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尔泰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伏尔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伏尔泰范文1

300年多前的法兰西,一个法院公证人喜得贵子,他就是后来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伏尔泰出生时处于半死状态,护士拍了他一巴掌才活过来。眼瞅他身体羸弱,面无血色,护士预言他活不过4天。家人连在婴儿额头上必作的洒圣水和洗礼仪式也不敢做,推迟了好些日子才补上了。如此孱弱的体质,决定了他一生必须在病魔的威胁下勉强度日。但是,仿佛是上苍有意怜惜似的,后来的实事证明,伏尔泰不仅让思维发达,成为启蒙运动的泰斗,而且他那被各种药物缠身的生命,竟在这个世界上延续了84个年头!用中国人的话来说“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偏偏他竟活到了“阎王”也不耐烦的年纪,也算是够长寿的了。

那么,何以一个看起来病体奄奄、精神怏怏的人,竟能获得如此高寿呢?

首先值得注意的是,在与黑暗的社会现实和丑恶的世俗世态周旋的时候,伏尔泰始终保持了一种高贵的精神,一种智力上的优越感和自信心,这是他长寿的第一秘方。他自己解释说:“我笑,以避免发疯!”就是他面对一切藐视他的人的不屑态度。当时法国等级森严,伏尔泰的出身总是成为贵族的笑柄。有一个叫罗昂的男爵有意挑衅地问他:“阿鲁尔・伏尔泰,你的真名叫什么?”意思是要揭他出身平民的老底;伏尔泰还击说:“我的老爷,我的姓氏是卑微的,但我至少已经给他带来了荣誉!”这种不亢不卑的态度,使对以出身分等级的社会天然反感和抗争,所以也能在它面前仰天长笑、热讽冷嘲。有一个众所周知的故事,说是这位思想家有一次赞扬了某作家,有人揭他的底说:“先生,从你口中听到赞扬人,真可谓慷慨无比了。要知道,他在背后还经常说起你的不是呢!”伏尔泰听罢一耸肩,轻松地回答:“这样看来,我们两人都说错了!” 甚至,到了生命的最后关头,已经命悬一线的时候,他也保持了这样的笑声。当医生在无奈中为他请来神父作祈祷的时候,躺在床上的伏尔泰却问:“神父啊,是什么人请你来的?”神父回答:“是上帝呀,伏尔泰先生。”伏尔泰伸出枯瘦如柴的手说:“哦,亲爱的教长,介绍信呢?”对他厌恶的世俗和恶人是如此态度,对朋友他却保持着另一种谦和的尊贵。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年,遇到美国驻法大使富兰克林来看望他,伏尔泰对这位精神上的友人倾诉说,他的“腿脚像石膏一般僵硬”,富氏握住他的手赞扬道:“你的腿虽然像石膏塑的,可你的心却是黄金铸的!”这就是伏尔泰,一个思想的巨人,一个以笑声周旋于等级社会之中的伟人。这种笑声,正好显示出他的一种优越感,一种在智力上的优越,一种在精神上的自信心,这样的人,能不面在种种攻击面前保持一种恒久的忍耐力吗?

人们常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伏尔泰长寿的另一秘方,正来自折磨他的病痛,这好比对待一个已有残缺的杯子一样,人们会更注意更爱惜,所以那杯子也就使用得更长久。还有年轻的时候伏尔泰就百病缠身了,他26岁起就受到胃病的折磨,消化不良之类的疼痛也始终没放过他。有时他痛楚难耐,连坐在书案前提写作也不可能,于是便只好躺在床上构思作品。到后来,因为胡乱服药治病,反而导致他牙齿脱落,耳聋眼花,声音沙哑,经常头晕眼花。由于体质如此之差,使他十分怕冷;一到冬天,不是蜷缩在鸭绒被中就是烤火,以以至于每天至少要烧掉六七捆木柴。也许正是这样的悉心注意,才使得思想家内心炽热的思维之火始终没有熄灭,反而燃烧得愈加旺盛。特别是在忌讳方面,他做得非常认真。伏尔泰的口忌甚多,如他自己所说:“古代的圣贤们喜欢吃那些昔日精美的传统食物……我承认,我的胃口不适应新的食物,我无法忍受酱汁牛肚,咽不下人家让我当作唯一肉食的野鸡、家兔和野兔的肉末。”此外他还吃不下烤鸽子、带皮的面包等。他严格地遵守医嘱,甚至医嘱可吃的一些禽肉,只要他自觉不能消化,也绝计不会吃它。

