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效栽培技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效栽培技术范文1
辣椒原产于美洲中南部热带地区,在长期栽培过程中逐渐形成喜温、怕涝不耐渍、喜光而又较耐弱光的特性。江门市位于珠江三角洲西侧,属亚热带低纬地区,受海洋性季风影响,气候温暖湿润,霜期无或极短,终年无雪,年平均气温均在22 ℃左右,适宜辣椒种植。近几年,为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发展辣椒优势产业,江门市在开平、台山等地不断扩大辣椒种植面积,也初步形成产销链。然而,目前种植品种与栽培技术水平的参差不齐严重制约了辣椒产业的发展。为此,江门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引进优良辣椒品种10~15个,筛选出4~5个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良品种,并通过试验研究总结出一套高效高产栽培技术,现将有关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环境条件
1.1 温度
辣椒不同生长阶段对温度有不同的要求,种子发芽期以25~30 ℃为最好;幼苗期适宜的昼温为23~25 ℃,夜温为15~20 ℃;开花结果期昼温以23~27 ℃为好,夜温以18~23 ℃最好,气温低于15 ℃受精不良,易落花,低于10 ℃植株生长停止,低于5 ℃植株受不同程度的冻害,导致植株死亡,但高于35 ℃则不能受精而落花落果。
1.2 光照
辣椒对光照要求不严格,一般来说辣椒要求充足的光照,但它比其他果菜类蔬菜更耐弱光。辣椒对光照的要求也因不同阶段而有别,种子在黑暗条件下容易发芽,而幼苗期需要良好的光照,开花结果期需要充足的光照。辣椒对日照长短反应不敏感,只要温度适宜、营养条件好,光照长或短均能开花、结果,通常以10~12 h的日照为宜。
1.3 水分
辣椒较耐旱,怕涝不耐渍。辣椒不同生育期需水量不同,种子发芽需要一定水分,以利于发芽;幼苗期需水量较少,适当控水,以利于发根,防止徒长;结果期需要充足水分,以利于果实迅速膨大,提高产量。空气湿度也对辣椒生长有影响,一般空气相对湿度60%~80%有利于茎叶生长及开花坐果。若空气湿度过高,易引发多种病害;空气湿度过低则不利于授粉受精,造成落花落果。
1.4 土壤
辣椒对土壤要求不太严格,砂壤土和壤土均可栽培,但以土层深厚、通透性好、有机质丰富、排灌方便的壤土或砂壤土为好。要求土壤酸碱度为微酸性或中性,若在盐碱地上种植,则辣椒根系发育不良,叶片不肥大,易感染病毒病。
2 品种选择
一般选择抗病虫、丰产、耐贮运、商品性佳的优良品种,还要考虑各地消费习惯、市场需要、栽培条件及供应季节,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当地种植和销售的品种。目前主推品种有汇丰5号、GL-5朝天椒等。
3 栽培季节
华南地区适播期为7月至翌年2月。适期早播,可实现早产丰产。
4 育苗技术
4.1 种子处理
4.1.1 温汤浸种
先将种子用常温水浸泡片刻,然后放入50~55 ℃的温水中烫种,烫种时要不断搅拌并添加热水保持水温,15 min后将种子放入常温水中浸泡2~4 h,然后捞出用清水冲洗干净。
4.1.2 药剂消毒
目的是防止辣椒病毒病,可先将种子用常温水浸泡片刻,再浸入1%的高锰酸钾溶液中,10 min后取出,用清水冲洗干净,再放在常温水中浸泡2~4 h。
4.2 种子催芽
种子处理好后,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包裹好,放在30 ℃左右的地方催芽2~3 d。每天早晨必须用清水冲洗种子1次,以除去种子表面的黏液,防止种子发霉腐烂,促进种子早发芽。
4.3 播种方式
4.3.1 穴盘育苗
将穴盘放在整好的苗床上,往穴盘内填满营养土(用泥炭土、菇渣、谷壳、菜田土等按一定比例混合配制),用木尺刮平,然后用竹签扎1个,每个放入1~2粒种子。播后用营养土覆盖穴盘表面即可,并淋水至湿润。
4.3.2 营养块育苗
用普通地膜覆盖床面,按1~2 cm的间距摆放营养块,用喷壶从营养块上面洒水,让营养块表面全部浸润,待水分完全吸收后,用牙签或铁丝等尖细材料扎刺营养块,看是否有硬芯,如果仍有硬芯,要继续补水,直到吸水完全。吸水充足后,排掉地膜上的积水,将露白的种子平放到营养块穴中,每个营养块放1~2粒种子,播后用专用育苗基质覆盖营养块表面即可。
