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南海纷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南海纷争范文1
关键词:财政收入;结构
一、海南省财政收入现状分析
(一)财政收入规模分析
1、财政收入规模快速增长,增速快于GDP增速。自2003年以来,海南财政收入快速增长,海南从建省到财政收入跨入100亿元用了20年,而财政收入从100亿元到250亿元,只用了5年。2003-2007年,海南财政收入由119.67亿元增加到280.23亿元,增长2.34倍,同期,海南国内生产总值GDP从713.96亿元增长到1229.6亿元,增长1.72倍。与GDP的增速相比较,财政收入增速明显加快,2003-2007年,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8.68%,高于GDP增速6.98个百分点。
2、财政收入占GDP比重逐步上升,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一方面反映了政府对经济和社会发展调控能力的大小,另一方面反映了政府在经济总量中提取的财政比例是否得当。2003-2007年,海南财政收入占GDP比重总体上保持不断上升的趋势,整体而言,海南财政收入占GDP比重既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也超出发展中国家一般水平(在16-20%之间)的高位。可以看出,由于海南经济增长质量在不断提高,从2003年以来海南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呈逐步上升趋势,比重高于全国的这一比重。
3、财政收入随GDP增长不断增长,但弹性呈波动下降趋势。财政收入对地区生产总值的弹性系数是地方财政收入增长速度与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的比率,其经济含义是分析二者是否同步及协调程度,即GDP每增长1%,财政收入增长的百分点。根据测算,2003-2007年,海南财政收入增速总体上快于GDP增速,年均弹性系数为1.63,说明经济发展较快地促进了财政收入的大幅提高。但从财政收入增长对GDP的弹性看,变化较不稳定,2003年财政收入与GDP弹性系数相比2004年相差1.58个百分点;弹性系数在2004年到达顶点后,一直下滑,到2007年,弹性系数水平基本恢复到2003年的水平。弹性系数波动较大和下降趋势也制约着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的协调机制长期、稳定的发生作用。
(二)财政收入的项目分析
1、地方非税收入增长较快,税收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低于非税收入。2003-2007年,海南省地方税收收入增长较快,由于不断加强收支两条线管理力度,非税收入(含基金收入)的增速更快,比地方税收收入增速快15.02个百分点。从2003-2007年增长情况来看,除2006年外,其余年份地方税收收入增速都低于非税收入增速,2007年增长差距更是达到42.32%,这主要是由于2007年开始土地出让收入由国库收缴,引起非税收入激增。同期,税收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呈下降趋势,2003-2007年,年均下降3.76个百分点;而非税收入比重却从2003年的34.19%上升到2007年的42.28%,年均上升2.49个百分点。
2、分税种看,主体税种增长迅速,对地方财政收入贡献超过60%。2003-2007年,地方财政收入3大主体税种:增值税、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年均增长22.56%;3大主体税种占地方税收收入的比重逐年提高,其中,增值税增长最快,年均增长28.83%,比同期地方税收收入增长快9.21个百分点;营业税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保持稳定增长,介于25-28%。主体税种增长主要原因是:从2004年开始,海南在“大企业带动,大项目拉动”的战略下,炼油、浆纸、汽车、电力、化工产品、制药等主导产业增长较快,带动工业增值税收入快速增长;建筑、交通运输、房地产等服务业快速发展,使营业税保持了高速增长;而企业所得税在企业经营效益转好情况下也实现了增长。
3、非税收入各主要项目实现增长,基金收入尤为突出。非税收入作为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一种重要形式。从非税收入各项目来看,国有资产经营收益、专项收入和基金收入增长较快,行政性收费收入和罚没收入占比较大。2003年以来,海南国有经济布局逐步优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逐步完善,使国有资产的赢利能力进一步增强。2003-2007年,海南国有资产经营收益年均增长26.31%,为财政收入增长提供了更加广泛的财源基础。由于三税强劲增长也带动了城市教育费附加的大幅增加,促使专项收入增长迅速,2003-2007年,海南专项收入年均增长39.43%。基金收入方面,土地有偿使用收入和工业交通部门基金收入增长强劲,带动基金收入大幅增加。2003-2007年,海南预算内基金收入由5.64亿元增长到44.16亿元,年均增长55.12%。
(三)财政收入的产业构成分析
1、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第二、三产业,第二产业增长迅速。2003年以来,海南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从2003年的34.21:24.63:41.16调整到2007年的31.13:29.59:39.28。与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2003-2007年第一产业的税收收入比重迅速下降,由2003年的0.11%下降到2007年的0.02%;第二、三次产业的税收分别以44.73%和17.62%的年均增长速度增长。目前,第一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逐步减少,第一产业提供税收的能力逐步下降,虽然在短期内对财政收入增长带来一定压力,但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将会以增值税、营业税等其他税种成为县级财政收入的组成部分。随着“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战略的实施,产业结构的调整效应,第二产业在海南经济中逐渐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海南必须推动第二产业走上高级化轨道,才能提高对海南财政收入的贡献。第三产业税收平稳增长,但到了2007年增长有所放缓,长期来看,海南应利用独特的地理优势,发展第三产业,第三产业税收增长潜力最大。
2、财政收入与行业经济的增长总体协调,但行业的贡献不平衡。由于不同行业适用不同的税种和征税方式,不同行业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也有所不同。一是经济附加值相对较高的工业稳步增长。2003-2007年,第二产业中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建筑业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31.34%、57.87%、23.09%和22.32%;4个行业占税收收入平均比重达到48.79%,基本占到半壁江山,其中制造业的增长率和占比是各行业中最大的。二是第三产业各行业创税能力不断增强。第三产业中,增长最快的是房地产业,2003-2007年年均增长达到52.32%,是增长仅次于制造业的行业;金融业、信息传输业、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和租赁商务服务业作为服务业的新兴行业,也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平均分别增长36.68%、22.6%和13.54%;批发零售业作为传统行业,占比最大,占到税收收入比重的19.58%。可以看出,主导行业税收收入对财政收入的贡献逐渐加大,增长也较快。如何协调资源、生态、财政收入3者的可持续发展应引起重视,同时,如何利用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契机加快第三产业各行业的升级,保证各服务性行业税收继续快速增长也应关注。
(四)财政收入的所有制构成分析