伏尔泰范文2

【关键词】 情感史;伏尔泰;《风俗论》;学术渊源;宗教

法国年鉴学派是20世纪世界史学界最重要的学术派别之一,美国历史学家斯托雅诺维奇甚至这样评价它:“显然,年鉴学派对史学研究和历史方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在二十世纪任何一个国家里,没有一个学者团体能望其项背!”[1]年鉴学派在历史研究的很多方向有创新之处,其中之一就是为20世纪情感史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1941年,目睹了纳粹的得势和猖狂,吕西安・费弗尔指出,史学家应该对情感在历史中的作用加以重视。显然,希特勒、墨索里尼那时对人们情感的有效掌控,使他看到了情感史研究的必要。以此为始,情感史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现已发展成为国际史学的一个潮流。2015年的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就将“历史上的情感”(Historicizing Emotions)定为四大主题之一。所以,我国史学界也正在关注这一学科,有学者写文章介绍其发展历程、代表人物、理念主张、研究特点等,[2]但就笔者所见,还比较缺少对情感史在吕西安・费弗尔之前,或者说现代之前的学脉渊源传承的追寻,而要深入理解一种史学思想并应用之,辨析其学术渊源确是非常重要的。笔者试以伏尔泰的《风俗论》为依托,在这个问题上做一点工作,既可丰富、加深对情感史的整体认识,又可使我们对伏尔泰的学术成就、历史贡献有更全面的认识。不当之处,敬祈方家指教。

一、《风俗论》中的情感书写

如常理,情感史自不可能发端于《风俗论》之一源,“古代哲人如西方的亚里士多德、柏拉图和东方的孔子、孟子,都曾注意到情感之于人类的重要”,[3]但以较大篇幅关注之的似以伏尔泰为始。其实,在这部著作中,伏尔泰并未从学理的高度分析人类的情感发展,更未做出总结,他只是高瞻远瞩地突破中世纪欧洲历史只记述帝王将相的治政和军功的局限,将重点放在“尽可能地了解各民族的风俗和研究人类的精神”,[4]这种学术主张使关注人的情感在历史中的作用成为可能。具体到中世纪的欧洲,因为基督教在人的精神领域占有统治地位,《风俗论》重点阐述宗教思想或宗教心态对人的精神生活的影响,使人的情感呈现出怎样的与时代相符合的风貌,进而怎样影响了历史进程。

因为《风俗论》是鸿篇巨制,这里只能试举几个例子:

1、玛蒂尔达女伯爵将领地送人

教皇格雷戈里七世(历史上野心最大的教皇之一)长期担任玛蒂尔达女伯爵的指导神父,经常给她写殷勤备至的信,有时两人还待在一起。“他对玛蒂尔达女伯爵的思想有如此大的影响,以至于她真的把自己的城邦赠送给教廷,自己只保留在世时享有用益权。”“据说玛蒂尔达曾经两次把她的全部财产赠与教廷。”问题的严重性在于,这位贵妇拥有托斯卡纳、曼图亚等12处领地,而当时德皇亨利四世正在与教皇抗争,努力使德意志统一,而不是分裂。玛蒂尔达的做法在她身后留下了战争和长期纠纷,也导致了她第二段婚姻的破裂。这么多麻烦都是为了什么呢?看来只是为了教会的利益,而罔顾国家和百姓。作为家族继承人,玛蒂尔达难道没有维护祖业的意识吗?唯一的解释是她昏了头,宗教给予她的狂热的虔信使她忘记了肩负的责任――既然人生就是为了得救,捐产就可以得救,那还有什么可犹豫的呢?伏尔泰对她行为的评价是“多么的轻率”;至于教皇,“宗教是用来掩饰他的一切欲望的假面具。”[5]