4.4 苗期管理
当幼苗长出1~2片真叶时要进行间苗,每穴或每个营养块留1苗,以保证幼苗生长健壮,并用50%多菌灵800倍液喷施1次。幼苗长出2~3片真叶时,可用0.1%尿素水追肥1次,追肥后用清水冲洗1遍,防止烧叶。苗期淋水不宜过多,保持表土发白,底土湿润即可。每天早上揭膜通风,晚上盖膜保温。
4.5 壮苗标准
枝叶完整,叶大而厚,叶色深绿,叶柄粗短,茎粗节短,无损伤,无病虫,根系发达。
5 整地定植
5.1 整地
以1年以上未种过茄科作物的地块为宜,选好地后每667 m2撒施石灰40~50 kg并深翻,然后每667 m2施入商品有机肥300 kg、复合肥25 kg和过磷酸钙30 kg作基肥。土壤翻耕耙碎后起畦,一般畦宽(包沟)1.3 m,畦高约30 cm。
5.2 盖膜打洞
畦整好后要覆盖银黑地膜,以减少杂草产生。具体操作为:用锄头在畦面两侧分别开小沟,把宽80 cm的地膜铺在畦面上,将地膜两边埋入小沟内,然后用泥土压实。用直径8 cm的铁筒在畦面打洞,每畦按双行“品”字型打洞,洞深6 cm左右。
5.3 定植
当幼苗长出4~5片真叶时即可移栽定植,春季要抢冷尾暖头天气定植,夏秋选晴天下午定植。定植密度要根据栽培季节做适当调整,春季种植株距为30 cm,每667 m2栽植3 500株左右;秋延后种植可适当密植,株距为25 cm,每667 m2栽植4 400株左右。定植后淋足定根水,以提高成活率。
6 田间管理
6.1 水分管理
定植后定根水一定要淋足,定植后3 d左右一般不再淋水,否则容易引起椒苗落叶。定植后5 d左右,结合查苗补苗轻淋1次缓苗水。缓苗后(定植后7~10 d)适当控制水分,以促进根群垂直下扎土层,使苗矮壮。幼苗长出1~2片新叶后要保持充足水分,以促进植株长茎、长叶。以后应根据天气情况和辣椒需水情况合理浇水。雨后要及时排水,以免引起各种病害。
6.2 追肥
追肥应遵循“轻施苗肥、稳施花肥、重施果肥”的原则。定植后6~9 d,每667 m2用0.2%的尿素水淋1次,以促进植株生长健壮。定植后10~30 d为植株茁壮成长阶段,同时开始开花、坐果,每次每667 m2施复合肥15 kg,结合施肥进行中耕培土、除草。结果初期田间管理的重心是施足水肥,每667 m2施复合肥20~25 kg、氯化钾5 kg;采收盛期每5~7 d采收1次,每采收两次就追肥1次。另外,结合病虫害防治进行叶面追肥。
6.3 整枝
对分枝较多的品种应将第1分枝以下的侧枝摘除,以减少养分消耗,提高果实商品性,并及时摘除下部的枯、黄、老叶,以利于通风透光;对上部枝叶茂盛的,可将两行植株间向内生长且长势较弱的分枝剪掉。
7 病虫害防治
7.1 猝倒病
一般苗期发病,幼苗露出土表的茎基部呈水渍状病斑,然后病部变成黄褐色,干缩成为线状,发病迅速,在子叶尚未凋萎前幼苗突然倒下,即猝倒。湿度大时,病株及附近床面上长出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可用75%敌克松1 000倍液灌根,或用70%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喷雾或灌根。
7.2 疫病
叶片产生暗绿色病斑,潮湿时部分叶片腐烂,茎、枝处病部呈暗褐色斑块或条纹,病斑以上枝叶很快枯萎死亡、脱落。茎基部常发生褐色腐烂,病部长出白色菌丝体。可用68.75%银发利1 200倍液或5%凯润2 000倍液喷雾,每隔7~10 d喷1次,连喷2~3次。
7.3 青枯病
一般在坐果初期发病,病株顶部叶片萎蔫下垂,随后下部叶片凋萎,而中部叶片萎蔫最迟。病株中午萎蔫,早晚恢复正常。严重时横切病株茎木质部,用手挤压有乳白色黏液溢出,这是青枯病的重要特征。可用72%农用链霉素4 000倍液喷雾或灌根,或用77%可杀得500倍液灌根等,每5 d灌1次,连续灌2~3次。
7.4 蚜虫
嫩叶及生长点被害后,多形成皱褶、畸形、卷曲皱缩。受害轻时叶片发黄,影响正常生长;受害重时,植株生长迟缓,甚至停滞。蚜虫还能传播病毒病,造成病毒病大流行,应及时打药防治。可用10%吡虫啉1 500倍液或25%阿克泰2 500倍液喷雾防治,交替用药,连喷2~3次。
7.5 棉铃虫
主要为害蕾、花和果,也可咬食茎、嫩叶,造成落花落果或茎叶缺损。为害时多在近果柄处咬成孔洞,钻入果内,蛀食果肉,并引起腐烂,导致严重减产。在卵孵化盛期至2龄幼虫期必须进行防治,可用20%康宽3 000倍液、或10%除尽1 500倍液、或2.5%敌杀死2 500倍液喷雾等。