2003-2007年海南省所有制税收结构变化的数据呈“公降私升”和“内降外升”趋势。一是非国有经济的比重增大。2003年以来,海南非国有经济部门税收从53.31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185.04亿元,年均增长36.84%,比各类企业平均税收增速快8.25个百分点。非国有经济部门税收收入占全部税收收入比重从2003年的69.54%上升到2007年的90.29%,提高了20.75个百分点。2003年以来,海南国有经济的经济效益提高,尤其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效益较好,带动了整个国有经济财政收入的增长,但国有企业税收占全部税收的比重呈下降趋势,主要原因是由于近年来我国国有企业改组、转制的步伐加快,在股份制企业、涉外企业等税收收入高速增长的同时,国有企业税收相对缓慢,印证了税收对所有制结构调整的适应。二是港澳台和外商投资企业税收收入增长迅速。2003-2007年,海南引进外资规模不断扩大,港澳台和外商投资企业提供的税收收入从2003年的6.27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81.33亿元,增长了近13倍,尤其是占全部税收收入的比重从2003年的8.18%提高到2007年的39.69%,成为税收的重要来源。三是股份公司税收收入大幅增长。2003年以来,海南股份公司提供的税收收入增长较快,从2003年的33.63亿增长到2007年的83.31亿元,年均增长33.42%,比各类企业税收平均增速快4.83个百分点,占全部税收收入的比重从2003年的43.89%上升到2007年的40.65%,比重略有下降。
二、海南省财政收入分析结果
(一)海南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主要来源于海南经济发展和税源增加
从海南财政收入的发展规模来看,海南财政收入随着GDP增长而快速增长,且增速快于GDP增速,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呈逐步上升趋势。2003-2007年,海南财政收入对GDP的弹性平均为1.63,大于1但呈下降趋势,说明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有一定的不协调。1965-1990年西方主要工业国家税收弹性系数平均为1.4,按照我国学者的研究结果,认为弹性在0.8-1.2区间比较理想。由于海南省正处于工业化发展初期阶段,目前的弹性略显偏高。
海南财政收入的增长与GDP的产业构成及其变化趋势有直接关系。第二、三产业是财政收入的最主要来源,石油化工、汽车、浆纸、房地产和旅游等主导行业税收收入对财政收入贡献加大,并带来主体税种的大幅增长。同时海南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多元化格局正在形成,非公有制经济提供税收收入比重大幅上升,港澳台和外商投资企业、股份公司等提供的税收收入增长迅速,为财政收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二)从地方财政收入来看,非税收入的增长速度快于税收收入的增长幅度
2003-2007年,地方税收收入增长较快,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却呈下降趋势,主要因为地方税收收入增速低于非税收入增长。虽然非税收入规模及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呈快速增长趋势,但由于非税收入大都列收列支,真正能够增加可用财力的部分并不多,如果通过增加非税收入来扩大地方财政收入,可能会出现财政收入大幅增长,而可用财力并未同步增加的状态,如果通过一定措施将非税收入纳入税收收入,将会起到扩大财力规模的效果。随着海南经济进一步壮大,“收支两条线”改革力度的加大,非税收入征收将逐步规范,长期来看,非税收入的规模将缩小,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会不断提高。
(三)海南财政收入与经济发展还存在一些不协调因素
海南的财政收入与经济发展之间仍存在不协调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第一,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转变,基本上还是粗放经营模式,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有待提高。第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高新技术企业所占比重不大,地区特色和产品特色还不够明显,高附加值产品还不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有待加强,引资质量有待提高。第三,县域经济、农村经济和民营经济发展不够快,尚未形成具有海南特色的“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县域经济、农村经济和民营经济发展模式。第四,产业结构有待优化,市场化程度有待提高。海南经济结构不合理,第一产业中产业化程度不高,第二产业发展后劲还不足,依赖少数大企业程度重,第三产业的产业提升还不够,需要加快调整,促进其协调发展。
三、政策建议
(一)理性看待财政收入与GDP的关系,促进财政收入与经济的和谐增长
衡量财政收入增长是否正常,关键是看财政收入增长与其对应的经济税源增长是否协调。由于经济增长、物价上涨、GDP与税收收入的结构差异、累进税率制度、加强税收征管和外贸进出口对GDP与税收收入增长的影响差异等因素对财政收入的高速增长产生影响,所以,只要财政收入增长结构与其对应的经济税源增长结构是协调的,财政收入增长快于或慢于GDP增长也是正常的。我们必须保持财政收入占GDP一定的比重,取得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的双赢,增强海南的财政实力。
(二)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保证财政收入可持续增长
1、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发展县域经济。要创新发展思路,努力提高农业集约化和现代化的水平,推进优势农产品生产经营的规模。积极发展标准化农业、订单农业,引导农民参与产业化经营,走市场化、集约化、专业化生产的路子。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必然会改变目前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贡献低的现状,今后将通过增值税、营业税等形式成为财政收入增长的稳定财源。同时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特色的原则,根据各县在历史传统、地域特性、资源禀赋等方面的差异,准确定位,主攻特色经济,挖掘县域优势,培育县域经济自主增长能力。
2、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特色资源开发为重点,实现重大工业项目建设新突破;加快发展具有高成长性的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加强与国内外大企业集团的合作,加强产业配套,拓宽产业带,推进产业升级;推动单一主导型结构向多元主导型结构转变,资源导向型向市场导向型转变;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战略基点,提升工业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所创税收收入的能力。
3、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推动产业升级。培育和发展教育、科技、物流、会展、金融保险等生产型服务业以及卫生、体育、旅游等休闲型服务业等,提高产业间的关联程度,促进产业结构从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充分发挥海南的比较优势,寻求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空间;积极推进国际旅游岛的建设,搞好售后服务、品牌营销、供应链管理,打造现代服务业。
(三)深化政府非税收入改革,增加可用财力
按照完善公共财政体系的要求,深化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改革。一方面,进一步清理收费基金项目,严格新增项目审批,控制收费基金规模,进一步减轻企业和社会负担。另一方面,拓展管理范围,切实加强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益、以政府名义接受的捐赠收入等非税收入的管理,增强政府调控经济运行的能力。同时,进一步加快建立规范的政府非税收入管理体系,明确财政部门作为政府非税收入的征收管理部门,逐步将非税收入纳入财政管理,实施集中支付,统一调度财政性资金。
(四)创造宽松环境,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1、进一步消除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放宽非公有制经济的市场准入,使非公有制经济享有与其他企业同等的投资机会,消除政策歧视,使非公有制经济拥有与其他企业同等的市场环境,深化金融财税改革,使非公有制经济享受与其他企业同等的待遇。
