平的实现,对社会、国家、集体、个人所产生的效益。职业安全效益实质是用尽量少的安全投资,提供尽可能多的符合社会需求和人们要求的社会保障,安全活动在获得满足安全需要的基本前提下,所需投入的资本、劳动越少,安全效益越高,反之越低。职业安全对社会和人类作用意义是广泛和复杂的,呈现出来的安全效益也有着特殊的性质,其表现为间接性、滞后性、长效性、潜在性、多效性、复杂性,这些性质决定了对职业安全效益的衡量无论是从计算口径、内容上,还是从指标体系的构建上都存在相当大的难度。
目前我国学者在职业安全效益评价研究上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职业安全效益的构成。罗云(2009)认为该构成从性质上可分为经济效益(包括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与非经济效益(职业安全的社会效益)。封雨等(2000)认为该构成由直接经济效益、间接经济效益、转化经济效益和潜在效益构成。王晓梅(2007)则认为职业安全效益由减损效益和增值效益构成。王昕(2000)则认为安全经济效益由直接经济效益、间接经济效益和潜在经济效益构成。二是从职业安全投资决策的角度研究职业安全效益。企业作为一个经济利益主体,每项投资决策都是以收益或经济效益高低作为评价依据的,研究的内容包括安全投资(投入)决策模型的构建;安全投资(投入)经济效益的评价;安全投资(投入)与效益之间的关系分析。三是对企业职业安全效益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认为职业安全效益主要受企业和员工对职业安全的认识及政府的安全规制体系影响(王幼莉,2010)。四是通过实证研究来说明职业安全与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樊晶光等,2004), 职业安全投资(投入)对企业而言产生经济效益是确实存在的。
从上述文献回顾可以看出近二十年来我国学术界对职业安全效益评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职业安全效益的构成、投资决策、经济效益评价等方面,而对安全效益全面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至今还没有学者作较为深入的研究。
二、职业安全效益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一)客观性、科学性 所谓客观性、科学性就是要求指标体系能够反映职业安全效益的规律和内在客观联系,利用统计指标从不同的侧面反映职业安全效益,并能将指标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既相互联系又相互补充能够全面系统反映职业安全效益现状及其规律的指标体系。
(二)实用性、可操作性 所谓实用性是指职业安全效益指标体系构建有利于企业进行系统分析研究,从指标体系中汲取有用的信息,指导企业进一步搞好职业安全工作,激发企业加大职业安全投资的动力。所谓操作性是指职业安全效益指标体系的各项指标数据能够比较容易采集整理分析,同时指标体系反映内容能符合企业的客观实际,而且比较容易理解。
(三)全面性 由于企业职业安全效益具有间接性、滞后性、长效性、多效性、潜在性、复杂性的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构建较为完整的指标体系需要从多角度、多维度、宽范围、着眼于长远性去构建,让企业从中获得对职业安全效益的全面认识,促进企业在职业安全上加大投资力度。
(四)各指标之间相互衔接、与其它指标兼容的原则 职业安全指标体系是由相互作用的子体系构成,各子体系必须相互衔接配套才能全面准确说明总体,从而正确引导企业走向职业安全的良性循环。同时统计又必须与会计相统一,要求与会计的一系列指标含义、范围、原始记录相兼容,这样才能便于收集职业安全所需的各种资料。
三、职业安全的效益分析
(一)减损效益 企业作为一个经济利益主体,任何投入都要考虑效益问题,企业职业安全投入也是一样,其产出效益一方面表现为企业通过对安全设施的投入避免或减少了人员伤亡和职业病的发病率,设备、工具、材料也免遭损坏,同时减少由于职业安全事故而引发的各种矛盾等,这些损失的减少就等于增加了企业的效益,即减损效益。职业安全投入形成的减损产出表现在:一是通过投入保障员工的生命权,减少员工在工作中死亡、残疾、职业病等,从而减少企业支出,主要由人员伤亡、职业病的赔偿费构成。二是减少因职业安全事故造成的财产损失,主要有因职业安全事故导致的财产报废、损坏设备设施的维修费用等。三是减少因职业安全事故造成的生产损失,主要是减员、减产、停产等一系列损失。四是减少因职业安全事故发生时抢救、处理费用支出。五是减少因职业安全事故而引起的各类罚款。六是减少因职业安全事故发生时商誉受到影响而导致的订单减少造成的损失。七是减少因职业安全事故造成的高素质员工流失引起劳动生产率降低等产生的损失。