高效栽培技术范文2
关键词 西瓜;早春;高效;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51.0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01-0139-01
2009年起,西安市长安区示范种植大棚早春西瓜,3年来累计示范种植102.67 hm2,2009年平均产值10.8万元/hm2;2010年平均产值11.55万元/hm2,2011年改进大棚设施后,早春西瓜实施立体栽培,产值和效益大幅提高,产值已达15万元/hm2以上。早春西瓜结合秋茬蔬菜轮作,可充分利用光热资源,有效缓解连作病虫危害,经济效益显著[1-2],该技术目前已逐步被群众认可和接受。
1 茬口安排与品种选择
早春西瓜于12月下旬至翌年1月上旬播种育苗,1月下旬至2月上旬嫁接,3月中旬至3月底定植,5月中下旬收获上市。如果管理得当,6月底可收获第2茬西瓜。在关中地区,适合作大棚早春栽培的西瓜品种主要有京欣系列、小兰系列。西安地区一般选择的主栽品种为墨童、四大美人、福运来、贝乐6号等。砧木可以选用野生葫芦、南砧二号、南砧F1等。
2 嫁接换根
采用顶插法嫁接,先播砧木种子,每个营养钵播种1粒种子,待7 d左右苗出齐后,播种西瓜种子,砧木真叶长到1叶1心、西瓜2片子叶长成“Y”形、中间开始发绿叶时进行嫁接。采用靠接法嫁接,先播种西瓜种子,5 d左右后再播砧木种子(两者播在同1个营养钵内),当西瓜1.5~2.0叶、砧木子叶展开时嫁接。嫁接结束立即加盖小拱棚,3 d内密闭不通风,盖花毡遮荫,白天温度控制在26~30 ℃,夜间温度18~20 ℃,相对湿度90%以上;3 d后逐渐加大通风,降低温度;7 d后白天温度控制在22~25 ℃,夜间温度14~16 ℃。若早晨瓜叶上无水珠出现,说明水分不足,可洒水保湿。定植前7 d开始炼苗,白天温度保持23 ℃,夜间13 ℃,最低不低于10 ℃。
3 整地定植
整地时施足底肥,尤其要重施优质有机肥。定植前5~7 d,施腐熟有机肥75~120 t/hm2或干鸡粪30 t/hm2、油渣3 t/hm2、三元复合肥450 kg/hm2、钾肥600 kg/hm2,地面喷敌敌畏、恶霉灵或多菌灵500~800倍液,进行深翻、扣棚消毒。采取“四带”定植法定植,四带是指带水、带土、带肥、带药。定植前苗床浇1次小水,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喷肥时加入恶霉灵、多菌灵等杀菌剂;定植时在穴内撒药土或五色土生物菌肥,然后带营养土移栽。采用大小行高垄栽培,小行宽60 cm,起垄20 cm,垄上栽植2行西瓜,大行宽120 cm兼作走道。当10 cm地温稳定高于13 ℃时即可定植早春西瓜,定植结束后立即采用四膜覆盖(即1层地膜、2层2 m小拱膜、1层4 m中拱膜)。3 d内大棚密闭不通风,但正常见光,提高地温以促进缓苗,3 d后逐步加大通风,白天温度保持25~30 ℃,2 m膜和4 m膜早揭晚盖,注意根据天气变化调整通风时间[3-5]。安装膜下滴灌系统,每次灌水时根据需要,配合使用速效化肥或有机螯合肥,使营养快速达到植物根部,既减少养分流失,又便于控湿防病[6]。
4 吊蔓
吊蔓礼品西瓜采用单蔓整枝,成熟期比爬地种植的西瓜可提前5~7 d,定植密度为2.4万株/hm2左右,该技术的关键环节是引蔓护叶和掐顶吊瓜,管理重点是控制西瓜的口感品质和外观商品性。一是引蔓护叶。吊蔓西瓜,每根主蔓可收获1个西瓜,坐果茎节上的叶片对产量形成影响很大,要注意保护。垄面至坐果节以上3~4叶处的全部叶片,操作时切忌损伤,尽可能让叶片舒展。顺小行拉1条粗铁丝,粗铁丝两边按瓜穴位置固定细铁丝,待瓜蔓长至30 cm左右时,用细铁丝在瓜蔓底部缠绕几圈,然后将瓜蔓稍轻轻绕在细铁丝上,直接引瓜蔓顺细铁丝上架,果实长大后进行吊瓜。二是掐顶吊瓜。瓜蔓长到6~7叶时,出现的第1朵雌花要及时摘除,第2朵雌花坐果后,在坐果茎节以上第13叶处摘除生长点,仅保留摘心茎节上的腋芽,同时摘除雄花[7-8]。保留13~14叶处第3朵雌花备用,其余的雌花全部除去。在幼瓜长至鸡蛋大小时进行选瓜留瓜,挑选1个长相、长势良好的西瓜留用,瓜蔓爬满架后要及时掐尖,以减少养分消耗;幼瓜长到1 kg时用网兜吊在瓜行上方的横置铁丝上,以防幼瓜膨大后拉断瓜蒂掉落。
5 模具定型
幼瓜适时装入方形模具中,利用模具的束缚作用,定型生产方形、长方形等特型西瓜。加装模具后,西瓜成熟时外表皮逐渐与模具相契合,还可在礼品西瓜上长出特殊字样,进一步提升产品价值。在幼瓜长到0.5~1.0 kg时,装入刻有“福、禄、寿、禧、生日快乐”等字样的模具里,后期随时观察,适时采收。