2、路易七世与妻子离婚之严重后果

法王路易七世本是家中次子,从小在修道院受教育,以备担任圣职,不料长兄去世,只得承袭王位。他虔诚到认为是不洁的,只是为传宗接代不得已而为之,因此夫妻感情长期冷淡。其妻为阿基坦的埃莱奥诺,名下领地面积广大,心高气傲,无法忍受。据她说,“她从来都把这个国王当作修道士,所以她要把国王给她造成的寂寞无聊弥补起来。”1152年,国王因此与她离婚,失去了那一大片领地,而埃莱奥诺旋即嫁给征服者威廉的后裔安茹小伯爵,使其实力大增,终于成功继承英国王位(亨利二世),埃莱奥诺的大片土地也随之从法王的口袋换到了英王的腰包。此后的法王一直致力于将英国势力赶出法国,可直到1453年才成功。在这件事里,宗教对人思想的禁锢是起因,人的自然情感反应扮演了主要角色。路易七世允许情感压倒了政治考量,结果造成了领土的外流;亨利二世则相反,“他没有青年路易那么苛求,他认为可以娶一个风流女人而不以为耻,因为她给他带来了吉埃纳和普瓦图。”[6]

3、坎特伯雷大主教被打死在祭坛下

坎特伯雷大主教是天主教会在英国的最高代表,在当时王权和教权交错并行的情况下,堪称国王之下的第二号人物。1170年左右,时任大主教托马斯・贝克特与亨利二世之间发生了一场大争吵,原因不外是教权与王权的又一次冲突。在某个时刻,亨利二世怒不可遏,喊道:“难道我的臣仆中竟会没有一个人替我惩罚这个混账教士!”“这话过于轻率,”明显只是情绪冲动的产物,因为当时亨利二世一直在谋求和解。但是,国王的冲动引起了下属的冲动,并造成了一连串后果:亨利的4个亲兵骑士错误理解国王的话,擅自赶回英国,用大棒把大主教杀死在坎特伯雷大教堂――这简直像一场笑话,一位鼎鼎有名的大人物就这样死在大棒之下,仅仅因为四个人的心血来潮。随后,教皇对亨利做出如下惩罚:亨利必须提供200个骑士去保卫耶路撒冷,并新建3所修道院。更重要的是,亨利不得不废除了《克拉伦敦约章》,并在许多重大问题上做出让步:教皇可不经国王同意在英格兰行令,对教士犯罪的审讯权和判决权都归宗教法庭,等等。这种放弃权力的做法遭到英国人的谴责,也加深了国王父子的隔阂。丧失的权力直到宗教改革时才得以收回。[7]总之,这件事可说是中世纪最具戏剧性的变革之一了。

4、圣路易贸然东征

1244年,路易九世得急病,据说他在睡梦中听到一个声音命令他去攻打异教徒。痊愈后,他执意去攻打穆斯林埃及,尽管身边所有人都向他指出贸然出战的危害。结果路易兄弟被俘,损兵折将,付给埃及人80万金币的赎金。“如果十字军的狂热和对誓言的虔诚没有使路易丧失倾听理智的声音的美德,那么他不仅会看到他对国家所造成的灾难,而且会看到,这种在他看来是正当的备战实际上是极其不义的行为。”伏尔泰明确指出,宗教狂热使人失去基本的判断能力,害人害己。[8]

伏尔泰随后总结历次给欧洲造成的损失:葬身东方的欧洲人共达200余万人;“好几个国家因此人口锐减,民穷财尽。”[9]

5、圣女贞德的奇迹

百年战争中,法王查理七世连连溃败,江山眼看不保,只得求助于“奇迹”――他们找了一个名为贞德的农家女,宣称她是“受神启者”,要她去鼓舞人心。这本来是法王一方顺应“时代精神”,即人们的“迷信和无知”的伎俩,但令人吃惊的是,真的取得了奇迹般的效果,最终帮助法王转败为胜。按照伏尔泰的说法,关键在于贞德振奋了法军士兵的精神:“她代天主向士兵们讲话,使他们受到启示,像一切相信神明为他们助战的人一样,鼓起勇气,产生热情。”[10]

类似的例子书中还有很多,总的来讲,笔者以为,伏尔泰并没有精准地提出“情感”的概念,他注重的是“各民族的风俗和人类的精神”,虽然其中很自然地牵涉到情感,但大多述而不论。或者我们可以说,在伏尔泰这里,“精神”是比较恒定的概念,可以反映一个时代的特点,如欧洲中世纪的时代精神就是宗教心态;而“情感”是比较短暂的、爆发式的,往往由“精神”激发而出,有时会影响事件乃至历史的进程。从全书来看,伏尔泰的重点显然在前者。但无论如何,这位启蒙运动的大师算是为情感的入史开了一扇窗,在提醒人们将目光从政治、军事、法律等“高端”领域下移至风俗、精神的同时,也许是无意识地牵出了情感,从而为后人的工作至少起到了提示的作用。

二、《风俗论》的时代性

众所周知,在欧洲,“第十八世纪常称理性时代……盖当时之人亦深信理性而不偏重感情也。”[11]作为18世纪启蒙运动的主将,伏尔泰推崇理性,倡导科学文化,批判信仰主义和蒙昧主义,深信社会是进步发展的,人类一定会在理性的指引下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开创美好的未来,并促成了理性主义史学学派或谓之启蒙史家群体的出现,强调运用理性的分析批判方法,来探明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这样一位理性的崇尚者,为什么会关注到精神、情感这些东西呢?