(二)价值增值效益 企业职业安全方面的投入还可为员工提供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使员工生命安全得到有效保障,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产品质量和工作效率都得到相应的提高,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这是增值效益。增值效益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人的因素产生增值,主要是企业为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提供安全工作的环境使其健康和身心得到有效保护,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相应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引进高素质的员工,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进而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大幅度提高。二是物的因素产生的增值,主要表现为保证了设备的正常运转,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特别是高素质的员工和设备的良好运转相结合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和质量带来的价值增值。三是企业的形象带来的增值,主要是由于企业始终将职业安全放在第一位,企业的商誉价值提高,订单数量增加,使得企业产出增加。
(三)转化效益 由于企业重视职业安全工作,使得其投入低于同行业或国家规定的投入,为企业节约了资金,这些资金再投入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产生的效益,这部分效益叫转化效益。职业安全的转化效益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按照国家或行业规定要求进行的职业安全各项投入,由于企业各项安全工作开展得相当完备,实现了低于规定比例的投入或者低于同行业安全投入的平均水平就达到规定的效果,这部分节约的资金转移到生产经营活动中去获得的效益,这是减少投入获得的效益。二是由于职业安全的工作开展得比较好,在获得减损效益的同时,将减损的资金再投入到相应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又获得相应的效益。这两部分效益在统计中通常被忽略,应该加以统计。
四、职业安全效益指标体系构建
(一)职业安全效益指标的计算 一是职业安全投入。职业安全投入是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中为了给员工创造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所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等各种资源的总和。按照职业安全投资对职业安全事故和伤害的预防或控制的作用划分,安全投入可分为:(1)预防性投入,指为了预防职业安全事故发生而进行的安全投资,包括安全设施费、防护用品费、保健费、安全奖金、安全教育与管理费、应急救援和保障投入等超前预防投入。(2)控制性投入,指职业安全事故发生中或发生后对伤亡和损失后果控制的投入,如职业病的诊治、事故营救、设备(设施)的修复等。预防性投入是主动性投入,而控制性投入是被动性投入,它们之间是此长彼消的关系,预防性投入不足、内部结构不合理,控制性投入就会加大。企业职业安全管理的核心内容在于确定预防性安全投入的结构与规模,职业安全投入就是指预防性投入,即主动性投入。具体指标计算如下:
职业安全投入=职业安全设施建设投入及维护保养费用+劳动保护与保健费+应急救援保障投入费用+宣传教育费用+日常职业安全管理费用+保险费用
二是职业安全的减损效益。具体计算如下:
职业安全事故损失=人员死亡、残疾、职业病的赔偿费+财产损失+生产损失+事故抢救、处理费用+各类罚款+订单减少损失+高素质的员工流失引起的损失
职业安全投入后减少的损失=职业安全投入前的事故损失―职业安全投入后的事故损失
三是职业安全的增值效益。职业安全增值效益是职业安全对生产的正贡献,当前还没有公认的计算方法,主要是利用职业安全增值贡献率进行估算。
职业安全增值效益=职业安全增值贡献率×生产总值×销售利润率
职业安全增值贡献率=劳动力素质的贡献率+商誉的贡献率+物的因素贡献率
四是职业安全的转化效益。