6 病虫害综合防治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公害防治原则。注意对症用药,合理用药,尽量减少用药次数和用药(下转第144页)
(上接第139页)
量;优先使用植物源、微生物源和昆虫生长调节剂,合理使用矿物源农药(硫、铜制剂),有限度地选用部分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提倡不同类别农药的交替、轮换使用,延缓病虫害的抗性发展;可在药液中加入有机硅类助剂,提高药效。西瓜生长期间,可用普力克、抗枯宁、可杀得、代森锌等农药防治猝倒病、炭疽病、疫病、枯萎病等常见西瓜病害。如遇阴雨天、棚内湿度大时,应改用粉尘剂或烟雾剂,每次粉尘剂用量15 kg/hm2、烟雾剂用量3.0~4.5 kg/hm2。病毒病及蚜虫、白粉虱、斑潜蝇,可通过种子消毒、张挂防虫网、遮阳网等措施预防。一旦发现蚜虫、白粉虱、斑潜蝇等,可喷施20%菊・马乳油2 000倍液,或10%吡虫啉1 000倍液防治,也可用灭蝇胺180 g/hm2防治斑潜蝇,用扑虱灵150 g/hm2、天王星15 g/hm2防治白粉虱。
7 参考文献
[1] 朱振华.寿光棚室蔬菜生产实用新技术[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397-431.
[2] 张选后,贾社全,张贵生.设施农业无公害高效栽培[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31-135.
[3] 杨进有,杨有贵,张金良,等.西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2):118.
[4] 宋建华,王风霞.西瓜双膜覆盖高效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2003(2):40-41.
[5] 张显波,田大清.露地早熟西瓜育苗移栽技术[J].种业导刊,2009(1):31-32.
[6] 姚春霞,陈振楼 ,邱琴,等.西瓜设施栽培化肥减量对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05,20(2):76-79.
高效栽培技术范文3
关键词 茄子;秋延后;高效;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41.10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7-0084-01
贾汪区作为徐州市蔬菜主产区之一,蔬菜的种植规模、产量都占据一定份额。茄子是贾汪区蔬菜种植的主导品种之一,群众有多年的种植经验。为提高种植效益和充分利用设施,近年来,群众不断改传统正常的夏季栽培为早春、秋延后、越冬等反季节栽培模式。特别是秋延后栽培模式不仅产量高,而且价格优,被群众大面积推广。
1 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茄子属于喜温、喜光蔬菜,秋延后栽培时间跨度较大。因此,该栽培模式在品种选择上应以耐低温、耐弱光、早熟、抗病品种为宜,如徐州圆茄、南京紫圆茄、周口紫冠、紫帅等。播前将选好的种子在阳光下晾晒6~10 h,用55~60 ℃的温水浸种10~15 min,利于杀死种子表面病菌,浸后冲洗种子表面粘着物,用高锰酸钾1 000倍液或10%磷酸三钠溶液浸泡15~20 min,也可用适当浓度的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浸种,清水洗净溶液后再用25~30 ℃的温水浸种4~5 h,用湿纱布包好催芽,待种子大部分露白后播种。
2 播种育苗
2.1 适时播种
秋延茄子育苗时间在7月中下旬,选择地势高燥、土壤肥沃、未种过茄果类蔬菜的温室或大棚作为苗床,苗床应为高畦。播前苗床施腐熟有机肥30~45 t/hm2、50%多菌灵10~15 g/m2,均匀配成育苗土,并留足一定量备盖种和分苗用。播种选择晴天上午进行,并在前天下午大水浇透苗床,种子均匀撒施畦面后将先前预留的育苗土0.5 cm厚度盖在畦面上,用农膜覆盖畦面,同时加盖防虫网、遮阳网,以防害虫和高温伤苗,也可以采用穴盘育苗[1]。
2.2 苗期管理