2、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服务,引导非公有制经济良性发展。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整合现有社会服务资源,提供系统化、专业化、全方位的服务体系;引导非公有企业创新公司治理机制;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坚持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合产品创新,不断提高竞争力,拓展市场。
(五)扩大对外开放水平,发展区域经济
南海纷争范文2
一、海南农村小额贴息贷款推进工作的SWOT分析
1、Strengths(优势)
(1)多模式推进农村小额贷款发展。在海南,有三种小额贷款的模式:一是政府引导着的农村信用社,二是小额贷款公司,三是农村中家庭妇女的联保贷款――而农信社是海南小额贷款方面的龙头企业,它的小额贷款的余额在全省金融机构中,至少占了70%。从2007年起,海南农信社在格莱珉银行模式的基础上,探索出了“一小通”模式,2008到2011年,对农民总共发放小额贷款39.5亿元,不良率控制在1%左右,帮助了41万农户。自2007年成立以来,海南农信社在政府、人民银行、银监等部门的推动下,不良贷款率、资本充足率等重要指标进步度有将近三年在全国的同业中排名第一。
(2)国家以及海南省政府的政策支持。2009年,海南省政府开始对有小额贷款的农民提供贴息,并把这项工作工作列入“为民办实事十大事项”。在2010年的《海南省农民小额贷款贴息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中,省政府正式把小额贷款贴息上升为省政府战略,并出台了“农信十条”,对小额贷款提供长期支持。2011年的落实小额贷款贴息工作专题研讨会上,省领导还明确指出:小额信贷技术员这份工作,应成为培育优秀的基层干部的摇篮。
(3)市场前景广阔。而作为为农民服务的银行,农村小额贷款在海南的市场是广阔的。海南省2011年城镇和乡村的比例接近1:1,农村总人口占全省的比例高达50.31%,除了在海口、五指山、三亚农民人数较少外,其他市县的农民都占当地居民人数的一半以上,在白沙甚至高达74.68%。众多的农村人口为海南农村小额贷款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2、Weaknesses(劣势)
(1)农村小额贷款系统不够完善。政府为了达到“扶农”的目的,会对小额贷款机构进行低利率借贷的约束,并给予大量的补贴。从短期来看,政府的扶持会保证农村小额贷款的工作的顺利开展;但是从长期来看,一直依靠政府只会使农信社产生依赖心理;并且,随着商业银行的从农村市场的退出,农信社在农村几乎处于垄断地位,而垄断容易使企业人员产生工作积极性降低的不利影响。所以,补贴的形式就只是杯水车薪,想达到长期稳定,必须自己给自己“造血”。
(2)小额贷款员和农民的沟通和了解较少。小额贷款员和农民的亲密度越高,农民欠债的可能性就越小。在海南,当地农村居民大多习惯用海南话交流,有的甚至不懂说普通话,所以此时,海南话的能力就成了解决小额贷款员和农户关系的瓶颈问题。另外,存在一定数量的小额贷款员业务对农业发展的知识了解不够,接受贷款的农民不满意或者没有能力偿还贷款,从而严重阻碍了小额贷款的发展。
3、Opportunities(机会)
(1)海南政府对待小额贷款发展的能动性提高。2008年底,农信社在政府的帮助下,获得不计利息的专项票据20.96亿元。2010年5月政府出台《海南省支持农村信用社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减免了农信社税费,同时设立了农信社改革补贴的专项资金,决心长期扶持农信社发展。2010年初,随着《海南省农民小额贷款贴息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出台,小额贷款贴息成了省政府的发展战略。如今,还提出乡镇等基层干部优先从小额信贷员的队伍中选拔的措施,力图加大对海南省小额贷款事业的有效帮助。
(2)目标客户的“蝴蝶效应”。从海南许多优秀小额信贷员的口中,可以得知他们成功的经历几乎是按同一个发展模式进行的。从得不到对方认可和信任的情况下,主动去帮助农户做一些日常的事情,从和农民建立良好的感情关系开始放贷给农民。取得贷款的农民会影响他们周围的亲朋好友,从而让这些小额信贷技术员的业务量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比如海南小额信贷员罗鹏程,2011年帮助农民刘成成功贷款,让他养的鸡从500到1000只,还盖起了两层的楼房,而刘成身边的好友看到刘成的发展,纷纷前来贷款,好让自己脱贫致富。
(3)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促进农村小额贷款的发展。自1978到2011年,外商在海南省的投资完成了从11421万元到152299万元的大突破,对于中国唯一的热带资源丰富的健康岛,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已吸引来大量国内外厂商的眼球。从城市的公寓楼到农村的小别墅,对农村的投资逐步加大。外资的引进和外国优秀的人力资源将会给农村小额贷款工作带来帮助,促进农村小额贷款工作中的竞争,加快小额贷款新模式的成熟,并不断适应时代潮流而蓬勃发展。
4、Threats(威胁)
(1)新型金融和非金融机构的发展。如今,余额宝等新型金融的存在,给金融市场灌入完全竞争的活力。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等到海南省农村地区的网络覆盖率和居民使用电脑的频率大幅度提升后,余额宝很可能成为他们取代农信社的最佳选择。当农户把钱都存到余额宝中时,农信社很可能因为没有充足的存款而导致资金链破裂。非正规金融的存在,也给农村的小额贷款带来挑战。在2009年一份《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报告》中指出,农民和农村企业向亲朋好友贷款的金额高达54.49%。另外,一份国际农业发展基金的观察报告中指出:在中国农村小额信贷市场中,正规金融对贫困农户发放的小额贷款仅仅是非正规金融的四分之一。
(2)金融市场的不稳定。从2008年国家投入四万亿拉动内需开始,国内的物价飙升,人民币开始升值,使国外人眼中我国商品的价值相对较高,开始降低对我国进口物品的需求,以及撤退一些潜在的或者已经存在在我国的投资。比如,浙江一带纺织工业的外企都慢慢地将产业转到越南、老挝等南亚地区,以谋求更高的利润和发展空间。这样会阻碍金融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也会使小额贷款的外资进入不足,陷入只能靠政府补贴度日的困境。
二、推进海南农村小额贴息贷款工作的建议
1、S0(优势――机会组合)
(1)扶持现有农村小额贷款机构的发展,鼓励新企业的加入。在一家企业垄断时会造成消费者的福利大大减少,只要适当地促进小额贷款行业的竞争,可以有利于小额贷款机构更加健康有效率地运行。作为一类有着公益性质的企业,在它们的发展初期,政府可以给予一定的补贴,但在小额贷款的市场逐步迈入正轨后,应该在其企业保证必要生存条件的前提下,让农村的小额贷款企业不断更新自己的企业。
(2)改善贷款方向,优化企业人员。据《海南统计年鉴》,海南省渔业的发展最快,从1978年的2.1%上升到2011年的20.4%,其次发展较快的还有畜牧业和农业,而林业则处于发展不断下降的趋势。农村小额贷款机构需要做的,就是从整个省农业发展的大形势出发,在不同的地方给予不同产业的技术支持,并配备不同数量的小额贷款人员。比如,需要组织渔业方面的“智囊团”对这方面的生产提供更多科学的指导,并在给这一产业配给更多的小额信贷人员,准备更多的资金,以供农户生产发展所需。
另外,可在工作中以引进优秀的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当员工进入企业后,每年可以聚集所有员工一起开一个表彰大会,并对绩效最好的员工进行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以形成组织的强文化。
2、ST(优势――威胁组合)
(1)保持和商业银行的差异化优势,转变贷款方式。小额贷款机构不能像商业银行一样,面对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潮流,把目标人群从农村转向城市的较为富裕的人群。
小额贷款应该在针对不同类型的农户,采取不同类型的贷款和帮助。农户有贷款来种植、盖房、经营自家的小商铺的等等。对于经营小商铺的人,因为还款能力取决于经营情况,他们可能每个月或者每个季度都能从收入中拨出一部分来还款,有时候能多还,有时候会少还――在发放小额贷款时就要依据他们经营的状况,借出不超过他们偿还能力的贷款,让他们按分月或者分季度来偿还。
(2)拓展发展空间,从农村到城市的低收入人群。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越来越多的刚毕业的大学生选择到大城市打工。对于他们中的大多数,商业银行是不愿意提供贷款的。但是如果有小额贷款的帮助,让他们用贷来的钱去保证生存,增加能寻找到一份好工作的时间。做小额贷款的企业,就会成为一个实现生产者消费者共赢的带有公益性质的企业。
3、WT(弱点――威胁组合)
(1)发展与小额贷款相应的保险和监管机构。美国的农村合作金融监管体系有监管机构和互助保险集团等,现在发展状态良好。而印度会对农村贷款风险分类来制定相关的还款方式,比如对于粮食作物等方面的贷款用生产周期衡量偿还期限。