启蒙运动的目的是反对欧洲的封建专制、宗教迷信,解放思想,因此当时的“理性”概念与现代所理解的有所不同。从字面上看,现代的“理性”与“感性”相对,处于“情感”的对立面;而启蒙时期的“理性”,按狄德罗主编的《百科全书》的说法,指的是“人的精神不靠信仰的光亮的帮助而能够自然达到的一系列真理的能力”,[12]针对的是宗教迷信及宗教狂热等不当的非理性领域。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关于非理性领域,《风俗论》的欧洲部分叙述的大都是中世纪的宗教迷信对人的精神造成的不良影响及其后果,并对此持强烈的批判态度,认为这是阻碍欧洲进步的一大障碍。书中攻击宗教迷信、宗教狂热的言辞比比皆是,而攻击的目的,则是论证人的勤劳智慧远远胜过人的残暴和疯狂,人类社会总会走向理性时代,走向繁荣的。因此《风俗论》完全是启蒙运动的产物,符合那个时代的要求。

总之,通过试析《风俗论》中的情感书写,笔者认为,我们不能说伏尔泰是情感史的开创者,但称其为现代情感史的学术渊源之一还是可以的,从中可以感受到他作为西方“近代历史学的先驱”所具有的开创性价值和深远影响。对伏尔泰史学思想的深入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情感史的前世今生,也必将惠及其他历史学科。这样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是一座宝藏,可供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注 释】

[1] 张广智.历史学家的时代使命与学术职责――吕西安・费弗尔和他的“河山之恋”[J].安徽史学,2011(3)6.

[2][3] 王晴佳.当代史学的“情感转向”: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和情感史研究[J].史学理论研究,2015(4)127-130.127-128.

[4][5][6][7] 伏尔泰,梁守锵译.风俗论(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1.578-583.606-608.610-613.

[8][9][10] 伏尔泰,梁守锵、吴模信等译.风俗论(中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47-48.54.228-231.

伏尔泰范文3

关键词:《赵氏孤儿》;离格;策略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6-0306-01

一、引言

元杂剧《赵氏孤儿》一经欧洲人的翻译赋予新的生命,得到了巨大的成功,风靡一时,但是仔细品读马若瑟的翻译版本和伏尔泰的《中国孤儿》之后,两部作品与原著相比出现了离格现象。

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双方的文化背景、交际习惯和思维方式等差异,以至在表达中没有考虑应该遵循的交际规范,使一种言语的言外之意在不同的文化中失去作用,而说话不合时宜、不得体或是不地道、带有明显母语文化痕迹,或有意无意地按照母语的文化模式来操用目的语,从而出现语言离格现象(1inguisticdeviation),这种语言离格现象直接导致翻译外来语文学作品与原著的离格,这种离格使两种文化在更高层次上达到了交融,提升了文本价值,为读者理解提供方便。

二、马若瑟《赵氏孤儿》和伏尔泰《中国孤儿》的离格

统观《赵氏孤儿》的翻译,由最初的马若瑟的翻译再到伏尔泰的再创作而非单纯的照搬照套原著,。翻译追求的不是精确,更是一种融汇,考虑的不光是语言层面上,更深层次是经过翻译之后成为读者接受的文本,马若瑟和伏尔泰的翻译之所以成功,原因就是他们是从欧洲的视角,来审视原著,经过一系列的改动,最终呈现给欧洲读者不会造成文化差异,而形成抵触的情绪。

马若瑟在清朝雍正年间在广州传教,潜心研究治学著述。他在翻译的时候又考虑到让欧洲读者最大限度接受这部来自东方的戏曲,切合当时欧洲人的口味,从而进行大量的删减唱词部分,马若瑟在解释删译的原因时说道:“这些歌唱对欧洲人来说很难听懂,因为歌唱词曲所包含的是我们不理解的事物和难以把握的语言形象。”由于唱词的删减,使马若瑟的《赵氏孤儿》与纪君祥的《赵氏孤儿》产生了离格,离格的原因是文化背景的不同,理解不了唱曲的真正意义,在译者翻译的过程中进行有效信息的处理、整合,对于与本土文化没有交集的部分予以删除,从而使读者最大程度上接受翻译作品。在文化背景、交际习惯和思维方式不同的情况下,删减译文也是翻译的一种技巧。