播种20~25 d,茄子幼苗长出3片真叶及时分苗。分苗前天下午浇透苗床水以利起苗,按10 cm×10 cm行株距分苗。分后大水浇透,同样用农膜、防虫网、遮阳网覆盖保温、防虫、避强光,促进快速缓苗、健长。分苗利于刺激根系生长,形成壮苗,穴盘育苗无需分苗[1]。播种后用农膜、防虫网、遮阳网覆盖保温、保湿,出苗后及分苗缓苗后及时揭去地膜或农膜以利通风,幼苗期少浇水,不旱不浇水,以防止徒长形成高脚弱苗。苗期重点防治猝倒病,因此揭膜后及时喷64%杀毒钒500倍液,或50%甲霜灵锰锌1 000倍液。
3 定植
茄子分苗后25~30 d即9月中下旬,幼苗5~6片真叶,株高20 cm左右时及时定植。定植前温室或大棚按腐熟鸡粪75 t/hm2+腐熟牛粪75 t/hm2+复合肥1 500 kg/hm2的标准施肥,在定植前15 d将上述肥料撒施到棚室内深耕翻,定植的前一天在苗床上集中喷药1次。做成龟背式高畦,按照大行80 cm、小行50 cm,株距50 cm标准定植,栽植3.75万株/hm2左右,移栽前去除病、弱苗,实行大小苗分级。定植时用77%可杀得600倍液浇定根水,大水浇透后及时覆盖地膜[2]。
4 田间管理
4.1 温光管理
茄子秋延栽培温度管理上,前期要降温后期要增温,在霜降前10 d即10月中旬及时覆盖棚室,最好用茄子专用膜。后期低温条件下,棚面适时覆盖草苫,保证白天温度在25~28 ℃,夜间在12~15 ℃,并做到早揭迟盖,延长光照,或利用张挂反光膜、电灯光源增强光照。
4.2 肥水管理
茄子定植初期以蹲苗为主,待植株长至30 cm高时在畦面的小沟内膜下浇水,当门茄长至3~5 cm浇水、追肥1次,在畦面下结合浇水追施尿素300 kg/hm2、磷酸二铵75 kg/hm2或冲施生物肥525 kg/hm2;盛花、盛果期肥水适量加大,以后每采摘1次果,施肥水1次。肥水总的原则是小、大、小,且膜下暗灌,防止高湿引发病害[3]。
4.3 植株调整
留双枝,采用双干整枝法。在对茄形成后,剪去2个向外的侧枝,形成2个向上的双干,以后所有侧枝均去掉。结果中后期及时去除老叶、黄叶、病叶及徒长枝。生长后期温度较低不易坐果,可用30~40 mg/kg 2,4-D激素保花保果[4]。
5 病虫害防治
茄子病害以黄萎病、绵疫病、灰霉病、褐纹病为主。在防治上除选择抗病品种、轮作换茬等农业防治措施外,前期还要进行种子处理和土壤药土处理,同时生长期间发病应根据病情、苗情长势选择适当药剂防治[5]。
5.1 茄子黄萎病
该病在茄子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但多发生坐果期,主要造成植株根茎部的维管束坏死,导致营养水分供应不上,造成植株黄萎死亡。移栽前用50%多菌灵粉剂800倍液喷洒土壤后深翻15~20 cm,也可在移栽时将配好的药剂浇入穴内;移栽缓苗后用50%甲基托布津600倍液进行灌根。
5.2 茄子绵疫病
该病从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生,主要危害茄子果实。发病由最初的水渍状小斑点逐渐扩大整个果实表面产生茂密白色菌丝,苗期受害常发生猝倒现象。防治上,发病初期用25%甲霜灵粉剂800~1 000倍液,或64%杀毒钒500倍液,或77%可杀得粉剂500倍液喷施,每隔7~10 d喷1次,连喷2~3次。
5.3 灰霉病
该病可危害茄子茎、叶、果实,高湿有利其发生,植株密度大、光照不足、有机肥未腐熟或氮肥用量过大,其发生重。防治上,移栽前用50%速克灵粉剂1 500~2 0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倍液喷施幼苗;移栽后发病用50%扑海因1 500倍液,或50%农利灵粉剂500倍液喷雾。
5.4 虫害
蚜虫、红蜘蛛,采用40%乐果1 000倍液,或21%灭杀毙乳油2 000倍液,或25%扑虱灵2 000倍液交替喷洒防治。
6 参考文献
[1] 朱素英,刘洪文,赵月涛.蔬菜高产高效周年栽培技术模式[M]//高效农业实践与探索.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5:125-129.
[2] 郭世荣,马月花.蔬菜穴盘育苗实用技术[M].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2012:7-12.
[3] 罗启录,王衍银.大棚茄子早熟高产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1990(9):25-26.