而从2009年到2013年,海南省保险业务总量中农业方面的保费收入和赔付都有相当大的提升。其中,2013年农业保险保费收入32223.64万元,比2012年增长了62.61%。我们应该保持保险业在农村地区的发展动力,借鉴美印的经验,同时增强我们监管单位的责任心,按照风险管理的一系列要求去发展。
(2)加强风险控制。随着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进入取得许可的要求逐渐降低,各企业之间的竞争产生了效率,但也会产生较大的风险。退出机制和存款保险制度是加强风险控制的重要措施。银监会要强加监管,让经营不当的企业及早推出;同时,存款的保险制度也能避免存款人在存款企业倒闭后拿到相应的赔偿。
还需要发挥政府能动性――在江苏省,政府在小额贷款贷款回收率高于90%时承担全部损失;低于90%时是农信社和政府各接过一半的损失。海南省可以借鉴江苏省的经验,同时对还贷比例高的地区的农户和小额信贷技术员给予一定精神和物质上的激励。
南海纷争范文3
关键词: 地质灾害特征; 地质灾害形成条件
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现象)。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武定县位于滇中高原北部,云贵高原西侧,云南省中部,山脉、河流的走向受构造控制,县域内96%的区域为山地,地形陡峻,岩土体结构类型复杂,加之为类工程活动不断加强,至武定县成为云南省地质灾害危害较为严重的县市之一。地质灾害发生的频次逐年递增,受地质灾害危害所带来的损失逐年增加,人民生命财产受到一定程度的威胁,其不仅影响了当地受灾害威胁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及社会的稳定,还极大地破坏了境内的生态环境,从而制约了当地人民群众的脱贫致富以及全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以“武定县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项目为依托,对武定县地质特征进行总结,对地质灾害的形成机理进行分析。为武定县工程建设中防灾减灾和工程防治、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促进地质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均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1. 武定县地质灾害特征
1.1 地质灾害类型特征
据调查,武定县地质灾害类型有滑坡、崩塌、泥石流三种害类型共195个地质灾害点,滑坡分为崩坡积堆积滑坡、冲洪积堆积滑坡、残坡积堆积滑坡及岩质顺层滑坡;崩塌分为拉裂式崩塌和滑移式崩塌;泥石流分为沟谷型和山坡型。
三种地质灾害类型中,以滑坡居多。滑坡155个,占地质灾害点总数的78.68%;崩塌18个,占地质灾害点总数的8.63%;泥石流22处,占地质灾害点总数的11.17%。地质灾害规模等级以小型为主,占66.15%;其次为中型,占26.85%,其余所占比例均小于10%。(详见图1、图2)
1.2 地质灾害分布特征
(1)空间分布
根据调查统计,武定县地质灾害主要分布于河流沿岸及谷坡地带,如金沙江、金沙江支流勐果河及各级支沟沿岸狭谷地带。勐果河及其支沟沿岸谷地地带是地质灾害集中发育的地区之一,该区域分布有地质灾害点103处,占全县地质灾害总数的40.08%;金沙江流域沿岸分布有地质灾害点30处,占全县地质灾害总数的21.01%。(详见图3、图4)
(2)时间分布
降雨是诱发地质灾害的重要因素。武定县的年平均最大降水量996.9mm,降水量在时间上分配不均,5月~10月为雨季,降水量占全年的90%以上,因此,每年的5月~10月成为了武定县地质灾害高发时段。本次调查的地质灾害点中,几乎全部都是发生在5月~10月,尤以发生在6、7、8、10月为多,占全部地质灾害的80%以上。(详见图5)
2. 武定县地质灾害形成条件分析
2.1 基础条件
(1)地形地貌与地质灾害
由于地壳的抬升作用,武定县地貌成因以构造作用为主,并遭受长期、强烈的侵蚀和切割作用,县域内沟壑纵横,山峦叠嶂,地势陡峻,多为高、中山沟谷地貌,谷岭高差300m~1456m。地形陡峻是滑坡产生的重要条件,据统计区内地质灾害发育地形坡度31°~40°的最多,为70个,占总数的32.3%;21°~30°坡度之间的有30个,占总数的30.4%;41°~50°坡度之间的有39个,占总数的19.84%;10°~20°坡度之间的有11个,占总数的10.12%;大于50°的发育5个,占滑坡总数的7.4%。对于泥石流而言,陡峻的地形则是必备条件,区内22条泥石流沟平均纵坡降为100‰~300‰,流域内山坡坡度为30°~50°,如此陡峻的地形使降水形成的地表径流具有很大的势能和动力。
(2)地层岩性与地质灾害
武定县域内地质灾害的发育与地层岩性关系密切,多数地质灾害均发育于白垩系上统江底河组(K2j)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岩、钙质页岩,白垩系上统赵家店组(K2z)泥质粉砂岩、砂质泥岩,白垩系上统马头山组(K2m)石英砂岩夹钙质粉砂岩、泥岩,侏罗系中统张河组(J2z)泥岩、泥灰岩、钙质泥岩夹细至中粒长石石英砂岩,侏罗系下统冯家河组(J1f)泥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奥陶系下统红石崖组(O1h)页岩夹粉砂岩、泥质粉砂岩中。(详见图6)。
从岩性上看,崩塌、滑坡、泥石流主要发育于泥岩、粉砂岩泥岩、钙质泥岩、泥质粉砂岩和含盐膏砂泥岩及夹煤线的地层中,这些岩层抗风化能力差,易风化,残坡积层厚,遇水易软化甚至崩解,易于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形成。
(3)地|构造与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的产生是在各种内、外力地质应力作用下,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所形成的产物,其影响因素是多种多样的,而断裂在本区是最为重要的一个构造影响因素。一个区的构造活动可以表现在地壳的升降、断裂活动、地震活动等方面。构造活动对滑坡、崩塌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空间展布等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武定县位于元谋―绿汁江深断裂与普渡河断裂的夹持区域,武定断裂穿越县区,属抬升区,新构造运动较强烈。一方面,强烈的构造运动使岩体的完整性受到破坏,岩石破碎,岩体风化程度深,为滑坡、崩塌及泥石流、的发育提供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新构造运动造成的地壳弹性变形,导致武定地震多发,而地震活动又常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2.2 诱发因素
(1)降雨与地质灾害
武定县的地质灾害基本上都是降雨诱发型,降雨为首要影响因素。降雨对地质灾害形成条件的影响体现在地表水作用和地下水作用两个方面。地表水作用是指降雨工况下,由于浅表层岩土体的吸水和水力输移,使得下滑力增加,抗滑力降低,进而发生失稳。后者是指降雨工况下,下渗的地下水使得坡体内部空隙水压力发生剧烈的变化,根据有效应力原理,随着空隙水压力的增大,有效应力随之减小,从而引起坡体内部土体颗粒之间或者是结构面上的摩擦力减小,降低斜坡的稳定性。经调查统计,武定县近年来经历的多次地质灾害群发事件,均与大规模强降雨有关。
通过多次降雨型地质灾害事件的资料分析发现,区内地质灾害不仅受到降雨强度的影响,而且与有效降雨量有关。地质灾害事件可以分成两种不同的降雨情形:一种是降雨时间持续较短,突发单日暴雨,骤雨量超过150mm,单日降雨量过大成为诱发灾害发生的主要因素;另一种是灾害发生前3日~5日内有持续强降雨过程,单日雨量大于40mm,累计降雨量大于300mm,有效降雨总量成为诱发灾害的主要因素。这与云南省气象部门对省内降雨型滑坡泥石流事件的统计结果基本一致,即滑坡泥石流发生临界降雨量包括前期有效降雨量和日降雨量等两个方面。
综上所述,无论哪种类型,暴雨都成为诱发武定县各种地质灾害的主导因素。因此,降雨量成为武定县地质灾害预警预报以及群测群防工作开展的一个重要判据。
(2)河流侵蚀作用与地质灾害
武定县没有天然湖泊,人工水库也很少且规模较小,水体对地质灾害的影响就是河流对地质灾害的侵蚀作用。区内主要河流为金沙江、勐果河及众多支流。勐果是武定县境内最大的金沙江支流,发源于猫街旧长冲村关天山南麓,向北流经猫街、高桥、插甸、田心、东坡,从白马口注入金沙江。全长103km,总落差1804m,比降17.5‰;流域面积1736.5km2,平均流量11.36m3/s,平均径流总量3.776亿m3,支流众多,武定县地表水多汇入该河。
由于河谷切深大,两岸坡度陡,植被破坏严重,岩体强度低,使勐果河流域成为地质灾害密集发育地带。调查发现勐果河流域地质灾害共发育88处,占全县地质灾害总数的40.1%。
(3)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灾害