1756年,伏尔泰在马若瑟翻译的《赵氏孤儿》的启发下,创作了《中国孤儿》剧本,纪君祥的的原著相比,伏尔泰的《中国孤儿》除了搜查孤儿和挽救孤这一基本情节模仿《赵氏孤儿》,还有在时代背景、剧情创设、人物编排、结局、创作意图等各方面都作了极大的改写。此时的《中国孤儿》与原著发生了巨大的离格,伏尔泰的作品尊崇的是儒家之道,他没有照搬原著,最大的原因是他不欣赏作品中统治者的思想,不是一字不差的翻译,更重的是提升文本价值,伏尔泰的作品给了现代翻译作者很大启示,不要拘泥与语言的推敲,要把视野放大到作品所处的年代时代背景会更符合读者的期望。

三、杂剧翻译策略

《赵氏孤儿》的翻译由马若瑟再到伏尔泰给翻译工作者带来了很多启示,马若瑟和伏尔泰之所以获得成功,很大的原因是他们都是用欧洲人的视角来审视一部来自东方的戏曲,在翻译的过程中对价值观,风俗习惯,思维逻辑进行融合,最终呈现的作品,与原著产生了离格,但是这样的离格作品却更为西方读者的接受,这样的翻译却是成功的。《赵氏孤儿》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反之在翻译外国文学作品的时候,我们可以借鉴《赵氏孤儿》翻译的策略,总结如下:

(一)了解目的语言的价值观:东西文化具有差异性,导致了东方人和西方人价值观的不同,创作出来的作品要到达互相都理解的水平,在翻译的时候要考虑到目的语言的价值观,在伏尔泰创作的《中国孤儿》中,对君王形象的塑造上与原著形成了离格,伏尔泰塑造的成吉思汗是一位开明君主,勤政廉洁的形象,能深刻反省到自己的错误,有理性,有宽容,能尊重他人的优点并接受文明和法律,这更符合西方民主的社会政治体系制度,更为西方的读者接受。

(二)结合目的语言的时代背景:翻译作品时不要一意孤行的进行机械化翻译,翻译要结合目的语言的时代背景,脱离了社会背景,翻译的再精彩让当代读者接受起来是很困难的,伏尔泰在当时法国启蒙运动的大背景下进行创作,东方的故事情节,但是反应的是却是当时法国社会的所不足的部分。

(三)结合目的语言的风俗文化:翻译是一个再创造做的过程,一部成功的作品有血有肉,饱满丰盈,风俗文化就想是一部作品的血液,让作品更鲜活,真实。在伏尔泰创作的《中国孤儿》中,伊达美这位女性形象的塑造,充分体现出在不同的风俗文化下,女性的低位的定位,她与成吉思汗的恋情,到最后的重逢,只有在当时欧洲的风俗文化下才会被接受,才会吸引读者。

(四)适当的删减与改写:删减是依据具体的情况而定,在马若瑟翻译的版本中,所有的唱词都删减不在,在上文提到了,马若瑟解释道:这些歌唱对欧洲人来说很难听懂,因为歌唱词曲所包含的是我们不理解的事物和难以把握的语言形象。所以进行适当的删减是必要的。因为纪君祥的《赵氏孤儿》是元杂剧,是以唱的形式呈现的,马若瑟把唱词改写成对话,在理解原著上西方读者更为清晰。

四、结语

《赵氏孤儿》翻译的过程,经过两次调试,形成了离格,但是这种离格的形成正是《赵氏孤儿》与目的语文化形成一致性关系,文本价值增值,得到了目的语文化的广泛认同,两种文化在更高层次上达到了交流融合,翻译的成功不是看具体的翻译义象,而是看文本的整体价值观是否得到提升,形成一种新的理念。同时《赵氏孤儿》翻译的成功中,总结杂剧的翻译的四种策略,为杂剧翻译作为借鉴。

参考文献:

伏尔泰范文4

二月二来龙抬头,短信祝你好兆头,猪年快乐在心头,爱情甜蜜心里乐,生活幸福样样有,事业顺利好彩头。愿亲爱的朋友生活甜蜜,万事顺意!