高效栽培技术范文4
芡实,俗名“鸡头米”、“鸡禾梗”,是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芡米和叶柄都可食用,营养丰富,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湖南省安乡县大鲸港镇七家村村民种植芡实已有十多年历史,摸索出了一套简单易行的高效种植模式。
1 品种介绍及栽前管理
1.1 品种介绍
种植品种为当地野生种经过多年收集、筛选而得。花紫红色,叶面绿色,直径0.5~0.8 m,有褶皱,叶背紫红;芡梗生密刺,去皮后呈白色,肉质细嫩。该品种主收芡梗,在当地市场很受欢迎,芡米作为附带产品,也可出售。
1.2 留种育苗
头年采收芡米时,挑选品质表现好的优良个体,留在水塘中不采收。冬季自然条件下越冬,春季温度回升后,自然萌动、发芽,一般4月初开始出苗。这段时期基本不用管理,只需保持30~50 cm的较浅水层。
1.3 栽培池准备
鱼池改种芡实的池塘,因有较肥沃的淤泥,无需施基肥;种植芡实多年的池塘,劳力充足的情况下可降低水位,挖穴施适量粪泥。移栽前人工去除池塘里的杂草、诱杀田螺,并确保水中无食草鱼类。
2 取苗移栽及栽后管理
2.1 取苗移栽
2.2 适时追肥
2.3 其他管理
该品种对水位要求不严格,一般不需要人工调节。降水较多的年份,可排水降低水位,保持在1.2 m以下,以便下水操作。叶片遮住水面前,易滋生杂草,可坐木舟人工拔除,切忌使用除草剂。该品种因属野生种,一般没有病害,虫害主要是蚜虫,可用吡虫啉叶面喷雾,采收前10 d停止用药。
3 采收及产品处理
7月,叶片长满水面、芡梗直径1 cm左右时采收芡梗。要下水将手伸入淤泥,从芡梗近基部折断拔起,去掉叶片或花。芡梗上市前需要去皮,可用小刀从两头撕掉带刺表皮,并刮干净。去皮后清水冲洗,打捆上市。芡梗表面着生密刺,在采收和去皮时均需带橡胶手套操作。芡梗一直采收到10月。因该品种部分花茎也作芡梗出售,还要留次年的种,所以一般芡米采收量比较小,待芡梗采收完毕、芡米成熟后,乘小船将手伸入水面以下采收。
4 种植效益
参考文献
[1] 魏林,梁志怀,成燕清.湖南芡实病虫害种类及综合防治[J].蔬菜,2013(4):40-43.
[2] 张远芬.芡实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J].中国农技推广,2013(5):26-27.
[3] 王迪轩.芡实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J].农药市场信息,2013(6):42.
高效栽培技术范文5
关键词 凤凰萝卜;丰产;高效;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31.10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2-0087-01
凤凰萝卜是歙县北郊、富资河上游10 km的凤凰村的地方特产,因脆、甜,生吃可口,烧制易烂,入嘴无渣,很受当地市民青睐,种植范围也从富煺蚍锘舜逖由斓搅烁臁⑿泶2个乡镇,成为当地冬闲田利用和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优先选择。凤凰萝卜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是餐饮业的优质食材和当地馈赠亲友的佳品。产区2014年专门成立了歙县凤凰梧桐专业合作社,并就产品开发进行了尝试。现将凤凰萝卜丰产高效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选地整地
用于种植凤凰萝卜的土地宜选择土层深厚、质地肥沃、疏松透气的砂壤土,前茬作物为中稻、甜玉米等,忌选择十字花科蔬菜或油菜田留茬,以富资河西岸西凤凰至富彀游最佳。
整地要精细,做到耕透、耙细,使土壤上虚下实。土地深翻应达到33 cm,最好采用旋耕机打碎、整平[1]。
凤凰萝卜种植以基肥为主,施底肥可与整地结合,具体施肥量要考虑种植密度,一般种植密度低的(5.25万~6.00万株/hm2)可施有机肥(农家肥)75 t/hm2+三元复合肥(15-15-15)750 kg/hm2;播种密度高的(9.00万株/hm2)可施有机肥(农家肥)90 t/hm2+三元复合肥(15-15-15)750 kg/hm2;种植密中等的(7.50万株/hm2)可施有机肥82.5 t/hm2+三元复合肥(15-15-15)750 kg/hm2。
整畦通常在萝卜播种前1个月进行,即8月初至8月中旬,选择南北向田块,按畦宽1.5 m做畦,畦面之间开宽30 cm的畦沟,沟深20 cm。也可在播前整成单垄,垄宽30 cm、高15 cm,沟宽20 cm。
2 品种选择
凤凰萝卜以种植小园白萝卜为主,也有种植小园红萝卜的,生产上可根据市场需求选用。目前,大多数采用的是小园白萝卜自留种。
3 播种
3.1 播种时间
凤凰萝卜多为秋冬季采收上市,习惯接中稻茬口或早春甜玉米茬口,采收上市周期在10月至春节,具体播种时间应依据准备上市的时间推断。准备国庆节上市的应在8月中旬播种,准备春节上市的可在9月底至10月中旬播种[2]。