武定县人类工程经济活动不断扩大和加速,毁林开荒、城镇及乡村建设、修筑公路、开矿采石、兴修水利、放牧及粗放式的陡坡开挖耕种(或灌溉用水下渗)等工程建设和经济活动,促进了工农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改变了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使武定县自然环境较脆弱,在降雨、地震等作用下形成滑坡、崩塌及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机率较高,产生了众多人为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经统计,主要由人为产生的滑坡达41个,占滑坡总数的26.45%。因此,人类工程经济活动是地质灾害影响因素中重要的不可忽视的因素。
3. 结论与建议
(1)武定县地质灾害总体以滑坡、泥石流居多,规模以小型为主,中型次之。地质灾害主要沿河谷沿岸及谷坡地带分布,多集中于雨季暴发。(2)武定县地质灾害的形成是内动力与外动力相互作用的结果,内动力与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及地质构造密切相关,外动力直接诱发因素为降雨、地震及人类工程活动等。(3)根据武定县地质灾害的类型及分布特点、形成条件分析,武定县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工作应结合各区段地质环境条件特点进行规划,工程措施及搬迁避让相结合,雨季应做好灾前预报工作。尤其应加强地质环境保护意识,避免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造成大面积破坏,深切割河谷地带地质环境条件较脆弱的片区应明确为工程禁建区。
参考文献:
[1] 吕建中, 武定县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报告[R], 2014.
[2] 吴伟, 范柱国, 张红兵, 马玲, 云南省山地地质灾害及防治对策[J], 甘肃冶金, 2005,27(3):78-81.
[3] 钟立勋. 中国重大地质灾害实例分析[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螅 1999(3):1-10.
[4] 潘懋, 李铁锋.地质灾害学[M].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南海纷争范文4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产业结构调整;协整分析
F0629A
曹翔(1990-),男,汉族,湖南衡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投资;张良(1988-),男,汉族,河北昌黎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热带农业经济与政策;余升国(1977-),男,汉族,湖北大悟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国际投资。
一、引言
外商直接投资集资金、技术、管理经验等要素于一身,它不仅通过资金的共计来调整产业结构,还通过外资企业的技术、管理经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1从产业的生产、管理、技术等方面引起前向、后向关联效应而对其他产业产生直接和间接影响;2外资通常都倾向于投向东道国欠发达的产业,而其带来的资金、技术、观念、管理经验等都可以提高本地资源利用效率,从而优化产业结构;3外资本身可以提高东道国资产存量的质量、生产技术及生产水平,从而带动产业结构升级。但是由于自身技术和经验的欠缺,海南省在引进外资过程中难免会对产业结构调整带来一定的负面冲击。因此,如何不断调整外资投向,充分发挥外资对产业的积极影响,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
国内外学者就外商直接投资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做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其中有代表性的成果如下:国外方面:Frank Barry(1999)对西班牙、葡萄牙、爱尔兰和英国四国在实际利用外资比重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利用外资的多少直接影响了该国的产业结构。Eva(2005)通过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对捷克产业结构的影响,发现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通过经济联系促进捷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国内方面:杨俊龙、张媛媛(2004)认为外商直接投资可以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但也会加剧产业的结构性偏差。赵红和张茜(2006)利用1983—2004年时间序列数据研究发现:外商直接投资能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但这两者之间并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陈继勇和盛杨怿(2009)从资本供给和知识溢出的视角研究发现FDI流入所带来的资本供给、技术溢出效应促进了产业结构高级化、高效化的发展。邵玲(2011)通过测算外商直接投资引起的三次产业偏离度,发现引起的偏差的大小依次为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
上述研究成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但主要是对第二、三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其中第二产业尤为突出。本文基于1988—2012年海南省外商直接投资与三次产业结构比重变化的数据,结合海南省实际情况进行定性分析,运用协整方法定量分析FDI对海南三次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海南省实际利用外资与三次产业结构调整现状
选取1988—2012年(1988年海南建省)海南实际利用外资额和历年三次产业结构比重,分别记为FDI、R1、R2、R3。其中,FDI数据来自 《海南50年1949—1999》、2000—2013年的《海南统计年鉴》,R1、R2、R3来自于2013年《海南统计年鉴》。由于实际利用外资是用美元表示的,本文采用历年人民币对美元的平均汇率将其调整为人民币计价,以亿元为单位,对外商直接投资和海南三次产业结构比重进行定性分析。
1海南省实际利用外资现状
由上述检验结果可知,这三个模型的残差序列都是平稳的,即LFDI分别与Lr1、Lr2、Lr3存在协整关系,即说明FDI与海南一、二、三次产业所占GDP的比重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至此,可以得出下列结论:外商直接投资每增加 1%,第一产业比重将降低 125%;第二产业比重将增加 84%;第三产业比重将增加59%。
四、结论与对策建议
基于上述实证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在其他影响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海南省实际利用外资会造成第一产业比重的下降,带动第二、三产业比重的上升,且对三次产业比重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据此,海南省应该充分运用外商直接投资这一杠杆来调整产业结构,使之向预期的调整方向发展。1加大第三产业引资力度,以建设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为目标,基本完成旅游要素国际化改造任务,提高旅游产业的国际竞争力;2第二产业招商引资应充分利用现有产业基础、港口条件和重点工业园区及开发区,发挥海南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后发优势,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中布局、集约发展新型工业;3第一产业应吸引外资重点投向技术相对不够成熟的新型农业领域,围绕建设国家热带特色现代农业基地的战略定位,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和集约化。
[参考文献]
[1]Frank BarryFDI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Ireland,Spain,Portugal and the UK:Some Preliminary Results[J]Annual Conference on the European Economy,1999(12):103-105