二月二,龙抬头,送来吉祥伴左右。身体健康疾病溜,平安常驻好运佑。事业顺利奖金厚,生意兴隆资金投。爱情花开无春秋,年年岁岁都依旧。朋友围绕友情厚,问候祝福到永久。祝你快乐无忧!

二月二龙抬头,真心问候送给你,千山万水难送礼,发条短信祝福你,健康美丽常伴你,金钱钞票跟着你,朋友时刻关心你,猪年龙节好运伴着你,祝你快乐。

龙抬头,九龙闹春送福喽!吉祥龙添瑞,如意龙添喜,运财龙添财,幸运龙添运,健康龙添寿,平安龙添吉,开心龙添乐,活力龙添劲,福气龙添福!

二月二,龙抬头,看好梦想别溜走,看好快乐水里游,看好平安别掉沟,看好健康别挨揍,照看工作放心头,幸福如意全都有。

二月二,龙头抬一抬,好运来;龙眼瞪一瞪,财源通;龙须飘一飘,乐逍遥;龙爪抓一抓,事业发;龙尾摆一摆,笑口开;二月二,幸福藏心头,快乐没尽头!

二月二,扫锅底,赶走忧愁和晦气;二月二,扫炕席,清清爽爽到年底;二月二,发信息,开心笑脸我传递;愿你幸福又甜蜜,时时事事称心意,好运常伴乐无敌!

除夕饺子包进年收获的幸福,十五元宵煮出年希望的蓝图,二月二龙头抬起你的信心与豪情。祝你:龙头抬起,龙体安康,龙腾虎跃再创辉煌!

伏尔泰范文5

世界十大文化名人 1. 孔子

2. 柏拉图

3. 亚里士多德

4. 哥白尼

5. 牛顿

6. 达尔文

7. 培根

8. 阿奎纳

9. 伏尔泰

10. 康德

1.孔子 籍贯:中国

出生日期:公元前551年

逝世日期:公元前479年

孔子是中国儒家学派创始人,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也是中国历史上十大圣人之一,一生传教无数,有很多知名的弟子,儒家经典《论语》记录了孔子和他弟子的言行,奠定了我国文化基础,对世界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柏拉图 籍贯:古希腊

出生日期:公元前427年

逝世日期:公元前347年

柏拉图是古希腊古希腊十大哲学家之一,同时也是苏格拉底最出色的学生,一生都在研究哲学,柏拉图的经典爱情和思想一直都广为流传。

3.亚里士多德 籍贯:古希腊

出生日期:公元前384年

逝世日期:公元前322年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的哲学家和教育家,而且他还是一个科学家,他是柏拉图的学生,才学出众,还创办了自己的学校,对雅典的哲学文化有着深远影响。

4.哥白尼 籍贯:波兰

出生日期:1473年

逝世日期:1543年

哥白尼是一个天文学家,因提出了日心说被人们所了解,他在天文学上的成就不容小觑,最为重要的是他改变了人类的宇宙观念。

5.牛顿 籍贯:英国

出生日期:1643年

逝世日期:1727年

牛顿是英国最著名的一个物理学家,小时候大家都在课本上学习过牛顿的故事,苹果砸在了他的脑袋上,由此而发现了万有引力,还提出了牛顿定律,为世界的物理学研究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6.达尔文 籍贯:英国

出生日期:1809年

逝世日期:1882年

达尔文是一个生物学家,提出了进化论,且出版了《物种起源》,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任何生物都是不断进化来适应生存环境的,他为世界的生物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7.培根 籍贯:英国

出生日期:1561年

逝世日期:1626年

培根是一个著名的文学家和哲学家,不仅如此,他还精通科学,一生创作了诸多科学反面的书籍,还创作了很多文学作品,被广为流传。

8.阿奎纳 籍贯:意大利

出生日期:1225年

逝世日期:1274年

阿奎纳是一个哲学家与神学家,有自己的教派,他将神学和哲学二者结合,著作了《神学大全》,对欧洲的神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9.伏尔泰 籍贯:法国