转化效益=职业安全投入减少形成的转化效益+职业安全损失减少形成的转化效益
=(职业安全投入减少额+职业安全损失减少额)×(1+资金利润率)
(二)职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首先,对职业安全效益进行总体评价。职业安全效益反映企业在职业安全投入方面取得的经济效果,但职业安全效益的计算过程存在以下难以处理的问题:一是计算项目的不确定性,如生产损失中一些高素质员工的流失造成的损失;二是有些损失难以计量,如人的死亡、残疾、职业病的赔偿金就很难用金钱计算;三是由于间接损失占了损失的大部分,相关专家估计直接费用与间接费用比例约为1:4,这就有可能在计算安全效益时产生缩水现象。所有这些使得职业安全效益计算不准确,甚至人为地降低了职业安全效益,削弱了企业投入的动力。所以企业应全面考虑职业安全产生的效益。
(1)职业安全效益(绝对值)=增值效益+减损效益+转化效益-同期企业职业安全投入
职业安全效益=
(2)单位产品职业安全成本降低额=基期单位产品职业安全成本-报告期单位产品职业安全成本
单位产品职业安全成本=
职业安全成本降低率=1-
在符合国家或行业职业安全规定的条件下,单位产品职业安全成本降低额或降低率反映了同样职业安全投入其产出增加,最大化地发挥了投入的效益,从而为企业节省了资金,提高了职业安全资金的利用率。
(3) 职业安全边际效益=
职业安全边际成本=
边际效益反映了职业安全程度提高一个单位所增加的安全效益,职业安全边际效益存在边际递减现象,职业安全边际成本反映了职业安全程度提高一个单位时增加的投入,是边际递增的,当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效益时职业安全投入最佳。
(4) 职业安全效益弹性=
职业安全效益弹性反映了职业安全效益对职业安全投入的敏感程度,弹性大于1,表明职业安全效益的增幅大于投入的增幅,激发企业加大投入的动力,等于1表明两者增幅相等,小于1表明在职业安全符合国家或行业有关规定的条件下,企业职业安全再投入的动力不足。
(5)职业安全的投资回收期=
职业安全投资回收期反映了职业安全项目从初始投资起到项目建成投资全部收回为止所需时间,指标数值应与国家规定的数值或同行业企业比较,进行相应分析才有意义。当然由于职业安全项目的特殊性,将其与投入其它项目的回收期进行比较意义不大。
其次,对职业安全效益内部结构进行评价。职业安全内部结构评价一方面要反映各部分效益的大小,同时反映总体效益内部三种效益之间的比例关系,通过与国家标准或同行业规定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看其比例是否合理;另一方面将本企业的内部结构评价与同行业其它企业进行比较看出其中的差距或不足,对职业安全工作进行相应的改进。
(1)职业安全减损效益=
(2)职业安全价值增值效益=
(3)职业安全转化效益=
(4)内部结构比=减损效益增值效益转化效益
最后,对职业安全追加投入产生效益进行评价。
职业安全追加投入产生效益(绝对值)=追加后的职业安全效益-追加前的职业安全效益
职业安全追加投入产生的效益=
职业安全追加投入的减损效益
=
职业安全追加投入价值增值效益
=
职业安全追加投入的转化效益
=
职业安全追加投资回收期=
追加投入产生的效益指标应该与总体评价效益和内部评价效益两大类指标进行相应的比较,追加投入产生的效益大于总体评价效益和内部评价效益的相应指标数值,则有两种情况:一是如果是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追加投入,说明原有的投入不足,没有达到最佳投资点;二是如果追加投入用于技术改造,提升了职业安全技术水平,使得职业安全效益大幅度上升,则说明过去的职业安全技术比较落后,需要加大技术改造力度。
[本文系2009年度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9SHD015)、盐城工学院引进人才科研项目(XKR2010038)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汪赛等:《基于安全效益分析的煤炭企业安全投入决策模型》,《统计与决策》2009年第5期。
[2]陈一洲等:《企业安全生产与投入经济效益的关系》,《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9期。
[3]钱永坤等:《安全投入与经济效益关系》,《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年第8期。
[4]张杰等:《安全生产效益的分析评价及其与安全投入的关系》,《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9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