[2]Eva KSectoral linkages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irms to the Czech Economy[J]Research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Finance,2006(2):251-265
[3]杨俊龙,张媛媛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J]宏观经济管理,2004(7):40-42
[4]赵红,张茜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产业结构影响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6(8):82-86
南海纷争范文5
关键词:城市化海南房地产用地供应管理
2006年以来,海南房地产业快速发展,带动了众多产业和行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创造了大量的财税收入,有力地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海南的社会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城市化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土地资源的消耗也非常迅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土地供应是调控房地产市场的重要手段,也是土地管理和房地产开发的联接纽带,更是土地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协调、有序、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
1 海南省房地产建设用地供应管理的机制创新
1.1 变房地产建设用地招拍挂为建设项目招标
目前实行的房地产建设用地招拍挂方式名义上是土地使用权的出让,实际上该拟出让土地的开发用途、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等使用条件和开发建设时限都已经由规划管理部门予以确定,此时的土地使用权实质已经变成了建设项目的开发权,用地单位通过招拍挂方式购买的名义上是土地使用权,实际上是以该土地使用权为基础的建设项目开发权,而土地使用权只是作为建设项目的基本前提而存在。因此,可以改变目前单纯的以土地使用权为标的、以土地使用权价格高低为依据的供应方式所带来的负面效应。由于土地使用权作为一种价值单一的财产权,可以采取招标、拍卖和挂牌的交易方式供应,而房地产建设项目是由技术因素与价值因素多个要素构成,采取单一准则的拍卖和挂牌方式交易不能完全体现项目所能产生的价值,只能采取招标的方式,最终根据不同的方案进行评定用地单位及出让价格。转变这种机制后,土地使用权价格不再是唯一的成交指标,而只是建设项目招标评标指标中的一个因素,这必然会使用地单位加大对非地价的技术因素的重视,同时减少用地单位对土地使用权价格的预期,这种通过评定项目综合效益的招标出让方式,避免价高者得而导致地价上涨所带来的负面效应。
1.2 创建规划主导下的土地供应机制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国际旅游岛的建设赋予了海南探索新的发展机制,当前的首要任务不是招商引资,不是急于发展,而是要高起点高标准,以国际的视野,做好旅游岛整体规划修编,包括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规划,规划制定并公布后,就必须严格执行,赋予规划的法律地位,绝不能随意修改。在规划的修编过程中,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的规模,将存量土地的再利用纳入规划、计划,积极盘活,不断推进旧城旧村更新改造,充分挖掘土地资源潜力,确保土地整体利用效率和效益的提高。
1.3 创新房地产建设用地供应决策机制
一是以土地集约利用为原则,指导海南省房地产建设用地的供给,对城镇内的存量土地进行集约利用评估,评估存量土地的再开发潜力,除了必要的交通和公共设施用地外,限制增量建设用地的供给。对于已供应未开发或是未达到开发条件的,通过置换方式尽快盘活,进一步消化闲置以挖掘城镇存量土地潜力,解决国际旅游岛急需建设用地问题。
二是建立房地产建设用地指标体系。首先,鼓励企业对现有城镇建设用地进行改造、提高利用效率,积极参考特色乡镇建设,实行旧城改造与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相挂勾的指标体系,将每年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变为有条件的建设用地指标,提高现有建设用地的利用效率,避免新增建设用地过快增长;其次,探讨换地权益与建设指标相挂勾事宜,尽快解决历史问题,多方面增加建设用地总量;第三,建立各市县建设用地指标交易体系。
1.4 实行城镇土地整理机制
城镇土地整理是指通过采用各种技术手段来改善城镇内部的土地利用环境,消除土地利用中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起制约和限制作用的因素,优化调整用地结构,促进土地利用的有序化和集约化,提高土地资源的使用效率和经济承载力。
城镇土地整理的过程就是城镇土地存量供给的过程,通过对存量土地的开发与利用,提高城镇内部土地的利用效率、调整建设用地结构与利用方式、增加土地利用强度,在现有城镇建设用地的基础上挖掘土地供给潜力,在土地绝对供应量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城镇建设用地的产出效益,从而相对增加土地的经济供给量。
1.5 建立竣工验收参与机制
目前,土地管理部门在供应土地用于房地产开发后,没有对土地进行全程跟踪监督。建议今后在项目竣工后,土地管理部门要与规划部门、建设部门一起参与竣工验收,将开发商的合同履行情况作为验收通过与否的必要条件,并纳入开发商信用档案,对欠缴土地出让金、囤地炒地、履行土地出让合同中出现严重违约行为等信用较差的开发企业要限制参加招拍挂竞买,限制供地,以此促进土地尽快开发利用,防止土地的闲置。
2 海南省房地产建设用地供应的政策建议
2.1 做好房地产专项规划,引导土地理性需求
如何让房地产开发为旅游业及国际旅游岛建设所服务,这是房地产专项规划的重要目标,也是海南省引导土地理性需求、集约用地的重要手段。房地产规划应站在更高的高度来进行,才能引导土地理性需求,从而更好地为国际旅游岛服务。一是把海南省作为一个大城市来运作,做好各个市县房地产专项规划,分析各地方房地产开发的规模,对房地产开发风格、颜色、旅游定位、品牌、职能、区位等统一规划,形成一批独具风格的风情小镇。二是推进旧城改造,培育当地特色乡镇发展。除大型滨海旅游区外,房地产开发一律以城区范围内为主,原则上先对城镇现在存量建设用地提高利用后再进行供应新增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土地。三是加强农垦产业规划,积极发展观光农业。四是提高规划要求,集约利用土地。
2.2 加大保障性住房用地的供应比例,建设保障性住房体系
对于海南来说,住房问题已经十分突出,房价远远超出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而且经济适用房供给比例严重不足,当地居民买房压力日益增大。虽然目前政府已100%满足保障性住房用地的需求,但开发量十分有限,加上分配体制不成熟,保障性住房所起的作用仍然有限。建议加大廉租房用地的供应,弱化经济适用房建设,形成长远的“双轨制”保障住房供应体系,制定《海南保障住房法》。
2.3 加强现有建设用地管理,盘活闲置土地
由于海南受上世纪房地产泡沫的影响,土地闲置的原因很复杂,涉及面广,海南省委省政府采取了很多有利盘活土地的措施,取得了极好的效果。但是由于地方政府过度依赖土地,从而造成对问题软处理,土地闲置问题仍较为突出。目前,土地闲置问题已得到了国土资源部的高度重视,海南也应利用这次机会加快盘活存量土地,为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排除障碍。一是达到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该没收的,一律没收;二是违反规划或是延期开发的,重新评估地价并由企业补交差额地价后限期开发;三是由于政府原因或是区域基础设施原因未达到开发条件造成土地闲置的,一律采取“土地等值置换”方式进行限期开发。
2.4 鼓励家庭旅馆业发展
根据《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到2020年海南年接待国内外游客将达到7680万人次,海南旅游总收入1240亿元。所以,大型旅游区建设或是旅游地产业的开发,必须要规划、落实好当地农民就业产业规划,扶持或鼓励当地农民或集体建设家庭旅馆,满足游客多元化的住宿需求,让当地农民代代受益,享受经济发展成果。如东莞成为“世界工厂”的聚集地后,大部分失地农民除了进厂工作外,还可以通过建房出租获得较为稳定的家庭收益,最终达到共同致富的目的。
2.5 加强海南旅游地产方面的法制建设