出生日期:1694年

逝世日期:1778年

伏尔泰是一个思想家,积极参与了18世纪的启蒙运动,一生中都在为自由和民主政治做斗争,伏尔泰一生也创作了大量文化作品,一直被后代流传。

10.康德 籍贯:德国

出生日期:1724年

逝世日期:1804年

伏尔泰范文6

“启蒙的艺术”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和德国柏林国家博物馆、德累斯顿国家艺术收藏馆以及巴伐利亚国家绘画收藏馆联合主办,为中国国家博物馆新馆建成正式开放以来的第一个国际交流展。展览于2011年4月1日开幕,展出德国三大博物馆所藏的油画、版画、雕塑、图书等各门类艺术珍品凡580件,向中国观众展示了当时的重要思潮、启蒙运动对造型艺术的影响,以及它对18世纪以后的几场艺术革命的推动作用。

欧洲启蒙时代,通常指的是18世纪初至1789年法国大革命前的一个新思维不断涌现的时间段。此时期以“理性主义”为基本特征,思潮所至,覆盖了各个知识领域,如自然科学、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文学、教育学等等。此时期的发展特色特为不受束缚地、但常常也是不加批判地使用理性,勇于质疑权威与传统教条,朝个人主义发展。强调普世人类进步的观念。

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是使西方走出中世纪的两大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可以避开与宗教直接对抗,较为自由、公开地赞扬人性。启蒙运动则自宗教内部始,任务相对艰巨。在这个时期或稍早,人们已经开始对教会的腐败及黑暗有所触及,同时开始对中世纪时的以神学、伦理学和演绎逻辑来解释历史的方法产生质疑,并对历史文献所记载的事物产生疑问,而对其进行考古研究与文化发掘。启蒙运动先驱马丁·路德,面对诸问题,曾借助“因信称义”之说,带头将《圣经》译成民族语言,鼓励每个个人阅读《圣经》,使之成为个人最直接和最高的指导。借助《圣经》的权威,强化上帝的教义,利用上帝的力量来与教会的势力抗衡,从而从根本上否定了了教皇、教会统治这一外在权威。这—意义甚大,古典、《圣经》的普遍阅读及考古的发现,瓦解了中世纪经典解释(神学)的权威性,因而引发意识形态的革命。

启蒙时代早期思想家可以追溯到英国的洛克,他的关于宗教和世俗政府的思考,影响了后来的启蒙时代思想家。18世纪的法国,在经过了国王路易十四(1638年~1715年)时期多年的战争后,经济大受打击,因此这个时代的人们开始对“君权神授”产生质疑。并始现理性思考的思想家。其中法国以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等人最为著名。而在德国,则有伊曼努尔·康德。当时,大部分哲学家皆以理性思考为主要重点,并开始摒弃宗教的观点。狄德罗在《百科全书》的“理性”一条中,更是指出,理性是“人类认识真理的能力”“人类的精神不靠信仰的光亮的帮助而能够自然达到一系列真理”。而与此相承的,则是倡导自由平等等思想。以伏尔泰为例,他曾说过(事实上,伏尔泰并没有说过这句话,这句话来自英国作家伊夫林-比阿特丽斯·霍尔于1906年出版的传记《伏尔泰的朋友们》,人们错误地把这句话归功于伏尔泰):“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而男一位著名思想家孟德斯鸠亦说过:“法意可说是现代社会学的启蒙,对气候、法律、宗教、治理原则、过去事例、习惯风俗等等形成社会总精神的一切进行了比较性的研究。尽管这会导致社会决定论、历史相对论,他却将自由在道德上的必要性,置于决定论相对论之上,而他也违反自身前后逻辑的,坚持反对专制统治,认为它是不合道德的。而这就是英国宪法分析出‘分权’的由来。”

这个时期的学者,不同于之前文艺复兴时代的学者,他们不再以宗教辅助文学与艺术复兴,而是力图以经验加理性思考,而使知识系统能独立于宗教的影响,作为建立道德、美学以及思想体系的方式。音乐史上的巴洛克时期,以及艺术史上的新古典主义,也属于这一时期。启蒙运动的倡导者将自己视为大无畏的文化先锋,并且认为启蒙运动的目的是引导世界走出充满着传统教义、非理性、盲目信念,以及专制的一个时期(即中世纪,此一时期通常被称为“黑暗时期”)。这个时代的文化批评家、宗教怀疑派、政治改革派皆是启蒙先锋,但他们只是松散、非正式、完全无组织的联合。当时的启蒙知识的中心是巴黎,法语则是共用的语言。这一时期他们所提出的“创立民主”“共和政体”的思想,被其后美国独立宣言与法国人权宣言所采用。