3.2 播种方式
常用的播种方式为穴播,少量种植户也采用条播的方式进行播种。
3.3 播种密度
播种密度一般为7.5万株/hm2,但播种时期不同,密度应进行适当调整。
4 田间管理
4.1 水分管理
萝卜生长分为前期(萝卜播种后至叶片生长旺期)、中前期(萝卜肉质根膨大期)、后期(成熟采收期)3个阶段。根据萝卜生长不同时期对水分的不同需求而采取具体对策。前期、中期应保持土壤湿润,此期需水量相对较多,防止土壤缺水或者长时间土壤含水量过低,以保持土壤湿度在70%~80%之间。后期,萝卜生长对水分的需求量相对较前期略少,但总体需水量仍然较多,此期土壤的湿度应保持为60%。萝卜整个生长期虽然需水量大,但切忌过度给水,更要防止水淹,注意排除涝灾。采收前15 d左右应尽量避免补充水分[3]。
4.2 中耕除草
萝卜除草一般在封行前进行,秋萝卜生产前期皖南山区秋高气爽,同时也时常出现秋雨连绵,应及时锄草中耕,中耕应掌握先浅后深再浅的原则,定苗后第1次中耕要浅,划破地皮即可,以后中耕可适当加深,但不可伤及根,防止烂根或裂口等。
5 病虫害防治
5.1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的无病害种子,深沟高畦,翻炕土,避免土壤过湿,清除田间杂草,施用完全肥料及充分腐熟的肥料,轮作[4]。
5.2 物理防治
通常采用频振式杀虫灯、田间悬挂黄板进行诱杀。
5.3 化学防治
秋冬萝卜种植虽然病虫害发生较轻,但前期还是会有虫害,如不及时进行防治危害也很大。应及时掌握病虫害发生动态,选用生物制剂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具体可选用阿维菌素或甲维盐等药剂进行防治。
6 采收及采后处理
6.1 采收
根据市场需求和萝卜商品成熟度及时采收。
6.2 采后处理
采收后剔除病、虫、伤萝卜,清洗污泥,达到感观洁净,清洗时注意水源干净无污染,清洗后根据大小、形状、色泽进行适当分级[5]。
6.3 包装
目前,凤凰萝卜的包装基本上采用S帽嘀袋包装,一般分5 kg装和10 kg装。
6.4 采收后田园清洁
凤凰萝卜种植地域相对固定,可用轮作换茬的余地有限,对土地清洁要求较高,加上农村散户养殖习惯改变,已经很少有农户用菜皮、野菜养猪,大量萝卜叶堆积在田间,易形成污染源,特别是有病植株不及时处理会加大病源基数,给下年生产增加感染病害的风险。
7 参考文献
[1] 王娜,吴华丽,韩婕,等.樱桃萝卜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8):104.
[2] 卢建兴.雪玉春萝卜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农业信息,2016(1):123-124.
[3] 刘晓芳.萝卜栽培技术[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4(2):8.
高效栽培技术范文6
关键词:番茄;高效;生态栽培技术
番茄是茄科番茄属,以成熟的浆果为产品的草本植物,原产南美洲。因其果实酸甜可口、营养丰富、果菜两用等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在我国广泛栽培。为确保生产环节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番茄产量与品质,增加农民收入,从地块选择、品种选择、栽培季节、育苗、定植、定植后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8个方面总结出了设施番茄高效生态栽培技术要点,用于指导农户生产。
1地块选择
番茄的生产基地应选择农业生态环境良好,排灌方便,地势平坦,地下水位较低,土壤微酸性至中性,土层深厚疏松,土壤有机质含量达1.5%~2.5%、全氮含量0.1%~0.15%、有效氮含量50~80mg•kg-1、有效钾含量100~200mg•kg-1、有效磷含量30~120mg•kg-1、钙和硼含量适宜的无污染生产区域[1]。
2品种选择
根据消费者习惯及市场需求,结合当地生态环境、栽培技术水平、病虫害发生情况等因素,选择抗病抗逆性强、耐贮运、不易裂果、商品性好、优质高产的品种,如苏抗7号、中杂4号、中杂9号、扬州红、中蔬4号、合作903、冀番2号、毛粉802、佳粉15、浙粉702、圣女及千禧等[2]。
3栽培季节
番茄是一种喜温,但不耐高温和霜冻的作物,适宜的同化温度夜间12~15℃、白天20~25℃。其栽培季节因各地气候条件、栽培设施、品种等因素而有所不同。一般而言,设施番茄栽培分春栽和秋栽2季。春栽于12月播种育苗,翌年2月定植移栽,4月中下旬至6月上中旬上市。秋栽于7月中下旬播种育苗,8月中下旬定植移栽,9月下旬至翌年1月上市[3]。
4育苗
4.1营养土配制
选择无污染、无病虫源、无杂草种子、没有种过茄科作物的肥沃田园土和优质腐熟有机肥,以7∶3的比例配制,每立方米加入磷酸二氢钾250g、70%代森锰锌粉剂100g,混合均匀后过筛,铺于苗床上,厚度10cm,也可将营养土直接装入营养钵内育苗。