目前,海南房地产主要的问题是外地人购买比例较大,闲置率高,房价上涨过快及当地有效需求得不到满足等多层次问题。由于目前海南很多地方旅游发展还不成熟,大量开发房地产去满足外地人购买的需求,必将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所以,在今后土地供应中,应减少度假村项目用地的供应,而增加经营性旅游项目用地的供应量,鼓励走分时度假模式,形成海南岛内“一卡通”分时度假消费,同时分段销售使用权而不售产权,让每一份旅游地产的使用权能够流动并流通,形成产业化模式,真正让地产为旅游服务,促进国际旅游岛国建设。
3 小结
在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背景下,通过以上房地产市场中土地供应管理机制的研究,旨在揭示海南省土地供应与房地产市场之间的内在关系,探讨如何通过科学调控土地供应、加强土地供应管理,以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有序发展,为海南土地资源得到高效开发利用和优化配置提供保障,更好地服务于国际旅游岛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廖喜生,吴庆云,陈甲斌.我国房地产开发用地规划管理体制探析[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0,(11).
[2]吕苑鹃.国土资源部:完善措施,加强监管严格落实房地产用地调控政策[J].国土资源,2010,(12).
[3]张乃贵,潘文灿,李尚杰,杨重光.对房地产用地管理的几点建议[J].国土资源情报,2011,(8).
[4]陈兴汉.房地产的集约用地之路[J].城市开发,2005,(8).
[5]孔凡文,刘光忱.沈阳市房地产用地市场的发展与完善[J].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作者简介:
颜洪平(1978-),男,海南大学学院讲师、在读博士。
南海纷争范文6
关键词:海南乡村旅游;旅游竞争力;关键因素;策略
一、前言
随着旅游产业规模的扩大和地位的提升、市场经济大环境和产业发展国际环境的变化,旅游的需求与供给也在发生着相应地变化。海南旅游业在经历了景点竞争、线路竞争和城市竞争后,开始步入乡村区域旅游竞争的时代。
二、影响海南乡村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海南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有很多有利的因素,但也面临了很大的挑战。所以,要使乡村旅游地区提升旅游竞争力,就要对海南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做简要剖析,针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得出影响该区域旅游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1.海南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
(1)开发形式。海南乡村旅游兴起于本世纪初期,以海口、三亚两个重点城市为依托,附近的琼海、文昌、万宁、澄迈等市县都先后开展了乡村旅游。到目前为止,三亚田园小鱼温泉、兴隆热带植物园、甘什岭槟榔谷原生态黎苗文化旅游区、文昌文亭休闲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龙泉乡园)四家景区已列入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根据区位、资源、客源等多方面的特点,海南乡村旅游可概括为四种模式:
①生态观光型
②休闲度假型
③民族村寨型
④古村古镇型
(2) 存在问题
①乡村旅游的宣传力度不够。Buhalis D强调市场营销对提高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作用,他认为采用营销的新技术如网络营销,可以增加可视度、促进区域合作,从而提高旅游的竞争力。据资料,海南乡村旅游的游客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是报纸杂志,其次是亲友介绍,电视媒体和网络宣传只位居其后。
②乡村旅游产品开发滞后。在乡村旅游遍地开花的现状下,不同区域的旅游产品虽具有特色,但是难免会存在替代性。如果这些可以替代的旅游产品分布在不同的乡村旅游地区,就难免会导致目的地旅游的竞争力。而众多的旅游开发商正因为看到旅游业对当地经济的推动作用,所以致力于用独特的旅游产品来吸引游客,这样,在丰富了旅游产品的同时,市场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
③对生态环境和繁荣农业的意义小。特定的旅游开发管理模式对乡村的旅游竞争力有明显影响。一方面,一种合理的管理模式可以以很强的吸引力使乡村旅游极具特色,进而改变单纯从经济上获利,可以使乡村旅游开发成具有文化、政治、教育意义的高品位旅游模式;另一方面,过度的、不合理的开发模式,会带来如环境破坏、资源过度开发等问题,进而造成旅游竞争力的衰弱。
④从业人员的素质不高。企业中将提高员工的素质作为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在旅游业当中,从业人员的高素质更是增强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重要保证。
2.海南乡村旅游竞争力关键因素分析
迈克尔・波特建立的竞争力“钻石模型”为这里所要讨论的海南乡村旅游竞争力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笔者运用“钻石模型”并结合海南乡村旅游业自身发展的现状及特点,简单绘制出海南乡村旅游竞争力的影响要素。
(1)资源开发现状。综合国内外学者对于区域旅游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研究,旅游资源因素是公认的关键性因素。海南省所拥有的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已有四家景区被列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示范点。这里有独特的自然风景、田园风光和古村古镇,又因为孤悬海外,形成了独特的生态和人文环境,不仅风光优美,风情小镇和黎苗文化更是一朵奇葩。海南从这些独具文化理念的乡村旅游资源中开发整合了槟榔谷景区、田园小鱼温泉等乡村旅游发展的示范点。
(2)旅游设施。旅游基础设施作为旅游产业的物质基础,对整个海南乡村旅游的整体竞争力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海南虽孤悬海外,但现已有美兰机场和凤凰机场两大国际机场,东环铁路的开通更是使海口与三亚实现了“一日生活圈”,公路干道直通各港口、市、县,并延伸到全岛318个乡镇及旅游景点,因此,乡村旅游的可进入性高。乡村旅游点农家乐、渔家乐及度假别墅的建立,为游客提供良好的餐饮住宿条件。但由于没有建立完善的交通体系,所以各乡村旅游点的联动性差,景区内的通讯、环卫、餐饮、娱乐设施都亟需完善。
(3)旅游产品。旅游产品是旅游业者通过开发、利用旅游资源提供给旅游者吸引物与服务的组合。即旅游目的地向游客提供一次旅游活动所需要的各种服务的总和。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做好热带现代农业基础建设,提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就是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展示、田园风光、农业生产体验、瓜菜采摘、农家旅馆、特色餐饮、垂钓捕捞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品的结合。
笔者认为,可以将某个具体的乡村旅游目的地的一系列旅游产品进行适当的整合,完善食住行游购娱要素,使旅游产品的配套性更全面并形成规模体系,这样更有助于加强旅游者停留的时间;在发展乡村旅游观光业的同时,重视大中型城市周围乡村地区的度假型旅游,因为度假型乡村旅游群体很有可能成为旅游的回头客;乡村旅游产品要突出当地的特色,做到人无我有,还要保存自然原始的状态,让游客真正体会到乡村旅游的魅力。
(4)旅游需求。波特认为,国内需求是一个行业、一种产品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个主要影响要素。国内需求规模、需求特征、需求国际化是影响产业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重要因素。对于地区旅游产业而言,需求规模、需求特征、需求国际化也是影响地区旅游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海南乡村旅游资源丰富,随着旅游产业的升级转型,人们的出行方式也逐渐的由观光式旅游向休闲度假过渡,但目前来海南的旅游多集中在海口、三亚、琼海几个少数旅游城市,在旅行社安排的行程中很罕见有乡村旅游活动,所以这就导致了供需矛盾。