4.2种子处理
播种前,将选好的番茄种子晒种1~2d,杀死种子上存有的部分病菌。然后用温汤浸种的方法进行种子消毒,将种子浸泡在55℃温水中,并不断搅拌使种子受热均匀,待温度下降至30℃停止搅拌,浸泡5~6h后取出,轻轻揉搓搓掉种皮黏液,将种子捞出清洗干净进行催芽。将种子用湿布包好再外包1层湿麻袋片,在25~30℃环境下催芽,期间每天用20~25℃的温水清洗1遍,70%以上的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5]。
4.3播种
选择晴天上午进行播种,用种量根据种子千粒重及栽培密度确定。播种前,营养钵、苗床可用福尔马林进行消毒处理,并浇足底水,水渗透后将种子直接点播在营养钵内,每穴2粒,或均匀地撒播在苗床上,播种后覆盖营养土,厚度0.8~1.0cm[6]。
4.4苗期管理
播种至出苗,白天温度保持在26~30℃,夜间温度保持在15~18℃。出苗后,白天温度保持在26~30℃、夜间温度保持在20~25℃。真叶全部展开后,白天温度保持在26~30℃、夜间14~15℃。定植前7d左右,进行低温炼苗,白天温度保持在20~25℃、夜间10~12℃。苗出整齐后,适当掀膜,加强通风降温。苗期叶片卷曲时,可适当浇水。1叶1心时进行间苗,苗距7cm×7cm左右,间苗后保证水分充足,白天温度保持在26℃、夜间温度保持在16℃左右。幼苗3~4叶期,可叶面施肥1~2次,3d左右浇水1次[7]。
5定植
5.1整地施基肥
结合整地施入基肥,每667m2施入优质生物有机肥800~1000kg,或施入腐熟圈肥5000kg,有机肥施入后,深翻土壤25~30cm,耙平整细,使土壤疏松,土壤颗粒小且均匀,挖定植沟,施入其余基肥[8]。
5.2棚室及土壤消毒
夏季可高温闷棚7天以上,进行棚室消毒,定植前3~5d,掀膜晾晒。或者每亩用80%敌敌畏乳油250g,硫磺粉2~3kg,适量锯末拌匀,分10处点燃,密闭1昼夜后通风,至棚内无味后定植[9]。土壤消毒可采用木醋液50倍液或者高锰酸钾100倍液。
5.3定植
在晴天上午,选整齐一致、健壮无病的秧苗定植。塑料大棚栽培,垄高15~20cm,垄宽60cm,株距25~30cm,沟宽50cm,定植量每hm2为60000~67500株。温室采用高垄定植,垄高16~20cm,垄宽70cm,株距40cm,沟宽50cm,定植量每公顷为37500~39000株[10]。
6定植后管理
6.1温湿度管理
缓苗期温度管理,白天保持在25~28℃,夜间不低于15℃。开花坐果期温度,白天保持在20~25℃,夜间不低于10℃。结果期温度,白天保持在22~26℃,前半夜保持在15~13℃,后半夜保持在13~7℃。空气相对湿度管理,缓苗期维持在80%~90%,开花坐果期维持在60%~70%;结果期维持在50%~60%。可通过地膜覆盖、通风排湿、暗灌、滴灌、温度调控等措施,将棚室内的空气湿度控制在最佳指标范围内[11]。
6.2光照
番茄是喜光作物,设施栽培应采用透光性好的功能膜。尽量早揭晚盖,延长光照时间。温度低时,常清洗棚膜,提高棚膜透光率。日光温室后部挂反光幕,改善作物的受光条件。及时摘除植株下部的老病残叶,增加群体透光率[12]。
6.3肥水管理
栽苗时浇足底肥底水,而后控肥控水,以达到促根、控秧的目的。当第1穗果核桃大时,进行第1次浇水追肥,每667m2地施三元复合肥15~20kg。第2、3穗果每1花序长至核桃大时,均需要进行浇水追肥1次,每667m2地施尿素、硫酸钾各8~10kg。选择晴天上午进行浇水,高温期明暗水结合。低温期膜下暗灌,浇水后及时通风降湿。寒冷期尽量不浇水,防止温度降低造成冷害。
6.4植株调整
番茄6~7叶时用尼龙绳吊蔓,或用细竹竿插架。整枝方法分单杆整枝、一杆半整枝及双杆整枝3种,可根据栽培密度、目的选择适合的方法,一般选用单杆整枝。当最上果穗开花时,留2片叶摘心,保留其上的侧枝。第1穗果绿熟期后,摘除其下全部叶片,并及时摘除老叶、病虫叶[14]。
6.5保花保果
为防止落花落果,可采用10~20mg•L-1的2,4-D点花柄。也可通过控制花期温度(19~24℃)、放蜂传粉的方法提高坐果率。为确保产品质量,除小果型番茄外应适当疏果,中果型品种每穗留4~5个果,大果型品种每穗留2~3个果[15]。
7病虫害防治
番茄病虫害防治,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优先选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及生物防治措施,科学合理地采用化学防治。1)从农业防治入手,选择抗病品种,创造适宜的生育环境条件,严格实行轮作,科学施肥。2)物理防治方面,覆盖防虫网,用银灰色膜驱避蚜虫,黄板诱杀。3)生物防治,保护利用天敌,比如释放丽蚜小蜂来控制白粉虱和烟粉虱。采用生物药剂,如病毒(棉铃虫核型多角病毒)、细菌(BT乳油)、农用抗生素(新植霉素、阿维菌素、农用链霉素等)[16]。4)化学防治,坚持农药交替使用,预防番茄产生抗药性,选用病虫兼治、高效、低毒及低残留的农药,严格控制药量。
8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