因此,从乡村旅游的需要出发,应该准确的定位乡村旅游目标市场,从近期看,以海口、三亚两个大中型城市为依托,加大周边地区如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的旅游客源,长远的就要积极将海南打造成国际旅游岛,吸引国内外更多旅游者。除此之外,按游客的需求合理布局,也是针对旅游市场需求开发的重要环节,可以将便利的交通结合海南特色的乡村旅游资源,配合完善的旅游产品,从而使海南有一定的旅游接待能力。
(5)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机遇。2009年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标志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随后海南省委、省政府组织编制了的《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其中对于促进海南乡村旅游的发展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纲要》中提出要促进热带特色农业与旅游的结合,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开发乡村旅游产品,建设生态文明村、旅游小镇等乡村旅游示范项目,依托旅游城市和重点度假区、景区,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休息带,使海南的乡村旅游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旅游活动。
(6)经济发展水平。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决定了该地的旅游竞争力。因为该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旅游投资、旅游收入的水平都会受到经济发展的影响,所以具有的良好经济发展水平对于旅游者来说本身就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海南乡村旅游发展的较晚,还处于初级阶段,目前正大力的推进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政府更是将此提上日程,在发展农业的同时发展旅游,发展经济。兴修公路、改建农舍、增加配套的基础设施,使乡村旅游方式更为完善。针对乡村旅游的开发模式,现阶段应以政府支持、企业运作、集体经济和农民参与的“四合一”开发模式为主,调动各方的积极性。
可见,海南省对未来十年的游客接待人数及旅游总收入做了大幅增长的预计,海南乡村旅游的发展正好可以借建国际旅游岛的契机,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开发。
(7)文化氛围。文化方面的竞争是旅游业竞争的最高境界,旅游目的地如果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及独特的旅游文化资源就大大的提升了该地的旅游竞争优势。适应新形势,在新的市场需求下,发展乡村旅游就必须深入挖掘乡村文化内涵,提出特色和文化。
(8)政府对旅游业态度。政府的指导、支持以及对旅游业的态度会直接影响一个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方向和吸引力大小。乡村旅游在发展初期一定会遇到资金、技术、管理等多方面的问题,政府如果可以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不仅能解决一个地区的收入问题,从长远角度看,更是能保护环境,促进经济的长期发展。
三、海南乡村旅游竞争力提升策略
随着世界范围内旅游目的地竞争的日益激烈,关于某一个区域内旅游竞争力的研究越来越重要。就旅游目的地而言,弄清自身的优势与劣势何在,就可以不断采取措施培育竞争优势,并且将劣势进行转化,从而提升旅游竞争力。这是确保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较其他旅游目的地更加健康、快速发展的应对措施。
1.保持乡土特色
乡村旅游核心的竞争因素就是具有特色的乡村旅游资源。乡村旅游近年来越来越受欢迎,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人们厌倦了大城市的喧嚣和聒噪,渴望投身于美丽的田园风光,渴望“采菊东南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状态。乡间看似普通的景致和生活状态,却是吸引旅游者参加乡村旅游的最大吸引力所在。
2.优化旅游产品
在前文中已经提到了现阶段乡村旅游产品存在的问题,为此,我们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第一,开发多类型的旅游产品,根据旅游区域自身的特点,结合旅游市场的需求,开发区别于周围景区的特色旅游产品;第二,增加文化内涵,通过景区文化的积淀,挖掘有深度的旅游文化产品,要赋予它新的生命力,这样才能使游客感受文化产品的魅力;第三,应该结合自然资源和当地文化,将一些景区现有的分散旅游产品适当的整合,形成一个有规模的产业链,使游客来此,有配套的设施、设备,能够体验农村生活,有休闲度假的活动,品尝当地特色美食,满足游客食住行游购娱的各项需求,参与到更多的旅游活动,增加品牌竞争力。
3.提升旅游形象
鲜明的旅游形象可以使人们更有效的区别各个旅游目的地,并引导旅游产品的开发和旅游者的消费。新世纪的旅游业非常重视旅游目的地形象的设计,这就是旅游地的活招牌,也是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份额的强大武器。可以采用广告策略、活动与时间策略、直接营销和个人营销策略等,实施对海南乡村旅游的全方位推销,力争使更多的人群了解这里所拥有的独特资源,浓郁的“乡”文化,同时,争取让权威的媒体、公众人物、政府代表前来感受某些特色的乡村旅游区并发表评论,加强对乡村旅游的宣传力度,使海南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得以推广。
4.加强区域联动
旅游业所涉及的相关领域很宽,所以各区域相互联系、相互协调,才能进一步的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总之,虽然现阶段海南的乡村旅游发展水平与城市的旅游业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许多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地解决,但是在如何增强海南乡村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方面,本文就核心影响要素提出了提升策略,希望对海南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理论指导作用。
四、结语
海南乡村旅游是海南旅游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海南乡村地区的发展和繁荣具有重要作用。针对影响海南乡村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这一课题的研究,不仅对丰富现有乡村旅游竞争力理论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也为海南乡村旅游竞争力的提升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
本文通过对乡村旅游竞争力的界定,展开对影响海南乡村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关键因素的分析,分析之中构建了影响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要素的模型,这是本文的创新之处,把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借鉴到研究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学科来,剖析了海南乡村旅游发展中影响竞争力的问题,重点分析了各要素在海南乡村旅游业发展中的表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该地旅游竞争力的策略。但本文在对影响乡村旅游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的分析上还不够全面,在今后的研究中,要进一步加强。
参考文献:
[1]易丽蓉,傅强.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N].重庆大学学报,2006(8):154-158.
[2]唐承财,钟全林,李小霞.城市旅游发展的驱动力分析及案例实证[N].沈阳大学学报.2007(5):8-11.
[3]隋春花.乡村旅游:21世纪新旅游初探[N].韶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5).
[4]何景明,李立华.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探讨[N].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